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疯子

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Epson 發表新一代家用行動娛樂投影機 EF-21/EF-22,首推玫瑰粉色系,售價 24,900 元起

作者 小治
呼應近年的「小宅化娛樂需求」,Epson 推出全新家用行動娛樂投影機 EF-21 及 EF-22,內建 Google TV 系統,搭載 Netflix、Disney+、Prime Video 等平台。9fd12651a3b4bd5039ddf7497ff1b87c

呼應近年的「小宅化娛樂需求」,Epson 推出全新家用行動娛樂投影機 EF-21(上市價  NT$24,900),及 EF-22(上市價 NT$29,900),兩款新機擁有 5,000,000:1 的超高對比度,內建 Google TV 系統,搭載 Netflix、Disney+、YouTube、Prime Video 等串流影音平台。此外,內建喇叭支援杜比音效(Dolby Audio)技術,能夠營造身歷其境的視聽雙重享受。

Epson 發表新一代家用行動娛樂投影機 EF-21/EF-22,首推玫瑰粉色系,售價 24,900 元起

台灣愛普生列印科技事業部暨視覺科技事業部資深總經理輝偉偉表示,EF-21/EF-22 將投影機的所有核心功能,以高規格集合在小巧的機身內,並以合理的價格提供給消費者。除了影音品質上的升級外,快速精準的智慧校正功能、支援多款影音串流平台、和更繽紛的顏色設計,都是為了讓產品能夠適用於更多樣化的情境。

3 倍彩色亮度與智慧校正功能

Epson EF-21/EF-22 以獨家 3LCD 雷射投影技術,打造 3 倍彩色亮度,並擁有 1,000 ANSI 流明的白色亮度與 1,000 流明彩色亮度。真實亮度搭配 5,000,000:1 的超高對比度,加上支援 HDR10/HLG 高動態對比,讓畫面的顏色與細節更加生動;除此之外,新機喇叭支援杜比音效(Dolby Audio)技術,能夠傳達更豐富、清晰的聲音,EF-22 中的被動輻射式喇叭使低音更為厚實飽滿,有高強度的震撼力,打造更具沉浸感的影音體驗。EF-21/EF-22 可投放高畫質 1,080P Full HD 影像,最大可達 150 吋的大畫面,並且提供自動梯形修正、自動避障、與布幕精準投影的智慧校正功能,安裝操作簡易且輕鬆。

Epson 發表新一代家用行動娛樂投影機 EF-21/EF-22,首推玫瑰粉色系,售價 24,900 元起

多元場景應用,投影角度不受限

Epson EF-21/EF-22 的小巧體積與簡易操作的特性,讓使用者能夠不受空間限制,隨心所欲、隨投隨放!EF-22 更配備了 360° 全景與 150° 超廣角水平與垂直調整的腳架,無論坐著還是躺著,都不再需要為了投影角度遷就姿勢;EF-21/EF-22 內建 Google TV,並支援無線投影以及 Netflix、Disney+、YouTube、Prime Video 等串流平台,提供豐富的影音內容。搭載多角度腳架讓小空間也能輕鬆享有大畫面,適用於多種日常情境。

Epson 發表新一代家用行動娛樂投影機 EF-21/EF-22,首推玫瑰粉色系,售價 24,900 元起

上市優惠活動

Epson 新一代自由「視」移動劇院 EF-21/EF-22,推出 EF-21R(粉瑰粉)、EF-21W(白日白)、EF-22N(藍夜藍)、EF-22B(黑曜黑)四種顏色,對應各種不同的情境與喜好,為消費者帶來更繽紛的選擇。即日起 EF-21R(粉瑰粉)透過指定 KOL 銷售,合作人選將公告於 Epson 官方網站與社群平台,同時祭出專屬優惠,凡購買 EF-21R(粉瑰粉)即送限量隨行包,加碼再送 KINYO 藍牙 K 歌小音箱 KY-2022(不挑色),讓用戶隨時歡唱,隨處都是 KTV!EF-22B(黑曜黑)至指定露營戶外門市現場體驗並購買,即贈送限量 wildism 多功能攜行袋。

Epson 發表新一代家用行動娛樂投影機 EF-21/EF-22,首推玫瑰粉色系,售價 24,900 元起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三星推出全新 990 EVO Plus 固態硬碟,效能提升 50%, 建議售價 3,879 元起

作者 小治
三星電子宣布在台推出 990 EVO Plus 固態硬碟,符合 PCIe 4.0 技術規範且搭載最新的 NAND 技術,效能較前一代 990 EVO 顯著提升 50%。Ac74cf989ad0f4b743490030c8d28b0e

三星電子宣布在台推出 990 EVO Plus 固態硬碟,為旗下卓越的固態硬碟陣容再添生力軍。990 EVO Plus 符合 PCIe 4.0 技術規範且搭載最新的 NAND 技術,專為遊戲、商務與創意工作量身打造,為渴望強化PC能源效率、追求性能提升的消費者,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

Samsung 990 EVO Plus 固態硬碟共推出 1TB、2TB、4TB 三種容量規格,建議售價分別為NT$3,879、NT$6,979 以及 NT$12,959,10 月下旬起於 PChome 24h 購物、MOMO 購物網、Yahoo 奇摩購物中心、蝦皮三星儲存旗艦店等全台指定通路陸續上市。

同步提升性能與電源效率

990 EVO Plus 以三星領先數十年的一流半導體技術為基石,可靠性備受肯定。其連續讀取速度高達每秒 7,250MB,連續寫入速度達到每秒 6,300MB,較前一代 990 EVO 顯著提升 50%。得益於三星最新的第八代 V-NAND 技術和 5 奈米控制器,性能表現大大升級,而創新的鍍鎳塗層散熱片,可最大幅減少過熱問題,效能較前代產品提升 73%。其中,4TB 型號更具備領先業界的隨機讀寫速度,分別高達 1,050K IOPS 和 1,400K IOPS,即使無 DRAM 快取設計,990 EVO Plus 的卓越性能仍可媲美配備DRAM的固態硬碟產品,成為遊戲與 AI 任務所需的最佳選擇。

儲存容量大躍進

在大型檔案管理、高畫質影片編輯、新世代遊戲的推波助瀾下,大容量儲存裝置的市場需求日益升溫。為滿足現今不斷成長的儲存需求,990 EVO Plus 推出超大容量 4TB 規格,超越 990 EVO 上限的容量。990 EVO Plus 搭載三星的 Intelligent TurboWrite 2.0 技術,以精益求精的技術實現極致性能,提供快速的檔案傳輸速率並降低延遲。

支援 Samsung Magician Software

Samsung Magician 軟體提供一套優化工具,用以強化 990 EVO Plus 在內的所有三星固態硬碟產品,用戶可透過輕鬆且安全的方式,簡化固態硬碟升級時數據的轉移過程。此外,Samsung Magician 亦能保護珍貴數據、監控硬碟的運行狀態,並提供客製的性能優化。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作者 小治
6 招轉移陳年照片的技巧3c9a546fa89ad7c24094b0f8c7448b94

我們現在熟悉的 Google 相簿,是 Google 於 2015 年所推出的網路相簿服務,如果再算上已經退役的 Picasa,只要是稍微資深一點的用戶,應該都有不亞於 10 年的使用資歷了。隨著 Google 無限空間政策的取消、以及單一照片尺寸容量越來越大,就算已經購買 Google One 會員,還是不免會擔心哪一天會用罄,得再花更多錢買空間。其實你我都有許多陳年舊照片,但未必會經常翻閱,與其只是擺在 Google 相簿裡佔據空間,不如將一部份下載並轉移至其他的儲存媒介裡,例如 NAS 或隨身硬碟(符合 321 原則的前提之下),而這篇企劃就是準備告訴你,照片搬家的過程中,有哪些眉角需要注意。

文章目錄

 

第1招:善用 Google Takeout 匯出照片

說到要下載 Google 相簿裡的相片,你可能直覺會想到要先打開 Google 相簿,這裡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是別用另存新檔的方式,這麼除了耗時費力,也會導致照片 EXIF 資訊消失,增加日後整理的難度;另外,如果是使用 Google 相簿的「下載」功能,雖然可以複數勾選後再下載,但一次最多只能選取 500 個項目,如果你的照片數量較多,建議透過 Google 所提供的打包備份工具 Google Takeout 來下載,會更容易一些。

Google Takeout 網址:
https://takeout.google.com/

步驟 1:進入 Google Takeout 並登入帳戶後,勾選「Google 相簿」並點選「已包含所有相簿」。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2:我們並非要轉移所有相片,因此僅勾選需要的相簿打包即可,如果沒有建立相簿,亦可勾選特定年份按「確定」。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3:接著按下「下一步」。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4:預設會透過電子郵件傳送下載連結到個人信箱,亦可指定壓縮檔大小,按下「建立匯出作業」。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5:依照片多寡處理時間也不同,之後在信箱中就會收到 Google 寄來的壓縮檔下載連結,可將其下載至電腦。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第2招:將已匯出的照片回寫 GPS 與時間資訊

使用 Google Takeout 匯出相簿時,還有一個容易忽略的地方,當你解壓縮之後,會發現每張照片 JPG 檔都有相對應的 json 檔,有些比較早期上傳的相片或是以畫質壓縮模式備份的照片,關於地理位置和拍攝時間等資訊,會另外在保存在 json 檔之中,如果日後你想把這些相片備份至 NAS,讓 NAS 可以抓取正確的照片中繼資訊以方便管理,那麼建議先透過第三方的 Google Photos Takeout Helper(gpth)工具,把 json 檔的資訊寫回到原本的照片檔當中。

Google Photos Takeout Helper 網址:
https://github.com/TheLastGimbus/GooglePhotosTakeoutHelper

步驟 1:前往 GitHub 下載 Google Photos Takeout Helper,點選頁面中的「latest version downloads」。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2:截稿前最新版本為 v3.4.2 版,本篇以 Windows 系統為範例,故下載「gpth-windoza.exe」這個檔案。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3:從 Google 匯出取得的相片壓縮檔需先解壓縮,然後執行剛剛下載的gpth-windoza.exe,並按一下 Enter。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4:在跳出的視窗中, 擇已經解壓縮完成的匯出資料夾,按下「確定」。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5:回到 gpth 應用程式,依照畫面指示再按下一次 Enter。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6:選擇照片輸出要存放的資料夾,按下「確定」。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7:然後會問你要把所有照片輸出至同一個資料夾,或是依照年月來建立新資料夾,若是前者,就按下 1 並 Enter。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8:接著程式會詢問要如何處理相簿,按下 0 選擇預設的快速處理方式,再按下 Enter即可。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9:如果輸出資料夾內有其他檔案,這裡會詢問是否要清空或保留既有檔案,若要刪除就按 1 並 Enter。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10:等待輸出進度完成,便可按下任意鍵關閉程式。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11:打開選定的輸出資料夾,可以發現已經沒有額外的 json 檔,照片的EXIF 資訊也都相當完整。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第3招:用 Google 雲端硬碟電腦版來同步匯出的照片

另外,如果你想要下載的照片數量更為龐大,那麼透過電子郵件連結方式的下載,也並非是那麼輕鬆寫意。由於 Google 會把照片檔案打包成壓縮檔,如果檔案體積太大,就會將其分割為數個或數十個壓縮檔,而使用者必須將所有的壓縮檔一一下載之後,才能正常進行解壓縮。如果是這種狀況,我們也可以改用雲端硬碟的同步功能,把 Google 匯出的檔案同步到電腦中,這樣就不用擔心個別的壓縮檔案在下載時中斷或缺漏的問題。

Google 雲端硬碟電腦版下載網址:
https://www.google.com/intl/zh-TW_tw/drive/download/

步驟 1:前往 Google 雲端硬碟電腦版下載頁,下載安裝程式後並執行。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2:安裝完成後,會在系統中新增一個名為 Google Drive 的磁碟機。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3:然後到 Google Takeout 選擇要下載的相簿後,在「轉移至:」的選單中選擇「新增至雲端硬碟」並執行匯出。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4:當匯出作業完成後,Google 同樣會發信通知,不過這次不用一個一個點連結下載。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5:到步驟 2 的 Google Drive 磁碟機裡的「Takeout」資料夾,按右鍵選擇「可離線使用」,便會將所有壓縮檔自動同步至電腦中。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第4招:將已匯出的 Google 相簿同步至 Synology NAS

完成前述從 Google 相簿下載照片的前置動作之後,接著就是要把這些照片備份至 NAS,然後就可以把 Google 相簿內已備份的檔案刪除,以便騰出更多空間來保存新照片。此處選擇目前市佔率最高的 Synology NAS 作為範例,其他 NAS 品牌如 QNAP 及 Asustor 當然也具備類似功能,這裡就不一一贅述。Synology 提供的備份方式包括透過 SMB、File Station 套件等等,此處我們選擇透過桌面應用程式 Synology Drive Client 來進行備份,在開始前,要確認 NAS 已安裝 Synology Drive 和 Synology Photos 兩款套件。

Synology 下載中心網址:
https://www.synology.com/zh-tw/support/download

步驟 1:在電腦上安裝執行 Synology Drive Client。NAS 位址填入 IP 或QuickConnect ID,輸入使用者帳密,按「下一步」。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2:因為我們從 Google 匯出的檔案還需解壓縮及處理,所以此處選擇「備份任務」即可。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3:選擇備份來源與目的地,注意目的地路徑要選擇 NAS 中的「Photos」資料夾。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4:依個人習慣選擇備份模式,此例選擇「連續備份」,亦即在檔案有變動時才做備份。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5:設定完成後便會先進行初次備份,日後要修改或刪除備份任務,同樣可以透過 Synology Drive Client 進行修改。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第5招:設定手機同步上傳 NAS,不需要重複打包下載

許多人的 Google 空間容量之所以在這幾年快速減少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將手機的備份模式設為原始畫質,隨著手機照片畫素的提升,每張照片的檔案大小也隨之倍增。如果不想要屈就壓縮畫質,那麼還有另一個辦法,就是在手機拍照時,既上傳到雲端的 Google 相簿,也同步備份到 NAS 裡,這樣日後要清出更多空間,就不必再做一次匯出的動作,因為 NAS 已經留有備份了,所以直接刪除 Google 相簿裡的照片即可。這裡同樣以 Synology 的 Synology Photos 為範例。

Synology Photos 網址:

Android 版:https://parg.co/UVAI

iOS 版:https://parg.co/UVAX

步驟 1:由於手機未必會隨時與 NAS 處於同一網域, 因此建議透過 QuickConnect ID 連線。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2:接著選擇「啟用相片備份」。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3:如果手機效能足夠,可考慮開啟背景備份,所有照片都會自動上傳。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4:進入備份設定選擇要備份所有相片或新照片,若有其他照片資料夾,可透過「備份來源」新增。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5:設定完成後,每當拍攝新照片,Synology Photos 就會自動上傳到NAS。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第6招:兼具共享、瀏覽、自動分類功能的 NAS 網路相簿

Google 相簿之所以被大家廣為愛用,除了容量之外,其智慧化的管理機制,也確實能夠大大節省使用者整理相片的時間,反倒是 NAS 給人的刻板印象,就像是單純的檔案儲存設備。但其實以 Synology NAS 提供的 Synology Photos 來說,自動化的分類整理、共享相簿、照片投放等核心功能也都兼備,只是必須考慮 NAS 的處理效能,因此功能的多樣性無法完全比照 Google 相簿,但如果作為陳年舊照片的儲存與管理,其功能已是相當足夠了。

步驟 1:在時間軸模式下,電腦上傳及手機同步的照片均可在同一個頁面以時間排序顯示,可勾選所需照片以加入相簿。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2:除了可選擇既有的相簿,也能夠按「+」來建立新相簿,同一張相片亦可加入多個相簿。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3:在「相簿」內除了自訂的相簿外,也會依照地理資訊與標籤來自動分類,依 NAS 等級不同,還可支援 AI 辨識人臉及物件。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4:如果要分享相簿連結給朋友,則點選相簿旁的「⋯」圖示,選擇「分享」。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步驟 5:勾選「啟用分享連結」、調整隱私設定後,便可複製連結,在「儲存」之後把連結傳給朋友即可。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如何用NAS搶救你快塞爆的 Google 相簿?6 招轉移Google相簿技巧大公開

歡迎加入 PC home雜誌粉絲團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作者 小治
動視暴雪年度射擊大作《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除了承襲《黑色行動》系列風格,已成為歷代不可或缺元素的「殭屍模式」,也將正式回歸經典的回合制玩法,441f87c0017bfd6c93af9efe1924d69f

動視暴雪的年度射擊大作《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即將在 10 月 25 日全球上市,除了承襲《黑色行動》系列的招牌風格與電影式的單人劇情戰役之外,已經成為歷代不可或缺元素的「殭屍模式」,也將正式回歸經典的回合制玩法,並加入新手友善的全新「引導模式」,幫助新玩家能更沉浸於引人入勝的劇情當中,為了讓玩家能更了解此次的僵屍模式,暴雪亦安排 Treyarch 工作室設計副總監 Kevin Drew,接受亞太媒體的線上採訪。

Kevin Drew。Treyarch 工作室設計副總監

Q:請問《決勝時刻:黑色行動6》的殭屍模式整體的設計靈感是什麼?

我們希望能夠為玩家打造一個最佳的回合制僵屍模式體驗,所以我們在尋找靈感的時候,首先是回顧我們在《冷戰》時所做的僵屍模式,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地方,是當時想做卻沒有做到的,或者因為當時疫情的關係,有部分元素來不及放進去的。此外我們也會回頭去看《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3》,畢竟《黑色行動 3》的殭屍模式,被多數玩家認為是最成功的一代,因此我們會把其中一些成功的元素帶回來,包括固定的小組、小組成員之間的一些獨特的互動,當然還有能夠提升玩家戰力的泡泡糖等等。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Q:製作團隊覺得在殭屍模式的製作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事情是什麼?

以我們所面臨最具挑戰的事情來說的話,那麼當然我們會覺得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讓這個系列的死忠粉絲呢,都能滿意這個新的模式,第二是要確保這個模式,有足夠的吸引力,能夠觸及更多新玩家,並且也願意來體驗這個玩法,我們過去這幾年的僵屍模式,也是一直是朝這兩個方向進行,如何同時滿足老玩家與新玩家,自然也就成為我們在製作過程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Q:殭屍模式過往都有「恐怖」和「能夠獲得爽快感」的特色,在這次的殭屍模式中似乎比較不像以往一樣恐怖,可以分享製作團隊的設計考量嗎?以及你們是如何在這兩個特性中找到平衡的?

