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 瀏覽器近日開放 AI 影片翻譯功能,初期未包含中文,而 Chrome 瀏覽器則可以翻譯任何透過 Chrome 所播放的線上影片,並支援中文,翻譯品質雖不算完美,但已足夠理解大概。Micorsoft 日前宣布即將為 Edge 瀏覽器開放 AI 影片翻譯功能,不過初期並未包含中文語系,另一方面,反倒是 Google 的 Chrome 瀏覽器早就有類似的影片翻譯功能,不僅限於 YouTube 平台的自動翻譯功能而已,而是可以翻譯任何透過 Chrome 所播放的線上影片,並且支援中文,雖然翻譯的品質並不算是非常完美,但已足夠理解大概的意思,使用者就能方便地透過 VPN 追國內還沒上線的影集、瀏覽國外即時新聞或直播。
步驟 1:打開 Chrome 瀏覽器,點擊右上「⋯」圖示,並按下「設定」。
步驟 2:選擇「無障礙設定」,並開啟右方的「即時字幕」開關。
步驟 3:預設會偵測影片中的英文對話並產生英文字幕,若有其他語系需求,就按下「新增語言」。
步驟 4:選擇所需的語系後,按下「新增」。
步驟 5:接下來還需打開「即時翻譯」的開關,並將譯文語言設定為「中文(繁體)」即可。
步驟 6:以跨區至日本 Netflix 欣賞影音為例,畫面就會出現即時翻譯字幕的外掛視窗,並可自由拖曳擺放。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延伸閱讀:Chrome 面臨出售危機,Google旗下全球最多人用的瀏覽器如果真的要賣、會值多少錢?
延伸閱讀:Chrome 瀏覽器引入AI:安全瀏覽功能中的「強化防護」模式改為AI驅動
延伸閱讀:12個最佳的 AI Chrome 擴充工具:寫作、翻譯、影像去背都能幫你搞定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探索晶片製造的未來:深入了解 ASML 的 EUV 光刻技術如何引領晶片微型化,以及佳能的奈米壓印技術如何挑戰現狀。分析兩種技術的原理、優勢與挑戰,展望晶片技術的發展趨勢。在當今科技領域,晶片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人工智慧加速器到智慧型手機,無一不需要仰賴精密的晶片技術。而要製造出這些尖端晶片,就不得不提到 ASML(艾司摩爾)及其獨步全球的極紫外光(EUV)曝光技術。然而,面對 ASML 的技術壟斷,佳能正試圖以奈米壓印(NIL)技術開闢另一條道路。
ASML 的 EUV 曝光機堪稱工程奇蹟,其運作方式極為複雜。首先,設備會向真空室噴射每秒 5 萬滴熔融錫珠。接著,每一滴錫珠會受到兩次雷射的衝擊:第一次較弱的雷射脈衝將錫珠壓扁成微型薄餅,第二次強大的雷射則將其汽化。這個過程會將錫滴轉化為高溫電漿,溫度高達 22 萬攝氏度,約為太陽表面溫度的 40 倍,並發射出極短波長的 EUV 光。
這些 EUV 光線經過多層超平滑鏡面的反射,聚焦於載有晶片電路藍圖的光罩上,最終將設計圖案蝕刻到塗有感光化學物質的矽晶圓上。透過這種方式,ASML 的設備得以在晶圓上製造出極其精細的電路結構,實現先進晶片的量產。
目前,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等晶片製造巨頭都高度依賴 ASML 的 EUV 曝光機,以生產 7 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晶片。ASML 在曝光機市場上佔據絕對領先地位,即便在較成熟的製程(14 奈米及以上)領域,其市佔率也超過 90%。
佳能的奈米壓印微影NIL技術另闢蹊徑
面對 ASML 在 EUV 曝光領域的領先地位,曾經的曝光機巨頭佳能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奈米壓印微影(NIL)技術。NIL 技術的原理類似於印刷機,將電路模板直接壓印到晶圓上。理論上,NIL 技術能夠以奈米級精度、低成本和小體積挑戰 EUV 曝光。
NIL 的流程包括使用電子束刻製母版、滴注液態樹脂、以及使用紫外光固化...
