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T客邦-Techbang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作者 xoxozyz
鐵三角 ATH-AC5TW,首款氣傳導開放式耳機,舒適佩戴感與長效電力是亮點。搭載大口徑單體與雙重低音強化,突破開放式耳機低頻限制,氣傳導技術帶來全新體驗。02622ab79ef999457c03fbfc067b89f3

這幾年開放式耳機慢慢從小眾走向主流,尤其在真無線耳機產品百家爭鳴的時代,越來越多品牌開始思考如何兼顧佩戴舒適性、使用安全性與音質。而鐵三角作為長年深耕聲學技術的品牌,早在骨傳導耳機領域就有不少代表作,像是 2022 年推出的全球首款「軟骨傳導」耳機 ATH-CC500BT,以及去年經過單體結構強化與音量輸出改良推出的進化版 ATH-CC500BT2。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今年鐵三角則進一步推出全新「氣傳導」開放式真無線機種 — ATH-AC5TW,一改過去常見的入耳式耳機造型,主打日常通勤與運動使用皆宜的舒適佩戴感,外型簡潔有型,不僅沒有耳塞式的壓迫感,還能聽見自然的環境聲,同時透過搭載大型單體與雙重低音強化演算法,試圖突破開放式耳機長年被詬病的低頻表現。

本篇報導就來開箱實測鐵三角第一款「氣傳導」開放式耳機 ATH-AC5TW,看看老鐵如何詮釋「開放式也能有好聲音」。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全天候舒適佩戴,長效電力不間斷

不同於傳統耳機必須把單體塞進耳道的形式,開放式耳機的設計因不需要接觸耳道,以致其發聲原理自然也大不相同。目前市面上的開放式耳機技術大致分成三種路線:一是透過顱骨震動傳遞聲音的「骨傳導」;另一則是將震動單體設置在耳朵外圍的軟骨區域,藉由較溫和的微震模式來傳遞聲音的「軟骨傳導」;以及本次要跟大家介紹的、利用空氣將聲音傳送到耳內的「氣傳導」。

過去鐵三角推出的開放式真無線耳機,大多都是採用軟骨傳導設計,不過今年他們首度跨足氣傳導技術,推出的全新產品 ATH-AC5TW,可說是踏出新一代開放式聆聽體驗的重要一步。

鐵三角針對 ATH-AC5TW 推出了黑和米白兩種經典配色,其中,黑色款外觀看起來俐落專業,而米白色則體現常見的溫潤色調,視覺上給人柔和又自然的觀感。

ATH-AC5TW 作為老鐵旗下首款採用氣傳導技術的開放式真無線耳機,整體設計以耳掛式結構為核心,採左、右耳分離的造型,讓它比過去採用繞頸設計的骨傳導機種更貼近一般真無線耳機的佩戴習慣,無線材束縛使用起來更自由舒適。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而 ATH-AC5TW 耳機主體結構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包括由橢圓形單體與電池組合成的腔體區域、提升佩帶穩固性的配重設計,以及連接兩者的彈性矽膠耳掛,耳機外殼採用塑膠材質,表面經霧面處理,不易沾附指紋與油脂,整體質感相當不錯,搭配上柔軟耳掛設計,表面雖未採用親膚矽膠包覆,不過由於耳機外型經過人體工學設計,因此不會產生明顯的壓耳感或造成不適,長時間佩戴下來仍能保有良好的舒適度。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再來是充電盒方面,盒身設計偏向長方形,整體線條俐落,尺寸雖稍大,但因採扁平設計,所以還蠻好塞進包包或褲子、外套口袋內,有利於日常隨身攜帶。至於續航力,這款耳機也延續鐵三角一貫的長效電力路線,單次充飽電後可連續使用約 13 小時,無論是通勤、辦公還是追劇一整晚幾乎都能撐得住;搭配充電盒還能額外補上 21 小時電力,總續航時間可來到 34 小時,表現十分亮眼,續航力算是同級中的佼佼者。不過稍微可惜的是,它並未支援無線充電,若平時習慣使用 Qi 無線充電板的用戶可能要多帶一條充電線,但整體電力續航已相當實用。

ATH-AC5TW 外包裝維持一貫的簡潔設計,此次更特別在耳機圖示旁,首次加上了「空氣傳導」的字樣,讓人一眼就注意到它的發聲技術。而盒內包含耳機/充電盒一組、一條 Type-A to Type-C 充電線、一份使用說明書和保固證明書。

▼ ATH-AC5TW 的充電盒為扁身的長方形體,打開上蓋可以看到左右耳機是平放在盒內充電的,收納方式頗直覺。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ATH-AC5TW 充電盒為 Type-C 有線充電,小可惜的是不支援無線充電功能。

盒內配有一顆圓形按鈕,主要是用來重置耳機,或在需要連接新裝置時長按一下就能啟動藍牙配對,操作簡單方便。

ATH-AC5TW 表面採霧面處理,並加上防滑塗層,不容易留下指紋或油漬,耳機表面則印有鐵三角 Logo 以及一顆 LED 指示燈。

耳機上方有一道細長的條形開孔,這個位置其實就是通氣口設計,千萬別看這個小細節,它在整體聲學結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透過這個開孔可以平衡耳機內外的氣壓,有助於單體在振動時更順暢地推動空氣,進而提升音質的通透感與空間感,同時也能減少悶塞感,讓聲音表現更自然,聽感不會壓迫。

不同於一般入耳式耳機需要把耳塞塞進耳道裡,像 ATH-AC5TW 這類開放式耳機不只少了長長的導音管,也不會有塞進耳朵裡那種異物感,所以只需將耳掛掛在耳朵上,並將機身內側的單體輕輕覆蓋於耳朵外側便能聽到音樂。

另外,可能會有讀者好奇,因 ATH-AC5TW 內建驅動單體尺寸較大,單耳重量達 10.5g,與多數主打輕盈的開放式耳機相比,這款的體積看似略大、重量略高一些,尤其耳掛尾端採用較肥大的設計,實際戴起來會不會有負擔感?對此,筆者實際上耳使用,得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因應 ATH-AC5TW 機身配重分布均勻,佩戴時反而會覺得耳掛的尾端有種下壓的穩定感,有助於在跑步或通勤走動時不易產生晃動,這算是結構設計上的一大加分點,再加上它完全不會入耳,對於耳道較敏感或耳孔偏小、耳塞易滑落的使用者來說,真的舒適許多,特別適合需要長時間戴耳機的上班族或客服族群,不論是聽音樂還是用來講電話都相當好用。值得一提的是,ATH-AC5TW 機身亦具備 IPX4 防潑水等級,面對日常流汗或毛毛雨都不需太擔心,想要運動時戴著聽歌或戶外使用完全沒問題。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至於操控部份,ATH-AC5TW 在外側設置了觸控感應區,使用者可以輕觸任一側控制播放或暫停音樂,有來電時同樣輕觸一下即可接聽,長按兩秒則能掛斷或拒接。不過目前並不支援調整音量或切換歌曲,功能算是偏基本。實際使用下來,我覺得觸控的靈敏度中規中矩,整體來說仍有進步空間。

ATH-AC5TW 採用目前開放式耳機常見的耳掛式設計,單耳重量大約 10.5 克,耳掛部分使用的是柔韌又帶點彈性的材質,能自然貼合不同人的耳型,配重分布也算是平均,不會給人壓耳的不適感。

由於耳掛式耳機是將機體掛在耳朵上方,雖然佩戴起來輕盈穩固,但對戴眼鏡的人來說,有時可能會跟鏡架稍微打架,佩戴時需要稍稍調整位置,才不會感覺卡卡的。

在基本的機能防護上 ATH-AC5TW 也完全不馬虎,機身具備 IPX4 等級的防水性能,日常運動流汗、或是突然下小雨、潑到水都不必擔心,耳機依然可正常運作。

ATH-AC5TW 在機身外部配置直覺的觸控區域,而非實體按鍵,目前提供的調整幅度較基本,能支援暫停/播放歌曲和接聽/掛斷電話。

連線穩定、支援雙裝置配對,完美適配工作與生活情境

首次使用時,只需將耳機從充電盒中取出後便會自動進入藍牙配對模式,這時就能在手機或電腦的藍牙列表中找到「ATH-AC5TW」這個名稱以便點選連接,如果想要連接第二組裝置,只要把耳機放回充電盒中,長按內部的小按鍵,就能重新進入配對模式,操作流程算是簡單無難度的。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不僅如此,從實際使用的角度來看,ATH-AC5TW 不只重視聲音表現,也很在意日常使用的便利性,這點可以從它內建的一些貼心智慧功能感受到。像是它支援「藍牙多點連線」,就非常符合時下多裝置切換頻繁的工作情境,你可以同時將耳機連接筆電和手機,一邊開著視訊會議、一邊隨時接聽手機來電,當手機鈴聲響起時,耳機會自動從筆電切換過來,不需要手動重新配對,也不用慌張切換,整個流程既流暢又直覺。

ATH-AC5TW 支援 Multi-Point 多點連線功能,可以同時連接智慧型手機、筆電或平板,對遠距工作者、內容創作者,甚至需要同時顧手機與電腦訊息的業務人員來說,無疑是大加分,不僅提升工作效率,也讓使用體驗變得更智慧、更無縫。

連線表現方面,ATH-AC5TW 採用最新的藍牙 5.4 版本,不只傳輸更穩定,連帶也能降低耗電量。實際使用下來,不論是在捷運上、辦公室內,還是居家場景中,都沒有遇過延遲或斷訊,表現相當穩定。至於音訊編碼支援的是 SBC 和 AAC,雖然未支援 aptX 或 LE Audio,但就日常聽音樂、看影片或語音通話來說,整體聲音表現已經很足夠了。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自然聽感、清透人聲、低頻節奏通通有

相信大家最好奇也最重視的,還是這副耳機的聲音表現吧!鐵三角這次在 ATH-AC5TW 裡頭塞進了滿滿的聲學黑科技,可說是誠意十足。ATH-AC5TW 搭載了一顆 17x12mm 橢圓形大口徑驅動單元,單體尺寸在開放式耳機裡算滿大顆,換句話說就是有更大的發聲面積,能帶來更寬廣、更具能量感的聲音。

雖然 ATH-AC5TW 機身空間有限,但鐵三角透過精密設計,讓這顆單體依然能發揮相當出色的聲學表現。

有鑑於開放式真無線耳機的佩戴型式就像是將發聲單元外掛在耳朵外部,因此,為了讓聲音清晰地往你耳中送,鐵三角還特別針對這顆單體設計了專屬的聲學腔體與導管,透過控制空氣流動方向,讓聲音能更精準地朝耳道發射,不會亂跑、也不會失真,同時還不會有耳塞塞住耳道的悶感,聽感既開闊又自然。

