阅读疯子 YDFZ.CN - T客邦-Techbang - Page 355

ydfz.cn /html/index.html

【MWC 2025】高通推出 Dragonwing FWA Gen 4 Elite,全球首款支援 5G Advanced 的固定無線接取平台

高通在 MWC 2025 發表 Dragonwing FWA Gen 4 Elite,這是全球首款支援 5G Advanced 的固定無線接取(FWA)平台,下行速度最高可達 12.5 Gbps。高通在 MWC 2025 發表 Dragonwing FWA Gen 4 Elite,這是全球首款支援 5G Advanced 的固定無線接取(FWA)平台,搭載高通 X85 5G 數據機與射頻技術,下行速度最高可達 12.5 Gbps。 這款新平台整合了 AI 技術,內建網路邊緣 AI 協同處理器,具備 40 TOPS 的 NPU 處理能力。透過 AI 強化 5G 寬頻與 Wi-Fi 之間的無線連接,讓更多裝置能有效運行生成式 AI,提升連線的穩定性與效率。 高通技術公司副總裁暨無線寬頻與通訊部門總經理 Gautam Sheoran 表示,Dragonwing FWA Gen 4 Elite 建立在超過 500 項 5G FWA 設計經驗之上,並延續高通開發無線寬頻技術的傳統。該平台結合 AI 與連接技術,並以高通 X85 為核心,提供高速、穩定且具彈性的網路連線,並在成本上相較有線寬頻更具競爭力。 Dragonwing FWA Gen 4 Elite 支援最遠 14 公里的 5G 毫米波傳輸,並具備 NTN 衛星通訊與雙卡雙通(DSDA)功能,可提升訊號覆蓋範圍與連線可靠性。此外,該平台內建四核心處理器,支援專用網路加速,能在 5G 蜂巢式網路、乙太網路與 Wi-Fi 之間維持穩定效能,並支援遠端管理,Dragonwing FWA Gen 4 Elite 現已上市並開始出貨。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關卡規模曝光!id Software 打造系列史上最大地圖

《毀滅戰士:黑暗時代》關卡將是 id Software 史上最大規模《毀滅戰士》系列向來以其血脈賁張的快節奏戰鬥、以及充滿壓迫感的關卡設計著稱。然而,根據最新消息,《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將徹底顛覆玩家對系列作關卡規模的既有印象。遊戲總監雨果·馬丁在近日的訪談中語出驚人地表示,《毀滅戰士:黑暗時代》的關卡規模將遠遠超越系列以往任何作品,堪稱 id Software 至今為止最雄心勃勃的遊戲鉅作。 巨型關卡設計,解放玩家戰術潛能 馬丁在訪談中強調,本次關卡規模的巨大躍進,並非單純追求「大」而已,而是基於更深層次的遊戲性考量。他解釋道,《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將會更加著重於玩家的「動作組合」與「戰術運用」。為了讓玩家能夠盡情施展各種戰術技巧,例如靈活地繞圈走位、巧妙地躲避惡魔的猛烈攻勢,遊戲關卡必須提供足夠寬廣的空間。 正因如此,馬丁毫不諱言地將《毀滅戰士:黑暗時代》的關卡形容為「我們打造過的最大空間」。他希望透過這種巨型關卡的設計,徹底解放玩家的戰術潛能,讓每一場戰鬥都充滿變化與挑戰,而非只是單純的「射擊」與「殺戮」。 快節奏戰鬥與深度探索並存,打造完美遊戲體驗 儘管關卡規模大幅擴張,但 id Software 也充分考量到玩家的遊戲體驗。馬丁表示,開發團隊深知玩家期待的是《毀滅戰士》系列一貫的快節奏戰鬥,而非冗長空洞的探索過程。因此,他們在關卡設計上力求在「廣闊」與「緊湊」之間取得完美平衡。 馬丁預估,一般玩家在正常遊玩情況下,完成單一關卡所需的時間大約落在一個小時左右,既能確保遊戲體驗的連貫性與豐富度,又不會讓玩家感到過於疲乏。「我覺得你不會想在一個《毀滅戰士》的關卡上花費兩個小時。」馬丁如此說道。 然而,對於熱衷於探索與收集的玩家,《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同樣準備了豐富的內容。馬丁透露,由於關卡規模龐大,遊戲中將隱藏著大量的收集要素與秘密區域等待玩家發掘。換句話說,如果你是...