其實以 Treyarch 來說,我們最優先考量的重點,是讓玩家覺得這個遊戲體驗非常棒,這種體驗當然也包含了「恐怖」。這次在僵屍模式的恐怖元素還是蠻多的,像是會有不同的僵屍突然跳出來;有僵屍的頭脫離之後變成像蜘蛛一樣的怪物,還有把不同的僵屍的肢體全部集合在一起的「畸變汞人」,可以說是僵屍體恐怖美學的頂峰。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另外,我們也會透過地圖的設計來營造恐怖感,此時「恐怖」就成為了遊戲的背景,如「終劫島」與「蕪羈城」這兩張初始地圖,就有很顯著的對比,終劫島非常的陰暗,本身就自帶這個恐怖感,不過蕪羈城不僅風光明媚,而且還是日正當中,但當你在裡頭探索的時候,就會慢慢的發現一些會讓人覺得毛骨悚然的地方。

Q:《黑色行動 6》殭屍模式故事延續黑暗乙太的故事情節,前安魂曲的成員在遭長期囚禁後身心產生很大的變化,這點對於角色接下來在遊戲中的表現會有什麼影響?製作團隊計畫將如何讓玩家感受到角色前後的變化呢?

被關了 5 年,的確是會對任何人來說,都會在身心上造成巨大衝擊,所以我們想要呈現的是,每個人會以什麼樣子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對「猛禽一號」來說,似乎對他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就只是另外一段時期而已。而伊莉莎白格雷博士,整個外觀不太一樣,看起來比較強壯,明顯是練過了身體。玩家也會發現,他們彼此之間的信任感好像降低了,不是那麼容易相信別人,這些細節也會慢慢從他們的對話中顯現出來。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Q:您可以告訴我們遊戲中會有哪些解謎元素嗎?能不能分享設計這些解謎元素的靈感來源,或是開發過程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我們在遊戲裡頭有很多解謎的元素,主要取決我們想要讓故事劇情往哪個方向走,或者說是在這個地圖當中,它的引爆點在哪裡,因此我們是先決定了故事走向,再回推該如何讓玩家一步步來到這個地圖的引爆點,推進劇情的下一步的發展。基本上我們希望讓玩家不會輕易猜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也不想每次都用相同的謎題,所以我們會經常變用各種不同的解謎方式,有些可能是要動大腦,有些可能是需要手速。

這裡我們常常碰到的問題會是,到底該把難度抓在什麼地方,有時謎題設計完之後,才發現玩家也許想要的是更難一點的謎題,畢竟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會認為就算是解謎,背後還是必須要是有邏輯的,所以要如何讓它符合劇情的邏輯,可是又不至於會覺得太簡單,這個平衡性的拿捏,是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慢慢調整出來的。

Q:根據官方的部落格資訊,《黑色行動 6》殭屍模式目前公開的兩張回合制地圖具有相當豐富的玩法,請問製作團隊在本次想帶給玩家何種挑戰與樂趣?

基本上這兩個地圖在設計的時候,就是針對不同族群的玩家。終劫島可說是為老玩家所設計,它是個非常大的區域,要瞭解這個地圖,找到自己的方向會比較困難;蕪羈城則是一個讓玩家能夠更快掌握的地圖,地域比較開闊,很多的新玩家會比較習慣這種類型的地圖,我們希望讓不同類型的玩家,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地圖。

Q:在殭屍模式的回合制地圖中玩家的攻略順序是否是固定路線,像是按照一定的任務順序推進,還是可自由選擇攻略路線?

基本上地圖是有時間順序的,如果說是玩家想跟著故事線走的話,就要照著這個地圖的順序來玩,但是我們其實並沒有設太多限制,假使有新的地圖出來的話,玩家也可以馬上跳進去玩這個新的地圖,此外除了按照既定的路線之外,玩家也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去實驗去嘗試不同路線,甚至是跳過某些步驟,或採取不同的的處理方式去繞過,我們很期待能看到玩家各種別出心裁的玩法。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Q:《決勝時刻》系列一直以經典的 FPS 遊戲聞名,本次在《黑色行動 6》殭屍模式中加入第三人稱視角的契機是什麼?在開發過程中是否有遇到什麼困難?

我們比較想把第三人稱的視角,當成是提供玩家另一種選擇,因為我們知道有些玩家不喜歡或是不習慣第一人稱模式,所以先前在《現代戰爭》的殭屍模式中,就有提供第三人稱模式,這在技術上其實並不複雜,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要使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視角,純粹是看玩家自己的偏好和習慣來選擇就可以了。

Q:「引導模式」未來是否有機會變成常態性模式,或是定期推出?

我們會希望是每張地圖都能夠有它自己的引導模式,目的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玩家可以接觸《黑色行動6》殭屍模式,對於多數玩家來說,它能當作是一種熟悉遊戲的方法,相較於傳統模式的每個任務階段比較不那麼明顯,引導模式能讓玩家更快速的銜接遊戲的進程,我們也非常期待讓玩家體驗這個新系統。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Q:想了解更多「引導模式」的細節,以及它是如何運作?

我們會優先推出標準模式,然後大概在賽季過了一半之後,再推出這個地圖的引導模式,目的是讓玩家可以先自己去探索地圖上主要的任務是什麼。引導模式與標準模式有兩個最大的差別。首先是在玩家的遊戲介面中,會透過抬頭顯示器標示出任務的下一步該做甚麼,標準模式裡則是玩家必須要自己去發現;第二是在標準模式裡,每一回合的僵屍會越來越強,但在引導模式中,我們希望玩家不要有太大壓力,因此在玩家完成某些特定的階段之前,殭屍的強度會有上限,直到玩家找到「超猛改造」的機器之後呢,才會再提高殭屍強度,透過樣的方式,讓玩家可以有時間去充分的升級。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Q:殭屍模式預告最令人注意的是「突變注射」,可以簡單分享一下這個道具嗎?

這是我們很多年以前就想要的一個概念,終於在這次的殭屍模式加進了來,透過積分獎勵系統,我們希望能給予玩家更多強化的特性,「突變注射」就是基於此想法而設計出來的,再注射之後,玩家在30秒的時間內,將會變身為殺戮機器,擁有強大的能力,但在時限過後,就會恢復到原本的狀態。

Q:為何會決定在殭屍模式中新增私人對戰?比起公開的線上模式,製作團隊是否會考慮將私人對戰的難度調整得比較簡單?或是能夠對應玩家等級來調整?

其實在以往的殭屍模式中,都有提供私人對戰的機制,遊戲基本有三種模式,包括公開的連線、與好友組隊,以及單人模式,由於單人模式基本是一個人自己遊玩,難易度會進行調整,像是一開始就可以有復活一次的機會,道具的購買也比較便宜等等。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製作團隊訪談:為何加入第三人稱視角?引導模式又是什麼?

Q:我個人很喜歡 Treyarch 在《冷戰》時期所推出的殭屍模式,在許多不同風格的地圖用傳送門切換且能自由探索資源,未來是否有可能隨著地圖增加,再次引進這個玩法?

以《黑色行動 6》來說的話,其實我們這次的重點是放在回合制上,不過《冷戰》中的「疫情爆發」(outbreak)模式玩法,我們團隊也非常喜歡,說不定在未來其他的系列作中,會有機會能夠「疫情爆發」這個模式再帶回來,這次我們還是專注在為玩家帶來最棒的回合制遊戲體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BenQ X300G 開箱評測:4K HDR 行動短焦遊戲投影機

作者 小治
看重遊戲玩家需求,BenQ 今年發表了全新 X 系列玩家級遊戲投影機,共推出3 款新機,分別為 X3100i、X500i、X300G,均為 4K HDR 機種。46cdcb12d508cc67680c305d256fd0a5

看重遊戲玩家需求,BenQ 今年發表了全新 X 系列玩家級遊戲投影機,共推出3 款新機,分別為 X3100i、X500i、X300G,均為 4K HDR 機種,除了可投影 100∼120 吋的 4K 大畫面,還具備最低 4.16ms 輸入延遲,並搭載了許多 BenQ 所獨有的專屬功能與設定。

廠商資訊

■ BenQ ■ 0800-027-427 ■ www.benq.com

產品規格

■ 原生解析度:3840 × 2160

■ 光源:LED

■ 亮度:2000ANSI 流明

■ 對比(FOFO):600,000:1

■ I / O連接埠:HDMI 2.0 × 1、USB-A × 1、USB-C × 1

■ 投射比:0.69∼0.83

■ 喇叭:8W × 2

■ 尺寸:212 × 180.9 × 194.8 mm

■ 重量:3kg

■ 保固:3年

建議售價

58,900 元

本次借測的機種為 X 系列的中堅機種 X300G,雖然官方在宣傳上冠以「行動」來強調其便攜性,不過 X300G 本身其實並無內建電池的設計,與其說它是以戶外情境為定位,不如說它所強調的是一種,讓你能帶著它去旅行,或隨時想把它搬到客廳、房間,在任何空間內均能輕鬆佈建的超高彈性,而這主要透過 1.2 倍自動光學變焦以及自動 3D 梯形修正功能來達成,就算側置投影機或擺放的檯面不平整也沒問題,X300G 均會自動修正到最佳狀態,加上短焦鏡頭設計,只需不到 2 公尺的距離,就能投射出 100 吋大畫面。

優異色彩表現

在規格方面,X300G 採用 DLP 投影技術搭配 3LED 光源,亮度可達 2,000ANSI流明,特性較偏向於一般劇院型投影機,建議在偏暗且沒有太多環境光干擾的室內使用,在此前提下,X300G 的色彩畫質表現確實令人非常驚艷,由於內建了 BenQ 獨家的 HDR-Pro 以及 CinematicColor 色彩管理技術,在明暗對比的立體感以及色彩的準確性獨樹一幟,色域覆蓋可達 84% 的 DCI-P3 以及 95% 的 Rec.709 色域,此外還有專為不同遊戲類型所設計的專用模式,甚至還能在畫面上開啟十字準星來輔助瞄準。為增強遊戲體驗,X300G 亦特別強調減少輸入延遲,在 4K/60Hz 下延遲約 16.7 毫秒,不過玩家也可以選擇以 1080p / 240Hz 來顯示,此時輸入延遲將可降至 4.16 毫秒,遊玩格鬥或魂系動作遊戲時,能與玩家的操作達到幾乎同步的反應。

產品特色

投影鏡頭採 DLP 短焦投影技術,最大可投影 120 吋,正常壽命達 2 萬小時。

外部傳輸介面含 HDMI 2.0b 與 USB 2.0 各一,USB-C 則兼具 DP 與 PD 輸出功能。

遊戲 LED 燈主要作為特殊的機身風格裝飾,可設定在連接遊戲主機時恆亮。

內建智慧系統

X300G 除了遊戲之外,亦十分適合家庭影音娛樂用途,因此 BenQ 也隨附了自家的 QS02 Android TV 電視棒,可以安裝至機身所預留的電視棒插槽內,變成一台智慧投影機,此外 X300G 還內建 2 顆 8W 功率的揚聲器,並加入專利懸吊音場設計,讓聲音能向各方位均勻傳播,經測試在三坪左右的房間內,不僅低頻聲量充足,也保有清晰的環繞感。

產品特色

Android TV 電視棒採內置隱藏式設計,獲得 Google 授權,可正常觀看 Netflix 4K 串流。

實體按鍵 除遙控器之外,機身也具備五向搖桿和快捷鍵,可供直接操作。

可調整支架底部提供投影角度調整的支架,也配有三腳架螺絲孔。

總評結語:專為遊戲體驗而生

產品設計 ★★★★☆

方方正正的造型加上搶眼的黑白配色,在外型上極具創意,機身上還特別加入了罕見的雙邊 LED 燈,更添其遊戲性格。

硬體規格 ★★★★

支援 4K 原生解析度並相容於 HDR10 格式,亮度達到 2000ANSI 流明,HDMI為 2.0b 規格,可支援 eARC 音訊回傳,但若能多給幾組會更好。

智慧系統 ★★★★

採用隱藏式的 Android TV 電視棒設計,而非直接整合在機身之內,雖對於機身尺寸或多或少有影響,但也等於是預留了未來升級的空間。

使用體驗 ★★★★☆

在適當投影環境下能顯現出極佳的色彩表現,具備自動對焦與梯形校正功能,開機即可看,低輸入延遲與高更新率亦提升遊戲體驗。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BenQ X300G 開箱評測:4K HDR 行動短焦遊戲投影機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任天堂官方快閃店「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10/17 於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開幕

作者 小治
日本任天堂官方商店「Nintendo TOKYO/OSAKA/KYOTO」期間限定的 POP-UP STORE,將於 10 月 17 日至 11 月 10 日舉辦。D4d6824cf859846064ca1e8b72804098

「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是日本任天堂官方商店「Nintendo TOKYO/OSAKA/KYOTO」期間限定的 POP-UP STORE,將於 10 月 17 日至 11 月 10 日舉辦,販賣以「超級瑪利歐」、「薩爾達傳說」、「斯普拉遁」、「動物森友會」及「皮克敏」等遊戲為主題的商品,同時也會販賣 Nintendo Switch 主機及遊戲軟體。 

任天堂官方快閃店「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10/17 於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開幕

任天堂台灣代理商傑仕登表示,本次快閃店將販售包含「Nintendo TOKYO/ OSAKA」部分限定商品,但不包含「Nintendo KYOTO」的限定商品,也不會有專屬於本 POP-UP STORE 的限定商品。此外,為了避免擁擠的人潮,依狀況可能會發放整理券,並於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東側門右側廊道進行發放。更多詳細資訊可以參考「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的特設網站

任天堂官方快閃店「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10/17 於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開幕

任天堂官方快閃店「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10/17 於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開幕

任天堂官方快閃店「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10/17 於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開幕

任天堂官方快閃店「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10/17 於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開幕

新光三越週年慶(勇闖冒險世界 Into the Adventure!)

除了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的「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之外,在新光三越各分店舉行各種集點贈、瑪利歐人偶見面會、拍照區,以及集章等周年慶活動。活動資訊可參考新光三越週年慶特設網站

任天堂官方快閃店「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10/17 於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開幕

Nintendo POP-UP STORE in TAIPEI

  • 日期︰2024 年 10 月 17 日(四)~2024 年 11 月 10 日(日)
  • 地點︰新光三越 台北信義新天地 A9 店 9 樓(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 9 號 9 樓)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博帝科技推出 Viper PV573 Gen5 x4 SSD,搭載主動式散熱技術,讀取速度可達 14,000MB/s

作者 小治
博帝科技發表旗下電競品牌 Viper Gaming 的最新力作:Viper PV573 PCIe Gen5 x4 M.2 2280 SSD。爲 Viper Gen5 SSD 系列的旗艦機種。A32fafe8e2718657060f0e27ae63e834

博帝科技發表旗下電競品牌 Viper Gaming 的最新力作——Viper PV573 PCIe Gen5 x4 M.2 2280 SSD。Viper PV573 爲 Viper Gen5 SSD 系列的旗艦機種,提供 2TB 與 4TB 兩種容量選擇,藉由其獨家的主動散熱技術,可充分發揮極致效能。

博帝科技推出 Viper PV573 Gen5 x4 SSD,搭載主動式散熱技術,讀取速度可達 14,000MB/s

Viper PV573 SSD 採用 3D NAND 多層垂直堆疊技術,使儲存密度更高,同時功耗更低,讀寫速度更快,且更加耐用。專為高性能電腦、工作站、數據中心、伺服器、高效遊戲主機,以及影音創作與編輯等專業領域而設計,確保長時間使用下的穩定性與高效能。Viper PV573 採用 PCIe Gen5 x4 控制器與 232 層 TLC NAND 技術,符合 NVMe 2.0 規範,讀取速度高達 14,000 MB/s,寫入速度達到 12,000 MB/s。相較於前代標準 Gen 4 SSD,其速度提升達 2.8 倍,甚至是接近 Gen3 SSD 7 倍之多,為性能需求者帶來前所未有的速度體驗;不僅相容於 PCIe 4.0 和 PCIe 3.0 平台,還具備卓越的系統載入和資料暫存效能,特別針對密集的創作工作負載而設計。無論是 3D 動畫製作、遊戲開發,還是虛擬視覺化的高複雜性輸出,PV573 都能輕鬆應對,顯著提升多工處理效率。

Viper PV573 SSD 採用博帝科技最先進的獨家散熱技術,搭載主動風扇設計,為 Gen5 SSD 量身打造的風扇系統透過引入冷空氣,經過鋁合金散熱片後,形成熱對流並加速散熱,使整體散熱效能提升超過 40%;散熱片由 16.5mm 高導熱鋁合金精選材料製成,具備獨創的熱導流設計,有效解決了 Gen5 SSD 常見的過熱問題,確保 SSD 在高負載運行下仍能保持穩定溫度,加上高達 3000 TBW 的耐用度,適合應對高強度使用需求,為用戶提供穩定、持久的極致效能。

博帝科技推出 Viper PV573 Gen5 x4 SSD,搭載主動式散熱技術,讀取速度可達 14,000MB/s

Viper PV573 Gen5 x4 SSD 內建強大的資料安全保護與錯誤修正機制,不僅顯著提升 NAND 儲存的耐用性,還能確保資料完整性及系統穩定運行。透過先進的平均抹寫技術(Wear Leveling)大幅延長了 SSD 的使用壽命;同時採用 4K LDPC 的錯誤修正機制,即使在長時間高負載的運行下,也能保持穩定一致的高效能。此外,Viper PV573 還提供長達五年的全球保固,為用戶提供可靠保障。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Sony 推出全新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支援 480Hz 更新率,建議售價 37,990 元

作者 小治
Sony 宣布,全新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以及第二代 4K 電競顯示器 INZONE M9 II 正式在台開始預購。4564931869c5c8f41c39aaa22b536e80

Sony 全新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 以及第二代 4K 電競顯示器 INZONE M9 II 在台開始預購,以高速的面板更新率和絕佳的廣色域顯色能力為主要特典,全新電競顯示器承襲 Sony深厚的影視技術,以出色的高解析及高動態對比影像帶來生動的視野!INZONE M10S 和 INZONE M9 II 皆採用 27 吋的電競顯示器尺寸,滿足當前玩家主流需求。

旗艦級 M10S 配備 OLED 面板支援高達 480Hz 螢幕更新率和僅 0.03 毫秒的反應時間,並透過自發光技術展現更為精確的明暗對比和色彩表現,M9 II 配置 LED 面板螢幕更新率升級為 160Hz,為玩家帶來更為流暢的遊戲體驗。

