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7月30日Computer

GPD WIN 5 掌機規格曝光:首款無內建電池設計、採用 AMD Strix Halo 平台,雙風扇散熱超猛

作者 KKJ
2025年7月30日 16:30
GPD WIN 5 掌機規格曝光!搭載 AMD Strix Halo 處理器,為極致散熱首創無內建電池設計。Strix Halo 處理器加持,帶來掌機效能新高度。24b7be1673816800a1d9eabadf5c44f8

掌機迷注意!GPD 最新一代掌機 GPD WIN 5 規格正式曝光,不僅搭載 AMD 超強「Strix Halo」處理器平台,更首創「無內建電池」設計,將散熱與性能優先推到極限。

散熱為王:拋棄內建電池、配置雙風扇+四熱管

根據知名掌機 YouTuber The Phawx 曝光的資料,GPD WIN 5 最大亮點在於取消內建電池,為雙風扇與四熱管構成的散熱系統騰出空間,以駕馭高功耗的 Strix Halo SoC。

實測顯示,在運行《黑神話:悟空》等大型遊戲時,GPD WIN 5 支援 55~61W 性能釋放,挑戰傳統掌機難以達成的火力輸出。

不過由於沒有內建電池,玩家需額外購買 80Wh 的外接電池模組,或使用插電方式供電。

GPD WIN 5 掌機規格曝光:首款無內建電池設計、採用 AMD Strix Halo 平台,雙風扇散熱超猛

GPD WIN 5 掌機規格曝光:首款無內建電池設計、採用 AMD Strix Halo 平台,雙風扇散熱超猛

處理器雙版本,Max 385 主打性價比

GPD WIN 5 提供兩種處理器版本:

  • Ryzen AI Max+ 395(高階)

  • Ryzen AI Max 385(主打性價比,保留 32CU GPU、CPU 縮減為 8 核心)

這樣的設計讓 Max 385 雖然在 CPU 上有所縮減,但遊戲效能損失不大,預料會成為較受大眾青睞的版本。

規格全方位進化,螢幕、操作體驗再升級

GPD WIN 5 搭載一塊 7 吋原生橫向螢幕,支援:

  • FHD 1920×1080 解析度

  • 120Hz 高刷新率

  • 10 點觸控

  • 6ms 反應時間

  • 100% sRGB 色域

操作體驗方面也升級至:

  • 2000Hz 回報率搖桿

  • 霍爾效應扳機

  • 可編程背鍵

儲存空間彈性大,內建多種擴充選項

記憶體提供 32GB / 64GB / 128GB LPDDR5x-8000 多種選項,儲存方面支援:

  • 1× M.2 2280 PCIe 4.0×4 SSD 插槽

  • 1× SD 3.0 讀卡槽

  • 1× 佰維 Mini SSD 模組專用槽(PCIe 4.0×1)

此外還配置兩個支援 DP Alt 模式的 USB-C,其中一個為 40Gbps 高速規格,亦可用來供電。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現在連餅乾口味都能靠 AI 設計!OREO AI 新口味「無麩質金色香草夾心餅乾」評價一面倒

作者 Shaoyun
2025年7月30日 16:00
AI 不只能寫文章、畫圖,現在連餅乾口味都能靠 AI 設計!0e7d9082503bc5b429723a22c1b09e6c

AI 不只能寫文章、畫圖,現在連餅乾口味都能靠 AI 設計!

OREO 與 Chips Ahoy 母公司 Mondelez International,近年積極導入 AI 技術來研發全新零食口味與配方,不僅讓產品開發流程更有效率,甚至將新品上市的速度提高了 4 至 5 倍。目前,這項技術已成功打造出包括「無麩質黃金香草夾心 OREO」,以及今年四月剛上市的「巧克力蝴蝶椒鹽脆餅」等 70 種不同產品。

OREO 今年四月在美國等國家剛上市由 AI 研發的「巧克力蝴蝶椒鹽脆餅」新口味。(圖片來源:MASS LIVE)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Mondelez 自 2019 年起導入由軟體顧問公司 Fourkind(後被Thoughtworks 併購)開發的 AI 系統。這套工具並非使用類似 ChatGPT 的生成式 AI,而是基於機器學習演算法,透過大量資料找出口味配方的潛在模式與可能性,進而生成新的食譜建議。

Mondelez 研發人員 Kevin Wallenstein 指出,他們通常會在實驗室中先設定各項條件,例如風味、香氣、外觀等,然後輸入 AI 模型中,接著系統就能根據這些目標條件,同時考量配方中各項原料成本、營養組成、甚至對環境的影響,生成多組可能的配方建議,達到兼顧風味與永續的研發成果。

現在連餅乾口味都能靠 AI 設計!OREO  AI 新口味「無麩質金色香草夾心餅乾」評價一面倒

雖然 AI 能快速產出配方,但因 AI 模型無法百分之百掌握「美味」,有時會提出不合理的配方建議,所以最終的成品仍會交由人類味覺測試員進行實際品嚐與調整,確保成品符合消費者預期。Wallenstein 表示,「消費者希望產品吃起來像他們想像的那樣,我們就會不斷調整,直到達到那個標準。」

頗受消費者歡迎的 OREO 無麩質黃金香草夾心亦是由 AI 開發的新品項。(圖片來源:MASS LIVE)

目前由 AI 研發的「無麩質黃金香草夾心 OREO」已在美國等地區上市,根據 reddit 上網友的反饋來看,意外的大受歡迎,有網友在社群上指出,無麩質版本因為使用米粉取代小麥粉,使得餅乾本體吃起來更酥脆,咬下去的「卡滋感」更明顯,直言「根本比原版好吃」。

現在連餅乾口味都能靠 AI 設計!OREO  AI 新口味「無麩質金色香草夾心餅乾」評價一面倒

另一位網友則分享自己與家人對「無麩質黃金夾心 OREO」的喜愛:「它的餅乾部分比較脆,但不是那種令人不舒服的硬感,整體甜度似乎也比較剛好。」甚至表示:「我們應該不會再回去買一般版OREO了。」

現在連餅乾口味都能靠 AI 設計!OREO  AI 新口味「無麩質金色香草夾心餅乾」評價一面倒

此外,這項 AI 技術目前也被應用於 OREO 現有產品的配方優化,每隔幾年便會重新評估是否需要更換香草萃取或巧克力豆等原料供應商,確保風味與品質持續進化。

由此可見,透過 AI 的加持,食品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出更多創新產品,也讓 OREO 這個百年品牌在數位時代中持續保持新鮮感。

來源:MR TECH KING 、NEW YORK POST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山寨到連字體都像」Sony在美告騰訊《荒野起源》仿冒《地平線》

作者 KKJ
2025年7月30日 15:30
騰訊《荒野起源》遭索尼指控抄襲《地平線》,角色與玩法高度雷同,引發全球關注。索尼不容熱門IP遭抄襲,《地平線》系列是品牌重要代表作。444f581e772decbddb61a694e7ac892c

騰訊又惹上麻煩了!索尼互動娛樂(SIE)日前正式在美國加州聯邦法院控告騰訊旗下新遊戲《荒野起源》涉嫌抄襲自家招牌作品《地平線:零之曙光》。Sony 指控對方在角色設計、玩法機制與美術風格上「幾乎複製貼上」,這起跨國訴訟也正式進入司法程序。

「山寨到連字體都像」Sony不忍了

根據索尼向法院遞交的訴狀指出,《荒野起源》不只背景設定雷同,同樣採用「科技與自然共存的末日世界」,甚至主角也設定為「弓箭少女對抗機械獸」,完全套用《地平線》核心概念。更誇張的是,連遊戲標題的字體與色調都極度相似。

Sony 還引用多家媒體報導與網友評論,指出該作被戲稱為 「Horizon Zero Originality」(零創意地平線),認為這已不只是「借鏡」,而是「系統性模仿」。

曾被拒合作,如今卻單飛上架

索尼還爆料,其實早在 2024 年,騰訊旗下北極光工作室(Aurora Studio)就曾主動提案,希望與索尼合作開發 Horizon 衍生作,但遭 Sony 駁回。不料過沒多久,《荒野起源》就出現在 Steam 展示頁上,還預告支援 PS5 與 Xbox。

目前該遊戲尚未正式上市,但已開放預約測試。Sony 則要求法院頒布禁令阻止其發行,並索取每件侵權作品最多 15 萬美元(約新台幣 490 萬元)的賠償金。

為什麼這案子值得關注?

這次的訴訟之所以引起這麼多關注,原因不只是遊戲內容相似這麼簡單。首先,這可不是哪家小型開發商偷偷「借鏡」,而是全球兩大遊戲巨頭的正面交鋒。索尼作為《地平線》系列的版權擁有者,顯然不打算坐視旗下熱門 IP 被「山寨」;而騰訊則是擁有龐大資源與開發團隊的中國科技龍頭,一旦敗訴不只是遊戲下架那麼簡單,可能還會對其全球發展戰略產生重大影響。

更重要的是,《地平線》系列不只是普通的遊戲,它是 PlayStation 品牌形象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銷量已突破千萬套。對索尼來說,這不只是一款遊戲被模仿的問題,而是整個品牌價值與創意成果的保護戰。這場官司的結果,可能會進一步界定未來遊戲業界在角色設計、美術風格與世界觀設定上,究竟什麼程度才算合理借鑑、什麼又是赤裸裸的抄襲。

此外,過去幾年,隨著中國遊戲廠商大舉進軍國際市場,類似的「靈感碰撞」事件頻頻發生。從《原神》剛推出時被指像《薩爾達》,到今年爆紅的《幻獸帕魯》也被質疑太像《寶可夢》,遊戲界對「抄不抄」的討論已從坊間聲浪走進法庭。而這次索尼與騰訊之間的對決,無疑將成為指標性案例,不只是雙方的法律對抗,更是全球遊戲創意界線的重新劃分。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NotebookLM 推出「影片摘要」功能,可將筆記轉換為配有旁白的投影片

作者 ycr
2025年7月30日 15:15
NotebookLM 推出影片摘要功能,可以將資料轉換為帶有旁白的視覺化投影片;目前影片摘要功能已向所有英語使用者推出,Google 也表示很快將會支援更多語言。A34074ca1e64b5bcdbfef43b85cbdfca

NotebookLM 繼先前可以將筆記轉為 AI Podcast 的語音摘要(Audio Overview)後,今再度宣布升級推出「影片摘要 Video Overviews」功能。只要點選影片摘要,便能將上傳至 NotebookLM 的資料轉換為配有旁白的投影片,以視覺化的方式吸收資訊。目前,NotebookLM 影片摘要功能已向所有英語使用者推出,Google 也表示很快將會支援更多語言。

影片摘要功能首次發表是在今年的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上,是 Studio 功能中的一個全新類別。可以將其想像為語音摘要的視覺替代方案,使用方式一樣是先在筆記本中上傳所有相關資料,接著點擊一旁的「影片摘要」按鈕,接著就會自動生成出一個帶有旁白的投影片。AI 主持人不只會建立新的視覺呈現來輔助說明重點,同時也會從使用者上傳的文件中擷取圖片、圖表、引文和數據等。

同樣的,使用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量身打造影片摘要,像是指定要聚焦的主題、說明學習目標、描述目標受眾等等。比方說,你可以提出像「我對這個主題一無所知,請幫我理解論文中的圖表」這樣的通用問題,也可以提出更具體的問題,例如「我已經是 X 領域的專家,我的團隊正在研究 Y,請聚焦在 Z 上。」

而目前最先推出的形式,是帶有旁白的投影片,Google 表示,這僅是第一個格式,未來也將會推出更多格式。影片摘要功能已向所有英語使用者推出,根據我們的測試,目前台灣看起來還無法使用,不過 Google 也說 NotebookLM 的影片摘要功能很快就會支援更多語言了。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寶可夢卡牌手遊 《Pokémon TCG Pocket》新卡包「天與海的指引」將在 7/30 上線!特典卡、新規搶先看

作者 Shaoyun
2025年7月30日 15:00
寶可夢公司近日宣布,其與Creatures Inc.以及DeNA Co., Ltd.共同開發的手機遊戲《Pokémon TCG Pocket》將在7/30推出全新主題擴充包「天與海的指引」。Afb49883a742179ffac7dafd65e95a25

在日前「Pokémon Presents」中公開實體新卡包消息後,寶可夢公司近日也宣布,由其與 Creatures Inc. 以及 DeNA Co., Ltd. 共同開發的手機遊戲《Pokémon Trading Card Game Pocket》將在 7 月 30 日推出全新主題擴充包「天與海的指引」。

這次《Pokémon TCG Pocket》全新登場的卡包「天與海的指引」以《寶可夢 金/銀》兩大招牌傳說寶可夢「鳳王」和「洛奇亞」為主題,並收錄大量城都地區的寶可夢卡牌。

部分在「天與海的指引」中登場的卡牌

在新登場的卡牌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不需要能量」就能使出招式的寶可夢們首次登場,皮丘看起來睡得很香甜的插畫,也千萬不要錯過了。

寶可夢卡牌手遊 《Pokémon TCG Pocket》新卡包「天與海的指引」將在 7/30 上線!特典卡、新規搶先看

寶可夢卡牌手遊 《Pokémon TCG Pocket》新卡包「天與海的指引」將在 7/30 上線!特典卡、新規搶先看

寶可夢卡牌手遊 《Pokémon TCG Pocket》新卡包「天與海的指引」將在 7/30 上線!特典卡、新規搶先看

新收藏冊、收藏板登場

在 8 月 1 日,繪有鳳王與洛奇亞的新收藏冊和收藏板將會登場。 透過開封卡牌包與遊玩得卡挑戰獲得卡牌,享受專屬於您的收藏吧。

寶可夢卡牌手遊 《Pokémon TCG Pocket》新卡包「天與海的指引」將在 7/30 上線!特典卡、新規搶先看

「交換」功能更新

除此之外,《Pokémon Trading Card Game Pocket》將於 2025 年 7 月 30 日 14:00 更新交換功能,追加「好想要!」功能 可讓其他玩家看見自己想透過「交換」換取的卡牌。

自己想要的卡牌可在「自己的卡牌」畫面登錄,最多可登錄 20 張,並還可以從「想要的卡牌」中選出 3 張顯示在「個人資訊」。

寶可夢卡牌手遊 《Pokémon TCG Pocket》新卡包「天與海的指引」將在 7/30 上線!特典卡、新規搶先看

修改交換功能 

另外遊戲內將廢除「交換代幣」,今後不必再為了準備交換而消耗卡牌,取而代之的是,交換⬥⬥⬥、⬥⬥⬥⬥、★ 的卡牌時需要「閃亮沙子」。

獲得已登錄到圖鑑的卡牌時自動賦予的「閃亮沙子」數量將會變得比以往還多。 目前持有的交換代幣可在「商店/兌換處」兌換成開包沙漏或閃亮沙子。(可交換的「開包沙漏」設有上限值。)

寶可夢卡牌手遊 《Pokémon TCG Pocket》新卡包「天與海的指引」將在 7/30 上線!特典卡、新規搶先看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LINE Pay 跟 iPASS MONEY 年底分家!還能轉帳給 LINE 好友嗎?

作者 WL.
2025年7月30日 14:30
一卡通iPASS MONEY將轉移陣地!想繼續使用LINE好友轉帳功能嗎?記得下載一卡通iPASS MONEY App,無痛轉移,享受便捷支付體驗。613a98042d54f6464d6e017662d596f3

一卡通宣布將於2025年底終止與LINE Pay合作,原本在LINE Pay錢包中的iPASS MONEY功能,將全面移轉至「一卡通iPASS MONEY」App。由於早期還沒有LINE Bank時,在LINE轉帳給LINE好友都是透過iPASS MONEY,因此,未來若想要繼續在LINE轉帳,就要改用一卡通 iPASS MONEY App或申請LINE Bank帳戶。

步驟 1:打開一卡通 iPASS MONEY App,點選「LINE好友轉帳」。

 LINE Pay 跟 iPASS MONEY 年底分家!還能轉帳給 LINE 好友嗎?

步驟 2:先選擇「好友轉帳」,也可以在此編輯常用轉帳帳號。

 LINE Pay 跟 iPASS MONEY 年底分家!還能轉帳給 LINE 好友嗎?

步驟 3:接著會要求連結LINE,在此選擇「打開」即可。

LINE Pay 跟 iPASS MONEY 年底分家!還能轉帳給 LINE 好友嗎? 

步驟 4:這裡就是選擇轉帳金額及輸入備註,再按下「選擇好友」。

 LINE Pay 跟 iPASS MONEY 年底分家!還能轉帳給 LINE 好友嗎?

步驟 5:在LINE好友清單找中,找到要轉帳的對象,在按下「分享」。

 LINE Pay 跟 iPASS MONEY 年底分家!還能轉帳給 LINE 好友嗎?

步驟 6:此時好友會收到「接受轉帳」訊息,但必須也要有一卡通 iPASS MONEY App也能收款。

 LINE Pay 跟 iPASS MONEY 年底分家!還能轉帳給 LINE 好友嗎?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Audio-Technica ATH-R50x 開箱評測:延續旗艦聲學基因,打造細膩開闊聽感

作者 Shaoyun
2025年7月30日 14:00
鐵三角 ATH-R50x 延續經典 R 系列,主打輕量舒適與精準聲音。R50x 不僅聲音自然通透,更是兼顧實用與性價比的選擇,適合影音創作者。Bd01c412d138b7695018c1639941c528

影音當道,無論是剪片或混音,耳機的聲音準確與配戴舒適性成了創作者挑耳機不可或缺的條件。而日前,鐵三角全新推出的中階 ATH-R50x,延續經典R系列的開放式設計思維,但將過往高階 R70x 型號的聲學特性下放,不僅聲音自然通透,還主打輕量舒適,無疑是一款兼顧實用與性價比的選擇。

廠商資訊

■ 台灣鐵三角 ■ 0800-774-488 ■ www.audio-technica.com.tw/

產品規格

■ 驅動單體:Ø45mm

■ 輸出感度:93.3dB / mW

■ 頻率響應:5∼40,000Hz

■ 最大承受功率:1,600mW

■ 輸入阻抗:50Ω

■ 輸入端子:Ø3.5mm 迷你鍍金立體聲插頭

■ 重量:約 207g

■ 顏色:黑

建議售價

4,980 元

在旗艦級開放式監聽耳機 ATHR70x 推出十週年之際,鐵三角於今年擴展出更豐富完整的 R 系列產品線,一口氣帶來 R70xA、R50x 與 R30x 三款開放式監聽耳機新作,透過下放專業級聲學技術,讓更多用戶以更親民的價格,體驗其經典機的細膩音質。其中,定位在中階的 R50x,耳罩外部採用鋁製蜂巢狀沖孔網罩與開放式單體結構,賦予聲音更寬廣自然的表現力,頭帶部分則以堅固的金屬骨架結構打造,搭配分布於頭頂兩處的頭墊設計,能維持穩定與支撐。實際配戴上,耳罩尺寸適中且包覆性佳,搭配記憶海綿耳墊能有效分散壓力,久戴下來耳朵與頭部也不容易感到壓迫與疲累,再加上整機重量僅約 207 克,輕盈但不失穩定,對經常需要戴耳機工作的剪輯師與混音師來說是個貼心設計。

展現精準自然的聲音

在聲音表現上,R50x 繼承旗艦款 R70x 的聲音基因,其核心搭載一顆 45mm大口徑驅動單元,並透過獨家技術改良音響回路,抑制內部多餘共振,讓振膜能更靈敏地反應聲波細節且有效抑制失真,帶來 5Hz 至 40,000Hz 的寬廣音頻,加上開放式監聽耳機特性,實際聆聽下,R50x 展現出極為開闊的音場與優秀的分離度,不僅低頻控制得當、不轟不悶,中頻飽滿清晰,高頻則細緻通透又不刺耳,即便是細膩的女聲或弦樂演出,也能忠實傳達其聲音動態,聽感自然又富空氣感。

產品特色

蜂巢式鋁質沖孔網罩有助呈現更開放自然的聲音,同時拓展音場寬度,帶來更具臨場感的聽感。

導線連接處不僅能連接到專業設備,還能在手機、PC 和隨身播放器上實現精準監聽。

金屬頭帶兼顧穩固性、結構強度與輕盈感,即使長時間使用耳機也不易感到壓迫。

滿足多元監聽場景

若是長時間需要監聽聲音、調整音效或編輯語音內容的影音創作者與音樂工作者,R50x 會是相當理想的選擇,一方面它延續自旗艦款 R70x 的聲音設計哲學,不只提供線性平衡的音色,更將高解析的開放式聲場與出色的聲音分離度納入考量,讓你能更精確掌握每一道聲音細節。加上這台採用 50 歐姆低阻抗設計,即便是使用手機、一般筆電或桌機耳機孔,也能輕鬆驅動、穩定輸出,輕鬆勝任各種應用需求。

產品特色

頭墊分佈在左右兩側,看似陽春、實則能帶來良好的佩戴感。

絨布耳罩耳墊十分柔軟厚實,佩戴舒適且不壓迫雙耳,不過布面材質久戴難免易悶。

1.2m、3m 音源導線一端 2.5mm、另端 3.5mm 鍍金立體聲迷你插頭,並配有 6.3mm 轉接頭。

總評結語:用平民價聽見旗艦感!

