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orking with these apps to prepare for next-gen Siri

When Apple finishes develo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iri, third-party apps will want to integrate with the new system.
more…When Apple finishes develo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Siri, third-party apps will want to integrate with the new system.
more…三星宣布推出全新 Galaxy A17 5G,提供 6GB+128GB 與 8GB+128GB 兩種版本,建議售價分別為 NT$7,490 與 NT$8,490,並有逆襲黑、快閃灰與追浪藍三款顏色選擇,新機預計於 2025 年 8 月下旬在三星智慧館、三星商城及各大通路陸續販售,9 月 30 日前購買並完成三星應用商店註冊與登入的使用者,可獲得限量 Galaxy Store NT$300 優惠券一張。
根據市調數據,Galaxy A16 在今年第一季成為全球 Android 機種銷售冠軍,在台灣更連續 7 個月維持 300 美元以下機型銷售第一,並自上市以來持續名列全台熱銷手機前十名,三星表示,看好中階機需求,Galaxy A17 5G 延續萬元內的價格定位,並在設計與功能上進行調整。
新款 Galaxy A17 5G 採用 5,000 萬畫素主鏡頭並加入 OIS 光學防手震,可降低晃動與失焦,並提升低光環境的拍攝效果,搭配 500 萬畫素超廣角鏡頭與微距鏡頭,可涵蓋寬闊場景與細節特寫,前置鏡頭為 1,300 萬畫素,內建濾鏡與美肌模式,支援最高 2TB MicroSD 卡擴充,方便儲存大量照片與影片。
機身設計上,Galaxy A17 5G 較前代減少 0.4mm 厚度並減輕 8 克,單手使用更方便。螢幕為 6.7 吋並具備最高 90Hz 螢幕更新率,表面採 Corning Gorilla Glass 7 強化玻璃,並具備 IP54 防塵防水能力,內建 5,000mAh 電池可支援全天使用,提供 6 代作業系統升級與 6 年安全更新。
Galaxy A17 5G 也支援多項 AI 功能,包括「搜尋圈」可快速搜尋圈選範圍內的圖片或文字內容,Gemini 則能依語音或文字需求規劃行程、提供建議或整理資訊,並可在即時視覺對話中進行互動,方便使用者在日常或出遊時即時獲取所需內容。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學習 App 開發、遊戲設計或各種 IT 技能,最常見的難題就是「不知道從哪開始」。現在,一款名為「Roadmap AI Chat」的免費工具,讓你可以直接用中文與 AI 對話,依照自己的程度與目標,量身訂做學習計畫,不管是 Android、前端、後端或資料分析都能涵蓋。
Roadmap AI Chat 是一款來自 roadmap.sh 平台的新功能,它結合技能樹導引(Skill Tree)與 AI 對話引導,讓使用者能一步步學會特定 IT 領域的技能。你只要選定目標職位(如 Android 工程師)、設定自身條件(是否有經驗、學習目的、每天投入時間),AI 就會根據這些資訊幫你規劃「今天該學什麼、接下來該看什麼」。
服務網址是:https://roadmap.sh/ai/roadmap-chat,目前介面支援中文對話,實測也能順利回應。
登入後,選擇學習路線(如 Android 開發),接著輸入三項資訊:
是否有開發經驗?(如:未經驗者)
學習目的?(如:為興趣)
每天學習時間?(如:一天 1 小時)
接著就可以開始聊天,像是輸入「我是完全沒經驗的新手,該從哪裡開始學?」AI 會建議「先從選擇一門語言開始,例如 Kotlin」,並附上相關學習資源連結。
更棒的是,這些資源還會對應回技能樹,幫助你有系統地補足每個區塊,而不是胡亂學一堆不連貫的知識。
目前 Roadmap AI Chat 提供免費與付費兩種方案。免費版每日對話次數有限(實測約 5~10 次),若需不限次數,則需升級至 Premium 方案,每月收費 10 美元(約新台幣 1480 元)。
在免費版就能體驗 AI 對話與學習建議,適合剛開始嘗試自學 IT 技能的初學者。
想自學 App、網站、資料分析但不知道從哪起步的「0 經驗者」
有些基礎但學習方向零散、不知道該接什麼主題的人
想學程式但不喜歡看長文教學,偏好互動式對話的使用者
官方網站:https://roadmap.sh/ai/roadmap-chat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Microsoft將OpenAI推出的最新GPT-5 AI模型整合至Microsoft Copilot、GitHub Copilot、Visual Studio Code等多款產品,為消費者、開發者與企業用戶手上的工作提供合適工具。
Microsoft(微軟)表示在GPT-5的協助下,消費者與企業用戶能夠獲得強大、全新的AI推理能力,進一步分擔日益複雜的任務。借助模型路由器的自動調度,使用者無需思考哪個模型最適合哪項工作,即可在眾多的日常使用情境獲得快速且更具創意的回應。
對於程式開發者而言,可以在GitHub Copilot和Visual Studio Code等平台使用GPT-5功能,借助OpenAI最佳的程式設計和代理任務模型,進行設計、測試和部署程式碼,即日起開發者也可以在Azure AI Foundry當中存取最新的GPT-5模型,提高程式開發的生產力。
