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台灣樂高邀請大小朋友一起「玩心樂滿地」Let's Take a BRICK,即日起至8月31日,創意奇才小樂將現身全台,輪番在北中南熱門地點與大小朋友見面,首站活動位於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
一年一度樂高暑假活動即將登場!今年暑假,台灣樂高邀請大小朋友放下學業與生活壓力,發揮玩樂精神 Let's Take a BRICK,一起「玩心樂滿地」,即日起至 8 月 31 日期間,創意奇才小樂將現身全台,輪番在北中南熱門地點與大小朋友見面,首站活動位於統一時代百貨台北店,現場打造巨型闖關體驗樹洞,邀請大小朋友走進樹洞探險三大關卡!
近期final及ag已推出多款專為ASMR設計的真無線藍牙耳機,而這次集結多年來在音質調校方面所累積的技術,開發出final品牌的ASMR專用真無線耳機「ZE500 for ASMR」。
近期 final 及 ag 已推出多款專為 ASMR 設計的真無線藍牙耳機,集結多年耳機與耳罩式耳機音響研究技術,開發出有線耳機「E500」、「COTSUBU for ASMR」與「COTSUBU for ASMR 3D」等,然而這次集結多年來在耳機與頭戴式耳機音質調校方面所累積的技術,最終開發出 final 品牌的 ASMR 專用真無線耳機「ZE500 for ASMR」。
採用 final 音響研究技術,專為聆聽 ASMR 進行的最佳化設計
透過 final 對於音響聲學的研究,開發出專為近距離「聲音」而設計的全新 ASMR 專用音質。運用在 ag 品牌無線耳機 COTSUBU for ASMR 中所累積的技術與經驗,實現了能深度沉浸於聲音與聲響近距離呈現的內容的音效表現。
本產品特別著重於自然還原「人聲」的頻段,讓使用者不僅能享受 ASMR,也能長時間舒適地聆聽廣播、直播、電子書等語音內容,與 COTSUBU for ASMR 系列相比,整體音場的解析度更高,聲音分離感也極佳,即使是收聽直播,也能清晰辨識背景音樂與人聲,彷彿說話者就在眼前,連口型與動作都能感受到,帶來立體且臨場感十足的聽覺體驗。
主打「超迷你 & 超輕量機身」配戴無負擔
為了打造「即使躺著也能舒適使用」的耳機,我們在原本以極小機身聞名的 ag 品牌 COTSUBU 系列基礎上,將本體體積進一步縮小約 35%,刷新自家最小體積紀錄。強調「超迷你 & 超輕量機身」,配戴無負擔。
耳機還採用一體成型的軟質耳塞,實現無壓迫感的理想佩戴體驗。即使耳朵靠著枕頭或靠墊,也幾乎不會感到異物感,就算睡眠中翻身也不易鬆脫。與 COTSUBU for ASMR 系列需深入耳道的佩戴方式不同,ZE500 for ASMR 採用較淺的入耳設計,讓長時間配戴更加輕鬆自在。
同時 ZE500 for ASMR 也對應入睡時或長時間觀看直播等情境下的使用需求,特別開發了「ASMR 導氣孔」,透過調節耳道內升高的壓力,不僅能減輕對耳膜的負擔,同時也能降低對內部單體的壓力。此外,導氣設計也能避免耳道悶熱,讓您即使長時間配戴也能安心、舒適地享受聲音體驗。
應用程式配備「ASMR 模式」與「音量調節優化器」
為了防止在不經意觸碰耳機本體時造成的誤觸操作,ZE500 for ASMR 採用了輕觸感應式的控制設計,並更進一步搭載可停用觸控操作與語音提示的「ASMR 模式」,可更深入沉浸於 ASMR 聆聽時使用。
2025年的Summer Game Fest夏日電玩節,可以說是把今年遊戲業界的創意火力,集中炸出來!跟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夏日電玩節「首度亮相」的10款超級矚目新作,保證每一款都讓你眼睛一亮!