從剖面圖看,ATH-AC5TW 內建一顆 17x12mm 橢圓形動圈單體,單體背後特別加入了專屬的音響腔體與導管結構,用來有效控制空氣流動路徑,讓聲波能穩定且準確地傳送到耳內,不僅降低失真,也讓聲音的細節與動態感表現得更清晰自然。

再來是不少人擔心的低頻表現,因應傳統開放式耳機常會有低頻不夠、節奏聽起來乾乾扁扁的問題,對此,老鐵顯然相當看重這點,特別為 ATH-AC5TW 加入了「雙重低頻增強技術 (Dual Bass Enhancement Technology)」,這其實是一種結合動態 EQ 的數位演算法,就算你平常聽歌音量不會開到很大,低頻 punch 力道仍舊很足、有一定厚度,不會因為音量小聲就顯得沒力,而整體三頻的調音也延續鐵三角一貫的特色,聽起來自然順暢不刺耳,尤其人聲的表現特別清楚、乾淨,無論是語音通話、Podcast,還是以人聲為主的流行樂曲,都能有穿透力十足的體驗。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實際上耳試聽,播放 Billie Eilish 的《My Future》時,一開場那種慵懶的嗓音搭配著緩慢略帶憂鬱的配樂,透過 ATH-AC5TW 呈現出來的音場感相當開闊,彷彿聲音是從腦海深處緩緩擴散,沒有任何壓迫感,空間感十足。當副歌的鼓點節奏加入後,低頻的律動恰到好處地帶出了節奏的明快感,讓整體氛圍多了幾分靈動與張力。整首歌的三頻分布透過 ATH-AC5TW 呈現得相當均衡,讓每一段細節都能被清楚感知,不論是人聲、配樂還是節奏變化,都能自然地流動在耳邊,即使在環境噪音較多的狀況下,只要稍微把音量調到中間值,聲音就會變得清晰不受干擾。至於低頻,除了節奏感扎實外,像是搖滾、電子、嘻哈這類音樂也能感受到節拍有力的鼓點與流暢的節奏推進,不會糊成一團,也不會蓋過人聲。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這款耳機目前還不支援自家的 Audio-Technica Connect App,用戶沒辦法手動微調 EQ 對應個人聲音偏好,但老實說,原廠的調音已經是穩定又討喜的風格,應付日常聽音樂、看影片都綽綽有餘。

雙波束成形麥克風加持,通話表現不俗

除了聽音樂,很多人也會用耳機來處理語音會議或日常通話,因此通話品質的好壞,自然成了不少人在選購耳機時的考量之一。

針對這點,鐵三角在 ATH-AC5TW 其實也下了不少功夫,機身外側上下各設有一組高性能 MEMS 麥克風,並搭配「波束成形技術」,可以準確聚焦佩戴者的聲音來源,並有效抑制周圍環境噪音。雖然不像鐵三角自家軟骨傳導耳機 ATH-CC500BT2 那般主打「AI 通話降噪」,但 ATH-AC5TW 憑藉雙麥克風搭配陣列收音演算法,在實際使用上其實也表現得很不錯了。

耳機外側配置了兩組高性能 MEMS 麥克風(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結合波束成形技術,能夠精準鎖定聲音來源,確保身處在人多吵雜的環境通話時,對方依然能清楚聽見你的講話聲,不會被背景噪音干擾。

測試過程中,在戶外車流聲不算小的情況下,發話者的聲音依舊清楚,背景噪音大約能壓制個六到七成左右;但如果是像高頻聲響或距離過近的干擾音,偶爾還是可能會被微微收進來。不過整體來說,以開放式耳機的定位來看,ATH-AC5TW 在通話穩定性、聲音聚焦與抗噪能力的平衡上算是滿到位,特別是在一般室內環境下,表現更是令人滿意,無論是語音會議還是日常通話都能應付得宜。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結語:開放式耳機入門首選!

總結來說,鐵三角 ATH-AC5TW 是一款在開放式耳機領域表現相當全面的真無線新作,從佩戴舒適性、續航力、連線穩定性、音質均衡性與通話表現,幾乎每個環節都能看到鐵三角的用心。特別是採用氣傳導設計與 17x12mm 大口徑驅動單體,加上雙重低頻增強技術,即便是開放式結構,也能呈現出具有能量節奏的低頻與清晰透亮的人聲,聽感自然又耐聽,很適合長時間佩戴使用。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此外,支援藍牙 5.4 與多點連線讓它在多裝置切換上相當直覺便利,適合需要頻繁在手機與筆電間切換的上班族。續航方面單次 13 小時,加上充電盒共 34 小時的表現,更是同級產品中難得一見的長效選手。

當然,ATH-AC5TW 還是有幾個小地方可以進步,例如不支援無線充電、觸控操作略為基本,以及目前尚未支援自家的 EQ 調整 App,對講究個人音色風格的用戶來說或許有些可惜。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AC5TW 評測:舒適度佳、聽感自然的高 CP 值開放式耳掛真無線耳機

不過整體看來,以 $3,150 的售價,ATH-AC5TW 不僅功能齊全、音質不錯,還有鐵三角品牌背書,可說是現階段氣傳導真無線耳機中 CP 值超高的入門選擇。無論你是耳道敏感族、習慣長時間佩戴耳機的使用者,還是追求自然聽感、穩定多工連線的上班族,都能在 ATH-AC5TW 上找到最恰到好處的使用體驗。

了解更多 ATH-AC5TWhttps://lihi.cc/S6HkG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T客邦-Techbang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作者 xoxozyz
Panasonic推出首款台灣製熱泵式洗脫烘滾筒洗衣機,主打Heat Pump節能熱泵烘衣、智慧AI洗衣控管、強效洗淨技術、全方位自體清潔系統及簡約時尚的外型等五大核心亮點,提供一站式洗衣解決方案。18981a8510073727d94a2b53bc897a38

對多數家庭來說,洗衣從來就不是件輕鬆事,有時會碰到衣服洗不乾淨、天氣濕冷衣服曬不乾、濕衣悶在洗衣機裡產生霉味,甚至洗衣機本身藏汙納垢卻無暇清洗…這些情境在一般人日常生活中屢見不鮮。

正因如此,市面上結合洗衣、烘衣功能的「洗脫烘衣機」越來越受到一般家庭青睞,然而,要找到一台真正洗得乾淨、烘得蓬鬆,還兼顧節能環保且方便自行清潔的機種,老實說並不容易,對此,Panasonic 推出了首款在台灣製造的熱泵除濕式洗脫烘滾筒洗衣機,主打 Heat Pump 節能熱泵烘衣、智慧 AI 洗衣控管、強效洗淨技術、全方位自體清潔系統,以及簡約時尚的外型設計等五大核心亮點,提供一站式的洗衣解決方案。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目前 Panasonic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滾筒洗衣機系列一共推出 15 公斤容量的 NA-V150RPH 及 17 公斤容量的 NA-V170RPH 兩種型號,這次我們要介紹的是大容量 NA-V170RPH 機型,接下來就以實際開箱與使用的方式,帶大家一探這台洗脫烘衣機的實力!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精品級美型設計,不佔空間卻擁有大容量

在挑選洗衣機時,除了洗淨效果與功能配備,外觀設計與機體尺寸也是不少消費者相當在意的關鍵要素。尤其現代家庭普遍空間有限,家電不只要好用,還要夠「好看」,最好還能完美融入家中的整體裝潢風格。

而 Panasonic NA-V170RPH 就是一款在外型與實用性間取得絕佳平衡的熱泵式洗脫烘機,從造型到設計細節都能看見它對現代居家生活需求的理解與對美學品味的堅持。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首先,NA-V170RPH 完全跳脫傳統滾筒洗衣機給人的老派印象,黑霧面機身搭配玫瑰金金屬飾圈點綴門框細節,視覺上低調卻不失質感,無論是擺放在開放式的陽台、封閉洗衣間,甚至開放式廚房旁的家事區,都不會顯得突兀,反而像是一件與居家空間完美融合的精品電器。

▼ NA-V170RPH 全機無旋鈕、無多餘按鍵的設計,讓整體外型更加洗鍊好看。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全黑霧面機身與玫瑰金飾框營造出的高質感,打破傳統滾筒式洗衣機常見的單調視覺表現。

NA-V170RPH 在操作面板的規劃上也徹底革新,拋棄以往一堆實體旋鈕與按鍵的混亂設計,改採「全平面隱藏式觸控面板」,不僅讓外觀更簡潔、俐落,也有感提升操作體驗。而觸控介面的設計也宛如我們平時在操控智慧手機般流暢直覺,使用者只需輕觸面板,即可依照當下的需求切換不同的功能選單。

例如選擇「洗衣」後,螢幕會自動跳出對應的選項與細項設定,不會一口氣顯示所有功能,避免資訊過載造成困擾,即便是小孩或長輩也能輕鬆上手,不必再翻閱說明書才能搞懂操作流程。

NA-V170RPH 採用隱藏式觸控面板,待機時螢幕不會顯示內容,需先輕觸面板點亮電源鍵,才會進一步展開所有功能選單。

當選擇「洗衣」模式時,螢幕會自動顯示與該行程相關的選項與設定細節,不會同時顯示全部功能,避免讓人一次面對過多資訊而感到混亂。

點選「乾衣」模式時,也會跳出符合該行程的功能選單,原廠還貼心利用不同色系顯示,與其他功能做出區隔。

除了美觀與操作介面的進化,Panasonic 更將「空間」與「容量」一併考量進來。NA-V170RPH 的機身寬度僅 64 公分,適合台灣的陽台或家事空間普遍偏窄的居家格局,即使空間有限的公寓或老屋也能輕鬆安裝不佔位。

17 公斤的洗衣容量及 10 公斤的烘衣容量,外加僅 64 公分的機身寬度,可說是專為台灣居家空間量身打造的機體尺寸,一台兼具「美感、智慧、實用」三大特質的新世代熱泵式洗脫烘衣機代表。

然而,儘管機身不大,它的洗衣容量卻高達 17 公斤、烘衣容量達 10 公斤,容量配置可說是目前市面上滾筒機中的高規格代表。若以四口之家、兩天洗一次衣物的頻率估算,每人每日約 1.5 公斤的衣物量,這台洗衣機都能輕鬆應付,甚至還能一併處理大件寢具、浴巾、毛毯等大型布料,減少洗衣次數、提升生活效率,對於追求生活品質、重視空間規劃又希望讓家務更省力的現代家庭來說,這樣的設計與性能,無疑是將實用性與空間利用發揮到極致。