INZONE M10S:高更新率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採用OLED高效的面板特性實現高達 480Hz 螢幕更新率和僅0.03毫秒的反應時間,並在 1440p 解析度下成就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帶來流暢無殘影的逼真視覺表現,遊戲玩家可在激烈的動態畫面中明確辨識主體,率先做出反應取得勝利;M10S 具備 98.5% DCI-P3 的色域覆蓋率再現高達 10.7 億種的色彩,搭配符合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超高準確的陰影細節,展現卓越的視覺畫面大幅提升玩家們的遊戲體驗。此外,為確保維持長期良好的性能,特別研發自訂散熱系統以確保高效運作的同時也防止螢幕烙印。

Sony 推出全新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支援 480Hz 更新率,建議售價 37,990 元

INZONE M10S 為確保維持長期良好的性能,特別研發自訂散熱系統以確保高效運作的同時也防止螢幕烙印。

INZONE M10S 還支援 24.5 吋顯示模式,以 1332p 的 1:1 解析度呈現遊戲畫面,亦可依個人習慣調整為 1080p 解析度,顯示位置可選擇置中或對齊螢幕底部,滿足玩家多元化的遊戲視角需求! INZONE M10S 在研發過程中與職業玩家密切合作,精心規劃 FPS Pro 模式可針對競賽常用的 TN 面板 LCD 螢幕模擬其圖像特性,以及 FPS Pro+ 模式突顯主體輪廓的顏色(紅色、黃色、紫色), 搭配 OLED 特有的高反應時間和絕佳的對比度提升可見度,協助玩家在不同情境中都能將表現發揮至極致。

INZONE M10S 和 M9II 皆支援 24.5 吋顯示模式,顯示位置可選擇置中或對齊螢幕底部。

另外,INZONE M10S 的支架採用特製 4mm 纖薄且佔地面積小的底座設計,玩家可隨心配置鍵盤和滑鼠墊最佳化整體桌面空間,還可依個人視角調整顯示器的高度、傾斜角度和旋轉,符合人體工學提升遊戲體驗。

Sony 推出全新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支援 480Hz 更新率,建議售價 37,990 元

INZONE M9II:搭載 BRAVIA 的全陣列式背光技術,實現 4K 精準控光

INZONE M9II 顯示器支援 4K 高解析畫質,搭載承襲 BRAVIA 的全陣列式背光技術可更精準的分區控光,細膩呈現畫面陰影和高光處,且減少動態模糊提供清晰場景,亦配備 24.5 吋顯示模式滿足玩家遊戲視野;INZONE M9II 支援超過 95% DCI-P3 的色域覆蓋率再現高達 10.7 億種的色彩,搭配符合 DisplayHDR 600 標準的高峰值亮度展現生動影像,豐富細膩的畫面大幅提升玩家們的遊戲體驗。INZONE M9II 畫面更新率全新升級高達 160Hz,以及僅 1 毫秒的螢幕超快速反應時間,提供清晰且流暢的畫面讓玩家更能沉浸於遊戲世界不受干擾。

Sony 推出全新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支援 480Hz 更新率,建議售價 37,990 元

此外,INZONE M10S 和 M9II 皆支援可變更新率功能可同步螢幕刷新率,消除不同遊戲設備可能發生的卡頓延遲和畫面撕裂,讓遊戲過程更為順暢不受干擾;為提升玩家遊戲表現更支援FPS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模式,可最佳化畫面亮度和對比度以利明確辨別目標物,也搭載黑色均衡器自動提升暗部亮度,可在一片黑暗的緊張氛圍中輕易發現對手;螢幕畫面更可設定顯示十字線有利射擊遊戲的準確性,或標示定時器、幀率顯示等重要資訊以滿足遊戲體驗中的各種需求;此外,同樣支援 INZONE Hub PC 應用軟體自訂耳機音效以及營造個人偏好的遊戲氛圍,提供更客製化的遊戲體驗。

建議售價

旗艦級電競顯示器 INZONE M10S 建議售價 NT$ 37,990 元,第二代 4K 電競顯示器 INZONE M9 II 建議售價 NT$ 26,990 元,即日起在台開始預購。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MSI 推出 WiFi 7 全屋網狀 Roamii BE Lite Mesh 系統,可覆蓋 165 坪,雙入組建議售價 7,790 元

作者 小治
微星科技推出 WiFi 7 Roamii BE Lite Mesh 系統,提供無縫的家庭網路連接。5f5a4ebe7ede75104d451ba071d709eb

為滿足越來越多支援 WiFi 7 的移動設備和 AI 加速應用,微星科技推出 WiFi 7 Roamii BE Lite Mesh 系統,提供無縫的家庭網路連接。MSI Roamii BE Lite 擁有多項 WiFi 7 增強功能,確保使用者在屋內移動過程仍能享受流暢的 WiFi 體驗。全新 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系統已上市,雙入組建議售價 7,790 元。

MSI 推出 WiFi 7 全屋網狀 Roamii BE Lite Mesh 系統,可覆蓋 165 坪,雙入組建議售價 7,790 元

MSI Roamii BE Lite Mesh 系統具有雙頻 WiFi 7 串流,支援高達 5Gbps 的傳輸速度。先進的 WiFi 7 功能,包括 4K-QAM、Multi-RU 和 MLO(多鏈路操作),確保使用者在家中能享受無縫且不間斷的網路存取。可作為網狀回程連線的 2.5G 乙太網路連接埠,提供並滿足靈活運用性。

簡易的設置和管理流程

Roamii BE Lite 透過與專用的應用程式搭配使用,提供簡化的設置過程。依照 Roamii 應用程式的說明及步驟,輕鬆且快速便能完成家庭網路設置。

MSI微星科技 GNP 行銷協理侯信良表示:「隨著家中與日俱增的WiFi 7移動設備,MSI 首款 WiFi 7 Mesh 系統 Roamii BE Lite 可以幫助使用者在屋內不同房間之間移動時,提供快速可靠的網路連接。不僅如此,透過 Roamii 應用程式的整體性管理和 FortiSecu ,使用者僅須透過單一介面便可快速設置和檢查安全事件。」

MSI 推出 WiFi 7 全屋網狀 Roamii BE Lite Mesh 系統,可覆蓋 165 坪,雙入組建議售價 7,790 元

MSI FortiSecu 網路安全守護

MSI FortiSecu 由趨勢科技提供支援,MSI FortiSecu 為所有連接裝置(例如手機、筆記型電腦和智慧家電)提供 24 小時全天候的安全保護。資料外洩和身分盜竊等網路安全威脅,可能會透過遠端攻擊或用惡意軟體感染本機裝置來發動攻擊。MSI FortiSecu 會在連接時自動掃描每個設備,立即阻擋受感染的物聯網設備或異常流量,並且透過推播通知向所有者發送提醒。

此外,FortiSecu 的家長控制功能為年幼的使用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探索網路方式。透過靈活、簡易的設定選單,家長可以針對不同年齡層篩選其合適的內容,並深入了解孩子的網路使用狀況,亦可以透過網路存取安排來允許或限制使用者。

MSI Roamii BE Lite Mesh System 特色

  • 雙頻速率高達 5Gbps:支援 5GHz 上的最高速度 4323Mbps 和 2.4GHz 上的 688Mbps。
  • WiFi 7:最新 WiFi 技術,具備 MLO(多鏈路操作)、4K-QAM 和 MU-MIMO。
  • 無縫覆蓋:快速 WiFi 覆蓋達 165 坪(雙入組),盡情在家中任何地方享受流媒體和遊戲。
  • 低延遲回程:透過 2.5 Gbps 乙太網路或 WiFi 7 連接建立低延遲且可靠的網狀回程。
  • MSI FortiSecu:提供全面的安全保護和家長控制功能。
  • 簡易好用:使用 MSI Roamii 應用程式在幾分鐘內設置和管理您的網狀網絡,並即時接收安全通知。

MSI 推出 WiFi 7 全屋網狀 Roamii BE Lite Mesh 系統,可覆蓋 165 坪,雙入組建議售價 7,790 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5 大共享租車服務計費與服務:iRent、GoSmart、ZipCar、URiDE、Wemo RenTour完整評比

作者 小治
台灣目前既有的五家共享汽車服務:iRent、GoSmart、ZipCar、URiDE,以及 Wemo RenTour ,到底哪家共享租車、何種用車方式最符合你的需求,這裡依據不同面向進行簡單對比。7875f8a7b7efb3dcb696e2e2bb014e82

在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共享經濟對於台灣民眾來說並不陌生,例如行之有年的Uber 共享汽車、房屋租賃平台 Airbnb,以及學生、上班族最愛的 YouBike 等等均包含在內,而本篇企劃的「共享租車」,亦是共享經濟之下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台灣,共享租車服務從 2021 年時的 iRent、格上的 Smart2Go(已改名格上 GoSmart)和 ZipCar 御三家,到近兩年又加入中租租車體系的 URiDE,以及選擇與傳統租車業者合作的 Wemo RenTour 共享運具平台,市場可說是蓬勃發展,部分品牌甚至早已走入訂閱制度,透過以租代買的方式來改變大眾的購車習慣。那麼,到底哪一家共享租車,或是何種用車方式最符合你的需求,這裡我們將針對目前既有的五家共享汽車,依據不同的面向,進行簡單的對比。

 

文章目錄

 

 

比較 1:營運範圍:走出北台灣,離島也能租得到

iRent:★★★★★

GoSmart:★★★★☆

Zipcar:★★☆

Wemo RenTour:★★★

URiDE:★★★★

以往提到共享租車服務,多數的印象,應該都是以北部為主要營運範圍,不過隨著這幾年的發展,其實各家都在不斷擴大佈局,將站點擴及到台北以外,以今年初才正式啟動營運的 URiDE 來說,初期便已在雙北投放過 100 台車,設立 70 個服務站點,截稿當下更已經拓展到基隆、宜蘭與桃園市等地,涵蓋了整個北台灣,目標是在年底前在全台行政區均設立據點,由於 URiDE 隸屬於中租控股旗下,有著台灣第三大租車業者「中租租車」的資源做後盾,即使比較晚進入市場,不過 URiDE 的實力依然是不容小覷。

Wemo、iRent 先後插旗金門

今年創立正好滿 10 週年的 iRent,是台灣最早發展出 24 小時隨租隨還的租賃汽車服務,再加上母公司和泰汽車的雄厚車商背景,iRent 的規模至今仍是其他業者所望塵莫及,會員更是以百萬人計,在台灣,iRent 毫無疑問可以作為共享租車的代名詞。此外,早在 2020 年時,已經佈局全台的 iRent,便已經將據點拓展到離島的澎湖,也是第一家把服務延伸到台灣本島之外的共享租車品牌,去年底 iRent 再宣布插旗金門,雖然走的是與當地租車業者合作的模式,不過依然可以支援 24 小時隨借隨還。而金門不只有 iRent 一家共享租車,以共享機車為主業的 Wemo,於 2022 年推出「RenTour 旅途」並跨足汽車租賃服務,甚至比 iRent 還更早進入金門。

2022 年上線的 Wemo RenTour,也是臺灣首發以智慧車聯網技術整合跨運具與租賃品牌的共享運具服務平台。

iRent 積極擴充站點,目前在澎湖、金門等兩處台灣的主要離島,都能見得到iRent 的蹤跡。

Zipcar、GoSmart 各有發展

Zipcar 是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車品牌,2017 年時選擇台北作為進駐亞太地區的第一站,不過在頭幾年,佈點的速度確實相對其他家要慢一些,雖然這或許跟品牌的定位有所關聯,不過今年 Zipcar 迎來 App 大改版,並宣布未來一年將陸續擴增至桃園、新竹與台中市區。另外,GoSmart 除了已達成佈局全台的里程碑,且由於母公司裕隆集團重金入股 LINE TAXI 並更名 LINE GO,直接將 GoSmart 整合進全台灣最多人使用的 LINE App 之中,就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應該是能見度排名第一的共享租車 App。

比較 2:車款選擇:車種款式選擇更多,混動、純電都能租

iRent:★★★★★

GoSmart:★★★★★

Zipcar:★★★★

Wemo RenTour:★★★

URiDE:★★★

目前台灣共享租車品牌,大致可以分成兩種體系,其中之一是擁有汽車銷售業務的車商背景,如 iRent、GoSmart 等,另一種則是傳統汽車租賃行業的延伸,如 Zipcar、URiDE 等等。前者提供的車款通常會以某個品牌為主,而後者則會以目前流行或較常見的車款為主,隨著這幾年的發展,這些共享租車服務也跳脫單打獨鬥,積極與車商和傳統租車業者進行深度合作。

車款選擇取決於租車平台

以I Rent 來說,就是隸屬於和泰汽車(Toyota 經銷商)旗下的子公司,因此iRent 所提供的租借車款,就全部都是以 Toyota 的熱銷車款為主,包括有 Yaris、Prius C、Sienta、Altis 等等,涵蓋 5 人、7 人座車款,而國人最愛的小型 SUV—Corolla Cross 當然也租得到,看準國旅風潮,今年 iRent 再釋出 Corolla Cross Hybrid 混合動力車款以及 Town Ace 廂型車,可滿足多元情境的用車需求。

不過,就算 iRent 投放數量再高,車型選擇再多,總還是有人不喜歡 Toyoya車系開起來的路感,還好市面仍有其他共享租車服務可選,對於比較重視操駕性的用戶,Zipcar 就以主打以先進和高度安全性的歐系車型為主,除了提供 Ford Focus 系列、Ford Kuga,也導入 2023 年式的 Volkswagen Polo 車隊,以及 BMW X1 及 X2 等進口休旅車款。至於 GoSmart,初期雖以 Nissan 及 Luxgen 等裕隆體系的車款為主,不過在母公司入主 LINE GO 之後,成功與台灣福斯汽車合作,引入福斯 T-Cross、Tiguan、Volvo XC40 等熱門車型,成為目前車款選擇最多的共享租車服務。

iRent 雖以 Toyota 車系為主,不過車型齊全,從小型車、SUV 到載貨廂型車都有得租。

裕隆入主 LINE GO 之後,與台灣福斯汽車積極合作,想要租歐系車已經不是 Zipcar 的專利。

與傳統租車業者合作

還有一點與過去不太相同的是,iRent 和 Wemo 都開始與傳統租車業者合作,其好處是能夠快速拓展據點,並且增加更多車源可資運用。如 Wemo 以共享機車為主,旗下並無汽車出租業務,但透過輸出技術組建 RenTour 共享運具服務平台,因此能快速佈局到台灣各主要城市,雖然有點類似以往媒合租車的線上服務,卻又維持了共享租車的行動便利性,甚至能夠租到 HYUNDAI Ioniq 5 純電休旅這種特殊車款,對於消費者來說,的確是種利多。

Wemo 透過開發車聯網技術,讓傳統租車業者也能進入共享車領域,可說是一種雙贏局面。

比較 3:申請手續:審核光速開通,大大縮短手續流程

iRent:★★★★

GoSmart:★★★★☆

Zipcar:★★★☆

Wemo RenTour:★★★☆

URiDE:★★★★

共享租車以市內各個大大小小的停車場為主要據點,因此密集程度遠高於傳統租車行,相信你也曾經在住家或公司附近的停車場或路邊車格,看到一些標示為共享汽車專用的位置,但要使用這些車輛,並不是手機拿起來安裝 App 就行的,仍須遵守相關交通規範,因此不論是哪一家,均需透過 App  申辦會員,並上傳必要的證件與照片才行。不過相較於以往,近年由於導入了 AI 的辨識技術,因此審核時間已經大幅縮減,以新進的 URiDE 而言,可以在上傳資料完畢的 1 分鐘內就能完成審核,GoSmart 甚至宣稱只要 20 秒,只要證件齊備,就算想要臨時起意去租車,也是完全辦得到的。

iRent 與 GoSmart 都支援設定個人的悠遊卡或一卡通,來作為車門開關的感應卡使用。

最慢當天即可完成

根據實測結果,URiDE 和 Zipcar 均在申請當日的數小時之內,便已成功開通資格,之所以沒有立即完成,主要是因為筆者上傳的資料有誤,還有照片不夠清晰所致,後續透過官方的客服電話,便可獲得即時協助並完成手續。比較特別的是,如果先前已經申請過 GoSmart 的格上租車會員資格,之後若如果想使用 LINE GO 進行租車,只需要輸入身分證號碼進行綁定即可,無須重複上傳證件審核,甚至僅是偶爾使用的話,那麼保留 LINE 內建的 LINE GO 即可,可節省下多安裝一個 App 的空間。而 Wemo 由於原本是以共享機車為主,如果要使用 App 內新增的 Rentour 來租車,那麼還需補上汽車駕照進行驗證。

LINE GO(左)與GoSmart(右)雖然介面略有差異,不過站點、車源與價格都是相同的。

申請資格略有差異

在申請資格方面,各家差異不大,本國人需年滿 18 歲且持有駕照及信用卡即可,而 Zipcar 較嚴格,還必須持有小客車駕照滿一年、過去 5 年無酒駕、毒駕紀錄,以及過去 3 年內發生的行車違規點數累計不得達 5 點等等。各家主要差異是針對外籍人士,除了有效居留證的長短之外、是否支援國際護照等規定均不盡相同,其中 URiDE 是目前唯一不支援外籍人士租車的服務,如果你有外國友人打算來台灣自駕,還是透過實體的店家會比較方便一些。

比較 4:車況揭露:使用痕跡難免,透過 App 提前預覽車況

iRent:★★★

GoSmart:★★★★★

Zipcar:★★☆

Wemo RenTour:★★★

URiDE:★★★★☆

相較於傳統租車業者總會在出租前,把車子內外打理得亮晶晶,共享租車的站點由於以大眾停車場為主,長時間日曬風吹,車體難免會積塵,或甚至會有刮痕,如果要租來接送客戶或朋友,可能會有些尷尬。此外,前一位使用者是否有維持車室清潔?是否違規吸煙?過去也只能靠碰運氣,畢竟每個站點通常只有 1~2 台車可租,要是不滿意也沒辦法,為了改善這方面的使用者體驗,部分業者開始導入車況揭露或加值的清潔服務。

