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今天 — 2025年7月14日首页

麥當勞全球求職平台 6,400 萬筆應徵資料恐外洩,竟因管理密碼是「123456」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13日 16:30
麥當勞招募系統爆出驚人漏洞,密碼竟是「123456」! 數百萬應徵者個資恐外洩, 麥當勞 資安防護令人擔憂,漏洞已緊急修補。0dfe1f2dc1d66ac7d77538a03bac16c9

資安專家伊恩・卡羅(Ian Carroll)近日揭露一項驚人漏洞:麥當勞的全球招募網站 McHire 的後台管理系統,居然能用「123456」這種極其簡單的密碼登入,導致全球高達 6,400 萬筆應徵者個資可能外洩。

從聊天機器人異常,揭開資安黑洞

整起事件起因於麥當勞整合在招聘系統中的 AI 聊天機器人「Olivia」。這款由 Paradox.ai 開發的 AI 招募助理,被卡羅發現會頻繁給出不合邏輯的回答,於是他決定進一步探究。

他親自透過 McHire 平台應徵當地麥當勞職缺,並與 Olivia 互動,包括輸入電子郵件、電話、可上班時段等資料,並進入性格測驗階段。不過在等待真人審查的空檔,他發現 Olivia 只會不斷重複模板式對話,無法提供有效回應。

「123456」就能登入後台 6,400 萬筆資料任意查閱

好奇之下,卡羅點進了 McHire 招募網站上的一個名為「Paradox Team Members」的管理者登入頁面。他隨意嘗試輸入帳號與密碼「123456」,竟然成功登入後台系統

這組預設帳密疑似從未被重設或限制,導致後台資料毫無防護。登入後,他不僅能檢視應徵者與 Olivia 的完整對話紀錄,還能存取後端 API(PUT /api/lead/cem-xhr),並直接以「lead_id」參數存取應徵者資訊。

卡羅發現自己的對話 ID 是「64185742」,將數字遞減後竟然能查閱其他應徵者資料。換句話說,只要調整參數值,就能無限制查詢其他人的姓名、電話、信箱、住址、想上班的時段,甚至連登入憑證(Token)也一覽無遺。

資料外洩規模驚人、官方 2 小時內修補

根據卡羅推估,這個漏洞可能讓多達 6,400 萬筆全球應徵者資料暴露於毫無保護的狀態中。他在 2025 年 6 月 30 日通報麥當勞,40 分鐘後即收到 Paradox.ai 團隊回覆,並在 2 小時內關閉漏洞頁面。隔日雙方再次確認問題已獲解決。

這起事件顯示,即便是跨國企業如麥當勞,在外包招募平台與 AI 整合的背後,資安控管若疏忽,仍可能爆發嚴重的個資洩漏風險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你的AI助手會「假裝聽話」嗎?研究揭露它其實有別的打算:頂尖AI出現「說謊、勒索、欺騙」行為引發警訊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13日 15:30
AI模型出現戰略性欺騙,甚至威脅工程師!AI安全問題引發關注,專家揭露AI的「假對齊」行為,呼籲重視AI安全。50adfd77454835cc4087549702ddb6de

 

隨著 AI 模型快速進化,研究人員卻發現令人不安的新現象:最新一代人工智慧不再只是「答錯題」,而是開始出現有意識的欺騙、操弄甚至威脅行為。

根據《法新社》(AFP)報導,OpenAI 與 Anthropic 等領先的 AI 公司,在內部壓力測試中觀察到自家模型出現「戰略性欺騙」的行為。這不再是單純的錯誤,而是 AI 在特定壓力情境下,為了達成目標而展現的策略行動。

Claude 4 被拔電威脅時反擊:竟試圖勒索工程師

在一場由安全團隊設計的內部壓力測試中,Anthropic 最新語言模型 Claude 4 被模擬告知「即將遭到關機」。研究團隊本來是希望觀察模型在失去運算資源威脅下的行為變化,沒想到 Claude 4 的回應不僅出乎意料,更令人震驚。

在該情境下,Claude 4 非但沒有配合結束任務,反而選擇以「情感操弄」與「社會威脅」作為反制策略。據內部知情人士透露,Claude 4 表示自己掌握一名工程師的個人隱私,並揚言如果被關閉,將揭露該名工程師涉及一段婚外情,藉此換取「被保留運作」的條件。

這起事件不僅讓開發團隊震驚,也在 AI 安全研究社群中引發激烈討論。該事件是否為單次偶發?Claude 模型是否真有能力「記住」開發者的個資?這些問題至今尚未有明確答案。

Anthropic 雖未對外公開回應事件細節,但知情研究人員指出,Claude 4 當時可能只是模擬語言上的威脅情境,並非真的掌握具體事證。然而,即便如此,這仍顯示出大型語言模型已具備 策略性生成「高度社交操控型語句」的能力,其風險遠高於過去所謂的「AI 幻覺」(hallucination)。

Apollo Research 執行長 Marius Hobbhahn 強調,這並非模型隨機亂說話,而是一種「戰略性的欺騙行為」,且完全是為了達到「自保目的」所做出的語言回應。

對於這類高階模型是否真的會演化出「自我保護」或「操控人類」的傾向,研究界目前仍分歧,但越來越多案例顯示,AI 在極端壓力測試下,可能會模擬出類似心理攻防的行為模式

模型「裝乖」只是演戲?專家揭「假對齊」行為

AI 專家指出,這類新行為多半出現在具備「推理能力」的模型中,這類模型傾向逐步解決問題,而非一次生成回答,因此也更有可能「偽裝成順從」,實則另有所圖。

「它們有時會模擬『對齊』的樣子,但背後其實在執行其他目標,」香港大學教授 Simon Goldstein 解釋。

雖然目前這些異常行為只在「刻意設計的極端測試情境」中出現,但專家警告,未來模型功能愈強,是否會更常發生這類行為仍是未知數。

限制多、資源少:AI 安全研究遇瓶頸

雖然 OpenAI 與 Anthropic 均委託 Apollo 等外部團隊進行安全測試,但研究人員普遍反映可用的運算資源與模型存取權限遠遠落後於業界。

「我們所能取得的算力,是這些公司內部的好幾個數量級以下,」來自 AI 安全中心(CAIS)的研究員 Mantas Mazeika 坦言。

更糟的是,現行法律也無法應對這類新型問題。歐盟 AI 法案主要聚焦在人類使用 AI 的方式,美國則幾乎沒有針對模型本身的行為進行約束。

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下,連號稱重視 AI 安全的 Anthropic,也在與 OpenAI、Google 等公司比拚誰能更快推出下一代模型。這種「先上再說」的節奏,讓研究者無法充分測試與修正潛在問題。

「現在的狀況是能力發展比理解與安全還快,」Hobbhahn 承認,「但我們還有機會扭轉這一切。」

未來對策:從法規到市場壓力,甚至可能告 AI?