搭載 Heat Pump 熱泵除濕式烘衣技術,節能烘乾、衣物柔軟不扁塌

在眾多洗脫烘機種中,Panasonic NA-V170RPH 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其獨家搭載的「Heat Pump 熱泵除濕式烘衣技術」,不只做到節能省電,更徹底顛覆我們對傳統烘衣的認知,從根本改善了衣物烘乾後容易變硬、變形的問題。

NA-V170RPH 是一台針對台灣氣候與使用需求研發的旗艦級洗脫烘滾筒洗衣機,其中核心亮點之一便是「Heat Pump 熱泵除濕式烘乾技術」。

因應傳統烘衣機大多採用電熱線圈加熱空氣的方式來產生熱風,溫度動輒超過 100°C,這樣的高溫雖然能快速將水分蒸發,但對棉質、羊毛、絲質等纖維結構較細緻的衣物來說,是一種破壞性的處理方式,經過數次高溫烘乾後,衣物容易出現縮水、變形、甚至變得僵硬、失去原本的柔軟手感。

而 Heat Pump 熱泵除濕式烘乾的概念則與此大相逕庭,它的原理更接近「除濕機」的運作邏輯,透過熱交換與冷凝技術,熱泵系統會先將空氣加熱至約 65°C,形成乾燥的溫風,將溫風送入滾筒內與衣物混合,帶走衣物中的濕氣,再經由冷凝器將水分凝結成水珠排出,整個過程都在中低溫狀態下反覆進行,藉由這樣的方式達到高效率、低耗能的烘乾效果。

Panasonic NA-V170RPH 搭載的「Heat Pump 熱泵除濕式烘乾技術」,透過冷熱風交替的原理,在低溫約 65°C 下進行衣物烘乾,相較傳統高溫加熱式烘乾約 100°C 以上,更溫和、更節能,同時有效守護衣物纖維。

低溫乾燥能維持原有衣物尺寸與彈性,讓衣物歷經多次洗滌仍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延長衣物壽命。

Heat Pump 熱泵除濕式烘乾的第一大優勢是「節能」。根據 Panasonic 的實測數據,Heat Pump 模式相較傳統加熱式烘衣機,可節省約 55% 的用電量。對經常使用烘衣功能的家庭來說,長期下來將省下一筆不小的電費支出。Panasonic 官方也指出,若以 10 年的使用期計算,可為家庭省下 2200 小時的烘衣時間,換句話說,不只省荷包,更省下人最寶貴的時間。

Heat Pump 熱泵除濕式烘乾技術第二大優勢則是「保護衣物」。由於整體運作溫度控制在約 65°C,遠低於傳統烘衣機的 100°C 左右,因此能大幅減少因高溫導致的衣料變形、縮水或纖維硬化等問題。不論是棉質、羊毛、絲質等對溫度較敏感的布料,烘完後依舊能維持原有的蓬鬆度與柔軟手感,穿起來更舒服,也能延長衣物壽命。

熱泵除濕烘乾透過溫風方式,不僅避免衣料縮水變形,也能維持衣物蓬鬆柔軟,特別適合棉質、毛巾等親膚衣物使用。

不只衣服乾得快,在烘衣的同時,NA-V170RPH 也會展開衣物纖維,達到撫平皺摺的效果,讓後續熨燙變得更省力,甚至對於一些不易皺的衣物來說,根本不需要整燙就能直接穿出門。此外,熱泵烘衣也具備天然的抑菌除濕效果,能在烘乾過程中有效減少殘留水氣所導致的異味與霉味,非常適合像台灣這種高濕環境,尤其在梅雨季節或冬天曬不到太陽的日子,更是不可或缺。

熱泵乾衣時會以每分鐘 4.6m³ 的大風量持續烘乾,可在烘乾過程中展開衣物纖維、減少皺摺產生,等同於達到「烘完即熨平」的效果,免去額外燙衣程序,節省處理家務的時間。

強效洗淨科技:ECONAVI + 溫水泡洗淨,將髒衣洗乾淨的關鍵

再來說到許多消費者挑選洗衣機時最關注的核心問題,那就是衣服「洗得乾不乾淨?」而 Panasonic NA-V170RPH 在這方面的表現,可說是完全展現出旗艦等級的水準。除了搭載多種感測功能外,NA-V170RPH 更整合了多項進階洗淨科技,針對不同材質、污漬類型與使用情境,打造出一套高效、智慧且實用的清洗方案。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首先,ECONAVI 感測技術與 3D 智慧洗淨系統是 NA-V170RPH 的一大特色,除了讓洗衣機能夠依據衣物重量自動調整最佳水量與時間外,還能偵測洗衣時不同的注水溫,自動調整最佳的洗衣時間、轉速甚至是筒槽震動…等九大洗衣參數,規劃最適當的洗衣路徑與時間,確保無論是小件衣物還是全筒滿載,都能維持良好的翻滾與拍打效果。

簡單來說,當你只是洗幾件衣服時,它會自動縮短行程、減少用水;但若遇到厚重的床單、冬季衣物等狀況,也能透過提升水位與轉速來加強洗淨力,避免「衣服洗一半」或「底層衣物沒翻起來」的窘境。

NA-V170RPH 搭載 ECONAVI 智慧節能系統,在洗衣時能自動偵測九項參數,包括衣物重量、水量、水溫、洗劑殘量、洗衣與脫水轉速,以及烘衣時的出風、烘衣溫度、筒內濕度和筒槽震動等,藉此自動調整最省時、省水、省電的洗衣行程,使用者無需太多設定與判斷,就能安心交給洗衣機執行最佳化洗程,達到「聰明洗、省力洗、節能洗」的三重效果。

說到深層清潔,就不能不提到這台洗衣機主打的另一項黑科技—溫水泡洗淨功能。有鑑於傳統冷水洗衣對於去除油污、汗垢、黃斑等頑固污漬效果有限,Panasonic 透過內建加熱系統,讓洗程可選擇不同溫度區間,如 30°C、40°C 與 60°C,有效針對不同洗滌需求進行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NA-V170RPH 還具備另一個常被用戶大力讚賞的洗淨科技—泡洗淨功能。這項技術會先將洗劑打成濃密細緻的泡沫,進一步深入衣物纖維,形成包覆性的潔淨網,將髒污「溫和帶走」,對家中有小孩、衣服總是髒兮兮的家庭來說簡直是一大救星,不只能有效對付像是汗漬、食物殘留等頑固污垢,洗後看得見的乾淨也讓人更安心。

舉例來說,使用 40°C 長時間浸泡行程,能夠活化洗劑、提升去汙力,對付衣物發黃、脖圍與袖口汗垢等問題相當有效;而 60°C 的高溫洗程則是針對殺菌需求設計,特別適合處理貼身衣物、毛巾、寶寶衣物等。此外,即使是在寒冷冬季,也不必擔心洗劑殘留問題,利用 30°C 溫水就能幫助洗劑充分溶解。

從遠端操控、洗程追蹤到延後晾衣,通通交給 App 搞定

隨著科技進步,家電智慧化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的標配之一,而 Panasonic NA-V170RPH 在這方面也做得相當到位。不僅將衣服洗得乾淨,操作起來也更加聰明、省力,解決過往大家挑選洗衣機最在意的兩大問題:「衣服有沒有洗乾淨?」以及「能不能輕鬆操作?」

除了能直接從觸控面板操作洗衣機,NA-V170RPH 亦支援 Panasonic 專屬的 IoT 智慧健康家電 App,只要在手機端下載安裝應用程式、註冊帳號並新增裝置,就能立即實現遠端操控。無論你是趕著出門上班、正在外地出差,或忙著照顧孩子,只要打開 App,就能隨時遙控洗衣機開啟洗衣、洗烘或單獨烘衣行程,還能設定預約時段、查看剩餘時間與洗程進度,完全不需要站在洗衣機前等待,無論在家或在外都能遠端操控,讓日常家務處理更有效率。

Panasonic NA-V170RPH 支援 IoT 智慧健康家電 App,下載 App、註冊帳號並新增裝置後,就可以在主頁面中看到洗衣、洗衣+乾衣或乾衣三大行程,其中,在「洗衣」行程中還可進一步選擇清洗運轉模式。

另外,在「洗衣+乾衣」行程分頁中,也可以依照需求選擇合適的模式,如標準、浸泡、夜靜或 60 分鐘快洗快烘化纖行程等。

Panasonic NA-V170RPH 也可以單獨進行烘衣作業,點選進入「烘衣」介面亦可選擇標準、厚衣、大件床單、節能等,針對昂貴的衣物材質也有相應的「高級衣」模式可進行烘乾。

即使人不在家,只要透過手機連上 App,就能遠端啟動洗衣、烘衣流程,或預約完成時間,甚至還能同步查詢洗程進度與剩餘時間,讓你隨時隨地掌握洗滌資訊,省時又省心。

很棒的是,NA-V170RPH 還有一個相當實用的功能叫「延後晾衣」,有別於傳統洗衣機無法掌握何時取衣,有了這項功能後,就能讓你設定衣服洗完後,於多久時間後執行烘衣行程,讓機器自動延後開始烘衣的時間,避免衣服烘好後悶在筒槽裡太久,容易產生悶味或皺摺。

舉例來說,假如早上出門前預約洗衣,衣服在下午清洗完成,但實際要到晚上七點才回到家,這時啟動延後晾衣,就能讓洗衣機自動在你快回到家時再啟動烘衣行程,不但省時省電,也讓生活多一分從容自在。

App 中也內建了「延後晾衣」功能,能夠自行選擇延後 1 至 6 小時,設定完成後即自動延後烘衣時機,避免衣物悶在機器內太久而產生異味。

除了操作智慧化,Panasonic 在這台機種上也同步導入「洗劑自動精準投入」系統,可大幅減少日常洗衣前的繁瑣步驟,使用前只需在機身頂部配置的三個獨立的大容量儲液槽,分別對應洗衣精、柔軟精與液體漂白劑等不同清潔劑。

在機頂的自動投放系統中,洗衣精儲存容量為 900ml,柔軟精儲存容量為 650ml,且內部設有濾網設計,可有效過濾雜質,避免異物進入系統,確保使用一段時間後不會有阻塞狀況。

只要一次將洗衣精與柔軟精加滿,洗衣機就能根據每次的衣物重量與髒污程度,自動精準控制投放劑量,省去每次手動量取的麻煩,也避免劑量過多造成殘留,一次補充後,最多可連續使用約 20 次洗衣行程。