每年六月,遊戲界都會迎來一場全球矚目的盛會,那就是「Summer Game Fest 夏日電玩節」。而在 2025 年的這一屆,不只重磅續作接連亮相,還有許多全新 IP 初次登場,可以說是把今年遊戲業界的創意火力,集中炸出來!接著就跟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年夏日電玩節中「首度亮相」的10款超級矚目新作,保證每一款都會讓你眼睛一亮!
近年來,隨著 AI 技術的發展,錄音筆不再只是單純的語音記錄工具,而是進化成具備自動轉寫、語音辨識、重點摘要等智慧功能的 AI 錄音裝置。無論是商務人士、學生,還是需要長時間進行語音記錄的工作者,AI 錄音裝置都能大幅提升後續整理與回顧錄音內容的效率。然而,市面上 AI 錄音裝置選擇越來越多元,規格、功能也有所不同,消費者該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款式?有哪些關鍵規格需要特別留意?本篇將統整多數人在選購這類 AI 錄音裝置時,可能會碰到的八個疑難雜症,幫助讀者釐清問題,進而找到最符合需求的錄音轉寫好幫手。
在專題的一開始,要先帶大家釐清什麼是 AI 錄音裝置?簡單來說,現階段主流的 AI 錄音裝置是一種結合 AI 人工智慧技術的新型錄音設備,除了能夠作為錄音筆單純記錄音訊,在功能上更強調智慧化處理,可以即時或在錄音後進行語音轉文字工作,並透過 AI 生成摘要,甚至進行語意分析,自動彙整出訪談總結,由於大多能辨識多種語言,因此也能滿足跨語言轉錄與翻譯功能,不管是參加國際會議或外文講座都能應對,擔起輔助轉錄工作的角色,另外,部分高階機種還能根據使用場景,如會議、訪談、醫療紀錄等,提供不同的語音處理模板,將音訊自動整理成段落分明且條理清晰的資訊,而非單純的逐字稿,大幅提高資訊整理效率,適合需要高效語音紀錄與整理的族群。不過要注意的是,因應 AI 技術的導入也使整體製作成本增加,所以通常 AI 錄音裝置的購機費用較高,價格大約落在 4,000 元至 10,000 元不等。
Q 2:跟傳統錄音筆有什麼不同?
AI 錄音裝置與傳統錄音筆相比,最顯著的差異在於 AI 技術的導入與數位化功能的強化,如前文所述,AI 錄音裝置不僅能錄音,還能進行智慧轉寫與重點摘要,省去人工整理音檔的時間,再加上通常具備多語言識別能力,能在國際商務、學術研究或跨國會議上實現即時翻譯,實用性更高,相反的,傳統錄音筆功能單純,大多僅能錄製語音,會後需要手動傳輸與整理錄音檔案。另一方面,在外觀設計上,傳統錄音筆則較為單一,需手持錄製,而 AI 錄音裝置設計上則更多元化,具有可穿戴設計或筆型設計,攜帶更便利。
Q 3:跟線上語音轉文字工具有什麼不同?
談及 AI 錄音裝置與一般的語音轉文字工具,如手機 App、電腦軟體,兩者間最大的差異在於錄音設備的專業性與獨立性。過往在進行錄音轉寫作業時,通常需依賴手機或電腦的錄音功能,因此收音品質容易受裝置的硬體能力影響,導致後期轉寫也難以準確區分多個講者。相比之下,AI 錄音裝置是專為錄音設計,大多會選用專業級麥克風,並內建降噪技術,能有效減少環境雜音並增強語音清晰度,提升後續轉寫內容的準確性。此外,AI 錄音裝置還支援長時間錄音,不會占用手機電量或受來電、通知干擾,確保錄音不中斷,更重要的是,它能與 AI 語音處理技術結合,提供即時語音轉寫、智能摘要及多語言識別,提升工作效率。
Q 4:哪些族群或情境適用 AI 錄音裝置?
