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疯子 YDFZ.CN - T客邦-Techbang - Page 146

ydfz.cn /html/index.html

Windows 11新功能曝光:讓你繼續完成在Android或iPhone上未完成的工作

Windows 11新功能可讓使用者繼續完成在Android或iPhone上未完成的任務 據國外社群的討論,Windows 11 將推出另一項功能,拉近手機與電腦之間的距離。這個功能被稱為「Hand off」。 這與我們之前發現的「從手機繼續」功能有關。從理論上講,該功能並不嚴格侷限於Android系統,因為它算是 OneDrive 內建的功能。這意味著你也可以「從iPhone 繼續」。 但是,類似「從手機繼續」這樣的功能有哪些潛在用例? 假設您正手機上使用 Microsoft Word 編輯文件,而該文件正在同步到 OneDrive。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在 OneDrive 應用程式中編輯文件。 ▲ 新測試版中的"從手機繼續"功能 只要你停止在手機上的操作,回到電腦上,您很快就會收到一條通知,詢問您是否要繼續剛才的操作。這項功能被稱為「從手機繼續」,我們之前曾在開始選單中發現過它。 X 上的 Gareth注意到了另一個名為「Hand off」的相關設定頁面。Hand off可能是「從手機繼續」(Continue from Phone)的廣義術語。此外,整合最初似乎會鎖定在 OneDrive 上,但微軟也可能會探索其他應用。 微軟有可能會將 Phone Link 應用程式整合到其中,但這也只是我的假設。其他拉近 Windows 與 Android 之間距離的應用還有SwiftKey,它也可以歸入 Handoff 的範疇。目前,這個想法僅限於 OneDrive。 您可以限制哪些應用程式可以使用「Hand off」功能。目前還不清楚「Hand off」功能包含有多廣。 Windows 11 與Android系統的內建不僅限於從中斷處恢復工作,在過去幾個月,Windows 11 與Android系統的整合變得越來越好,尤其是對於那些擁有 Galaxy 手機的使用者來說。 例如...

遊戲專利律師:任天堂提告《幻獸帕魯》不見得穩贏,恐怕反會引火上身

遊戲專利律師:任天堂起訴《幻獸帕魯》反會引火上身 任天堂上週宣佈將對《幻獸帕魯》開發商 Pockepair 提起訴訟後,立即引發了大量的討論,而且不僅僅是玩家或遊戲行業從業者,許多法律相關的人們也對這次訴訟十分關注。 雖然任天堂作為“東亞最強法務部”有在法院中百戰百勝的履歷,但之前公司的訴訟都與版權相關,而這一次則是以專利侵權為由提起訴訟。對智慧財產權和電子遊戲專利十分熟悉的法律專家 Kirk Sigmon 表示,任天堂這一次的勝利實際上還未確定,而且他表示,在起訴的同時,任天堂還面臨完全失去專利的風險。 在接受 PC Gamer 採訪時,Sigmon解釋申請專利,特別是電子遊戲的專利,是一種微妙的平衡行為。他說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的工作就是在過於細緻導致任何人都能否定你的想法,以及過於寬泛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如果太寬泛,那麼你就給了其他人一條讓專利消失的途徑,因為你給了他人證明該專利之前已經存在的機會。」 而任天堂提出訴訟的可能侵權專利在 Sigmon 看來定義有些過於寬泛:「我的意思是,(任天堂的專利)的這一部分‘根據操作輸入控制虛擬空間中的玩家角色’描述太常見了。僅此一點,我可以說它涵蓋了所有類型的電子遊戲。」 他解釋稱,因為以這種包含過於寬泛描述的專利為基礎提起訴訟,任天堂反而是在引火上身。不論是他所在的美國還是兩家公司所在的日本的專利法都有能讓導致你被起訴的專利無效的機制。如果 Pocketpair 能夠證明任天堂專利提出的權利要求在之前的遊戲中就已經存在,那麼任天堂不僅僅會輸掉訴訟,還有可能失去這個專利。   延伸閱讀:《幻獸帕魯 Palworld》把任天堂最強法務晾一邊,閃電登陸PS5 延伸閱讀:任天堂提告《幻獸帕魯》焦點或集中在投擲精靈球專利 延伸閱讀:《幻獸帕魯PalWorld》遭任天堂提告,開發商 Pocket Pair :還不知道他們告什麼,...