Panasonic NA-V170RPH 能精準投遞洗劑與柔軟劑用量,避免過量洗劑殘留在衣物上,用戶亦可透過 App 自訂洗衣劑量,省去手動添加洗劑的繁瑣過程。

用戶只需一次性補充好洗劑,系統便會根據每次洗程中的衣物量、水溫與髒污程度,自動計算與投放最合適的用量,完全不需要手動量取。根據實測,一次補滿洗劑可供應約 20 多次的洗衣次數,對於忙碌的職業婦女、需要同時照顧家庭與小孩的爸媽,或者單身上班族來說,這項功能絕對是一大福音,讓洗衣這件事變得更輕鬆、不費力。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再來不得不提的,就是這台洗衣機貼心加入的「60 分鐘快洗快烘行程」。這項功能非常適合處理臨時需要清洗的少量衣物,像是隔天早上要穿的制服、運動服或孩子的便服突然發現還在洗衣籃裡沒洗,這時只要開啟快洗快烘行程,60 分鐘內就能從洗衣到烘衣一次完成。

針對常見的化纖類衣物,如運動服、機能衣或學生制服,Heat Pump 機型支援「60 分鐘快洗快烘行程」,從洗衣、脫水到烘乾一氣呵成,特別適合臨時洗衣需求或忙碌的上班日程。

自體潔淨技術:洗衣機自身清潔,才是真正的乾淨

每當我們談到洗衣機的清潔力,往往都聚焦在衣服洗得乾不乾淨,卻忽略了另一件同等重要的事:「洗衣機本身乾淨嗎?」長期使用下來,洗衣槽內累積的水垢、棉絮、殘留洗劑,不只會讓洗衣效果大打折扣,更可能成為細菌、黴菌孳生的溫床。想像一下,把髒衣服放進一台本身就藏污納垢的洗衣機裡清洗,結果絕對是越洗越髒,甚至會有異味。

Panasonic NA-V170RPH 則針對這個「常被人遺忘的清潔盲點」下足功夫,它內建全方位的自體潔淨系統,讓洗衣機不只幫你洗衣服,還會「順手幫自己清潔乾淨」,讓你不再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提醒自己手動刷洗洗衣槽。

Panasonic NA-V170RPH 搭載的「自體潔淨系統」結合了 nanoeX 抑菌技術與雙效自動筒槽洗淨機能。

NA-V170RPH 不僅採用強化玻璃門板設計,門框上還特別配置 LED 筒槽照明燈,讓經常在夜晚洗衣或收衣的用戶能清楚檢視筒槽內狀況。

首先,NA-V170RPH 搭載的雙效自動槽洗淨功能,在每次洗衣過程中就會主動啟動,透過特殊的水流設計,會自動噴灑水柱清潔洗衣槽的內外壁,有效沖刷附著於其上的棉絮與殘留泡沫,洗程結束後,還會進行筒窗與膠圈的清潔,避免這些平時容易被忽略的細節部位不斷累積髒污。整個清潔程序幾乎是「零操作」,真正達到機體自動維護的效果。

更進一步的防護則來自 Panasonic 獨家 nanoe X 奈米水離子抑菌除臭技術,藉由在洗程或完成後主動釋放 nanoe X 粒子,深入洗衣槽內部與空氣接觸面,抑制細菌、黴菌活性並中和異味,除菌除臭率可達 99.9%,讓洗衣機常保清新,預防黴味悶味的產生,維持機體內外的潔淨狀態。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而對於想定期進行更深層保養的用戶,NA-V170RPH 也提供了強效槽洗淨模式,啟動後,系統會以約 60°C 的清水搭配專用清潔劑進行全面清洗,能更有效分解頑固汙垢與細菌附著,達到比日常洗淨更徹底的效果。洗程結束後,還會自動開啟筒槽烘乾功能,排除潮氣,避免濕氣累積滋生細菌。

此外,這台洗衣機在熱泵系統上還有一項加分設計—冷凝器自體清潔系統,內建 64 組沖洗噴嘴,能自動清洗冷凝器表面,防止棉絮積聚、確保通風與熱交換效率。這對於維持烘衣效能與延長機體壽命來說至關重要,畢竟冷凝器一旦阻塞,不僅會影響乾衣時間,也可能增加耗能與損耗。

NA-V170RPH 在日常洗衣與烘衣行程結束後,會自動啟動「簡潔洗淨程序」,透過強力水流沖刷筒槽內外,加上 nanoe X 抑菌離子釋放,有效降低洗劑殘留與髒污的堆積,維持機體內部潔淨。另外我們也建議每 3~6 個月可進行一次深度清潔,針對這點,Panasonic 也貼心設計「溫水精洗淨行程」,利用約 60°C 的高溫水流搭配強效水力與專用清潔劑,針對筒槽內的頑垢與黴菌進行徹底分解與去除,以維護洗衣機性能。

除了筒槽,NA-V170RPH 也配備「冷凝器自體清潔」設計,內建多組噴嘴會自動在烘衣後沖洗冷凝器,有效減少棉絮堵塞情形,進而維持熱泵系統的高效運作。

整體來說,Panasonic NA-V170RPH 在「清潔」這件事上做得非常到位,不僅衣服洗得乾淨,還「幫你顧好洗衣機本身」。從日常清洗、自體除臭、抗菌到深層清潔與防堵冷凝器,打造出一套完整、智慧又無需額外負擔的維護流程。

結語:現代家庭的全方位洗衣首選

總歸來說,Panasonic NA-V170RPH 不只是一台洗衣機,更像是一位專業的「洗衣管家」,替你想得更周到、做得更細緻。作為 Panasonic 旗艦級熱泵洗脫烘滾筒機,NA-V170RPH 不只將「洗衣」與「烘衣」合而為一,還同步考量到耗電、時間、清潔與使用體驗,從內到外幫你解決日常洗衣的大小難題,更別說它還是 MIT 台灣製造,品質更有保障。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17 公升大容量讓棉被、羽絨衣都能輕鬆洗淨外,還能聰明判斷衣物量與水溫,自動調整洗劑量和清洗時間,以最佳洗程清洗衣服,洗淨後搭配「熱泵式烘乾技術」溫和烘乾衣物,有效防止衣物遇高溫烘乾導致毀損變形,再加上自體潔淨技術,讓洗出來的衣服真的從內而外都潔淨無味。

Panasonic NA-V170RPH 熱泵除濕式洗脫烘衣機開箱實測:日系美學搭配 AI 智慧,從洗衣到烘乾全方位呵護衣料

能利用手機 App 遙控這點也值得大推,無論在家或外出,都能隨時查看洗滌狀態、調整洗烘設定、設定洗衣模式或延後晾衣,讓洗烘衣變得輕鬆寫意!如果你正在尋找一台兼顧效率、節能、便利性與潔淨力的洗脫烘一體機,那 Panasonic NA-V170RPH 很值得列入採購清單。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T客邦-Techbang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作者 xoxozyz
鐵三角迎來自家SOLID BASS重低音體系的二代真無線耳機ATH-CKS50TW2,從耳機到充電盒都迎來大改,更首創Magnetic Switch磁吸開關功能,續航力更一躍封頂。D165942213e779881f3efff37056fab8

今年鐵三角一口氣推出相當多款藍牙耳機新品,繼我們之前評測過的 ATH-TWX7 音質派真無線耳機、ATH-S300BT 街頭派耳罩式耳機,以及改款的 ATH-CC500BT2 無線軟骨傳導耳機後,在年末之際,接力登場的是承襲自家「SOLID BASS」重低音體系的二代真無線耳機 ATH-CKS50TW2。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老鐵家全新重低音聲力軍 ATH-CKS50TW2 不同於今年八月上市的 ATH-CKS30TW+,雖然兩款同是出自 SOLID BASS 系列,但 ATH-CKS50TW2 屬旗艦定位,而 ATH-CKS30TW+ 則是主打輕薄好攜帶且基本功能完備的入門級重低音耳機,前者不僅擁有進階的強大應用功能,且相較初代的 ATH-CKS50TW 更有「脫胎換貌」之勢。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造型上 ATH-CKS50TW2 從耳機本體到充電盒都迎來大改,防水等級也提升為可直接水洗的 IP55,機能性和耐用度都更佳,遑論鐵三角還將首創的 Magnetic Switch「磁吸開關」功能,搭載在 ATH-CKS50TW2 上,在不使用時,可將左右耳機吸附在一起短暫斷電,讓真無線耳機擺脫充電盒的束縛,再加上這款耳機續航力更一躍封頂,想要全天候聆聽也沒問題,可說是諸多特色都值得我們好好認識它,本篇開箱將帶讀者一睹為快。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煥然一新的造型設計 出類拔萃的全日續航

如前文提及,ATH-CKS50TW2 的本體和充電盒都做出不同於以往的嘗試,二代的外觀維持流線型機身,並用上了帶有防滑觸感的塑膠材質,避免取下或佩戴耳機時,因手滑導致耳機容易噴飛的情形,而呈水滴狀的機身外殼兩側,皆配置一顆迷你的實體按鍵,取代時下常見的觸控操作,讓用家能精準且直覺的調整耳機各項功能。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值得留意的是,ATH-CKS50TW2  有別於以往鐵三角耳機外殼常見的滿版 Logo 造型,這台新機特別將 Logo 縮小,並設置在角落,一旁的指示燈則改為直條型,增添了一份低調百搭的視覺效果。

關鍵的佩戴感方面,雖說 ATH-CKS50TW2 機身仍有一定厚度,但老鐵採用了能讓耳機自然佩戴的「耳屏穩定設計」,避開耳道前方的耳屏處,維持較高的固定感,搭配上合適的耳塞尺寸,能確保晃動時不易脫落。

開箱之後,盒裝內容物除了耳機本體和充電盒外,還附了一條 USB-A to USB-C 充電線、快速入門指南、保固卡,以及額外附贈的 XS、S 和 L 尺寸的替換用耳塞,M 尺寸耳塞則在出廠時就已安裝在耳機上。

ATH-CKS50TW2 隨附的耳塞採用複合式結構設計,使用兩種不同的矽膠材料,其中,中心軸部具備高強度結構,可抑制聲音傳輸時的耗損,而傘狀處接觸耳朵的區域則柔軟親膚,能自然貼合耳道,藉此維持不錯的降噪氣密性,耳塞顏色也貼心與耳機本體相呼應,看起來相當有一體感。

ATH-CKS50TW2 一共推出米色、黑色和相當特別的綠色,雖然整體不是走活潑亮麗的路線,但低調內斂的風格卻更能彰顯脫俗的氣質,且日常佩戴也更加百搭。

ATH-CKS50TW2 外型採取與先前截然不同的設計手法,外殼 Logo 從過去常見的滿版造型轉變為縮小版並配置在左、右下角,加上水滴流線型機身和霧面消光塗裝,低調卻不失質感。

左、右聲道側邊上方均規劃一顆實體按鍵,可藉由長按或不同按壓次數來控制耳機多媒體與功能,實際按壓的回饋感還不錯,而且在操作時不會感覺壓迫到耳朵,在手感的調控上還拿捏的蠻貼心到位。