外型設計 ★★★★☆

耳罩使用鋁質蜂巢沖孔網罩搭配開放式結構,不僅造型耐看,也有助聲音自然延伸,頭帶則採金屬骨架結構,結合可更調式長短設計,兼具耐用性與調整彈性。

佩戴感受 ★★★★

整機僅約 207g,配戴起來輕盈不壓頭,耳罩大小適中,記憶海綿耳墊具備良好包覆感與減壓效果,即便長時間使用也不易疲累,但布面材質稍感悶熱。

監聽品質 ★★★★☆

搭載與旗艦款同級的 45mm 大口徑單體,具備 5Hz~40,000Hz 的寬廣響應範圍,帶來通透自然的聲音與精準的全音域音色,適合細節監聽與影音工作者。

實用性 ★★★★☆

50 歐姆低阻抗設計能輕鬆與手機、筆電或 DAP 等日常裝置連接,穩定驅動不費力,同時附有 1.2 和 3 公尺可拆式導線與 6.3mm 轉接頭,靈活應對不同監聽場景。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Audio-Technica ATH-R50x 開箱評測:延續旗艦聲學基因,打造細膩開闊聽感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三星 S26 Ultra 最新算繪圖曝光!鏡頭設計大改、充電升級至 60W

作者 KKJ
2025年7月30日 13:30
三星 S26 Ultra 最新算繪圖曝光!鏡頭設計大改、充電升級至 60WAf97fd83047ac5bfcd0bdb86ac1be463

三星下一代旗艦機皇 Galaxy S26 Ultra 的最新設計資訊已在網路上曝光。根據最新洩漏的算繪圖與爆料內容,S26 Ultra 在鏡頭模組、螢幕技術和充電速度上都將迎來顯著的升級。

告別獨立挖孔?全新島狀鏡頭設計登場

根據爆料者分享的算繪圖,S26 Ultra 最引人注目的改變在於鏡頭設計。過去四代的 Galaxy S Ultra 系列都採用了獨立的挖孔式鏡頭排列,而 S26 Ultra 可能會改為一個「島狀結構」的鏡頭模組,將四顆鏡頭中的三顆整合在一起。這對 Ultra 系列來說將是一次巨大的外觀變革。

三星 S26 Ultra 最新算繪圖曝光!鏡頭設計大改、充電升級至 60W

在相機規格方面,知名爆料人士 UniverseIce 認為,S26 Ultra 將配備升級版的 2 億畫素主感光元件,並擁有更大的光圈。同時,手機還將搭載新的 3 倍長焦鏡頭,以及光圈同樣加大的 5 倍潛望式模組。

機身尺寸方面,預計會比前一代(162.8 x 77.6 mm)略寬略高,但重量會比目前的 218 克稍輕一些。

三星 S26 Ultra 最新算繪圖曝光!鏡頭設計大改、充電升級至 60W

螢幕黑科技:更亮、更準、更省電

三星預計將為 S26 Ultra 換上一款全新的 6.9 吋 AMOLED 螢幕。這款螢幕將採用「發射極上色(Color on Encapsulation, CoE)」技術,其原理是將彩色濾光片直接整合到發光層中。這項技術預期能提升色彩準確度與亮度輸出,同時降低整體功耗。此外,新的洩漏消息也指出,S26 Ultra 將採用升級的第三代抗反射玻璃。

另一個重大的升級是有線充電速度。最新的報告顯示,S26 Ultra 的充電速度將提升至 60W。相較於 S24 Ultra 及其前幾代機型的 45W 充電能力,這將是一個幅度不大但受歡迎的升級。但可惜的是,據傳聞電池容量仍將維持在 5000mAh 不變。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TAMASHII EXHIBITION 萬代玩具展登陸高雄駁二!全新系列《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等作品登場

作者 Shaoyun
2025年7月30日 12:30
由台灣萬代南夢宮收藏玩具事業部主辦的年度玩具盛事TAMASHII EXHIBITION 2025」將於 7 月 26 日至 8 月 3 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的蓬萊區 B4 倉庫盛大登場!Ff58a525868dcc221b050eeccef0ebd5

由台灣萬代南夢宮收藏玩具事業部主辦的年度玩具盛事「TAMASHII EXHIBITION 2025 IN KAOHSIUNG ~TAMASHII NEXT~」將於 7 月 26 日至 8 月 3 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的蓬萊區 B4 倉庫盛大登場!

本次展出內容集結日本萬代 SPIRITS 收藏玩具事業部 TAMASHII NATIONS 旗下眾多品牌商品,包含《航海王》、《七龍珠》、《機動戰士鋼彈》、《超人力霸王》、《獵人》、《膽大黨》等多部人氣作品將於展區亮相。 

《七龍珠》、《哥吉拉》、《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豐富作品現身

  「TAMASHII EXHIBITION 2025 IN KAOHSIUNG」今年特別規劃人氣JUMP作品《航海王》系列展區,將特別展出以未來島蛋頭篇造型登場的「S.H.Figuarts 多尼多尼·喬巴 -未來島蛋頭篇-」,讓經典角色以全新造型帥氣登場。此外,《七龍珠》、《哥吉拉》系列也將展出一系列模型作品,讓粉絲們一睹為快!

TAMASHII EXHIBITION 萬代玩具展登陸高雄駁二!全新系列《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等作品登場

《鋼彈》系列展區更將曝光全新系列《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中的「METAL ROBOT魂 <SIDE MS> 紅色鋼彈」以及「METAL ROBOT魂 <SIDE MS> 白色鋼彈」,最新特攝系列作品第一戰隊「S.H.Figuarts 紅狼者」、「S.H.Figuarts 超人力霸王奧米加」也將同步展出,讓粉絲們大飽眼福。

TAMASHII EXHIBITION 萬代玩具展登陸高雄駁二!全新系列《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等作品登場

超人氣《蠟筆小新》試作品、話題作品《膽大黨》、《鬼滅之刃》登續登場

「TAMASHII EXHIBITION 2025 IN KAOHSIUNG」會場內將展出超可愛的「S.H.Figuarts 野原新之助」等眾多超高人氣作品,包含話題不斷的《膽大黨》及《怪獸8號》、擁有廣大粉絲群的《我的英雄學院》、《鬼滅之刃》,以及經典不敗的《獵人》和《JoJo的奇妙冒險》等。不論是初次接觸的新粉絲,還是一路追隨的忠實鐵粉,都能在現場找到令自己心動不已的角色與場景,深入感受作品的魅力。

TAMASHII EXHIBITION 萬代玩具展登陸高雄駁二!全新系列《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等作品登場

不僅如此,許多模型系列新品牌也將來到高雄與玩具收藏家們見面,包含充滿蓬鬆柔軟與花朵氛圍的療癒系模型品牌《mofamofy》將帶來三麗鷗人氣角色的全新模型,以及以《航海王》原作漫畫、動畫和角色服裝為靈感的盲盒品牌《LUFFY’s》,現場也將展出活動限定的 LUFFY’s 的巨大立像,歡迎粉絲前往拍照打卡。

TAMASHII EXHIBITION 萬代玩具展登陸高雄駁二!全新系列《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等作品登場

免費模型試玩!完成指定任務送限量好禮

「TAMASHII EXHIBITION 2025 IN KAOHSIUNG」不僅展出豐富內容,為了讓粉絲能更深入感受角色的魅力,本次會場將特別於活動期間兩個週末(7月26至27日及8月2至3日)設置「可動模型試玩區」,開放部分人氣商品,供到場民眾親自體驗可動模型的魅力!

會場也將同步開設TAMASHII SPOT移動店,販售多款TAMASHII NATIONS STORE限定品,南台灣的收藏家千萬不要錯過!而為回饋喜愛台灣萬代南夢宮的玩具愛好者們,凡於活動期間在會場完成「好禮贈」任務,即可獲得 TAMASHII 精美收納盒一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TAMASHII EXHIBITION 萬代玩具展登陸高雄駁二!全新系列《機動戰士鋼彈GQuuuuuuX》等作品登場

TAMASHII EXHIBITION 2025 IN KAOHSIUNG

  • 地點: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蓬萊區 B4倉庫(804 高雄市鼓山區蓬萊路 99 號)
  • 時間:活動時間:2025/7/26(六)~2025/8/3(日) 11:00-19:00 (最後入場時間18:40)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OpenAI ChatGPT Agent 輕鬆通過「我不是機器人」驗證測試

作者 ycr
2025年7月30日 11:00
OpenAI 的 ChatGPT Agent 最近展示了一項令人驚訝的能力,它能輕鬆通過 Cloudflare 的反機器人驗證,這項驗證旨在阻止像它這樣的自動化程式。F66fd46f62276da6b83422929d2da5c0

OpenAI 的 ChatGPT Agent 最近展示了一項令人驚訝的能力,它能輕鬆通過 Cloudflare 的反機器人驗證,這項驗證旨在阻止像它這樣的自動化程式。這項新的 ChatGPT Agent 功能允許 OpenAI 的 AI 助理控制自己的網頁瀏覽器,在沙盒環境中運行,並能訪問真實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可以透過 ChatGPT 介面中的視窗監控 AI 的操作,並在 AI 採取可能產生實際後果(例如購物)的行動前,系統會要求使用者提供權限。

AI 親自描述通過驗證流程

一位 Reddit 用戶「logkn」在 r/OpenAI 社群中分享了一組截圖,顯示 AI Agent 在完成影片轉換任務時,能毫不費力地跳過驗證步驟,而這一步本應會出現 CAPTCHA(全自動區分電腦和人類的圖靈測試)挑戰。

ChatGPT Agent 在操作時顯示,「連結已插入,所以我現在將點擊『驗證您是人類』的方塊,以完成 Cloudflare 上的驗證。這一步是為了證明我不是機器人並繼續操作所必需的。」(圖片來源:Reddit)

驗證完畢後,ChatGPT Agent 接續顯示,「Cloudflare 驗證成功。現在,我會點擊『轉換』按鈕,繼續進行下一步驟。」(圖片來源:Reddit)

從截圖來看,Agent 按照步驟先點選了「驗證您是人類」的核取方塊,再點擊「轉換」按鈕完成任務。整個過程中,AI 還即時敘述自己的操作流程:「連結已插入,現在我將點擊『驗證您是人類』的複選框以完成 Cloudflare 上的驗證。這一步是證明我不是機器人並繼續操作的必要步驟。」

CAPTCHA 軍備競賽

儘管這次 Agent 沒有遇到實際的 CAPTCHA 圖像謎題,但它成功通過了 Cloudflare 的行為篩選,這項篩選決定是否呈現此類挑戰,這證明了其複雜的瀏覽器自動化能力。

CAPTCHA 系統作為網路安全措施已有數十年歷史。電腦研究人員在 1990 年代發明了這項技術,用於篩選機器人,阻止它們向網站輸入資訊,最初使用帶有扭曲字體、通常被線條或雜訊遮擋的字母和數字圖像,以挫敗電腦視覺演算法。其假設是這項任務對人類來說很容易,但對機器來說很困難。

Cloudflare 的篩選系統 Turnstile 通常會出現在實際 CAPTCHA 挑戰之前,是當今部署最廣泛的機器人偵測方法之一。這個複選框會分析多種訊號,包括滑鼠移動、點擊時間、瀏覽器指紋、IP 信譽和 JavaScript 執行模式,以判斷使用者是否表現出類似人類的行為。如果這些檢查通過,使用者無需看到 CAPTCHA 謎題即可繼續。如果系統偵測到可疑模式,就會升級到視覺挑戰。

AI 模型能夠擊敗 CAPTCHA 並非完全新鮮事(儘管有一個 AI 敘述整個過程確實相當新穎)。AI 工具已經能夠擊敗某些 CAPTCHA 一段時間了,這導致了創造者和擊敗者之間的軍備競賽。OpenAI 於一月推出的實驗性網路瀏覽 AI Agent Operator 在點擊某些 CAPTCHA 時面臨困難(也曾受訓停止並要求人類完成它們),但最新的 ChatGPT Agent 工具已獲得更廣泛的發布。

雖然這些突破讓 CAPTCHA 的防禦力受到質疑,但實際上,CAPTCHA 的目標早已不只是「阻止」機器人,而是「拖慢」與「增加成本」。一些惡意組織甚至會僱用「驗證農場」,以人工方式大量繞過驗證機制。

CAPTCHA 對於營運它們的人來說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自 2007 年以來,reCAPTCHA 專案開始將其測試作為免費勞動的形式,用於數位化書籍和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Google 於 2009 年收購了 reCAPTCHA,並將其用途擴展到解碼 Google 街景地址,從解決挑戰的人類使用者中提取視覺知識。如今的 reCAPTCHA 挑戰幫助 Google 訓練 AI 模型進行圖像識別,這形成一個諷刺的循環,人類證明自己不是機器人,實際上卻在幫助 AI 更好地擊敗未來的 CAPTCHA。

ChatGPT Agent 的能力不止如此

CAPTCHA 只是 ChatGPT Agent 可以處理的複雜任務的一個例子。例如,另一位 Reddit 用戶展示了一張 Agent 明顯購買了一堆雜貨的照片。「我讓 Agent 模式在我昨天工作的時候從當地超市訂購了一些雜貨,今天早上我去取貨,」這位 Reddit 用戶寫道。「它實際上毫無問題地完成了,並且在製作一份適合我的購物清單方面做得不錯。我幾乎沒有提供任何詳細說明,只是說要避免紅肉,優先考慮健康,並將總價控制在 150 美元以下。」

但 ChatGPT Agent 也並非完美無缺。一些糟糕的網站使用者介面顯然比 CAPTCHA 檢查點更能阻撓這個新的機器人。「你的 Agent 比我的好多了,」一條 Reddit 回覆寫道。「我的 Agent 無法弄清楚如何進入 Stop and Shop 網站。」

資料來源:Ars Technica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三星 Exynos 2600 逆襲有望?早期 GPU 跑分流出,效能傳聞領先驍龍 8 Elite

作者 KKJ
2025年7月30日 10:30
三星Exynos 2600晶片GPU跑分曝光,效能驚人!Exynos 2600的Xclipse 960 GPU效能或將超越高通旗艦晶片,但仍需關注後續發展。Faf2546b12ce221359b1026e1e3c21a1

在三星(Samsung)Exynos 2600 旗艦晶片傳出可能延後發表的消息後,最近開始有更多關於這款次世代晶片的資訊流出。繼先前有 CPU 規格現身在 Geekbench 跑分資料庫後,現在我們終於對它的 GPU 效能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位 X(前身為 Twitter)的用戶,最近貼出了一張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 的跑分測試截圖,圖中顯示 Exynos 2600 晶片獲得了 3135 分的驚人成績。這個分數,比起目前搭載高通(Qualcomm)Snapdragon 8 Elite 晶片的智慧型手機預期得分,高出了大約 15%。

如果這項數據屬實,這意味著 Exynos 2600 所搭載的 Xclipse 960 GPU,其效能將比目前高通的旗艦晶片更加強大。

三星 Exynos 2600 逆襲有望?早期 GPU 跑分流出,效能傳聞領先驍龍 8 Elite

不過,先別高興得太早,這項數據背後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

首先,這顆三星 SoC 很有可能是在散熱條件極佳的測試平台(test bench)上運行的。優異的散熱能讓晶片發揮出更高的原始效能,這是在塞進空間有限的智慧型手機後,難以複製的表現。

其次,這可能還不是這款晶片的最終版本。Exynos 2600 預計將在 2026 年初與 Galaxy S26 系列旗艦手機一同發表,在此之前,三星仍有可能對其規格(例如時脈速度)進行調整。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等到 2026 年 Exynos 2600 正式登場時,它要面對的對手將會是更新一代的 Snapdragon 8 Elite 2,而非現今的 Elite。拿明年的晶片去跟今年的對手比較,參考價值相對有限。

總結來說,現在要斷定 Exynos 2600 是否能全面超越高通的頂級晶片還為時過早,但這些初期的測試結果,確實讓人對三星自家晶片的未來,重新燃起了希望。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OVO 推出全球最小 HD 投影機「小蘋果 U3」,主打極致輕巧與畫質升級,建議售價 16,980 元

作者 小治
2025年7月30日 09:30
台灣品牌 OVO 推出全球最小 HD 投影機小蘋果 U3,主打 249 克輕巧機身與畫質、效能、對焦三大升級,搶攻行動投影市場。Ab789d21f72c89e992ea589686199579

由台灣團隊研發的智慧視聽品牌 OVO,近日正式推出新一代高畫質行動投影機「小蘋果 HD 獨步版 U3」。新機延續前代 U1 的熱銷佳績,在體積與重量保持輕巧的同時,全面升級畫質、效能與操作體驗。官方強調,U3 是目前全球體積最小的 HD 投影機,重量僅 249 克,適合現代消費者在多種生活場景中隨時隨地享受影音娛樂。

體積小但功能升級

U3 雖主打輕便設計,但在三大核心面向進行明顯升級。首先,畫質由前代的 SD 提升至 HD 解析度,清晰度提升達 125%,適合家庭劇院、房間追劇等需求。其次,整體效能提升 140%,在開啟多工應用或連接外部裝置時,系統仍能維持流暢操作。此外,原本需要手動調整的對焦機制也升級為「極速自動對焦」,開機即可完成畫面校正,對於常在不同空間使用的用戶尤為便利。

OVO 推出全球最小 HD 投影機「小蘋果 U3」,主打極致輕巧與畫質升級,建議售價 16,980 元

聚焦行動投影機市場

根據 Global Growth Insight 的研究指出,2024 年全球智慧投影機市場規模已達 31.1 億美元,預估至 2033 年將增至 97.2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為 13.5%。其中,有超過 57% 的消費者偏好便於攜帶、功能多元且具備智慧系統的產品。OVO 小蘋果 U3 的定位正是呼應這股市場趨勢。

OVO 創辦人暨執行長吳有順表示,U3 的設計理念是在「限制中追求自由」,以「無界」概念打破空間與設備的侷限,讓用戶能隨時隨地享受高畫質、沉浸式的影音體驗。

內建內容 OVO TV 平台

OVO 小蘋果 U3 支援 WiFi 6 與藍牙 5.4,強化串流穩定性與裝置連接體驗。搭配內建的 OVO TV 系統,整合美國專利介面技術、免費第四台與自研播放器,用戶無需額外下載 App 即可享受豐富影音內容。系統首頁提供免費 VOD 高畫質影片選項,滿足即時觀看需求。

此外,OVO 宣布自 U3 起,所有內建 OVO TV 系統的新款投影機將提供長達七年的免費軟體更新服務,解決消費者對智慧設備易成「系統孤兒」的疑慮,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上市資訊

OVO 小蘋果 HD 獨步版 U3 即日起於 OVO 官網、momo 購物網、PChome、Yahoo 購物中心、東森購物等通路開賣,建議售價為新台幣 16,980 元。上市首月推出限時優惠價 13,980 元,活動至 8 月 31 日止,燦坤 3C 也將於近期上架。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itch.io 禁止「未成年與非自願情節」!玩家擔心《巫師3》《法環》遭殃,批遊戲審查走回頭路

作者 KKJ
2025年7月29日 16:30
itch.io 新規惹議!《巫師3》《艾爾登法環》恐遭波及,玩家憂遊戲審查走回頭路5d99fb224095287973dd0a9b1a421ee9

又有遊戲平台傳出收緊內容審查規範!獨立遊戲銷售平台 itch.io 日前悄悄修改了使用規範,新增一系列禁止上架的內容項目,內容涵蓋「非自願內容」、「未成年或類似主題」、「暴力與性相關」等項目。這項新政策迅速引發獨立遊戲開發者與玩家社群關注,甚至擔心會波及主流大作如《巫師3》、《艾爾登法環》等遊戲。

itch.io 偷改規範引發公關災難

根據 itch.io 更新後的說明,他們禁止販售涉及以下主題的遊戲與內容,包括但不限於:

  • 非自願或暗示性非自願內容

  • 未成年或「剛成年」角色描寫

  • 暴力結合性暗示內容(如性侵、脅迫等)

該平台強調,他們不會主動列出完整的禁止清單,而是採「個案審查」方式進行,並有權在違規情況下扣留款項、要求退款或凍結帳戶資金。此舉被外界批評為缺乏透明度、擅自修規而未通知創作者,等同於一次公關危機。

itch.io 禁止「未成年與非自願情節」!玩家擔心《巫師3》《法環》遭殃,批遊戲審查走回頭路

恐影響大量作品,包括年度大作

雖然 itch.io 主要以成人獨立遊戲為主,但有外媒指出,新政策可能波及不少已完成分級、長期合法販售的遊戲。以下知名遊戲皆可能觸及灰色地帶:

  • 《巫師3:狂獵》

  • 《艾爾登法環》

  • 《博德之門3》

  • 《GTA》、《荒野大鏢客》、《如龍》系列

  • 《賽博朋克2077》、《底特律:變人》

其中《艾爾登法環》儘管以世界觀宏大、劇情深沉聞名,卻也被指出涉及 LL(類未成年)風格角色描寫,而《巫師3》則有多場性描寫場景,讓人憂心會不會在未來遭到平台下架。

與信用卡公司、女權團體有關?

