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疯子 YDFZ.CN - T客邦-Techbang - Page 259

ydfz.cn /html/index.html

解密 CIA 冷戰黑科技:蜻蜓間諜的誕生與昆蟲機器人發展史!

在 1970 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打造了一款機器蜻蜓間諜。現在我們知道它是如何運作的了。 新近公開的文件揭露了中情局如何創造出全球最早的昆蟲機器人範例之一。在 1970 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打造了一款機器蜻蜓間諜。現在我們知道它是如何運作的了。 新近公開的文件揭露了中情局如何創造出全球最早的昆蟲機器人範例之一。 在 2003 年 12 月底,中情局在華盛頓附近的博物館中展示了許多前所未見的間諜工具。這些工具包括一個偽裝成老虎糞便的竊聽裝置,用以記錄越南的部隊調動;還有一條機器魚,用來在隱藏的核電廠附近採集水樣本。除此之外,還有一隻小小的蜻蜓。 乍看之下,這個 1970 年代的冷戰時期產物看起來就像任何一隻普通的綠色大蜻蜓(Anax junius),或者如果你瞇著眼睛看,也許會覺得像藍面蜻蜓(Coryphaeschna adnexa)——牠的臉部、前翅和胸部都在正確的位置。但仔細一看,你會發現這隻小蟲根本不是真的蟲。牠是「昆蟲直升機」(insectothopter),一個蟲子大小的間諜,代表著我們在複雜的昆蟲機器人領域中邁出的第一大步。這在微處理器剛剛出現時期是一項不可思議的成就。 現在,在這個公開亮相 16 年後——以及在牠首次飛行近 50 年後——新近公開的文件鉅細靡遺地展示了中情局是如何創造出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微型機器人。 將「竊聽器」放進「蟲子」裡 ▲ 昆蟲直升機的示意圖,由 The Black Vault 解密並提供。 儘管這隻蜻蜓在中情局博物館中是明星展品,但其細節數十年來一直保密,直到反保密網站「黑庫」(The Black Vault)的創辦人約翰・格林沃爾德(John Greenwald)在 2013 年夏天根據《資訊自由法》(FOIA)提出了文件請求。 「我多年來了解到,美國軍方和政府經常會承認或證實某件事物的存在,而且大多數的時間,這...

終結地鳴《進擊的巨人:Final Season》快閃店 12/27 全力開跑

《進擊的巨人:Final Season》快閃店 12/27-2/16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 A11 6F 開跑,店內推出5大拍照打卡點,還有近 60 款的最新周邊。最後的最後一場決戰!《進擊的巨人:Final Season》快閃店 12/27-2/16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 A11 6F 開跑。《進擊的巨人:Final Season》快閃店推出5大拍照打卡點,還有近 60 款的最新周邊。除快閃店外,看完劇場版記得來台北京站 5F 華納威秀還有劇場版快閃櫃位,期間限定 1/3-2/2,各位巨人迷趕緊出動。 五大拍照打卡點拍好拍滿,「巨人打卡區」進擊的巨人及超大型巨人門口等著你 店外就可看到超大型巨人、女巨人、進擊的巨人、鎧甲巨人、顎之巨人及野獸巨人等六位巨人在「巨人打卡區」一字排開,站在他們面前的人類真的好渺小;走進店內整面「動畫回顧牆」帶大家重溫劇情及最後一戰的震撼,小心看著看著眼角就濕了,右邊則有超越時空的異空間「道路」,快來這與始祖尤米爾精神連結吧。往左邊來到「決戰大扭蛋」讓人立刻想起艾連與萊納戰鬥中互毆的熱血片段,旁邊還有著戰鎚巨人、野獸巨人、顎之巨人及調查兵團等參與決戰的角色們,一定要來顆熱血大扭蛋!最後是「調查兵團與席納之牆」艾蓮、米卡莎、阿爾敏、里維、漢吉等九位全力奮戰為自由而戰的角色都在這,一起到席納之牆前與他們合照吧。 獻出荷包吧!調查兵團集合,自由之翼「貼布繡」、「防水披風」多款商品一次收 踏上探尋自由之路!調查兵團團員必備自由之翼「防水披風」下雨不怕被淋濕,雨中依然要戰力滿點,身上衣服也別忘了燙上自由之翼「貼布繡」,想像自己是調查兵團團員到外面的世界冒險吧,貼在手機殼或安全帽上也沒問題。喝水就用「斜口馬克杯」自由之翼加上硬質刀和 ATTACK ON TITAN 字樣,只能說真的 hen 好看;還有不平凡的「鋁合金杯墊」有著調查兵團的團徽,反光金屬...