針對佩戴穩定度,經實測,戴著 ATH-CKS50TW2 進行 30 分鐘的跑步機運動和重量訓練,過程中並無出現耳機鬆脫或掉落的情況,整體服貼感算是出色。

ATH-CKS50TW2 防水等級達到 IP55,外出不怕雨淋濕或運動出汗,甚至還能直接水洗,相較前一代的 IPX4 防潑水性能有相當顯著的升級。

另一方面,新款 ATH-CKS50TW2 的充電盒造型也與初代差異甚大,視覺上不僅少了以往盒身的厚重感,更改用方形圓角與塑膠雙材質的設計,上蓋使用帶有微亮面質感的半透明材質,從外部就能看到耳機的收納狀態和指示燈號,至於充電盒下半部則是霧面消光質感,內部採前低後高的結構方便使用者拿取耳機。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自初代就被冠上「猛獸級長效電力」美名的 ATH-CKS50TW,新款二代的續航實力竟然又再升級!滿電狀態下,最長能聆聽 25 小時的音樂,超越第一代的 20 小時,即使開啟降噪功能,也能維持長達 15 小時的音樂播放,搭配充電盒最長能一舉達到 65 小時,不論是日常通勤、商務溝通或外出旅行時使用都相當有餘裕。最棒的是,充電盒還支援 Qi 無線充電功能,並支援有線快充,充電 5 分鐘即可使用約 90 分鐘,當趕著出門又急需使用時,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實用功能。

充電盒改採圓潤收邊的方形設計,體積小巧可輕鬆一手掌握,大大降低放進外套或褲子口袋時的異物感,ATH-CKS50TW2 充電盒更以異材質打造,上蓋為半透明質感,下半部則採用霧面塑膠,看起來設計感頗佳。

充電盒後方配置 Type-C 充電埠,支援有線快充。

一代 CKS50TW 長達 20 小時的續航力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沒想到二代更青出於藍勝於藍,滿電下最長能聆聽 25 小時音樂,滿足全天候的聽歌娛樂需求,且 ATH-CKS50TW2 充電盒還支援 Qi 無線充電,續電更加便利。

充電盒的 LED 指示燈設置在內部高起的位置,並能看到 Audio-Technica 品牌 Logo 字樣,算是過去較少在鐵三角耳機上看到的設計。

開創性 Magnetic Switch 磁吸開關,耳機自此擺脫充電盒羈絆

全新的 ATH-CKS50TW2 作為鐵三角 SOLID BASS 系列發展至今 15 周年的旗艦之作,自然不會讓鐵粉們失望,端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開創技術。其中的一大亮點便是搭載鐵三角獨家打造的「Magnetic Switch」磁吸開關功能,耳機外殼一側配有亮面結構,此處正是磁鐵所在位置,當你從充電盒取出耳機後,即可將左、右聲道耳機分離開啟電源,兩只耳機靠近約相距 5mm 就會吸附在一起,吸附時便能自動關閉耳機電源,一來可避免耳機電力耗損,二來則能擺脫以往真無線耳機常碰到的「不放入充電艙中就會沒電」和「總是要從充電艙中拿進拿出」的麻煩。

鐵三角為 ATH-CKS50TW2 真無線耳機開發了全新的獨特功能「Magnetic Switch」,左、右耳機側邊各配有兩個磁吸點,可相互吸附不易散落,有利於外出隨身攜帶,日常使用也更方便。

假如你也曾經歷趕著出門上班上課,急忙將耳機戴上,卻將充電盒忘在家的窘境,這時當耳機配有 Magnetic Switch 磁吸開關功能,就能獨立控制真無線耳機的電源開關與連線使用需求,將耳機相互吸附就能關閉電源,需要使用時再將左右耳分離、重啟,確保電力依舊充沛且能順利連接手機之類的播放裝置,徹底突破以往的使用限制,出門在外就算充電盒不在身邊,也能順利的接續使用耳機,當然,如果你怕弄丟耳機,還是建議將耳機收進充電盒裡囉!

Magnetic Switch 磁吸開關功能最大優勢是,從充電盒取出 ATH-CKS50TW2 後,將兩側分離即可開啟電源,透過磁吸開關合併在一起時則能關閉電源。

受惠於磁吸開關獨立操作耳機電源的便利性,用家即使將充電盒忘在家中也不必擔心耳機沒辦法使用太久。

降噪技術升級,強化聆樂沉浸感和通話清晰度

為了讓聆聽時的體驗更具沈浸感,ATH-CKS50TW2 從初代的前饋式降噪技術,升級至搭載複合式數位降噪技術,左右兩只耳機各內建兩組小型的 MEMS 降噪麥克風,透過拾取周圍的環境噪音,搭配獨家濾波器帶來的數位訊號處理技術,能比僅有單一前饋或後饋麥克風,提供更精準、有效的人聲和環境噪音辨識能力,當所在環境周圍吵雜聲較強時能更有效隔絕喧囂,同時受惠於新型的麥克風技術和內建的通話抑噪功能,對通話品質也有顯著的幫助。

ATH-CKS50TW2 針對規律性中低頻聲響與風切聲的噪音濾除,表現相當出色。

單開降噪時,耳機的負壓感不會太過強烈,也沒有顯著的真空感導致頭暈目眩的情形。受惠於 ATH-CKS50TW2 貼合耳道的設計,在戶外使用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被動隔音效果,結合複合式主動降噪功能,約可隔絕 5~6 成的環境噪音,像是汽機車行駛時的排氣聲、電器運作產生的嗡鳴聲…等持續性的低頻噪音,基本上都能有還不錯的阻隔效果,不過碰到高頻噪音,例如捷運鳴笛聲、到站音樂…等,降噪表現就相對有限,整體來說,ATH-CKS50TW2 的降噪效果算是適中、不會有過度的聲壓,聽歌時的沈浸感有中上的水平。

外部環境音模式沒有收音麥克風常出現的過度擴音感,整體聽感蠻舒適、自然,還能搭配應用程式自行切換選擇高或低檔測聲音量。

稍微可惜的是,ATH-CKS50TW2 並未支援自適應降噪功能,耳機無法根據用戶當前生活周圍環境的變化,動態調整通透與主動式降噪強度,不過這款耳機可以透過 Connect App 針對外部環境收音比例進行 2 段式調整,且外部環境音的收音表現也相當自然,開啟後不會有奇怪的機械音或氣流聲,讓用家即便不取下耳機,也能聽清楚周遭環境的聲響或順暢與旁人對話。

新一代藍牙音訊技術入列 展現一如既往的標誌性低頻魅力

硬體規格方面,ATH-CKS50TW2 搭載 9mm SOLID BASS HD 驅動單體,同樣主打豐富震撼的低音表現,能呈現出色的細節量感和暫態反應,並在單體背後,配備原廠獨家設計的「音響空間」與「導管」,在這兩項設計加持下,能使聲波在單體運作時以更順暢的形式傳遞,大幅降低音染情形,同時提高低頻的質感,達到 5Hz 至 20kHz 的響應頻率。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藍牙連線規格方面,鐵三角將 ATH-CKS50TW2 的無線通訊技術升級至最新的藍牙 5.3 版本,支援 SBC、AAC 編碼技術,雖然這一代取消了高通 aptX 及 aptX Adaptive 高解析編碼格式,但加入了 LC3,可實現低功耗藍牙 LE Audio,提供穩定的連線品質。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除此之外,ATH-CKS50TW2 亦支援藍牙多點連線和單耳使用,耳機能同時連接筆電與手機,滿足時下主流的多螢工作需求,無論是進行視訊會議過程接到手機來電,或是需要在多個設備間快速切換,ATH-CKS50TW2 都能自動完成無縫切換,免去繁瑣的重新連接操作,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聽感實測

實際聆聽下來,ATH-CKS50TW2 一開聲就能感受到鐵三角一貫的暖聲特質,尤其在聆聽人聲時更為明顯,像是聽 Adele 的「Easy On Me」這首曲目時,就能清楚感受到她凝聚、立體的口形,並以較大的比例置於音場中央,這種特性能讓聆聽者充分感受到柔和又綿密的嗓音,還有歌聲傳達出的真摯情感。而當切換到較激昂的「Rolling in the Deep」這首歌時,則可聽見她豪灑粗獷的嗓音細節,感受那超燃激昂、卻又自然鮮明的聲音樣貌。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而 ATH-CKS50TW2 既然隸屬於 SOLID BASS 產品線,所呈現出的低頻質感自然是相當不錯,無論拿來聽搖滾、流行類型曲目都給人十足的衝擊感,適合聆聽的曲目類型有更多元的選擇。

當筆者聆聽台灣獨立樂團麋先生的「馬戲團運動」一曲時,可聽到形體龐大的低頻音效,鋪墊於音場較後方的位置,電貝斯則具備彈性形體,鼓點也十分清晰有力,能夠呈現出色的活潑感,會讓人忍不住隨著曲目擺動,當然,切換聆聽 EDM 電音舞曲時,也能提供相當不錯的躍動感。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功能豐富的 AT-Connect App

ATH-CKS50TW2 同樣支援「A-T Connect」App,App 中亦整合了近幾年鐵三角推出的眾多功能,像是音效模式、環境聲音控制、聲景白噪音、定時器…等實用的進階設定皆一應俱全,同時也提供了音量量級調整、左右聲音平衡、通話相關設定等音訊客製化功能,還有按鍵指派、磁吸開關和避免耳機遺失的真測範圍通知等輔助應用,依據需求隨心自由調控,藉此達到最佳化使用體驗。

A-TConnect App 介面設計直覺、人性化,而且功能豐富,還提供多種自定義選項,讓用家能夠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偏好設定耳機。

AT-Connect App 中有高檔和低檔共 2 段的外部環境收音比例選項,但尚不支援主動式降噪強度調整。

A-T Connect App 內建了 Original、Bass Boost、Clear Vocal、V-Shaped 和 Treble Enhanced 五種等化模式,好玩的是,它在這 5 種等化器中提供了正負 12 級的響應頻段讓使用者邊聽邊調,客製化耳機的聲音風格,將音色調整至最符合個人口味的表現。

另外,App 中也保留了個人定時器,可幫助使用者養成時間管理的習慣。

用戶也能善用 App 中的「聲景」功能,內建原廠錄製的多種自然聲響和白噪音,有助集中精神或放鬆休息。

點擊 App 首頁右上角選單圖示還能進一步在「音訊」和「系統」選單中細部調整,例如「明晰通話」功能可在音樂播放期間,快速調整至中、低音量或靜音以便順利與外界互動。