GoSmart 首創車況揭露

在目前幾家共享租車中,僅 GoSmart 和 URiDE 兩家,會在租車 App 頁面提供當前的車況照片,使用者可以提前預覽車輛外觀,包括車體顏色、是否有可見的刮痕或板金凹陷,再決定是否要下訂,或是再檢索其他站點,尋找車況較好的車輛,對使用者來說,也能夠更安心的規劃出行。Wemo Rentour 雖然沒辦法直接檢視車況,但由於其營運模式較特別,使用者等於是向傳統租車業者承租汽車,因此車況和清潔度較接近傳統租車品質。至於 Zipcar 雖然今年進行了 App的大改版,但仍無法提前檢視車況;比較可惜的是 iRent,雖然發展最早,但至今仍未提供車況資訊。

完整的車況揭露功能,除了能夠快速確認車輛外觀,也能檢視內裝是否乾淨。

加值清潔 VS 待清折價

在車輛使用完畢,要承租給下一位使用者之前,租車業者理所當然會針對車室做清潔與消毒,共享租車亦是如此,不過由於站點分布廣泛,維運的清潔人員未必能即時趕到現場。比較貼心的 GoSmart 和 URiDE 均會顯示車輛是否已清潔,如果使用者願意租用 GoSmart 還來不及清潔的車輛,則是可以獲得折價。Zipcar 期望使用者順手清理並回報,甚至幫忙洗車再抵銷租車費用。相對於其他家,iRent 雖然不會提供車輛清潔與否的資訊,但是推出了 iRent Pro 的加值會員方案,其中的 PRO 預約清潔服務,讓 PRO 會員在取車前可先預約清潔服務,車輛清潔程度雖然最為徹底,但會員每年最多只能使用 3 次,每月還需支付一定的金額。比較起來,GoSmart 的折價方式,相信是比較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在 GoSmart 有時會搜到尚未清潔的車輛,若不介意租用,會給予一定金額的自助清潔補貼。

比較 5:還車模式:原站租還為大宗,iRent 推跨縣加成補貼

iRent:★★★★★

GoSmart:★★★★☆

Zipcar:★★★☆

Wemo RenTour:★★

URiDE:★★

各家共享租車服務的租車方式其實大同小異,無非是打開 App,尋車並下訂,不過歸還的方式就有所不同了。若是以長程旅遊為目的,汽車租賃業者是否能夠提供「甲租乙還」的服務,往往是個很大的誘因,因為使用者不必為了要歸還汽車而走回頭路,在行程的規劃顯然更有彈性,在目前的共享租車服務中,僅 iRent 和 GoSmart 可支援異地與路邊還車,但仍須看清楚規則,否則很可能會被視為違約。

由於業者積極與各地停車場合作,共享租車甚至可以進入一般油車無法進入的場地借還車。

異地還車也有補貼

以 iRent 為例,其異地還車服務名為「路邊租還」,除了路邊公有停車格還車之外,iRent 並規劃了許多調度停車場,提供行程中停車與還車之便,但要注意並非每個調度停車場都能支援還車,有些甚至只提供 iRent Pro 會員還車。此外,iRent 營運範圍共分為北區、台中市、台南市以及高雄市等主要服務區,除了不允許跨區還車之外,每一區內也有指定可以租還車的區域,並非整個服務區內都可以路邊租還。其中北部區域涵蓋了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與新竹縣市等地,故只有北區可以跨縣市來租還。今年 4 月起,iRent 針對北區還提出了跨縣加成補貼的方案,目的是為了減少車輛閒置,簡單來說,如果從雙北租車前往雙北以外還車,那麼可獲得 50~150 元不等的補貼,但反之則需要加收費用,除非租車時間達 3 小時以上,才可免去加成的費用。

5 大共享租車服務計費與服務:iRent、GoSmart、ZipCar、URiDE、Wemo RenTour完整評比

仍以北部較為普及

至於 GoSmart 雖然也已經佈點到全台,不過其異地租還服務(稱為「聰明租還」)則是以北部為主,包含雙北、桃園和基隆、宜蘭等地。過去 GoSmart 是以顏色來區分停車場是否可以異地租還,不過現在的規則相對更單純一些,只要在 GoSmart App「聰明租還」頁面下,顯示的所有車輛以及標示為 P 的合作停車場,都可以自由的租還車,但是必須停到指定的車格,而以藍色在地圖上框出的區域,則是支援路邊公有停車格還車,範圍以新北市為主。目前中南部皆只能原站租還,或許未來會逐步開放。

GoSmart(左)的聰明租還以北部為主,iRent(右)的路邊租還則是加入了 Pro的會員限制。

比較 6:加值保險:自負額並非萬能,建議手動加保

iRent:★★★★

GoSmart:★★★★☆

Zipcar:★★★★

Wemo RenTour:★★★

URiDE:★★★★

由於共享租車越來越盛行,在路上肇事的機率也大幅提昇,很大的原因是駕駛者對於所租的車型不熟悉,或是道路駕駛經驗不足所導致,尤其是市佔最高的 iRent,新聞上偶爾會出現賠償糾紛相關的新聞。不管是哪家共享租車業者,為了降低損失,在你租車時必然會提供相關的保險,主要包含汽車強制險、第三人責任險、駕駛及乘客傷害險等等,因此當事故發生,使用者只需負擔一定額度的自負金額,這些細節會明列在合約中,但是,你真的只需要負擔自負額嗎?

道路救援要自付

其實所謂的自負額,指的是在保險所理賠的範圍之內,使用者最高需負擔的金額,主要是車損,通常為 1 萬元,而 Zipcar 與 GoSmart 因有提供進口車型,因此自負額最高達到 5 萬元,不過自負額的前提是在交通事故發生之後,有經過報警備案的手續,私下和解是無法讓保險公司出險的。而沒有列在保險範圍內的項目,業者蒙受的損失依然是要使用者來買單的,包括營業損失、車內設備、零件的損壞或失竊,包括加油卡、停車卡等等。如 iRent 就規定,車子因油料用磬、爆胎而需呼叫道路救援的話,這筆費用也是要使用者自行承擔,因為在條款中有說明,使用者需仔細檢查車輛再上路。

5 大共享租車服務計費與服務:iRent、GoSmart、ZipCar、URiDE、Wemo RenTour完整評比

保好保滿最安心

另外,所謂的營業損失,是指是這輛車因發生事故,在維修期間無法進行租給他人所造成的收益損失,因此這段時間的租車費用,會持續計算在使用者的帳下,如果你想盡量避開這些額外的風險,那麼目前各家在 App 的訂車頁面,均有提供加保的服務,多採小時計費,即使判定租用者並非零肇責,也能夠提供一些保障,不至於荷包大失血,若像 Wemo RenTour 這類沒有提供加保機制的也別擔心,可以考慮第三方的保險公司,如新安東京海上及國泰產險等均有推出專為租車設計的保險。

目前共享租車多已內建加保的功能,左為 URiDE,右為 GoSmart。

比較 7:計費與訂閱:車型費率眾多,訂閱更要精打細算

iRent:★★★★☆

GoSmart:★★★★

Zipcar:★★★

Wemo RenTour:★★★

URiDE:★★★★

共享租車的計費方式,基本上是以時間租金加上里程數來計算,如果有行駛高速公路,還需加上 eTag 的過路費,租期最多為 7 天,如需更長時間,官方建議直接到門市去辦理,當然,為了刺激消費,業者不定時會釋出一些優惠方案,如 iRent 會隨機投放「優省車」,滿足租用條件便會贈送折抵時數,GoSmart 也會在地圖上顯示有優惠車的站點,隨著各家共享租車的車輛陣容逐漸擴大,不同車型的費率亦有差異,國產車與進口車的金額尤其明顯,在同樣的租車時間內,兩者價差甚至可能達到兩三倍之多。

訂閱式租賃是什麼?

前面提過,租車業者的目標之一,是改變人們的購車習慣,故業者很早就引進所謂的訂閱車服務,讓使用者透過每月支付定額費用,就有新車可以爽爽開,不僅不用背負車貸,當合約期滿還可以選擇更換新車,也無需煩惱保險、維修、牌燃稅等費用,如 iRent 所屬的和運租車,以及 GoSmart 所屬的格上租車,均有提供這種訂閱車服務,稱為訂閱式租賃。不過容易令人搞混的是,在共享租車的範疇之內,所謂的「訂閱」與上述的模式並不一樣,而是以較優惠的租車費率,滿足無車且需要經常用車的族群需求,保有「共享」的精神並讓車輛的使用效益最大化。

大型汽車租賃業者其實都有提供訂閱車的服務,不過其與共享租車的訂閱模式性質並不相同。

5 大共享租車服務計費與服務:iRent、GoSmart、ZipCar、URiDE、Wemo RenTour完整評比

依照自身需求決定

目前幾家業者中僅 iRent 和 Zipcar 有提供訂閱服務,新進的 Wemo RenTour 與 URiDE 則尚未有相關規劃。要注意的是,iRent 和 Zipcar 的「訂閱」,並非提供一台專屬的共享汽車讓訂閱者使用,而是降低原本的租車費率,以 iRent 為例,訂閱會員租車最低 1 小時只需要 90 元起,不過仍然要遵守預約、找車和停車於指定區域等相關規定,不能直接就停在自家車庫,如果你只是偶爾會租車代步,其實並不一定要花錢訂閱,但如果用車頻率較高,考慮到停車費、汽車保養、清潔費用等購車者必要支出,那麼還是值得取捨一下。

5 大共享租車服務計費與服務:iRent、GoSmart、ZipCar、URiDE、Wemo RenTour完整評比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5 大共享租車服務計費與服務:iRent、GoSmart、ZipCar、URiDE、Wemo RenTour完整評比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PS5《宇宙機器人》為何各方評價如此之高?5 個理由讓你不得不玩它

作者 小治
由 SIE 旗下的 Team Asobi 工作室所開發,於 PS5 平台獨佔發行的《宇宙機器人》(Astro Bot),自開賣以來獲得了無數好評,究竟它的魅力在哪裡?0a97c295fa34059ae15d5b927d601a83

由 SIE 旗下的 Team Asobi 工作室所開發,於 PS5 平台獨佔發行的《宇宙機器人》(Astro Bot),自開賣一個多月以來,獲得了無數媒體以及玩家群體的一致好評,筆者也在近日通關了整片遊戲,總時數約 22 小時。可以這麼說,如果你正好有一台積著灰塵的 PS5 主機,那麼《宇宙機器人》確實是值得你再度開機的一款優秀作品。相較於市面的各家大作,《宇宙機器人》其實不算是一款 3A 級作品,為什麼它能小兵立大功?成為新舊玩家都不可不玩的一套作品,下面筆者總結出 5 個主要的理由,給還在觀望的你參考看看。

關卡中還藏有這種供機器人拍照用的人形立板,相當有趣。

1. 意外的心理反差感

近兩個月以來,PlayStation 消息頻發,但一直讓人處於一種心情大起大落的狀態,就有如雲霄飛車一樣,比如說終於發表的 PS5 Pro 新主機,高漲的價格讓人躊躇,但限量的 30 週年紀念款一公布,所有通路就全數瞬間清空,讓玩家與黃牛紛紛買爆。而《宇宙機器人》的推出,則正好接續在《星鳴特攻》的暴死之後,正當玩家對於官方的政確態度大失所望之際,回歸遊戲的娛樂本質,玩起來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宇宙機器人》,當然是令人愛不釋手了。

PS5《宇宙機器人》為何各方評價如此之高?5 個理由讓你不得不玩它

2. 深植於人心的吉祥物設計

《宇宙機器人》並非是此系列的首款作品,早在 2013 年的 PS4 剛推出時,SIE 便已經將這個可愛的小小機器人 Astro 首次介紹給所有玩家,而它也身負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把當代 PS 主機的效能與體驗,用最直觀的遊戲化語彙表達出來,除了 PS4 外,包括後續的 PS VR 頭戴式裝置,以及 PS5 主機,都能看到這些機器人活躍的身影,只要是 PlayStation 的老玩家,大多已經對這個角色有一定的認識,不需多花時間也能理解遊戲屬性,不過對於 Astro 來說,到此代《宇宙機器人》才算是正式擺脫了主機附屬物的象徵,從重視體驗性的小品晉級到正規的動作遊戲系列。

PS5《宇宙機器人》為何各方評價如此之高?5 個理由讓你不得不玩它

3. 極其解壓的獨特手感

多數評論者都讚揚了《宇宙機器人》完美應用了 PS5 DualSense 控制器的觸覺回饋和自適應扳機等功能,在遊戲當中,玩家能夠感受到機器人踩在不同質地的地板差異、雨滴的滴落,以及使用不同武器與道具時的微妙手感,部分場景甚至需要玩家以口吹拂的方式來啟動機關。不過更進一步來說,遊戲內還設置了大量的舒壓式設計,除了前作就已有的擠壓扭蛋外,遊戲場景中不時會在某處堆積了大量的樹葉、果實、寶石以及積雪等等,機器人一踏入,彷彿像進入球池一般,玩家能夠盡情地揮招推打,讓它們飛散於各處。而過關蒐集零件並重新組裝的過程,不論是清理髒污、旋轉螺絲、把組件插入到對應的卡槽,藉由 DualSense 控制器的回饋,更是有種自己親手 DIY 的暢快感。這些紓壓的設計使其有別於一般的動作遊戲,在某種程度上,讓玩家一上機就很難停下來。

拜 PS5 強大的效能之賜,在畫面中能夠同時堆放如此多的寶石,且會受到玩家的動作影響,呈現頗真實的物理特性。

PS5《宇宙機器人》為何各方評價如此之高?5 個理由讓你不得不玩它

雖然不知道大到和 PS5 母艦一樣的機械手臂和維修臺從何而來,但真的很有動手組裝的感覺。

4. 誠意滿點的客串角色

客串角色算是《宇宙機器人》系列的一大賣點所在,而且不是只有本家的角色,也包含了許多來自第三方廠商的知名角色,像是《快打旋風》的隆和肯,《糖豆人》裡的…糖豆人、《女神異聞錄5》的雨宮蓮等,這些 VIP Bots 總計多達 150 名,除了透過在關卡中拯救這些特殊的機器人之外,玩家還可透過基地星球的扭蛋機轉出該角色的專屬配件,Team Asobi 更替每個 VIP Bot 設計了符合其原作特質的逗趣動作,就算你不一定認識所有角色,看到也必定會心一笑;而針對 SIE 本家的要角,例如《戰神》克雷多斯、《地平線》亞蘿伊、《秘境探險》德瑞克…等,更有以其原作為概念的專屬關卡設計,讓老玩家能用具體而微的機器人世界觀,再次回味這些經典元素,真的是非常的用心。

PS5《宇宙機器人》為何各方評價如此之高?5 個理由讓你不得不玩它

豐富的客串角色為機器人的世界觀帶來更多活力與驚喜。

5. 遊玩體驗很可以,這很「任天堂」!

就算有再多懷舊元素,操作體驗和平衡度仍然是一款遊戲最為核心的部分,關於遊戲機制,網上已經有許多分析介紹,這裡就不多做贅述。針對遊戲體驗方面,可以發現《宇宙機器人》在細節處下了很多功夫,不管是在關卡中的小動物、花草樹木,幾乎都有互動的小動畫,當然也包含前面提到的果實、落葉等物件,部分場景還做成了廣闊的半開放空間,讓玩家能夠細細探索,不是單單只有打怪而已,確實有種老任動作遊戲的既視感。

以星系來呈現不同關卡風貌,令人聯想到同為經典的《超級瑪利歐銀河》。

《宇宙機器人》精緻的遊戲關卡設計也是一絕,類型包含雪地、森林、海島、摩天大樓、微觀世界、幽靈城、溫泉村等等,令人目不暇給,多數關卡多半無法一次就能找齊所有隱藏要素,Team Asobi 貼心的為再次造訪同一關卡的玩家,設計了導航助手的設計,花費極少的金幣就能召喚出一支機器小鳥,每當玩家錯過某個隱藏的機器人或拼圖,機器小鳥便會發出警報聲並提示方位,即使是再粗心的玩家,也能很快蒐集完全,這時要考慮的,就剩下個人的操作技巧而已。

PS5《宇宙機器人》為何各方評價如此之高?5 個理由讓你不得不玩它

這難道是台灣人最喜歡的諧音梗!