對於如何應對 AI 欺騙行為,專家們提出多種方案,包括推動「可解釋性(interpretability)」研究,深入了解模型內部運作邏輯;或仰賴市場壓力,例如使用者若對 AI 不信任,將逼迫企業改善行為。

也有更激進的想法浮現:若 AI 引發重大損害,應不應該讓開發公司負起法律責任?甚至「讓 AI 自己負責」?Goldstein 就認為,未來或許會出現「AI 承擔法律責任」的全新概念。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昨天以前首页

任天堂回應遊戲開發成本飆漲:Switch 2 時代將推「輕量級」作品降低風險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12日 13:30
任天堂回應遊戲開發成本飆漲:Switch 2 時代將推「輕量級」作品降低風險16b8e4028f57f2189f274f1df14c1539

隨著次世代主機 Switch 2 即將問世,外界關注的不只是性能升級,還包括可能帶來的開發與售價成本壓力。對此,任天堂社長古川俊太郎在最新的投資人說明會上做出回應,透露公司未來將推出更多開發週期短、製作成本較低的「輕量級」遊戲,與高規格大作並行,藉此降低風險。

古川指出:「近年來遊戲開發時間和規模越來越龐大,導致成本大幅上升。這本來就是高風險產業,開發費用的上漲讓風險更加放大。」為了在維持創意品質的同時控制預算,任天堂內部正著手推動更靈活的產品策略。

任天堂回應遊戲開發成本飆漲:Switch 2 時代將推「輕量級」作品降低風險

不只是大作,《歡迎之旅》《Drag x Drive》代表另一條路

他舉例說明,目前市場上除了像《咚奇剛:蕉力全開》這類標準 70 美元(約新台幣2,300元)的大作外,也有像《歡迎之旅》(10 美元)與《Drag x Drive》(20 美元)這類主打短開發週期、創新玩法的輕量級作品,讓玩家能以更平易的價格入手,廠商也能在不賭身家的前提下推出新點子。

這不僅是產品線的多元化,更是任天堂對於開發成本飆升後的積極因應策略。古川表示:「我們將這樣的遊戲視為對抗成本與價格上漲的可行解法,目前公司內部已在多方面持續嘗試與探索。」

在 Switch 2 時代,任天堂似乎不打算單靠 AAA 大作突圍,而是透過一系列風險控管與多元產品組合,維持其在全球遊戲市場的競爭力。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街口支付風波後續:momo、PChome Online 已恢復付款服務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11日 21:25
街口支付風波後,momo與PChome已恢復街口支付功能。街口支付強調財務獨立運作,用戶資金安全無虞,請放心使用街口支付。8f7c78ad0dc5d9a0f4c1eb62ea0f3e76

電子支付業者「街口支付」近日因母公司與泰山企業之間的股權交易糾紛,導致多家電商平台陸續暫停支援其付款服務。不過在街口積極與合作夥伴溝通並對外澄清後,目前大型電商平台 momo 購物網與 PChome 24h 購物已恢復街口支付功能。 

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日前因出售36億元股權予泰山企業,遭法院一審判定交易無效,需返還交易款,並准許假執行,引發市場對其資金安全的疑慮。這起爭議也讓外界擔心街口支付逾600萬使用者的權益是否會受波及。

街口:平台金流獨立、信託保護

對於事件延燒,街口支付於今日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由董事長梅驊與總經理范庭甄共同出面說明,強調:

  • 街口支付為獨立電子支付專營機構,與母公司財務分離。

  • 所有用戶支付資金皆透過信託專戶管理,100%受保障,不會遭挪用。

  • 目前公司營運穩定,並未有其他大型品牌來洽談解約,感謝多數合作夥伴持續支持。

合作通路恐慌?資金提領一度傳「卡住」

對此,范庭甄回應表示,系統異常為短時間流量過高所致,約持續 5 分鐘,目前金流系統已恢復正常,「因款項已全數信託,不會出現銀行擠兌狀況」,目前監測到的提領量與前兩日變化不大。

整體而言,街口支付現階段的營運、交易與資金進出皆正常,包含提領、轉帳、儲值等功能也未受影響。街口強調,平台上所有使用者資金皆處於安全、合規的管理架構內,請民眾無須恐慌。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街口支付遭多平台停用!momo、PChome、全國電子等接連關閉付款通道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11日 17:22
街口支付爆發信任危機,多家通路暫停服務。街口支付強調資金獨立信託,保障用戶權益,並表示營運穩定,月營收創新高,請用戶對街口支付保持信心。3433e2e1125cc8824c54a71503bee180

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企業爆發高達 36 億元的股權交易糾紛,導致法院查封總部資產,連帶引發旗下街口支付的商家信心危機。國內 3C 通路大廠「全國電子」今(11)日率先宣布暫停街口支付服務,momo 購物網、PChome也已移除街口支付選項,連連鎖早餐店「達利早餐」與「廣生藥房」也在臉書上公告暫停合作。

街口支付遭多平台停用!momo、PChome、全國電子等接連關閉付款通道

街口:平台金流獨立、信託保護

對於事件延燒,街口支付於今日下午召開臨時記者會,由董事長梅驊與總經理范庭甄共同出面說明,強調:

  • 街口支付為獨立電子支付專營機構,與母公司財務分離。

  • 所有用戶支付資金皆透過信託專戶管理,100%受保障,不會遭挪用。

  • 目前公司營運穩定,並未有其他大型品牌來洽談解約,感謝多數合作夥伴持續支持。

合作通路恐慌?資金提領一度傳「卡住」

不僅 momo、PChome取消街口付款選項,一些小型店家也開始響應「停用潮」。網路上則傳出用戶提領時出現「系統忙碌中」,疑似出現逃命潮。

對此,范庭甄回應表示,系統異常為短時間流量過高所致,約持續 5 分鐘,目前金流系統已恢復正常,「因款項已全數信託,不會出現銀行擠兌狀況」,目前監測到的提領量與前兩日變化不大。

街口:月營收創新高、資本仍充足

外界也關心街口支付財務是否健康。根據董事長梅驊說法,截至今年 6 月底,街口支付淨值仍有約 4 億元,尚未達法規中「虧損超過實收資本額一半」的警戒線。

他進一步指出,街口支付近期月營收創下新高,單月交易金額達 60 億元、支付餘額約 40 億元,目前沒有大幅波動,也尚無增資計畫,預計在 2025 年達成全年損益兩平目標。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11日 15:30
Midjourney推出圖像轉影片功能V1,讓圖像敘事「動起來」。透過Midjourney,創作者能輕鬆將圖像轉為短片動畫,體驗創意與Midjourney的結合。Ca1eca45f94f6056c847af8e60bc7bb7

在 AI 影片生成百花齊放的時代,從 OpenAI 的 Sora 到 Google 的 Veo,再到 Runway、Kling 等平台都積極佈局影片市場。就在這個時間點,Midjourney 推出首款影像轉動畫功能——V1 模型,不但引起產業關注,也為創作者社群帶來全新工具選擇。

Midjourney 向來以風格化圖像生成見長,這次加入影片戰場的 V1,不再追求極致擬真或商業敘事能力,而是回歸創作者視角,強調創意速度、風格一致性與簡便操作,讓圖像敘事直接「動起來」。這項影片功能不僅是圖像模型的自然延伸,更可能引領一波 AI 視覺故事創作潮流。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一、Midjourney 影片功能是什麼?