Microsoft 365 Copilot在GPT-5的加持下,也更擅長推理複雜的問題,並可在較長的對話中保持一致並理解使用者的情境,並可導入電子郵件、文件和檔案進行推理,讓使用者能夠應用最先進的AI模型提升生產力。GPT-5也將能夠用於Microsoft Copilot Studio,使用者能夠建立自訂代理(Agent),讓代理足以承接更為複雜的業務流程。
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最容易使用GPT-5的方式就是透過Microsoft Copilot,它是處理日常工作的AI工具,能夠協助使用者獲得問題的答案、潤飾文筆,或是透過圖像生成功能將想法轉換成影像。
目前Microsoft開放在Copilot中免費體驗GPT-5功能,使用者可以透過瀏覽器連至網頁版Copilot聊天機器人,或使用Android、iOS等平台的App聊天機器人
Copilot聊天機器人:
網頁版:https://copilot.microsoft.com/
Android App: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microsoft.copilot&hl=zh_TW
iOS App:https://apps.apple.com/tw/app/microsoft-copilot/id6472538445
筆者也使用網頁版Copilot聊天機器人測試一下最近新聞版面相當大的「川普 vs. 陳立武」事件,並於下方列出預設模型與GPT-5模型回應之對比。
目前Microsoft開放透過免費版Copilot使用GPT-5模型的基本功能,讀者可以參考上方連結開始使用網頁版或App版Copilot聊天機器。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過去 iPhone 內建的照片 App 中,雖然有提供「相簿」功能,讓用戶可以依主題建立相簿,但在圖庫中還是會同時顯示這些被分類的相片。但在 iOS 18.4 的更新中,照片 App 新增「不在相簿中」的功能,對於已經歸類在相簿的照片,若不想於日後在圖庫中顯示,就可以開啟不在相簿中這項新功能,對照片進行篩選過濾,日後也就不會再顯示於圖庫中。
本文同步刊載於 PC home 雜誌
歡迎加入 PC home 雜誌粉絲團!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根據 Steam 最新公布的硬體調查結果,選擇 AMD 處理器的玩家已達到 40% 占比,創下自 2008 年以來的歷史新高。這波成長不只反映玩家市場喜好轉變,也再次突顯 Intel 在效能與策略上的壓力。
從數據來看,這波變化背後有明確趨勢:
AMD 玩家主力集中在 3.7GHz 以上高頻段,佔比提升 0.86%
Intel 玩家則多集中在 2.3~2.69GHz 的中低頻段,本月反而下降 0.57%
AMD 旗下 Ryzen 7000/8000 系列處理器 採用最新 Zen 4 架構與 5nm 製程,在效能/功耗比上表現亮眼。而 Intel 第 14 代 Core 處理器雖然追求高時脈,卻仍使用 Intel 7 工藝,在高頻運作時常面臨散熱與能效問題。
根據《Gartner》2025 年第 2 季報告,Intel 已正式跌出全球前十大半導體營收公司。自 2017 年 AMD Ryzen 系列問世以來,其在遊戲市場的市佔已成長超過 300%,若依照當前趨勢持續擴大,最快 2026 年就有機會超越 Intel 成為玩家首選品牌。
AMD 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在最新法說會上表示:「遊戲玩家對高效能運算的追求,正驅動我們持續創新。」
同時也確認全新 Zen 5 架構處理器 將於 2025 年底正式量產,預料將再度掀起硬體升級潮。
對許多玩家來說,處理器的選擇已不再是單純品牌忠誠問題,而是效能、價格、散熱與升級潛力的綜合考量。這波 AMD 崛起的背後,不僅是技術堆疊,更是產品節奏與策略部署的成功。
你現在用的是哪一家的 CPU?是否也準備在下一次升級時「倒戈」呢?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近期有多家外媒與《金融時報》報導指出,蘋果已與三星合作,計畫在美國德州奧斯汀的半導體廠量產業界首創的 三層堆疊影像感測器(3‑stack CIS),搭載 2 億畫素規格,並將應用於即將登場的 iPhone 18 系列,這也代表蘋果有望首度改採三星 CIS,結束長期仰賴索尼供應感測器的傳統。
此感測器利用三層結構分別處理感光、訊號處理與數位轉換,除了可以提升成像品質與降噪表現,也有助於縮小晶片尺寸,提高製程效率。相較於索尼感測器產線集中在日本,三星在美國本地設廠能避開美國對海外晶片的高額關稅,同時加速供應鏈本地化部署。
目前 iPhone 16 系列主鏡頭為 48MP,而三星與小米等 Android 陣營早已推出 200MP 規格手機,例如 Galaxy S23/S24/S25 Ultra 與 Xiaomi 12T Pro 等。
外界推測,蘋果可能在策略上跟進。但實際進展多數分析認為此規格應用尚早:「目前 iPhone 17 採用 48MP,iPhone 18 是否納入 200MP 還有疑問,較有共識的是這項技術可能留在 2027 年的 20 週年 iPhone(如 iPhone 19)上首度亮相」。
雖然高畫素能提升裁切與細節表現,但也容易帶來雜訊與檔案過大等問題。TechRadar 等媒體指出,即便採用高畫素感測器,多數廠商仍預設輸出在 12MP,以提升影像品質與檔案可用性,並非單純追求 MP 數字。