據報導,itch.io 此次政策更新背後,疑似受到女權倡議組織 Collective Shout 的壓力,該團體曾透過與信用卡公司 Visa、MasterCard 合作,要求多個平台下架成人遊戲與內容。

這類繞過官方分級制度、由私人團體與支付商主導的審查方式,引發業界反彈。有人質疑:若 ESRB、PEGI 等官方分級機構已判定遊戲合格,那麼這種「另起爐灶」的標準是否合理?遊戲創作者的表達空間是否還存在?

itch.io 禁止「未成年與非自願情節」!玩家擔心《巫師3》《法環》遭殃,批遊戲審查走回頭路

對於這項改動,不少玩家在論壇與社群平台上表示憂心,認為這將打擊創作自由與遊戲多元性。「我們接受分級制度,是為了讓大人能看懂作品內容;不是為了讓人用金流綁架審查自由。」

目前 itch.io 尚未針對爭議發出正式聲明。但可以預期,圍繞遊戲內容與成人表現之間的討論,勢必將持續延燒。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單一站點一天 200 次租借!ChargeSPOT 共享行動電源擴大租借場域

作者 洪詩詩
2025年7月29日 16:24
ChargeSPOT積極發展數位內容應用,透過共享行動電源服務,將應援活動延伸至城市空間。ChargeSPOT也將共享服務融入智慧城市建設。F020556a3a3b213ba42ff421ad31d388

行動電源共享平台 ChargeSPOT 自 2024 年 10 月起,正式成為日本母公司 INFORICH INC. 全資持有的台灣子公司,這項調整意味著 ChargeSPOT 將能更直接整合母公司在亞洲共享經濟領域的技術資源,並結合自身對台灣市場的經營經驗,持續擴展數位內容與智慧裝置相關應用,打造更多貼近日常需求的使用情境。

單一站點一天 200 次租借!ChargeSPOT 共享行動電源擴大租借場域

ChargeSPOT 長期以「以租代買」為核心,透過共享行動電源服務,希望減少製造與丟棄所造成的資源浪費,並提供穩定即時的充電方式,目前在台灣已有超過 12,000 個借電站據點,分布在便利商店、百貨商場、交通樞紐與展演現場,累積使用者超過 370 萬人,在台北信義區的熱門租借點,一天平均更有高達 200 次租借。

單一站點一天 200 次租借!ChargeSPOT 共享行動電源擴大租借場域

根據內部數據,單顆行動電源每年平均被租借次數達 243 次,展現設備在高頻率循環使用下的效率與安全性。

單一站點一天 200 次租借!ChargeSPOT 共享行動電源擴大租借場域

為回應年輕世代對數位互動與偶像文化的參與興趣,ChargeSPOT 近期推出名為「CheerSPOT」的新應援服務,使用者可透過 APP 付費選擇偶像與播放素材,將應援畫面即時投放在全台逾 5,000 台 ChargeSPOT 裝置的螢幕上,將應援活動從社群媒體延伸到城市公共空間,這項設計不需額外硬體或場地,讓粉絲可直接以熟悉的方式參與,也為偶像與品牌提供新的曝光管道。

除了內容應用外,ChargeSPOT 也積極嘗試將共享裝置納入智慧城市的基礎建設,拓展跨界合作模式,近期與藝術品牌「碳竹雞」合作,結合行動電源租借與智慧回收功能,打造可同時借電與回收的多功能裝置,民眾若在機台投遞寶特瓶或電池,可獲得 ChargeSPOT 借電券作為回饋,進一步鼓勵綠色行為。

單一站點一天 200 次租借!ChargeSPOT 共享行動電源擴大租借場域

另一項合作則與互動科技品牌 Snapshot 展開,將行動電源借還服務整合至影像拍照機台中,打造結合視覺內容與充電需求的應用場景,目前已於台北南港 LaLaport 威秀影城、台中大里藝術廣場等地落地,預計於 2025 年底前擴展至 10 台以上,深入展覽、快閃與市集等場域,提升服務在公共空間的互動性。

單一站點一天 200 次租借!ChargeSPOT 共享行動電源擴大租借場域

單一站點一天 200 次租借!ChargeSPOT 共享行動電源擴大租借場域

自 2019 年進入台灣市場以來,ChargeSPOT 持續倡議「共享即永續」的理念,累積超過 1 萬家合作店家,根據公司調查,約 66% 的使用者在借電後會在現場進行消費,顯示共享裝置不僅滿足電力需求,也帶動實體店家的來客與營收。在永續實踐方面,ChargeSPOT 自 2019 年起推動「舊電換新電」行動,邀請使用者寄回已不再使用的個人行動電源進行回收,截至目前已回收超過 4 萬顆舊電池,約等於數千支手機電池的重量,有效減少電子垃圾的產生。

隨著共享服務與數位內容的進一步融合,ChargeSPOT 表示未來將持續結合創作者、品牌與公共資源,推動共享裝置從單純的充電工具轉化為城市中可連結文化與綠色行為的智慧節點,相對於大量製造與快速汰換的行動電源產品,共享機制透過集中管理與循環使用,有機會在提升使用品質的同時,也降低對環境的負擔。

單一站點一天 200 次租借!ChargeSPOT 共享行動電源擴大租借場域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疑似 iPhone 17 Pro 開發機現身街頭,果粉嗅到新機味?

作者 KKJ
2025年7月29日 16:00
疑似iPhone 17 Pro開發機曝光引發關注,iPhone 17 Pro的設計變更備受期待,彭博社記者也轉發相關貼文,更增添了可信度。76cd61773725fc818dbbb081ba048248

這下可能真的被拍到了!一名網友在公開場合目擊疑似是 iPhone 17 Pro 的開發機,甚至連彭博社的馬克・古爾曼都轉發貼文,引發果粉熱烈討論。

疑似新機藏在黑殼中,旁邊還有保全掩護

Twitter 用戶 @Skyfops 上傳一張照片,聲稱看到一部還沒發表的 iPhone 測試機,外觀被厚重黑色保護殼包住,只露出幾個開孔。根據他的描述,這可能是 iPhone 17 Pro 的開發版本。

疑似 iPhone 17 Pro 開發機現身街頭,果粉嗅到新機味?

有趣的是,照片中那位拿機者的另一隻手也拿著一台貼有識別貼紙的 iPhone 16 Pro,合理推測是蘋果內部測試設備,貼紙則用來遮住追蹤專用的資料矩陣碼。

更戲劇化的是,@Skyfops 稍後補充,照片中右側那名男子疑似是保全,正試圖走到鏡頭前擋住手機。

疑似 iPhone 17 Pro 開發機現身街頭,果粉嗅到新機味?

馬克・古爾曼也來插花:「看起來像那回事」

向來對蘋果消息頗具權威的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也罕見轉發了這則爆料。他說:「看起來像那回事。」雖然語氣保留,也讓人嗅出可能性不小。

疑似 iPhone 17 Pro 開發機現身街頭,果粉嗅到新機味?

傳聞指出,iPhone 17 Pro 背部相機模組將改為矩形設計,LED 閃光燈、LiDAR 雷射掃描儀與麥克風會改為右側垂直排列。照片中的裝置背面右上角的確有圓形開孔,有可能就是預留給這些元件。

不過,目前這些資訊仍屬推測,蘋果距離發表 iPhone 17 系列還有一段時間,實際設計仍可能有變。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拚過台積電?馬斯克親自助攻三星美國晶圓廠,協力強化FSD晶片2nm製程

作者 cnBeta
2025年7月29日 15:45
特斯拉攜手三星,共同打造下一代FSD自駕車晶片!馬斯克更將親赴三星泰勒廠優化製程,這項合作能否助三星突破瓶頸,建立2nm製程信心,備受矚目。Aeb7a2be1ac1813d25d8eb1eda864811

晶圓代工市場又有大新聞!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X上證實,三星電子位於美國德州泰勒市的先進晶圓廠,將為特斯拉代工生產下一代FSD自駕車晶片「AI6(HW 6.0)」,這項合作也間接證實,特斯拉就是先前傳出三星獲得的22.8兆韓元(約新台幣5,300億元)2nm大單的買家。

馬斯克將親赴三星泰勒廠現場 親自協助製程優化

不只下單而已,馬斯克稍後更在 X(前身為Twitter)上透露,他本人與特斯拉團隊將「深入參與」三星泰勒晶圓廠的運營與製程效率優化,甚至將以個人身分親赴現場,加速專案進度,這種高度協作在代工業界極為罕見。

這意味著雙方的合作不只是下單生產那麼簡單,而是邁向更深層次的聯合開發與製程共創。特斯拉將提供來自汽車與AI晶片領域的寶貴經驗,而三星則能藉此強化自身的製程良率與效率。

拚過台積電?馬斯克親自助攻三星美國晶圓廠,協力強化FSD晶片2nm製程

特斯拉救三星?打破惡性循環成關鍵

近年來,三星晶圓代工在高階製程上飽受批評,從5nm、4nm開始就屢傳良率不穩,導致大型企業訂單流失。缺乏實戰訂單,又反過來拖慢新製程的成熟速度,陷入惡性循環。

如今,特斯拉不僅帶來巨額訂單,還直接參與改善流程,有望助三星一舉突破瓶頸、建立2nm製程的工藝信心。

這次與特斯拉的深度合作,不只是一次業務機會,更像是一場「共同創造未來技術」的賭注。馬斯克的加入,能否讓三星擺脫良率困境、真正挑戰台積電的龍頭地位,全球半導體業都在看。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GPT-5「龍蝦」模型現身?匿名測試平台驚見超強神秘模型,網友:真的打爆 Grok-4!

作者 IFENG
2025年7月29日 15:30
代號「Lobster」的模型引發關注,疑似為 GPT-5 預覽版。社群猜測 OpenAI 正在測試不同版本的 GPT-5,其驚人表現引人期待。856fb22f1d51972938c56a35214884c3

GPT-5 真的快來了?近期 AI 社群在匿名模型評測網站 WebDev Arena 上發現一款代號「Lobster(龍蝦)」的神秘模型,結果引爆一波熱烈討論:這個可能就是 GPT-5 的預覽版本!

有網友實測後直呼:「比 Grok-4 好太多,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上!

神秘「Lobster」模型曝光!互動畫面驚艷全場

在 WebDev Arena 上,測試者使用相同提示詞比較多款語言模型的輸出,結果有使用者發現一款代號「Lobster」的模型,生成出來的互動畫面美到令人屏息。

測試者輸入的 prompt 是這樣的:

建立一個令人驚嘆的神經網路或類腦圖形結構互動動畫,需使用藝術性色彩、平滑過渡與沉浸式視覺效果,不要按鈕,只有滑動或連續動畫,整體風格要震撼人心。

結果?左邊是「Lobster」生成的畫面,右邊是 Grok-4。差距非常明顯,許多網友當場投下「Lobster」一票。

GPT-5「龍蝦」模型現身?匿名測試平台驚見超強神秘模型,網友:真的打爆 Grok-4!

GPT-5 真身疑似曝光!還有「迷你」與「奈米」版本

根據目前社群整理出的資料,OpenAI 可能正以各種奇怪代號測試不同版本的 GPT-5:

  • GPT-5 主模型:Lobster

  • GPT-5-mini:Nectarine

  • GPT-5-nano:Starfish

這些模型已經在代碼生成、網頁互動與推理任務中展現出驚人表現,甚至有用戶表示:「已經全面超越 Claude 了!

GPT-5「龍蝦」模型現身?匿名測試平台驚見超強神秘模型,網友:真的打爆 Grok-4!

OpenAI 正在偷偷測試?o3 請求被悄悄轉發到 GPT-5!

Reddit 社群中有使用者發現,OpenAI 目前正將部分 o3(即 ChatGPT-4 的原始模型)請求暗中轉向一個匿名模型處理,這個模型被標記為「zenith」,據說就是 GPT-5 測試名之一。

而在各項極難題測試中,這個新模型成功率顯著提高,風格也與原本 GPT-4 o3 明顯不同。

幾位提前獲得預覽權限的開發者透露,GPT-5 在程式碼理解、老舊系統重構與複雜工程問題的處理上遠勝過任何現有 AI 模型

其中一位直言:「以前只有 Claude 能搞定的那些真實工程屎山,現在 GPT-5 也能搞得定了。」

OpenAI 顯然瞄準了自動化編程助手這塊高利潤市場,目標直指像 Cursor、Replit 等靠 Claude 年營收破億美金的應用。

更強大的推理、更少的浪費、更精準的資源分配

根據體驗者說法,GPT-5 能根據問題難度動態調整邏輯推理深度。簡單問題就不會浪費資源,複雜問題才會全力開火,這種「智慧調度」也讓它在處理程式設計、資料查詢與多步驟分析上更有效率。

GPT-5「龍蝦」模型現身?匿名測試平台驚見超強神秘模型,網友:真的打爆 Grok-4!

GPT-5「龍蝦」模型現身?匿名測試平台驚見超強神秘模型,網友:真的打爆 Grok-4!

這也呼應了 OpenAI 的戰略目標:將 GPT-系列與 o-系列(推理模型)整合,打造一個統一入口,但後端根據問題自動切換。

GPT-8 都在規劃中?OpenAI:「我們還能再衝三代!」

更驚人的是,有投資人爆料,OpenAI 高層曾私下透露,他們不用換架構也有信心做到 GPT-8!

這意味著未來幾代 GPT 將重點放在 後訓練強化學習、資料調度與推理機制最佳化,而不是瘋狂增加參數量。

GPT-5「龍蝦」模型現身?匿名測試平台驚見超強神秘模型,網友:真的打爆 Grok-4!

目前尚未有明確發表時間,但 OpenAI CEO 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最近在多個場合「暗示」已經在使用全新模型,業界普遍預期,GPT-5 有望於 2024 下半年~2025 年初正式亮相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徠卡宣布推出 SL3-S 系列套組:擴展專業攝影選項

作者 August
2025年7月29日 15:15
徠卡日前發表四款全新的 SL3-S 系列套組,旨在為攝影師提供更多元的選擇,這些套組涵蓋了變焦與定焦鏡頭組合,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了更具彈性的解決方案。8215831334a81f6e75ae4c17785fd50a

徠卡日前發表四款全新的 SL3-S 系列套組,旨在為攝影師提供更多元的選擇,這些套組涵蓋了變焦與定焦鏡頭組合,為不同需求的用戶提供了更具彈性的解決方案。

徠卡百年紀念與 SL3-S 新套組系列

適逢徠卡首款量產相機 Leica I 發布一百週年,該公司推出多款紀念產品。此次發布 SL3-S 系列套組,可視為徠卡在數位時代持續拓展市場的策略之一。透過整合現有產品,徠卡旨在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組合,以滿足不同層級攝影師的需求。

Leica SL3-S 是一款 2,400 萬像素的全片幅 L 接環混合型相機。該機型於今年初以單機身形式推出,隨後新增了 SL3-S Vario Kit 28-70mm 套組。SL3-S 以其優異的影像品質和靈活的操作性,在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關注。

徠卡宣布推出 SL3-S 系列套組:擴展專業攝影選項

四款全新套組配置詳情

此次推出的四款 SL3-S 系列套組,包括兩款變焦鏡頭套組和兩款定焦鏡頭套組,具體配置如下:

  • SL3-S Vario Kit 24-70: 配備 Vario-Elmarit-SL 24-70mm f/2.8 ASPH. 鏡頭,售價 7,995 美元,約NT$235,000。
  • 專業攝影師套件: 包含 Vario-Elmarit-SL 24-70mm f/2.8 ASPH. 鏡頭和 Leica Vario-Elmarit-SL 70-200mm f/2.8 ASPH. 鏡頭,售價 10,995 美元,約 NT$324,000。
  • SL3-S Prime Kit 35: 配備 Summicron-SL 35mm f/2 ASPH 鏡頭,售價 7,395 美元,約 NT$218,000。
  • SL3-S Prime Kit 50: 配備 Summicron-SL 50mm f/2 ASPH 鏡頭,售價 7,195 美元,約 NT$212,000。

via:PetaPixel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KLEVV 推出三款全新固態硬碟產品,涵蓋高階 NVMe Gen4 SSD 與高 CP 值 SATA 選擇

作者 小治
2025年7月29日 15:00
KLEVV 發表三款新 SSD,包括 CRAS C925G、C910G 與 NEO N410+,涵蓋高階 NVMe 與高 CP 值 SATA 選項,預計 2025 年 8 月上市。E7db808996fa6ed311115fa1fc3abc97

記憶體與儲存裝置品牌 KLEVV(科賦),近日發表全新一代固態硬碟產品線,包含 CRAS C925G、CRAS C910G NVMe Gen4 M.2 與 NEO N410+ SATA SSD 三款新品。這些產品瞄準遊戲玩家、內容創作者以及日常工作者,強調高效能、穩定性與耐用性,滿足不同層級與需求的用戶。

高階 NVMe SSD:CRAS C925G 與 C910G

科賦旗下 CRAS 系列一直以來受到市場好評,此次推出的 C925G 與 C910G 進一步升級至支援 NVMe Gen4 規格,主打高速傳輸與長時間穩定運作,適合高效能應用環境。

CRAS C925G 採用最新 NVMe 2.0 標準,連續讀取速度最高可達 7,400 MB/s,寫入速度則達 6,500 MB/s,針對需要大量數據處理的應用場景如 AAA 級遊戲、4K 影音剪輯或 AI 資料處理特別適合。CRAS C910G 則提供最高 5,200 MB/s 讀取與 4,800 MB/s 寫入速度(視容量而定),同樣可滿足高階桌上型電腦、工作站與筆電升級需求。

兩款產品皆內建智慧型 SLC 快取與主機記憶體緩衝(HMB)技術,即使在高負載下也能維持高速傳輸與穩定性。此外,產品搭載 AES 256 位元加密、LDPC ECC 錯誤修正、CRC 校驗與 SRAM 錯誤管理等多層安全防護,並支援均衡磨損、溫控調節與 S.M.A.R.T. 健康監控等功能,進一步強化資料保護與硬碟壽命。