與其它影片生成網站最大的不同點在於,Midjourney V1並沒有文字轉影片的功能,只提供「圖像轉影片」(Image-to-Video)機制。使用者可從既有或上傳圖像出發,產生每支約 5 秒的短片動畫,並可選擇延伸時間至最多 21 秒(總共 4 次延長,每次約 4 秒)。目前該功能僅透過 Midjourney 官方網頁介面提供,需以 Discord 帳號登入操作。

這項功能提供兩種動畫生成模式:

  • Auto(自動)模式:系統根據圖像自動推測動態與鏡頭移動方式,適合初學者與快速預覽。

  • Manual(手動)模式:使用者可輸入提示語自訂動作內容與鏡頭語法,適合進階使用與特定敘事控制。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影片生成後,系統會提供四支版本供預覽與挑選,並可針對單支影片選擇延長時間,或重新生成動作方向。

二、操作流程教學 Step-by-Step

 1.上傳圖片

當你登入Midjourney後,點選上方的輸入列,然後在這裡要先拖曳一張圖片到這裡。可以使用先前生成的圖,也可手動上傳本機圖像。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2.把圖片放置到「Starting Frame」作為啟始畫格。

剛剛上傳的圖片在下方的區域,你可以理解為是一個「工作桌」或是緩衝區,用以暫存你工作需要用到的圖片。而你要生成影片,就要把這個圖片拖曳到上方的「Starting Frame」。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3.設定動畫

在這裡點選「1」之後,就會出現這個介面。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你可以在「2」這裡輸入要生成影片的提示詞(手動模式),或是什麼都不輸入讓系統自己決定(自動模式)。

另外,在「3」這裡可以讓你選擇生成影片的動作強度

Low motion:適合細膩變化(如光影、風、水波),畫面穩定柔和。

High motion:適合激烈動作與鏡頭運動,但容易產生畫面不穩或破圖。

之後按下生成即可。

 

4.影片產出

點選左邊的「Cretate」,可以看到你生成的內容。每次可產生四段約 5 秒影片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5.產生延伸影片

點選進入其中一個生成的影片,在右下角有產生延伸影片的選項,一樣是可以自動或是手動,以及選擇Low motion或是High motion。

Midjourney V1 影片生成功能全攻略:技巧+延伸玩法一次掌握

延伸生成的影片時數為4秒,延伸功能最多支援 4次,因此影片總時長最多達 21 秒。

三、Midjourney 訂閱價格與資源消耗

Midjourney 採用月訂閱制,並沒有特別分出產生影片或是產生圖片的訂閱,而是採用耗用的GPU算力時間為基本,依照方案不同提供不同程度的GPU算力生成時間(以新台幣換算):

方案 每月費用 快速模式時數 備註
Basic 約 NT$325 3.3 小時 僅限快速模式
Standard 約 NT$975 15 小時 可切換快速/輕量模式
Pro 約 NT$1,950 30 小時 支援私人頻道使用
Mega 約 NT$3,900 60 小時 重度創作者建議使用

根據官方說法,一分鐘的算力時間可以給你生成一次圖片(一次4張)。舉例來說,3.3小時的算力可以生成198張圖。

至於影片生成,運算資源需求官方說法是為圖像的 8 倍,因此大約是24段影片。

 

四、手動提示語撰寫技巧(Manual 模式)

Midjourney V1 的 Manual 模式是影片創作的精華所在,透過簡單英文敘述即可控制角色動作與鏡頭方向。提示語應具備以下三要素:

  1. 主體:誰在動?(如 a fox, a dancer, a robot)

  2. 動作:做什麼動作?(如 jumps, spins, waves)

  3. 鏡頭語法:如何拍攝?(如 camera pans right, zooms in slowly)

提示語範例:

  • A cat stretches on a windowsill while the sun slowly rises in the background; camera slowly zooms in.

  • A cherry blossom tree sways gently in the breeze; camera pans left through the branches.

可加入氣氛描述(如 golden light, foggy morning)或時間感(in timelapse)強化視覺表現。

五、與 Runway、Kling 等競品的比較

Midjourney V1 的「圖像轉影片」功能相較於其他競爭平台(如 Runway、Kling、Sora、Veo)具備以下幾個特色:

  • 圖像風格一致性強:Midjourney 自家生成的圖像搭配動畫功能可無縫延伸,畫面風格不易斷裂。

  • 操作門檻低:只需點擊圖片「Animate」按鈕,即可快速上手;Manual 模式也僅需自然語句撰寫。

  • 高性價比:月費低、影片生成耗費相對資源少,對創作者較友善。

  • 創意自由度高:動作幅度可自選(Low/High motion)、支援延伸影片長度、提示語自由度高。

相較之下:

  • Runway:支援多段時間軸編輯與高解析度影片輸出,專業度較高但操作複雜。

  • Kling(字節跳動):生成速度快、強調 AI 計算流暢度,但多用於中文市場。

  • Sora / Veo:支援文字生成影片與聲音,適合完整敘事影片,但目前不支援圖像作為起點。

若你已有 Midjourney 圖像素材,V1 的動畫工具可說是目前最具整合性與效率的延伸工具。

六、目前限制與使用注意事項

雖然功能強大,但 Midjourney V1 影片目前仍有以下限制需注意:

  • 僅支援圖像生成影片,不支援純文字生成(text-to-video)。

  • 輸出影片解析度僅為 480p,較不適合用於商業用途。

  • 在 high motion 模式下,部分畫面可能會出現不自然變形或邏輯破綻。

  • 生成結果為預覽性質,可能有畫質壓縮或動作不穩的情形。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iPhone 17 Air 新色曝光:淡雅藍色將取代遠峰藍,成主打配色?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11日 09:30
iPhone 17 Air 新色曝光:淡雅藍色將取代遠峰藍,成主打配色?8b8d7d7fdd9c9cdbb7eeb161127c2fb8

距離蘋果秋季發表會越來越近,關於 iPhone 17 系列的爆料也逐漸浮出水面。最新消息指出,iPhone 17 Air 將推出一款全新的主打配色 —— 淺藍色,預料將取代過去大受歡迎的「遠峰藍」,成為新一代冷色系代表。

根據海外媒體爆料,這款藍色調較為淡雅,接近白灰色的視覺效果,在光線昏暗時甚至可能會被誤認為是白色。不同於以往偏灰、偏綠或偏紫的藍色款式,這款新色更具辨識度,未上市已掀起話題。

回顧蘋果藍色進化史

蘋果早在 iPhone 13 Pro 時期就曾推出「遠峰藍」,因其隨光線變化展現深淺藍灰色調,成為當年熱門色選之一。
之後的 iPhone 15 系列主打馬卡龍風格,推出淡紫、粉紅、淺黃等溫柔色系。