如果消息指向可信,iPhone 18 搭載三星 2 億畫素三層堆疊感測器,將是蘋果硬件策略與影像硬實力的重大突破。然而,全面換上 2 億畫素、實際畫質提升與軟硬整合表現,都仍有待觀察。更確定的是,蘋果正在積極推進 AI 與硬體整合,下一個爆點很可能在 iPhone 19 或 2027 年登場的年度旗艦機。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Microsoft 日前釋出「Windows 2030 願景」系列影片,首集由微軟企業與安全部門副總裁 David Weston 主講,他在影片中預測未來幾年內,Windows 作業系統將大幅進化,不再以傳統滑鼠和鍵盤為主要互動工具,而是轉向更自然的多模態互動──包括語音、視覺與情境感知。
Weston 表示,未來的企業用戶將可雇用 AI 代理人來擔任資安專家,這些 AI 不僅能與同事在 Teams 裡開會、聊天,還能自動處理繁瑣任務,讓人類得以專注在更高層次的創造與決策上。
「我認為我們將越來越少使用眼睛盯著螢幕,而是更多透過語音與電腦互動,」Weston 表示。他強調未來版本的 Windows 將不再只是被動操作介面,而是能理解聲音、圖像、指令並即時回應的智慧助理。
這樣的變化,聽起來或許熟悉。從過去的 Cortana 到現在的 Copilot,微軟不斷投入資源推動 AI 融入 Windows 體驗。近年來,微軟更大手筆投資超過 130 億美元給 OpenAI,同時也收購 AI 新創 Inflection AI,加速研發語意理解、對話式操作與代理人技術。
不過這段影片並未獲得全面支持。雖然目前影片按讚數仍高於點踩,但網路討論中也出現不少質疑聲音。有用戶擔心過度自動化將導致控制權下降,亦有人指出語音操作在實際辦公環境仍面臨噪音、隱私與語意誤判等挑戰。
更不用說,微軟過去也有多次承諾未如預期的前例。例如近來備受爭議的 Recall 功能,就是原本宣稱能「記得你螢幕上發生的一切」,卻因過度追蹤而引發資安與隱私爭議,最後被迫延後或調整推出時程。
儘管 Weston 的描述令人聯想到科幻電影中的 AI 助理,但距離全面實現還有許多技術與接受度上的門檻。畢竟滑鼠與鍵盤的使用習慣已根深蒂固,AI 代理雖能減輕操作負擔,但能否真正「完全取代」,目前仍是未知數。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在 GPT-5 發布前夕,OpenAI 執行長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向全體員工宣布,未來兩年將發放 150 萬美元(約新台幣 4,860 萬元)獎金,藉此留住核心人才,對抗來自 Meta 的高薪挖角攻勢。
這項獎金政策消息由前 OctoAI 執行長金宇晨透露,他形容 OpenAI 員工士氣高昂,「在 NVIDIA,有 78% 員工是百萬富翁;在 OpenAI,這個比例是 100%。」
近期傳出 Meta 為吸引 OpenAI、Anthropic 與 Google 的研究員,開出高達 年薪 2,000 萬美元 的條件,被形容是「黑手黨式挖角策略」。
面對 Meta 的挑戰,阿特曼在一次播客訪談中輕鬆回應:「盡管放馬過來。」外界解讀,OpenAI 這次出手,不僅是搶在 GPT-5 發布前穩住軍心,也是在人才市場上給出強烈信號。
在宣布獎金的前一天,有報導指出 OpenAI 正計劃再次進行員工股權出售,估值可能從現有的 3,000 億美元提升至 5,000 億美元,增幅約 67%,顯示資本市場對其未來商業化潛力抱持高度信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中國 AI 模型開源競爭愈演愈烈,根據 Hugging Face 最新趨勢榜與 7 月底整理統計,中國已有超過 20 家企業與研究機構積極投入 AI 模型開發與開源,包括阿里、字節跳動、騰訊、智譜、月之暗面等知名團隊。
在 7 月 30 日公佈的 Chatbot Arena 編程模型榜單中,阿里與深度求索(DeepSeek)並列第一,月之暗面(Moonshot AI)Kimi-K2-Instruct 排名第七。這些模型多數在 7 月才剛發布,代表中國開源 AI 團隊仍在快速進展。
最新一波 Hugging Face 趨勢榜中,中國團隊在前十名中佔據 8 席。其中阿里巴巴一口氣上榜 18 款模型,堪稱是當前「最捲」的開源推進者。這些模型涵蓋多模態生成、語音、影像、程式碼生成、影片合成與大型語言模型,甚至包含 FP8 精度與推理版本,展現高度產業化思維。
例如阿里旗下的 Qwen3 系列 近期開源數十款 Instruct 與 Coder 模型,從 8B 到 480B 不等,還包含適用不同應用場景的專屬版本。而影片生成方面的 Wan 2.2 系列則主打文生影片、圖轉影片等多模態創作能力。
多模態成為 7 月中國 AI 模型的最大亮點之一。從文轉圖、圖轉文、影片生成、3D 建模到音訊理解,已有超過 10 款模型主打 Any-to-Any 或 Image+Text 為核心架構。
例如:
字節跳動 Seedream-3、Seededit-3.0 在圖像生成與編輯榜單上分居前列;
階躍星辰 Step 系列 則主打開源多模態基礎模型;
騰訊 HunyuanWorld-1 則能生成 3D 世界;
智譜 GLM-4.5 系列 持續更新語言與圖文混合能力。
Hugging Face 上榜模型也證明多模態與輕量化模型正快速獲得社群青睞。例如 SmallThinker 僅需 1GB 記憶體就可執行,主打端側可部署。
統整 Hugging Face 榜單後,目前上榜的中國開源團隊與高校包括:
阿里(18 個模型)
智譜(7)
騰訊(3)