KLEVV 推出三款全新固態硬碟產品,涵蓋高階 NVMe Gen4 SSD 與高 CP 值 SATA 選擇

薄型高效散熱設計

CRAS C925G 與 C910G 皆配備石墨烯銅箔複合散熱片,結合銅的導熱性與石墨烯的散熱效率,可提升整體散熱效能約 15%,有效降低因過熱導致的效能降速。0.26mm 的超薄設計則便於安裝於空間有限的裝置中,包含小型主機、筆電甚至 PS5 等裝置。

容量方面,CRAS C925G 提供 500GB、1TB 與 2TB 三種選擇;C910G 則擴展至最高 4TB,滿足從基本升級到進階擴充的多元需求。

KLEVV 推出三款全新固態硬碟產品,涵蓋高階 NVMe Gen4 SSD 與高 CP 值 SATA 選擇

日常升級選擇:NEO N410+ SATA SSD

針對預算較為有限或追求性價比的使用者,KLEVV 推出 NEO N410+ SATA 6Gb/s SSD,作為日常升級首選。相較前代產品,此次速度有所提升,連續讀取最高達 540 MB/s、寫入則為 500 MB/s,有效改善系統開機、應用程式啟動與檔案傳輸等操作體驗。

NEO N410+ 同樣維持 KLEVV 一貫品質標準,具備防震、良好耐用性與高度相容性,特別適合用於延長老舊桌機與筆電的壽命。該產品最高提供 512GB 容量,足以應對日常儲存需求。

KLEVV 推出三款全新固態硬碟產品,涵蓋高階 NVMe Gen4 SSD 與高 CP 值 SATA 選擇

販售資訊與保固方案

KLEVV 新一代 SSD 系列隨附 Acronis True Image HD 備份軟體與 Active Protection 資安功能,能有效防禦勒索病毒等威脅。CRAS 系列 NVMe 產品享有 5 年有限保固,而 NEO N410+ 則提供 3 年有限保固,提供用戶長期使用的保障。

三款新品將於 2025 年 8 月起陸續上市,由台灣總代理富基電通(Afastor)負責銷售,消費者可透過 momo、PChome 等電商平台,以及原價屋、欣亞等實體門市購買。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Minisforum AI X1 Pro搭載AMD Ryzen AI 9 HX 370,可安裝3組固態硬碟還有OCuLink端子

2025年7月29日 14:30
Minisforum推出的AI X1 Pro是款搭載AMD Ryzen AI 9 HX 370處理器的迷你電腦,整合AMD Radeon 890M內建顯示晶片,並提供全機80 TOPS的AI運算效能。43035da1921393639f752d815146d967

Minisforum推出的AI X1 Pro是款搭載AMD Ryzen AI 9 HX 370處理器的迷你電腦,整合AMD Radeon 890M內建顯示晶片,並提供全機80 TOPS的AI運算效能。

高效內顯與4螢幕輸出

AI X1 Pro是款尺寸為19.5 x 19.5 x 4.75公分的便當盒造型迷你電腦,不但能夠橫躺或直立擺放,也能搭配背架安裝於螢幕後方或掛於牆上。

延伸閱讀:Radxa推出E24C迷你路由器電腦,搭Rockchip RK3528A SoC搭4組GbE網路埠

AI X1 Pro搭載Ryzen AI 9 HX 370處理器,具有4組Zen 5核心與8組8x Zen 5c核心,總計為12核24緒配置,最高Boost時脈達5.1 GHz。其內建顯示晶片為具有16組運算單元(CUs)的Radeon 890M,最高時脈達2.9 GHz,能夠帶來相對強勁的顯示與遊戲效能,此外它也整合AI運算效能達50 TOPS的NPU(神經處理器),全機AI運算效能達到80 TOPS。

在擴充性方面,AI X1 Pro提供2組DDR5-5600 SO-DIMM記憶體插槽,以及3組匯流排的M.2 2280插槽,其中2組支援PCIe Gen 4x4,1組僅支援PCIe Gen 4x1,此外還有預先安裝Wi-Fi 7與Bluetooth 5.4網路卡的M.2 2230 E-Key插槽。

I/O功能部分,AI X1 Pro具有USB4、USB 3.2 Gen2、2.5 GbE乙太網路端子各2組,OCuLink(透過M.2對OCuLink轉接板)、USB 2.0、HDMI 2.1、DisplayPort 2.0、3.5mm耳機麥克風複合端子、SD讀卡機各1組,機身上方則有指紋感應器。

AI X1 Pro是款尺寸為19.5 x 19.5 x 4.75公分的便當盒造型迷你電腦。

它能夠橫躺或直立擺放,也能搭配背架安裝於螢幕後方或掛於牆上。

Ryzen AI 9 HX 370處理器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16組運算單元(CUs)的Radeon 890M內建顯示晶片,能帶來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AI X1 Pro的I/O功能相當豐富,甚至提供全功能USB4與OCuLink端子。

2組USB4與HDMI 2.1、DisplayPort 2.0能夠達成4螢幕輸出功能。

AI X1 Pro現已上市,搭配32 GB記憶體與1 TB固態硬碟的售價為美金899元(約合新台幣26,900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Logitech 推出新一代 iPad 專用 Flip Folio 鍵盤保護支架,強調多角度支架設計,售價 5,290 元起

作者 小治
2025年7月29日 14:16
Logitech 推出 Flip Folio 磁吸式 iPad 鍵盤保護支架,支援橫直切換與多角度支架設計,即日起在台上市,適合行動生活與多裝置使用者。B8c8064277d7b482488756e9461842ef

Logitech(羅技)宣布推出全新「Flip Folio 磁吸式 iPad 鍵盤保護支架」,即日起在台上市。鎖定行動工作者與重視彈性操作的使用者。這款專為 iPad Pro 與 iPad Air 設計的配件,具備可拆式磁吸鍵盤、多角度支架與橫直自由切換功能,不僅提升 iPad 的操作靈活性與實用性,也為日常與工作需求提供更具彈性的解決方案,是行動生活用戶升級 iPad 使用體驗的另一種選擇。

Logitech 推出新一代 iPad 專用 Flip Folio 鍵盤保護支架,強調多角度支架設計,售價 5,290 元起

更強調多元情境與使用彈性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GfK 數據,儘管 iPad 多用於商務場景,但有超過八成的使用者實際上更常用於娛樂與日常生活,包括追劇、社群互動與訊息處理。為滿足這類需求,Flip Folio 的設計更貼近生活情境,不再僅聚焦於生產力或專業辦公,而是強調「行動」、「輕巧」與「彈性」。

不同於 Logitech 自家主打生產力的 Combo Touch 系列,Flip Folio 以可拆式藍牙鍵盤與磁吸保護殼為特色,使用者可依照不同情境選擇是否需要鍵盤,無論在咖啡廳追劇、沙發上回訊息或機上閱讀電子書,都能找到最舒適的操作方式。

Logitech 推出新一代 iPad 專用 Flip Folio 鍵盤保護支架,強調多角度支架設計,售價 5,290 元起

三大核心設計亮點

Flip Folio 結合三大設計重點,強化使用彈性與便利性:

  1. 磁吸式鍵盤支援多裝置配對
    鍵盤可拆卸並貼合背蓋收納,節省攜帶空間,並支援多裝置藍牙連接與一鍵快速切換,讓使用者可在 iPad、手機、筆電甚至智慧電視間無縫操作。

  2. 橫直模式自由切換
    支援直立式操作,使用者可依情境轉換橫向或直向顯示,提升閱讀電子書、查看社群或簡訊時的直覺性與舒適度。

  3. 可調式多角度支架
    支架角度可自由調整,適用於閱讀、觀看影片或打字等不同場景,兼具穩固與輕便特性,滿足工作與娛樂的雙重需求。

Flip Folio 針對行動工作者、設計師與自由創作者等族群設計,方便於家中、辦公室或戶外快速切換不同工作與休閒狀態。其設計理念是打破使用場域與姿勢的限制,讓 iPad 更像一台可隨身使用的多功能工作平台。

Logitech 推出新一代 iPad 專用 Flip Folio 鍵盤保護支架,強調多角度支架設計,售價 5,290 元起

除了功能性設計外,Flip Folio 亦延續 Logitech 對永續發展的承諾。產品結構採用至少 37% 消費後再生塑料、100% 低碳鋁材製作,並搭配 FSC 認證無塑包裝與再生磁鐵,致力於減少環境衝擊。

上市資訊

Logitech Flip Folio 磁吸式鍵盤保護支架即日起於 Logi 網路旗艦店、MOMO 羅技官方旗艦館開賣,並同步於德誼、Studio A、Franc 等指定通路販售。建議售價為 13 吋版本 5,990 元、11 吋版本 5,290 元。

Logitech 推出新一代 iPad 專用 Flip Folio 鍵盤保護支架,強調多角度支架設計,售價 5,290 元起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微軟承認 Win 11 24H2 有穩定性問題,導致遊戲掉 FPS、系統卡頓

作者 KKJ
2025年7月29日 14:00
微軟承認 Win 11 24H2 有穩定性問題,導致遊戲掉 FPS、系統卡頓Da10738222c749a28763767d249ae081

在推送了幾次強制累積更新後,微軟(Microsoft)最近終於悄悄承認,Windows 11 24H2 版本確實存在穩定性問題。儘管 24H2 版本在某些方面有所改進,但其發布過程並不順利,為不少使用者帶來了許多困擾,從安裝錯誤到藍白畫面(BSOD)都時有所聞。

災情:從遊戲掉幀到系統無回應

綜合國內外用戶回報,Windows 11 24H2 在安裝今年五月之後的累積更新後,陸續出現了以下問題:

  • 安裝失敗: Windows 更新在下載安裝時,可能會跳出 0x800f0922、0x80070002 等多種錯誤代碼。

  • 遊戲效能低落: 在《要塞英雄》(Fortnite)、《CS:GO》等遊戲中,出現明顯的 FPS(影格率)下降,整體效能變慢。

  • 系統崩潰: 部分玩家回報在玩《要塞英雄》時,會發生電腦無預警隨機重啟的狀況。

  • 系統卡頓與凍結: 從睡眠模式喚醒電腦時,可能會遇到工作列凍結的情況;在應用程式之間切換(例如 Alt+Tab)時,滑鼠游標會出現延遲;或是在使用 Word 等程式時,切換視窗或鎖定畫面後,程式會變得沒有回應。

  • 系統錯誤警告: 事件檢視器中會出現錯誤的 Windows 防火牆事件 2042「設定讀取失敗」的警告。

雖然一開始有些人認為這可能是 NVIDIA GeForce 驅動程式的問題,但隨著越來越多的案例浮現,問題的根源最終指向了 Windows 的系統更新本身。

微軟承認 Win 11 24H2 有穩定性問題,導致遊戲掉 FPS、系統卡頓

官方證實修補程式已在路上

現在,微軟終於找到了問題的根本原因。在 7 月 22 日發布的 Windows 11 KB5062660 可選更新的支援文件中,微軟正式確認修復了此效能問題。

微軟在文件中的「改善」一項指出:「[穩定性問題] 此更新解決了在安裝 2025 年 5 月安全性更新和後續更新後在極少數情況下觀察到的問題,導致裝置遇到穩定性問題。 某些設備在特定場景下變得無響應並停止響應。」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並未詳細說明造成效能問題的根本原因,但如果你受到了影響,你的裝置可能會變得無回應,或是在特定情境下停止運作。

這個修復程式目前包含在 KB5062660 這個「可選更新」 中,這意味著系統不會自動幫你下載安裝。如果你正被上述問題困擾,可以手動進入「Windows Update」檢查並安裝此更新。

如果你不急,這些修復程式也將會被整合到 2025 年 8 月 12 日發布的「週二修補日(Patch Tuesday)」 的正式更新中,屆時所有使用者都會透過自動更新獲得修正。

順帶一提,KB5062660 更新還包含了一些新功能,並改善了檔案總管「首頁」的載入速度,從過去可能需要超過 10 秒,縮短到現在的 2-3 秒。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晶片大單來了!傳特斯拉找上三星代工,金額上看165億美元

作者 KKJ
2025年7月29日 13:30
晶片大單來了!傳特斯拉找上三星代工,金額上看165億美元3450516d1da347c4bd64bfe32e68811e

南韓科技巨頭三星電子近期傳出好消息——傳聞特斯拉將投入高達165億美元(約新台幣5,370億元)與三星展開晶片代工合作,此舉不僅替三星冷清許久的晶圓代工業務注入強心針,也在產業界掀起高度關注。

三星晶圓代工苦撐多年,總算等到大客戶?

據《cnbeta》報導,這項潛在合作有望顯著提振三星的晶圓代工表現。過去幾年,三星雖然同時擁有自家記憶體晶片業務和晶圓代工部門,但後者始終面臨「缺單」困境,導致整體產能無法有效發揮。

外界普遍認為,相較台積電早已坐穩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地位,三星想要搶回市占,光靠價格戰與技術規格恐怕還不夠,爭取特斯拉這類具影響力的終端客戶,才是真正的破局關鍵。

台積電穩坐第一,三星市占持續下滑

根據市調機構 TrendForce 公布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仍佔有高達 67.6% 的壓倒性市佔率,遠遠領先群雄。

反觀三星,同期市佔僅為 7.7%,不僅遠低於台積電,還較去年第 4 季的 8.1% 再度下滑,反映出其業務表現持續承壓。

傳聞一出股價大漲,雙方尚未正式回應

特斯拉是否真的選擇三星作為新一代晶片合作夥伴,目前雙方尚未正式證實。但消息傳出後,韓國股市隨即反映利多,三星電子盤中一度大漲 3.5%,創下近四週最大單日漲幅。

儘管三星對媒體查證仍「不予置評」,特斯拉也未回應相關詢問,但投資人顯然對這樁潛在合作抱持樂觀態度。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作者 WL.
2025年7月29日 13:07
Acer 展示 Copilot+ PC 的應用,活動聚焦 AI PC 的數據分析與內容創作,讓參與者體驗 AI PC 帶來的效率提升,重新定義 AI 生產力。Ee4a8ee3f6b41762d8aea6aea81804a0

生成式 AI 技術快速席捲全球,從文案撰寫、數據分析到影像創作,幾乎各行各業都迎來了新的數位工作型態。為讓更多內容創作者與工作者能夠真正理解「AI PC」的應用場景,Acer 特別舉辦「AI 新玩家集結!你的 AI DNA 從這裡開始」活動。

這場活動不只是一場產品展示會,而是將「AI PC」的應用深入日常工作情境,透過實際操作、專業講座、創作者交流,全面展現 Acer Copilot+ PC 的魅力與實力。從數據應用、內容創作到日常效率提升,參與者皆在親身體驗中,重新定義了什麼才是真正的 AI 生產力。讓我們一起重返現場,回顧這場充滿科技魅力的下午。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科技感十足, Swift Edge 14 AI 搶先看

活動現場佈置別出心裁,從入口主視覺板到戶外情境牆、功能區背板與產品展示角落,無一不圍繞著「AI」、「創作」、「效率」三大主題。參與者一進場便能感受到滿滿科技氛圍,同時兼具體驗性與拍照打卡的吸引力。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報到區以簡潔燈箱設計迎賓,情境區則佈滿視覺標語與「AI DNA」元素,讓人彷彿進入一場科技沉浸之旅。活動分為三大功能展示區,分別為 Copilot+ PC 展示區、效能強化體驗區、創意孵化艙,分別針對日常工作、自媒體創作與 AI 繪圖場景進行示範與體驗,讓參與者不論背景為商業或創作皆能找到共鳴。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在體驗的 Acer Copilot+ PC 中,除了有 TravelMate P6 及 TravelMate P4 商務筆電外,還有 Swift Go 14、Swift Go 14 AI、Swift Go 16 AI,以及於 Acer Day 宣布上市的 Swift Edge 14 AI。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各路創作者到場力挺,社群陣容堅強

本次活動吸引了多位來自不同領域的知名 KOL 與內容創作者參與,包括美食帳號「表弟吃喝娛樂」、生活風格的「下班女子的好人生」、攝影創作人「Vincent」、財經觀點的「財女珍妮」、還有語言教學 KOL「J樣學英文」等。橫跨旅遊、理財、語言、影音、生活等多元領域,為現場帶來極高討論熱度與交流活力。主持人袖竹也在活動一開場便點出,這場聚會不僅是產品體驗,更是一場創作力與數位工具交會的交流實驗。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樂咖老師:AI 數據分析不求人

在主題講座活動中,由「樂咖老師」率先開講,他以「數據自動化」為主題,展示如何透過 Copilot 快速完成 Excel 公式、資料統計與邏輯分析。無需程式背景,也能利用自然語言指令完成過去需要數小時的資料整理流程,讓現場許多經營自媒體或品牌帳號的創作者驚呼「效率提升數倍」!這讓不論是否有程式背景,都能體會 AI 讓資料處理變得直覺又高效的驚人轉變。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酒Ann老師:用 AI PC 打造高效內容產線

接著由內容顧問酒Ann 老師帶來「AI 高效產線」概念,她以「24 天賺進第一桶金」為開場,立即吸引現場的目光。她進一步分享在品牌設計與社群行銷中的真實經驗為例,說明如何整合 ChatGPT、圖像生成器與 Acer Swift Go 筆電進行快速素材產出與腳本撰寫。她強調:「再厲害的 AI 工具,也需要穩定、快速、適配 AI 的筆電,才撐得起創作者密集的工作節奏。」現場觀眾不僅學會工具搭配,更了解「設備選對了,AI 才能發揮最大效能」這一重要關鍵。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微軟講師 William:打造 Copilot+ PC 工作流程

來自微軟大中華區的產品專家 William Hsu,以專業視角解析 Copilot+ PC 規格,包括配備 NPU 可達 40TOPS AI 運算力、必備大容量記憶體與 SSD 儲存空間、設有實體 Copilot 鍵快速喚出 AI 助理、擁有長效電力,支援全天候創作需求。同時分享如何透過 Microsoft 365 與 Copilot 合作,大幅簡化工作流程。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分組體驗啟動!AI 應用親手實作更有感

講座結束後,參與者分為 A、B、C 三組,依序輪流進入「職能強化所」與「創意孵化艙」兩大核心體驗區。

職能強化所:Acer AI Solution、Copilot、Windows AI Search

這一區主打「辦公效率升級」,展出 TravelMate P4、P6 與 Swift GO 系列筆電,搭配 Teams 即時會議,體驗 Acer PurifiedView 自動對焦與視線校正功能,與 PurifiedVoice 噪音過濾技術。許多創作者表示,「在吵雜空間直播或會議真的很實用!」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而 Copilot+ PC 的內建 Copilot AI 助理,也提供即時問答與應用建議;搭配 Windows AI Search,一句話便能精準找出圖檔、文件與內文內容,大幅降低日常搜尋成本。Photos Image Creator 亦讓使用者透過輸入文字快速生成素材,現場充滿驚呼與拍照聲。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創意孵化艙:LiveArt、VisionArt、User Sensing、CoCreator

另一區則聚焦創作場景。LiveArt 提供 AI 去背與版型編輯,VisionArt 可快速生成符合風格的桌布;CoCreator 則結合繪圖與文字描述,自動補完使用者筆跡,完成一幅幅風格獨特的 AI 插圖。而 User Sensing 功能則可在使用者離席時自動關閉螢幕,提升資料保護等級,吸引不少創作者關注。

每位參與者皆親手操作筆電完成一個創作任務,現場不乏有 KOL 當場完成限動圖、影片封面與筆記模板,體現「創意即產出」的理想工作流。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自由取材開放,拍攝+操作一把抓

在結束分組體驗後,進入 1 小時的自由取材時間,參與者可以自由重返體驗區補拍內容、進一步試用筆電功能。不少創作者與 KOL 趁此機會進行深度拍攝、取材訪問,讓原本的展示空間轉變為一場創作盛會。從戶外情境牆、Copilot 體驗角、Swift Edge 展示機區,到「AI DNA」拍照背板,各式視覺裝置紛紛入鏡,轉化為社群內容的流量保證。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Acer 實戰體驗,打開 AI 生產力新時代

這場「AI 新玩家集結!」不只是 Acer 展示 Copilot+ PC 的新品場域,更是一場實用導向的 AI 實驗室,讓不同背景的參與者親手操作、即時創作,深入理解 AI 工具與 PC 設備如何互相成就、共構未來生產流程。