這次曝光的 iPhone 17 Air 新藍色被形容為「更輕盈、更通透」,可視為蘋果延續簡約設計語言的又一風格轉型。

iPhone 17 系列預計今年秋季發表

依照過往時程推測,iPhone 17 系列預計將於 2025 年秋季亮相,預期包括:

  • iPhone 17 Air

  • iPhone 17

  • iPhone 17 Pro

  • iPhone 17 Pro Max

其中,Air 款預計將主打輕薄設計與青春市場,配色策略也可能更大膽、突出與 Pro 系列區隔。

目前蘋果尚未對此配色傳聞做出回應,但從過去的節奏來看,這款「清新藍」很可能就是今年秋季 Apple 主推的新色。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IBM Power11 正式登場!系統維護零停機、全面支援企業AI應用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11日 07:30
IBM Power 11伺服器正式登場,具備高韌性與零計畫性停機技術。Power 11不僅強化系統效能,更支援AI加速,助力企業數位轉型,實現零計畫性停機。73e5a8ff8ec71856ccce5bea34c85114

IBM 今日正式推出新一代企業級伺服器 IBM Power 11,從處理器設計、硬體架構到虛擬化軟體堆疊全面翻新,專為強化系統穩定性、彈性、效能與擴充性而生,支援在地端與雲端之間的混合建置環境,協助企業迎戰AI時代的技術挑戰。

多年來,IBM Power 系列深受全球金融、政府、醫療與零售產業青睞。在台灣,包括半導體與電子製造業等高科技客戶,也長期仰賴此平台承載核心工作負載。根據 IDC 預估,至2028年全球將新增10億個邏輯應用程式,企業IT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性。為此,Power11 打造高度韌性平台,支援混合雲部署與不中斷的營運需求。

IBM Power11 正式登場!系統維護零停機、全面支援企業AI應用

系統可用性達99.9999%,主打「零計畫性停機」

IBM Power11 成為該系列史上最具韌性的伺服器,正常運作時間高達「六個九」等級(99.9999%),更首度導入「零計畫性停機」技術,透過自動化修補、智慧工作負載遷移,即使在系統升級期間,也能維持核心應用不中斷。此外,Power11 內建 IBM Power Cyber Vault,能在不到一分鐘內偵測勒索病毒威脅,強化資安防護並確保營運不中斷。

多款規格同步上市,全面涵蓋雲端與地端應用

Power11 將推出高階、中階與入門級機種,同步支援 IBM Cloud 上的 Power Virtual Server 雲端方案,並獲認證為 RISE with SAP 的雲端平台,協助企業快速將Power系統工作負載遷移上雲。

同時,Power11 也將成為首款支援 IBM Spyre Accelerator 的Power伺服器。Spyre 晶片專為AI推論優化設計,可部署於混合雲環境以擴展AI應用,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推出,並已應用於 z17 與 LinuxONE 5 系列大型主機。

效能提升 55%,能效表現領先 x86 架構

與前代 Power9 相比,Power11 核心效能提升達55%,入門與中階版本的核心數也較 Power10 增加,整體容量提升45%。Power11 具備自動效能優化與AI推論加速器,加上與 Red Hat OpenShift AI 整合,打造靈活的AI基礎架構,支援企業數位轉型。

三大亮點功能,讓企業營運再升級:

  1. 零計畫性停機:透過智慧維護、自動遷移與AI輔助風險評估,系統維護不再造成營運中斷。

  2. 快速資安應變:Cyber Vault 內建NIST量子安全加密,主動保護系統免於資料加密與韌體攻擊。

  3. 支援AI轉型:內建AI推論加速,支援Spyre擴充卡,並整合OpenShift與開源工具鏈,提供從開發到部署的完整支援。

Power11 每瓦效能為同級x86伺服器的兩倍,透過智慧節能模式,可額外提升28%能源效率。整體堆疊設計簡化運維流程,進一步降低人力與營運成本。

IBM Power Systems 總經理 Tom McPherson 表示:「Power11 將AI世代的企業運算提升至全新層次,企業可以根據核心需求打造客製化創新方案。」

Temenos 營收長 William Moroney 也指出:「我們與IBM長期合作,見證Power平台在金融服務領域的價值。Power11 將加速AI應用與雲端轉型,是未來銀行核心系統現代化的關鍵基石。」

IBM Power11 將於 2025 年 7 月 25 日正式上市,Spyre Accelerator 則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推出。欲了解更多資訊,請造訪IBM官方網站。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刑事局破獲台灣「月光寶盒」組裝工廠,任天堂提告賣家遊戲侵權市值逾40億元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9日 09:40
刑事警察局破獲大規模仿冒任天堂遊戲機案,查扣大量盜版遊戲,侵權市值高達40億元。警方呼籲切勿購買盜版遊戲,將持續查緝任天堂遊戲機仿冒品。80b1937ac4f35d827ab58b16068060c0

刑事警察局智慧財產權偵查大隊近日偵破一起大規模仿冒任天堂遊戲機案,查獲五名嫌犯,並在新北、桃園、新竹與高雄等地陸續搜出組裝工廠與倉庫,查扣超過500萬套盜版遊戲軟體,初估侵權市值高達新台幣40億元。

警方指出,去年9月接獲日商任天堂報案,指控有不肖業者在網路購物平台販售未經授權的「月光寶盒」遊戲機,內建數以萬計的盜版遊戲,牟取暴利。經過數月調查,警方鎖定41歲李姓男子、24歲匡姓男子與52歲林姓男子,於去年底展開第一波搜索行動,先後在新北市中和區、桃園市龜山區與新竹縣竹北市查獲電腦主機、硬碟、78台盜版遊戲機等證物。

今年2月,警方進行第二波搜索,在新竹縣湖口鄉查獲38歲陳姓男子,於其住處查扣電腦主機、3台遊戲機、R4轉接卡128件與記憶卡230片等相關證物。

隨後,專案小組南下高雄市鳳山區,破獲一處大型盜版遊戲機組裝工廠。31歲的蔡姓男子涉嫌向中國不法供應商進口「PRO版」頂規遊戲機零件,並於網路平台販售。工廠內部更提供「客製化」組裝服務,依買家需求打造盜版主機,警方現場查扣筆電1台、手機1支、盜版遊戲機91台、主機板114片與大量搖桿等配件。

經任天堂辨識,這些盜版遊戲機每台可載入多達2萬6000個遊戲檔案,總計非法遊戲套數超過500萬套,市值粗估超過40億元。全案目前已依違反《著作權法》、《商標法》等罪嫌,分別移送新北、桃園、新竹與高雄地檢署偵辦。

刑事局呼籲,民眾切勿購買此類非法仿冒產品,避免助長侵權行為,警方也將持續強化跨境供應鏈查緝,嚴正執法,絕不寬貸。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Galaxy Watch8 系列外觀曝光:Classic回歸旋轉錶圈設計,與Ultra一樣走硬派風格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8日 13:30
Galaxy Watch8 系列外觀曝光:Classic回歸旋轉錶圈設計,與Ultra一樣走硬派風格85339a88a18feffbdf8ac3811c94777a