月之暗面(1)
階躍星辰(2)
小紅書、捏Ta、快手、字節跳動、復旦大學、上海交大、蚂蚁集團等均有代表模型上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榜單前段仍以海外開源項目為主,中國舊版 DeepSeek-R1 仍以最多按讚數穩居「Most Likes」榜首,顯示部分模型已有高度社群認同。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根據產業消息指出,儘管市場已逐步轉向 DDR5,卻因近期 DDR4 需求意外強勁,加上供應緊縮,迫使三星決定延長 DDR4 記憶體的生產線營運,預計將持續供應至 2026 年 12 月。
這項策略背後,其實也反映出三星在高頻寬記憶體(HBM)領域的發展進度不如預期。由於競爭對手 SK 海力士與美光(Micron)積極擴大 HBM 投產,導致 DDR4 產能被排擠,使得 DDR4 現貨市場供應轉為吃緊。
根據市調機構 TrendForce 集邦旗下 DRAMeXchange 的資料顯示,截至 2025 年 7 月底,消費型 8Gb DDR4 的現貨價格已達 3.9 美元(約新台幣 126 元,以匯率 1 美元 = 32.3 元計算),相較 6 月底大漲 50%。
更驚人的是,DDR4 價格一度反超 DDR5。6 月下旬,DDR4 現貨價首次出現「舊品高於新品」的罕見現象,創下歷史紀錄。
以 6 月 23 日晚間的報價為例:
DDR4 16Gb(1Gx16)3200:現貨價達 12 美元(約新台幣 387 元)
DDR5 16Gb(2Gx8)4800/5600:當日報價僅為 6.014 美元(約新台幣 194 元)
這種反常價格走勢,也進一步吸引部分系統廠與企業回流採購 DDR4,尤其是在教育、政府與嵌入式設備領域。
雖然三星延長 DDR4 生產被外界解讀為短期補價之舉,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也顯示三星在 HBM 市場的發展壓力。
目前 SK 海力士已成為 AI 晶片(如 NVIDIA H100)指定 HBM 記憶體供應商之一,而美光則積極搶占第二供應鏈席位。反觀三星在 HBM3 與 HBM3E 推出進度上明顯落後,短期內難以透過 HBM 拉抬整體營收。
因此,延後轉型、延用既有生產線資源繼續生產 DDR4,不但有助彈性調度,也能部分緩解當前報價壓力。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又有一款恐怖遊戲遭平台下架,不過這次開發者選擇硬起來應對審查。原訂7月22日在Steam上架的獨立恐怖遊戲《Vile: Exhumed》,雖未明說原因,卻在7月25日遭平台下架。開發者Cadaver拒絕修改遊戲內容,並透過官網自行釋出免費版本。
《Vile: Exhumed》原本已在Steam開設商品頁,卻在正式發售前突然消失。根據SteamDB紀錄,該頁面於7月25日被移除,目前只能透過網路存檔平台 Internet Archive 找到殘留紀錄。
面對平台審查壓力,開發者Cadaver 表示:「我不會為了讓不理解這款作品的人感覺舒服而審查它。」她與發行商 DreadXP 選擇另闢戰場,透過自建網站釋出遊戲下載頁面,網址甚至直白命名為「Vile-is-banned(Vile被禁)」。
現在,任何人都能透過《Vile: Exhumed》的官網免費下載遊戲,依照創用CC授權(Creative Commons License)進行分享。玩家也可透過網站捐款支持開發團隊。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遊戲收益的50%將捐給位於多倫多的「Red Door Family Shelter」,這是一間幫助遭受家庭暴力、婦女及難民的非營利機構。
Cadaver 在遊戲附帶說明中寫道:「這是我們對審查的回應,也是否定『恐怖題材該不該被接受』這種觀念。」她語氣幽默地補充:「我不知道你是從哪下載到這款遊戲的,也許是朋友傳壓縮檔給你,反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玩到它。」
近來Steam針對成人與邊緣題材遊戲進行一連串下架行動,讓不少獨立開發者憂心遊戲創作自由遭壓縮。《Vile: Exhumed》雖不屬成人遊戲,卻也在風波中中箭落馬,突顯Steam審查機制的不透明與爭議。
這次事件不僅是一場平台與內容自由的拉鋸戰,也讓「遊戲是不是藝術」的辯論再度浮上檯面。
徠卡近日證實正在開發一款適用於 L 卡口的 135mm APO 定焦鏡頭,此舉預計將為 L 卡口系統用戶提供更多鏡頭選擇,並在人像攝影領域帶來新的可能性。
先前網路盛傳徠卡正在開發 SL 135mm APO 定焦鏡頭,而這個消息日前則被徠卡回應證實了。在外媒的採訪中,當被問及是否計劃推出 SL 135mm SL APO 鏡頭時,徠卡的回應是該公司已經在研發當中。儘管徠卡官方通常對未發布產品保持緘默,但這次的公開表態無疑宣告該公司對 L 卡口系統的持續投入,以及擴展鏡頭產品線的決心。
APO(復消色差)鏡頭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色差現象。在傳統鏡頭設計中,不同顏色的光線可能無法完全會聚在同一焦點上,導致影像出現彩色差等現象。而 APO 鏡頭通過使用特殊鏡片和低色散玻璃,力求使所有顏色的光線都精確會聚,從而實現更高的清晰度和色彩準確性。徠卡在 APO 鏡頭方面的技術積累,也讓這款 135mm 新鏡頭的畫質表現備受期待。