日本玩家花了23年,終於將1053部FC遊戲卡帶完全收藏「這真是愉快的23年」

達成全1053部FC遊戲收藏 耗時23年 在平凡的人生找到不平凡的體驗,或許這就是收藏的真諦,據外媒報導,一位日本玩家日前宣佈達成全1053部FC遊戲收藏,耗時長達23年7個月。 這名玩家X帳號為@ fami_maga2,他在社群上宣佈達成了史詩級成就,個人達成全1053部FC遊戲收藏,堪稱任天堂FC紅白機的絕對粉絲。 目前有記錄的任天堂FC紅白機遊戲共計1053部,@ fami_maga2玩家收藏的遊戲儘可能都是完好狀態甚至限定附屬品齊全的那種,而最難入手的則是一款名為《戰鬥機器人(Battle Rush)》的卡帶。  他在社群上表示: 「【報告】 在2024年8月17日,我成功收集了任天堂家用遊戲機紅白機(Family Computer)的所有市售1053款遊戲,並且每款遊戲都有附帶盒子和說明書! 最後一款購買的遊戲是「バトルラッシュ」,價格為1,250,000日元,整個收集過程持續了23年7個月。 收集花費這麼長時間的原因是,我非常講究遊戲的狀態,堅持收集到的每一款遊戲都是美品,並且盡可能地收集到完品。(完品的定義:包含所有原裝附屬品。完品≠附有盒子和說明書) 20多年前,我跑遍了縣內的所有遊戲店,這是一段美好的回憶。這真的是愉快的23年。」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RazerCon 2024:Razer Freyja遊戲椅墊、Kraken V4 Pro耳機搶先玩,同步推出筆電散熱架、更新Synapse 4

RazerCon 2024 發表 Razer Freyja 遊戲椅墊、Razer Kraken V4 Pro 耳機、新筆電散熱架,以及 Synapse 4 新功能。從 2020 年開始舉辦的 RazerCon 活動,今天已邁入第五年,在 RazerCon 2024 活動中,由 Razer 創辦人兼 CEO 陳民亮開場下,陸續發表了搭載 Sensa HD 觸覺技術的 Razer Freyia 遊戲椅墊、Razer Kraken V4 Pro 耳機、新筆電散熱支架,以及 Synapse 4 新功能,還有 Razer Blade 18(2024)更新的 Thunderbolt 的共用功能及 40Gbps 的傳輸速度。  文章目錄 1. Razer Freyia:全球首款 Sensa HD 觸覺技術遊戲椅墊 2. Razer Kraken V4 Pro :配備 OLED 控制中心的電競耳機 3. Razer 筆電散熱支架:適用 14~18 吋筆電 4. Razer Synapse 4:向下相容可使用 Synapse 3 的產品 5. Razer Blade 18:更新 Intel Thunderbolt 共用功能 Razer Freyia:全球首款 Sensa HD 觸覺技術遊戲椅墊 在 CES 2024 期間,Razer 推出採用 Razer Sensa HD 觸覺技術的遊戲椅墊,當時命為 Razer Project Esther,也是 Razer 每年會推出的概念性產品之一。不過,在 CES 2024 期間 Razer Project Esther 獲得各項大獎及好評,在今年 RazerCon 2024 上,Razer 也將產品正式量產,並命名為 Razer Freyia,也是全球首款採用 Sensa HD 觸覺技術遊戲椅墊,可適用市場大部分的電競椅。此外,預計將於 1...

