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32QCV 內建 M Model-P3 模式,與 macOS 設備的色彩設定相容,讓 Mac 使用者能輕鬆享有一致的視覺體驗。使用者還能透過 ASUS DisplayWidget Center 工具,以滑鼠直覺地調整亮度、對比、色溫及色彩參數,甚至可直接使用 MacBook 的亮度鍵控制螢幕,打造更無縫的使用流程。
多項護眼功能設計
PA32QCV 亦搭載 ASUS Light Sync 技術,開機時能透過背光感測器自動調節亮度,縮短暖機時間並穩定畫面表現。環境光感測器則可根據周遭光線條件,動態調整螢幕亮度與色溫,維持色彩的一致性與舒適度。此外,獨家的 LuxPixel AGLR(Anti-Glare, Low Reflection)塗層,有效減少環境反光與霧面面板常見的模糊感,長時間工作下也能保持良好的觀看體驗。
小島秀夫率《DEATH STRANDING 2: ON THE BEACH》抵台舉辦粉絲見面會,分享遊戲細節並與玩家互動,台灣導演柯孟融驚喜現身,現場氣氛熱烈。
由日本知名遊戲創作人小島秀夫開發的 PlayStation 5 獨佔遊戲《死亡擱淺 2: 冥灘之上》已於 26 日正式上市,小島秀夫也於 6 月初展開《DEATH STRANDING WORLD STRAND TOUR 2》巡迴,繼洛杉磯、巴黎、東京、首爾等多個國家後,終於來到台北站,這也是小島秀夫睽違 6 年多再度與台灣玩家見面。這次小島秀夫攜手美術總監新川洋司一同抵台,感謝台灣粉絲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對遊戲的熱愛。
延續前作劇情,連結未知世界
延續第一部的劇情,《死亡擱淺 2》讓玩家和主角山姆一起繼續探索未知的世界。「真的應該建立聯繫嗎?」——為了尋找 UCA 之外仍存的人類聯繫,山姆與夥伴們踏上了新的旅程,肩負起守護人類、阻止滅絕的使命。加入他們,一同穿越充滿超自然威脅與重重挑戰的世界,探索內心始終縈繞的疑問:「真的應該建立聯繫嗎?」傳奇遊戲創作者小島秀夫,再次帶來顛覆想像的全新作品。
為慶祝遊戲系列續作正式上市和回饋玩家,小島秀夫和美術總監新川洋司睽違多年再度拜訪台灣,並在西門町的 WESTAR 舉辦 DEATH STRANDING WORLD STRAND TOUR 2 見面會活動,數百名粉絲在當天齊聚西門町!
NASA 表示,未來觀眾除了能透過 NASA 自家平台 NASA+ 之外,還能直接在 Netflix 上收看火箭發射、太空人太空漫步、任務執行實況,以及從國際太空站拍攝的地球即時畫面。這不僅是 NASA 推廣科學探索的重要一步,也符合 1958 年通過的《國家航空暨太空法》(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ct)中,要求 NASA 將太空探索的成果分享給最廣泛大眾的精神。
此次與 Netflix 的合作,預計將使 NASA 的太空任務與科學研究內容能觸及更多全球觀眾。目前,Netflix 在全球擁有超過 7 億用戶,這對 NASA 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曝光機會。除了 Netflix,NASA 也透過多種形式,包括影片、音訊、社群媒體以及現場活動,持續加強與全球觀眾的互動,目標是將太空探索的興奮與靈感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NASA+ 仍會維持免費、無廣告的特色,觀眾依然可以透過 NASA 官方網站與專屬應用程式免費收看相關內容。未來,NASA 也將在正式推出前公布更詳細的節目資訊與播放時程。而對於太空愛好者與科學迷來說,這項合作代表著更方便、更多元的觀看選擇,也象徵 NASA 在數位傳播策略上的新布局。