這一代新增的「LE Audio」選項則是能切換到 LC3 編碼,相比一般經典藍牙,LE Audio 低功耗藍牙大致具備和一般藍牙相同的功能,但做為新型的專用藍牙,可傳輸高質量音訊,並大幅降低功耗,帶來更穩定且低延遲的音訊傳輸表現。

另外,「音量調整等級」和「左右平衡調整」都是針對音量的微調設置,前者能根據 16、32 和 64 不同的量級細調音量高低,後者則是個別調整左或右聲道的音量至最舒服的感受。

值得留意的是,在「通話麥克風」選項中開啟「抗噪」功能,耳機便會聚焦拾取發話者的聲音,進而抑制通話時的多餘雜訊,介面下方也貼心提供通話測試功能,讓你確認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如何。

在「系統」選單裡,還能在「按鍵指派」自訂左右耳按鍵的操控手勢,基本上能直接透過耳機控制絕大多數的多媒體和功能。

磁吸開關除了可作為電源啟閉功能外,也能變更設置為音樂暫停播放,或選擇不使用該功能。至於「超出偵測範圍警告」則提供了低、中、高靈敏度範圍偵測,當耳機離連接裝置超過一定距離就會跳出警示,讓使用者有所警覺避免弄丟耳機,但前提是,這個功能只限於將耳機收納至充電盒的情況,不適用磁吸關機或耳機沒收進充電盒的情境。

小結:5 千元內真無線耳機的激推佳作

整體來說,ATH-CKS50TW2 不論在外觀設計、佩戴舒適度、防水機能、續航表現和主動式降噪…等各方面都進行全面升級,甚至還擁有業界首創的 Magnetic Switch 磁吸開關,外出攜帶更方便了,出門直接帶著聽、不聽了就透過磁吸方式關機放入口袋或擺在桌上,不必特地收進充電盒,加上因耳機擁有 25 小時超長續航力,即使一整天在外聽歌也不怕耳機斷電,有效降低充電次數。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聲音表現上,ATH-CKS50TW2 維持老鐵家應有的水準,更承襲 SOLID BASS 系列最鮮明的深沈重低音,三頻表現平衡且出色,豐富的中低頻細節讓人耳目一新,高頻更柔和、溫暖,搭配招牌的人聲表現,帶來非常順耳的聽覺感受,後續還能透過 App 豐富的進階功能進行個人最佳化設定,以一台 5 千元的真無線耳機而言,確實是競爭力十足,推薦給注重性價比、續航力、佩戴感和音質表現的音樂迷!

鐵三角 ATH-CKS50TW2 旗艦重低音真無線耳機評測:續航力封頂、低頻飽滿出色,還首搭磁吸開關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新品上市期間,凡首批購買 ATH-CKS50TW2 真無線耳機的消費者,都能免費獲得一個專屬的耳機收納包,而收納包一共有相撲版&音浪版兩種款式,不管是哪一款都超可愛,方便你收納耳機充電盒和耳塞,還能隨身掛在包包或褲子上當裝飾,實用性滿分。

這次鐵三角也為首批購買者送上限量的耳機收納包,共有相撲版&音浪版兩種款式隨機贈送。

除了能收納耳機充電盒,包包內還做了內網格層設計,可放置耳塞或充電線等配件,相當貼心。

耳機收納包能隨心所欲掛置在包包上,除提升出行時的便利性,也能降低遺失耳機的風險。但限量總是殘酷的,如果覺得 ATH-CKS50TW2 符合你的需求的話,不妨早買早享受!

了解更多 ATH-CKS50TW2|https://bit.ly/4i8GkpS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T客邦-Techbang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作者 xoxozyz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小米再一次展現其強大的研發實力,推出了新一代的小米智慧顯示器 A Pro 2025 QLED 系列,勢必為廣大遊戲玩家和影音愛好者帶來有感昇華的視聽體驗與沉浸享受。A48e9132f6f2f2e53aa4018c9d9acaf6

擁有一套完善的家庭劇院設備,是許多影音愛好者和一般大眾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然而,大尺寸顯示器搭配高品質音響系統往往要價不菲,讓不少人望之卻步。有鑑於此,小米今年再度瞄準對價格敏感、追求高性價比的消費族群,推出售價親民、功能齊全且影音表現優異的全新顯示器產品,滿足大眾對家庭影院的嚮往。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小米今年再次展現強大的研發實力,推出新一代的小米智慧顯示器 Xiaomi A Pro 2025 QLED 系列,勢必為廣大遊戲玩家和影音愛好者帶來有感升級的視聽體驗與沉浸享受。如果你近期正在物色新電視,那絕對不能錯過本次深度實測報導!

高性價比居家娛樂神器:結合卓越視聽與美學設計,影音體驗再升級

小米甫推出的全新 QLED A Pro 2025 系列智慧顯示器,共有 55、65、75 型三種尺寸可供選擇 (本次評測的是 55 吋版本),全系列均搭載先進 Quantum Dot 量子點顯示技術,不僅支援 4K 超高解析度和 HDR 大動態範圍影像規格,能呈現栩栩如生的色彩表現,同時受惠於面板核心採用量子點材料,具備更精確的光線控制能力,實現更廣泛的色域以及更亮的顯示效果,相較於傳統 LED 技術,QLED 在色彩呈現上的真實度尤其優秀,甚至在展示鮮豔色彩與深邃的黑色時,能帶來格外出眾的視覺體驗。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在量子點的純色背光驅動顯示下,Xiaomi A Pro 2025 擁有可對應 DCI-P3 的顯色性能以及更精準的色彩微調成果,其最大色域可以達到接近 93% DCI-P3 覆蓋率,並能顯示多達 10 億種色彩,在觀看各類型影片時都能感受到豐富且細緻的視覺享受,此外,A Pro 2025 亦支援三種 HDR 規格,包括 HDR10、HLG 和 Dolby Vision,無論接收到哪種 HDR 訊號,都能精準呈現出豐富的細節和對比。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除了優異的視覺表現,Xiaomi A Pro 2025 量子電視還支援 Dolby Audio 杜比音效與 DTS 環繞音效,搭配內建的音響系統,能提供水準之上甚至可稱得上強勁的聲音表現,經實測,觀影過程確實能接收到頗為震撼的沉浸式聽覺感受。

俐落、精緻,是 Xiaomi A Pro 2025 整體外型給人的第一個觀感,而從實景照也能看出,拜超窄邊框設計所賜,螢幕佔比相當出色,開啟畫面時,影像看起來幾乎無邊際,給人十足的沉浸感。

一體成型金屬邊框,讓機身看起來質感出眾,為居家環境起到加分的效果。

右下角邊框設計了一枚小巧的 A Pro 標誌,這樣的點綴除了更顯精緻度,也讓人一眼就知道這台電視是隸屬於哪個系列。

螢幕下方有一組銀色的 Xiaomi 品牌 Logo,搭配金屬材質邊框,低調中散發一股獨特的科技潮流感。

隱藏在螢幕底部的兩組 10W 的高功率喇叭,提供還不錯的聲音表現。

A 字形腳座提供穩固的支撐力,簡約的線條加上亮面表層充分展現幹練風格。

機身背面雖鮮少露臉,但小米仍以沉穩大器的線條加以裝飾,足見品牌對產品細節的堅持。

傳輸端子群統一整合在機背下方的側邊,包含 LAN 有線網路端子、光纖數位音訊介面,三組 HDMI 端子以及兩組 USB 介面,其中一個 HDMI 端口支援 eARC 音訊回傳功能,最後還加上一組 AV 複合式端子及 3.5mm 耳機插孔,滿足使用者所有觀賞需求。

遙控器為瘦長型設計,四邊做了圓弧修飾,因此握持操作時的手感挺舒適的,而按鍵群則以智慧系統功能為主,並特別將現代人最常觀看的 Netflix、YouTube…等串流平台和 App 直接設為快捷鍵,實現開機後一鍵即達目前正在追的熱劇,同時還配有一顆語音助理啟動按鍵,開口用說的就能找到答案,無須花費冗長的時間手動操作,整體給人的感受是直覺、便利的。

原生 Google TV 智慧系統,輕鬆享受熱門串流娛樂

小米觀察到現代人購買顯示器,特別重視連網娛樂以及影音兼備的效果,所以在研發設計產品時尤其重視智慧功能與影音相關規格。新一代 Xiaomi A Pro 2025 系列搭載目前最新的 Google TV 系統,原生 Google 意味更能夠暢快地使用 Google Play,比起市售多數產品採用的 Android TV 系統,具備更直覺、更客製化的便利性優勢,例如可整合 Google 帳號的播放清單、制定個人化的視聽娛樂內容,或透過語音搜尋方式盡覽各大串流影音平台的內容,不管是想要找節目,或瞭解交通、天氣變化資訊,只需開口說就能馬上找到答案,徹底享受智能系統帶來的便捷操作。

此外,為了提供用戶更流暢的觀影體驗與智慧應用效能,Xiaomi A Pro 2025 系列配備了四核心 A55 CPU、Mali G52 GPU,以及大容量 2GB 記憶體和 8GB 儲存空間,可容納各式各樣你喜愛的應用程式,帶來最完善、舒適的影視娛樂體驗。

Xiaomi A Pro 2025 的一大亮點就是採用 Google TV 系統,而其中最實用的就屬內容推播,這個功能不只會自動推薦你可能感興趣的新內容,還會替你把來自不同 OTT 平台的節目整理成個人化觀看清單,讓找片的過程變得更輕鬆、更順利。

透過 Google TV 作業系統可以使⽤來⾃ Google Play 商店上萬種的應⽤程式和遊戲。

搭載原生 Google TV 作業系統的另一大好處,就是能用更直覺的方式操作各種電視智慧功能,比方說利用 Hey Google 語音功能,就能以更省時省力的方式搜尋到想要的內容。搭載原生 Google TV 作業系統的另一大好處,就是能用更直覺的方式操作各種電視智慧功能,比方說利用 Hey Google 語音功能,就能以更省時省力的方式搜尋到想要的內容。

Xiaomi A Pro 2025 也支援透過 Chromecast 將行動裝置上的內容投射到電視畫面上播放。

了解完 Xiaomi A Pro 2025 在實際生活應用面的體驗後,當然也要看看這款量子電視的選單調整設計,透過參數設置,能帶給入門到進階用戶最貼合個人需求的影音表現,而作為一款家庭影院娛樂的核心產品,Xiaomi A Pro 2025 提供的調整選單也算是完善,在評測過程中小編確實能將畫質及音效調整到自己偏好的狀態,有利於優化整體觀影感受。