Sakana AI 推出通用 Transformer 記憶體,新技術最佳化 LLM 記憶體成本降低高達 75%!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技術,使語言模型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記憶體,幫助企業降低在大型語言模型 (LLM) 和其他基於 Transformer 的模型之上構建應用程式的成本。總部位於東京的新創公司 Sakana AI 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技術,使語言模型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記憶體,幫助企業降低在大型語言模型 (LLM) 和其他基於 Transformer 的模型之上構建應用程式的成本。 這項技術名為「通用 Transformer 記憶體(Universal Transformer Memory)」,利用特殊的神經網路來最佳化 LLM,保留重要的資訊,並從上下文中移除冗餘的細節。 最佳化 Transformer 記憶體 Transformer 模型是 LLM 的核心,其回應依賴於「上下文視窗」的內容,也就是從使用者那裡接收到的輸入內容。 上下文視窗可視為模型的工作記憶體。調整上下文視窗的內容會對模型的效能產生重大影響,這也催生了一個完整的「提示工程」領域。 目前的模型支援非常長的上下文視窗,可容納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個 token(LLM 將使用者輸入的文字、詞彙部分、短語、概念及數字轉換成的數值表示)。 這使得使用者能夠將更多資訊塞進他們的提示中。然而,更長的提示會導致更高的運算成本和更慢的效能。最佳化提示以刪除不必要的 token,同時保留重要的資訊,可以降低成本並提高速度。 目前的提示最佳化技術既耗費資源,又需要使用者手動測試不同的配置,以減少提示的大小。 類神經注意力記憶體模組 通用 Transformer 記憶體透過神經注意力記憶模組(Neural Attention Memory Models, NAMMs)來最佳化提示,這是一種簡單的神經網路,可以決定是否「記住」或「遺忘」儲存在 LLM 記憶體中的每個 token。 「這項新功能讓 Transformer 能夠移除無用或冗餘...

用 App 教你捲頭髮,Dyson 推出首款連結藍牙的 Airwrap i.d. 智能多功能造型器

Dyson全新Airwrap i.d. 智能多功能造型器是Dyson美髮家族中首款可連接藍牙的智慧美髮產品,透過過互聯技術讓居家造型更加輕鬆高效。Dyson 推出全新 Airwrap i.d. 智能多功能造型器,主打是 Dyson 美髮家族中首款可連接藍牙的智慧美髮產品,和 MyDyson APP 配對後,就可以配合個人需求,輸入髮質狀況及理想造型期待,智慧設計造型流程,無需依賴高溫即可完成吹乾、順直、捲髮等專屬造型。 Dyson 工程師研發了 i.d. curl 個人化捲髮程序,透過 Dyson Airwrap i.d. 智能多功能造型器配備的藍牙無線科技,連接 MyDyson應用程式後,回答問卷及設定專屬頭髮檔案,程式將會根據頭髮類型,定制個人化捲髮程序。只需一按,即可啟動 i.d curl 個人化捲髮程序,自動上捲、塑型,並用冷風固定捲髮,日常使用時也可參考造型指南,在家輕鬆完成多種造型效果。  有別於傳統電熱捲髮技術,Dyson Airwrap i.d. 智能多功能造型器利用 Dyson 第九代數位馬達推動強勁氣流,利用康達效應實現氣流乾髮同時造型。Dyson Airwrap i.d. 智能多功能造型器亦配備智能溫控技術,確保不會過熱損害髮絲。使用Dyson Airwrap i.d. 智能多功能造型器可有效增加頭髮水潤度高達 10% ,捲髮持久度長達 8 小時 ,呈現自然閃亮的造型效果。 新推出的錐形持久髮捲可在造型時更貼近髮根,更有效吸附髮絲,塑造具層次感、更有彈性的捲度,並讓頭頂更蓬鬆。Dyson Airwrap i.d. 智能多功能造型器配備共 6 款多功能配件,可達到吹乾、抗毛躁、直髮及捲髮效果,輕鬆解決各種生活場景下的多元化造型需求。   機身顏色有珊瑚莓、綠松石、以及長春花藍,其中珊瑚莓的靈感來源于在英國鄉間的 Dyson 農場,Dyson 配色設計...