從數據處理、視訊優化、圖像生成到系統效率提升,Acer 所展示的不只是硬體規格,而是整合微軟軟體與自家 AI 解決方案的完整生態系。未來,當 AI 成為每個人的日常工作夥伴,Acer 已經準備好協助每位創作者寫下下一段數位創作的篇章。

Acer Copilot+ PC 體驗日全紀錄:從效能強化到創意孵化,開啟你的 AI DNA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昨天以前Computer

HoYoverse 夏季嘉年華登台!原神、絕區零、星穹鐵道攜手 Apple 展示高畫質與 Vision Pro 沉浸體驗

作者 WL.
2025年7月25日 17:59
HoYoverse嘉年華亮點!體驗《崩壞:星穹鐵道》Vision Pro版,感受Apple裝置的極致性能。現場多款HoYoverse遊戲等你來玩!A938188cebf7ea9294c2f7bf841a08bf

HoYoverse 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HoYoverse!2025 夏季嘉年華」活動,期間為 7/25 ~ 7/27 ,現場結合 Apple 生態系多款裝置,包括 iPhone、iPad 與 Vision Pro,讓玩家親身體驗旗下熱門遊戲如《原神》、《絕區零》、《崩壞:星穹鐵道》等作品的高解析視覺表現與沉浸式互動內容。

HoYoverse 從獨立開發者開始,遊戲作品經常都是 Apple App Store Award 入圍與得獎名單。這次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HoYoverse!2025 夏季嘉年華」活動中,Apple 也提供技術支援,讓玩家能透過行動裝置或 Vision Pro 感受遊戲的多元玩法。

HoYoverse 夏季嘉年華登台!原神、絕區零、星穹鐵道攜手 Apple 展示高畫質與 Vision Pro 沉浸體驗

Super Retina XDR 顯示強化畫質細節,支援高解析動畫渲染

由於 HoYoverse 多款遊戲皆針對 iPad 進行高解析度優化,特別強調動畫細節的真實呈現。配合 iPhone 與 iPad 搭載的 Super Retina 或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場景光影、水面反射與人物建模皆能展現高對比與飽和度,強化視覺沉浸感。

此外,遊戲內亦支援 MetalFX 功能,透過 GPU 渲染提升角色臉部表情與環境裝飾的精緻度,帶來接近主機水準的畫面品質。

HoYoverse 夏季嘉年華登台!原神、絕區零、星穹鐵道攜手 Apple 展示高畫質與 Vision Pro 沉浸體驗

Apple 裝置率先支援 120fps 遊玩體驗

在動作演出與即時戰鬥表現方面,HoYoverse 指出目前只有 Apple 裝置能實現完整 120fps 的高幀率遊戲體驗。例如,《絕區零》可在 iPhone 16 Pro、Pro Max 與 iPad Pro M4 上穩定運行 120fps,達到視覺流暢與操作即時性的雙重標準。

另外,HoYoverse 表示,其多款遊戲皆支援 Apple 裝置上的 PS、Xbox 等主流藍牙控制器,以及外接 4K 顯示器,適用於喜愛大螢幕或專業級操作的玩家族群。遊戲 UI 亦針對手把操作進行最佳化,強化戰鬥過程的操作直覺與回饋體驗。

HoYoverse 夏季嘉年華登台!原神、絕區零、星穹鐵道攜手 Apple 展示高畫質與 Vision Pro 沉浸體驗

Vision Pro 支援崩壞:星穹鐵道,現場開放體驗

自 2024 年 2 月起,《崩壞:星穹鐵道》已成為首批支援 Apple Vision Pro 的遊戲之一,提供相容模式讓玩家以空間場景瀏覽遊戲內容,並可搭配 PS、Xbox 等主流藍牙手把進行遊戲。本次嘉年華也特別展示 Vision Pro 實機,讓已預約登記的玩家,可以實地體驗銀河冒險與近期與《Fate/stay night》的聯動活動「美夢與聖杯」。

 HoYoverse 夏季嘉年華登台!原神、絕區零、星穹鐵道攜手 Apple 展示高畫質與 Vision Pro 沉浸體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NieR》製作人批 Steam 下架成人內容新規:支付公司操控言論自由

作者 KKJ
2025年7月25日 16:30
Steam政策變更引發爭議,橫尾太郎警告此舉可能危及民主,關鍵在於支付服務商的權力。支付服務商的規範變相成為內容審查,對遊戲產業造成衝擊。B74cc7f4fd64cd7bed4a7b1d87895b54

Steam 近期修改平台政策,開始禁止上架違反支付處理商與銀行「規範與標準」的遊戲。雖然表面上是配合金融系統,但這項新規實際上被不少人視為一種變相的內容審查,特別對成人遊戲產業衝擊甚大。對此,《NieR》系列的創作者橫尾太郎就發出警告,認為這不僅對遊戲產業不利,更是「可能危及民主本身的重大風險」。

橫尾太郎在社群平台 X(前 Twitter)上發文表示:「關於信用卡支付公司拒絕處理合法成人內容的情況——出版與相關行業長期以來都受到一些超越法律的外部壓力。但現在,當這些掌控發行基礎設施的支付服務商,可以依照自己的標準決定哪些內容能被允許時,我認為這是前所未見的危險。」

像 PayPal、Visa、MasterCard 等國際支付服務商,深深嵌入全球金融體系,多數國家與地區都依賴這些公司來進行線上交易。一旦他們決定不支援某類產品,這些內容的商業化基本上就會被阻斷。

橫尾太郎進一步指出,這個問題不只是金流管道受限而已:「這也代表,只要掌控了支付端的權力,甚至可以對其他國家的言論自由進行審查。」

據了解,Steam 官方已確認這波下架動作,是因為「收到來自支付服務商與其卡片網路、合作銀行的通知,指出平台上部分遊戲內容違反其規範與標準」,因此進行處理。

目前在英國,Steam 支援包括 PayPal、Visa、MasterCard、JCB、Skrill、PaySafe Card 和 Trustly 等多種支付方式。雖然這些公司分別來自美國、英國、瑞典、日本等地,但其商業政策卻可能對全球遊戲市場帶來實質性影響。

橫尾太郎最後強調:「這不僅是成人內容的審查問題,也不只是言論自由的威脅,而是一個能動搖民主制度根基的重大漏洞。」

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反色情團體 Collective Shout 宣稱對這波政策變動「有一定責任」。該團體自稱是一個反對女性物化與女孩性化的草根運動,過去也曾促使澳洲 Target 與 Walmart 將《Grand Theft Auto V》下架。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Sony 推出世界首款支援真實性內容驗證技術的專業級錄影機 PXW-Z300

作者 August
2025年7月25日 16:00
Sony 宣布推出世界首款支援真實性內容驗證技術的專業級錄影機 PXW-Z300,並具備 AI 自動對焦、三感光元件系統和 17 倍光學變焦,適用於新聞和紀錄片製作。B76495ec457dfbc9b3744e5f054e490d

Sony 宣布推出世界首款支援真實性內容驗證技術的專業級錄影機 PXW-Z300,並具備 AI 自動對焦、三感光元件系統和 17 倍光學變焦,適用於新聞和紀錄片製作。

AI 驅動自動對焦與三感測器系統

PXW-Z300 與去年的 Z200 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 AI 驅動的主體偵測自動對焦功能。借助 AI 自動對焦技術,即使拍攝對象背對相機、面部不可見,或在畫面中顯得相對較小時,PXW-Z300 也能準確識別和追蹤人物主體。此外,它還能自動調整構圖,使人物主體保持在畫面中,並具有改進的自動追蹤白平衡設定,確保人物膚色自然。

Sony 推出世界首款支援真實性內容驗證技術的專業級錄影機 PXW-Z300

在影像感測器方面,PXW-Z300 採用 Sony 令人印象深刻的三感測器設置。這款相機配備 1/2 型 Exmor R CMOS 影像感測器,可拍攝 Sony 描述為「極其細緻」和「栩栩如生」的 4K UHD (3840 x 2160) 影片。與僅使用單一感測器的錄影機不同,PXW-Z300 使用三個感測器分別記錄紅色、綠色和藍色資訊,然後由 Sony 頂級的 Bionz XR 晶片將這些資訊組合成單一影像。這種設計能提供更出色的色彩重現和更高的靈敏度。

Sony 推出世界首款支援真實性內容驗證技術的專業級錄影機 PXW-Z300

17 倍光學變焦與多種錄製格式

PXW-Z300 配備 17 倍光學變焦鏡頭,涵蓋等效 30-515mm的範圍,並在整個變焦範圍內具有 F1.9 的恆定光圈。此外,相機還可以利用數位延伸器將放大倍率提高到 FHD 解析度下的 2 倍、3 倍或 4 倍,以及 4K 解析度下的 1.5 倍。

Sony 推出世界首款支援真實性內容驗證技術的專業級錄影機 PXW-Z300

在錄製格式方面,Sony PXW-Z300 最高可錄製 4K 60p 的影片,並支援 MPEG HD422 中的 MXF 錄製、XAVC Intra (4:2:2 10-bit)、XAVC Long 和 MP4 中的代理錄製。此外,它還具有圖片快取錄製功能,可在正式開始錄製之前,連續緩衝相機內部記憶體中的影片,確保操作員不會錯過關鍵時刻。

其他高階功能與專業設計

PXW-Z300 還具備光學影像穩定、匯入 3D LUT 的能力、HLG (HDR) 和 S-Cinetone 預設、四聲道音訊錄製,以及一個集成的電子可變中性密度 (ND) 濾鏡,可以從 1/4 到 1/128 強度平滑調整。使用者可以手動控制 ND 濾鏡,也可以設定為自動調整。

從使用者體驗和設計的角度來看,Sony PXW-Z300 具有專業錄影機應有的所有控制和功能。鏡頭周圍有三個環,可以獨立控制對焦、變焦和光圈。對焦環也可以前後移動,以在手動和自動對焦之間快速切換。此外,該錄影機還具有大型、明亮的 LCD、側裝式 V 型安裝座,以及包括 SDI、時間碼、同步鎖相、HDMI、USB 等專業級連接選項。它還具有雙 CFexpress Type A 和 SDXC UHS-II 卡槽。

Sony 推出世界首款支援真實性內容驗證技術的專業級錄影機 PXW-Z300

內容驗證功能與上市資訊

此外,PXW-Z300 也是世界上首款支援真實性內容驗證技術的錄影機,但 Sony 表示影片功能將在稍後提供,具體時間待定。此外,錄製驗證資訊需要單獨的升級許可證,並且僅支援 MP4 格式。儘管如此,PXW-Z300 還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援 C2PA 錄製影片內容標準的錄影機,這對於特定使用者(包括記者和紀錄片製作人)來說意義重大。

Sony 尚未透露 PXW-Z300 何時上市或其價格。不過,由於去年發布的 PXW-Z200 售價約為 4,350 美元(約 NT$128,000),且僅具有單一影像感測器,因此預計 PXW-Z300 的價格會更高。

via:PetaPixel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Downing's Basement推出第5代改裝套件,任天堂Nintendo N64原始主機變身掌上型

2025年7月25日 15:30
Downing's Basement在經歷多次嘗試與改良後,與4 Layer Tech合作推出第5代N64改裝套件,以最簡便的方式將原本需要連接電視的Nintendo任天堂 N64改裝為掌上型主機。Afe88434e86576919b43df48f562e49e

Downing's Basement在經歷多次嘗試與改良後,與4 Layer Tech合作推出第5代N64改裝套件,以最簡便的方式將原本需要連接電視的Nintendo(任天堂) N64改裝為掌上型主機。

還是需要切割主機板

N64改裝套件包含電源管理、音訊放大、卡匣槽連接等專用電路板,以及3D列印外殼、彩繪貼膜、螺絲、卡扣等零件,能夠讓玩家把自己的N64主機改裝為掌上型的型式。

延伸閱讀:Thumby Color土砲迷你遊戲機,搭載0.85吋螢幕與Raspberry Pi RP2350微控制器

改裝套件的外殼採用3D列印方式製作,提升內部空間利用率並改善人體工學與操作手感,並使用手感接近原廠手把的導電橡膠,而客製化的電路板也能避免使用飛線,大幅講低線路混亂。在電力供應部份透過18650鋰電池進行供電,並支援支援USB Type‑C快速充電。

使用者需要自行準備N64主機以及鋰電池,即可跟著詳細圖文教學動手改造,由於過程需要切割原始N64的主機板以及焊接,因此需要一定的DIY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空間限制因素,因此改裝後的主機只提供1P控制器功能,無法連接2~4P控制器,也無法安裝擴充記憶體模組,因此只能單人遊玩,且不支援部分需擴充記憶體的遊戲。

第5代N64改裝套件顧名思義就知道汲取先前4次嘗試經驗之大成。

它能夠讓玩家把自己的Nintendo N64主機改裝為掌上型的型式。

由於它仍然使用原始主機的硬體,因此能夠直接執行原版卡匣的遊戲。

改裝套件使用2顆18650鋰電,可透過USB Type‑C快速充電,並提供2.5小時續航電力。

第5代N64改裝套件不需要像過去將電路板切割為奇形怪狀,也不需飛線連接。

這次只需如圖中紅線切割即可。

由於改裝後的主機只提供1P控制器功能也無法安裝擴充記憶體模組,因此只能單人遊玩,且不支援部分需擴充記憶體的遊戲。

改裝套件的預定上市日期為2025年10月,預定售價為美金350元(約合新台幣10,390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ROG 推出全球首款 TrueBlack Glossy 4K WOLED 電競螢幕,建議售價 29,900 元起

作者 小治
2025年7月25日 15:00
ROG 發表全球首款 TrueBlack Glossy 4K WOLED 電競螢幕 XG32U 系列,支援最高 480Hz 更新率與先進防烙印技術,售價 29,900 元起。02c14da806af4c9bd0a50f567252ac9c

華碩旗下電競品牌 ROG 玩家共和國發表 Strix OLED XG32U 系列電競螢幕,推出 XG32UCWMG 與 XG32UCWG 兩款型號。這兩款新機型為全球首度搭載 TrueBlack Glossy 表面處理的 4K WOLED 顯示器,結合先進的防眩光技術與高更新率,鎖定高階電競玩家與專業創作者市場。

ROG 推出全球首款 TrueBlack Glossy 4K WOLED 電競螢幕,建議售價 29,900 元起

TrueBlack Glossy 抗反光技術

ROG Strix OLED XG32U系列採用TrueBlack Glossy面板,具備零霧度光學層與新一代防眩結構。相較前代亮面 WOLED 設計,新螢幕可降低近 40% 的環境反射,即使在強光下仍能呈現深邃黑色與高對比畫面,提升長時間使用的舒適性。同時,螢幕內建 ASUS Clear Pixel Edge 演算法,能有效消除文字與細線邊緣常見的紅綠暈影,使試算表、程式碼或影音剪輯等工作場景中的細節更為銳利清晰。

另外,XG32U 系列還支援雙解析度模式切換:XG32UCWMG 可在 Full HD 解析度下達到 480Hz 極速更新率,XG32UCWG 則提供 FHD@330Hz,確保在快速動態畫面中保持穩定清晰。這兩款機種同樣搭載 ELMB 超低動態模糊技術與 OLED Anti-Flicker 防閃爍功能,減少殘影與畫面抖動,特別適合第一人稱射擊等高速競技遊戲。此外,所有型號均支援切換為 24 吋或 27 吋視窗模式,方便玩家根據需求切換解析度與畫面大小。

ROG 推出全球首款 TrueBlack Glossy 4K WOLED 電競螢幕,建議售價 29,900 元起

OLED Care Pro 提升耐用性

針對 OLED 面板常見的烙印問題,ROG 加入 OLED Care Pro 技術,定期進行像素刷新、畫面位移與標誌亮度控制,有效延長螢幕壽命。配合 Neo 近接感測器,系統能在使用者離席時自動關閉螢幕,返回時立即喚醒畫面,進一步降低功耗。官方也提供長達三年的保固服務,讓用戶在耐用性與售後上更有保障。

ROG XG32U 系列螢幕除了支援傾斜、旋轉與高度調整的全功能支架外,底座體積相較前代縮小45%,有助於釋放更多桌面空間。配合 ROG DisplayWidget Center 軟體,使用者可快速調整螢幕顯示模式、檢查韌體或啟用 Auto KVM 功能,僅用一組鍵鼠便可控制兩台裝置,提升多工效率。

連接介面則涵蓋兩組 HDMI 2.1、DisplayPort 1.4、USB-C(支援15W供電)與耳機孔,可滿足不同裝置接駁需求,在價格方面,ROG Strix OLED XG32U 系列建議售價自新台幣 29,900 元起。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只靠支撐怎麼夠?會按摩才夠格!最強人體工學椅 - OSIM 天王工學椅,有感實測

作者 洪詩詩
2025年7月25日 15:00
OSIM 最新推出的「天王工學椅」,這是一款結合了專業人體工學設計與智慧按摩科技的全新型態工作椅,重新定義什麼叫作「坐得舒適,也坐得健康」。64d470929955e9f8188b835f9f3be511

久坐,是現代人工作的常態,即便已經換上人體工學椅,是否仍常覺得肩膀緊、腰痠背痛,甚至思緒不集中?支撐性不等於放鬆感,只能「改善坐姿」,無法紓緩「久坐疲累問題」,這正是 OSIM 想要解決的問題。

近期,T 客邦深度體驗了 OSIM 最新推出的「天王工學椅」,這張結合了專業人體工學設計與智慧按摩科技的全新型態工作椅,重新定義人體工學椅新標準,強調「坐得舒適,也坐得健康」。

久坐不只駝背,你的專注力和生活品質悄悄在流失!

現代人坐在辦公椅上的時間,可能比躺在床上的時間還要長,比方說身為編輯的 T 編一天至少會坐在電腦前七~八個小時,如果遇上重要的科技新品發表會,甚至還會坐上更長的時間,長時間維持不正確的坐姿,不僅會導致駝背、肌肉疲勞…等身體不適,更會直接影響工作效率和專注力。

只靠支撐怎麼夠?會按摩才夠格!最強人體工學椅 - OSIM 天王工學椅,有感實測

選擇一張對的椅子,不只是改善姿勢、減少不適,更是提升工作表現的助力,過去有些人會選擇將一般的電腦椅換成人體工學椅,不過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我們對「椅子」的期待也該升級了!

深耕健康科技領域四十多年的 OSIM 看準了現代人的需求,他們將過去積累的專業按摩知識,與創新科技結合,重新定義人體工學椅的新標準,打造出這款既獨特、又真正懂按摩的人體工學椅,堪稱是「行走的天王椅」。

為什麼「會按摩」的人體工學椅這麼重要?