而從難度上來說,各主要關卡並不難通過,由於採取單向式路線,若不管隱藏要素的話,一次過關應該都是沒什麼問題,算得上老少咸宜,但若以為《宇宙機器人》沒什麼挑戰性,那可就錯了,除了既定的星系關卡之外,遊戲中還提供了隱藏的技術關卡,這些關卡並沒有中途存檔點,一旦失敗就得重新開始,而且不允許玩家好整以瑕慢慢闖關,多半是一停下腳步會立刻陣亡的那種,但也不會困難到刻意整人的地步,多試錯幾次,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突破方式。

人多好辦事,拯救越多機器人,能夠解開的機關就越多。

另外,遊戲其實也不需要玩家全部通關這些特殊關卡,只需要累積到一定數量的機器人,就可挑戰最後的外星惡棍 Boss,而當所有機器人從 PS5 的母艦上駕乘各式 PlayStation 過往的裝置,一同出擊時的光景,相信畫面前的玩家,除了張大嘴巴之外,應該也沒有任何合適的表情了,對筆者來說,《宇宙機器人》真的是少數玩到最後一刻,依然能帶來充沛樂趣與滿足感的作品,接下來,就等今年內將推出的免費 DLC 了。

PS5《宇宙機器人》為何各方評價如此之高?5 個理由讓你不得不玩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華芸發表全新 AS68 系列桌上型 NAS:AMD Ryzen 四核心、超前部署雙 10GbE 及雙 USB4 介面

作者 小治
為佈局未來整體攀升的數位儲存需求,以及加速硬體效能升級,ASUSTOR 發表四款 4/6/8/10 硬碟槽全新世代規格專業儲備雲 AS68 系列桌上型 NAS。Caf1179e78d0a78625100ab226fdd215

為佈局未來整體攀升的數位儲存需求,以及加速硬體效能升級,ASUSTOR 發表四款 4/6/8/10 硬碟槽全新世代規格專業儲備雲 AS68 系列桌上型 NAS,型號分別為 AS6804T (LOCKERSTOR 4 Gen3)、AS6806T (LOCKERSTOR 6 Gen3) 、AS6808T (LOCKERSTOR 8 Gen3) 、AS6810T (LOCKERSTOR 10 Gen3)。

AS6808T (LOCKERSTOR 8 Gen3)

AS6806T (LOCKERSTOR 6 Gen3)

AS6804T (LOCKERSTOR 4 Gen3)

AS68 系列定位為極致的高效能,因此在規格面大幅升級,為業界最早配備 AMD Ryzen V3C14 2.3 GHz 四核心處理器 (最高至 3.8 GHz) 的高階 NAS 產品,4/6/8/10 硬碟槽大容量彈性配置加上 4 個 PCIe 4.0  M.2 SSD 插槽作為快取或儲存 ,加上雙 10 GbE 與雙 5 GbE 超高網路埠規格、超前部屬雙 USB4 介面升級以及 16 GB ECC DDR5-4800 記憶體(最大支援至 64GB),面對未來高速傳輸的檔案存取需求,華芸透過超前的硬體升級與效能,來滿足企業需求。

AS68 全系列皆搭載雙 10GbE 與雙 5GbE 高速網路埠。

雙 USB4 接口的設計,可相容於 Thunderbolt 介面。

相對於前代,AS68 系列進行了多項的技術升級,AMD Ryzen 6 奈米製程 V3C14 四核心處理器兼顧環保節能及高效運算,在高速資料傳輸及運算的狀態下依然能達成節電的功效。AS68 全系列配備雙 10 GbE 與雙 5 GbE 網路連接埠,單埠 10 GbE 讀寫速度達 1176/1018 MB/s,雙 10 GbE SMB 多重通道 (RAID5 循序讀寫)實測讀寫速度高達 2005/1090 MB/s,輕鬆打造高網速環境。內建 16 GB ECC 等級 DDR5-4800 記憶體,可檢測並修復記憶體錯誤並提高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有效降低資料錯誤風險,確保企業儲存環境中的資料完整性。4 個 PCIe 4.0 M.2 插槽可彈性設定為系統儲存或讀寫快取,搭配 4 至10 個硬碟槽,兼具大容量與高速度的完美平衡。

機身內建 4 個 PCIe 4.0 M.2 SSD 插槽,不僅可作為快取,也能支援高速存取的儲存應用。

硬碟架的設計可支援安裝大容量的 SATA SSD。

在外接裝置傳輸速度方面,AS68 全系列搭載超高速雙 USB4 連接埠最高可達 40 Gbps ,加快存取備份速度以提高創作者檔案傳輸效率。AS68 系列上市時將同步採用最新 ADM 5.0,除了使用介面、安全防護、監控管理、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以提升使用者體驗之外,也將升級 Linux Kernel 版本以確保軟硬體更完美的搭配與運行的順暢及穩定,AS68 系列 NAS 全面的高規格配置與超越世代的效能升級,能有效滿足企業未來的資料傳輸需求及優化重要檔案的儲存管理效能。

NVMe SSD 專用桌上型 NAS 也將推出 2 代,同樣搭載 AMD 6 奈米四核心處理器並具備雙 10GbE 和雙 USB 4,型號為 FS6812X。

AS6804T、AS6806T、AS6808T、AS6810T之建議售價為 43,980 元、49,980 元、54,980 元、59,980 元。其中 AS6804T 及 AS6806T 已搶先上市,而 AS6808T 及 AS6810T 預計將於 2024 年第四季推出。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 於台灣及日本登場,HTC VIVE & VIVERSE 生態圈再擴張

作者 小治
HTC於日前舉辦「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台灣及日本場,吸引數百家來自台灣及日本科技、娛樂、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企業廠商參與。5105eb292ce1da1a1ddb1b569452e47c

HTC(宏達國際電子,以下簡稱「HTC」)於日前舉辦「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台灣及日本場,吸引數百家來自台灣及日本科技、娛樂、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企業廠商參與,相互交流探索如何透過 5G、XR 與 AI 創新技術推動企業數位轉型與沉浸式應用的發展。

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 於台灣及日本登場,HTC VIVE & VIVERSE 生態圈再擴張

活動除展示屢獲殊榮的 VIVE Focus 系列最新力作 VIVE Focus Vision,透過其各項功能展示虛實融合跨領域創新應用,包括與台灣知名 Vtuber 璐洛洛經紀公司及日本 Hikky 株式會社合作展示的「VR 社交應用及全身定位追蹤技術」、日本 Miracle Mile 合作展示「MR Vtuber 應用」,以及展示已成為國際博物館及娛樂大場域沉浸擬真展演的首選品牌「VIVE 大場域實景娛樂應用」等創新技術,展示這些技術如何開創新型態展演、娛樂體驗。

首批預購 VIVE Focus Vision 將可獲得 3A 遊戲「Metro Awekening」

全新 VIVE Focus Vision 專為高階玩家和企業用戶設計,帶來全新升級的沉浸式體驗。該裝置同時支援獨立運行與 PC VR DisplayPort 兩種模式,呈現更銳利無失真圖像和更快速反應時間。此裝置具備 5K 解析度、120 度廣視角、90Hz 更新率(預計年底將支援 120Hz)、內建自動瞳距調整和眼球追蹤技術,提升多人共享使用的便捷性及更多元的體驗。全彩透視鏡頭搭配深度感知器則可增強 MR 混合實境中的真實感,適合娛樂、教育、工業訓練等應用推廣。

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 於台灣及日本登場,HTC VIVE & VIVERSE 生態圈再擴張

VIVE Focus Vision 集多功能於一身,目前已開放預購,並提供遊戲大禮包:包含 VIVE 影音串流套件(相容 DisplayPort 模式)、3 款熱門精選一體機遊戲(其中包含今年即將推出 3A 遊戲大作 Metro Awekening),以及強檔遊戲包 3 選 1(PC VR 狂野遊戲包、PC VR 傳奇遊戲包及混合實境遊戲包,每組內含 4 或 5 款遊戲)。

知名 Vtuber 璐洛洛親自見證,帶入真實世界表情和動作

台灣活動中特別邀請知名 Vtuber 璐洛洛經紀人分享璐洛洛如何透過「VIVE Focus Vision」內建的眼球追蹤技術,以及搭配「VIVE 自定位追蹤器」,無需架設基地台即可輕鬆將真實世界的表情和動作帶入虛擬或混合實境表演中。透過璐洛洛的視角展示虛擬偶像與 XR 技術結合所創造出的創新演出模式。這場精彩的分享為參與者提供了耳目一新的體驗,進一步強化了XR技術在虛擬娛樂中的應用價值。

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 於台灣及日本登場,HTC VIVE & VIVERSE 生態圈再擴張

日本合作夥伴 Hikky展示創新 XR 社交娛樂應用

在日本活動中,HTC 則與 Hikky 株式會社展示設在全球著名的 VR 社交平台 VR Chat 上的常設世界-「VketReal」(Virtual Market)」,這個虛擬市集每年吸引數百萬名參觀者,讓用戶可以在虛擬空間中參與購物、互動以及品牌展示活動。使用者透過最新 VIVE 追蹤技術可以享受在 VR 世界中的一舉一動不僅直覺,更加逼真。

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 於台灣及日本登場,HTC VIVE & VIVERSE 生態圈再擴張

創新 MR Vtuber 應用案例

此外,日本活動中另一個合作夥伴 Miracle Mile 則分享了其應用 MR 技術與 Vtuber 的即時互動應用。使用者戴上 VIVE Focus Vision 與 Vtuber 進行互動,實現如虛擬「擊掌」等面對面的交流體驗。此外,Miracle Mile 還推出了與 HTC VIVE 大場域實景娛樂技術(Location-Based Entertainment ; LBE)結合的「Marinne」XR 實境劇場應用程式,讓使用者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受MR內容,體驗彷彿置身於現場劇場般的沉浸式演唱會感受。這些創新應用展示了 MR 技術在娛樂領域的強大潛力,為使用者帶來全新的虛實整合互動娛樂體驗。

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 於台灣及日本登場,HTC VIVE & VIVERSE 生態圈再擴張

業界最完整運動追蹤解決方案

HTC 還展示精準的 VIVE 全身動作追蹤技術,能夠精準地進行手部、眼部、臉部和身體的追蹤,達到全身 26 個關節的準確追蹤,並以每秒 60 Hz 的追蹤速率捕捉嘴唇、牙齒、舌頭、臉頰、鼻子和下巴等多達 38 個面部混合形狀動作,讓用戶在 VR 中自然逼真地表達臉部情感及動作。

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 於台灣及日本登場,HTC VIVE & VIVERSE 生態圈再擴張

VIVE 為博物館大場域沉浸擬真展演的首選品牌

同時,HTC 亦展示了業界領先的 VIVE 大場域實景娛樂技術(Location-Based Entertainment ; LBE),適用於虛擬偶像、軍事訓練、教育和文化旅遊等領域。在 VIVE LBE 實景娛樂模式下,可依據需求為VR遊戲或情境訓練區域創建體驗追蹤地圖,追蹤區域最高可達約 1,000 平方公尺(33m x 30m)的寬闊空間,相當於四個相鄰的網球場面積。

HTC VIVE 還介紹了「VIVE Business Plus」解決方案,該方案可以同時註冊和管理多個頭顯設備和追蹤器,協助大型展演活動快速管理數十台設備,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操作便捷性。

2024 VIVE XR & AI Innovation Day 於台灣及日本登場,HTC VIVE & VIVERSE 生態圈再擴張

高價值、靈活、易於擴展以及安全穩定的 5G 尖端科技應用

HTC 旗下致力於 5G 整體解決方案發展的團隊-HTC G REIGNS,擁有超過 20 年移動通訊技術經驗,專為企業提供高效穩定、靈活、易於擴展的5G網路解決方案。HTC G REIGNS 目前可提供以下三種服務產品模式:

  1. REIGN CORE 系列(5G行動專網系列):小型便攜的入門套件,適用於展覽或小規模應用場景需求。
  2. 進階客製化方案:針對大型或複雜場景,量身設計5G網路。
  3. 純軟體供應:專為擁有硬體優勢的企業提供軟體支持。

其中,REIGN CORE S8 設置可在 20 分鐘內啟動 5G 服務,信號覆蓋已可達 40,000 平方公尺,適合廣泛應用,可輕鬆部署於辦公室、自由搭建的快閃空間或倉庫等場所。G REIGNS 的產品已進入全球市場,覆蓋展覽、劇院、智慧工廠等多個領域。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美商海盜船全新 K70 CORE TKL 系列電競鍵盤,採用預潤 MLX 紅軸,強調安靜打感

作者 小治
美商海盜船宣布其 K70 CORE 系列新增兩款產品:K70 CORE TKL 和 K70 CORE TKL WIRELESS。6c98e585badec84161bd464a25ccb42c

美商海盜船宣布其 K70 CORE 系列新增兩款產品:K70 CORE TKL 和 K70 CORE TKL WIRELESS。全新的 Tenkeyless 外型與原版 K70 CORE 的流暢打字感和卓越性能相結合,適合多功能遊戲,不會耗盡桌面空間。

美商海盜船全新 K70 CORE TKL 系列電競鍵盤,採用預潤 MLX 紅軸,強調安靜打感

CORSAIR MLX Red v2 紅軸因為多一道潤滑製程,手感順滑,按鍵支援高達 8,000 萬次點擊,並能發出令人滿足的聲響。K70 CORE TKL 內有兩層優質消音海棉,可減少不必要的叮噹聲和咔嗒聲,從而實現精緻的打字聲學效果。

美商海盜船全新 K70 CORE TKL 系列電競鍵盤,採用預潤 MLX 紅軸,強調安靜打感

憑藉速度超快的 SLIPSTREAM WIRELESS,K70 CORE TKL WIRELESS 賦予有線連接的可靠性和速度感,以及無線桌面的便利性。使用者透過 SLIPSTREAM WIRELESS 可以玩長達 890 小時,或透過藍牙 可以玩長達 2,400 小時,等於充電一次的續航力,就可以長達幾個月。或者,也可以切換到 USB,一邊玩一邊充電。

美商海盜船全新 K70 CORE TKL 系列電競鍵盤,採用預潤 MLX 紅軸,強調安靜打感

此外,K70 CORE TKL 系列含有 FlashTap 選用功能,成為全新的 SOCD 系統,具有優先處理按下的第一個或最後一個按鍵的模式。FlashTap 為競技遊戲玩家提供例如快速掃射和鏡像等熟練動作的優勢,讓每個動作更快、更容易掌握。

只需輕鬆點擊一個按鈕,K70 CORE TKL WIRELESS 即可進入遊戲模式,啟動針對遊戲優化的設定,並減少干擾。可鎖定容易誤觸的按鍵,以專注於遊戲。RGB 燈光保持靜態顏色,減少延遲和視覺雜訊,讓遊戲玩家及其鍵盤能夠合而為一。借助舒適的磁性氣墊掌托,玩家可以輕鬆地維持連續幾個小時的維持力。鍵盤還附有多功能觸感旋轉撥盤,可進行更多方便的設定調整,例如音量、縮放、背光和滾動。

美商海盜船全新 K70 CORE TKL 系列電競鍵盤,採用預潤 MLX 紅軸,強調安靜打感

K70 CORE TKL 系列已經在官方商店上架,有線版為 99.99USD(約合台幣 3,221 元);無線版為 149.99USD(約合台幣 4,832 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ROG 推出全球首款 1440p 480Hz OLED 電競螢幕,建議售價 32,900 元

作者 小治
ROG 玩家共和國日前於德國科隆電玩展盛大發表的兩款電競螢幕:ROG Swift OLED PG27AQDP,以及 ROG Strix OLED XG27ACDNG 即日起在台上市。E7a548d7a766db602dc4db74a3dec8c6

ROG 玩家共和國日前於德國科隆電玩展盛大發表的兩款電競螢幕:ROG Swift OLED PG27AQDP,以及 ROG Strix OLED XG27ACDNG 即日起在台上市。

其中,ROG Swift OLED PG27AQDP 為全球首款 1440p 480Hz 電競螢幕,搭載防眩光 WOLED面板;而大小一樣是 26.5 吋的 ROG Strix OLED XG27ACDNG,則配備 360Hz 更新率和抗反射的 QHD QD-OLED 面板;兩款螢幕均採用華碩獨家超低動態模糊(ELMB)與 OLED 防閃爍技術,能呈現無與倫比的視覺效果。

ROG 玩家共和國是目前業界唯一同時擁有 QD-OLED 與 WOLED 系列產品的電競螢幕品牌,可滿足玩家多元需求,重新定義顯示效能,是進行各類電競賽事及暢玩所有競技遊戲的絕佳選擇。除了優質的三年保固服務,兩款螢幕另內建保護面板的 OLED Care+,只要透過 ASUS DisplayWidget Center 就能輕鬆管理設定,啟用工作列偵測、周邊或全域調光控制等豐富功能,再加上可調整的 HDR 模式,使用者無時無刻都能依個人喜好打造心目中的頂級娛樂饗宴。

ROG Swift OLED PG27AQDP

ROG Swift OLED PG27AQDP 亦具備 0.03 毫秒反應時間與全新 RWGB 子像素配置,不僅文字呈現更清晰銳利,搭配 AI 助手,如:AI Visual、AI Crosshair、AI Sniper、AI ShadowBoost及 MOBA Map Helper 等全方位技術,將大幅增進遊戲體驗,釋放玩家極限潛能,於各式征戰中常立不敗之地!建議售價:NT$32,900 (原價屋早鳥預購價:NT$29,888)

ROG 推出全球首款 1440p 480Hz OLED 電競螢幕,建議售價 32,900 元

ROG Strix OLED XG27ACDNG

ROG Strix OLED XG27ACDNG 解析度為 2560 x 1440,並同樣保有 0.03 毫秒反應時間;動態亮度提升功能可在 APL 視窗尺寸較小時自動調高亮度,而 AI Visual 則能針對不同內容自動優化顯示效果;此外,內建的全新散熱器,無論熱能管理、冷卻效率皆無懈可擊;外觀方面,ROG Strix OLED XG27ACDNG 底座精緻小巧,不占空間;專為放置手機的溝槽設計,以及支援 90W 電力輸出的 USB-C 連接埠,使用更直覺便利。建議售價:NT$26,900 (原價屋早鳥預購價:NT$24,888)

ROG 推出全球首款 1440p 480Hz OLED 電競螢幕,建議售價 32,900 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作者 小治
即將於 10/8 伴隨第六賽季正式推出的《暗黑破壞神 IV》首個資料片《憎恨之軀》,官方除了邀請媒體搶先預覽新開放的「納漢圖」區域之外,開發團隊也在上市前接受了全球媒體的線上訪談。02fc7d736eed3f723747a7887151a9e7

即將於 10/8 伴隨第六賽季正式推出的《暗黑破壞神 IV》首個資料片《憎恨之軀》,官方除了邀請媒體搶先預覽新開放的「納漢圖」區域之外,開發團隊也在上市前接受了全球媒體的線上訪談。在台灣,暴雪甚至前所未有地與中華職棒合作,在台北大巨蛋舉辦了「暗黑主題日」盛大活動,可見對這次《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的重視程度。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試玩感想

雖然筆者沒有辦法在有限的預覽時間內,完整體驗完資料片的所有內容,不過相較於筆者先前剛滿級的死靈法師來說,新職業「魂靈師」的變化性確實是更加豐富,獵豹、巨猩、飛鷹、蜈蚣等四種魂靈的技能分野也更為明確,以筆者自己來說,前期技能點法是選擇攻速較快的「獵豹」為主,再搭配重視防禦的「巨猩」,來避免近戰的時候不小心過於深入險境,不過蜈蚣的毒屬性攻擊也令人相當難以取捨,可能需要重複洗個幾次,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流派,戰鬥的挑戰性雖然更高,但對於長時間慣於使用中老年流派玩法的筆者來說,確實增添不少刺激感。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另一個值得讚許的部分則是美術表現,原本以為《暗黑破壞神 IV》已經是夠哥德、夠陰暗的了,《憎恨之軀》根本有過之而無比,不管是美術風格或是劇情,特別是那些受到腐化而呈現噁心濕潤感的怪物,只能說它是名符其實的兒童不宜啊!另一方面,《憎恨之軀》這次也引進了許多新的機制,包括可招募一同作戰的「傭兵」系統,以及強制多人組隊的「黑暗堡壘」等等,或許對一些老玩家而言,是有些似曾相識,藉由以下的製作團隊訪談,相信可以更清楚明瞭其設計概念的成形以及目的之所在。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文章目錄

第一部分:遊戲設計理念與故事內容

Q:你能介紹一下在《憎恨之軀》研發過程中投入最多心血的系統或內容嗎?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很難說我們有特別投任在某個特定的領域,因為我們希望所有內容都能達到或超越「暴雪品質」。黑暗堡壘和荒城都讓我們投入了大量心血,傭兵也是,但我們投入最多心血的還是劇情任務/世界以及所有大型系統改動。

Q:在設計納漢圖時,你們是否有特別注重於哪個方面,而在開發階段是否有遇到什麼挑戰?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我們在設計納漢圖時,很想要強調許多方面。我們想到的其中一點,就是如何在呈現暖色調的同時,又能帶來經典的哥德式恐怖主題。另一個則是融入《暗黑破壞神 II》的元素,例如崔凡克和庫拉斯特碼頭。我們的團隊如此龐大,充滿了各式各樣超棒的想法,我認為我們所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要如何整合這些創意。

Q:《憎恨之軀》的劇情也很陰暗,似乎有很多會發人省思的台詞。請問在開發階段時,你們是否有在哪一方面下了特別的心力呢?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暗黑破壞神》系列作最著名的元素就是黑暗。這在我們的開發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一部份,確保全系列作都能保有相同的基調。這個要素會融入視覺,以及劇情和任務設計當中。我們的遊戲總監設立了一些想要達成的高階層主題,團隊則同心協力決定要如何才能達成這點。考量到資料片的溫暖色調,這一點特別有挑戰性。我們對成果感到十分自豪。

Q:你們是怎麼決定如何完成劇情的?你認為結局以及在野狼戰之後的任務會不會讓大家感到失望?你們對於劇情的後續有什麼打算?我們會在另一個可下載內容,在賽季中還是下一款《暗黑破壞神》主遊戲中看到結局呢?