AI 錄音裝置在 AI 語音辨識、內容分析轉寫與總結和同步翻譯等功能的加持下,基本上能滿足大多數有語音轉錄需求的族群,舉例來說,對於新聞記者來說,AI 錄音裝置能夠在新聞採訪後,完善記錄訪談音訊,並利用語音轉寫功能快速將受訪者的回答內容自動彙整梳理出來,避免遺漏關鍵細節;而學者與學生族群也是這類裝置大宗用戶之一,藉由 AI 錄音裝置在講座或課堂中進行錄音和事後統整、總結重點,方便後續反覆閱讀與複習;另在商務領域上,AI 錄音裝置也特別適合需要頻繁參與會議的高管和上班族,一來能確保會議內容被完整收錄之外,會後還可將會議內容轉換成文字,使用者無需手動寫筆記也能掌握關鍵資訊;當然,AI 錄音裝置也能輔助創意工作者與作家等人士隨時記錄靈感或進行創意構思。值得關注的是,現已有智慧錄音裝置搭載 ChatGPT 與 Claude 等 AI 語言模型,並透過 AI 訓練專業詞庫,促使裝置能夠辨識法律及醫學等領域的專業術語,提高辨識準確率,確保轉寫內容符合專業需求。
Q 5:針對較大的開闊空間,錄音清楚嗎?
針對錄音清晰度方面,通常只要是一般人耳聽得見的音量,裝置都能收錄下來,不過為了強化說話者的聲音清晰度,現行 AI 錄音機種會採用指向型麥克風陣列,基本上正前方收音效果最好,對準講者或聲音來源的收音品質會更清晰。除了麥克風之外,這類機種通常還會搭載 AI 降噪與聲音分離技術,在錄音中偵測並優化人聲,或在錄音後過濾錄音檔的背景雜音,強化主講者的聲音,有助在活動現場、媒體聯訪等嘈雜環境中,仍能錄得清晰可辨的語音內容,相較於手機錄音品質更為穩定與乾淨,實測在一般會議室或教室等中小型空間已能達到不錯收音效果。然而,若進一步應用於大型演講廳或多人討論空間,例如會議室、演講廳、大型活動現場等,AI 錄音裝置的遠距收音表現仍會受到現場環境的吵雜度、麥克風收音距離限制,以及講者是否使用喇叭等擴音裝置影響,因此,建議將裝置越靠近要收錄的聲音來源越好,未來各大品牌也不排除會推出具備多點收音的「AI 會議型錄音盒」等裝置,來滿足各類錄音場景需求。
Q 6:錄製後的語音內容會有隱私問題嗎?
許多人在選擇 AI 錄音裝置時,會存有裝置對使用者個資和錄音資料是否安全的疑慮,對此,以本次測試的三家品牌裝置來說,科大訊飛 SR302 Pro 採用全離線作業,機器能在無網路環境下進行即時轉寫,轉寫內容也會存在本機記憶卡空間,錄音作業不上傳雲端,僅能透過傳輸線存取檔案內容,單機作業較無安全隱憂;而 Philips 旗下產品則指出該裝置不需綁定個人帳號,也不強制註冊,用戶在操作時,不會因為登錄帳號或提供個人資訊而增加資料外洩風險,並表示錄音轉寫資料不會永久儲存在雲端,即使語音檔需透過雲端 AI 模型進行運算,資料上傳後經處理即會移除, 不會被儲存或追蹤,這類設計邏輯是將資料以「即時傳送、即時處理」的方式,避免長期留存於伺服器或第三方平台;至於 PLAUD 的產品設計理念則是在開發初期便將隱私安全納入設計考量,傳輸或儲存資料都會受到加密技術的保護,防止數據被未經授權的第三方獲取或查看,另也強調雲端資料都存放在 Amazon AWS、Google Cloud 或 Microsoft Azure 中,對於需處理敏感資訊的使用者,提供較高的資料保密保障。
Q 7:購機後,AI 服務需額外付費嗎?