新一代 LG OLED 面板結合 MLA+ 微透鏡陣列技術,提升亮度達 37.5%,峰值可達 1300 nits,即使在明亮環境中,也能清晰還原深邃的黑色與真實色彩。支援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DCI-P3 98.5% 廣色域,色彩層次更為豐富,細膩還原遊戲世界中每一處光影變化。而 800R 的高曲率設計,能貼合人眼視角,營造全景沉浸感。玩家能感受到身處遊戲中心的體驗,大幅提升對畫面細節的感知與操作精準度。此外,21:9 的超寬比例,讓視野比一般螢幕寬廣50%以上,無論遊戲、影片或多工應用,都更加靈活便利。
音效方面,內建 10W x 2 立體聲喇叭,搭配豐富環繞音效設定,營造出更具臨場感的聲音體驗。無需外接喇叭,就能享有震撼音場,增強沉浸式感受,尤其適合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或賽車遊戲的引擎聲浪與細節音效。另外機身還配置 USB Type-C 多功能連接埠,支援影像、音訊與資料傳輸,並提供最高 90W 電力輸出,玩家只需要一條線,就能同時連接筆電或主機,解決桌面凌亂問題,也適合多螢幕、跨設備協作。
Sony 推出《Climate Station》應用,於 PS5 與 PS VR2 免費上架,以沉浸互動方式揭示氣候變遷的複雜性與未來情境。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正式推出互動式氣候變遷體驗應用程式《Climate Station》,並同步登陸 PlayStation 5 與 PS VR2 平台。這款由 PlayStation Studios 團隊開發、與聯合國「為地球而努力聯盟」(Playing for the Planet Alliance)合作打造的免費應用程式,致力於將氣候科學轉化為一場身歷其境的數據導向之旅。
微軟宣布與 AMD 展開多年合作,共同打造次世代 Xbox 晶片與平台。未來 Xbox 將支援多平台與第三方商店,全面發展跨裝置遊戲生態。
微軟在最新一支名為《Xbox + AMD: Powe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Xbox》的影片中,正式對外宣布將與晶片大廠 AMD 展開長期策略合作,攜手研發次世代 Xbox 主機的核心晶片。此次合作不僅限於家用主機的升級,也將延伸至掌上型裝置與雲端平台,預示 Xbox 生態將全面走向多平台整合。
微軟遊戲事業負責人 Sarah Bond 在影片中指出,Xbox 團隊正與 AMD 密切合作,共同推動新一代遊戲體驗。這包括針對次世代主機打造專屬晶片、優化圖形處理與效能表現,更將人工智慧(AI)運算納入架構,進一步提升遊戲畫質與沉浸感。Bond 表示,這項合作是微軟為未來幾年 Xbox 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此次合作的一大亮點,是將 Xbox 體驗從單一設備延伸至多種平台。Bond 強調:「未來的 Xbox 不會被綁定於單一設備或特定商店,而是可以在任何支援平台上運行,包括掌機、個人電腦及雲端系統。」這代表玩家未來可以在不同裝置上,隨時隨地接觸 Xbox 遊戲內容,而不再受限於特定硬體與商業通路。
在 Windows 系統方面,微軟也將進一步整合 Xbox 生態,致力於將 Windows 打造成全球最完整的遊戲平台之一。這項計畫將使玩家可透過 Windows 裝置直接存取 Xbox 遊戲與其他第三方平台,如 Steam 或 Epic Games Store,不再受限於微軟自家的商店環境。
對於現有玩家而言,微軟承諾次世代 Xbox 將全面支援現有遊戲庫的向下相容,確保玩家多年來的遊戲收藏可無縫延續,無需重新購買或重複安裝。
除了桌機與雲端發展,微軟也積極耕耘掌機市場。日前發表的 ASUS ROG Ally 掌機便是一項具體成果,該裝置搭載 Windows 11 作業系統,可使用 Xbox Game Pass、Steam 等平台內容,為掌上型裝置融入完整 Xbox 體驗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