AMD Radeon RX 9070 XT系列顯示卡效能實測:最佳魔物獵人顯卡

AMD推出Radeon RX 9070 XT與Radeon RX 9070等2張RDNA 4架構顯示卡,不但大幅提高光柵化效能,也擺脫光線追蹤貧弱的印象,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表現。AMD推出Radeon RX 9070 XT與Radeon RX 9070等2張RDNA 4架構顯示卡,不但大幅提高光柵化效能,也擺脫光線追蹤貧弱的印象,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表現。 回到系列文章目錄:AMD發表RDNA 4繪圖架構與Radeon RX 9070系列顯示卡,支援全新ML加持FSR 4升頻功能 首波RDNA 4顯示卡登場 AMD在2025年1月初的CES消費性電子展發表了採用RDNA 4架構的Radeon RX 9070系列顯示卡,並於2月28日舉辦顯示卡的上市發表會,產品將於3月6日正式發售。 RDNA 4架構的特色包括針對高階遊戲應用最佳化,不但強化了光柵化繪圖(Rasterization,即傳統繪圖)與光線追蹤繪圖的效能,也透過高效能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屬於AI應用的範圍),與先前的RDNA 2架構相比,光柵化繪圖、光線追蹤繪圖、AI運算的效能表現大約可提升至2、2.5、4倍。 不過由於AMD這次並未推出Radeon RX 9070 XT以及Radeon RX 9070等2款型號的公板卡,因此我們使用合作夥伴的自製卡進行效能實測。 (若手機版瀏覽器無法顯示表格,請點我看完整表格) Radeon RX 9000系列顯示卡規格簡表 顯示卡型號 運算單元數量 遊戲時脈 Boost時脈 Infinity Cache容量 顯示記憶體容量 記憶體介面 典型顯示卡功耗 發表當時價格 Radeon RX 9070 XT 64 2.4 GHz 3.0 GHz 64 MB 16 GB GDDR6-256bit 304 W $599 Radeon RX 907...

GIGABYTE GeForce RTX 5070 WINDFORCE OC SFF 12G:2K 是主力戰場,開 DLSS 4 還能 4K 全勝的中階顯卡

贏上一代卡王就是狂!今年的 CES 震憾彈,非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莫屬了。號稱遊戲效能可直逼上一代卡王,價格又十分親民,很快的就成為討論度最高的熱門型號。 先說結論,如果開了 DLSS 4 畫格生成機能,那麼確實是有可能讓 RTX 5070 的遊戲張數逼近 RTX 4090 的,雖然現在支援 DLSS 4 的遊戲還不算普遍,但會愈來愈多是指日可待之事。於是 RTX 4090 的優勢會落於 AI 計算及繪圖應用上,畢竟多了不只一倍的 CUDA 核心及視訊記憶體,在硬體算力上仍然很有發揮空間。 有玩家可能會心想:那麼 RTX 4090 開啟 DLSS 4,不就更強嗎?目前 RTX 4090 只支援 DLSS 3,而且靠價格不到一半的 RTX 5070 就能跑出突破玩家顯示器極限的遊戲效能,重點並不是誰勝誰負,而是 RTX 5070 實在很超值,後文便可知曉的效能表現,是今年之前做夢都想不到的事。 中階顯示卡的體積,簡樸而省空間 這次我們測試的,是 GIGAVBYTE GeForce RTX 5070 WINDFORCE OC SFF 12G。與公板卡相比,體積相去無遠,是技嘉顯示卡產品線中的陽春型號。在外觀上沒有多做著墨,也不需要誇張的散熱設置,一眼就能看出對中型機箱的友善程度。 雖然說散熱的設置不誇張,但在卡身導流的功夫還是下了不少。Hawk 風扇加上伺服器等級導熱凝膠,以及中空的背板設計,也是卡身能有效控溫的關鍵。此般「輕盈」的顯示卡有個好處,首先因為輕,要帶著參加 LanParty 征戰會輕鬆不少,再來在機箱的挑戰上也能彈性許多。由於是基本型號,所以顯示卡本身不帶其它 RGB 燈效,在外觀上算是十分低調,但不失質感,散熱的設置對原始頻率也絕對夠用,反而是追求預算控制的玩家很理想的選擇。 即使如此,這張卡是有超頻的。出廠基礎時脈為 2,...