目前,徠卡 SL 系列擁有包括定焦和變焦鏡頭在內的 17 款鏡頭,以及 2 款增距鏡。然而,其中部分鏡頭是基於 L 卡口聯盟成員的現有設計。在最近推出的四款 SL 鏡頭中,只有 Super-APO-Summicron-SL 21mm f/2 ASPH 是完全由徠卡自主研發。135mm APO 定焦鏡頭的加入,不僅豐富了徠卡 SL 系統的鏡頭選擇,也可能進一步推動 L 卡口生態的發展。
徠卡 SL 系列目前最長的定焦鏡頭是 2018 年發布的 APO-Summicron-SL 90mm f/2 ASPH。135mm 鏡頭的加入,將填補 90mm 至 70-200mm 變焦鏡頭之間的空白,為人像攝影師提供更專業的選擇。預計徠卡將推出涵蓋 21mm、28mm、35mm、50mm、75mm、90mm 和 135mm焦距的完整 SL 定焦鏡頭系列。
目前,Sigma 已經推出 L 卡口版本的 135mm F1.8 DG HSM | Art 鏡頭,該鏡頭以其出色的光學性能和相對較高的性價比,在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認可。徠卡新款 135mm APO 定焦鏡的推出,無疑將與 Sigma 形成直接競爭。兩者在畫質、自動對焦性能、以及價格方面的差異,將成為消費者選擇的重要考量因素。
via:PetaPixel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知名爆料網站 Dealabs 消息指出,ROG Xbox Ally 系列兩款掌上型 PC 傳將於 10 月 16 日 正式開賣,時程與先前流出的情報一致。微軟預計會在 8 月 20 日 德國科隆遊戲展(Gamescom)期間的 Xbox 直播發表會上正式公布細節。
爆料者 billbil-kun 表示,這兩款掌機不會是微軟商店獨家販售,玩家也能透過 Amazon 等零售平台購買,讓入手管道更彈性。
發售日期曝光,也讓《空洞騎士:絲之歌》的推出時間更清晰。該作原本被傳是 Xbox Ally 的「發售即玩」作品,但開發團隊 Team Cherry 後來澄清會在掌機上市前推出。
《絲之歌》已確認會在本屆科隆展的 Xbox 與任天堂展區提供試玩,外界推測其正式發售日有望在 8 月 19 日 的開幕之夜直播中公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蘋果下一代 iPhone 17 Pro 與 Pro Max 的相機規格傳出重大升級,不僅三顆後置鏡頭全面升級到 4800 萬畫素,長焦更支援 8 倍光學變焦,還有橫向延伸的新模組設計與更高畫素的前置鏡頭,並可能內建專業級拍攝 App。
據爆料,iPhone 17 Pro 系列將採用橫向延伸的相機模組,鏡頭排列仍維持自 iPhone 11 Pro 起的三角形,但 LiDAR 光達、閃光燈與麥克風會移到右側,為的是騰出空間放進尺寸更大的感光元件。
新款長焦鏡頭將從 5 倍光學變焦升級至 8 倍,遠距拍攝更清晰,同時廣角、超廣角與長焦三顆鏡頭全數升級到 4800 萬畫素,可利用光學裁切拍出 1200 萬畫素高品質照片。
前置鏡頭將從 1200 萬提升到 2400 萬畫素,自拍細節更豐富。蘋果也傳出正替 Pro 系列開發專業級相機 App,拍攝與錄影功能可媲美 Halide、Kino、Filmic Pro 等第三方應用。
iPhone 17 系列預計推出四款:標準版 iPhone 17、超薄機身的 iPhone 17 Air(取代 Plus)、iPhone 17 Pro 與 Pro Max。Pro 系列將搭載台積電第三代 3nm 製程(N3P)的 A19 Pro 晶片,標準版與 Air 則用性能稍降的 A19,但同樣採 N3P 製程。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根據《金融時報》報導,蘋果在 AI 領域的挑戰不只來自 Siri 個人化功能延遲上線、影響員工與果粉信心,更嚴重的是 AI 人才大量流失。今年以來,Meta、OpenAI、xAI 等公司積極挖角,讓蘋果的 AI 團隊出現嚴重「出血」。
最受矚目的離職者,是蘋果基礎模型團隊負責人龐若鳴(Ruoming Pang),他於上個月轉投 Meta,傳出年薪高達數千萬美元。另一位多模態 AI 領域的關鍵研究員 張博文(Bowen Zhang) 也在 7 月離開,將加入 Meta 新成立的超級智慧團隊。兩人皆曾在蘋果 AI 平台的核心技術上扮演關鍵角色。
近期還有 湯姆・岡特(Tom Gunter) 與 馬克・李(Mark Lee) 兩位研究員加入 Meta;而今年蘋果 AI 團隊的其他離職名單還包括:
Brandon McKinzie、Dian Ang Yap(加入 OpenAI)
Liutong Zhou(加入 Cohere)
Shuang Ma(加入 Meta)
Floris Weers(投身保密新創公司)
由於蘋果基礎模型團隊(AFM)人數僅約 50~60 人,任何一位成員離開都對團隊造成重大衝擊,更何況離職者中有多人是去年蘋果發表 AI 研究論文的作者之一。
報導指出,蘋果在讓 Siri 融合大型語言模型的過程中遇到瓶頸,目前已在瑞士蘇黎世設立 AI 辦公室,開發全新軟體架構,期望讓 Siri 更具對話能力並提升理解與整合資訊的水準。
蘋果執行長 庫克(Tim Cook) 在最新財報會議上強調,AI 的市場規模將超越智慧型手機與 Internet,因此公司已將 AI 列為首要發展方向。雖然蘋果並不追求業界首發,但庫克認為,就像當年 Mac、iPhone、iPad 與 iPod 一樣,蘋果有能力在 AI 轉型中取得領導地位。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隨著生成式 AI 快速發展,全球數據中心的耗電量節節攀升。現在 Google 宣布,將與美國電力公司合作,在用電高峰時段主動降低 AI 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希望協助穩定電網,減少整體用電壓力。