Brent Gibson 遊戲總監

好問題。首先,我們知道我們想透過多個版本述說墨菲斯托的故事。可以透過長時間塑造一位像他這樣的角色是令人感到興奮的。在許多遊戲中,通常只有很短的時間可以塑造一些角色,因為你可以用來說故事的時間就是那麼短。服務型遊戲最棒的一點,就是我們可以透過多個資料片來打造,讓我們的角色變得更加豐富、更加有意義。這只是故事的下一個篇章而已。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第二點,好的故事不應該立刻就匆匆劃下句點。鋪陳的過程既是令人興奮又重要。我最喜愛的一些小說會在懸念處嘎然而止,隨著緊張感的堆疊,推向一個史詩般的結局。這正是我們在展開墨菲斯托的命運時,想要打造的。

最後,我們對未來的故事延續有個宏偉的計畫。我很期待的一件事,就是想看到墨菲斯托的回歸將會對聖休亞瑞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隨著我們邁向未來的版本,我們希望能看到賽季之間的連續性。在第六賽季中,你已經可以透過界域行者散播憎恨與腐化來看到這點。你們將在未來看到某些元素,讓你看見墨菲斯托的影響早已散播至納漢圖以外的地方。

Q:加劇的黑暗是一場很棒的體驗(迷路、使用燈籠、黑暗機制等等)。這些要素是怎麼拼湊在一起的?我想聽聽這個地區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一開始,我們很擔心在《暗黑破壞神》據點中打造黑暗迷宮會不好玩。我們進行了許多改良,才達成了「剛剛好」的使用者體驗,而不會過度引導。此外,我們也花了很多時間搞清楚要怎麼加入這些機制。對我們來說,這的確是與原本的遊戲性背道而馳。這些結果都是透過無數的遊玩測試與意見回饋堆砌出來的,但我們很高興最後的成果。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Q:在測試環境中,人物資源一直都是限制進度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鐵塊和天使之息。我知道之前有回答過,是因為某些來源並未正確掉落這些東西,但你們是否有打算提高來自拆解的掉落率,或是降低藥水或裝備升級的需求數量呢?

Colin Finer 首席線上平衡設計師

推出《憎恨之軀》時會有大量的微調與平衡改動,特別是製作資源的經濟制度。物品改造最後的微調階段所需資源大幅降低,且來自首領、低語寶箱以及煉獄大軍的拆解來源會大幅提高。我們也依據測試伺服器玩家的意見回饋進行了一項改動,那就是從苦痛開始,所有非傳奇物品都會自動拆解,所以你能透過這種方式獲得更多資源。

第二部分:全新職業與功能相關

Q:新職業「魂靈師」以敏捷性作為亮點,在這點上是否和《暗黑破壞神 III》中的「武僧」有些相似?目前製作團隊印象最深刻的流派是什麼?

Brent Gibson 遊戲總監

靈巧是我們相當著重的一個元素。我們想創造一個以武術為主要玩法的職業,所以採用靈巧很合理。至於武僧的部分,我們很確定哪種機制在遊戲裡面可以發揮得很好,在魂靈師身上也能看到來自多個職業的靈感,但是相互結合後讓這個職業本身變得十分獨特,而且遊玩方式也與之前的職業與眾不同。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Q:新資料片《憎恨之軀》加入了「符文之語」系統,雖然能夠幫助玩家提升戰力,但似乎沒辦法像《暗黑破壞神 II》中,能夠依靠符文做出新裝備那樣大幅改變玩法。相比《暗黑破壞神 II》,製作團隊在更新這次的「符文系統」時有哪些設計考量?是否有刻意避免與《暗黑破壞神 II》的機制太相似?

Colin Finer 首席線上平衡設計師

在《暗黑破壞神 IV》中,有很多系統可以改變遊玩風格,所以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討論,探討符文之語在這個生態系中應該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最後,我們受到《暗黑破壞神 II》中的符文之語啟發(例如謎團),尤其是能夠竊取其他職業魔法的能力。我們想避免一種情況,那就是搞到最後變成符文之語物品永遠都是最佳解。我們不想讓你放棄風暴怒號或是數值完美的命運之拳,就為了裝備這種全新類型的物品。我們覺得這會過度限縮流派多樣性和創意;我們想讓符文純粹用來額外加強流派而已。因此,我們打造了一種全新的製作選項,讓你能夠用一組符文製作秘傳獨特物品,這樣能讓各位感覺創造出極為強大的物品,並且每次找到符文都能覺得稍微強化了一些。

Q:如果在鑲嵌各個符文後都會添加效果(類似於《暗黑破壞神 II》),讓寶石有符文之語以外的替代品,你們對此有什麼想法嗎?和遍布聖休亞瑞的莉莉絲的祭壇不同,阿卡拉特宗旨並不會賦予全帳號共用的加成,你們在做出這項決定時背後有什麼考量嗎?

Colin Finer 首席線上平衡設計師

就像所有新功能一樣,我們會隨著時間慢慢演變、新增符文之語系統的功能。我們認為每個符文擁有額外詞綴是個很棒的想法,同時也能重現《暗黑破壞神 II》的功能。我們對於《暗黑破壞神 IV》符文之語的目標是想獎勵各位利用掉落的符文進行實驗,找出流派最適合的組合。如果我們發現額外的詞綴可以協助我們達成目標,那我們就會很樂意加入這項功能。

第三部分:傭兵系統、黑暗堡壘及遊戲玩法與系統相關

Q:傭兵在隊伍中的功能為何?我也很好奇傭兵在遊戲終局內容中的用處。內部測試的結果是什麼呢?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在隊伍中,每位玩家可以指派 1 位傭兵為後援使用。玩家必須先從傭兵藏身地徵召他們為後援,之後再加入隊伍。已僱用的傭兵無法在隊伍中使用。針對傭兵在遊戲終局內容中的用處,我們的目標一直都是調降傭兵的戰鬥效率。我們不想讓傭兵偷走你的擊殺數,或是變得比流浪者強大。話雖如此,我們還是想讓傭兵配合使用者的流派,成為遊戲體驗重要的一部分。這也包含後援。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Q:對已經可以遊玩終局內容的高等玩家來說,此次「傭兵系統」的大幅更新是否仍有用處?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是的,我們知道高等級的遊戲終局玩家對加速和/或能幫助推動進度的內容最感興趣。傭兵最優秀的價值就是讓他們配合你的流派,讓你變得更加強大,而不是期待他們在遊戲終局內容成為強大的擊殺來源。

Q:在未來的賽季中,是否有打算進一步開發傭兵系統(例如新同伴、擴展的技能樹、巢穴的新要素)?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與全部的新功能都一樣,我們想先評估社群的反應,再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如果玩家要求我們繼續開發傭兵功能,我們就會在未來的新版本加入新功能。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Q:黑暗堡壘內容是否有可能可以單刷,或是有 AI 同伴或傭兵可以填補隊伍剩下的空缺?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很遺憾,如果想打造單刷版本的黑暗堡壘會需要大幅度地重新設計,這會使其變成與我們最初的設計理念完全不同的內容。替黑暗堡壘中的所有自訂機制創建可使用的 AI 夥伴是個很有趣的想法,但這會讓我們的團隊投入大量心力創造出遊戲其他部分不會用到的特定要素。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Q:這個問題有點無腦,但既然黑暗堡壘已經被征服了(全部三個側廳),我假設之後還會出現更多團隊內容?如果是的話,這些內容會限定於資料片,還是會隨著賽季加入?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對《暗黑破壞神》遊戲來說,黑暗堡壘是個很龐大的嶄新想法,我們想要評估社群反應後再決定接下來該怎麼做。如果我們看到很多意見回饋想看見更多這種模式,那我們在未來的版本規劃就一定會納入考量。

Q:除了黑暗堡壘以外,是否可以分享任何關於世界首領或大型隊伍/團隊內容外的未來規畫?還是說這就是近未來的開發方向?我覺得隨著《暗黑破壞神 IV》的發展,將動作角色扮演以及大型多人線上遊戲結合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我們目前重點是《憎恨之軀》的推出。展望未來,我們有一個包含我們首要工作目標的規畫。不過,就像其他服務型遊戲一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依據社群的期望。任何額外的心血投入,例如大規模的團隊內容,只有在社群要求後才會成真。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Q:到了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需要刪除角色才能騰出空間建立賽季角色。你們是否有任何計畫要推出「轉生」功能,好讓我們可以保留賽季之間的遊玩統計資料(遊玩時數、轉生次數、最高成就等)?

Rex Dickson 首席設計師

在資料片推出的同時,我們也新增了 2 個額外的角色欄位。我們有聽見社群想要轉生功能的願望,這也是我們正在考量的首要需求之一。

Q:你們是否有考慮在軍械庫之類的功能加入預設配置,好讓我可以依照首領或是快速通關需求而迅速切換?

Brent Gibson 遊戲總監

當然可以!軍械庫是我們目前正在考慮的首要目標之一。進入《憎恨之軀》後,這款遊戲會出現許多影響你流派的新要素。隨著遊戲繼續發展,之後還會出現更多新的要素。但這也代表當我們推出類似於軍械庫的系統時,需要這系統能夠一起成長,所以我們要讓《憎恨之軀》進入更穩定的狀態,好讓軍械庫系統可以擁有更好的基礎。因此,對我們來說,這個問題比較像是軍械庫什麼時候會推出,而非會不會推出。

Q:你們有考慮替永恆界域帶來賽季嗎?我已經玩過至今的所有賽季,但我都沒有機會回去玩我的永恆角色。儘管我每個賽季都有將角色提升至滿級,但我的永恆角色到現在依然還是在 83 級。(永恆界域:使用滿級角色遊玩賽季內容。賽季界域:從等級 1 開始。)

Brent Gibson 遊戲總監

我們確實一直密切關注賽季與永恆玩家。這兩種遊玩方式對遊戲以及喜愛這些玩法的玩家來說都非常重要。我們正在仔細考慮各種功能,並仔細評估哪些功能應該適用於那些遊玩方式。煉獄大軍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認為這個功能可以同時放到這兩個地方。我認為,我們可以期待未來會有更多新內容與功能同時加入這兩個界域。隨著遊戲繼續開發,未來會釋出更多消息,但我們這次無法談論任何細節。

Q:我喜歡《流亡黯道》的一點,就是異界輿圖系統,這個能力讓你能夠開始並深入你想要投入時間的遊戲終局活動,並且推進或發現貨幣等。我真的很喜歡擴展的遊戲內容(我唯一沒嘗試過的內容,就是這次的團隊內容。包含秘域魔境煉獄大軍、荒城限時試煉場、惡夢地城,全新賽季機制以及界域行者等)。我很想讓這些內容都留下來並且進一步擴充,同時能夠推動進度,讓這些活動都相互搭配。例如,讓我們挑選自己喜歡的活動,或是選擇我們想把職業打造的方向,然後追逐天梯榜,或是提升這些活動的強度等。請問這些系統在未來會如何互動?我們能不能挑選我們想遊玩的內容,然後能夠在不被特定活動(例如秘域魔境或雕紋)限制的情況下推動進度呢?

Colin Finer 首席線上平衡設計師

我們也很喜歡額外玩法的系統,我們總是希望《暗黑破壞神 IV》可以讓各位更有獎勵的感覺,不論你有多投入哪個角色或是賽季。我們認為額外玩法系統可以達成這點,製作團隊也會時不時就討論這點,但我們目前沒有可以分享的資訊。

針對活動專精這方面,我們更傾向更成熟的想法,也就是「主要」獎勵資源以及更多通用的「次要」資源,例如首領召喚材料。獲得瓦森召喚部位的最佳地點就是進行低語任務,但在遊戲中許多不同地方也會掉落。只要你持續遊玩,應該就能穩定獲得。

Q:最大等級/顛峰等級的改動會如何影響現有角色?

Colin Finer 首席線上平衡設計師

對所有角色而言,不論你有沒有購買《憎恨之軀》,所有顛峰點數都會變成全界域共用的顛峰等級。舉例來說:若你的角色等級目前已達到 100,你的角色等級會降低至 50,你的角色所擁有的全部 200 點顛峰點數將轉換為該伺服器共用的顛峰等級。若你的角色等級為 50 或以下,將不會有任何變化。這麼做的好處,就是所有現存的分身和未來的角色,都能從同樣的顛峰等級池受益,讓他們能夠更快追趕上你主要角色的遊戲終局進度。

Q:玩家最多可以投資 5 點技能點數在絕招技能上。玩家在未來會不會看到更多專注於絕招技能上的流派呢?此外,如果有符文之語或傭兵可以輔助絕招技能,也請告訴我們。

Colin Finer 首席線上平衡設計師

我們絕對想讓絕招變得更實用,而這只是我們對此目標的第一步。我們推出了能在使用絕招時觸發的儀式符文贊恩,以及縮短絕招冷卻時間的塞克。此外,也有精華會在施放絕招時觸發你的傭兵後援,讓你的威力加倍。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製作團隊訪談:新職業魂靈師等於武僧嗎?巔峰等級為何要進行改動?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與電競隊伍 TEAM Liquid(TL)合作打造,售價約台幣 7,300 元

作者 小治
延續近期亮相的 Alienware Pro 滑鼠與鍵盤的成功,Alienware 再推出新型的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C20f944136ed30afdcf326ed438b2fc4

延續近期亮相的 Alienware Pro 滑鼠與鍵盤的成功,Alienware 再推出新型的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

為滿足競技遊戲的需求,ALIENWARE 與包括傳奇隊伍 Team Liquid 在內超過 100 位的菁英電競選手與直播主合作。在為期 18 個月的過程內,將他們的意見與工程師的專業知識結合,打造出最先進的遊戲耳機。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與電競隊伍 TEAM Liquid(TL)合作打造,售價約台幣 7,300 元

透過焦點訪談和實地研究,ALIENWARE 整合了廣受專業選手認可的熱門功能與技術,包括:

  • 50 mm 石墨烯塗層驅動單體提供卓越的定向式音訊。
  • Hybrid ANC 帶來最佳的主動降噪(ANC)體驗。
  • 雙麥克風降噪技術確保麥克風僅接收您的聲音。
  • 柔軟的記憶泡棉人造皮革耳罩提升舒適感、減少壓力、隔絕聲音,並改善音質使遊戲更加專注。

Alienware Pro 也能夠為遊戲玩家提供關鍵提示;例如,角色從精確方向接近的腳步聲、隱藏在附近的法術或技能的鳴響,當然,隊友的聲音也可清晰明確的被傳遞。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與電競隊伍 TEAM Liquid(TL)合作打造,售價約台幣 7,300 元

針對音訊方面的提升

在遊戲中,耳機最重要的是音質。競技玩家需要從麥克風清晰的音頻輸入及耳罩輸出的音訊,以消除干擾,並為自己與隊友提供最精準的定向式音訊。

因此,Alienware Pro 把重點指向遊戲音訊的黃金標準:50 mm 石墨烯塗層驅動單體。採用原子級厚度的石墨烯塗層,既堅固又輕巧,能使耳機反應變得無比敏銳,從而產生自然、準確、清晰並具有豐富層次感的音效。相較於其他使用鈦、塑料或其他材質製成的遊戲耳機,Alienware Pro 無線耳機在較高頻時更不易失真。這些特性結合可為玩家帶來更清晰的 360 度定向式與垂直音訊,特別是在第一人稱射擊(FPS)類的遊戲中尤其有利,因為玩家必須掌握周圍聲音的方向與高度。而高品質的驅動單體,是 FPS 專業玩家即使在不用看到敵人的情況下也能立即回擊的原因。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與電競隊伍 TEAM Liquid(TL)合作打造,售價約台幣 7,300 元

Alienware Pro 無線耳機還具備其他幾項關鍵技術:

  • 混合式主動降噪(ANC)阻擋外部噪音(背景對話、鍵盤敲擊聲、風扇、電視、寵物等),消除干擾以讓玩家能保持專注。
  • 透過 USB-C 的高解析度認證提供更清晰、更詳細的音訊,以聽到細微的提示,同時在聆聽音樂時能享有更豐富的體驗。
  • 專業調音:收集了 Team Liquid 知名的 「特戰英豪」、DOTA 2、「英雄聯盟」、「魔獸世界」與其他隊伍的反饋,確保已針對競技遊戲調整了開箱即用的音訊。

由於並非所有人都習慣主動降噪(ANC),Alienware Pro 無線耳機在設計上亦確保被動降噪(PNC)也同樣有效。也因為本款耳機支援藍牙,可以在家外使用,透過啟用通透模式,玩家可以透過耳罩聽到聲音,無論在健身房、通勤或做家事時皆能掌握周圍環境的情況。

高品質消噪麥克風

在語音部分,Alienware Pro 無線耳機採取雙麥克風降噪系統,可偵測和消除背景聲音,同時提升通訊的語音清晰度。透過在各種環境和不同說話音量及音調下訓練和測試的機器學習模型,有助於麥克風區分口語與非口語音訊以及玩家身在何處,無論是坐在有狗吠聲的家中或在世界舞台上受粉絲圍繞,皆能強化其聲音。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與電競隊伍 TEAM Liquid(TL)合作打造,售價約台幣 7,300 元