微軟 CEO 納德拉:人工智慧基本上還沒創造任何價值
外電報導指出,微軟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的公司已對 ChatGPT 製造商 OpenAI 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但他對圍繞人工智慧持續不斷的炒作感到厭倦。本週,納德拉在Podcast 節目 Dwarkesh Patel 的訪談中,進行了一次現實檢視。
納德拉告訴帕特爾:「我們自稱取得了一些(通用人工智慧)里程碑,但在我看來,這只是一些毫無意義的基準測試。」
相反地,這位執行長認為,我們應該關注人工智慧是否正在創造真實世界的價值,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像 AGI 這樣的空中樓閣。
對納德拉來說,事實勝於雄辯。他認為,如果人工智慧真的具有經濟潛力,那麼當它開始產生可量化的價值時,一切就會一目瞭然。
他說:「因此,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當我們說這就像工業革命時,讓我們真正實現工業革命那樣的成長。」
他補充說:「真正的基準是:世界經濟成長率達到 10%。突然間生產力上升,經濟成長速度加快。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我們這個產業就會安然無恙。」
不用說,我們還沒有看到這樣的情況。OpenAI 的頂尖人工智慧代理——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 (Sam Altman) 等人認為將顛覆經濟的技術——仍然進展緩慢,需要不斷的監督。
因此,納德拉的思路出人意料地務實。除了駁斥對通用人工智慧的炒作(OpenAI 將實現通用人工智慧作為其首要任務)之外,納德拉還坦承,生成式人工智慧迄今為止還沒有產生太多價值。
截至目前,經濟還沒有顯示出加速的跡象,這肯定不是因為人工智慧大軍的推動。而這是否真的是個時間早晚的問題——而不是他所說的「是否」的問題——仍然是一個熱門話題。
這其中涉及了大量資金,包括微軟和 OpenAI 在內的科技公司已向人工智慧投入數千億美元。
今年稍早,中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DeepSeek 真正考驗了投資人的決...
NVIDIA RTX 50 系列顯卡上市遇阻,本文深入分析缺貨、漲價背後的三大原因:晶片設計缺陷、ROP單元丟失、GDDR7顯存成本轉嫁。了解最新顯卡市場動態,掌握解決方案,期待供應改善。最近 AMD Radeon RX 9070/9070 XT系列顯卡在國外的評測幾乎一陣好評,而AMD近來的CPU銷售成績也相當不錯,可以說正是在鋒頭上。不過,相較起來,NVIDIA雖然在AI市場上還是鋒頭穩健,但是顯卡市場上似乎有點不順。
NVIDIA RTX 50 系列顯卡自發布以來,備受全球玩家和專業人士的矚目。然而,這款備受期待的產品在上市後不久,便面臨嚴重的缺貨和價格上漲問題,讓許多消費者感到失望。不過,背後的原因又與先前的晶片「缺貨」有點不同,這次的主因恐怕還是晶片「缺陷」。
晶片設計缺陷:量產進度受阻
據多位行業分析師指出,RTX 50 系列顯卡缺貨的首要原因是 Blackwell GPU 晶片存在設計缺陷。據悉,Blackwell GPU 晶片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了翹曲和潛在的系統故障問題,導致晶片頂部與散熱器頂蓋無法緊密接觸,進而影響散熱效果。
這一問題並非個案,而是影響了所有 Blackwell 晶片,包括 RTX 50 系列遊戲卡和 AI 加速卡。為了解決此問題,NVIDIA 不得不緊急重新設計 GPU 晶片頂部的金屬層和凸點,並重新進行流片和生產。這一過程不僅耗時費力,也導致加速卡和遊戲卡的量產交付都被大大推遲。
ROP 單元丟失:影響顯卡性能
除了晶片設計缺陷外,部分 RTX 50 系列顯卡還存在 ROP(Render Output Units)單元丟失的問題。ROP 單元是顯卡中負責像素輸出和後期處理的重要組件,其缺失會導致顯卡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損失,據測試最多可達 11%。
NVIDIA 官方承認了這一問題,但強調其發生比例很小,僅為 0.5%,且未公布具體原因。...