Google 在新聞稿中指出,已與 印第安納密西根電力公司(I&M) 及 田納西河谷管理局(TVA) 達成協議,未來當電網出現高壓情況時,兩家電力公司可發出請求,Google 將即時降低其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
Google 將這項做法稱為 「需求回應」(Demand Response),這是一種能讓大型電力用戶(如數據中心)與電網系統快速協調負載的方式,有助於避免新建電廠與輸電線,也能提升電網調度效率。
這類「需求回應」機制過去多見於鋼鐵、水泥、礦業或加密貨幣挖礦等高耗能產業,企業願意配合可獲得補貼或減免電費。AI 數據中心加入這類機制,目前仍屬少見。
I&M 總裁 Steve Baker 表示:「隨著系統新增更多耗電用戶,與客戶合作調整需求、管理發電與輸電資源,對整體穩定至關重要。Google 願意配合調整負載,將成為未來能源調度的重要工具。」
雖然目前這些協議僅涵蓋電網中一小部分用電,但隨著美國與全球 AI 算力需求持續增加,業界預期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科技公司加入類似合作,將「智慧限電」納入 AI 發展的永續策略之一。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英國一名年僅21歲的大學生,因開發並販售大規模網路釣魚工具包,協助不法分子詐騙超過1億英鎊(約新台幣40億元),遭法院重判7年徒刑。
這位名叫 Ollie Holman 的嫌犯,原為肯特大學電子與電腦工程系學生,卻利用技術專長設計詐騙套件,偽裝成政府、銀行、慈善機構等網站介面,誘導受害者輸入個資與信用卡號碼,再被不法集團盜刷。
據調查,Holman從2021年起,透過加密通訊平台Telegram銷售這些釣魚工具,並附上操作教學,總共製作了1,052套,影響範圍遍及24個國家、69家機構。他還建立了一個接近700人的詐騙社群。
警方估算,他藉此至少獲利約30萬英鎊(約新台幣1,200萬元),並透過加密貨幣洗錢。
Holman首次被捕是在2023年10月,警方在他位於宿舍的電腦中查獲完整工具包。但他獲釋後依然持續在Telegram提供技術支援,最終於2024年5月再度遭到逮捕。
其中一套被他販售的詐騙網站工具,甚至被用於一樁高達87萬英鎊(約新台幣3,480萬元)的詐騙案件。
Holman已承認包含製作詐騙工具、教唆犯罪、轉移與持有不法所得等7項罪名。
英國皇家檢察署專責檢察官 Sarah Jennings 表示:「希望這次判決能震懾其他網路詐騙者,不管你手法再高明,也無法永遠藏身在匿名與加密平台後面。」
皇家檢察署目前也將啟動追繳程序,試圖追回Holman的非法所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外界盛傳 Rockstar Games 明年推出的《GTA 6》(俠盜獵車手 6)定價可能創新高,來到 100 美元(約新台幣 3,240 元)。對此,母公司 Take-Two Interactive 執行長斯特勞斯・澤爾尼克(Strauss Zelnick)沒有正面證實價格,但強調會延續「可變定價策略」,讓玩家覺得物有所值。
澤爾尼克在接受《Variety》訪問時指出,Rockstar 一直採取先以高價上市、之後逐步降價的做法,以符合遊戲生命周期和市場需求。這項策略也是遊戲業常見的作法,目的是在銷售初期鎖定核心玩家,後期再靠降價拉攏更多受眾。
今年 3 月,Wedbush 證券研究董事總經理麥可・帕切特(Michael Pachter)就曾預測,《GTA 6》身為現象級大作,有可能打破業界售價天花板,開出 100 美元的價格。
在這番回應的前一天,Take-Two 發行了 AAA 級新作《四海兄弟:故鄉》,售價僅 49.99 美元(約新台幣 1,620 元),比預期的 60 或 70 美元低,玩家反應正面。
遊戲媒體 comicbook 分析,GTA 6 若以 60–70 美元定價吸引更多玩家,再透過遊戲內交易(microtransactions)賺回差價,可能比一次賣到 100 美元更有利於長期營收與玩家口碑。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英國航太巨擘 BAE Systems 近日公布了其第六代戰鬥機計畫「暴風」(Tempest)的飛行驗證原型機照片,讓外界首度一窺這款未來戰機的真實樣貌。這項計畫不僅是英國 40 年來首度自行研發的戰鬥機,更是一款融合了多種前衛新技術的全新世代戰機。
「暴風」戰機預計將在 2035 年投入服役,用以取代現役的「颱風」歐洲戰鬥機(Eurofighter Typhoon),並期望能成為比 F-35 閃電 II 更先進的空中戰力。計畫的第一步,便是完成這架驗證機的製造,並在 2027 年進行首次試飛,藉此找出設計中的潛在缺陷,並開發最終量產所需的製造工藝。
根據 BAE Systems 的說法,以結構重量計算,這架驗證機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二的組裝,包含主要的機身與機翼結構。其製造過程導入了一系列創新的數位化技術,包括:
3D 列印:用於快速原型製作和簡化零組件。
數位雙生(Digital Twin):建立實體飛機的虛擬分身,用於模擬與分析。
虛擬模擬:採用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進行虛擬測試。
協作型機器人:能與人類工程師緊密且安全地協同工作。