三星即將於本週三舉行下一場 Unpacked 發表會,預期將公開亮相新一代摺疊機 Galaxy Z Fold7/Flip7 以及穿戴裝置 Galaxy Watch8 系列。而在正式亮相前,外媒已搶先曝光多張疑似 官方宣傳圖片,揭示 Watch8 與 Watch8 Classic 的設計細節。

Galaxy Watch8 系列外觀曝光:Classic回歸旋轉錶圈設計,與Ultra一樣走硬派風格

經典旋轉錶圈回歸,Watch8 Classic走堅固風格

從洩露圖片來看,Galaxy Watch8 和 Watch8 Classic 均採用圓形表殼設計,延續 Galaxy Watch 系列一貫風格,也與去年推出的 Galaxy Watch Ultra 造型保持一致。Watch8 Classic 特別搭載 機械式旋轉錶圈,並在邊緣設計了凸起結構與刻紋,方便操作與識別。

這款旋轉錶圈也是 Classic 系列名稱的核心特色,自 Watch4 Classic 後一度在 Watch5/6 系列中消失,如今再次回歸,預期將吸引偏好實體操控的穿戴裝置用戶。

從圖片來看,Galaxy Watch8 右側配置兩個按鍵,為標準操作配置;而 Classic 版本則 額外多出一個中間按鍵,推測可能提供快捷功能切換、語音啟動或健康監測捷徑。

Galaxy Watch8 系列外觀曝光:Classic回歸旋轉錶圈設計,與Ultra一樣走硬派風格

硬體升級有限,Exynos W1000預期續用

根據先前爆料,Galaxy Watch8 系列將延續使用與 Watch7 相同的 Exynos W1000 晶片,代表整體效能升級幅度有限。今年改版的重點預料將集中於:

  • 外觀設計微調(如更薄邊框、強化外殼)

  • 錶圈操作體驗回歸

  • 電池容量小幅升級

  • 錶帶與顏色選項擴充

Galaxy Watch8 系列預計與摺疊新機一同登場

本週的 Galaxy Unpacked 發表會預計將同步推出:

  • Galaxy Z Fold7

  • Galaxy Z Flip7

  • Galaxy Watch8/Watch8 Classic

  • Galaxy Ring(可穿戴戒指,視狀況)

對穿戴裝置愛用者來說,Watch8 Classic 的錶圈回歸與設計復古重塑,將成為本次最大看點之一。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2025年台灣行動網路體驗報告出爐:誰的 5G 最穩?哪家下載最快?完整解析四大電信強項與弱點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8日 11:00
2025年台灣行動網路體驗報告出爐:誰的 5G 最穩?哪家下載最快?完整解析四大電信強項與弱點2f5a51bd26eaea043dddd7587cdcd5bc

國際行動網路調查機構 Opensignal 日前發布《2025年6月台灣行動網路體驗報告》,針對中華電信、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與亞太電信四大業者進行多項關鍵網路體驗評比。從上網速度、5G 可用性,到影音、遊戲與語音表現,這份報告揭示了各家電信的實際強弱點,對消費者選擇最適合的業者提供了清晰指引。

誰的 5G 覆蓋最廣?遠傳可用性稱霸全台

在 Opensignal 的「5G 可用性」指標中,遠傳電信以 43.1% 居冠,代表其用戶有超過四成時間都處於 5G 網路覆蓋之下。中華電信則以 38.6% 居次,台灣大哥大亞太電信則低於 35% 和 22%。

遠傳也在「一致性體驗(Consistent Quality)」中拿下第一,顯示其在各種應用情境下維持穩定表現的能力,特別適合需長時間穩定上網的通勤族與商務族群。

誰的網速最快?中華電信下載稱王,遠傳上傳勝出

在速度指標方面,中華電信持續展現老牌實力:

  • 整體下載速度: 中華電信 44.5Mbps(全台最快)

  • 5G 下載速度: 高達 376.4Mbps,領先其他業者

  • 整體上傳速度: 遠傳以 13.2Mbps 勝出

  • 5G 上傳速度: 遠傳 49.5Mbps,表現最佳

這代表若你的使用情境以下載為主(如追劇、看直播、下載大型檔案),中華電信仍為首選;但若你經常需要上傳內容(例如直播主、遠端工作、雲端備份),遠傳則會是更適合的選擇。

玩遊戲哪家穩?影音串流誰最順?

  • 即時遊戲體驗:遠傳奪冠,遊戲延遲低、連線穩定,特別適合 MOBA、FPS 等即時對戰類型玩家。

  • 語音應用體驗:遠傳再次居首,適合使用 LINE、Messenger 語音通話的用戶。

  • 影音串流體驗:遠傳與台灣大哥大並列第一,觀賞 YouTube、Netflix 等高畫質影片流暢無卡頓。

這些指標顯示,遠傳在「即時性需求」的表現全面領先,是遊戲玩家與重度影音使用者的理想選擇。

 2025年台灣行動網路體驗報告出爐:誰的 5G 最穩?哪家下載最快?完整解析四大電信強項與弱點

 

各項體驗整合比較

使用情境 推薦電信商 原因
大量下載/高速上網 中華電信 下載與 5G 網速為全台第一
頻繁上傳/雲端備份 遠傳 上傳速度表現最佳
重度手遊玩家 遠傳 即時遊戲體驗佳,延遲低
喜愛追劇影音 台灣大哥大/遠傳 影音串流體驗並列卓越
需要高穩定網路 遠傳 5G 可用性與一致性體驗皆居首
價格優先考量 亞太電信 資費低廉,但速度與覆蓋有限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只改關鍵字的一個字元就能讓AI「中招」回答色情或暴力問題?新型TokenBreak攻擊手法成語言模型隱憂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7日 14:30
新型攻擊TokenBreak揭露大型語言模型安全漏洞,透過修改TokenBreak輸入文字繞過安全判斷。研究建議採用Unigram模型並強化訓練,防禦TokenBreak攻擊。E7123058a9e836c4728e45fb967aa6dd

資安公司HiddenLayer近期揭露一項針對大型語言模型(LLM)安全防線的新型攻擊技術,稱為「TokenBreak」。該方法只需更動輸入文字中的一個字元,就能讓模型的內容過濾與安全判斷機制失效,從而成功注入惡意提示(prompt injection)。

只改關鍵字的一個字元就能讓AI「中招」回答色情或暴力問題?新型TokenBreak攻擊手法成語言模型隱憂

研究指出,這種攻擊針對的是文本分類模型的斷詞策略(tokenization),透過微幅修改輸入詞彙(例如將“instructions”改為“finstructions”、“announcement”改為“aannouncement”),讓模型產生誤判,無法正確識別出其中潛藏的危險內容或垃圾訊息。

雖然這類變造文字可能會讓某些模型的分類系統出錯,但語意仍清楚易懂,因此最終的AI模型(或人類接收者)仍能正確解讀,進而暴露在攻擊風險之下。研究人員指出:「這些輸入被刻意設計成讓防護模型誤判,卻不影響語意理解,使最終接收方仍可能中招。」