猶記 2024 年,國際支付巨頭萬事達卡(Mastercard)宣布將在 2030 年前逐步取消傳統的 16 位信用卡號碼,這項決定不僅是支付產業的技術革新,更預告著數位支付時代的逐步來臨。(本文為專家投稿,作者為Jackel,本名沈宗鑫。Jackel 擔任連宇股份有限公司策略長一職,在商業策略、市場業務行銷、產品方案規劃、和經營治理有超過20年的豐富經驗,主要負責公司的併購(M&A)與戰略合作夥伴策略,同時協助集團發展業務的未來性,與評估組織在全球市場的機會。伴隨連宇(UIC)數位轉型和開拓新市場新應用為導向的產品方向,規劃下一階段的營運成長目標,並強化在數位支付市場與垂直領域整合的策略部署。《T客邦》歡迎各路好手針對擅長主題投稿或是針對數位議題發表自身意見,詳情以及方式請見徵稿頁面。)
猶記 2024 年,國際支付巨頭萬事達卡(Mastercard)宣布將在 2030 年前逐步取消傳統的 16 位信用卡號碼,這項決定不僅是支付產業的技術革新,更預告著數位支付時代的逐步來臨。在行動支付、生物辨識等新興技術日益普及的當下,傳統使用信用卡號碼已顯露出時代的局限性,這項變革將淺移默化地改變消費者的支付方式,開啟金融安全的新紀元。
延伸閱讀:打擊線上支付欺詐,萬事達卡計畫線上上購物交易中用卡號代碼化(Token)代替原本的銀行卡號
16 位卡號的時代局限性
傳統信用卡號碼體系誕生於上世紀 50 年代,當時的技術條件和安全需求與今日截然不同。16 位數的卡號設計主要考慮人工處理的便利性,但在數位化時代,這種固定長度的數字組合已成為安全漏洞的溫床。根據統計,2022~2024 年全球信用卡盜刷與詐騙連續三年損失超過 300 億美元,且其中絕大多數與信用卡卡號洩露有關。
其實,現行卡號系統存在多個安全隱患:卡號印刷在卡面上容易被窺視、複製;磁條技術易被側錄;卡片背後 CVV...
駭客利用遊戲系統漏洞,以作弊程式操控結果,非法獲取高達84.6%的獎項。高雄市稅捐稽徵處舉辦的「稅務突擊隊」抽獎活動近日爆發重大爭議,得獎名單出現大量「彭家軍」,其中15人皆為「彭」姓,還有多筆相同姓氏與重複中獎紀錄,引發外界質疑內部作弊。然而,經高雄市調查處深入追查後發現,實情並非內部作假,而是駭客利用遊戲系統漏洞,以作弊程式操控結果,非法獲取高達84.6%的獎項。
高雄市稅捐稽徵處於2023年8月26日至10月15日舉辦「稅務突擊隊」抽獎活動,原本希望透過網路遊戲提高民眾對稅務知識的關注,未料開獎後,社會組得獎名單中竟有多筆同名同姓者,其中15人皆為「彭」姓,8人則為「陳」姓家族,引發外界對抽獎公平性的質疑。
事後,稅捐處發現異常,初步懷疑有人利用搶票程式操作遊戲,透過漏洞大量參與並攫取獎品,隨即調整領獎規則,規定每人限領一次,並要求領獎者提供身分資料核對。然而,爭議仍持續發酵,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隨即介入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駭客為新竹地區的陳姓男子,擁有資深資訊技術背景,他透過60多組Google帳號建立約2000個遊戲帳戶,並以自撰的作弊程式進行攻擊,使每個帳戶僅需1至2秒即可完成遊戲,整個活動期間累積59萬次連線,最終囊括52項獎品中的44項,中獎機率高達84.6%。
檢調單位在新竹地檢署檢察官葉子誠指揮下,於今年3月13日,持搜索票前往陳姓駭客的住處及辦公室進行突擊搜查,成功查獲作弊程式及相關連線設備。陳嫌遭到約談後,對於操控遊戲系統作弊一事坦承不諱,經檢察官複訊後,以涉嫌妨害電腦使用罪諭知新台幣15萬元交保,目前案件仍在擴大偵辦中。
資安專家指出,隨著網路活動的普及,相關的資安風險也日益增加。本次事件凸顯了網路活動在系統漏洞、作弊程式等方面的潛在威脅。專家建議,各機關單位在舉辦網路活動時,應加強資安檢測,並建立完善的應變機制,以確保活動的安全性與公平性。...
