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官方解釋 Q-Release Slim 快拆設計:正確使用不會損傷板卡
近日有使用者反映質疑華碩的 PCIe Q-Release Slim 快拆設計方案不完善、存在缺陷,有可能會損傷顯示卡的金手指。對此華碩官方發表聲明,強調設計本身已考慮反覆插拔的情況,在正確使用方法下,不會造成顯示卡主機板損壞。
華碩在北美官網發布聲明公告,稱 Q-Release Slim 在設計上測試了各種可能情況,包括溫度、濕度、震動,以及 40 次連續插拔,並表示不管是怎樣的 PCIe 卡槽設計,經歷 60 次頻繁插拔都可能出現些許磨損,不需要過於驚慌。
正確的顯示卡拆裝方法
華碩還詳細說明了正確的顯示卡拆裝方法:使用者在卸下顯示卡之前,應先抓住顯示卡最尾端(靠近影片 I/O 介面的部分),然後平穩地向上、向後抬起大約 2 度,此時卡扣會鬆開,顯示卡即可順利卸下。
華碩強調,如果使用者握住顯示卡的位置不正確,抬起角度不對,或者未確認 PCIe 卡扣是否鬆開就強行拔出顯示卡,可能會導致顯示卡金手指出現明顯磨損。
使用說明改進承諾
此外,華碩還承認在操作指示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教學影片標註不明確,導致部分使用者未能注意到使用手冊中關於正確操作的說明。華碩承諾將提供更完整、更直觀的使用說明。
總結來說,華碩的 Q-Release Slim 快拆設計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是安全且可靠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建議使用者仔細閱讀產品附帶的手冊或參考官方提供的教學影片,以確保正確的操作方式。這樣不僅可以保護您的硬體設備,還能延長其使用壽命。如果您對如何正確安裝或拆卸顯示卡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查詢更多相關資訊或聯絡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諮詢。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萬代南夢宮近日宣布將推出以《星際大戰》最有人氣的角色「黑武士」達斯維達為主題的電子雞,目前已在亞馬遜開放預購。萬代於 1996 年首度推出的隨身電子寵物機器,台灣俗稱「電子雞」,或以音譯「塔麻可吉」(Tamagotchi)為名,除了是許多六、七年級生記憶中的經典電子玩具,同時也是潮流配件之一,而隨著復古風潮興起,電子雞也迎來了二度復興,萬代南夢宮近日便宣布將推出以《星際大戰》最有人氣的角色「黑武士」達斯維達為主題的電子雞,目前已在亞馬遜開放預購,售價 29.99 美元(約合台幣 996 元),預定 3 月 11 日上市。
根據產品介紹,玩家將會從照顧安納金天行者開始,一路前往黑暗面並成為達斯維德,玩家除了與安納金互動之外,過程中也會遇到許多《星際大戰》中的光明面及黑暗面角色,並且可以進行光劍的訓練,或與之戰鬥。電子雞內建了 12 個《星際大戰》系列的知名電影場景,還有 5 款迷你小遊戲可以遊玩,甚至可以跟歐比旺肯諾比(OBI-WAN KENOBI)進行決鬥。依據玩家養育的結果,達斯維德最終將會有 10 種不同的結局。
不過,由於這款達斯維達電子雞不具備配對功能,因此無法與其他的電子雞進行交友或互動。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電子雞本體之外,包裝內還附有一個呼吸器頭盔的矽膠保護套,除了提供保護,還能變成醒目的掛飾。
延伸閱讀:「GoodSmile 模型狂歡祭 in 台灣」2 月 7 日起限時 3 天於台北地下街舉行