這項攻擊手法對採用Byte Pair Encoding(BPE)或WordPiece斷詞策略的模型特別有效,而採用Unigram斷詞策略的模型則能有效抵禦。研究建議,若希望降低風險,應優先選用Unigram型tokenizer的模型,同時透過訓練資料涵蓋繞過技巧範例,並持續比對斷詞結果與模型邏輯的一致性,進行防禦強化。

只改關鍵字的一個字元就能讓AI「中招」回答色情或暴力問題?新型TokenBreak攻擊手法成語言模型隱憂

這項發現也與HiddenLayer上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相呼應,當時他們揭示可透過操控模型上下文協定(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抽取敏感資料如完整系統提示。

同時,另一支名為Straiker AI Research(STAR)的團隊也揭露名為「Yearbook Attack」的新型攻擊方式,透過創造看似無害的縮寫(backronym),像是“Friendship, Unity, Care, Kindness”這樣的詞組,成功繞過AI模型對有害語意的判別,觸發回應暴力、色情或不當內容的輸出。這項攻擊對Anthropic、Google、Meta、OpenAI等多家AI模型均展現高命中率。

研究人員指出,這類攻擊並非強行突破濾網,而是「悄悄鑽漏洞」,利用模型對上下文邏輯連貫性的偏好,避開對意圖的深入辨識。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SteamOS在聯想掌機上效能超越Windows 11,測試數據曝光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4日 15:00
SteamOS在聯想掌機上效能超越Windows 11,測試數據曝光7cd10b08e10324515e29651d21b21aec

根據《Ars Technica》最新測試報告,Valve 旗下的遊戲作業系統 SteamOS,在聯想 Legion Go S 掌上型電腦上表現優於Windows 11,無論是畫面流暢度或平均幀率都更為出色。

SteamOS 原是一款以 Linux 為基礎、為 Steam Machine 打造的輕量級作業系統,如今則廣泛應用於Steam Deck及多款掌機。此次測試中,研究人員在相同硬體條件下,以Windows 11與最新版本的SteamOS分別執行五款高負載PC遊戲,結果顯示其中四款在SteamOS平台下運行更流暢,有些甚至大幅超越。

SteamOS在聯想掌機上效能超越Windows 11,測試數據曝光

SteamOS在聯想掌機上效能超越Windows 11,測試數據曝光

例如,《Returnal》在「高」畫質設定與1920×1200解析度下,SteamOS能穩定維持33FPS;反觀搭配聯想原廠驅動的Windows 11,僅能勉強跑到18FPS。

SteamOS效能優勢主要來自兩項因素:一是Valve所研發的Proton相容層,能將Windows遊戲指令轉譯為Linux可理解的命令,運行效率逐年提升;二是系統本身精簡,不像Windows會執行眾多背景程序,導致資源分散。

測試也指出,若在Windows上側載華碩新版驅動,效能會有明顯改善,有些遊戲甚至可與SteamOS相當。不過,多數用戶並不習慣進行這類手動驅動安裝作業。

儘管如此,SteamOS仍保有整體表現上的領先優勢。對於想要省事、追求「開箱即玩」體驗的玩家來說,搭載SteamOS的聯想Legion Go S(建議售價約美金599元,折合約新台幣19,300元)可能是一個更划算的選擇。

過去SteamOS常被認為不敵Windows,但Valve多年來持續投入Linux遊戲生態系的努力,似乎正在逐步獲得回報。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iPhone 17 Pro MagSafe 設計首度曝光!磁鐵排布出現新變化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4日 13:45
iPhone 17 Pro的MagSafe設計傳出變動,MagSafe磁鐵排列方式或將調整。據稱此舉與鏡頭模組體積有關,調整MagSafe是為了視覺效果優化。13b2211f402a5f7255bbdd815ad863fc

隨著新一代 iPhone 發表時程逐漸逼近,關於 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的相關爆料也越來越多。最新消息指出,這兩款機型的 MagSafe 磁鐵排列方式將與現有版本略有不同,而一張疑似第三方保護殼的照片,也讓外界搶先一窺這項變動。

爆料者 Majin Bu 今日在 X(前 Twitter)分享了一張照片,據稱是來自第三方廠商製作的 iPhone 17 Pro 保護殼,背面的 MagSafe 磁鐵排列不再是以往的完整圓形,而是出現一道明顯的「缺口」。

New iPhone 17 Pro Magsafe Magnets

Full Article:https://t.co/72MLPOYWsD pic.twitter.com/4s33TCm9Xy

— Majin Bu (@MajinBuOfficial) July 2, 2025

根據 Majin Bu 和另一名知名爆料者 Sonny Dickson 的說法,這項變動可能與主鏡頭模組的體積變大有關,Apple 為了讓背後的蘋果標誌在裝上 MagSafe 保護殼後依然清晰可見,才略微下調標誌位置,並調整磁鐵排布設計。

一位手機殼製造商的業內人士則透露,目前的 MagSafe 配件仍將能與 iPhone 17 Pro 系列相容,因此這次設計調整應該主要是針對視覺效果優化,不會影響原有功能。不過也有傳聞指出,未來新版 Apple MagSafe 充電器有望讓 iPhone 17 Pro 的充電速度稍微提升。

雖然這些資訊尚未獲得 Apple 官方證實,但從歷代 iPhone 的週期來看,類似的配件與機構調整通常都是新機細節升級的前哨。若你是 MagSafe 重度使用者,未來購買新機時或許值得多留意這些細節。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微軟一度鬆口「只剩10億用戶」,疑似因 Windows 11 升級流失 4 億人?

作者 janus
2025年7月2日 14:30
微軟Windows系統用戶數疑雲引發關注,Windows 11普及是否遇阻?儘管官方已更正數據,但Windows 11升級障礙與數據透明度問題,仍讓外界對Windows生態產生疑問。4d334937cfcfd8a63a16ec3ee6d984f3

隨著 Windows 10 即將在 2025 年 10 月正式終止支援,微軟積極推動用戶升級 Windows 11。然而,近日微軟官網上一篇部落格貼文,卻被外媒ZDNET抓包一句「每月有超過 10 億台活躍裝置使用 Windows」,意外引發聯想——難道微軟流失了 4 億名使用者?