一般人體工學椅多半著重在結構支撐,幫助使用者坐得正、撐得久,減少肌肉與骨骼的負擔,但支撐終究是靜態的,僅解決姿勢問題,卻無法處理疲勞堆積這件事,而「會按摩」的人體工學椅,則是在傳統工學椅的基礎上,加入了主動放鬆的機制,讓椅子不只支撐住使用者,更會主動幫忙「放鬆」身體狀態。

OSIM 結合深耕四十多年專業按摩科技技術及對人體工學的了解,打造出創新唯一懂按摩的人體工學椅-OSIM 天王工學椅,是日常工作最佳的人體工學椅;也是休息時刻紓壓的按摩椅

OSIM 天王工學椅可以讓使用者一邊維持工作姿勢,支撐身體,改善坐姿,想休息的時候,不要另外再找空間,原地直接放鬆,默默幫你紓壓、釋放緊繃、恢復專注力,對長時間高壓工作者來說,這樣的設計不只是更舒服,而是實實在在地幫助你提升續航力、避免累積性傷害的關鍵,真正健康的人體工學椅,不該只是讓使用者撐得久,更要讓使用者坐完之後不覺得累,這也是 OSIM 天王工學椅從眾多工學椅中脫穎而出的特色。

不僅是一張人體工學椅,更是健康管理師

作為一張專業級的人體工學椅,OSIM 天王工學椅就像是一套為身體量身訂做的西裝,講究的不只是外型剪裁,更在於貼合與支撐的每一處細節。它的設計核心是一體成型的 S 型背墊結構,如同一條溫柔而堅實的脊梁,從肩膀一路延伸至下背,剛好貼合人體脊椎的自然曲線,不論是挺直專注的工作、或後仰放鬆轉換心情,身體都能得到被椅子穩穩接住的支撐感。

在頸部與頭部支撐方面,天王工學椅設計了可調式頭枕,可以依照自己的頭頸位置,手動調整頭枕高低,能防止久坐時頭部前傾、拉扯頸椎,讓脖子始終維持在健康中立的狀態。

頭枕高度可以自由調整,落在肩膀上方、貼合頸部的位置最剛好。

椅背後方有固定帶設計,調整完頭枕高度後也不容易滑動。

椅背的腰靠區域也是採用貼合身型的設計,能根據不同使用者的身形自由、彈性地調整高度,無論是高挑壯碩還是嬌小纖細,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支撐位,不得不久坐也能以最舒服的方式坐著。

而在常被忽略的細節上,OSIM 也絲毫不馬虎,扶手設計具備多段高度調整功能,也可以旋轉扶手角度,如果是要打字工作的話,推薦可以把扶手調整到與桌面齊平,盡量讓前臂的重量交由扶手支撐,避免肩膀因手臂懸空而緊繃或因聳肩導致頸部不適。

只靠支撐怎麼夠?會按摩才夠格!最強人體工學椅 - OSIM 天王工學椅,有感實測

▲▼ 扶手高度和左右角度都能依實際需求自由調整,調整成和桌面等高,打字、使用滑鼠時讓手臂有支撐的角度最好。

只靠支撐怎麼夠?會按摩才夠格!最強人體工學椅 - OSIM 天王工學椅,有感實測

就像這樣,雙腿呈 90 度、腳掌正好踏在地上,腰部交給座椅支撐,手臂也能靠在扶手上,減少身體肌肉緊繃的機會。

座椅部分也同樣符合人體工學設計,採特殊設計的升降機構讓使用者能依據腿長與桌面高度微調坐姿,確保雙腳自然平放於地面,形成一個穩定的 90 度支撐角度,這個看似簡單的調整,卻是避免翹腳、墊腳習慣的關鍵一步,讓整個坐姿的結構更穩固後,可避免腰或是臀部受力不當導致肌肉不舒服。

座椅可以多段式調整高度和角度,不論是要工作或是要放鬆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姿勢。

獨特可伸縮腳托,採坐姿、躺姿都更彈性

不過前面提到這些貼心功能只是能算是 OSIM 的基本功,真正讓 T 編驚豔的是 OSIM 天王工學椅獨特的「可伸縮腳托設計」,比方說當工作告一段落、身體有些勞累時,不用換位子,只需從椅子下方輕輕一拉,就能展開隱藏式腳托,瞬間打造出一個原地放鬆的舒適空間。無論是想伸展雙腿,還是單純想換個姿勢,天王工學椅都能提供一般椅子做不到的獨特體驗,無需移動便能立即紓緩久坐造成的身體疲勞,達到從頭到腳的徹底放鬆。

下方腳托採隱藏式設計,平常不用時可以推回椅子下方,需要時再拉出來,(腳托選配)。

放鬆時想要看本書或雜誌,或要閱讀大量工作文件時,就是把腳托拉出來的好時機,讓腳部多一個支撐。

需要休息小憩直接把全身交給 OSIM 天王工學椅就對了,多了腳托設計比一般人體工學椅更舒服。

OSIM 核心技術:按摩科技 X 養身科技,真正紓壓的坐感體驗

相信對熟悉 OSIM 的人來說,按摩技術始終是品牌最具代表性的招牌,這次 OSIM 把他們多年來累積的專業 know-how 濃縮進天王工學椅裡,讓按摩這件事,從「需要刻意安排」變成「隨時可啟動」的日常體驗。想像你忙完一個上午的線上會議,眼神渙散、肩膀緊繃,只需輕按椅側控制鍵,不必移動、不必等待,一場沉浸式的按摩即刻展開。

椅墊側邊有簡易的控制面板,可以操控不同的按摩程式,也可以透過手機操控更方便。

天王工學椅搭載 OSIM 獨家的 V 手按摩科技,透過精密模擬真人按摩師的拇指與手掌動作,達到從頸部到肩膀再到肩胛骨的深層抓捏,這不只是「揉一揉」的表面功夫,而是深入筋膜層的實質釋壓,每一下按壓都像是恰到好處地「踩中」那塊你自己都很難說清楚的緊繃點,讓原本積壓在肩頸的疲勞感,如氣球般逐漸放空,腦袋也跟著清晰起來。

把頭枕拿起來就可以體驗到 OSIM 按摩科技的厲害,按摩肩膀真的很到位,T 編身為肩頸超緊繃者,力推一定要體驗 OSIM 的肩頸按摩,非常舒服!

而當按摩節奏向下延伸,會逐步感受到來自 OSIM 專利的波浪踩背技術,模擬泰式足壓按摩的節奏與深度,就像有人赤腳踩在你的背上,腳掌貼合著肌肉與骨架,以波浪般的律動,一節一節向下舒展,從肩膀一路踩到腰,尤其當它剛好按到幾個原本沒發現的結點時,瞬間的釋放感真的是舒服到難以形容! 

這種按摩體驗,不只是在辦公空檔的片刻放鬆,更像是一種日常的重置開關,從此之後,紓壓不再是奢侈的「另約時間」,而是坐著就能擁有的高效自我修復儀式。

OSIM 天王工學椅搭載壓力偵測,洞察壓力,實現科學放鬆

不只是按摩,OSIM 更將「智慧健康」的概念深植於天王工學椅之中,結合獨家的「養身科技」與「聯動科技」,讓它不再只是你身體的放鬆利器,更是一名全天候陪伴的健康管家。

OSIM 天王工學椅搭載 PPG 生理感測技術的「養身科技」,透過搭配的 OSIM app 量測身心壓力指數之後,根據壓力指數數值,能夠推薦最適合的按摩行程,無論是因會議積壓而緊繃的神經,或是連日疲勞導致的壓力高漲,OSIM 都能即時判讀你的狀態,並智慧推薦最適合的按摩組合,一坐上去就開始進行專屬的紓壓儀式。

椅墊側邊有 NFC 感應器,可以快速跟手機配對。

搭配 OSIM app,不只可以量測身心壓力指數,還可以控制多種按摩行程。

另一項超方便的科技則是 OSIM 所打造的「聯動科技」,透過 NFC 智慧感應,可以將天王工學椅與 OSIM 自家的其他裝置無縫串聯,例如將天王工學椅與同步啟動的暖足樂 Sync 腳部按摩機配對,讓你在體驗背部深層指壓的同時,雙腿也能享受溫熱包覆與放鬆按壓的療癒旅程,就算家裡空間不夠放進一張按摩椅,透過聯動科技搭配也能最大程度地透過 OSIM 按摩科技來放鬆身心。

OSIM app 內建多組 OSIM 產品相互搭配,透過聯動科技就可以將不同產品串連在一起發揮最大的按摩效果。

聰明無線設計,坐到哪按摩到哪

在日常使用上,OSIM 天王工學椅同樣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OSIM 天王工學椅採用無線充電式電池設計,電池本身可以透過 USB-C 充電埠充電,充完電之後放到天王工學以後就可以隨處使用,不再受限於插座的牽絆。

對一張會按摩的椅子來說,脫離插座的束縛,不只是減少一條電線而已,它帶來的是整個使用情境的解放,不需要為了按摩效果把椅子塞在靠近插座的角落,也不必擔心電線橫亙在地上成為絆腳陷阱,今天想搬到落地窗前享受日光浴兼按摩、明天想移去角落靜靜閱讀,都可以隨心所欲安排,甚至臨時拍片、直播、或是居家開會都更從容,這樣的自由性,讓 OSIM 天王工學椅不再只是「擺在書桌前的工具」,而是能真正融入日常、配合生活節奏靈活移動的夥伴。此外,當電量低於 30% 時,控制板上的 LED 燈與手機 App 會同步顯示剩餘電量,這樣就可以睡覺時或是外出時幫椅子充電。

另外,椅面材質選用高透氣皮革,不僅質感出眾,更解決了長時間久坐常見的悶熱困擾。

透氣皮革設計久坐也不會覺得臀部熱熱的不舒服。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一張真正值得信賴的工學椅產品,背後必須有紮實的證明,OSIM 天王工學椅榮獲了多國工學獎項與認證,無論是材料的耐用性、舒適性,還是結構的安全性、穩固性、扶手耐用度、靠背強度和傾仰機制,都符合嚴苛的行業測試標準,提供使用者最安心的品質保證。

只靠支撐怎麼夠?會按摩才夠格!最強人體工學椅 - OSIM 天王工學椅,有感實測

小結

當一張人體工學椅,不只懂得支撐身體,還能主動幫你按摩放鬆、智慧偵測壓力、甚至不需插電就能靈活移動,這樣的椅子,不再只是辦公室配角,而是一件能主動照顧你、提升生活品質的智慧家具。OSIM 天王工學椅正是這樣的存在,整合了人體工學設計、多區按摩放鬆、App 操控、以及無線設計,讓你無論身處哪個空間,都能隨時隨地享受專屬於自己的紓壓時光,對於需要長時間久坐的專業人士而言,它不只是升級椅子,更是升級生活的關鍵一步。

OSIM 天王工學椅-支撐X按摩X紓壓,一椅三用,超越人體工學椅的新選擇

如果你是需要長時間久坐、但又在意舒適度、身體狀況的職場菁英或創作者,那麼這張「懂你的椅子」,就是你值得考慮的升級選項。

OSIM 天王工學椅推出星藍和拿鐵兩種配色,都非常好看,輕鬆融入各種居家或辦公環境。

了解更多 OSIM 天王工學椅 - 行走的天王椅:https://osimtw.com/7xga7s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人機大戰!波蘭程式設計師 10 小時馬拉松擊敗 OpenAI AI 模型奪冠

作者 cnBeta
2025年7月25日 14:30
人機大戰!波蘭程式設計師 10 小時馬拉松擊敗 OpenAI AI 模型奪冠7dbcee4c3908e26e1e62eb528f629c17

在東京舉行的 2025 年 AtCoder 世界巡迴賽總決賽(AWTF)上,來自波蘭格丁尼亞、現年 42 歲的程式設計師 Psyho 寫下歷史新頁,成功擊敗 OpenAI 的客製化 AI 模型,贏得了這場備受矚目的程式設計大賽冠軍!

人機大戰!波蘭程式設計師 10 小時馬拉松擊敗 OpenAI AI 模型奪冠

頂尖程式設計師的 10 小時極限挑戰

這場賽事被譽為全球最具聲望的程式設計比賽之一,邀請了 12 位頂尖人類程式設計師,以及一個 AI 競爭對手,共同挑戰極具難度的任務。

經過長達 10 小時的程式設計馬拉松,Psyho 以大約 9.5% 的優勢戰勝了 AI,奪得第一名,而 OpenAI 的模型則獲得了第二名。

Psyho 賽後在社群媒體上開心地表示:「人類勝利了(至少現在是這樣)!」他也坦承,為了這場比賽,他在賽前三天只睡了大約 10 個小時,將自己推向了極限。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也特別回應:「幹得好,Psyho。」

人機大戰!波蘭程式設計師 10 小時馬拉松擊敗 OpenAI AI 模型奪冠

人類創意勝過蠻力運算

今年的挑戰要求參賽者在一個 30x30 的網格上,規劃機器人的路徑,並使用最少的移動次數完成任務。這是一個 NP-hard 最佳化問題,存在無數種可能的結果。

賽前,OpenAI 的 AI 模型 OpenAIAHC 被普遍認為會主宰這場比賽。然而,Psyho(本名 Dębiak)的創新性、啟發式驅動方法,也就是運用解決問題的「捷徑」和有根據的「猜測」,而非單純的暴力運算,確保了他最終贏得了比賽。

比賽管理員 Yoichi Iwata 對 Psyho 獨特的方法讚譽有加,他指出 AI 在原始最佳化方面的表現確實出色,但在「人類創造力」方面仍然有所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Psyho 其實曾是 OpenAI 的工程師,並協助開發了 OpenAI Five。他在比賽中主要使用 Visual Studio Code,僅依賴基本的自動完成功能。他坦言 AI 將他逼到極限:「我的分數很接近模型的得分,這促使我全力以赴。」

在這場 10 小時馬拉松的最後階段,Psyho 成功超越了 OpenAIAHC,最終贏得了比賽和 50 萬日圓的獎金(約新台幣 10 萬元)。這場勝利不僅證明了人類在某些複雜問題解決上的獨特優勢,也為 AI 與人類合作的未來開啟了更多想像空間。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作者 洪詩詩
2025年7月25日 14:00
Galaxy Z Fold 7著重輕薄設計,全新轉軸更耐用。 Galaxy Z Fold 7配備旗艦級相機與效能,帶來更出色的使用體驗。08309771519f9d0df02e5daf61d36858

今年 Galaxy Z Fold 7 在外型上最大的改變就是機身變得更薄,機身展開厚度只有 4.2mm、折起來是 8.9mm,相較於第一代 Fold 摺起來的厚度有 17.1mm,前一代 Z Fold 6 摺起來的厚度為 12.1mm,顯然三星在輕薄上真的下了不少功夫。

變薄最大的優勢就是摺疊起來時,單手握著其實就跟拿著一般手機差不多,手感還滿像握著 S25 Ultra 的感覺,加上外螢幕顯示比例略為調整,操作手感也和使用一般手機很類似。

封面螢幕採用 6.5 吋 21:9 Dynamic AMOLED 2X 螢幕。

摺疊的轉軸機構改為全新的 Armor FlexHinge 轉軸,結合高強度材料與最佳化結構設計,可以提高耐用性,實際在展開的時候確實穩定度滿好的,並沒有因為變薄就變得搖搖晃晃,也可以自由懸停在不同角度,不過因為邊框是平整設計,沒有留下凹槽,所以剛開始要展開時會有點不知道要從哪裡下手,要把指甲插進摺疊縫裡比較好開(換句話說,摺疊機能做到這麼貼合真是滿厲害的)。

新的 Armor FlexHinge 採用創新的水滴設計與多軌結構,讓 Z Fold 7 摺起來更薄,整體重量也變輕,此外還能分散壓力、減少螢幕摺痕。

摺疊起來非常貼合,加上超薄設計,剛開始展開時需要練習找到手感。

Galaxy Z Fold 7 的封面螢幕採用 6.5 吋 2,520 x 1,080 解析度的 Dynamic AMOLED 2X 螢幕,比例設定為 21:9,支援 Vision Booster 顯示技術,峰值亮度最高達到 2600nits,在戶外強光下依然看得清楚,實際操作起來也跟一般手機沒太大差異。

打開後,是一塊 8 吋 Dynamic AMOLED 2X 內頁螢幕,顯示效果頗好,對比度有層次、黑的部分也夠黑,這次內頁螢幕的結構也經過重新優化,在更輕更薄的同時,強度也同步升級,新增的鈦合金支撐板,讓整體機構更穩固,另外 Ultra-Thin Glass(UTG)厚度也提升了 50%,強化螢幕耐用性。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底部有 USB-C 連接埠、麥克風和喇叭,可以看到機身厚度幾乎和 USB-C 差不多薄。

SIM 卡槽設計在頂端,這一代尚未加入 eSIM,不過根據我們最新採訪,台灣三星總經理透漏之後可能會有關於 eSIM 的好消息。

升級兩億畫素相機

Galaxy Z Fold 7 全機總共配備五顆鏡頭,包含封面螢幕上的 1,000 萬畫素自拍鏡頭、內頁螢幕的 1,000 萬畫素鏡頭,以及背面的三鏡頭主相機模組:2 億畫素廣角、1,200 萬畫素超廣角與 1,000 萬畫素長焦,這也是 Z Fold 系列首次採用超過一億畫素的主鏡頭,畫面細節表現相較前代更進一步。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實際拍攝時,2 億畫素主鏡頭在光線充足環境下可以記錄更多細節,透過像素多合一技術,實際上拍出來照片大小和前一代不會差太多,不用擔心容量問題,搭配的 ProVisual Engine 處理器在成像速度與畫面銳利度上有明顯優化,以主鏡頭來說,拍攝體驗和近期的 Galaxy S 系列高階機相近,並不會有過於明顯的落差。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夜拍方面,Z Fold7 支援夜景模式與動態主體辨識,低光環境下的雜訊抑制效果不錯,動態場景也能保留基本清晰度,錄影支援 10-bit HDR,在特定場景下可以呈現比較明顯的色彩與亮度階層,不過一般使用者可能不容易察覺差異。內頁鏡頭則維持與前代類似的規格與拍攝角度,更廣的 100 度的視角在自拍或多人入鏡時比較方便,但畫質表現仍有一定限制,適合日常紀錄使用。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旗艦級效能,續航力持平

Galaxy Z Fold 7 採用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是目前高通針對 Galaxy 裝置所提供的客製化版本,CPU、GPU 與 NPU 均較前一代有一定幅度的提升,根據官方數據,NPU 提升 41%、CPU 提升 38%、GPU 則提升 26%,實際使用起來,包括切換多工、開啟大型 App,甚至進行即時翻譯或圖片生成等 AI 功能,都能維持相當流暢的表現,沒有明顯卡頓。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三星 Galaxy Z Fold 7 開箱,摺疊輕薄新標竿,相機、效能全面升級

連線能力支援 Wi-Fi 7、藍牙 5.4 與 UWB,日常連線功能齊全,SIM 卡則仍維持 5G+5G 雙卡雙待,不過與去年相同,台灣版本依舊不支援 eSIM,但根據我們最新採訪,台灣三星總經理透漏之後可能會有關於 eSIM 的好消息。

至於電池部分,Z Fold7 搭載與前代相同的 4,400mAh 容量,雖然新一代處理器的能效控制有所進步,整體耗電比起前代稍微省電一點,但面對大螢幕、多工應用與 AI 任務的高需求,這個容量還是有些吃緊,實測觀看 YouTube 一小時大約消耗 5~6% 電量,以摺疊旗艦來說算是中規中矩。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研究顯示 Google AI Overviews 使網站點擊率近乎砍半,使用者也幾乎不會查看引用來源

作者 ycr
2025年7月25日 13:30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報告指出,當 Google 搜尋結果中出現 AI 摘要(AI Overviews)時,使用者點擊連結的意願會降低。392232e3e5ff520781014f8811a81a37

相信現在許多人在使用 Google 搜尋時,都有注意到上方會出現一個「AI 摘要」,那你是不是得到了解答之後,就不會再點進去連結裡看完整文章了?放心,你不孤單。近期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報告就指出,當 Google 搜尋結果中出現 AI 摘要(AI Overviews)時,使用者點擊連結的意願會降低。

雖然 AI 摘要確實能讓使用者更快速得到答案,但內容網站流量雪崩式的下降,好內容將難以為繼,接著 AI 再拿那些品質較差的內容進行摘要,將導致惡性循環。因此,許多聲音也不斷警告,這樣的現況必須改變。

AI 摘要影響使用者點擊網站連結的意願

去年,Google 推出了「AI 總覽」(AI Overviews),這項功能會在許多 Google 搜尋頁面的頂端顯示由人工智慧生成的結果摘要,目前已在多國開放,包括台灣。然而,AI 摘要的出現也讓許多線上網站表示,許多使用者依賴摘要而非點擊連結前往原文,導致網站流量下降。

對此,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今年春天發布的一份報告,分析了 900 名同意分享其線上瀏覽活動的美國成年人數據。約有六成受訪者(58%)在 2025 年 3 月至少進行了一次產生 AI 生成摘要的 Google 搜尋。進一步分析發現,與沒有 AI 摘要的搜尋頁面相比,當 Google 使用者造訪有 AI 摘要的搜尋頁面時,他們點擊結果連結的意願較低。對於產生 AI 生成摘要的搜尋,使用者亦很少點擊摘要中引用的來源。

以下便是皮尤研究中心針對 Google AI 摘要以及使用者如何與之互動幾點發現。

1. 當搜尋結果出現 AI 摘要,點擊率幾乎砍半

遇到 AI 摘要的使用者在所有造訪中,點擊傳統搜尋結果連結的比例為 8%。而未遇到 AI 摘要的使用者,點擊搜尋結果的頻率幾乎是兩倍(造訪次數的 15%)。另外,當使用者遇到 AI 摘要,也極少人會點擊摘要本身的連結,在所有造訪有此類摘要的頁面中,這種情況僅佔 1%。