晶圓二哥起飛!聯電拿下高通晶片先進封裝大單,打破台積電獨霸格局

打破台積電獨霸格局!聯電拿下高通晶片先進封裝大單近年來,先進封裝領域成為半導體行業的熱門賽道,聯電積極佈局,如今捷報傳來。聯電成功拿下高通高速運算(HPC)先進封裝大單,該成果將應用于 AI PC、車用以及當前火熱的 AI 伺服器市場,甚至涉及高頻寬記憶體(HBM)整合。這一突破不僅為聯電迎來全新業績動能,更打破了先進封裝市場長期由台積電獨家掌控的局面。 聯電並不針對單一客戶回應此次合作詳情,但著重強調先進封裝是公司全力發展的核心重點。聯電計畫攜手智原、矽統等子公司,並聯合記憶體供應夥伴華邦,共同構建先進封裝生態體系,以強化其在該領域的競爭優勢與市場影響力。 在先進封裝佈局方面,聯電目前制程端主要供應應用于 RFSOI 制程的仲介層(Interposer),不過該業務對營收貢獻相對有限。此前,全球先進封裝制程市場主導權牢牢掌握在台積電手中。而此次高通選擇聯電的先進封裝制程打造 HPC 晶片,無疑為聯電開啟了全新的業務篇章,標誌著其全面進軍先進封裝市場。 據知情人士透露,高通規劃以半客制化的 Oryon 架構核心委託台積電先進制程量產,之後將晶圓交由聯電進行先進封裝,且預計採用聯電的 WoW Hybrid bonding(混合鍵和)。這一變革將顯著縮短晶片間信號傳輸距離,無需依賴提升晶圓制程,即可有效提升晶片運算效能,為相關產品帶來更卓越的性能表現。 法人進一步分析,先進封裝的關鍵制程在於需曝光機台製造的仲介層以及超高精密的矽穿孔技術,這些技術確保 2.5D 或 3D 先進封裝堆疊晶片間信號的順暢互聯。聯電不僅具備生產仲介層的機台設備,早在十年前就已將 TSV 制程應用於超微 GPU 晶片訂單,充分展現其在先進封裝制程量產技術方面的深厚底蘊與領先實力,這也成為高通選擇聯電的關鍵因素。業界預估,高通採用聯電先進封裝制程打造的新款高速運算晶片,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開啟試產,...

傳鴻海也正接洽Nissan收購股權,Honda能否與Nissan合併恐還很難說

鴻海也傳出向 Nissan 提議收購!添本田與日產合併變數?日本新聞網站Diamond Online報導,鴻海正在接洽日產汽車公司,有意收購其控股權。 據瞭解,鴻海近年來在電動汽車領域大舉投資,因此不僅希望收購日產的工廠和裝置,還計畫收購日產的全部業務,涉及車型包括 Pathfinder、Sentra 轎車和 GTR 超跑。由於這一提案尚未公開,消息來源要求匿名。 目前尚不清楚日產是否與鴻海就收購事宜進行了深入討論,或者是否已經拒絕了該提議。日產發言人對此未作評論,鴻海的代表也未能立即回應。不過,鴻海開放電動車聯盟MIH執行長關潤(Jun Seki)先前曾經擔任日產的副營運長,而且今年積極要加速拓展日本電動車市場,因此鴻海想要收購日產的消息似乎也不是空穴來風。 此消息曝光時,恰逢本田與日產宣佈進入合併談判,以便提升兩家公司應對全球市場競爭的能力。日經新聞報導,鴻海對日產的收購興趣加快了兩家日本公司的合併處理程序,部分原因是它們擔心日產可能會被鴻海收購。 本田高層表示,本田目前正在考慮幾種可能的方案,其中包括資本合作或成立控股公司。 對於鴻海而言,收購日本公司控股權並非首次。2016 年,鴻海收購了夏普(Sharp Corp.)三分之二的股份,從而獲得了多個優勢,包括知名消費電子品牌、液晶顯示生產技術和相關智慧財產權。雖然鴻海逐步減少了持股比例,但依然是夏普的最大股東。   延伸閱讀:Honda、Nissan驚傳合併協商、三菱亦可能加入,全球汽車產業版圖將重塑 延伸閱讀:電動化時代性能車該如何抉擇?Nissan:Nismo 不會電動化 延伸閱讀:NISSAN 與 HONDA 準備在汽車電動化與智慧化領域成為戰略夥伴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臺灣備戰網路韌性,擺脫海底電纜依賴?臺灣洽談亞馬遜 Kuiper 衛星網路抗中!