許多消費者可能會好奇,將 AI 錄音裝置購買回來後,其內建的 AI 轉寫與其它進階功能是否需要額外付費訂閱?對此,目前各家的作法皆有所不同。以現有 AI 錄音裝置的品牌來看,大致分為 PLAUD、Philips 和科大訊飛三家,其中,科大訊飛的智能錄音筆主打全離線轉寫和即時同步翻譯功能,所有功能操作皆可在裝置端獨立運作完成,因此,購機後不必擔心有額外的加值服務和訂閱費用衍生。而 Philips 旗下的智能錄音裝置提供的錄音轉寫、即時翻譯和錄音模式皆為終身免費使用,不過其 AI 摘要總結功能僅提供前 6 個月不限次數免費用到飽,過後則需以月付 $390 或季付 $990 來解鎖該功能。至於 PLAUD 則因其 AI 功能較豐富,因此細分出免費方案、Pro 方案(月付 $420 / 年付 $2,600)和 Premium 方案(月付 $990 / 年付 $7,990),現階段所有方案皆具有錄音轉寫、轉譯、AI 摘要總結和心智圖分析功能,三者主要差異在於每月轉寫的時數上限、總結模板的種類限制,以及針對專業領域人士推出的進階應用服務,基本上免費方案已能滿足大多數語音轉錄需求,後續可視情況付費升級。
Q 8:選購時,須留意哪些要點?
隨著 AI 技術導入語音轉寫市場,錄音裝置已不再只是單純的聲音記錄工具,而是集語音辨識 AI 摘要、即時翻譯與逐字稿生成等多功能於一身的智慧裝置。在選購這類產品時,消費者可從下面幾個面向來綜合考量。
錄音品質與收音能力
根據前文內容所述,我們已知收音的清晰度會直接影響轉寫結果的準確度,對此,消費者可優先評估裝置採用的麥克風數量、方向性與抗噪能力。此外,裝置是否具備即時 AI 降噪與聲音分離技術,在嘈雜環境中能否保留主講者聲音,也是重要判斷依據。
語音轉寫精準度
AI 錄音裝置的核心價值在於語音轉文字的準確性和 AI 處理能力,當中,AI 模型的實力決定了語音轉文字與摘要的精準度,針對這部分,目前不同品牌的設備使用的 AI 語言模型有所不同,如 PLAUD 公開表示其產品使用 GPT-4o 與 Claude 3.5 兩大模型,而 Philips 雖然沒有具體指出是採用哪一款 AI 語言模型,不過強調在即時生成逐字稿後,可透過雲端進行再次轉寫與優化,並同於 PLAUD 一樣會定期更新與優化所使用的模型和詞庫資料,藉此強化語音辨識與專業詞彙的準確性。科大訊飛則是透過離線轉寫引擎,在錄製的同時即時記錄與顯示轉寫文字。另外,消費者也能觀察這些機種是否具有多語言識別,尤其需留意是否有支援常用到的語種,據了解目前現有的 AI 錄音機種均尚未導入台語(閩南語)方言語種,若有該語系錄音需求者,則需觀察未來廠商是否透過 App 軟體更新加入,至於專業領域域工作者也可留意是否有針對行業術語或詞彙提供詞庫支援。
硬體穩定性與續航力
許多語音轉文字工具只是軟體程式,錄音時仍然需依賴手機或電腦,而 AI 錄音裝置則是針對專業錄音需求所設計的獨立硬體,基本上擁有更高的穩定性與更長的續航力。例如,手機在長時間錄音時可能因來電或通知而中斷,而 AI 錄音裝置則能確保錄音不中斷,並且無須擔心電量消耗過快。選購時,可確認設備是否支援長時間錄音或具有邊充電邊錄音功能,以及是否內建足夠的儲存空間來存放錄音檔案。
門市親自體驗
由於收音品質和語音轉寫精準度難以從規格表中完全體會,因此,選購 AI 錄音裝置前,最好能先行試用,以確保轉寫準確度符合需求。目前 PLAUD 產品將於今年 4 月初在台灣 3C 賣場上架,並設有展示櫃供消費者現場試用,另外消費者亦可前往代理商旺德電通北中南門市和三創攝癮集櫃位體驗 Philips 兩款 AI 錄音筆,科大訊飛 AI 錄音筆則可在 Thinking Group 西門誠品旗艦店試用,消費者可實際體驗比較後再購買。