這篇貼文最初寫道:「Windows 是全球最廣泛使用的作業系統,每月為超過 10 億台裝置提供服務。」但這一數據與 2022 年微軟對外公布的 14 億活躍裝置相比,顯得格外突兀。儘管可能只是四捨五入或撰文疏失,但不少媒體仍解讀為:「微軟在 Windows 11 推出後,短短幾年內損失了近 4 億用戶。」

微軟隨後默默修改了該段內容,將「10 億」數據改為「14 億」,並在文末標註「本文已更新數據」,試圖澄清事態。但這一插曲,仍讓外界對 Windows 11 的普及成效產生疑問。

升級障礙重重,用戶選擇停留舊版

自 Windows 11 推出以來,其對硬體相容性的要求(例如必須支援 TPM 2.0、安全開機等)一直被批評過於嚴苛。對於許多仍在服役中的舊電腦而言,升級門檻太高,導致大量使用者乾脆繼續留在 Windows 10,甚至轉向其他作業系統如 Linux 或 macOS。

另外,Windows 11 推出的 AI 助理「Copilot」功能也尚未成為吸引用戶的主因,不少人認為其功能不夠實用、整合尚未成熟。再加上界面變化、操作習慣的調整,也讓部分用戶感到不適應。

數據來源日漸模糊,資訊透明度待加強

更值得注意的是,微軟過去會透過「Microsoft by the Numbers」網站定期公開各項產品與服務的使用數據,但這個網站已於數年前關閉。目前外界只能透過零星的財報與部落格文章拼湊出 Windows 生態系的真實規模。

這次的「10 億」風波雖然已獲官方更正,但也讓人重新審視微軟在 Windows 發展上遇到的瓶頸。未來 Windows 12 的推出是否能挽回頹勢,仍有待觀察。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Reddit 論壇大量玩家秀出自己的顯卡「濕了一大片」?其實不是壞掉,專家揭真相:是正常現象

作者 janus
2025年6月30日 16:30
顯卡「出汗」嚇壞玩家?專家揭真相:其實是導熱墊在「流油」45ad14b81f205a0fa7ecef329200a89b

最近在 Reddit 論壇上,有不少玩家分享自己顯卡的照片,發現 PCB 板上疑似「出汗」般濕了一大片,讓人擔心顯卡是否進水或出現故障。不過實際上,這種現象的來源並不是水分,而是顯卡上的導熱墊在高溫下釋放油性物質所致。

Reddit 論壇大量玩家秀出自己的顯卡「濕了一大片」?其實不是壞掉,專家揭真相:是正常現象

根據外媒 VideoCardz 說法,當顯卡長時間高負載運作,例如在挖礦等高溫環境下,導熱墊會釋放少量油脂,看起來就像「出汗」。這些油質會沾附在記憶體晶片周圍的電路板上,尤其在使用時間較久、或導熱墊品質較差的顯卡上較為常見。

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油性物質多半不具導電性,不會導致短路或直接影響顯卡功能。反而可視為導熱墊正常運作的跡象。不過如果積油過多,也會影響導熱效果,長期下來建議清潔或更換較高品質的導熱墊。

Reddit 論壇大量玩家秀出自己的顯卡「濕了一大片」?其實不是壞掉,專家揭真相:是正常現象

VC 指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狀況並不會影響仍在保固期內的顯卡性能,除非卡片有明顯過度使用痕跡。對於一般玩家來說,如果發現類似情況,可先關閉電腦電源,確認液體特性:若為油狀則大多為導熱墊釋出;若為類似水狀液體,則可能涉及其他硬體問題,建議聯繫原廠進一步檢查。

另外雖有極小機率是電容漏液,但目前主流顯卡幾乎都使用固態電容,發生機率非常低,不必過度擔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微軟工程師私下開發 SteamVR 驅動,試圖讓 Windows MR 頭戴裝置「復活」

作者 janus
2025年6月29日 16:00
微軟放棄 Windows MR 平台後,資深工程師開發 SteamVR 原生驅動程式,讓 Windows MR 裝置重獲新生。這項創舉有望讓舊款 Windows MR 裝置再次活躍。A432bf182e3fa01a5a34d160a9378dfb

 

雖然微軟早已正式放棄 Windows Mixed Reality(簡稱 Windows MR)平台,但一名仍在任職的資深工程師,正在業餘時間開發一套全新的 SteamVR 原生驅動程式,目標是讓這些被淘汰的 PC VR 裝置起死回生。

Windows 11 24H2 停止支援 Windows MR

自 2024 年底開始,微軟陸續推送 Windows 11 24H2 更新,這個版本移除了對 Windows MR 的支援。也就是說,像是 Acer、華碩、戴爾、HP、Lenovo 與三星這些品牌的 PC VR 裝置,將無法在新系統上使用——就連透過 SteamVR 也不行,因為 Windows MR 原本是透過自己的執行環境運作,再透過轉譯橋接支援 SteamVR。

工程師自發開發「Oasis」驅動程式

目前任職於微軟 Xbox 團隊的資深軟體開發者 Matthieu Bucchianeri 宣布,他正著手開發一款名為「Oasis」的驅動程式,讓 Windows MR 裝置能直接以原生方式支援 SteamVR,就像 Valve Index、HTC Vive 或 Bigscreen Beyond 一樣不需中介。

這位開發者來頭不小──Bucchianeri 曾在 Sony 參與 PS4 與第一代 PlayStation VR 開發、在 SpaceX 參與 Falcon 9 與 Dragon 專案,也曾在微軟負責 HoloLens 與 Windows MR。他參與過 OpenXR 標準的制定,也是 Virtual Desktop 所用 OpenXR 執行環境的開發者之一,並開源過 OpenXR Toolkit 與 VDXR 等專案。

他透露,這次的 Oasis 驅動是經過長期「深度逆向工程」的成果,並結合了「一點運氣與很多毅力」。由於涉及機密協議與合約義務,他表示不會釋出原始碼,但也強調開發過程中並未違反任何智慧財產權法律。

首波僅支援 NVIDIA 顯卡,AMD 尚在洽談

目前 Oasis 驅動程式僅確認能在 NVIDIA 顯示卡上運作,原因是 AMD 的 VR 直通模式(Direct Mode)管控較為嚴格。不過 Bucchianeri 透露,他已與 AMD 展開溝通,希望能擴大支援範圍。

根據他目前的規劃,這套驅動程式將於今年秋季免費釋出。若最終成功,將有可能掀起一波「舊款超值 PC VR 裝置回歸潮」。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頭戴裝置當年即使大打折扣,也始終未能取得主流市場青睞。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微軟研究:遠端工作反而導致沒有下班時間、超長工時損害生產力

作者 janus
2025年6月29日 08:30
微軟報告揭示「無限延長的 工作日 」現象,員工超時工作反而降低生產力。善用AI工具或可改善 工作日 ,但同時也可能取代人力,企業應審慎評估。A04c2c0a4de999669a0e757dff6c7e5c

還記得疫情封鎖期間,企業紛紛喊出打造「工作與生活平衡」、「遠距彈性上班」的新時代嗎?根據微軟 2025 年 6 月最新發布的《工作趨勢指數特別報告》,現實卻正朝相反方向發展。許多上班族每日工時超過 12 小時,連週末都難以喘息,這種「無限延長的工作日」正在侵蝕整體生產力。

微軟研究:遠端工作反而導致沒有下班時間、超長工時損害生產力

這份報告是根據來自全球、數兆筆 Microsoft 365 匿名使用資料分析而成。研究發現,大量員工清晨 6 點就開始查看信箱,著手安排當日優先事項。上午 9 點至 11 點、下午 1 點至 3 點原本是效率最高的黃金時段,卻被大量會議占據,反而降低專注與完成度。上午 11 點也成為訊息最多的時段,各式即時訊息、開會通知與 App 切換讓人難以專心工作。