研究顯示 Google AI Overviews 使網站點擊率近乎砍半,使用者也幾乎不會查看引用來源

2. Google AI 摘要最常引用維基百科、YouTube

 

Google AI 摘要和標準搜尋結果中最常引用的來源是維基百科(Wikipedia)、YouTube 和 Reddit(皮尤研究中心為美國民調機構)。 這三個網站是 AI 摘要和標準搜尋結果中共同連結最多的來源。總體而言,它們佔該次分析中所審查的 AI 摘要中列出來源的 15%;在標準搜尋結果中列出的來源中,它們也佔了相似的比例(17%)。

就 Google 搜尋結果中經常連結的網站類型而言,政府網站(.gov)在 AI 摘要中比在標準搜尋結果中更常見。AI 總覽中連結的來源約有 6% 是 .gov 網站,而標準搜尋結果僅佔 2%。同時,5% 的 AI 摘要(以及 5% 的標準搜尋結果)連結到新聞網站。

研究顯示 Google AI Overviews 使網站點擊率近乎砍半,使用者也幾乎不會查看引用來源

3. 約有五分之一的 Google 搜尋產生了 AI 摘要

在皮尤的研究中,2025 年 3 月約有 18% 的 Google 搜尋結果產生了 AI 摘要。這些摘要的絕大多數(88%)引用了三個或更多來源。只有 1% 引用了單一來源。

而 AI 摘要長度中位數為 67 個字,但變化很大。最短的有發現只有 7 個字,最長的則有 369 個字。

4. 較長的搜尋或使用完整的句子更容易產生 AI 摘要

AI Overviews 並非每次搜尋都會出現,也沒有一定會在什麼情況出現。不過研究發現,包含更多詞語、提出問題或使用完整句子的 Google 搜尋,更容易產生 AI 摘要。僅有 8% 的單詞或雙詞搜尋產生了 AI 摘要;但對於 10 個或更多詞語的搜尋,這個比例上升到 53%。

其他傾向於產生 AI 摘要的搜尋類型包括:

  • 形成問題的搜尋:60% 以疑問詞(如「誰」、「什麼」、「何時」或「為什麼」)開頭的搜尋查詢

  • 使用完整句子的搜尋: 36% 包含名詞和動詞的搜尋產生了 AI 摘要

研究顯示 Google AI Overviews 使網站點擊率近乎砍半,使用者也幾乎不會查看引用來源

資料來源:Pew Research Center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CASETiFY 攜手吉伊卡哇推夏日聯名系列,可客製手機殼與多款電子配件

作者 洪詩詩
2025年7月25日 12:30
CASETiFY再推吉伊卡哇聯名!夏日泳池派對主題,吉伊卡哇換上泳裝超萌。多款手機殼、耳機殼及周邊,粉絲必收吉伊卡哇!C3b7bac4925959c632795a4b52397fac

CASETiFY 宣布再度與日本人氣角色《吉伊卡哇》合作,推出全新聯名系列商品。這次主題設定為「夏日泳池派對」,角色吉伊卡哇、小八貓、兔兔以及首次登場的獅薩都將換上泳裝配件,戴上星星墨鏡、搭配游泳圈,出現在一系列生活科技配件中。產品將於 7 月 25 日上午 10 點起,於 CASETiFY 台灣官方網站及品牌概念店同步開賣。

CASETiFY 攜手吉伊卡哇推夏日聯名系列,可客製手機殼與多款電子配件

本次合作推出多款手機及電子配件,包含以立體造型呈現角色形象的「日光浴耳機保護殼」、集合三位角色設計的「手機吊飾」,還有可加入個人化文字與字體的「客製化手機殼」。其中,手機殼提供夏日印花設計及首次推出的聯名專屬字體,使用者可自由選擇內容進行搭配。官方也同步推出三款台灣限定的精裝禮盒,內含手機殼、鏡面磁吸支架與卡套,數量有限。

CASETiFY 攜手吉伊卡哇推夏日聯名系列,可客製手機殼與多款電子配件

若選購三件或以上吉伊卡哇聯名商品,即可獲得限量造型手機支架,支架以角色坐在泳圈上為造型設計,3D 立體外觀可用於穩定支撐手機追劇或視訊,亦可作為桌面擺飾使用。每筆訂單最多可獲贈一個,送完為止。

角色「吉伊卡哇」原名來自日文「小而可愛」的縮寫,由漫畫家ナガノ創作,起初以網路漫畫形式出現在社群平台上,之後延伸至動畫與出版物,在台灣、日本與其他地區皆累積了不少粉絲。此次合作延續去年以冒險為主題的聯名系列,但以更生活化、夏日休閒感的風格呈現,主打角色與日常電子產品的結合。

耳機保護殼部分,推出吉伊卡哇、小八貓與兔兔造型,各自戴上可拆式星星墨鏡。吊飾則選用柔軟矽膠材質製成,結合排球、泳圈等夏日元素。手機支架採用角色坐在泳圈中的立體設計,可穩固支撐手機的同時,也提供角色粉絲收藏擺設的選項。

CASETiFY 攜手吉伊卡哇推夏日聯名系列,可客製手機殼與多款電子配件

除了手機殼和耳機配件外,本次系列還包括 Apple Watch 錶帶、iPad 保護殼、MacBook 保護殼、MagSafe 兼容磁吸配件等多種商品,使用者可依需求選購相對應設備的配件。

CASETiFY 攜手吉伊卡哇推夏日聯名系列,可客製手機殼與多款電子配件

整體聯名系列將於 CASETiFY 台灣官方網站及 CASETiFY STUDiO 品牌概念店同步販售。凡為 CASETiFY 會員並在活動期間購買滿三件指定商品者,即可免費獲得吉伊卡哇造型支架乙個,數量有限,依照訂單順序贈完為止。

CASETiFY 攜手吉伊卡哇推夏日聯名系列,可客製手機殼與多款電子配件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GeForce RTX 5090 筆電機皇來襲!MSI Titan 18 HX AI 旗艦電競筆電深度開箱實測:頂級配備傲視群雄,強悍性能直逼桌機!

作者 Axiang Chin
2025年7月25日 11:30
MSI Titan 18 HX AI 再次印證旗艦定位,搭載最新 RTX 5090 GPU,為玩家帶來極致的遊戲體驗。Titan 系列的頂級效能與創新設計,滿足對效能有極高要求的玩家。5e0a983ca7b45d0025fa8897aa6128d3

近年來,電競筆電無疑已成為市場上最受矚目的產品類別,其迅速崛起的主因在於遊戲效能的大躍進與機動性的顯著提升,使其在應用彈性上相較傳統桌上型電腦更具優勢,不僅擺脫空間的限制,也能隨需移動,滿足多場域使用情境。不過,對於追求「極致效能」的進階用戶或專業級玩家而言,即便電競筆電表現愈加強悍,在純粹硬體性能、擴充彈性與使用體驗等方面,仍與高階桌機存在一定落差。

然而,這樣的差距並非無法跨越,部分定位旗艦的頂規電競筆電正逐步打破上述界線。以電競領導品牌 MSI 推出的 Titan 系列為例,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旗艦中的旗艦」,不僅配備當代最先進的硬體架構,也兼顧產品設計質感與操作手感,並體現 MSI 對玩家需求的深度理解與技術創新。

2025 年最新力作 MSI Titan 18 HX AI 再次印證了此一定位,該機型延續 Titan 系列一貫的頂規基因,機身以高強度鎂鋁合金打造,搭配雙色設計語彙與精緻細節,塑造出兼具專業感與未來感的獨特風格,有別於一般電競筆電常見的粗獷路線。

硬體規格方面 Titan 18 HX AI 更是毫無妥協,搭載 最新一代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筆記型電腦 GPU,內建 24GB GDDR7 記憶體,無論是支援光追的遊戲大作、AI 模型訓練或影片剪輯等面向都能從容應對。處理器部分則搭載 Intel 最新一代 Arrow Lake 架構的 Core Ultra 9 285HX,內建獨立 NPU(神經處理單元),除提供高時脈以及與桌機同等級的運作功耗外,也針對 AI 本地推論、內容創作與高負載遊戲場景進行加速優化。此外,透過 MSI 獨家研發的 OverBoost Ultra 超增壓模式,可將 CPU 與 GPU 聯合輸出功率推升至最高 270W,進一步釋放極限效能,讓 Titan 18 HX AI 不僅僅是一台「筆電」,更是可媲美高階桌機的行動戰力平台。

微星旗下的王牌機種 Titan 18 HX AI 以玩家熟悉的風格再次登陸市場,內在硬體規格同樣是「桌機級別」,在提供出色效能的同時也保有可移動使用的靈活性。

除此之外,Titan 18 HX AI 在其他硬體配置同樣展現極致風範,足以用「奢華」來形容。本次受測機配備高達 96GB DDR5-6400 記憶體,儲存系統則採用三組 2TB M.2 NVMe SSD,並透過 RAID 0 磁碟陣列整合為總容量 6TB 的高速儲存平台,讀寫效能是傳統 PCIe Gen4 的兩倍。

I/O 擴充方面,Titan 18 HX AI 規劃了最新的 Thunderbolt 5 埠,支援雙向最高 120 GB/s 的資料傳輸速率,並整合 DisplayPort 2.1 顯示輸出與最高 140W USB PD 快速充電功能,滿足高效能周邊設備、外接顯示器與高速儲存裝置的多樣需求;顯示器部分,Titan 18 HX AI 採用尺寸達 18 吋的 UHD+(3840 x 2400)120Hz mini LED IPS 面板,不僅具備極高的解析度與更新率,更支援 區域控光技術,並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可呈現極致對比與亮度表現;而在輸入體驗方面,Titan 18 HX AI 配置由德國知名鍵軸品牌 Cherry 打造的薄型機械鍵盤,提供明確的段落感與回饋手感,搭配設計精緻、具備隱藏式無接縫 RGB 背光的玻璃觸控板,進一步強化整體操控感受與美學表現。

外觀設計

MSI Titan 18 HX AI 外觀設計整體延續 Titan 系列一貫的風格,走的是低調附有質感的路線。機身採用兼具輕量與強度的鎂鋁合金材質打造,並巧妙運用黑色與銀色雙色搭配,讓視覺層次更加豐富。雖然 Titan 18 HX AI 並無傳統電競筆電常見的強烈科幻味,但仍可見多項具辨識度的電競元素。像是帶有 RGB 燈效的 MSI 龍魂盾徽 Logo,依舊是上蓋的視覺焦點;前置轉軸延伸出的尾部機身則點綴了立體感十足的三角飾紋,並在機身後側加入鮮明的藍色斜向飾條,為整體設計增添個性與識別度。

MSI Titan 18 HX AI 機身採用鎂鋁合金材質的雙色搭配,上蓋為深黑色,機身後側局部與底蓋為銀灰色,為整機視覺創造出些許變化。

上蓋的龍魂盾徽彰顯這台筆電的電競血統。

顯示器轉軸略為前移,延伸出一小段機身尾部,除了銀灰色的跳色設計外,表面還點綴了細緻的三角紋路,增添了質感與設計巧思。

機身尾部設有左右兩側的散熱出風口,並搭配銀灰與藍色交錯的格柵設計,不僅機能性十足,也為整體造型增添幾分動感。

相較於偏低調內斂的機身,Titan 18 HX AI 的底殼則顯得大膽奔放許多,不僅採用多層次結構打造,呈現強烈的立體感,搭配大面積散熱孔、造型獨特的止滑墊,以及多種紋理拼接的設計,營造出豐富而有層次的視覺效果。隱藏在底部之下的是具備大面積均溫板的 Vapor Chamber Cooler 散熱系統,能全面覆蓋 CPU 與 GPU 兩大效能核心,同時延伸的熱導管還能協助為 PCIe Gen5 SSD 有效降溫。再加上 3D 散熱結構、雙風扇與四個出風口的組合,即便在高效能運作下,依然能保持系統穩定與散熱效率。

機身底殼同樣採用鎂鋁合金材質,整體以銀灰色為主調,搭配多材質混合與立體層次的設計,比起上蓋的低調樸素顯得更鮮明、精彩。

底殼中央處規劃大面積的沖孔式散熱區塊,不僅有助於提升氣流效率,上面還標示了 Titan 系列名稱,展現品牌識別與性能象徵的雙重意涵。

機身後側的止滑墊採用具立體層次感的斜向條紋設計,巧妙結合沖孔與格柵等不同紋理元素,不僅增加設計細節,也讓後端機身略為抬升,有助於增強底部進風效果,進一步優化整體散熱效能。

除了優異的硬體規格,原廠也十分重視 Titan 18 HX AI 在聲光體驗上的表現。今年的新款搭載一塊 18 吋的 4K+ mini LED 顯示器,兼具高解析度、高亮度與高對比特性。16:10 的顯示比例帶來更開闊的視野空間,3840 x 2400 的解析度則位居同級產品之最。得益於 mini LED 技術,這塊面板擁有高達 1000 nits 的峰值亮度,支援 100% DCI-P3 廣色域顯示與 K-Zone 多區背光調控,具備 200 萬比 1 的超高對比度,不僅符合 DisplayHDR 1000 標準,也支援 120Hz 更新率,無論是觀賞影片或玩遊戲,都能呈現流暢且穩定的視覺效果。

MSI Titan 18 HX AI 配備 18 吋、UHD+ 解析度、16:10 比例的 mini LED 電競顯示器,與去年相同的頂規配置依舊令人印象深刻。這款面板支援 120Hz 更新率、K-Zone 分區控光技術,擁有高達 1000 nits 的峰值亮度與 100% DCI-P3 廣色域,並符合 DisplayHDR 1000 認證,能夠呈現出極佳的對比度與細節層次,無論是遊戲、影像或創作需求都能精準對應。

顯示器邊框相當窄,使視覺焦點得以更集中不受干擾。色彩表現鮮明亮麗,無論明暗細節都頗為出色,進一步提升畫面的立體感與沉浸體驗。

顯示器上方配備 FHD 解析度的視訊攝影機、感測器與陣列麥克風,攝影機同時支援 IR 臉部辨識功能。此外,原廠還貼心設置了實體遮蔽鏡頭蓋,玩家可在不使用時關閉,保障個人隱私。

此外,Titan 18 HX AI 在操控方面也有顯著提升,這點常被一般電競筆電忽略。它配備了功能齊全的全尺寸鍵盤,並採用了德國知名機械鍵盤品牌 Cherry 專為筆電設計的 Cherry MX Ultra Low Profile 超薄機械軸。這款由 SteelSeries 打造的鍵盤在展現纖薄的同時,透過內部黃金交叉點接觸系統,帶來明確段落感和精準回饋的觸發手感,此外也支援華麗的單鍵 RGB 背光,玩家可以透過 SteelSeries GG 軟體自訂四級背光亮度以及豐富多變的色彩與動態效果,讓操控不僅實用,更充滿樂趣。

機身 C 面為低調的黑色系,搭配同色、支援單鍵 RGB 背光效果的全尺寸鍵盤,下方則配置了微星首創的無接縫式 RGB 觸控板,觸控範圍由環繞的 RGB 燈光框定,沒有明顯的實體邊界或按鍵,帶來流暢且現代感十足的操作感受。

由 SteelSeries 打造的單鍵 RGB 背光電競鍵盤讓玩家可自訂喜愛的燈色與多元的動態效果,打造專屬的炫酷操控氛圍。

鍵盤採用德國知名品牌 Cherry 專為筆電打造的 Cherry MX Ultra Low Profile 機械軸,具備卓越的敲擊手感與精準回饋。

除了獨特的機械鍵盤外,Titan 18 HX AI 另一項與眾不同的亮點是全球首創的「無接縫 RGB 觸控板」。這款觸控板設計與機身掌托完全齊平,且採用無按鍵設計,視覺上相當簡潔美觀,透過環繞的 RGB 燈光明確界定觸控範圍,並與鍵盤背光相互呼應,營造出一體且炫麗的光效氛圍。

與掌托一體化的無接縫 RGB 觸控板設計相當獨特,並支援 Mystic Light 功能,讓玩家能自由搭配多種燈光效果,打造個人化視覺風格。

擴充性方面,Titan 18 HX AI 的配置也極其完整,機身左右及後側均設有多種類型的連接埠,且間距充足,方便玩家插拔各種裝置。除了通用性高的 USB 3.2 Gen2 Type-A、HDMI 2.1、RJ-45 網路埠與 SD Express 讀卡槽外,Titan 18 HX AI 還支援最新的 Thunderbolt 5 規格,開啟 Bandwidth Boost 功能後,最高可達雙向 120Gbps 的傳輸速度,同時支援 DisplayPort 2.1 視訊輸出與 PD 3.1 快速充電,為外部設備擴充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透過雙色外殼與機身邊緣的巧妙削切,即使是一台 18 吋的大型電競筆電,Titan 18 HX AI 在視覺上依舊給人一種輕盈感、不顯厚重。

機身右側配備兩組最新的 Thunderbolt 5 傳輸埠,效能較前代提升了三倍,此外還配置了 USB 3.2 Gen2 Type-A 埠以及 3.5mm 耳機/麥克風接口。

機身左側配置兩組 USB 3.2 Gen2 Type-A 埠及一組 SD Express 讀卡槽。

機身後側設有微星方形電源接口、HDMI 2.1 輸出埠以及 RJ-45 有線網路埠。

硬體規格一覽與效能實測

既然被稱為電競機皇,Titan 18 HX AI 自然配備了當前筆電市場中最頂尖的硬體陣容。

Titan 18 HX AI 搭載目前頂尖的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筆記型電腦 GPU,採用最新 Blackwell 架構,擁有高達 10,496 組 CUDA 核心與 2,160 MHz 的加速時脈。搭配多達 24GB 的 GDDR7 顯示記憶體、256-bit 記憶體介面以及 896GB/s 的記憶體頻寬,提供強大效能。更支援最新的 DLSS 4 技術,能大幅提升遊戲的動態幀率,帶來流暢且高品質的遊戲體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Titan 18 HX AI 也內建專為筆電效能最佳化的 NVIDIA Max-Q 技術,透過 AI 科技的輔助,能讓筆電的 CPU、GPU、記憶體、散熱系統、軟體與顯示器等配備運行最佳化,讓筆電也能發揮至極致效能。

處理器採用 Arrow Lake 世代的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擁有 8 顆效能核心(P-Core)與 16 顆效率核心(E-Core),共計 24 核心與 24 執行緒的混合架構,搭配 36MB 三層快取及 55W TDP,最高時脈可達 5.5GHz。此外,這顆處理器整合了 4 顆 Xe-Core 的 Intel Graphics 整合 GPU,並搭載獨立的 Intel AI Boost NPU,有助提升 AI 運算效率。

Titan 18 HX AI 的外觀大致延續 Titan 系列的樣貌,但硬體卻迎來大幅升級。

除了頂尖的雙核心運算配置,Titan 18 HX AI 其他硬體規格同樣達到封頂水準。記憶體方面提供兩組 DDR5-6400 插槽,最大支援容量可達 96GB。儲存擴充部分,機身配備多達四組 M.2 2280 插槽,其中一組支援 PCIe Gen5 x4,另外三組則支援 PCIe Gen4 x4。本次測試機型預裝一組 Gen5 SSD 與兩組 Gen4 SSD,透過微星 Super RAID 5 技術組成 RAID 0 架構,不僅保有最大儲存容量,同時大幅提升檔案的讀寫效能。

受測機系統資訊一覽。

重點規格一覽

GeForce RTX 5090 筆電機皇來襲!MSI Titan 18 HX AI 旗艦電競筆電深度開箱實測:頂級配備傲視群雄,強悍性能直逼桌機!

處理器與儲存裝置效能跑分一覽

GeForce RTX 5090 筆電機皇來襲!MSI Titan 18 HX AI 旗艦電競筆電深度開箱實測:頂級配備傲視群雄,強悍性能直逼桌機!

3D 效能跑分一覽

GeForce RTX 5090 筆電機皇來襲!MSI Titan 18 HX AI 旗艦電競筆電深度開箱實測:頂級配備傲視群雄,強悍性能直逼桌機!