PENTAX推出K-1 II / K-3 III / K-3 III Monochrome付費解鎖功能:數位漸層減光鏡

PENTAX日前宣布在美國推出K-1 II / K-3 III / K-3 III Monochrome付費解鎖功能「數位漸層減光鏡」,讓 玩家只要輕鬆套用即可直接用相機拍出高動態範圍的影像作品。PENTAX日前宣布在美國推出K-1 II / K-3 III / K-3 III Monochrome付費解鎖功能「數位漸層減光鏡」,讓 玩家只要輕鬆套用即可直接用相機拍出高動態範圍的影像作品。 繼日本之後在美國推出 PENTAX在不久前的7月才宣布推出K-1 / K-1 II的付費韌體更新,最主要是新增「星空自動對焦」、「遙控對焦微調」、「天文影像處理」共三種天文攝影的進階功能,讓玩家可以更輕鬆享受天文攝影的樂趣。而日前PENTAX又宣在繼日本之後,在美國推出K-1 II / K-3 III / K-3 III Monochrome的付費解鎖功能「數位漸層減光鏡(Grad ND)」,讓 玩家只要輕鬆套用即可直接用相機拍出高動態範圍的影像作品。   延伸閱讀:PENTAX宣布推出K-1 / K-1 Mark II付費韌體更新!新增三種天文攝影的進階功能 自由創作度極高 K-1 II / K-3 III / K-3 III Monochrome在付費解鎖後所獲得的Grad ND功能,可直接藉由機身進行操作設定,包括可調整減光鏡的漸層方向、位置和過渡範圍,且減光效果可從-0.3EV ~ -5.0EV,並能以1/3EV的級距進行調整。根據PENTAX的說法,該數位Grad ND功能是透過2次曝光並合成的成像效果,可存成RAW或JPEG格式,方便用戶進行後續的編修或分享。 建議售價 數位Grad ND是需要付費解鎖的進階功能,費用為79.95美元,約NT$2,600。不過要注意的是,除了要先將相機更新至最新韌體之外,該功能是跟隨相機的序號走的,也就是說若你手上有多台K-1 II ...

Google支付27億美元給新創公司Character.AI,只為了讓4年前負氣出走的AI大佬回來主導Gemini

科技公司為了招募到頂尖人才不惜花下重金。在這方面,Google已經讓其他公司望塵莫及。 在AI時代,科技公司為了招募到頂尖人才不惜花下重金。在這方面,Google已經讓其他公司望塵莫及。 諾姆·沙澤爾(Noam Shazeer)在2000年加入Google,成為該公司最早的幾百名員工之一。沙澤爾因其在對話應用程式語言模型(LaMDA) 方面的工作,引發了AI熱潮而聞名,但Google後來以擔心安全和公平為由,拒絕發布他開發出來的聊天機器人Meena,沙澤爾2021年離開Google,自創Character.AI公司。 Character.AI 儘管擁有超過 2000 萬月活躍用戶,但這家新創公司在服務貨幣化和控制用戶行為方面面臨挑戰。 現在Google的Gemini正在與其它AI公司的產品競爭,正是用人之際。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Google向Character.AI開出一張約27億美元(約864億台幣)的支票,官方說法是這筆錢是為了獲得Character的技術授權,但條件之一是要沙澤爾同意回Google工作。 在Google內部,普遍認為讓沙澤爾回來才是Google同意支付這筆高昂許可費用的主要原因。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沙澤爾從他持有的Character.AI股份中獲利數億美元。對於一位既沒有出售公司,也沒有讓公司上市的創始人來說,這筆收益頗為豐厚。這位48歲的工程師現在成為Google AI技術的三位領導者之一,負責為其最強大的AI聊天機器人Gemini開發下一個版本。 Shazeer 能否幫助 Google 奪回 AI 王冠? 不過,這筆交易也讓沙澤爾陷入了矽谷的一場爭論之中。「沙澤爾顯然是這個領域的傑出人才,但他真的比其他人優秀20倍嗎?」史丹佛大學AI實驗室主任克里斯托弗·曼寧(Christopher Manning)表示。 雖然沙澤爾重返Google對公司來...

星鏈用戶突破 400 萬!SpaceX 衛星網路霸主地位穩固?