延伸閱讀:母親希望將已故兒子 Steam 帳戶遊戲贈送分享,引發網友熱議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三星 Galaxy Watch 5 成功以 60 幀運行《俠盜獵車手:罪惡城市》:連《戰神》也不在話下一位Reddit用戶成功地在三星Galaxy Watch 5智慧手錶上安裝了PSP模擬器,並且這款手錶能夠以60fps的速度流暢運行《俠盜獵車手》和《戰神》,甚至還能連接藍牙遊戲手把進行操作。
模擬器的安裝過程
根據原作者ZenonDesingk的描述,他最初因為朋友使用三星Galaxy Watch 5而被其功能所吸引,尤其是它內建Google Play商店。然而,當他購買並試用了幾款遊戲後,卻發現這些遊戲既無趣又品質不佳。
「我很驚訝地發現這些遊戲都很無聊而且很糟糕,」他表示,「但我沒有因此而沮喪,因為畢竟,這是 Android!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他在接受techradar的採訪時表示。
起初,Zenon 嘗試透過內建的手錶瀏覽器下載 APK,或透過藍牙傳輸應用程式,但這兩種方法都無效。最終他選擇利用Android Debug Bridge(ADB)工具來轉移APK檔案到手錶上,並通過Bugjaeger這個多功能工具進行操作。
Bugjaeger可以讓用戶在 Android 裝置作業系統背後的程式碼中進行破解和修改。「我立即在我的手機上安裝了 Bugjaeger,在 Watch 5 的開發人員設定中啟用了無線 ADB,並連接了手錶和手機(它們需要在同一個 Wi-Fi 網路中)。」
遊戲相容性與表現
Zenon首先嘗試了一些簡單的遊戲如《神廟逃脫》和《噴射背包冒險》,但這並不讓他滿足。他想到最複雜的遊戲可能是《俠盜獵車手》,因此試圖安裝《俠盜獵車手:罪惡城市》,不過未能成功。於是,他轉向直接在手錶上安裝PSP模擬器,結果不僅可以運行《俠盜獵車手》,還包括《戰神》、《極速快感:新全民公敵》和《真人快打》等多款遊戲。
雖然在小螢幕上玩遊戲是一種「折磨」,但他通過從A...
要讓頭戴裝置和 Apple Intelligence 取得成功,庫克今年任務艱鉅當 Tim Cook(提姆·庫克)在 90 年代末加入蘋果公司時,他或許未曾預料到,25 年後,自己作為執行長將主導公司兩個里程碑式計畫:Vision Pro 頭戴裝置和 Apple Intelligence。
然而,這兩個項目的啟動並不順利,為這些高風險投資的成功前景蒙上了陰影,也讓庫克面臨著 2025 年扭轉局面的艱鉅挑戰。
Vision Pro 是蘋果押注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的一場豪賭,但這款頭戴式裝置自上市以來反應平平。與此同時,自 ChatGPT 發布以來,生成式人工智慧迅速席捲矽谷,而蘋果在這一領域的嘗試卻落後於競爭對手。
市場研究公司 Enders Analysis 的高級媒體分析師傑米·麥克伊萬(Jamie MacEwan)表示:「2024 年又是蘋果未能推出劃時代新產品的一年。」他警告稱,如果蘋果無法將這些前沿技術平台轉化為定義時代的產品,可能會對公司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儘管蘋果已經成功將 iPhone 打造成了搖錢樹——在上一財年,iPhone 的淨銷售額達到 2012 億美元,但其銷量已趨於平緩。這促使公司不得不重新審視下一步的增長方向。
當然,蘋果仍然是全球科技領域的強大力量。今年以來,蘋果股價已累計上漲超過 35%,市值達到 3.81 兆美元,接近歷史新高,與微軟和輝達共同爭奪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頭銜。
然而,蘋果的長期發展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其能否成功將這些富有遠見的前沿技術轉化為如 iPhone 般擁有明星效應的產品。
Vision Pro 前景模糊
去年 2 月,蘋果頭戴裝置 Vision Pro 正式上市時,蘋果希望向所有人證明,這款裝置代表了未來。正如庫克在發布會前所說,Vision Pro 是「有史以來最先進的消費電子裝置」。
然而,現實並...