雖然驗證機尚未完工,但來自 BAE Systems、勞斯萊斯(Rolls-Royce)與英國皇家空軍(RAF)的試飛員,其實已經在模擬器中完成了超過 300 小時的飛行訓練,透過讓他們在模擬器中執行複雜的飛行操作,來快速改進飛控系統。
這項計畫除了找出製造上的問題,也涵蓋了新型高速飛行員彈射座椅與勞斯萊斯全新噴射引擎的開發。「暴風」戰機最終的目標,是成為一架具備以下科幻能力的空中平台:
可選有人/無人駕駛:具備彈性的人員配置選項。
強大酬載與航程:有效酬載是 F-35A 的兩倍,航程足以在不加油的情況下橫越大西洋。
支援新概念武器:引擎具備足夠的剩餘發電能力,可驅動雷射等能量武器或極音速發射器。
AI 與機器學習:深度整合人工智慧系統。
無人機群指揮:「忠誠僚機」控制系統能將戰機變為無人機群的指揮中心。
先進匿蹤與模組化:採用新一代匿蹤技術與可快速升級的模組化設計。
虛擬座艙:駕駛艙可依據不同任務需求進行配置。
BAE Systems 未來作戰航空系統交付總監 Tony Gobold 表示:「這個充滿挑戰性的重要計畫,將交付英國 40 年來首架載人作戰驗證機。它正在加速先進設計方法和製造技術的發展,有助於提升英國的工業優勢,並帶來超越飛機生產本身的效益。」他補充:「除了開發獨特的飛機,我們也在為實現下一代空中作戰能力,建立必要的技術基礎、勞動力準備和數位成熟度。」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根據 IBM 最新公布的《2025數據洩漏成本報告》警示,儘管企業導入 AI 的速度飛快,但在資安防護與治理方面卻嚴重落後 。駭客正鎖定這個斷層伺機而動 。報告首次針對 AI 應用進行資安研究,結果發現,AI 模型與應用已成為駭客攻擊的新目標,因為攻擊門檻低且商業價值極高 。
報告指出,在受訪企業中,有 13% 的公司曾表示其 AI 模型或應用出現過安全漏洞 。更令人憂心的是,高達 97% 曾遭遇 AI 資安事件的企業,都尚未建置基本的 AI 存取控制機制 。資安專家 IBM 安全和營運產品副總裁 Suja Viswesan 表示,企業普遍缺乏基本的存取控制,導致敏感資料可能輕易外洩,甚至讓 AI 模型被惡意竄改 。
這份報告也揭露了 AI 資安漏洞所帶來的具體損失:
資料外洩與營運中斷:有 60% 的 AI 安全事件導致資料外洩,另外 31% 則造成企業營運中斷 。
「影子 AI」危機:有高達五分之一的企業曾因「影子 AI」(未經公司同意或監管的 AI 工具)而導致資料外洩 。與較少出現影子 AI 的企業相比,發生率高的企業平均數據洩漏成本,足足多出了 67 萬美元(約新台幣 2,178 萬元) 。
駭客利用 AI 攻擊:報告顯示,有 16% 的資料外洩事件與駭客使用 AI 工具發動攻擊有關 。這些工具主要用於發動網路釣魚或深度偽造等網路攻擊 。
雖然 AI 資安風險攀升,但企業的資安投資動能卻顯得不足 。計畫在資料外洩事件後增加資安投資的企業比例,從 2024 年的 63% 顯著下降到 2025 年的 49% 。此外,在計畫追加投資 AI 資安的企業中,導入以 AI 驅動的安全方案或服務的比例也不到一半 。
各個產業中,醫療照護業的資料外洩成本依然高居榜首 。儘管平均損失從去年有所減少,但其平均 742 萬美元(約新台幣 2.41 億元)的損失,仍是所有受訪行業中最高的 。
不過,報告也提出正面數據:如果企業在其資安業務中廣泛應用 AI 和自動化技術,其資料外洩損失平均可減少 190 萬美元(約新台幣 6,175 萬元) 。同時,處理資安事件的週期也能平均縮短 80 天 。這顯示,企業若能將 AI 應用於資安防護,仍能有效降低風險。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的 AI 又出包了!網路安全研究團隊 vx-underground 踢爆,Google 的 AI 錯誤地聲稱「澳洲人需要出示身分證才能使用網際網路」 。這則缺乏事實根據的假消息,在網路上迅速傳播開來 。
諷刺的是,這則錯誤訊息的 AI 來源,其實是一個關於數位身分改革的澳洲政府網頁 。但該網頁根本沒有提到任何身分驗證,甚至是負責數位身分系統的 AU10TIX 公司,也完全沒有被提及 。顯然,這是 AI 發生了「幻覺」所造成的結果 。
vx-underground 在社群平台 X 上發表聲明,除了痛批 AI 的幻覺,也對網路文化提出質疑 。他們認為,這則假消息之所以能迅速傳播,主要是因為人們普遍傾向於相信來自 Google AI 的資訊,並且輕易相信附帶的引文 。許多人沒有經過任何查證,就因為這則說法「看起來很官方」,而信以為真並分享出去 。
這次事件凸顯出一個令人擔憂的現況:我們生活在一個許多人相信 AI 是終極知識來源的時代 。人們往往不會去查證資訊來源,而是公然依賴任何被分享出來的訊息 。當 AI 生成的回覆越來越普及,查證資訊的責任就轉移到了使用者身上 。
總結來說,雖然這起事件的源頭是 Google AI 的錯誤,但網路環境也加劇了這則假消息的傳播 。如果當時有人願意花一點時間查證來源,這場失控的局面其實是可以避免的 。這起事件也再次提醒我們,即使在討論隱私和數位身分系統等嚴肅議題時,也必須以現實為基礎,不能輕信未經查核的資訊 。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iPhone 的拍照功能一直以來都是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標竿,但蘋果似乎不打算滿足於此。最近有消息傳出,他們正在開發一款自製的圖像感測器,目標是大幅提升 iPhone 的拍照能力。根據這項專利設計,這款感測器的動態範圍甚至有望超越許多專業電影攝影機,讓未來的 iPhone 拍照表現更上一層樓!