Apple 推出 M3 Ultra 處理器,效能比 M1 Ultra 提升 2.6 倍、支援 Thunderbolt 5

Apple 今日發表 M3 Ultra 處理器,採用 UltraFusion 封裝架構,將兩顆 M3 Max 晶片整合,提供更高效能與更快的資料傳輸。Apple 今日發表 M3 Ultra 處理器,採用 UltraFusion 封裝架構,將兩顆 M3 Max 晶片整合,提供更高效能與更快的資料傳輸。 M3 Ultra 配備 32 核心 CPU、80 核心 GPU,以及雙倍神經網路引擎核心,並支援高達 512GB 的統一記憶體,同時 M3 Ultra 也首次支援 Thunderbolt 5,提升資料傳輸速度與外接設備的擴充能力。 M3 Ultra 採用 Apple 自家的 UltraFusion 技術,透過超過 10,000 個高速連接點,讓系統能將兩顆 M3 Max 晶片視為單一處理器,提供更低延遲與更高頻寬的運算能力。這款晶片內含 1840 億個電晶體,與前代相比,效能有所提升,同時維持能源效率。 更高的運算與圖形處理效能 M3 Ultra 的 32 核心 CPU 包含 24 個效能核心與 8 個節能核心,整體效能較 M2 Ultra 提升約 1.5 倍,較 M1 Ultra 提升 1.8 倍。80 核心 GPU 則提供與 M2 Ultra 相比高達 2 倍的圖形運算效能,並支援動態快取技術、硬體加速網格著色與光線追蹤,適用於影像製作、3D 建模與遊戲等需求。 此外,M3 Ultra 內建 32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支援 AI 運算與機器學習工作負載,具備每秒超過 800GB 的記憶體頻寬,可在裝置端直接運行超過 6000 億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適用於 AI 開發與數據分析。 記憶體與儲存擴充能力 M3 Ultra 採用 Apple 的統一記憶體架構,起始容量為 96GB,最高可達 512GB,為需要大量圖形記憶體的專業應用(如 3D 渲染與視覺特效)提供更靈活的運算環境...

Apple 推出新款 Mac Studio,搭載 M4 Max 與 M3 Ultra 晶片

Apple 今日推出新款 Mac Studio,分為搭載全新 M4 Max 與 M3 Ultra 晶片兩種版本,提供更高效能與擴充能力,適合專業使用者處理影像剪輯、3D 設計、AI 計算等工作。Apple 今日推出新款 Mac Studio,分為搭載全新 M4 Max 與 M3 Ultra 晶片兩種版本,提供更高效能與擴充能力,適合專業使用者處理影像剪輯、3D 設計、AI 計算等工作。 更高效能的 M4 Max 晶片 搭載 M4 Max 的 Mac Studio 針對影片剪輯、軟體開發與圖像處理等需求設計,具備最多 16 核心 CPU、40 核心 GPU,以及比 M1 Max 提升 3 倍以上的神經網路引擎效能。M4 Max 內建動態快取技術、硬體加速網格著色與第二代光線追蹤引擎,提升 3D 渲染與遊戲效能。此外,M4 Max 機型最低配備 36GB 統一記憶體,最高可擴充至 128GB,適合需要大量圖形運算的應用,如影像處理與音樂製作。 媒體處理方面,M4 Max 內建兩組 ProRes 加速器,支援高效能影片編碼與解碼,可同時處理多條 4K ProRes 影片串流,提升影音工作流程的運作效率。 M3 Ultra 提供更強的 AI 與運算能力 搭載 M3 Ultra 的 Mac Studio 針對高效能計算需求設計,內建 32 核心 CPU(包含 24 個效能核心)、80 核心 GPU,並配備 32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適合 AI 計算、機器學習與數據分析等應用。與 M1 Ultra 相比,M3 Ultra 效能提升約 2.6 倍,而相較於 16 核心 Intel Xeon W 的 Mac Pro,運算能力最高可達 6.4 倍。 M3 Ultra 機型最低配備 96GB 統一記憶體,最高可達 512GB,為需要大量記憶體的應用提供更多處理空間,例如大型語言模型(LLM)...