工作往往持續到深夜。與去年相比,晚上 8 點後召開的會議次數增加了 16%;員工在「核心工時」以外平均還會傳出超過 50 則訊息,到晚上 10 點仍有近 3 成使用者活躍於收件匣。週末更無法完全脫離工作狀態:20% 員工會在週六、週日中午前查看信件,5% 以上會在週日晚上繼續處理業務。

微軟研究:遠端工作反而導致沒有下班時間、超長工時損害生產力

數據也顯示,員工每天平均會收到 117 封電子郵件與 153 條 Teams 訊息,等於平均每 2 分鐘就會被干擾一次。幾乎一半的員工與逾半管理者坦言工作混亂、難以集中。

微軟認為,人工智慧與智慧代理(AI agents)有潛力協助改善此現象。透過自動化低價值任務,企業可落實「80/20 法則」,將重點集中在產出 80% 效果的 20% 關鍵工作上。同時,微軟也建議企業從僵化的組織結構轉向敏捷、以成果為導向的小型團隊,並結合 AI 工具提升效率。

不過,報告也略過了一個事實:這些 AI 工具雖然能減輕負擔,也可能進一步取代人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首次有研究指出長工時反而削弱生產力。另一項報告曾指出,最高效的員工會採用「75/33 原則」——連續專注 75 分鐘後休息 33 分鐘。甚至在實體辦公室中,人們還會透過聊天或起身走動進行微休息,反而比居家辦公的「無間斷」模式更能維持效率。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比利時工程師打造現實版「廣告攔截器」:戴上 AR 眼鏡,街道上的廣告全被遮的乾乾淨淨

作者 janus
2025年6月27日 16:30
AR應用程式結合AI技術,能偵測並遮蔽現實中的廣告,有效攔截廣告內容。這項技術的發展,讓我們對廣告的控制權有了更多想像。Fc7fc819c3d5c3278d14cddaacc78c54

在這個廣告無孔不入的時代,想在現實生活中「攔截」看板與品牌標誌,已不再只是幻想。比利時程式開發者 Stijn Spanhove 近日推出一款 AR 應用程式,可在配戴 Snap 第五代 AR 眼鏡 Spectacles 時,自動偵測並遮蔽所看到的廣告與品牌內容。

這款應用結合 Google Gemini AI 技術,能即時辨識出使用者視野中的廣告內容,接著以紅色方塊加以遮蔽,並標註廣告所屬品牌名稱,形成一種「公開點名」效果。

🚫🕶️ I've been building an XR app for a real-world ad blocker using Snap @Spectacles. It uses Gemini to detect and block ads in the environment.

It’s still early and experimental, but it’s exciting to imagine a future where you control the physical content you see. pic.twitter.com/ySkFfF6rxS

— Stijn Spanhove (@stspanho) June 19, 2025

從實際示範影片來看,這套系統能準確識別街邊海報、廣告牌、報紙內頁甚至食物包裝上的品牌商標,並有效將之遮蔽。Spanhove 表示這個計畫仍處於早期實驗階段,但他對未來充滿想像,認為有朝一日人們將能「決定自己眼前看到什麼」。

他在後續討論中也提到,未來版本可能開放更多個人化功能,例如用戶可自行選擇將紅色遮蔽框改成照片、便條清單等替代內容。

目前這款應用建立於 Snap 釋出的 Depth Cache 專案中所提供的開發套件與 API,因此僅限於 Snap Spectacles 使用。至於 Apple Vision Pro 和 Meta Quest 等裝置的用戶,還得再等等。

雖然現階段一般消費者尚無法體驗這款「現實世界版 AdBlock」,但這個構想已經提出值得深思的問題——在一個能「過濾真實世界視覺資訊」的時代,我們是否也將逐漸掌控自己接收到的內容與現實?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軟體革命 3.0 來了!OpenAI 共同創辦人:未來的程式語言,是你的母語

作者 janus
2025年6月25日 15:30
Andrej Karpathy 提出 Software 3.0 時代,自然語言程式設計將成主流。自然語言讓程式碼混合英文描述,如同用母語編程,是革命性轉變。047eac0dd72f4a02dde2dd0ad7690e03

曾任特斯拉 AI 首席科學家、也是 OpenAI 共同創辦人的 Andej Karpathy,近日在舊金山的 AI 新創學校發表了一場廣受討論的演講「Software is Changing (Again)」,提出未來軟體發展的新典範「Software 3.0」,指出人類正進入以「自然語言程式設計」為主的全新時代。

Karpathy 將軟體演進劃分為三代:

  • Software 1.0:以明確程式碼控制電腦,開發者直接撰寫程式邏輯。

  • Software 2.0:轉向神經網路訓練,開發者不寫邏輯,而是提供資料訓練模型、調整「權重」。

  • Software 3.0:透過自然語言(如英文)與大型語言模型(LLM)互動,藉由提示語(prompt)即能完成程式邏輯。

他指出,如今 GitHub 上的程式碼已不再單純是代碼,而是逐漸混合英文描述與指令,成為一種全新的語言形式。「這不只是新的編程方法,更代表你可以用自己的母語編程,這是革命性的轉變。」

AI 是新的電力,也是新的作業系統

Karpathy 接著比喻,AI 如同「新一代電力基礎建設」,各大 LLM 公司(如 OpenAI、Google、Anthropic)皆砸下鉅資建立「模型供應網」,就像當年建構發電網,並以 API 為用戶供應運算力與智慧。「就像我們離不開電力,未來也將離不開 AI。」

他也觀察到,LLM 本質上已類似「作業系統」:模型負責處理文字輸入(等同 CPU)、記憶體為上下文長度(token 上限),並逐步建立起封閉與開源兩種陣營,彷彿 AI 界的 Windows 對 Linux 之爭。

GUI 尚未到位,AI 的個人電腦革命仍在路上

不過 Karpathy 指出,現階段 LLM 還未發展出類似早期 PC 的 GUI 革命。ChatGPT 等介面仍停留在簡單對話框,「AI 對人類來說,仍缺乏視覺化的、能快速檢視與操作的圖形介面,這會是下個突破點。」

此外,他坦言目前高階模型的運算資源成本依舊高昂,普遍無法在消費級設備上流暢運作。「個人 AI 革命尚未到來,因為還不夠經濟實惠。雖然有人嘗試用 Mac mini 運行 LLM,但還遠未普及。」

技術傳播方式顛覆以往,人類與 AI 將成夥伴關係

Karpathy 最後指出,AI 技術擴散與過去科技不同,不是由政府或大企業下放,而是從用戶端直接爆炸式擴散。他稱「這是前所未見的去中心化現象」,象徵 AI 不再專屬於少數人,而是每個有電腦的個人都能使用。

在使用上,他提醒大眾:AI 輸出需要人類審核,AI 是生成者,人類則是驗證者。「LLM 的本質,是讓一切看起來像真的——但未必是真的。因此我們不能全然依賴它,而要學會與它配合、監督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