台灣準備與亞馬遜合作,使用其凱珀計劃(Project Kuiper)太空寬頻服務,台灣在海底電纜發生故障時,將可以向傑夫·貝索斯尋求支援。臺灣在海底電纜發生故障時,將可以向傑夫·貝索斯 (Jeff Bezos) 尋求支援。 據報導,臺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吳政忠週二向當地媒體表示,正在與亞馬遜就接入其凱珀計劃(Project Kuiper)衛星寬頻服務進行討論。他認為該計劃是最成熟的此類服務,因此希望與亞馬遜展開合作。 然而,這個說法有些奇怪,因為凱珀計劃目前尚未投入運營,而另外兩家太空寬頻公司已經開始提供服務。 其中之一是 SpaceX 的 Starlink,但目前並未在臺灣提供服務,因為該公司拒絕接受臺灣監管部門的要求,即必須透過一家由臺灣本地資本控股的公司運營。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否認 Starlink 因中國或俄羅斯施壓而拒絕在臺灣提供服務。一些人推測馬斯克與中國的關係影響 Starlink 的決定,因為中國對馬斯克的電動汔車公司特斯拉提供了異常優惠的經營條件。然而,美國參議員理查德·布盧門撒爾 (Richard Blumenthal) 則認為這些關係可能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臺灣可以合作的另一家衛星寬頻公司是歐特衛 (Eutelsat) 和 OneWeb 合併而成的公司。但據報導,吳政忠表示其頻寬不足以滿足臺灣的需求。 臺灣的需求量可能相當大。與大多數島嶼一樣,臺灣依賴海底電纜——但這些電纜容易發生中斷,修復可能需要數週時間。臺灣最近就曾經歷過類似的斷網孤立情況:2023 年,連接距中國僅 50 公里的外島的海底電纜遭到損壞。臺灣當局還聲稱,中國曾攻擊其數位基礎設施。 臺灣也擔心中國會針對連接該島的海底電纜下手。考慮到西方國家在半導體和其他高科技產品方面嚴重依賴臺灣,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國知道破壞臺灣的網路一定會損害其經濟,並進而對...

科技巨頭競相推出的AI代理 (AI Agents) 是什麼,與現在的AI聊天機器人有何不同?

科技巨頭競相推出的“AI代理”是什麼東西? 隨著OpenAI的聖誕直播進入最後一週,多項重要AI新品也進入發佈倒計時——除了GPT-4o的常規版本升級外,科技圈最期待的正是肩負「打開營收天花板」重任的AI代理。 在過去兩週的直播中,OpenAI或是故意、或是「不小心」,已經劇透了這些東西的存在。其中名為“ChatGPT ε”的模型被認為是GPT-4.5o模型,而神秘的「代理」(Agents)資料夾,則被視為暗示AI代理即將到來的徵兆。 科技巨頭必爭之地:AI代理(AI Agents) 近幾週來,擅長研究各種前沿科技的股民們已經發現,各種大型語言模型的升級和跑分已經不再流行,討論AI聊天機器人變成落伍的行為。炒作重點早就轉向應用面,即直接向使用者收費的產品。 其中「AI代理」正是各家巨頭奮力爭奪的下一個山頭。早在11月初時就有報導稱,OpenAI計畫在2025年1月推出一種可以執行複雜任務的「AI代理」——名為「操作員」(Operator)的新工具。 與此同時,NVIDIA創始人黃仁勳宣稱「天天都在用」的AI搜尋工具Perplexity,已經在上個月推出幫助人們進行假日購物的AI代理;Google也在上週發佈首個AI代理工具Project Mariner,可以用來尋找航班、酒店以及其他任務。所以,若OpenAI不想被嘲諷“剛發佈就落後”,勢必得拿出一點真東西。 先前OpenAI掌門阿特曼在參與Reddit的網友問答時也表示,雖然模型會越來越好,但感覺「下一個巨大突破將會是代理」。上個月他將「AI代理」解釋為:一名非常聰明且資深的同事,能夠完成一個為期兩天或兩週的任務——並在有問題時聯絡您,最終交付出色的工作成果。 幾乎所有參與AI賽道的巨頭們都盯著「AI代理」,原因很簡單:這是最容易賣出價錢的產品。 由於AI能夠不眠不休、不請假地工作,如果工作產出也滿足要求,科技公司將有更多...