超好看的天藍色!Apple 推出 M4 版 MacBook Air

Apple 今日發表新款 MacBook Air,搭載 M4 晶片,提供更快的運算效能、長達 18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並支援最多兩台外接顯示器,而且新機新增超好看的天藍色選項,提供更多外觀選擇。Apple 今日發表新款 MacBook Air,搭載 M4 晶片,提供更快的運算效能、長達 18 小時的電池續航力,並支援最多兩台外接顯示器,而且新機新增超好看的天藍色選項,提供更多外觀選擇。 M4 晶片帶來更高效能 MacBook Air 搭載 M4 晶片,內建 10 核心 CPU 和最多 10 核心 GPU,支援高達 32GB 統一記憶體,適合日常工作、影片剪輯、遊戲等應用。相較於 M1 機型,M4 晶片的整體效能最高提升 2 倍,而與最快的 Intel 版本 MacBook Air 相比,效能提升最多可達 23 倍,神經網路引擎的速度比 M1 機型提升 3 倍,加快 AI 應用的運算速度,例如自動強化影像或移除影片背景雜音。 新款 MacBook Air 續航力最長可達 18 小時,較 Intel 機型提升約 6 小時,單次充電即可完成更多工作,此外,除了內建 Liquid Retina 螢幕外,現在也支援同時連接最多兩台 6K 外接顯示器,適合需要多螢幕作業的專業人士與學生。 外型設計方面,MacBook Air 新增天藍色,帶有金屬光澤,並與現有的午夜色、星光色與銀色一同提供選擇,所有顏色版本皆隨附同色系 MagSafe 充電線,整體設計更具一致性。 ▲ MacBook Air 採用堅固的鋁金屬一體成型機身,配備 Touch ID。 ▲ MacBook Air 備有兩種的尺寸 13 吋和 15 吋的機型。 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MacBook Air 內建 Apple Intelligence,提供更多 AI 應用,包括「影像樂園」創建個人化...

凱擘大寬頻有線電視用戶限定回饋,寬頻月付 599 元全家上網吃到飽

凱擘大寬頻推出有線電視用戶限定回饋,即日起加辦光纖上網每月 599 元起;3 月 10 日前於網路門市申辦 500M 光纖上網,再加碼贈購物金 momo 幣 600 元。凱擘大寬頻推出有線電視用戶限定回饋,即日起加辦光纖上網每月 599 元起,可以免費升級支援 4K 高畫質影像的 A1 Box、提供 Mesh Wi-Fi 6。另外,3 月 10 日前於網路門市申辦 500M 光纖上網,超值優惠月繳 699 元,再加碼贈購物金 momo 幣 600 元。 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113 年通訊傳播市場報告」統計,自 110 年至 112 年固網寬頻帳號數成長逾 50 萬,凱擘寬頻用戶數也持續增長,截至今年 2 月滲透率已達 70%。凱擘大寬頻為感謝用戶支持,即日起加辦光纖上網每月只要 599 元起,不僅免費升級支援 4K 高畫質影像的 A1 Box、提供 Mesh Wi-Fi 6,還有專人到府量身打造全屋高覆蓋的居家上網環境。此外,若申辦 500M(含) 以上速率,再送趨勢上網防護服務最高 24 個月。 現在申辦再加碼享影音收視多選一好康:Max 標準方案、MyVideo 豪華月租、家庭經典餐或高級餐,任選一最高 24 個月看到飽;或可選 SmartSecurity 智慧居家監控保障住家安全、月月領 momo 幣最高 150 元好禮二擇一。 另外,3 月 10 日前於網路門市申辦 500M 光纖上網,超值優惠月繳 699 元,搭配專人到府建置的 Mesh Wi-Fi 6網速快又順,還享趨勢上網防護服務,再加碼贈購物金 momo 幣 600 元。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傳聞 Canon 將於 2025 年下半年推出 PowerShot V3?