探索美國職場AI採用率的最新趨勢!儘管總體採用率波動,但員工使用頻率和ChatGPT個人採用率顯著提升。了解AI如何重塑美國職場,以及企業應如何應對這一變革。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美國職場對於人工智慧(AI)工具的採用呈現波動趨勢,但整體而言,員工對AI的使用頻率和個人採用率均有所提升。儘管2024年美國辦公室使用AI工具的比例略有下降,從去年的76%降至75%,但深入分析數據後,我們發現AI在職場中的影響力正在加深。
具體而言,美國的AI採用率從2023年的68%上升至2024年的72%,略低於全球平均水平。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員工使用AI的頻率顯著增加,有高達42.6%的員工表示他們更頻繁地使用AI工具。這表明,即使總體採用率變化不大,AI在日常工作中的角色也變得更加重要。
此外,美國員工個人對ChatGPT等AI工具的採用率也呈現顯著增長,從2023年的17%躍升至2024年的28.3%。這一數據反映出,越來越多的員工開始主動探索和利用AI來提高工作效率和解決問題。ChatGPT作為一種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在撰寫郵件、生成報告、甚至進行創意發想等方面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AI的採用率在2024年呈現出明顯的波動。1月份,採用率一度降至63%,而10月份則回升至81%。這種波動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季節性工作趨勢、公司政策的調整,以及員工對自動化態度的變化。例如,在某些行業,年初可能由於預算調整或項目規劃等原因,對AI的投入相對較少;而在年末,為了完成年度目標或應對節假日需求,企業可能會加大對AI的應用。
總體而言,美國職場對AI的採用正處於一個動態發展的階段。儘管總體採用率的變化可能不明顯,但員工使用AI的頻率和個人採用率的提升,預示著AI在未來將在職場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企業應積極應對這一趨勢,制定合理的AI導入策略,並加強員工的AI技能培訓...
探索伊隆·馬斯克欽點的科技界三大巨頭:賴利·埃里森、賴利·佩吉、傑夫·貝佐斯。深入分析他們的智慧、遠見和成就,以及馬斯克對他們的評價和科技界的競爭與合作。伊隆·馬斯克近日在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的播客節目中,分享了他對科技界領袖的看法,並點名了他心目中最聰明的人。這位科技界的領軍人物的選擇,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在《泰德·克魯茲的裁決》節目中,克魯茲向馬斯克提問,請他分享他所遇到過最聰明的人,或是他個人非常欽佩的企業執行長。馬斯克毫不猶豫地提到了甲骨文(Oracle)的創辦人賴利·埃里森(Larry Ellison)。「賴利·埃里森非常聰明,」馬斯克說,「我會說,埃里森是我遇到過最聰明的人之一。」
賴利·埃里森:資料庫帝王的智慧與遠見
馬斯克稱賴利·埃里森為他所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埃里森以其在科技領域的遠見和創新能力而聞名,他的領導使甲骨文成為全球領先的資料庫和企業軟體公司。埃里森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更是一位具有前瞻性思維的戰略家。他對技術趨勢的敏銳洞察力,以及對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使甲骨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此外,埃里森還積極參與慈善事業,為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馬斯克對埃里森的讚賞,無疑是對其智慧和商業成就的肯定,也反映了他對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的重視。
賴利·佩吉:搜尋引擎霸主的創新與變革
除了埃里森,馬斯克還提到了谷歌聯合創辦人賴利·佩吉。他認為,一個人的智力可以透過其所取得的成就來衡量。佩吉與謝爾蓋·布林共同創立了谷歌,徹底改變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谷歌的成功不僅證明了佩吉的技術天賦,也展現了他的商業智慧和領導能力。佩吉對技術的熱情和對創新的追求,推動谷歌不斷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從搜尋引擎到人工智慧,從自動駕駛到量子計算,谷歌的創新觸角幾乎延伸到了所有科技領域。佩吉的領導風格也備受稱讚,他鼓勵員工自由思考,勇於嘗試,營造了一種充滿活力和創...