品牌 1:iFLYTEK 科大訊飛
iFLYTEK 科大訊飛 SR302 Pro
■ 主力功能:單機錄音、即時轉寫
■ 支援語系:5 大語種轉寫(中 / 英 / 日 / 韓 / 俄)
■ 聲紋辨識:無
■ 麥 克 風:2 + 4 陣列麥克風
■ 降噪技術:有
■ 電池續航:2,000mAh,6 小時
■ 內建容量:32GB
■ 是否搭配 App:無
■ 訂閱收費服務:無
■ 售價:8,990 元
過去在翻譯筆和錄音筆領域擁有多年深厚技術累積的科大訊飛,近年結合硬體配置強項和強大的多語言即時翻譯能力,再度推出 SR302 Pro 智能錄音筆,整機採用精簡設計,機體輕巧便於攜帶,且配備 2,000mAh 鋰電池,可滿足 6 小時的錄音需求,機身也搭載了 2 吋觸控螢幕,整合操作按鍵與指示燈,使用上不僅相當直覺好上手,還能滿足即時操作與檔案檢視需求。由於這台主打全離線作業,無需連接網路即可完成錄音與同步文字轉換,故對於硬體規格也十分講究,其內建八核心處理器,搭載六麥克風系統,包含兩顆指向性麥克風與四顆全向性麥克風,最遠可收錄至 15 公尺距離,同時搭配 AI 降噪演算法,幫助降低背景雜音,優化語音清晰度,同時也能自動斷句、重點標記及針對數字格式調整,並支援中、英、日、韓、俄五種語言,比較可惜的是,雖然這台有支援方言,但僅針對中國地區,並未加入閩南語系。實測其即時轉寫速度相當不錯,基本上在正常語速下都能有八成以上的語音轉文字辨識率,不過當發生中英夾雜或雙語系轉換的情況,辨識效果仍稍弱一些,偶爾會出現以中文讀音相近的字來呈現英文單字,整體轉寫的文字內容可讀性中上,最棒的是,錄音與轉寫資料皆保存在本機內部,不依賴雲端服務,僅能透過有線方式存取,進一步強化資料的安全性與隱私保護,適用於會議紀錄、採訪、教學筆記或個人語音整理等多元場景。
PHILIPS 旗下共推出 VTR5010 Pro 與 VTR5900 小飛筆兩款 AI 智慧錄音筆,其中,VTR5010 Pro 具備彩色 OLED 螢幕,理論上用起來會比較直覺,不過因螢幕不具備觸控功能需搭配按鍵手勢操控,初次使用仍需要一點時間學習才能上手。VTR5010 Pro 內部腔體設計與麥克風配置也經過優化,在收音品質上表現更為出色,較為特別的是,該款內建了喇叭播放功能,可以直接播放錄音內容和同步檢視相關檔案,本機端直接完成操作提升使用便利性,適合高階商務人士或需快速檢視紀錄內容的族群。相較之下,小飛筆則採用無螢幕的筆型設計,具備手寫筆和筆夾結構,主打寫錄一體,利於隨身攜帶低調使用,在錄音的同時,同步進行手寫筆記紀錄訪談重點,方便後續整理資料,該裝置還在筆頭處設計了 OTG 傳輸功能,無需連接網路即可將錄音檔轉移至電腦等其他裝置,進一步強化其行動效率與應用彈性,特別適合學生、記者、自由創作者等需靈活移動與即時手寫記錄的使用族群。
JLab Go Pods ANC 主打小巧尺寸,可降低長期配戴異物感,搭配迷你的充電盒不僅提升攜帶便利性,此外充電盒亦自帶 Type-C 充電線,提供更便利的充電體驗。JLab Go Pods ANC 一共推出午夜黑、丁香紫、鼠尾草綠三種色系選擇,售價為 $1199元,加入思博特官方 LINE 輸入指定優惠碼再享九折限量折扣!
JLab Go Lux ANC 耳罩式藍牙耳機提供易收納的折疊式設計,改變過往耳罩式耳機不便攜帶的刻板印象,其人體工學設計的 Cloud Foam 記憶襯墊耳罩,提供舒適配戴的觸感體驗,同時該款亦支援 Google Fast Pair 功能,可與 Android 設備快速連結後進行個人化設定與電量監控,大幅提升便利性!