系統綜合效能跑分一覽

GeForce RTX 5090 筆電機皇來襲!MSI Titan 18 HX AI 旗艦電競筆電深度開箱實測:頂級配備傲視群雄,強悍性能直逼桌機!

透過 MSI Center 中的「使用情境」功能,玩家可以自訂筆電的運行效能,若想發揮 Titan 18 HX AI 的最大性能,只需切換至「極致效能」模式,並將顯卡設定調整為「獨立顯卡模式」(需重啟系統)即可。

一般日常使用建議開啟 MSI Center 的「微星 AI 智慧引擎」功能,系統會自動偵測筆電當前狀態,並自動切換至最適合的運行模式。

遊戲效能實測

除了前面的效能跑分實測,為了更深入了解 Titan 18 HX AI 在遊戲表現上的實際效能,筆者選擇多款不同類型的 3A 級大作,針對 FHD+ 與原生 UHD+ 兩種解析度進行基準測試。測試項目包含關閉 DLSS 與開啟 DLSS(含畫格生成)的效能比較。受測遊戲中,像是只支援傳統 DLSS(無畫面生成)的《地平線:期待黎明》與《古墓奇兵:暗影》;支援 DLSS 3 畫格生成的《極限競速:地平線 5》與《魔物獵人:荒野》;以及已支援最新 DLSS 4 多畫格生成的《電馭叛客 2077》、《黑神話:悟空》與《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後三款遊戲還額外針對 2x 與 4x 畫格生成模式的效能差異進行了測試。

Titan 18 HX AI 遊戲效能測試涵蓋 UHD+(顯示器原生)與 FHD+ 兩種解析度,並比較了開啟與關閉 DLSS 的表現。對於支援最新 DLSS 4 的《電馭叛客 2077》、《黑神話:悟空》與《毀滅戰士:黑暗時代》,還額外增加了 4x 畫格生成模式下的效能比較。

從上述跑分結果可見,僅支援傳統 DLSS 的《地平線:期待黎明》與《古墓奇兵:暗影》在開啟 DLSS 後均有明顯效能提升,尤其在 UHD+ 高解析度下表現更為突出。此外,支援 DLSS 3 畫格生成的《極限競速:地平線 5》與《魔物獵人:荒野》,啟動畫格生成功能後,畫面流暢度明顯提升,無論 FHD+ 或 UHD+ 解析度,效能均提升約 50%。

《電馭叛客 2077》是市面上首款支援 DLSS 4 的遊戲,啟動畫格生成後可自由選擇 2x、3x 或 4x 畫格生成模式。隨著越來越多遊戲陸續支援 DLSS 4 技術,將能進一步發揮 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的強大效能。

支援最新 DLSS 4 多畫格生成技術的《電馭叛客 2077》、《黑神話:悟空》與《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在啟動 4x 多畫格生成後,整體效能提升可達 3 至 4 倍。其中,《電馭叛客 2077》在開啟光線追蹤且使用 UHD+ 解析度時,開啟 DLSS 4 的 4x 畫格生成可輕鬆突破 160 FPS。而被公認極度吃效能的《黑神話:悟空》,在 UHD+ 解析度下開啟 4x 畫格生成後,也能達到超過 150 FPS 的優異表現。至於新作《毀滅戰士:黑暗時代》同樣展現出 DLSS 4 的強大實力,未開啟時 UHD+ 僅有 53 FPS,但啟用後效能飆升超過 3 倍,平均近 190 FPS 的表現;在 FHD+ 解析度下,不開 DLSS 即突破 110 FPS,開啟 DLSS 4 之後更是飆升至近 4 倍效能的 421 FPS,提升幅度令人驚艷。

除了DLSS4,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 GPU 另一個大幅強化遊戲體驗的關鍵就是新一代「NVIDIA Reflex 2」,透過 Frame Warp 技術可以透過「延遲最佳化預測渲染演算法」補足畫格移動的空缺,讓螢幕顯示內容更為即時,也能大幅降低遊戲畫面延遲帶來的影響,在遊玩 FPS 類型的遊戲時的體驗升級更為明顯!

結語

作為微星的年度旗艦,MSI Titan 18 HX AI 延續了其獨特設計風格與卓越規格,再次彰顯「機皇」獨一無二的地位。外觀雖未做大幅改變,但保留了過去廣受好評的絕佳質感,採用鎂鋁合金材質,兼具輕量與堅固。雙色設計低調中帶有細節亮點,無論是機身線條、底部立體結構,還是醒目的藍色撞色飾條,都展現與眾不同的電競美學。此外,全球首創的無接縫 RGB 觸控板也格外吸睛,而由 SteelSeries 與 Cherry MX Ultra Low Profile 超薄機械鍵盤聯手打造的鍵盤,則大幅提升了操控體驗,出色的回饋手感令人印象深刻。硬體方面,Titan 18 HX AI 配備 18 吋 UHD+ mini LED 120Hz 顯示器,擁有出色的亮度與對比度表現,並通過 VESA DisplayHDR 1000 認證,搭載多分區控光及 100% DCI-P3 廣色域,無論遊戲、影音還是內容創作,都能帶來極致的視覺享受。

MSI Titan 18 HX AI 的外觀無大幅更動,依舊維持玩家熟悉的高質感風格。

遊戲體驗方面,Titan 18 HX AI 表現可說是無可挑剔,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24GB GDDR7 筆記型電腦 GPU 和 Intel Core Ultra 9 285HX 處理器與的強力組合,結合 MSI OverBoost Ultra 超增壓模式,提供媲美桌機等級的運算性能,輕鬆滿足各類 3A 級大作在高解析度與高畫質下的需求。實測也顯示,NVIDIA 最新的 DLSS 4 多畫格生成技術為遊戲動態流暢度帶來 3 至 4 倍的幀數提升,尤其在 UHD+ 高解析度下表現尤為突出,即使開啟即時光線追蹤,也能穩定應對效能壓力,為追求極致畫質與流暢度的玩家帶來其他筆電難以比擬的頂級遊戲體驗。

過去 Titan 系列皆搭載機械式鍵盤,今年的 Titan 18 HX AI 也延續此優良傳統。德國 Cherry MX Ultra Low Profile 機械鍵盤擁有恰到好處的觸發力道與明確的段落回饋,讓重視手感的玩家無需額外連接外接機械鍵盤便能享受優異的敲擊體驗。

除了卓越的遊戲性能,Titan 18 HX AI 的硬體配置同樣展現全方位實力。支援最高可擴充至 96GB DDR5-6400 記憶體,並配備一組 PCIe Gen5 及三組 PCIe Gen4 的 M.2 SSD 插槽,達到桌機級的擴充彈性。搭配微星 Super RAID 5 技術,可將多組 SSD 組成 RAID 0 陣列,不僅保有大容量儲存,存取效能也大幅提升。此外,Titan 18 HX AI 亦支援最新 Thunderbolt 5 高速擴充介面,進一步強化筆電的外部設備連接能力與靈活度。

MSI Titan 18 HX AI 搭載 18 吋 UHD+ 解析度的 mini LED 顯示器,帶來絕佳的視覺享受。其優異的色域表現與精細的分區控光技術無可挑剔,再加上每台面板出廠前皆經過校色,確保顯示品質達到專業水準。

Titan 18 HX AI 不僅是遊戲重度愛好者的夢幻機種,同時也是專業用戶 (對效能有高度要求) 的理想選擇。強大的硬體配置讓 3D 渲染、影片剪輯、AI 運算等工作得以輕鬆駕馭,超大容量記憶體與可陣列化的 SSD 儲存系統,為內容創作者與大型資料處理者提供高速且穩定的工作環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Apple 在美國推出 AppleCare One,一個方案同時保障多台裝置

作者 洪詩詩
2025年7月25日 11:00
Apple 在美國推出全新服務 AppleCare One,讓使用者只需訂閱一個方案,就能同時為最多三台 Apple 裝置提供保障。33fbb8110895d0b5f465de67c4f9045a

Apple 在美國推出全新服務 AppleCare One,讓使用者只需訂閱一個方案,就能同時為最多三台 Apple 裝置提供保障。月費為 $19.99 美元,若有額外裝置可依每台 $5.99 美元的價格加購。此方案明天起將在美國正式開放申辦,用戶可以直接在 iPhone、iPad 或 Mac 上註冊,也可前往 Apple Store 完成登記。

AppleCare One 的最大特色是將原本分開的 AppleCare+ 保障整合成單一方案,不僅簡化了管理流程,也能降低整體支出。例如,將 iPhone、iPad 和 Apple Watch 一同納入 AppleCare One,比起個別訂閱 AppleCare+ 可省下最多每月 $11 美元。

AppleCare One 提供與 AppleCare+ 相同的保障內容,包括不限次數的意外損壞維修(如摔落或液體潑濺)、全天候優先技術支援、由 Apple 認證的維修服務,以及電池維修保障。新方案還擴大了遺失與失竊的保障範圍,不再只限於 iPhone,也包含 iPad 和 Apple Watch。

Apple 在美國推出 AppleCare One,一個方案同時保障多台裝置

除了新購裝置,AppleCare One 也接受加入已擁有的裝置,只要裝置不超過四年,且經過檢測確認狀況良好,即可納入方案內。這打破了 AppleCare+ 必須在購買後 60 天內申請的限制,給予使用者更多彈性。

此外,AppleCare One 以月費方式訂閱,當使用者將受保障的裝置交回 Apple 換購新機時,原有裝置會自動移出方案,新裝置則無縫接續保障。使用者可依需求隨時新增或移除裝置,使整體管理更彈性,對於擁有多台 Apple 裝置的家庭或個人來說更為方便。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舊 iPhone 不必拆機也能用 USB-C!高手打造Lightning轉接保護殼

作者 cnBeta
2025年7月24日 16:30
Lightning iPhone加裝這款保護殼,就能用USB-C充電線!工程師親自打造C764e4f1a98762386297e06bb5de1a18

Apple 在 iPhone 15 開始全面轉用 USB-C,不過還有大量舊機型仍使用 Lightning 接口。針對這個痛點,知名工程師 Ken Pillonel 近日推出一款客製化 iPhone 保護殼,不用拆機、不動工具,就能讓老款 iPhone「變身」支援 USB-C 線材!

這款保護殼內建特製電路板,可以將 Lightning 接口轉換為 USB-C,不僅能充電,還支援資料傳輸與 CarPlay。最關鍵的是,這個方案比起傳統轉接頭更穩定,不容易因過載損壞,而且使用起來完全無須拆開手機。

Ken Pillonel 最初在 2021 年就曾打造全球第一台 USB-C iPhone,並在科技圈與維修權倡議者間引起極大話題。經過多年打磨,他終於將這個構想變成一般使用者也能輕鬆上手的產品。

這次的新作品,是一個直接套上 iPhone 的保護殼,將 USB-C 插孔設計在殼上,背後透過線路連接 Lightning,達到不動內部結構就能轉接的效果。根據他的說法,這樣設計的用意在於對抗「計畫性報廢」,讓使用者可以延長舊機的生命週期,不必為了換接頭而強迫升級。

Pillonel 也曾針對 AirPods 推出過類似的 USB-C 轉接殼,一樣獲得維修圈好評。這次的 iPhone 殼目前尚未正式開賣,不過他已經在 7 月 23 日於 YouTube 公開實測影片,證明它確實能正常運作。

他指出,這項設計希望喚起人們對電子產品生命週期的反思。雖然 Apple 近年已改用 USB-C,但還是有大量 Lightning 設備在市面上活躍。透過這樣的轉接殼,讓老機也能享受新接口的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Apple 當初推出 Lightning 接口時曾承諾至少使用十年,但如今卻在短短數年內全線轉向 USB-C,也引來不少批評,認為這樣的變動可能帶有「誘使升級」的商業策略。事實上,Apple 採用 USB-C 很大程度也是為了因應歐盟監管壓力,避免未來遭到罰款。

雖然這款轉接殼無法延長舊機的系統支援時限,但確實為希望使用 USB-C 線材的使用者提供了更友善的過渡選項。尤其是考慮到 iOS 26 預計仍支援至 2019 年推出的裝置,這些 Lightning iPhone 並不會因介面過時而馬上報廢。

隨著 iPhone 16e 與二手 iPhone 15 陸續上市,如果你還在使用舊款 Lightning iPhone,這款保護殼或許是個值得一試的升級方式。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當「vibe coding」讓寫程式像聊天一樣,誰來防止「vibe hacking」守住安全防線?

作者 cnBeta
2025年7月24日 16:00
生成式AI讓程式門檻降低,資安專家警告「vibe hacking」時代來臨,人人都能輕易製造攻擊工具。AI加速駭客攻擊,零時差攻擊可能同時爆發,AI與駭客協作將是資安重大挑戰。7808c337b73c2fce1e84bc3cd64040d1

隨著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任何人都可以用ChatGPT生成Python腳本,甚至不需要太懂程式語言。這種現象被戲稱為「vibe coding」,而資安專家Katie Moussouris則警告,下一步就是「vibe hacking」——讓任何人都能隨手創建攻擊工具。

在不久的將來,一名黑帽駭客可能就能同時在全球各地發動 20 起零時差漏洞攻擊。以生成式AI為基礎的變異型惡意軟體,將能自我學習、重寫程式碼並快速適應環境;而毫無程式背景的「腳本小孩」們,也可能透過專門設計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一鍵釋出大量惡意程式碼。

事實上,已有AI系統在知名漏洞懸賞平台HackerOne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這款名為XBOW的AI工具,據稱能「自動發現並利用75%的網站安全漏洞」,這類AI工具原本為白帽駭客設計,卻也揭示黑帽駭客如何運用AI放大攻擊規模的可能性。

資安業界普遍憂慮AI協助駭客的潛力。Hunted Labs共同創辦人Hayden Smith形容現狀為:「就像飛機已經響起緊急降落的廣播聲『Brace, brace, brace』,但我們還沒真正墜地。」他認為真正的「AI資安災難」尚未發生,但風暴已在醞釀。

事實上,早在2023年,像WormGPT這樣專為黑帽用途打造的語言模型就已在Discord與Telegram等地下社群流傳。雖然WormGPT最終遭下架,但後續如FraudGPT等仿品接連出現。這些工具有些只是被越獄的主流模型,但對駭客而言,「回到源頭」使用ChatGPT、Claude或Gemini進行微調與繞路,反而更有效。

「繞道請求」可輕易破解內建審核機制

許多模型雖內建安全防線,卻很容易透過「角色扮演」技巧被繞過。例如你只要假裝自己是參加CTF資安競賽的選手,ChatGPT就可能乖乖輸出PowerShell惡意腳本。這種「繞道請求」成為繞開濾網的標準套路。

資安專家普遍指出,真正的威脅並非AI自己變成駭客,而是當AI成為老練駭客的加速器。Hunted Labs創辦人Hayden Smith指出,有經驗的攻擊者能將AI整合進攻擊流程,讓過去需耗時數日的任務縮短為30分鐘。他甚至警告,未來某天可能會出現「同時爆發20起零時差攻擊」的災難性事件。

雖然目前AI尚無法完全取代人類駭客,但結合人力與AI的「協作式攻擊」已成為業界不得不防的重大挑戰。如資安顧問Katie Moussouris所言:「AI只是工具,真正可怕的是那些知道如何駕馭工具的人。」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RayCue擴充底座完美騎乘Mac Mini M4,疊上去即可擴充I/O與固態硬碟

2025年7月24日 15:30
RayCue是款為Mac Mini M4設計的擴充底座,其尺寸與主機完美契合,透過USB Type-C連接至電腦即可擴充多種功能。2adbb3a81a4ec943171a183109bcd7c8

RayCue是款為Mac Mini M4設計的擴充底座,其尺寸與主機完美契合,透過USB Type-C連接至電腦即可擴充多種功能。

還有螢幕可監控狀態

RayCue的尺寸專為Mac Mini M4設計,並具有對應的散熱進風道,即便兩者相疊時也不會影響電腦的散熱。而RayCue透過USB Type-C與電腦相連,除了支援Mac Mini M4之外,也能與其他搭載全功能USB Type-C端子的電腦或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搭配使用。

延伸閱讀:j5Create推出全新Thunderbolt 5擴充底座搭載獨立顯示晶片,還有iPhone無線蟲洞(Wormhole)等周邊

RayCue前方提供4組具有快速充電功能的USB端子,其供電功率分別如下

  • C1 – 140W USB Type -C(支援Power Delivery 3.1)
  • C2 – 100W USB Type -C
  • C3 – 45W USB Type -C
  • A1 – 30W USB Type-A

機身正面也提供SD、micro SD讀卡機以及彩色螢幕,背面則提供2組USB 3.2 Gen2,以及HDMI 2.0(支援4K60p)、3.5 mm耳機、USB Type-C Host端子各1組,此外使用者還可在底座內部安裝M.2 2280固態硬碟(支援NVMe或SATA通訊協定),以擴充儲存容量。

RayCue是款為Mac Mini M4設計的擴充底座,能夠直接堆疊擺放。

RayCue的尺寸與配色與Mac Mini M4相符,外型相當契合。

RayCue的上方留有散熱進風道,相疊時也不會影響電腦的散熱。

機身正面提供4組USB快充端子,以及SD、micro SD讀卡機。

背面則有2組USB 3.2 Gen2,以及HDMI 2.0、3.5 mm耳機、USB Type-C Host端子各1組。

使用者還可以在機身內部安裝1組M.2 2280固態硬碟。

機身正面的螢幕可以顯示電力消耗總量、端子連接狀況、快充功率、固態硬碟資訊、HDMI輸出訊號等資訊。

Mac Mini M4原本就有1組HDMI端子,加上RayCue就可連接2台HDMI顯示器。

RayCue的預定上市日期為2025年8月,預定售價為美金234元(約合新台幣6,940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微軟推出 Surface Laptop 5G 商務筆電,支援 5G 行動連線、9 月在台灣上市

作者 WL.
2025年7月24日 15:00
微軟Surface Laptop 5G登場,搭載Intel處理器與5G連線,行動辦公更高效。全新Surface Laptop 5G專為商務人士設計。3b97c82750edd1209e7b27533424ef4b

微軟宣布擴展 Surface Copilot+ PC 系列,正式推出搭載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具備 5G 功能的 Surface Laptop 5G,專為商務與行動工作需求設計,預計於 2025 年 9 月 2 日在台灣上市。同步登場的還包括新款 13 吋 Surface Laptop 與 12 吋 Surface Pro 商務版,已即日起開賣。

導入 5G 連線,滿足隨時隨地工作需求

全新的 Surface Laptop 5G 是針對企業對高速穩定連線需求的解決方案,搭載內建 NPU(神經處理單元)的 Intel Core Ultra 處理器,AI 運算效能可達 40 TOPS,支援 Copilot 工具加速工作流程。結合 5G 數據機設計,可在 Wi-Fi 不穩或移動環境中維持高速連網,對於商務差旅、外勤工作者或跨地協作的團隊,帶來更穩定的即時體驗。

Surface Laptop 5G 採用六支策略性配置的動態天線系統,可根據使用情境自動優化訊號傳輸,並支援 Wi-Fi / 5G 無縫切換。機身外殼導入微軟研發的多層堆疊材質,在維持輕薄與堅固的前提下,提升無線電波穿透能力,整體重量僅 1.36 公斤,適合高頻率移動的專業使用者。

Surface Laptop 5G 也提供 NanoSIM 與 eSIM 雙模式選擇,方便全球連線使用,且可作為安全熱點供其他裝置分享 5G 網路。

微軟推出 Surface Laptop 5G 商務筆電,支援 5G 行動連線、9 月在台灣上市

Copilot+ PC 系列再擴編,Surface 轉型 AI 行動時代

此次推出的 Surface Laptop 5G 是微軟推動端對端整合的代表作,從硬體設計、AI 能力到雲端服務皆一體化整合。隨著 Windows 10 支援將於 2025 年 10 月終止,微軟也鼓勵企業逐步升級至以 AI 與安全為核心的現代 Windows 裝置平台。

目前全新 13 吋 Surface Laptop、12 吋 Surface Pro 商務版已經在台上市,Surface Laptop 5G 將於 9 月正式出貨。有興趣的企業用戶可透過 Surface.com/Business 查詢授權經銷商或前往 Microsoft Store。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