衛星寬頻巨型星座達成重大里程碑根據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的說法,目前有 6,426 顆星鏈(Starlink)衛星繞行地球,其中 6,371 顆是運行中的。然而,考慮到 SpaceX 發射衛星的速度,這個數字很快就需要向上修正。最近一批 20 顆衛星於 9 月 25 日發射,下一批預計將於 10 月 2 日進入軌道。 有報導指出,Starlink 的收入已超過 60 億美元,根據公司老闆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說法,這「是星艦(Starship)的主要資金來源」。 但並非所有人都對 Starlink 的成功感到高興。雖然該公司已採取措施減少衛星的可見亮度,但天文學家報告稱,第二代太空船洩漏了太多的非預期電磁輻射(UEMR),干擾了射電天文觀測。 儘管星鏈的數據令人印象深刻,但衛星寬頻市場中存在競爭者。OneWeb 最近與 Eutelsat 合併,目擁有 634 顆在軌衛星,其中 632 顆正在運做。下一批衛星將於 9 月 30 日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的獵鷹9號(SpaceX Falcon 9)火箭上發射。 除了軌道不同之外——OneWeb 衛星在約 1,200 公里的高度運行,而 Starlink 衛星則在 550 公里——兩者的商業計劃也存在差異。OneWeb 更偏向於商業用戶,而 Starlink 則樂於為住宅用戶提供服務,因此擁有 400 萬訂閱者。 星鏈也將面臨來自亞馬遜柯伊伯(Kuiper)計劃的競爭,當貝佐斯的衛星開始大量發射後,這一競爭將更加激烈。柯伊伯計劃的初步目標是將 3,232 顆衛星送入軌道,其中一半必須在 2026 年 7 月前運行,這是公司依據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許可的要求。 然而,柯伊伯計劃的商業服務不太可能在 2025 年之前開始營運,這意味著 Starlink 還有充足的時...

魔鬼終結者雛形將登場!NVIDIA預測未來 2-3 年機器人技術將迎來「GPT-3 時刻」

“終結者”雛形將登場,NVIDIA預測未來 2-3 年機器人領域迎來“GPT-3 時刻”科技媒體 The Decoder 報導,指NVIDIA高級科學家吉姆·范(Jim Fan)預測,未來幾年機器人領域將迎來「GPT-3 時刻」。 吉姆在史丹佛大學視覺實驗室獲得了博士學位,師從李飛飛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包括了多模態基礎模型、強化學習以及電腦視覺,曾實習於Google雲端 AI、OpenAI、百度矽谷人工智慧實驗室等知名組織。 吉姆目前在NVIDIA公司領導 AI 相關研究,其團隊正致力於開發「Project Groot」,這是公司為建立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所做的努力。 未來兩到三年的研究突破 吉姆預測未來 2-3 年內,機器人基礎模型的相關研究會出現重大突破,不過他也坦言機器人想要進入日常生活,還需要更長的時間。 吉姆表示他期待機器人領域迎來一個「GPT-3 時刻」—— 即基礎機器人模型取得突破,其影響力可與 GPT-3 在語言處理領域的影響相媲美。 「要讓機器人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機器人需要價格親民且能大規模生產,同時我們還需要硬體安全以及隱私和法規保障。」 「世界是圍繞人類形態建構的,對吧?我們的餐廳、工廠、醫院以及所有裝置和工具 —— 它們都是為人類形態和雙手設計的。」 他認為,理論上,一台能力出眾的人形機器人能夠執行人類所能完成的任何任務,並預測人形機器人硬體的生態系統將在兩到三年內準備就緒。 NVIDIA的機器人相關研究 NVIDIA在開發機器人人工智慧時採用了三種資料類型的結合:網路資料、模擬資料和真實世界機器人資料。博士強調了每種方法的優勢與不足,並認為它們的結合是成功的關鍵。 NVIDIA正在研發諸如「Eureka」等技術,該技術利用語言模型生成機器人訓練的獎勵函數,實現自動化流程。 除了現實世界,范的團隊還在研究用於影像遊戲等...