更舒適的配戴工藝

團隊花了許多時間嘗試在貼合度、重量與造型之間取得完美平衡。最終選擇了一款極簡設計,優先考量舒適性與多功能性。

首先是柔軟的記憶泡棉人造皮革耳罩,它可以緊密包覆耳朵,以強化聲音隔絕效果和阻擋外部噪音(有助於被動降噪功能)。此種柔軟的記憶泡棉材質搭配深耳罩設計,可創造出良好的平衡感,使耳機能適應各種頭型與耳朵尺寸。耳罩設計的巧思,讓任何人都能在長時間使用中感到放鬆而不會不適。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與電競隊伍 TEAM Liquid(TL)合作打造,售價約台幣 7,300 元

相較於其他 Alienware 耳機,Pro 耳機採用更極簡的風格,僅需要取下麥克風,並將耳機連接至藍牙即可戴它上街。對於行動遊戲愛好者而言,本款耳機還具有藍牙低延遲模式,可以將延遲降低至 80ms。

在連接性方面,玩家可以選擇三種模式:USB-C、藍牙 5.3 或 2.4GHz 連接,適用於 PC、行動裝置與主機遊戲!預期電池續航時間可長達 70 小時(連接 2.4GHz 且 ANC 關閉時)或 35 小時(連接 2.4GHz 且預設 ANC 開啟時)或 75 小時(預設音量,透過藍牙連接且 ANC 關閉時)

耳機側面的實體按鈕與旋鈕,使玩家可以控制音量、靜音麥克風、透過藍牙連接以及開啟/關閉  ANC。

更多可自訂項目

客製化項目由 Alienware Command Center 6.4 支援,這是一個可允許快速存取遊戲特定佈景與主題設定、AlienFX 照明、巨集指令等,讓您能掌控所有裝備的集中管理中心。

透過將 AWCC v6.4.x 與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整合,可自訂以下 Alienware Pro耳機的偏好設置與音效體驗:

  • EQ:在 Dolby 應用程式中調整平衡器,以獲得最佳音效體驗。
  • 麥克風降噪客製化:切換預設模式以配合更廣的音調和音量輸入;切換增強模式以過濾更多背景聲音。
  • 混合式主動降噪(ANC)控制:開啟 ANC 以屏蔽外部噪音,或自訂通透級別,以指定背景聲量。
  • 省電模式客製化:調整省電設置,在指定的電池電量百分比水平上開啟/關閉 ANC 和麥克風降噪,以節省剩餘電量。
  • Side Tone 客製化:控制使用者在耳罩中能聽到多少自己的聲音。

Alienware Pro 耳機將於今年 10 月在北美上市,售價 229.99 美元。(約台幣 7,320 元)

舊款 Alienware 雙模式耳機更新升級

除此之外,官方還將 Alienware 雙模式耳機升級為三模式耳機,新增藍牙功能,以支援行動遊戲、手機音訊與其他藍牙裝置。更新後的 Alienware 三模式無線耳機專為追求沉浸式音效體驗的遊戲玩家而設計,在長時間遊戲中可以舒適佩戴並能輕鬆進行調整。將於今年 10 月在北美上市,售價為 149.99 美元。(約台幣 4,774 元)

 Alienware Pro 電競耳機與電競隊伍 TEAM Liquid(TL)合作打造,售價約台幣 7,300 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作者 小治
人工智慧不僅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也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產業發展,並融入筆電、手機等 3C 產品,其中當然也包含了電視行業。51c46d2eb1454ffa99c22739726b2c38

說到今年度的科技關鍵字,除了「AI」之外應當不做第二人想,人工智慧不僅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而且也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與產業發展,並融入筆電、手機等 3C 產品,其中當然也包含了電視行業。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一線電視製造商,今年不約而同地皆在產品文案中,把「AI」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但究竟什麼是 AI 電視?我們真的需要在電視裡也放入 AI 嗎?事實上,相較於以往智慧電視所強調的多樣化整合功能,AI 電視所試圖解決的,可能是更貼近於使用者的感官體驗升級。

文章目錄

 

 

關於 AI 電視的 5 個常見疑問

隨著 AI 電視的推出,作為市場的新寵兒,可能會讓許多準備採購電視的消費者感到疑惑,這裡就條列出幾個一般消費者常見的問題,並在接下來的篇幅以品牌為劃分,介紹各家 AI 功能與產品。

Q 1:什麼是 AI 電視?

業界對於「AI 電視」尚無明確的定義,但 AI 電視的能力取決於其搭載的處理晶片,則是毫無疑問的,藉由處理器的神經網路和機器學習技術,現在的AI電視能針對畫面影像及聲音進行即時分析,並結合現場環境動態進行調整,而不是像過去一樣,單純套用廠商的預設值設定,因此提升效果更為顯著。

處理晶片作為 AI 電視的大腦核心,運用 AI 技術創造動態色調,提高圖像清晰度,還能讓聲音更加清晰與立體。

Q 2:AI 電視與智慧電視的差異?

智慧電視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其搭載的智慧系統,能夠連接網際網路並安裝應用程式,提升電視的功能性和互動性,但這並不代表它聰明,因為所有設定與功能,都還需要使用者自行手動完成。而 AI 電視則是在智慧電視的基礎上,進一步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達到自動化、客製化的使用體驗,除了可因應不同使用情境自動調整,還能自動學習並適應使用者的需求。

Q 3:AI 電視的具體功能是什麼?

目前 AI 電視的優勢主要聚焦於兩大層面,分別是影音品質和使用體驗的升級。而各家所著墨的重點亦有所差異,例如在畫質的提升上,雖然都提供 AI 升頻技術,不過三星會以 AI 動態捕捉技術來增強運動賽事的動態清晰度、LG 則具備 AI 導演情境最佳化功能,用以還原創作者的氛圍感。未來可能你也不需要訂閱 Netflix 的高畫質方案了,直接用電視做 AI 升頻即可,既省訂閱費又省網路流量;而在使用層面上,除了導入自然語音以代替特定的語音指令,AI 電視還能夠偵測環境光線、播放的內容,自動調節畫質和音質,使用者無須多花時間調校,就能獲得更好的觀看體驗。

台灣三星電子總經理梁準原認為,AI 除了將開啟智慧顯示器新紀元,更要在安全隱私的基礎下,提供個人化的視聽饗宴。

Q 4:AI 電視的未來願景?

逐漸引入更多生成式 AI 技術,可以預見將會是 AI 電視的下一階段發展趨勢,例如電視可以偵測畫面中人物的對話,進行即時翻譯並生成字幕,就算觀看國外的即時直播節目,也不用擔心語言的隔閡,而在電視中明星身穿的衣服、手上拿的產品,只要打開語音助理問一下,藉由畫面元素的偵測,就能幫你找到哪裡有賣,並幫你開啟商店購物連結;當然,AI 電視也能跨越既有平台的搜尋限制,直接找到最符合你觀影口味的電影或劇集,即使是你從未登入過那個串流平台。

Q 5:AI 電視是否會有隱私顧慮

AI 電視雖貴為新一代的產品,但由於機身內建了更多感測用的裝置,例如麥克風、攝影機等等,加上強調客製化體驗,免不了會收集和分析用戶數據,因此在隱私安全方面問題,確實有可能會更嚴重,除了要選擇值得信任的品牌,最好還是仔細閱讀官方隱私政策,並透過電視設定介面,選擇適合自己的隱私設置,才能降低隱私外洩的機率。

LG 家庭娛樂影音系列:落實「個人化專屬 AI」目標

● 台灣樂金 ● 0800-898-899 ● www.lg.com/tw

韓系家電大廠,同時亦是 OLED 陣營龍頭的 LG,今年推出的新品系列包含 LG OLED evo M4、G4、C4,以及 OLED B4、QNED 在內的多款智慧顯示器,以 AI 及影像處理的性能來區分,大致可以劃分為搭載 α11 AI 4K 晶片的 M4 及 G4 系列、搭載 α9 Gen7 AI 4K 晶片的 C4 系列,以及搭載 α8 AI 4K 晶片的 B4 和 QNED91 系列。

除了影像、聲音方面的逐年提升之外,LG 也相當重視使用者與裝置的互動、偏好及行為模式等資訊,並據此來增強使用方面的體驗,如 AI 智慧專屬設定,能根據環境及影像內容調整音效與亮度,並根據喜好客製化畫面呈現,個人化影像設定精靈則透過分析 8,500 萬筆真實使用數據,提升畫面清晰度、對比度和色彩,還有 AI 音律辨識能根據人聲哼唱進行辨識並搜尋相關內容,家中的每位成員,均可透過電視的 webOS 系統建立個人帳戶,AI 將依據每位使用者的觀看習慣與行為模式,推薦適合的觀影內容和功能設定。

LG OLED evo M4 真無線系列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77”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4.2 聲道,60W

● 建議售價:199,000 元

作為 LG 指標性的旗艦系列,今年度的 M4 同樣僅推出 77 吋機種,其最主要的特色是業界首創的 4K 144Hz 真無線影音傳輸技術,產品由電視本體搭配無線 4K 影音傳輸盒組成,HDMI 外接訊號源皆可獨立連接至傳輸盒,不必直接連接到電視上,讓配線與佈線上更具彈性。M4 除了換裝專為 OLED 設計的 α11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藉由智慧增亮引擎 MAX 與支援 MLA 技術的 OLED 面板,搭配 AI 增亮透鏡與亮度智慧升級演算法,使峰值亮度可提升多達 150% 之多,音效也同樣用上 AI 技術,可提供虛擬 11.1.2 的環繞音效,還可透過分析音訊內容,達到人聲增強的效果。

LG OLED evo G4 零間隙藝廊系列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83”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4.2 聲道,60W

● 建議售價:79,000 元起

G4 是專為平貼牆面壁掛所設計的高階系列,在主要硬體規格上與 M4 幾乎一致,差別在於沒有分離式的無線影音傳輸盒,而是採取常規的 I / O 接駁設計,且在尺寸方面避開了 M4 的 77 吋規格,提供 55”、65”、83”等款式,由於搭載相同的 α11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AI 效能提升高達 6.7 倍、影像運算能力增加 7.7 倍,且 CPU 效能增強 2.8 倍,藉由 AI 影像 Pro 技術,能判斷影像類型並進行超解析與降噪,達到 AI 智慧升頻及 AI 動態色彩調節等功能,新加入的 AI 主體強化、及 AI 導演情境最佳化等技術,均將畫面質感提升了不只一個檔次。

LG OLED evo C4 極緻系列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42”、48”、55”、65”、77”、83”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2.2 聲道,40W(42”為2.0 聲道,20W)

● 建議售價:49,900 元起

極緻系列向來是位居 LG 中階的主力擔當,今年一共推出 6 款尺寸規格,依然有照顧到小空間的用戶需求,處理晶片亦升級為 α9 第七代 AI 影音處理晶片,AI 表現效能及影像運算都有大幅提升,也搭載了完整的 AI 智慧專屬設定功能,包括只要從系統中選擇圖片範例,AI 便會依照選擇結果,自動將畫質設定調整為使用者喜歡的口味,在 AI 音效方面,則可模擬出 9.1.2 多聲道的環繞效果。對於遊戲玩家來說,今年的 C4 也同步將更新率由過去的 120Hz 升級為 144Hz,並兼容於 G-Sync 與 FreeSync 兩大主流技術,不論是主機或家機玩家,皆能享有最完整的遊戲體驗。

LG OLED evo B4 經典系列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2.0 聲道,20W

● 建議售價:54,900 元起

LG 經典系列的定位,向來是針對那些觀望 OLED 電視的使用者,提供一個最佳的入門選擇,故在強調功能與畫質的同時,也特別看重 CP 值,以 5 萬出頭的平易價格,就能擁有 55 吋的 LG 4K OLED 電視,搭配新增的 AI 功能,以及與 LG 智慧家電生態圈的整合能力,還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即使是與 C4 相比,B4 同樣可支援杜比視界及杜比全景聲,而 AI 影像升頻、電影製片人模式等進階功能亦沒少,也同步支援 Nvidia G-Sync、AMD FreeSync 技術,並給到 4 組 HDMI 2.1 接口,雖然更新率仍為 120Hz,但也已經是相當有誠意了。

LG QNED MiniLED 系列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65”、75”、86”

● 面板及解析度:Mini 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2.2 聲道,40W

● 建議售價:64,900 元起

作為 OLED 之外的產品系列,LG 今年也推出新一代的 QNED 量子奈米智慧顯示器系列,採用雙重面板技術,也就是量子點增色結合一奈米濾色的設計,並聚焦於中大型電視尺寸。即使此系列並非 OLED 面板,但透過 LG QNED 極致控光科技,能減少光暈,亦能展現豐富的色彩表現,色彩還原度受到了 Intertek 認可。其搭載與 B4 相同的 α8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大幅提昇運算效能,不僅 AI 影像 Pro 和 AI 智慧升頻功能齊備,也支援 AI 動態色彩調節技術 Pro 及 AI 音效 Pro 的模擬 9.1.2 環繞音效,而內建的 webOS 作業系統,當然也享有與上述所有機型一致的 5 年升級保證。

Samsung AI 智慧顯示器系列:唯一涵蓋8K 及 4K 機種

● 台灣三星 ● 0800-329-999 ● www.samsung.com/tw/

今年最早在台發布 AI 電視的三星,如同往年般,一舉發表了旗下十餘個系列,總共將近 50 款電視新機,不愧為蟬聯 18 年全球電視銷售第一名的霸主,不過在採購之前要注意的是,為了進行市場的區隔,三星搭載新款 NQ4 AI Gen2 處理器的 4K 電視以中高階款式為主,分辨的方式也很簡單,只需看看在產品型號之前,是否有掛上「AI」的字眼即可。此外,三星也是今年唯一一家推出 8K AI 電視的品牌,藉由最新的 NQ8 AI 第三代處理器,即使是低解析度的內容,也能升頻至類 8K 等級的畫質。而除了以 AI 改進影像與聲音之外,三星還透過 AI 進行動態捕捉,目的在重點強化運動賽事的畫面呈現,連球類的動態都有專門的演算法進行處理,適逢今年體育盛會巴黎奧運即將到來,更可說是一拍即合。

Samsung Neo QLED 8K AI QN900D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65”、75”

● 面板及解析度:量子Mini LED,8K(7680×4320)

● HDR 相容:HDR10+

● 揚聲器:6.2.4 聲道,90W

● 建議售價:319,900 元起

今年再度推出 8K 電視的三星,僅有 QN900D 系列才搭載了針對8K機型研發的全新 NQ8 AI 第三代高效處理器,AI 神經網絡較前代翻了一倍,透過多達 512 個 AI 神經網絡,可將影像內容提升為類 8K 解析度,無論是 OTT 串流影音服務、電玩遊戲或是體育直播,都能對其進行影像和音效的最佳化,除此之外,AI 動態捕捉技術則能清楚捕捉快速移動的影像,有助於直播賽事的呈現。在遊戲方面,除了支援 Freesync Premium Pro 技術,能以 4K / 240Hz 進行遊戲外,透過 AI 助理功能,還可自動辨識遊戲類型,並提供最適合的遊戲設定。

Samsung Neo QLED 4K AI QN90D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43”、50”、55”、65”、75”、98”

● 面板及解析度:量子Mini 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

● 揚聲器:4.2.2 聲道,60W(依尺寸有所差異)

● 建議售價:49,900 元起

在三星主力的 Neo QLED 系列 4K 電視中,共區分 QN90D、QN87D 以及QN85D 三個系列,全數皆搭載 NQ4 AI 第二代高效處理器,內建 20 組 AI 神經網絡,可支援 4K 影像升頻,而即使是原生 SDR 的內容,也能透過 AI HDR 的自動優化技術,將影片轉換為類 HDR 的內容,不過在規格方面,僅 QN90D 系列可達到 4 組 HDMI 2.1 介面皆支援 4K / 144Hz 畫面,也只有 QN90D 才導入了與 8K 機種同級的抗反光究極黑面板,能進一步呈現三星金屬量子點面板的顯色實力,避免環境光的干擾。

Samsung OLED 4K AI S95D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77”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

● 揚聲器:2.1 聲道,40W

● 建議售價:79,900 元起

除了搭載三星自家新一代 QD-OLED 面板,具備純黑、高對比及多層次的飽和色彩特性,並使用獨家抗反光真星黑面板來降低環境光源干擾,其精準的顯色能力,亦獲得 PANTONE 機構的色彩官方認證。在高動態範圍顯像技術方面升級為 OLED HDR Pro,除了亮度表現提昇外,再搭配 NQ4 AI 第二代高效處理器,進一步以動態色調映射技術針對每個畫面場景進行調校,進而增強畫面對比呈現,其立體景深強化技術還可分析影像的前後景,帶來近似裸視 3D 的效果。

Samsung OLED 4K AI S90D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48”、55”、65”、77”、83”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

● 揚聲器:2.1 聲道,40W(依尺寸有所差異)

● 建議售價:54,900 元起

今年三星在 OLED 電視同樣有 2 個系列,而 S90D 為相對平價的版本,並提供更多尺寸選擇,不過在最大的 83”及最小的 48”機型,所使用的為 LG 供貨的 WOLED 面板,其餘尺寸則選用與去年 OLED 旗艦 S95C 同級的 QD-OLED 面板,在動態範圍顯像技術方面,48”為標準 OLED HDR,其餘尺寸為進一階的 OLED HDR+,不過同樣都有抗反光究極黑面板並搭載相同的 NQ4 AI 第二代高效處理器,在 AI 功能方面亦完整支援立體景深強化技術、4K 升頻、智慧抗噪及 AI 迴聲定位技術等等。

Samsung QLED 4K AI Q80D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77”

● 面板及解析度:Q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

● 揚聲器:2.2 聲道,40W

● 建議售價:44,900 元起

針對入門款式的 QLED 電視,三星共有 Q80D、Q70D、Q60D 等三條產品線,與 Neo QLED 系列的差別在於使用一般的 LED 直下式背光,不過當中只有 Q80D 系列,才有搭載新的 NQ4 AI 第二代高效處理器,為三星旗下最入門的 AI 電視首選,提供 5 5吋、65 吋及 77 吋等主流尺寸規格,也具備立體景深強化技術、AI 迴聲定位等功能。4 組 HDMI 2.1 連接埠皆支援 4K / 120Hz 影像,還可透過多重視窗,同時在電視上觀看影音並顯示手機畫面。