此外,經典義式 Original 系列也同步登場,包含「清爽冰咖啡」、「濃醇冰咖啡」多款風味,滿足不同風味偏好,打造盛夏沁涼咖啡時光。 為迎接開心果新品與夏季儀式感,Nespresso 推出限量 Vertuo POP 開心果綠色咖啡機(原價:6,400元)及一系列夏日配件,包括隨行杯、冰飲杯組與製冰盒,營造專屬的風格冰咖啡日常。
Play 圖書是 Google 推出的電子書服務平台,擁有大量的外文書資源,涵蓋文學、商業、旅遊等多元主題,對於英文閱讀者來說相當豐富;而且平台上也提供不少中文電子書可供選購或租閱。此外,Google 圖書的電子書售價通常比其他網路書店更親民,對預算有限的讀者來說是一大優勢,而且部分書籍也有提供「租書」功能,但平台只有為 Android 裝置規劃租書專區讓使用者選購,網頁版必須從電子書的標價比一般來的低判斷可能有提供租借功能,整體在選擇所要租閱的書籍過程中較為麻煩。
特色與優點
• Google Play 圖書租書功能支援 Android 與 iOS 平台,用戶可透過手機、平板或網頁版跨裝置閱讀,並享有雲端同步進度
• 部分漫畫、小說及電子書支援短期租閱,讓用戶以更彈性的方式取得所需資料,同時節省購書支出
使用限制
• 蘋果裝置(如 iPhone 或 iPad)雖然可以下載 Google Play 圖書 App,但無法直接在 App 內購買或租閱電子書,只能先試閱,再到 Google Play 商店完成購買。相較之下,Android 裝置則可直接在 App 中租購書,操作更便利
Appier 自年初完成法國生成式 AI 新創 AdCreative.ai 併購,本週起舉行亞太巡迴產品發表,除宣布 AdCreative.ai 正式加入 Appier 廣告雲、個人化雲與數據雲三大 AI 企業產品陣容,更進一步展示,如何有效協助品牌與企業,在行銷領域運用數據與創意,更聰明、更快速、更有效地解決行銷規模化與 ROI(投資報酬率)導向的雙重挑戰,加速實現廣告行銷流程的智慧化轉型,推動 AI 創意生成的無限可能,賦能行銷人員的創意能量。
根據 IDC 最新研究,亞太地區正以空前速度擴大對 AI 與生成式 AI 的投資,涵蓋軟體、服務與硬體,預計至 2028 年投資將達 1,750 億美元,其中生成式 AI 投資將突破 545 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 59.2%。
2025 年為 AI 應用層價值釋放的關鍵時刻,Appier 作為 AI 原生科技公司,自創立以來便專注於運用 AI 協助品牌精準鎖定高價值目標受眾,提升廣告與行銷成效。看準生成式 AI 為廣告行銷帶來質變,Appier 不僅將生成式 AI 全面整合進三大產品線,並獲得超過 5 成客戶採用,今年更迎來 AdCreative.ai 加入,將其創意生成的能量,與現有產品全面整合。
Appier 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游直翰表示:「未來,所有人透過 AI ,就可以做出很漂亮的設計;而真正的設計師可以專注在更重要的藝術與創作,以及 AI 無法做到的工作。」透過 AdCreative.ai 的加入,Appier 的廣告雲、個人化雲、及數據雲,不僅能協助品牌加速廣告素材生成,更能根據個人互動,達到 ROI 最佳化,從視覺旅程開始,就能以 AI 驅動品牌行銷決策。
人氣國際潮玩品牌 52TOYS 看好台灣潮玩市場續熱,插旗台北忠孝 SOGO 百貨 B1,打造全台首間直營門市並於今日正式開幕,店面以旗下高人氣 IP「Panda Roll 胖噠幼」打造可愛熊貓主題空間,並集結「NOOK」、「Sleep」等人氣 IP 系列,現場更設有品牌獨家「猛獸匣」變形機甲展示牆,勢必成為東區潮流新指標。