SK 海力士推出 PS1012 U.2固態硬碟,容量高達61TB、PCIe 5.0 為 AI 資料中心設計

61TB 容量,SK 海力士開發出適用於 AI 資料中心的固態硬碟 PS1012 U.2SK 海力士今日宣佈,該公司已開發出適用於 AI 資料中心的高容量固態硬碟產品 PS1012 U.2(以下簡稱 PS1012)。 U.2 是固態硬碟的一種形態,是 2.5 英吋大小的 SSD,主要用於伺服器、高性能工作站。 SK 海力士表示,隨著 AI 時代的正式到來,高性能企業級固態硬碟(eSSD,enterprise SSD)的需求正在急劇增加,能夠實現其高容量的 QLC 技術正在成為業界標準,為了順應這種趨勢,公司開發出了適用該技術的 61TB產品,並推向市場。 PS1012 採用了最新的 PCIe 5.0,與基於第四代的產品相比其頻寬增大了一倍。因此,資料傳輸速度可達 32GT/s(千兆傳輸 / 秒),順序讀取性能是以前一代規格產品的兩倍,可達 13GB/s(千兆位元組 / 秒)。 與此同時,該公司開發的此次產品可支援 OCP 2.0 版本,可提高 AI 資料中心伺服器裝置的相容性。 SK 海力士計畫在今年年內向全球伺服器製造商提供樣品進行產品評估,並計畫在明年第三季度將產品群擴大至 122TB。 今年 11 月,SK 海力士開發出全球最高的 321 層 4D NAND 快閃記憶體技術,為了突破企業級固態硬碟的容量極限,該公司將同時進行基於 321 層 4D NAND 技術的 244TB 產品開發。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VOLVO GO 推出共享租車、機場接送、訂閱制租車服務,即日起上線

VOLVO 今日宣布推出「VOLVO GO」多元移動服務,提供 VOLVO 車款共享租借、短期租借、機場接送、訂閱制服務,讓消費者能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 VOLVO 車款服務。VOLVO 今日宣布推出「VOLVO GO」多元移動服務,提供 VOLVO 車款共享租借、短期租借、機場接送、訂閱制服務,讓消費者能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不同 VOLVO 車款服務。 VOLVO 與格上租車、LINE GO 合作,串連全台 21 間展示中心,提供全新 VOLVO GO 多元移動服務,整合線上平台與實體展示中心,提供從車輛購買、保養到日常出行的全面解決方案。 格上租車副總經理鄭榮富表示,格上自從 2023 年導入 VOLVO 車系以來,VOLVO 一直是格上租車內最受歡迎的品牌之一,這次雙方將緊密的合作進一步提升,將導入超過 500 台 VOLVO 全車系車款。LINE GO 商務長王柏棠表示,隨著 2023 年與 VOLVO 合作上線 XC40 車款共享服務,顧客 24 小時自助取還車,目前投放量已超過 200 台,隨著 VOLVO GO 多元移動服務上線,VOLVO 車主可直接透過 VOLVO 官方 LINE 帳號單一入口預約,便利彈性再升級。 VOLVO GO 將提供消費者多元的移動解決方案,包括可於 VOLVO 展示中心與格上據點取還車的共享服務、預約由專人司機服務的機場接送、全車系皆可享受經濟實惠且養車零煩惱的訂閱服務,及全車系的短期日租服務,所有服務可直接經由 VOLVO 官方 LINE 帳號單一入口完成預約,且服務車輛均交由 VOLVO 授權經銷商直接提供專業保養及維護,確保最高標準的車況。 ▲ VOLVO 為首家導入 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 交通行動服務的汽車品牌。 ▲ 隨著 VOLVO GO 多元移動服務上線,國際富豪汽車偕同全台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