Canon 對於重返隨身相機市場似乎熱情不減,繼才剛發表 PowerShot V1 之後,又有傳聞指出 Canon 打算在 2025 年下半年推出主打高倍率變焦的 PowerShot V3。Canon 對於重返隨身相機市場似乎熱情不減,繼才剛發表 PowerShot V1 之後,又有傳聞指出 Canon 打算在 2025 年下半年推出主打高倍率變焦的 PowerShot V3。 大尺寸感光元件的高倍率變焦? Canon 在 CP+ 2025 之前發表的 PowerShot V1,是一款擁有 1.4 吋感光元件和等效 16-50mm 大光圈鏡頭的隨身型相機,自發表後也獲得廣大迴響和高度關注。然而 Canon 對於重返隨身相機市場似乎熱情不減,因為如今又有傳聞指出,Canon 打算在 2025 年下半年推出主打高倍率變焦的 PowerShot V3。 ▲ Canon PowerShot V1。 該傳聞聲稱,PowerShot V3 並不會像 Nikon COOLPIX P1100 一樣配直小型的感光元件和誇張的等效 3000mm 超望遠焦距鏡頭。據瞭解,PowerShot V3 會搭載和 PowerShot V1 相同的 1.4 吋感光元件,而且具備 20 倍的光學變焦範圍,雖然目前還不知道詳細的規格訊息,但合理推測應該會是搭載一顆等效 24-480mm 的變焦鏡頭,除了焦段非常彈性實用之外,影像畫質應該也會遠勝於COOLPIX P1100。 via:Canon Rumors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微軟 Edge 瀏覽器 AI 功能再進化:歷史搜尋、分頁休眠與安全強化

微軟 Edge 瀏覽器即將推出 AI 歷史搜尋、更積極的分頁休眠機制以及安全防護強化等新功能,為使用者帶來更智慧、更安全的瀏覽體驗。微軟 Edge 瀏覽器正積極擁抱人工智慧 (AI) 技術,並持續強化使用者體驗與安全性。近期,Edge 瀏覽器傳出將新增多項與 AI 相關的功能,同時在分頁管理和安全防護方面也將有所提升,為使用者帶來更智慧、更安全的使用體驗。 AI 歷史搜尋:用自然語言找回瀏覽足跡 根據研究員 Leo 的發現,Edge 瀏覽器可能將全面支援 AI 歷史搜尋功能。這項功能最初預計僅在 Google Chrome 上推出,但現在看來,包括 Edge 在內的其他 Chromium 核心瀏覽器也將受惠。當然,微軟也可能正在開發獨立於 Chrome 的 AI 搜尋功能。 Edge 的 AI 歷史搜尋功能與 Chrome 的運作方式類似,會在您進行歷史搜尋時,顯示來自嵌入式網路段落的 AI 推薦。使用者需要手動開啟此功能,啟用後,只需在網址列輸入「@history」,即可使用日常用語進行搜尋。即使您忘記了網站名稱、確切的關鍵字或瀏覽時間,AI 搜尋也能幫助您快速找到所需資訊。 不過,使用 AI 歷史搜尋可能需要登入 Microsoft 帳戶,並擁有一台高效能電腦,因為 Edge 會在本機儲存您的瀏覽紀錄。此外,AI 功能僅適用於您開啟該功能後瀏覽的網站。微軟可能還會要求使用者驗證年齡是否已滿 18 歲,但這是否為強制性要求仍有待確認。 更積極的分頁休眠機制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是與分頁丟棄或「休眠分頁」相關的 "msDiscardExpiredTabsActionThresholdSeconds" 參數。Edge 瀏覽器早已具備將不活動分頁置於休眠狀態以減少記憶體使用量的功能。而這項新參數可能意味著微軟將嘗試更快地丟棄或「過期」這些不活動的分頁,進一步提升瀏覽器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