NOOK、Sleep、Panda Roll、猛獸匣等人氣 IP 亮相
52TOYS以「玩點有趣的」為品牌理念,專注於潮流玩具與創意收藏品的開發,自 2015 年創立至今已推出盲盒、變形機甲與拼裝模型、可動人偶…等系列,以及多元延伸周邊商品。品牌擁有多個原創IP,並與多個國際知名 IP 展開長期合作,如《湯姆貓與傑利鼠》、《蠟筆小新》、《哆啦 A 夢》以及迪士尼旗下角色、《玩具總動員》等。
原創 IP 當中,包括擁有濃厚故事性與獨特世界觀的「NOOK」,是一位內向卻充滿創造力的小男孩,與他在街角偶遇收養的小野貓一起展開旅行;「Sleep」則主打療癒系風格,透過柔和配色與圓潤造型打造出一系列如夢似幻的角色形象,靈感多來自夢境與睡眠意象,讓人彷彿置身幻想場景之中。
此外,原創 IP 中最具人氣與辨識度的,莫過於「Panda Roll 胖噠幼」,這隻圓滾滾的熊貓寶寶自 2021 年推出以來,便以「能滾就不走、愛吃又愛撒嬌」的慵懶性格擄獲人心,深受各年齡層粉絲喜愛,成為 52TOYS 在亞洲地區最具代表性的療癒系 IP 之一。
專為喜愛機甲與生物融合概念的玩家設計的「猛獸匣(BEASTBOX)」系列,則擄獲不少帥潮藏家。該 IP 以方形機械盒體結構為基礎,結合精緻細節與創新變形概念,展開後可變形為各種擬生物形態,提供更加豐富的可玩性。
門市設計巧思遍布,「Panda Roll」熊貓主題空間吸睛登場
作為全台首間直營店,52TOYS 進駐甫改裝登場的台北忠孝 SOGO 百貨 B1,門市造型以人氣 IP「Panda Roll」為主角,打造可愛吸睛的熊貓主題店,延伸角色圓潤討喜的風格,於店內設置大型熊貓爬樹裝置、角色牆面與 IP 商品展示區;天花板及地板採黑白棋盤設計,搭配主題牆繪與燈光,營造趣味潮流風格;另外還有壯觀猛獸匣牆面,成為店內一大亮點。
mooInk V 將是第一台導入 pad bending(彎折)技術的電子紙產品,滿足窄邊框設計需求,重量約在 255 克左右,以長邊對折,有全開 180 度、90 度的兩種閱讀角度,讓體驗更接近紙書;從內容靈魂到外觀造型,都是徹徹底底,完整的一本「書」。
首搭 E Ink Gallery 全彩電子紙面板,無藍光、更繽紛
我們已知,現有的彩色電子書閱讀器主流使用的是 E Ink Klaido 3 彩色電子紙面板,而 mooInk V 則是第一款搭載 E Ink Gallery 全彩電子紙的電子書閱讀器。
與常見的 E Ink Klaido 3 最大差異是,E Ink Gallery 是以 E Ink ACeP (Advanced Color ePaper)全彩電子紙顯示技術為基礎開發,透過青色、洋紅、黃色、白色四種電子墨水混色呈現出全彩成像,在色彩飽和度、鮮豔度、對比度都比 Kaleido 更出色,重點是面板反射率也更高,所以不需要閱讀燈,也能維持優秀的色彩表現,有鑑於此,mooInk V 捨棄了前光設計,進而在輕量感、輕薄度、內容能見度和護眼之間取得平衡,對於追求無藍光體驗的消費者來說,是較顯著的優點。
微軟近日公開展示一項由 AI 生成且靈感取自經典射擊遊戲《Quake II》的互動遊戲技術,但這款最新由 Copilot AI 技術驅動的遊戲體驗,不僅畫面與流暢度遠不如預期,更讓部分試玩者感到暈眩不適,甚至引發外界對於技術資源浪費的質疑。
這款被微軟稱為「Copilot Gaming Experience」的展示,是一個由「世界與人類行為互動模型(World and Human Action Model,WHAM)」支援的生成式 AI 遊戲體驗,號稱可即時創建遊戲畫面與模擬玩家操作。根據微軟官方說明,這項技術類似大型語言模型與圖像生成器,不過訓練數據則是來自大量的實際遊戲的操作與畫面。