目前所有 iPhone 產品線使用的圖像感測器,都是由 Sony 所供應 。不過,根據中國微博爆料客「定焦數碼」的說法,蘋果這次提交的專利不只是紙上談兵 。據傳他們已經成功開發出這款感測器,目前可能正在硬體上進行測試,這也暗示著未來將會應用在消費性產品上 。
這款專利感測器的設計相當特別,採用了雙層堆疊式設計 。上層是負責捕捉光線的「感測器晶片」,下層則是負責處理雜訊和曝光控制的「邏輯晶片」 。
其中最關鍵的技術,就是一個叫做「橫向溢流積分電容器」(LOFIC)的系統 。這項技術讓感測器中的每個像素,可以根據場景亮度儲存不同量的光,並將所有光量都儲存在同一張照片裡 。舉例來說,當你拍一個人站在明亮窗戶前的畫面時,LOFIC 能確保窗外的光線不會過度曝光,同時人臉的陰影細節也能清晰呈現 。
這項技術如果真的實現,將大幅提升動態範圍。目前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鏡頭的動態範圍大約在 10 到 13 檔之間,而人眼的動態範圍估計為 20 到 30 檔 。蘋果這項新技術,有望讓 iPhone 的拍照動態範圍不僅超越現有手機,甚至能和 ARRI ALEXA 35 這些專業電影攝影機相匹敵 。
此外,這款新感測器也特別著重在降低圖像雜訊和顆粒感 。每個像素都有內建的儲存電路,能夠即時測量並消除與熱相關的電子雜訊 。這項處理是在晶片上完成的,也就是在影像被儲存或透過軟體編輯之前 。
如果蘋果成功將這款自製感測器應用在 iPhone 上,這將讓他們能夠完全掌控影像處理流程,就像 Intel 和高通等公司自主研發晶片一樣,達到更全面的垂直整合 。看來未來 iPhone 的拍照功能,將會迎來一次革命性的進化!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Apple could limit next-gen Siri's hands-free voice control support to limited third-party, non-banking and non-sensitive apps.
(via Cult of Mac - Your source for the latest Apple news, rumors, analysis, reviews, how-tos and deals.)
High ratings put the action-packed historical drama “Chief of War” among the most popular series on streaming. It’s streaming now on Apple TV+
(via Cult of Mac - Your source for the latest Apple news, rumors, analysis, reviews, how-tos and deals.)
The Apple Watch Blood Oxygen app remains tied up in U.S. courts. Apple needs to work out this urgent problem before the 2025 models launch.
(via Cult of Mac - Your source for the latest Apple news, rumors, analysis, reviews, how-tos and deals.)
Apple hasn’t officially announced the iPhone 17 lineup, but we expect an event announcement later this month and the actual reveal in about four weeks. One highly anticipated change this year is the arrival of the iPhone 17 Air, replacing the iPhone 16 Plus with an ultra-thin model. Here’s how the iPhone 17 Air display size will compare to the 17 Pro and 17 Pro Max.
more…Rumors have long pointed at a new with an OLED display launching towards the end of 2026 – alongside a general MacBook Pro overhaul. While that isn’t completely off the table, there’s an increasingly likely possibility of it launching in early 2027 instead.
more…According to Bloomberg’s Mark Gurman, Apple is aiming to ship its brand new App Intents feature, allowing Siri to take actions for you, next Spring – alongside its long-promised Siri overhaul. These features were initially on track to launch during the iOS 18 release cycle, though Apple faced engineering delays. Now, they should launch by ~iOS 26.4, according to current reporting.
more…Amazon has finally started rolling out Alexa+, its oft-delayed overhaul of the Alexa voice assistant built on large language model technology. However, Alexa+ shows how difficult it is to replace a mature voice assistant with generative AI, especially when users expect instant, consistent results for simple tasks. It’s a real reality check on the notion that Amazon has managed to release something Apple promised and hasn’t shipped.
more…If your Apple CarPlay connection randomly drops out while driving, the cause might not be your iPhone, cable, or car.
more…Welcome to Indie App Spotlight. This is a weekly 9to5Mac series where we showcase the latest apps in the indie app world. If you’re a developer and would like your app featured, get in contact.
Last year, I checked out an indie app called Time2Pack – an all-in-one trip planner. Now, the developers have a new app called OnlyFlights – a simple yet robust flight tracker for iPhone users.
more…The UFC is back in Las Vegas tonight for UFC Fight Night Dolidze vs Hernandez. Whether you’re watching on iPhone, iPad, Mac, Apple TV, or Apple Vision Pro, here’s how to stream the action live.
more…With macOS Tahoe, Apple will be adding a bunch of new screen saver options, which you can also set as wallpapers. There are a couple new variants of the previously introduced Tahoe screen saver in beta 5, as well as around a dozen other options introduced in a previous beta that flew under the radar.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