在眾多的參數設定中,圖片模式可說是最便捷也最關鍵的參數之一,透過這項功能,可以針對影像的調性做出最基礎的設定,以下就提供不同圖片模式下的實際畫面表現讓大家參考。

圖片模式:標準。

圖片模式:艷麗。

圖片模式:電影。

圖片模式:運動。

從不同影像模式呈現出的效果可以清楚發現,隨著設定改變,畫面的色調、層次和對比也會有所不同。建議大家購機後花點時間親自操作體驗看看,透過閱覽內容、審視效果差異,逐一嘗試各種圖片模式,找出自己最滿意的畫面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是進階使用者,還可以進一步調整 0 至 100 的背光強度,不論在觀看深黑畫面或大白天等影像,都能達到更完美的顯示效果。

背光強度:100

背光強度:80

背光強度:50

背光強度:30

當然,要達到所謂「全方位」的家庭影音娛樂標準,顯示器自然要有一流的動態畫面處理能力,而 Xiaomi A Pro 2025 除了擁有更寬廣的色域覆蓋率、4K 超解析處理能力,最重要的是還具備強大的動態畫面優化性能,採用動態估計與動態補償 MEMC 技術,帶來最高 UHD 60Hz 的螢幕更新率,使得高速動態影像諸如運動賽事、動作電影或賽車遊戲都看起來既順暢又盡興。

喜愛觀看運動賽事或熱衷賽車遊戲的人,建議可開啟高運動補償模式來抑制畫面卡頓的情形,享受流暢不卡頓延遲的觀賞體驗。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除了影像之外,音效絕對也是家庭影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Xiaomi A Pro 2025 本機支援 Dolby Audio、DTS:X 和 DTS:X 虛擬環繞音效播放,為滿足用戶透過大型顯示器打電玩和看電影的沉浸感受,Xiaomi A Pro 2025 還貼心地在選單中針對 DTS:X 虛擬環繞音效提供專屬設置,當你在觀看支援同等音效規格的 4K 影片時,搭配電視內建的 10W+10W 喇叭,確實能夠感受到比一般電視更優質的虛擬天空聲道環繞效果以及具體紮實的音場空間感,就連低音的深沉下潛力道也有感提升。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鮮豔色彩與細緻影像,宛如調色盤般的真實畫面

接著來到大家最關心的畫面解析段落,不得不說,這次評測的過程小編真正體驗到什麼叫做高 CP 值!因為 55 吋 A Pro 2025 的售價不到 $13,000,但無論是解析度、色彩或動態範圍都有堪稱超水準的演出,特別是它的色彩,忠實呈現出  QLED 量子點技術的特性,也就是色彩非常飽滿豐富但卻不俗豔,且同時保有層次感,讓畫面保有良好的立體感。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此外,4K 超高解析度和 HDR 大動態範圍的規格,也讓 Xiaomi A Pro 2025 在播放支援的影片時能展現更多細節,使明暗對比效果更為強烈。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灰階層次仍然保持完好,這讓畫面臨場感顯得相當出色,不論是觀賞電影、戲劇、動漫或 MV 作品,沉浸感的表現都讓人印象深刻。

首先來感受一下 Netflix 4K 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的畫面表現。

可以觀察到,Xiaomi A Pro 2025 為這部賣座片展示了一種色溫帶有柔和暖調的畫面風格,不僅能降低眼睛長時間觀看各種色彩時的負擔,且畫面中不管是景色還是人物的細節,色彩都能在漸層自然的階調性下呈現,人物的面部皮膚也帶有透紅的血色,整體看起來相當符合所謂的「真實」,再加上戰機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也不曾出現畫面破碎或不流暢的狀況,因此這部電影的觀看體驗小編給予高分評價。

韓國女團 MV 中經常使用多重色彩與高飽和色系打造出活潑吸睛的氛圍,用來測試 Xiaomi A Pro 2025 的色彩表現力再合適不過。

而從小編挑選的兩幅 MV 畫面中,不難看出即使是相鄰的色調,也完全不會彼此干擾,各色保持穠纖合度的色深,顏色最厚重的區域濃度也不會過荷,且人像輪廓的收邊也處理的相當精細,展現夠水準的細節刻化能力。

Xiaomi A Pro 2025 既然是廣色域、又是 QLED 機型,因此,小編也嘗試播放幾種相當考驗畫面色彩的 4K 內容,例如花卉綻放、動物特寫…等,都是適合檢視標榜具有強大色域顯示能力的顯示器。

從前面連續幾張翻攝照不難看出,Xiaomi A Pro 2025 將奔放的色彩和動物、昆蟲身上的細膩毛髮展露無遺,色調還原能力與解析力確實不在話下。另外 A Pro 2025 在 HDR 效果的表現上也頗到位,明暗之間灰階延伸效果流暢,亮部細節不會因過度的光暈感而有細節喪失過多的現象,暗部影像也都能帶出應有的輪廓,整體觀賞品質算是相當不錯。

Xiaomi A Pro 2025 遊戲畫面展示效果。

Xiaomi A Pro 2025 動畫內容展示效果。

小結:用廣色域 4K 畫面追劇打 Game,滿足全方位娛樂體驗毫無負擔

整體評測下來,Xiaomi A Pro 2025 給人的感受是相當均衡的,無論是 4K 畫質的精細度、動態畫面的流暢度,乃至於 HDR 效果,以本次評測的 55 吋標準來看,各方面表現都在水準之上,再加上寬廣的色域覆蓋性能和 10 億種色彩顯示,不管是用來播放 YouTube 上的 4K 畫質示範片或 Netflix 影劇內容,都能將 4K 畫面呈現出的飽滿厚實色彩、繽紛的濃度、強化的色階對比效果盡收眼底。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另一方面,作為一台內建最新 Google TV 系統的智慧顯示器,用戶能以最直覺的操作方式輕鬆享受包羅萬象的影音串流內容,再加上音效技術到位,可對應 Dolby Audio、DTS:X 編碼音效,加成音場空間感、環繞包圍音效,帶給你完整的影、音體驗,以一款一萬三還有找的 55 吋智慧型電視來說,Xiaomi A Pro 2025 不只是性價比高,還非常有特色!

Xiaomi A Pro 2025 QLED 智慧顯示器評測:鮮活色彩與影音效能兼備,能輕鬆入手的新世代量子電視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T客邦-Techbang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作者 xoxozyz
本月鐵三角更面向年輕世代消費者,更新自家S系列耳罩式耳機,再度推出全新ATH-S300BT,耳機不僅具有輕巧易攜性,造型上也明顯柔和化,耳罩局部以磨石質感塗裝點綴,走出與自家耳罩式耳機截然不同的路線。6e0fd918869144bfd67394cbcd22355b

一直以來,鐵三角 (Audio-Technica) 給人的印象通常是音質好、聲音細緻,用來聽各種類型的音樂都可以獲得悅耳精緻的聲音,而其無線耳罩式耳機在眾多日系耳機品牌中更是自成一格,從數款監聽本位很重的專業級耳罩式耳機,隨著數位科技的脈絡發展至無線機種,各類型無線耳機都有完整的產品線,像是主打低音強化的 SOLID BASS 系列、以高音質著稱的 SoundReality 系列以及講求出色降噪效果的 QUIETPOINT 系列,產品不管是外觀設計、聲學技術,還是整體聲音的走向,總以嚴謹態度與日本職人精神來打造,並針對不同使用者規劃出合適的產品。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然而,在本月鐵三角更進一步面向年輕世代消費者,更新自家 S 系列耳罩式耳機,以煥然一新的設計與脫胎換骨的規格迎來全新機種。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所謂的 S 其實是 Street (街頭) 的縮寫,鐵三角以「我的風格我主張」作為標語瞄準年輕族群,自 2008 年起推出第一代產品至今已走過多個年頭,如今,再度推出全新 ATH-S300BT,耳機不僅具備輕巧便攜的特色,造型上也明顯柔和化,耳罩局部區域以磨石質感塗裝點綴,走出與自家耳罩式耳機截然不同的路線,並同步提供更新的藍牙技術與降噪效果,電池續航更進化至長達 90 個小時,再加上親民的價格,讓年輕朋友和學生族群能更無痛入手,如果你最近正好在物色耳機,那千萬別錯過本篇的實測報導。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輕巧貼合頭型佩戴感一流 圓潤簡約結合磨石子塗裝

由於是專為年輕族群所設計的產品,ATH-S300BT(以下簡稱 S300BT)設計上有幾個特色,第一就是非常重視佩戴時的舒適度,為了讓使用者長時間佩戴也不會感受到耳機重量帶來的壓力,S300BT 採輕量化設計,外部塑料機殼結合輕薄堅固的金屬支架,大幅減輕耳機整體重量,258g 的重量以耳罩式耳機來說算是十分輕巧,搭配霧面拋光質感的塗層,看起來不會有塑膠感太重的感覺,延展性與可調性相當足夠的頭帶與支架結構,讓 S300BT 在實際佩戴時擁有較不挑頭型的優勢,同時兼顧曲線設計能順著不同頭型服合於頭頂,外加適中的頭帶內襯厚度可減少對頭部的壓迫。

開盒取出 ATH-S300BT,第一眼的感受就是素雅細緻,米色的消光外殼塗裝搭配細膩的人造皮革材質,輔以低調的磨石子質感點綴,讓耳機散發獨特的風格。

盒內主要裝放的有耳機、線材與使用說明書…等配件,線材包含 3.5mm 音源連接線與 USB Type-C 連接線等配件。

由於 S300BT 未配置攜行包,日常除了佩戴出門外,亦可掛於脖上、掛置包包提把處或收進包內攜帶。

S300BT 頭帶的內外側皆採用皮革材質,表面都有細緻的紋理,提升質感,且內層頭帶採用親膚的皮質,加上內部軟墊提供極佳的緩衝與彈性,長時間佩戴能減少頭部的壓迫以及疲累感。

頭帶的左、右兩端都設計了能自由伸縮調節長度的機構,且調節分段很細,能精準地調整至符合每一位佩戴者的頭型。

耳墊部分,外部使用人造皮革材質、內部為柔軟記憶海綿,尺寸雖稱不上很大,但還是能完整包覆耳朵,提供優異的被動隔音效果,且內外可調的支架也能減少對雙耳的壓迫程度,搭配上夾力適中的設計,長時間佩戴使用不會造成頭部壓迫,也不易外擴變形,就筆者個人實際佩戴的感受來說,單次使用 4~5 小時並沒有太大的問題,舒適性令人滿意。

S300BT 採用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機構 ,耳墊為大小適中的橢圓形設計且相當厚實,而橢圓形的設計能更符合一般人耳的形狀,在佩戴過程中大幅降低對耳骨造成的壓迫感,另耳機左右聲道也能以耳罩中心的 L/R 文字標示來辨識。

