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AI可以完全取代人力,企業仍然有能夠掌握更多伺服器、資料中心的資源,所以財富更傾向於流至富人手中,富者恆富,你我應該都還是要找工作養活自己。如果AI反叛,起義消滅人類怎麼辦?參考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在《大設計》一書中的見解:「人類不是可以拔掉插頭的嗎?」,或許我們不用那麼擔心電腦會統治世界。或許……
另一方面,AMD、Broadcom、Cisco、Google、HPE、Intel、Meta、Microsoft等廠商也共同組成UALink聯盟(Ultra Accelerator Link Consortium),發表最多能夠連接1024組GPU、ASIC等AI運算加速器,且具有高速、低延遲互連特性的UALink。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2025的CEO Keynote主題演說中,將先前「The more you buy, the more you save.」(買越多、省越多)的金句,改為「The more you buy, the more you make.」(買越多、賺越多)。
ROG Strix ACE XG248QSG的可視面積尺寸為24.1吋,解析度為1920 x 1080,皆為電競選手最為適應的規格,它雖然採用顯色能力較弱的TN類型面板,但更新頻率高達610 Hz,且輸入延遲只有0.8 ms,能提供更加敏捷的顯示與操作反應,讓選手占據更多競技優勢,它也因此獲得Computex Best Choice獎項。
MLPerf自2018年推出基準測試以來,這次已經是第12輪測試,NVIDIA推出的AI運算平台在每項測試皆有出色表現,且提交包含Llama 3.1 405B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預訓練在內的所有項目成績,是唯一提交MLPerf Training v5.0基準測試所有項目測試結果的平台。
Western Digital於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2025攤位導覽活動中邀請亞太地區高階主管於會場交流,並分析在AI浪潮下的儲存裝置產業發展趨勢。
Western Digital於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2025攤位導覽活動中邀請亞太地區高階主管於會場交流,並分析在AI浪潮下的儲存裝置產業發展趨勢。
生成式AI讓儲存需求大幅成長
Western Digital於活動邀請亞太地區和日本行銷銷售副總裁Stefan Mandl與產品管理暨消費者體驗資深總監Scott Hamilton分享對儲存裝置發展趨勢的觀察。隨著隨著AI、ML(機器學習)和資料密集型工作負載持續加速發展,企業面臨日益成長的儲存需求,需要建構可擴充、高效率且永續的彈性儲存基礎架構。
AI TOP的目標並不是提供最高的AI訓練效能,而是為預算較敏感的使用者提供性價比更出色的解決方案,並與Phison合作透過aiDAPTIV+技術讓系統在進行AI訓練運算的過程除了使用顯示記憶體之外,也能使用系統主記憶體甚至是固態硬碟的儲存空間,讓使用者能透過擴充記憶體的方式在等級較低的顯示卡、運算卡環境容納參數量更龐大的AI模型,雖然對效能有所衝擊,但可以大幅降低系統建置成本。
GIGABYTE這次推出的TOP 100 Z890系統搭載Z890 AORUS XTREME AI TOP主機板,採用Z890晶片組並支援Intel Core Ultra 200系列處理器,最高支援容量達的256 GB記憶體,並提供2組PCIe Gen 5x16插槽,能夠安裝2張顯示卡或運算卡。
而AI TOP 500 TRX50系統則搭載TRX50 AI TOP主機板,採用TRX50晶片與sTR5腳位,能夠支援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000 / 9000系列處理器,支援容量達的2 TB記憶體以及4組PCIe Gen 5x16插槽,具有更高的擴充性。
如果使用者需要更大的記憶體容量,則可參考新推出的AI TOP CXL R5X4擴充卡,它最多能安裝容量達384 GB的記憶體,並透過CXL(Compute Express Link)協定將此容量併入池化記憶體空間,雖然效能折損較大,但存取頻寬仍高於固態硬碟,且沒有寫入壽命磨損的問題,也不失為擴充記憶體的替代方案。
雙槽R9700運算卡
GIGABYTE也在會場中展示了採用AMD Radeon AI PRO R9700 GPU(繪圖處理器)的運算卡,單卡提供32 GB的顯示記憶體,若在系統中安裝4張運算卡即可讓顯示記憶體總容量達到128 GB,並且可以搭配aiDAPTIV+技術進一步擴充容量。
AI TOP系統還有另一個小小的特色,就是將系統總功耗控制在1600W以內,以符號一般家庭、辦公室的供電迴路上限,能夠直接插在一般110V電壓的插座使用,而不像部分功耗更高的伺服器可能需要拉設專線才能滿足供電需求,大幅降低使用門檻。
根據World白皮書說明,Worldcoin的治理並非單純使用比特幣(Bitcoin)的工作量證明(PoW)機制,或以太坊(Ethereum)的權益證明(PoS),而是結合權益證明與「真人證明」(One Person One Vote)的方式進行,目前暫由World Foundation團隊擔任該管理者,並預計在未來徵集提案並開放社群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