所謂「賣得不好」是跟自家產品比較。但是拿來跟其他廠商比,則情況又不一樣。蘋果(Apple)的入門級iPhone,乍看之下規格似乎較為精簡,也常常聽到「賣得不好」的消息。但其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表現,卻遠遠超越多數競爭對手。市場調查機構CIRP最新報告指出,蘋果的平價機型,如已停產的iPhone mini和SE系列,在iPhone產品線中的佔比雖不到20%,部分機型甚至僅有5%,但其整體銷量卻不容小覷。
報告中也提及,即將推出的iPhone 16e,因取代了平價的SE系列,且定價更高,市場前景仍充滿變數。
然而,若僅關注內部銷售佔比,可能會產生誤解。讓你疑惑既然「賣得不好」,為什麼蘋果還要推出後續機種。這是因為,所謂「賣得不好」是跟自家產品比較。但是拿來跟其他廠商比,則情況又不一樣。
以2023年為例,iPhone 14單一機型的銷量就佔了iPhone總銷量的19%,這數字已經超越了Google等競爭對手的整個智慧型手機產品線。
相較之下,Google的Pixel系列在全球前十大,甚至前五大暢銷手機榜單中,都難以見其蹤影。即使是蘋果銷售表現相對較弱的機型,Google也難以望其項背。以2023至2024年為例,Google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市場的佔比僅維持在3%,甚至被歸類為「其他」。
事實上,蘋果最不受歡迎的機型,其銷量也超越了許多競爭品牌旗艦機的表現。2022年,全球十大暢銷智慧型手機中,就有八款是iPhone,而此趨勢預計將延續至2025年。
在中國市場,聯想(Lenovo)透過旗下摩托羅拉(Motorola)品牌,在2024年第四季佔據了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10%的市佔率。然而,vivo在2024年第四季則以18%的市佔率,穩居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第一名。
蘋果並不需要入門級機型在內部佔據主導地位,就能保持商業上的成功。其龐大的經營規模,確保了即使是銷量較低的設備,...
英特爾前 CEO Gelsinger 出席 NVIDIA GTC 大會,分享對 AI 硬體成本和 CPU/GPU 發展的看法。深入了解業界領袖的觀點,掌握 AI 發展趨勢。本週科技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莫過於英特爾前 CEO 格爾辛格 (Pat Gelsinger) 以特邀嘉賓的身分,現身 NVIDIA 正在加州舊金山舉行的 GTC 2025 大會。此舉無疑吸引了眾多科技媒體的目光,紛紛報導格爾辛格在 Acquired 的精彩觀點。
格爾辛格過去曾表示,NVIDIA 能夠在市場上取得領先地位,很大程度上是 "極其幸運的"。而在這次的小組討論中,他再次重申了這個觀點,並進一步闡述:「我非常讚賞黃仁勳的堅韌,他堅持從圖形處理開始應對工作負載。這逐漸演變成一個更廣泛的視角。他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成功,也帶有幸運的成分,因為人工智慧工作負載恰好需要這種類型的架構。這就是應用程式開發的中心所在。」
格爾辛格也對目前人工智慧硬體成本不斷攀升的現象表示擔憂。他認為,雖然訓練工作量的成本尚可接受,但必須放棄一些更適合推理的東西。他強調:「堆疊 GPU 的方式實在太昂貴了。如果我們想要完全實現部署人工智慧推理系統的目標,以及更長遠的目標,目前的成本將會高出一萬倍。」
在回顧英特爾的歷史時,格爾辛格也提到了過去一項 "失敗" 的設計:「我有一個在業界廣為人知的專案,叫做 Larrabee,它試圖將 CPU 的可程式性與面向吞吐量的架構(GPU)結合起來。我認為,如果英特爾當時繼續走這條路,未來可能會有所不同......我非常讚賞黃仁勳,因為他堅持了吞吐量電腦或加速的願景。」
隨著英特爾最近取消 "Falcon Shores" 晶片設計,其 AI GPU 部門可能會圍繞下一代 "Jaguar Shores" 專案進行重組。業界監管機構預計,這個機架級平台將於 2026 年問世。
總而言之,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