五年豪擲 600 億美元也不後悔!祖克柏稱將繼續投資 VR/AR據報導,Meta CEO 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已經花費了數百億美元來追逐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同時,蘋果、微軟和 Google 等科技巨頭也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抓住」這個市場。
你買過 VR 或 AR 頭戴式裝置嗎?如果買過,你就是一小群消費者中的一員,儘管人們一再預測該市場將蓬勃發展。但僅在過去五年的時間裡,Meta 就在這項技術上損失了 600 多億美元。而且,祖克柏還表示,將繼續投入。
也許有一天,把電腦戴在頭上會變成一件習慣的事情;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嘗試幾次就忘記丟在哪裡的新奇事物。但至少現在,我們還沒有實現。
無論是蘋果 Vision Pro 這樣的超高階裝置,還是像 Snap Spectacles 這樣的低價新奇產品;無論是 VR 裝置,還是 AR 頭戴式裝置,所有這些裝置都還沒有起飛,消費者的需求並沒有多麼強烈。但是,這並沒有阻止科技產業的嘗試。他們依然堅定地認為,有一天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這一點在分析師 Matthew Ball 最近發布的一份新報告中也得到了證實。正如人們所看到的,雖然 IDC 一直看好 VR 和 AR 頭戴式裝置,但消費者的興趣遠遠落後。無論提供什麼,無論價格如何,這些裝置每年的銷量也只有 1000 萬台或更少。
當然,這並不是說祖克柏是因為 IDC 的預測而追逐該市場。它只是表明,在近十年的時間裡,科技產業一直對這些東西感到興奮,但許多消費者依然不感興趣。
對於該預測與現實之間的差距,IDC 研究人員 Jitesh Ubrani 表示,隨著時間的延續,他對該市場的樂觀情緒有所下降。他說:「對於這些預期,每個人都變得更加實際。隨著微軟和 Google 等大公司對頭戴式裝置的興趣減弱,該市場在過去幾年中出...
RTX 5090 使用 3x8 針供電也能運作,性能損失僅 5%根據科技媒體 ComputerBase 的最新測試結果,NVIDIA GeForce RTX 5090 顯示卡即使僅使用 3 根 8 針電源線供電也能正常運作,但性能會下降約 5%。RTX 5090 的預設 TDP(熱設計功耗)為 575W,官方建議使用 600W 的 12V-2x6 連接器或四根 8 針 PCI 電源線。
然而,測試顯示,RTX 5090 即使在僅使用三根 8 針電源線(總功率 450W)的情況下也能啟動,但其 TDP 會被限制在 450W。
性能影響:5% 的折衷方案
在這種情況下,RTX 5090 的性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平均 FPS(每秒幀數)下降約 5%。不過,這一性能損失在實際使用中可能並不明顯,對於那些希望避免升級電源系統的用戶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合理的折衷方案。
相比之下,RTX 5080 顯示卡的 TDP 為 360W,對電源配置的要求更為嚴格。測試發現,RTX 5080 無法在僅使用兩根 8 針電源線(總功率 300W)的情況下啟動。這表明 NVIDIA 的韌體在 RTX 5080 上並未針對較低功耗設置提供支援,而 RTX 5090 則會在檢測到供電不足時自動調整性能。
這意味著,RTX 5090 用戶在使用三根 8 針電源線時可能會面臨輕微的性能損失,但仍然可以正常使用顯示卡。而 RTX 5080 用戶則必須確保使用至少三根 8 針電源線或 12V-2x6 連接器,否則顯示卡將無法運作。
技術背景:供電設計的差異
RTX 5090 的供電設計顯然更具彈性,這可能與其定位為旗艦級顯示卡有關。NVIDIA 在設計時考慮到高階用戶可能擁有多種電源配置,因此允許顯示卡在供電不足時自動降低性能以維持穩定運作。
另一方面,RTX 5080 的設計更偏向於中高階市場,其供電要求相對嚴格,...