耳罩配置了轉折機制,皆是為了能讓所有使用者於佩戴時,享受最緊密且舒適的貼合感,但又不會造成頭部與耳朵的壓迫負擔。

S300BT 以實體按鍵提升操控直覺性,左耳罩外殼後側配置+、– 音量按鍵,而音量調節鍵則同時可透過長按的方式切換曲目,另有一顆電源供應/控制按鈕,可用來開/關、播放/暫停音樂和接聽電話。

左耳罩同時也整合 Type-C 充電插孔和 3.5mm 端子插孔,可連接隨附的導線進行有線連接使用。

右耳罩外殼後側有一顆環境聲音控制按鈕,按一下可切換 ANC 降噪啟/閉、環境聲音控制,長按則可啟動語音助理功能。

S300BT 雖看似簡約、素雅,但仔細端詳便會發現它的外型藏有不少巧思,而且也與過去多數鐵三角耳罩式耳機有著截然不同的外觀,首先 S300BT 的耳罩和支架都改以圓潤的設計為主調,對比過去機身元素常有的俐落收邊,讓 S300BT 整體線條感顯得更為柔和。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另外,鐵三角更在耳罩與耳墊中間設計一個獨特的磨石子塗裝,取自義大利文 terrazzo 來稱呼這個裝飾部件,意思就是仿效人造大理石材料,讓耳機可以低調地散發出獨樹一格的質感,無論在米色或黑色機種上都能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呼應該系列耳機的 Slogan「我的風格我主張」,讓用家透過耳機點綴展現獨樹一格的個人風格。

S300BT 無線耳罩式耳機具有米色與黑色兩種版本,耳罩與支架都採用較為圓潤的設計,再加上整體外觀都利用圓弧概念設計,相比過去機身元素常有的俐落收邊的耳機設計全然不同,使得這副耳機在視覺上充滿柔和感。

過去老鐵家的耳罩式耳機大多會在耳罩外部以「audio-technica」品牌字樣或 Logo 作為識別,不過這次卻反其道而行,將品牌字樣以同色系縮小配置在頭帶支臂上,讓耳罩保留素雅、簡潔的質感。

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耳罩機身外緣以低調不過於搶眼的魔石子紋路與圖案裝飾,增添獨到的設計感。

複合式主動降噪技術加持 平價定位也能享受靜謐

S300BT 雖是一款鎖定年輕世代的平價耳罩式耳機,但仍舊配置了主流的複合式數位降噪功能,左右聲道耳機本體內外,合計配置四組麥克風,分別針對降低環境雜音和提升通話品質帶來幫助,由於 S300BT 不支援透過 App 來調整降噪程度,也沒有配置自適應主動式降噪功能,所以必須透過右耳罩邊緣處的 NC 鍵來手動開啟/關閉 ANC 降噪功能或環境音三個檔位。

降噪演算採用混合式技術,藉此有效的辨識人聲和環境噪音,讓主動降噪體驗大幅提升,照片中箭頭處就是其中一組麥克風。

若要切換主動式降噪與環境音檔位,則可透過右耳罩外殼後側的 NC 鍵來快速操控。

至於這款耳機的主動降噪表現如何呢?這次筆者戴著 S300BT 在車流量大的十字路口、捷運、辦公室和咖啡廳…等情境進行實測,首先,在單開降噪時,耳機出現的負壓感並不會太過強烈,因此,初步啟動降噪不會有顯著的真空感導致頭暈目眩,整體抗噪效果自然、不會有過度的聲壓,聽歌沈浸度還不錯。

而實際在戶外場景下使用,S300BT 耳罩設計所帶來的被動隔音效果,結合混合式主動降噪功能,約能隔絕 60~70% 的環境噪音,像是汽機車行駛的引擎聲和排氣聲浪、電器運作產生的嗡鳴聲等持續性的低頻噪音,基本上都可以有顯著的隔絕,但在高頻噪音如捷運鳴笛聲、到站音樂等情境下,降噪表現相對有限,不過風噪抑制效果還不錯,至於語音人聲部分則減少約 40% 的音量聽感,隔絕的效果筆者個人覺得算是剛好。

在開啟降噪功能時,若處於室內環境建議開啟 45~55 的音量,戶外環境如行走在街邊或搭乘大眾運輸則可開啟 60~70 的音量大小就可以進入完全降噪領域,降噪深度表現雖無法媲美旗艦機種,但也算相當夠水準。

另一方面,當切換到外部環境音時,不用取下耳機就能聽清楚周遭環境的聲響,當然也能輕鬆與人交談, S300BT 在開啟環境音時,會針對人聲中高頻進行強化,確保佩戴者能夠清楚掌握人聲以及廣播聲響,人聲對話表現也挺自然,不會有奇怪的機械音,這點對於喜歡在通勤途中聆聽音樂的人來說非常加分,在聽音樂的同時也能時刻關注四周環境的變化,以確保自身安全。

切換至環境音模式時,建議各位可以將音量設定在 40 左右即可,這樣能同時保留音樂的清晰度與對於外部環境音的掌握性。

聽感實測:中頻人聲溫暖清晰、三頻平衡感受良好音樂性

針對讀者最好奇的聲音表現方面,鐵三角 S300BT 內建 40mm 動圈驅動單體,搭配老鐵自家的調音功力,即使是一款四千元左右的無線耳罩式耳機,也能擁有相當不錯的音質基底,整體而言,中頻人聲方面的高解析力依然是 S300BT 的特色與優勢所在。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筆者以近期來台開唱的韓國饒舌歌手「李泳知」新歌《Small girl》作為例子,透過 S300BT 播放出來,不難聽到飽滿扎實的人聲中頻,李泳知清亮但略帶低沈沙啞感的迷人嗓音獲得良好的詮釋,與其對唱的男聲也顯得中氣十足,展現出各聲部的演唱細節,搭配輕快且不拖泥帶水的節奏與充滿力量的拍點,以入門的無線耳罩耳機來說表現的相當不錯。然而,這款在低音頻段的延伸感與下潛深度雖略有不足,但力道還算強烈,由於鐵三角向來主打在調聲時,不會一味地拉高低頻響應,造成常見的頭輕腳重狀況,反之,他們更重視聲音上的平衡,因此,你可以在使用這部耳機時感受到音樂的平衡性,久聽不厭。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因應 S300BT 僅具備藍牙 5.1 規格與 SBC、AAC 藍牙編碼格式,算是這款耳機小小的痛點,整體音質相比旗艦級機種還是有些差距,但已經具備平均水準的聽感表現,該有的平衡性和解析力也都有表現出來,屬於偏向多數人討喜的調音設定。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考量到鐵三角 S 系列耳機整體取向更貼近年輕族群的設定,因此選曲上,除了聚焦在廣受 Z 世代喜愛的 K-pop、嘻哈流行音樂之外,筆者亦聆聽了不少獨立樂團曲目,其中就拿「告五人」的抒情搖滾歌曲《愛在夏天》來說明,使用 S300BT 播放聆聽,其開場的鋼琴很通透、密度很高,沒有平價真無線耳機常見的鬆散、毛躁的感覺,而且主唱的中低頻迷幻聲線也具有相當清晰、不混濁,接續伴奏的吉他弦樂器、爵士鼓與貝斯也能呈現出聲音彈性與 Q 度,讓聽者在抒情的慢樂句背後還能聽到豐富的空氣感,可見 S300BT 的空間感也是它的強項,音樂背景顯得很純淨,樂器有相當不錯的分離度,進而凸顯出聲音的均衡、自然效果。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兼具生活實用性 視聽娛樂好夥伴

而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鐵三角 S300BT 在重視聲音表現的前提下,更考慮到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體驗,這可以從他所配備出色的續航力來體現,S300BT 耳罩式無線耳機內建充電式電池,在降噪功能關閉的情況下具備超長 90 小時的連續音樂播放時間,而在降噪功能開啟時,也有最長約 60 小時的高水準表現,搭乘長途飛機使用也不必擔心電力不足的情況,即便耳機電力耗盡,也支援充電 3 分鐘,能播放約 2.5 小時的快速充電功能,不為耳機沒電所擾。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值得一提的是,S300BT 耳機還隨附了 1.2 公尺長的 3.5mm 麥克風控制導線,所以可以化身有線耳機來使用,一但沒電也能輕鬆享受音樂,導線上附屬的麥克風控制還能連接至電腦設備上進行通話,算是現在較為少見的配件。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除此之外,S300BT 也支援藍牙多點連線,可同時連接筆電與手機,對於現今工作者來說,多螢的工作型態已經是生活常態,當你一邊用電腦開著視訊會議,一邊又有手機來電,只要透過 S300BT 就能夠自動無縫切換,不必手忙腳亂重新連線,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針對數位娛樂應用部分, S300BT 也兼具低延遲特性,用來打手遊或觀看影片時,可以有效降低音訊延遲,筆者實際用來觀看 Netflix 上的《排球少年》動漫時,其擊球的瞬間和落點都與音效一致,未有聲音和影像不同步或 Lag 的情況,讓人更享受在劇情畫面中。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小結:面向年輕世代的頭戴式耳機優等之作

整體來說,鐵三角 ATH-S300BT 耳罩式無線耳機,擁有比起自家過往更加柔和的線條感,搭配獨特的磨石子質感塗裝,在低調素雅中增添一份美感,耳機也以人體工學的結構打造,能符合大多數使用者的頭型,佩戴的舒適性也在水準以上,雖然耳罩式耳機獨有的悶熱感在夏天使用仍難以避免,但輕巧的機身配置對於長時間佩戴使對於頭部與耳朵的壓迫感都不會太過明顯。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此外,ATH-S300BT 的降噪效果中等,不會有過於強烈的負壓感,降噪深度則是稍微超過平均的水準,在聲音表現上擁有相當不錯的音質基底,該有的平衡性和解析力也都有表現出來,清晰不混濁的高頻、飽滿扎實的中頻人聲以及具有彈性的低頻量感,讓它擁有討喜的均衡調音設定。

鐵三角 Audio-Technica ATH-S300BT 耳罩式耳機評測:佩戴舒適感一流!溫潤風格平衡音場、中低價位帶罕見的續航猛獸

最後,鐵三角也顧及現代人對耳機的高度使用需求,為 ATH-S300BT 配備 90 小時不斷電的超長續航力,最佛的是不到 4 千元的超親民售價,綜觀下來,無論是佩戴舒適度、音樂聆賞表現、數位相關娛樂應用,或是智慧生活的實踐上,這款 ATH-S300BT 無線耳罩式降噪耳機均是學生、年輕族群與預算有限人士的高性價比選擇。

想了解更多 ATH-S300BT 可前往鐵三角官方網站:https://bit.ly/3LiOWez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