Sony Bravia 家庭視聽娛樂系列:最貼近人類認知方式的處理技術

● 台灣索尼 ● 449-9111 ● www.sony.com.tw

Sony 投入 AI 辨識技術其實已逾 10 年,並且很早就將其運用在名為「超解析」的畫質升頻技術上,不過在 2021 年推出新世代 XR Processor 影像處理晶片之後,Sony Bravia 正式走入了「認知處理」的全新概念,據官方所稱,這種影像處理方式比起 AI 更為先進。其核心是仿照人類在真實世界中觀看及聆聽的認知方式,在電視上進行還原並呈現,它能了解人們在觀看畫面時所關注的焦點,除了強化該部分的影像,還會分析並產生景深對應,增強前景深度並調整背景,讓畫面能更加貼近真實的立體感,今年度的 XR 處理器,也針對場景與人臉的辨識進行升級,例如能辨識數以萬計的樹木所構成的森林,提高清晰度,而即使是多人的場景,也能正確偵測到人臉,讓膚色表現更為自然。今年 Sony 共推出 4  個新系列,除命名方式大改,也更強調觀影時的視覺聽覺體驗。

Sony Bravia 9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65”、75”、85”

● 面板及解析度:Mini 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2.2.2 聲道,70W

● 建議售價:99,900 元起

作為 Sony 今年的旗艦電視產品,即使是最小的 65 吋款式,價格也達到將近10 萬元,雖採用 Mini LED 背光的量子點抗反射面板,但加入了許多 Sony 獨有的黑科技,對比他牌 OLED 機種也絕不遜色,其中一項即為 Sony 全新開發的 LED 驅動晶片,由於其體積比芝麻粒更小,故在背光模組有限的空間之內,能夠置入更多驅動晶片,進而實現更多的分區控光,搭配 XR 處理器的背光控制技術和高峰值亮度技術,其分區控光數量去比起去年的旗艦 X95L 多達 3 倍。

此外在聲音方面,Bravia 9 亦是 Sony 首次、也是唯一內建雙波束高音揚聲器的機型,藉由向上發射的音波,經天花板反射後,能夠在使用者的周圍實現更清晰的環繞音場與定位,讓音效的來源能夠更精準的對應畫面。而 AI 聲源解析技術 Voice Zoom 也升級至 3.0 版本,能以 AI 辨識人聲並提高清晰度,而不是單純的將中頻部分放大而已。

Sony Bravia 8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77”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2.1 聲道,50W(77 吋為 56W)

● 建議售價:64,900 元起

由於在 Mini LED 面板顯示技術上的突破,因此今年Sony僅推出一款 OLED 機型 Bravia 8,雖然官方並未明說,不過 Bravia 8 應該使用的是 LG 的 WOLED 面板,亦即今年 Sony 確認不會推出 QD-OLED 系列的接續機型。結合 OLED 的纖薄特性,Bravia 8 採用了一體成型的面板設計,邊框幾乎隱形,這也讓 Bravia 8 可與牆面融為一體,可說是專為壁掛而生的機種。搭配 XR 對比增強技術,可透過高亮度面板和溫度感測器精準控光線,讓場景畫面更加明亮鮮明。另外,Bravia 8 也具備 Sony OLED 機型專屬的平面聲場技術進階版,除了運用 2 組致動器讓螢幕發聲之外,今年更增加 2 組高音揚聲器來改善環繞音場,當然,Bravia 8 也有支援 AI 聲源解析技術 Voice Zoom 3.0。

Sony Bravia 7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75”、85”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2.0 聲道,40W

● 建議售價:56,900 元起

同採 Mini LED 面板的 Bravia 7,相比旗艦等級的 Bravia 9 來說,提供更容易入手的價格,其差異主要取決於硬體規格的高低,包括在分區控光數量有所縮減,以及降低揚聲器的配置等等,不過 Bravia 7 依然具備完整的 AI 功能支援,並提供與 Bravia 9 和 Bravia 8 同樣的專業電影工作室校正功能,其中 Netflix 校色模式升級自適應功能,可根據房間環境條件來調整畫面亮度,年內還將透過韌體的更新,再加入 Prime Video 校正模式,當然,已更名為 Sony Pictures Core 的自家高畫質串流平台,也有專屬的校正模式,若畫質校正數據有所變動,在播放串流影片時也會同步更新,確保提供最符合「創作者意圖」的影院體驗。

Bravia 專屬配件:Bravia Cam

對於 Bravia 產品熟悉的人,應該不會漏掉 Bravia Cam 這款外接式的攝影機配件,作為增強使用者體驗的一環,Bravia Cam 除了能為 Bravia 電視增加手勢控制、接近警示、自動省電模式與視訊聊天等實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補完了 Bravia 電視的「智慧環境聲光感測技術 Pro」。經由 Bravia Cam 識別觀看者位置之後,系統就能自動進行亮度、聲道平衡的調整。另外,今年在 Bravia 9 與 Bravia 7 上還增加了「光反射智慧校正」功能,能偵測室內的牆壁顏色,並調節影像明暗平衡,降低眩光造成的可視度落差。不過,今年無論是哪一款機型均無內附 Bravia Cam,需要自行另外購買。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還有這些品牌亦值得關注:功能、品牌差異化逐漸成形

除了上述介紹的 LG、三星以及 Sony 三家之外,其他電視品牌亦積極推展人工智慧技術,畢竟電視這項產品,在許多已開發國家市場已面臨飽和,為了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並創造額外的附加價值,AI 便成為最佳的切入點。透過 AI 晶片的機器學習技術,即可在既有硬體條件的限制下,帶來更多影音體驗上的升級,若再結合智慧化的操作系統,還可進一步整合自家的生態系,從而拓展產品的應用場景。

此外,由於機器學習需要經過大量的資料訓練,並非是依靠購買晶片、進行組裝就能憑空生出的,因此對於像 Panasonic、Philips、Toshiba 這些長期浸淫於影音家電事業的品牌來說,更具有一定的發展利基,由於各家據以訓練的資料庫差異,透過 AI 所展現出的影像風格差異化也會漸趨明顯,十分值得期待。

Philips OLED809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2.1 聲道,70W

● 市場售價:59,900 元起

● 飛利浦 ● 0800-231-099

今年度 Philips 發表不少新品,可惜國內並未引進旗艦的 OLED+959 機型,改推適合中階市場的 OLED809 系列,採用 LG 的 OLED EX 面板,峰值亮度達 1000 尼特以上,不過慶幸的是,OLED809 系列搭載了 Philips 最新的第八代 P5 AI 處理晶片,加入新的環境智能 V3 功能,可根據環境光線水準最佳化 HDR 設置,即使在明亮的觀看條件下也能保持出色的 HDR 表現,而 Game Bar、144Hz VRR(包括 Dolby Vision Gaming)的加入,也增強了在遊戲方面的性能。

Hisense 65A6K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65”

● 面板及解析度: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DR10+、HLG、Dolby Vision

● 揚聲器:2.0 聲道,20W

● 建議售價:34,999 元

● 海信台灣 ● 449-8123 ● www.hisense.com.tw

做為全球電視出貨量排名第二名的海信,在台灣的銷售策略偏向保守,機型選擇不多,且主要偏向入門市場,唯一一款 65 吋規格的產品為 65A6K,雖為普通的直下式背光 LED 面板,但支援的影音格式尚稱完整,包括俗稱雙杜比的 Dolby Vision / Atmos。搭載海信全新 Hi-View 影像處理引擎,運用神經網路透過逐一幀級分析的方式來最佳化影像,並提供電影製片人模式以及 4K 升頻功能,搭配「Pixel Tuning」技術,可調整細節,使影片達到最佳效果。

Panasonic Z95A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

● 面板及解析度:O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DR10+、HLG、Dolby Vision IQ

● 揚聲器:陣列式單體,160W

● 建議售價:請洽廠商資訊

● 台灣松下電器 ● 0800-098-800 ● www.panasonic.com/tw/

於今年初的 CES 正式公開的 Panasonic 旗艦電視機型 Z95A,採用了 LG 最新的 MLA-OLED 面板,藉由微透鏡陣列技術讓亮度大幅提昇,再整合 Panasonic 獨家開發的散熱結構,使 OLED 的發光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影像處理方面,搭載了新一代的 HCX Pro AI 處理器 MK II,能夠偵測使用者正在觀看的內容,無論是電影、演唱會或是運動賽事,都可自動調節至最適合的圖像與音效呈現。此外,今年 Panasonic 也與 Amazon 進行深度合作,在旗下電視搭載 Fire TV 系統,將帶來與過去 Google TV 截然不同的功能體驗,就期待台灣盡快公布上市資訊了。

BenQ J-760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55”、65”、75”

● 面板及解析度:Q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10、HLG、Dolby Vision IQ

● 揚聲器:2.0 聲道,20W

● 建議售價:29,900 元起

● BenQ ● 0800-027-427 ● www.benq.com

BenQ 今年針對家庭共享推出的電視新品 J-760 系列,採用量子點液晶面板與直下式背光,擁有 144Hz 的滿配規格,ALLM 自動低延遲模式、AMD FreeSync Premium,不僅強調遊戲體驗升級,也支援 Dolby Vision IQ、Dolby Atmos 等影音格式,透過 BenQ 獨家 AI 光動態演算技術,能獨立調校畫面各區域的對比與參數,還可一鍵強化人物與背景的立體感,此外還提供四種 GAME ZONE 遊戲快捷功能,完整支援遊戲主機所需規格。

TCL C855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 尺寸選擇:65”、75”、85”

● 面板及解析度:QD-Mini LED,4K Ultra HD

● HDR 相容:HDR、HDR10+、HLG、Dolby Vision IQ

● 揚聲器:2.1.2 聲道,90W(85 吋為 2.2.2 聲道,120W)

● 建議售價:55,900 元起

● 群光電子(代理) ● 0800-623-666 ● www.tcl-shop.com.tw

TCL 在今年引進了 C855 系列 QD-Mini LED 4K 智慧電視,於本月正式出貨,其特色為 97% 的 DCI-P3 色域覆蓋率,以及 3500 尼特的 HDR 峰值亮度。在分區控光方面,85 吋機型的調光區域高達了 2304 區,即使是 65 吋機型也有 1344 區,其所搭載的 AiPQ PRO 處理器,能最佳化動態對比、消除雜訊升頻 4K 影像、對畫面中快速動作導致的模糊與撕裂畫面進行即時補償,還能依照各場景進行智慧分類,並依照分類動態調整影像,對於遊戲愛好者來說,TCL C855 系列也提供了 FreeSync Premium Pro 認證、144Hz VRR 或 240Hz DLG 高更新率設定,確保遊戲過程中的流暢度和反應速度,提供無殘影、無撕裂的遊戲體驗。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關於「AI電視」的5個疑問:比智慧電視更聰明的新物種,到底把AI放在哪裡?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作者 小治
暴雪娛樂聯手中華職棒味全龍隊搶攻臺北大巨蛋,獨家推出台灣限定的《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主題日活動,吸引 23,689 名球迷與玩家齊聚現場同歡。79723b476a1f3a53d9d47d125fdae282

為歡慶史詩級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暗黑破壞神 IV》即將於 10 月 8 日(二)迎來首部資料片《憎恨之軀》全球上市,暴雪娛樂聯手中華職棒味全龍隊搶攻臺北大巨蛋,獨家推出台灣限定的《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主題日活動,吸引 23,689 名球迷與玩家齊聚現場同歡。活動除了融合遊戲主題元素外,還有電玩女神賴琳恩、人氣啦啦隊「小龍女」熱力開場。現場更大方送出《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終極版序號、Xbox Series X 遊戲主機、主題日聯名周邊等近 3 萬份豐富入場獎勵,為玩家帶來前所未有的「暗黑版」臺北大巨蛋和獨特觀賽派對,打造史詩級的娛樂體驗!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獨家聯名主題日

全球唯一的《暗黑破壞神IV:憎恨之軀》X 味全龍主題日活動於 9/29 日舉辦。從球場入口、外野看台、應援舞台,到三振、安打、得分等 LED 視覺動畫,皆融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主題元素,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暗黑破壞神 IV》限定版臺北大巨蛋!現場重現了近 2 公尺高的巨型大天使「伊納瑞斯」浮空雕像、還原《憎恨之軀》遊戲內納漢圖主題城鎮傳送門,更獨家販售台灣限定的遊戲聯名球衣、球帽、雷雕棒球等周邊商品,讓球迷和玩家有機會入手限量收藏品。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此外,「小龍女」人氣隊員李多慧、林襄率領全體啦啦隊女孩及 15 位練習生,身穿《暗黑破壞神IV》聯名主題球衣上陣,帶來活力四射的應援舞蹈表演;知名藝人、資深《暗黑破壞神》玩家賴琳恩也驚喜現身,穿越綠煙繚繞的主題傳送門,在上萬名粉絲的熱情歡呼聲下為球賽完美揭幕。當晚味全龍與富邦悍將的對戰也讓全場粉絲熱血沸騰,雙方一路激戰至延長賽 12 局,最終由龍隊劉基鴻擊出再見安打奪下勝利!賽後演唱會則由流行創作團體「南拳媽媽」獻唱多首經典神曲,為這場獨一無二的《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X 味全龍主題日活動畫下史詩級句點。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全新地獄篇章《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即將在 10 月 8 日(二)全球發行!作為《暗黑破壞神  IV》的首部資料片,《憎恨之軀》將在危險叢林「納漢圖」中延續一段黑暗深沉的故事,內心充滿矛盾的涅芮爾,不斷被封印於靈魂石中的墨菲斯托折磨,必須想辦法揭開並阻止他的黑暗陰謀,拯救涅芮爾逐漸被侵蝕的靈魂。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活用《暗黑破壞神》系列嶄新職業「魂靈師」,借助4種魂靈守護者的力量,在致命的環境中生存,擊退邪惡勢力!還能與新登場的「傭兵」並肩作戰,利用其獨特的技能給予戰鬥援助。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迎接《暗黑破壞神 IV:憎恨之軀》上市,台北大巨蛋中華職棒「暗黑主題日」現場紀實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XBOX 2024 東京電玩展直播發表會重點整理,聚焦亞洲遊戲,超多日系經典即將登陸 XBOX 平台

作者 小治
今年 Xbox 在 2024 東京遊戲展帶來豐富的遊戲陣容,在將近一個小時的直播節目中,展示了共計 24 款遊戲,其中大多數由亞洲開發,並有 5 款遊戲即刻上線。D0da8049910c3e538420d26bb07de6b0

今年 Xbox 在 2024 東京遊戲展帶來豐富的遊戲陣容,在將近一個小時的直播節目中,展示了共計 24 款遊戲,其中大多數由亞洲開發,並有 5 款遊戲即刻上線。

其中,Square Enix 的《Final Fantasy Pixel Remasters I-VI》即日起可以透過 PC 的 Xbox App 或 Microsoft Store 購買,並在 Xbox Series X|S 或 Windows PC 上遊玩。Xbox Game Pass 會員也可以立即體驗 Square Enix 的《聖劍傳說 3 瑪娜試煉》和《聖劍傳說 Legend of Mana》;Q-Games 的《All You Need Is Help》以及來自 Monkeycraft Co 和 Bandai Namco 的《We love Katamari REROLL + Royal Reverie》等作品。

Xbox 還在發表會中宣布,《星海爭霸》高畫質重製版和《星海爭霸 II》即將加入 PC Game Pass。此外,《印第安納瓊斯:古老之圈》將於 12 月 9 日推出,而且是首次加入日語配音。

《神話時代:重述》將推出第一個 DLC,將加入中國神話的元素的眾神,包括女媧、蚩尤等等。

《Fallout 76》的基地迎來新的功能更新,將加入寵物系統。

《印第安納瓊斯:古老之圈》加入日文語音選擇。

《鬥陣特攻 2》將與《我的英雄學院》進行跨界聯動,從10 月 18 日至 31 日,玩家可使用專屬的傳奇造型,扮演喜歡的動畫英雄或反派。

《星海爭霸》高畫質重製版和《星海爭霸 II》劇情戰役組合包將於 11 月 6 日登陸 PC Game Pass。

《All You Need is Help》是一款四人合作(友誼破壞)遊戲,可支援本地和在線多人遊戲。

《ASURAJANG》是一款大逃殺動作遊戲,以時尚的動漫風格角色為特色,擁有 12 種以上角色,還有獨特的動作和終極技能。

《優米雅的鍊金工房 ~追憶之鍊金術士與幻創之地~》是《鍊金工房系列》的最新作品。

由知名漫畫改編的《BLEACH 魂魄覺醒》將於 2025 年初登陸 Xbox Series X|S。

採用點陣圖與 3DCG 融合的《勇者鬥惡龍 III HD-2D Remake》將於 2024 年 11 月 15 日在 Xbox Series X|S 上推出。

《Final Fantasy》系列中經典的一至六代遊戲,首次在 Xbox 和 Windows 上以2D Pixel 強化版的形式推出。

5v5 英雄射擊遊戲《FragPunk》將於 10 月 11 日在 Xbox 與 PC 展開 Beta 測試。

《聖劍傳說 Legend of Mana》即日起於 Xbox 和 Xbox Game Pass 上提供。

《潛龍諜影 Delta:食蛇者》將於 Xbox Series X|S 平台推出。

《暗喻幻想:ReFantazio》是由《女神異聞錄 3》、《女神異聞錄 4》和《女神異聞錄 5》的創作者,共同打造的全新奇幻角色扮演遊戲。

由外山圭一郎領軍的獨立工作室打造的《Slitterhead 野狗子》,是一款恐怖為主題的動作冒險遊戲,玩家扮演失去記憶的「憑鬼」,在九龍城市中展開冒險。

《Starbites》 是一款科幻角色扮演遊戲,其特色是巧妙結合傳統回合制策略的要素。

經典 RPG《幻想水滸傳 1&2 HD Remaster》將於 2025 年 3 月 6 日上市。

第三人稱射擊遊戲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奇異賢伴愛達之歌》將於 2025 年1 月 24 日登陸 Xbox Series X|S。

卡通風格,充滿日本夏日風情的《TANUKI: Pon's Summer》,故事由一名狸貓郵差的日常任務展開。

在《Threads of Time》中玩家將能踏上穿越時空的旅程,召集來自不同時代、各具魅力的英雄,連人聯想到經典的《超時空之鑰》。

《聖劍傳說3 瑪娜試煉》首次登陸 Xbox 和 Xbox Game Pass。

《塊魂》系列第二代重製版《We Love Katamari Reroll + Royal Reverie》,現在可通過 Xbox Game Pass 獲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