三星顯示開始量產全球首款用於筆記型電腦的可捲曲 OLED 螢幕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將於 2025 年 4 月開始量產全球首款用於筆記型電腦的可捲曲 OLED 螢幕。公司先前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2025 年消費電子展上,發表了用於聯想 ThinkBook Plus G6 可捲曲筆記型電腦的可捲曲螢幕,聯想也展示了這款筆記型電腦,並宣布計畫於 6 月在全球發布。
ThinkBook Plus G6 可捲曲筆記型電腦的螢幕位於鍵盤下方,螢幕可垂直擴展近 50%,提供獨特的行動運算體驗。捲入時,螢幕在 14 吋顯示器上支援 5:4 長寬比。展開時,16.7 吋顯示器的長寬比變為 8:9,為高效處理多工提供了更佳視角。
除了可捲曲技術之外,三星顯示還首次在筆記型電腦中採用了非偏光 Eco² OLED 技術,該技術最初是為高階智慧型手機面板而開發的。該技術可減少面板厚度,並將功耗降低 30%。Eco² OLED 是業界首款使用 on-cell 薄膜將偏光片功能整合到面板中的 OLED 面板。
「隨著可捲曲顯示器的延伸,它可能會承受壓力,但基於我們的可摺疊量產經驗,我們已設計出可確保耐用性的可捲曲產品,」三星顯示副總裁兼 IT 銷售主管 Youngseok Kim 表示,「可捲曲顯示器將為 IT 設備帶來創新,尤其是在筆記型電腦的行動性與日常生活的使用者體驗方面。」
「多虧了三星顯示獨有的 OLED 技術,我們才能夠挑戰自我,量產全球首款可捲動筆記型電腦,」聯想 SMB(中小型企業)產品和解決方案執行總監 AG Zheng 表示。「ThinkBook Plus G6 可捲動筆記型電腦將為使用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並為未來的 IT 產品指明方向。」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Meta 的首席技術長 Andrew Bosworth,在去年11月曾向 Reality Labs 員工分享了一份備忘錄,並表示 2025 年將會關鍵的一年。根據外媒《Business Insider》所獲得的 Meta 內部流出資料表明,Meta 的首席技術長 Andrew Bosworth,在去年 11 月曾向 Reality Labs 員工分享了一份備忘錄,並表示 2025 年將會決定其硬體與元宇宙部門 Reality Labs,究竟是「具有遠見的事業,或是一場傳奇般的災難」。
Reality Labs 是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旗下負責開發 Quest 頭戴式裝置及其 Horizon 平台的部門,近年也開發出包括 Ray-Ban Meta 智慧眼鏡,以及 sEMG 腕帶輸入裝置等相關設備。雖然 Quest 系列已是目前世界上市占率最高的 VR 裝置,但 Reality Labs 卻一直處於巨大的虧損狀態,每年均虧損高達上百億美元。
在備忘錄中 Bosworth 表示,2024 年從數據上來看,是 Reality Labs 迄今為止最成功的一年,但卻依然不夠,因為他們尚未真正對世界產生重要的影響。而 2025 年則會是他在 Reality Labs 八年以來「最為關鍵的一年」,首要之務在全面推動銷售、用戶留存率與參與度,特別是在混合實境(MR)領域的發展,另一方面,Horizon Worlds 在行動端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這將決定未來的長期計畫是否有實現的機會。
▲ Meta 去年底與電影導演 詹姆斯‧卡麥隆的技術公司 Lightstorm Vision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將為 Meta Quest 開發更多 3D 內容。(左為 Meta CTO Andrew Bosworth,右為 James Cameron)
雖然這篇備忘錄的主旨在激勵員工,不過也...