NASA與Intuitive Machines簽訂48億美元合約,建造地月通訊基礎設施

Intuitive Machines與NASA簽訂48億美元合約建造地月通訊基礎設施 NASA希望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的人類存在,但現在,太空人必須與地球保持直線距離才能打電話回家。NASA希望透過開發近太空網路來改變這種狀況,並願意向私營公司支付巨額潛在費用,以幫助實現連續的月球通訊。 NASA宣佈授予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一份合約,由該公司建造和部署一個衛星,為未來的登月或繞月任務提供導航和通訊服務。 這家總部位於休斯頓的公司因在今年 2 月完成了史上首次私人登月而聞名於世。(這次任務由於著陸器被一塊石頭絆倒,側著陸而中斷,但仍然算成功了一半)。該公司提供登月共享服務,但有效載荷只能在與地面站直接視線範圍內傳輸資料。 月球中繼器任務訂單合約的最大潛在價值為 48.2 億美元,但這並不意味著直覺機器公司一定會在五年合約期內獲得這麼多錢。根據一份監管檔案,該任務訂單還包括延長五年的選擇權,但只保證支付 1.5 億美元。但是,月球衛星星座加上通訊和導航服務的最高價格很可能會超過底價。 從地球同步軌道延伸到月球軌道附近的衛星中繼對於NASA在本十年結束前實現人類在月球南極著陸的近期目標也至關重要。據該機構稱,月球的這一區域很少有與地球地面站直接通訊的著陸機會。不過,除了載人任務外,月球中繼器還能為非載人任務提供新的能力,如遠端或自主操作漫遊車,以及為月球表面的有效載荷提供導航服務和提高資料傳輸速率。 這種基礎設施不僅有利於NASA,包括直覺機器公司在內的私營企業在未來的登月任務中也可能需要更強大的通訊功能。 去年上市的直覺機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的收入主要來自政府業務。其中包括透過美國NASA的商業月球有效載荷服務計畫(Commercial Lunar Payload Services)、工程服務以及設計下一代月球車的多項重要...

釣魚網站騙人新招:偽裝「我不是機器人」驗證機制、誘導用戶打開Windows執行惡意命令

釣魚網站忽悠使用者打開Windows運行執行惡意命令來完成人機驗證 有時候不得不佩服駭客為了騙你點選到惡意連結,腦洞也是真夠大的。 像是最近有網友爆料,在Github上竟然有惡意網址企圖欺騙用戶打開 Windows PowerShell 執行命令來完成所謂的人機驗證,實際上是讓你執行惡意程式。 從上週開始不少 Github 使用者收到電子郵件,郵件標題是他們的專案程式碼中有嚴重的安全漏洞,點選連結可以查看詳細資訊。當使用者點選連結時 , 釣魚網站會自動彈出類似於 Google CAPTCHA 驗證程式的提示。 如果你點選「我不是機器人」選項,則網頁彈出驗證步驟: 按 Windows 徽標鍵 + R (這是用來打開運行的) 按 Ctrl+V (此時釣魚網站的惡意程式碼已經被覆制到剪下板中,按 Ctrl+V 就是貼上) 按Enter (用來執行惡意程式碼) 簡單來說駭客通過這個釣魚網站將預先安置的惡意程式碼放在指令碼中,當使用者打開網站時可以自動複製到剪下板 (還有這種權限?),當使用者按照步驟進行操作時實際上是在 Windows 中執行惡意程式碼。 這串惡意程式碼會打開 Windows PowerShell 並執行,然後下載名為 l6e.exe 的惡意檔案,該惡意檔案在 Virustotal.com 上能夠檢索到,屬於 Lumma Stealer 惡意軟體家族。 如果程式碼被執行則這個惡意軟體會竊取 Windows 上儲存的各種憑據,看起來駭客是想盜竊憑據來登錄受害者的各種帳戶看看有沒有具有利用價值的資訊。 不過,這種釣魚方式能不能騙到使用者是個問題。畢竟 Github 上很多都是開發者,開發者們顯然知道 Win+R 以及 Ctrl+V 後輸入框自動填寫一堆程式碼的潛在後果,所以這個騙局估計也沒騙到多少開發者。   延伸閱讀:GitHub 爆出安全漏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