儘管從技術層面來看,這一展示版本的推出體現了生成式 AI 在遊戲領域的應用潛力,但許多社群媒體使用者卻對其表達了強烈的不滿。根據 Videogameschronicle 報導,在遊戲獎項製作人傑夫・基格利(Geoff Keighley)發布在 X 網站的相關貼文下,大量回覆都對使用生成式 AI 製作該遊戲展示版本的行為進行了批評。
這次 DJI 新推出的 Osmo Mobile 7 系列手機穩定器共推出兩款型號,分別為 Osmo Mobile 7 與 Osmo Mobile 7P,兩者主要差異在於外觀設計和盒裝配件。
Osmo Mobile 7P 為進階版本,機身以黑色為主,其標配多功能追蹤模組與內建可伸縮延長桿,雖然機重約 368 克,相較 Osmo Mobile 7 的 300 克稍重,但在延伸拍攝、構圖自由度與模組整合度方面表現更為完整,能獲得更好的操控彈性,適合需要穩定追蹤與靈活操作的創作者使用,而 Osmo Mobile 7 則是輕量版本,機身為灰白色且不具備內建延長桿,並需另購追蹤模組,定位較適合入門用戶。
此外,兩款 Osmo Mobile 7 系列穩定器皆採用一體成型設計,具備可收折雲台且升級內建三腳架,握柄處上方配備基本操控按鍵和螢幕,值得留意的是,Osmo Mobile 7P 將側邊功能鍵從撥桿改為旋鈕式操作,可進行更細緻的焦點調整與鏡頭切換。
整合智慧追蹤、補光收音的多功能模組
這代 DJI Osmo Mobile 7P 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全新設計的多功能模組,可透過磁吸快拆結構與電子接點連接至雲台本體,不需額外電池,裝卸快速便利,還能依拍攝需求自由轉換方向,可進行前向或後向自拍追蹤構圖,另外,該多功能模組還整合了AI 智慧追蹤、手勢控制、補光燈,或可作為自家 Mic Mini 藍牙麥克風的接收器等多項功能,實用度大增。
在 AI 追蹤功能方面,此次升級至 Tracking 7.0 智慧辨識系統,不僅在鎖定人物的精準度與穩定性上大幅提升,面對多人場景、遮蔽物或快速移動情況時,追蹤表現都相當穩定可靠。即使在未開啟 DJI Mimo App 的情況下,亦可在手機原生相機中使用多功能模組實現即時主體追蹤,最棒的是,模組搭配多種手勢指令還能進行相機控制,包括張開手掌比 5 啟動人物跟隨(或單擊扳機鍵)、單手比二啟動拍照或錄影、雙手向上比七即可鎖定畫面構圖等,每次手勢指令啟動前大約會偵測 2-5 秒的時間,避免因誤判而意外啟動,在操作上十分直覺,也能提升一人拍攝作業的需求和效率。
Osmo Mobile 7P 採用全新設計的折疊結構,支援一步展開即自動開機,當雲台展開時,會自動啟動並取得平衡,可立即進行拍攝作業,收合至指定位置後則自動關機,相比前一代產品,省去多餘開機步驟,操作更加流暢,讓使用者能在短時間內抓住即時畫面,特別適合需要快速反應的拍攝場景,例如街頭紀實、活動側拍或戶外即時記錄,提升整體拍攝效率與便利性。
拍攝模式多元結合影片範本提升創作效率
針對雲台模式部分,Osmo Mobile 7P 內建四種拍攝模式,包含雙軸跟隨、俯仰平移鎖定、FPV全域跟隨與旋轉拍攝,實拍測試當透過左側滾輪快速變焦時,系統仍可維持主體追蹤不中斷,進一步提升拍攝流暢度與表現力,更特別的是,當搭配Mimo App還能提供動態變焦的拍攝效果,在開始錄製時相機會自動 Zoom In/Out,這時拍攝者同步穩步前行或後退能模擬滑軌變焦的視覺效果,賦予更多元的拍攝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考量到近年短影音盛行,DJI 更在 Mimo App 中新增 Story 拍攝模式,創作者可透過內建的豐富場景範本指引與拍攝腳本,無腦跟著範例影片學習運鏡同步拍攝,過後更能在 App 中一鍵串接,快速生成短影片,一次搞定拍攝與剪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