RTX 5090/5080 缺貨到離譜!最長要等 16 個星期新品上市之初缺貨不是新聞,但是像 RTX 50 系列這樣離譜的似乎還沒見過,全球各地都是一卡難求,從 AIC 品牌廠商到零售商再到玩家都翹首以盼。
例如在英國,最大的零售商 OCUK 在新卡發售前就警告說,他們手裡只有不到 10 塊 RTX 5090,而且不確定什麼時候才能到貨多少。
開售之後,很自然地就迅速賣空了,甚至不再接受預定。
按照其說法,RTX 5090 到貨要等最短 3 週、最長 16 週,也就是幾乎 4 個月;RTX 5080 稍好一些,也得等 2-6 個月。
例如在荷蘭,零售商和 AIC 廠商都在抱怨連天,原因是 NVIDIA 對於出貨時間、規模的掌控非常隨意,即便是簽了合約、付了貨款也不一定能拿到貨,尤其是如果出現 NVIDIA 認為是違規的行為,就根本拿不到貨。
很多型號都要一批一批地到貨,就跟擠牙膏似的:
微星 5090:第一批 2 月 14 日、第二批 2 月 26 日、第三批 3 月 24 日
華碩 TUF/PRIME 5080:第一批 2 月 7 日、第一批 2 月 14 日、第一批 3 月 28 日
華碩 TUF 5090:第一批 2 月 14 日、第一批 2 月 27 日、第一批 3 月 18 日
華碩 ASTRAL 5090/5080:第一批 2 月 14 日、第一批 3 月 28 日
另外,NVIDIA FE 公版在 3 月份之前,完全沒貨。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中國春節、NVIDIA 與 AIC 溝通問題導致本就產能緊張,二是黃牛氾濫成災,甚至整個歐洲的 RTX 5090、5080 公版卡在發售前就被黃牛機器人提前搶空了。
延伸閱讀:RTX 5090缺貨警報:上市初期極度難搶,恐持續 3 個月
延伸閱讀:日本秋葉原店家開賣10張RTX 5090,引來中...
去年底車壇重磅消息就是 Honda 和 Nissan 進行合併談判,Mitsubishi 當時也表示正在考慮。不過最新消息指出,Mitsubishi 日前似乎不想加入想獨自打拼。去年底車壇重磅消息就是 Honda 和 Nissan 進行合併談判,很快的雙方就簽屬 MOU 備忘錄,Mitsubishi 當時也表示正在考慮,但 Nissan 的財務狀況也替這項合併案帶來變數,而 Mitsubishi 日前也似乎不想加入想獨自打拼。
去年底車壇重要事件就是 Honda 在和 Nissan 進行合併談判,很快的雙方簽屬 MOU 備忘錄,預計 2025 年 6 月完成整合協議,此外還會成立控股公司作為雙方母公司,屆時將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集團,而另一成員 Mitsubishi 則表示正在考慮。
但沒想到今年 1 月卻發生變數,因根據兩家公司公佈的整體目標,合併後集團將實現每年 3 兆日元的收入,並創造 1 兆日元的協同效應,其中 Nissan 需貢獻 6000 億日元的長期利潤。但該目標對於現階段 Nissan 來說頗具難度,2024 年 Nissan 利潤大幅下滑,若需達標須增加 2 倍利潤,若無法 Honda 恐將退出合併案。
延伸閱讀:Nissan 與 Honda合併恐落空,利潤需增加 2 倍才有希望
至於 Mitsubishi 日前則傳出不太想加入消息,由於 Honda 與 Nissan 事業版圖和 Mitsubishi 有所不同,因此 Mitsubishi 想繼續專注自身優勢領域和東南亞市場發展,據了解近日 Mitsubishi 應該就會有最終結果。
本文轉載自:車勢文化
延伸閱讀:NISSAN 與 HONDA 準備在汽車電動化與智慧化領域成為戰略夥伴
延伸閱讀:Honda、Nissan驚傳合併協商、三菱亦可能加入,全球汽車產業版圖將重塑
延伸閱讀:傳鴻海也正接洽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