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該參加2025通訊大賽?近幾年優勝團隊分享,參加通訊大賽帶來的商業機會與資源連結

2025年的通訊大賽Mobileheroes Global已經開始線上報名。為了讓大家了解為什麼應該來參加通訊大賽?本篇文章邀訪了過去四年的四個獲獎團隊來現身說法,聊聊在通訊大賽這個平台上,所獲得商業機會與各種資源。
文章目錄
- 用強大技術進軍國際市場,Ataya為企業用戶帶來快速、低成本的5G專網解決方案
- 學生團隊ToFEye從比賽舞台走向技術實證場域:藉由通訊大賽邁出關鍵第一步,讓更多人看到學生的未來潛力
- 從災防科技轉身 ESG 碳管理,可澍科技:從通訊大賽開始,我們找到活下來的方式
- 從實驗室邁向產業實戰!陽明交大WiSDON 團隊以通訊大賽成就創業之路
- 2025通訊大賽正在招募參賽團隊,徵求 AI、5G、ESG創新解決方案
用強大技術進軍國際市場,Ataya為企業用戶帶來快速、低成本的5G專網解決方案
2024年通訊大賽Mobileheroes Global國際賽冠軍
成立於2021年的Ataya,主力產品Ataya Chorus訴求讓5G專網可以簡易安裝達成零接觸部署,就像Wi-Fi一樣簡單。他們在2024年參加通訊大賽國際賽並拿到冠軍。從創業開始,國際市場一直是他們的目標,目前Ataya團隊正持續深化產品技術並拓展全球市場。
該團隊的核心產品Ataya Chorus已正式上市,歐美、日韓等國際市場是他們積極拓展的目標,並與多家國際級指標性夥伴進行合作,包括日本大型通訊技術代理商Marubun、美國分散式無線網路解決方案商Mosolabs,以及韓國P5G領導廠商 Qucell Networks,成功將Ataya Chorus推向全球私有 5G 應用市場。
這些合作不僅提升了Ataya Chorus在不同應用場景(例如智慧工廠、園區網路等等)中的可行性與曝光度,也展現了團隊技術與產品在全球市場中的高度競爭力。接下來也會持續深化與全球夥伴的合作關係,並加速產品在不同區域的部署與落地。
Ataya在2024年參加通訊大賽時,產品已經商業化,即使如此,參賽過程仍然有相當的收穫。像是主辦單位與贊助企業提供了非常實用且具有價值的資源,也協助團隊更聚焦於產品定位與市場策略。來自業界與投資界(VC)的導師與評審團在比賽期間針對產品、技術路線以及商業模式提供了具體且專業的建議,幫助他們在早期階段即釐清市場需求與發展重點。此外,大賽過程中累積的業界曝光與人脈資源,也對後續與合作夥伴的接洽起了正面作用。
參加通訊大賽,為未來的商業機會打開大門
Ataya在通訊大賽中獲得冠軍,同時也得到寶貴的行銷曝光機會,成功吸引來自產業界與媒體的關注,顯著提升了品牌與產品的能見度。此外,也開啟了與多位導師所屬企業進一步合作的機會,為他們後續的產品導入與市場驗證奠定基礎。可見通訊大賽這樣的平台不僅是一個競賽,更是一個幫助新創團隊加速成長、連結產業生態的重要機會。對於正在起步的團隊而言,是一個非常值得投入的舞台。
目前 Ataya Chorus已有多家企業機構展開產品測試,並回饋了許多正面評價。這些合作不僅提升其技術的可信度,也大幅加速了產品落地的節奏。這些實質的商務連結與市場回饋,是參賽過程中最有價值、也最值得推薦給其他團隊的收穫。
回想當初參加通訊大賽的初衷,是希望讓更多人看見 Ataya 所打造的核心技術,藉由這個競賽平台獲得更多來自媒體與產業界的曝光機會,並與潛在合作夥伴建立連結。對他們來說,這不只是展示產品的舞台,更是將技術原型轉化為可商業化解決方案的重要里程碑。在參賽期間,Ataya收穫了來自學界、業界與投資界的珍貴回饋,這些建議對他們後續調整產品定位與市場策略有極大幫助。
對於即將參賽的團隊來說,Ataya提醒大家:務實地面對評審與導師的提問與建議,勇於分享團隊的願景與挑戰,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寶貴的過程,不僅提升團隊的產品成熟度,也有機會為未來的合作與資源打開更多可能性。
搭上5G專網需求高速列車,為用戶提供更安全與高效的解決方案
Ataya也分享了5G市場的觀察,從參賽到現在,明顯感受到市場上對於輕量化、可快速部署的5G專用網路解決方案的需求持續上升,特別是在企業場域、臨時部署場景與關鍵任務通訊等應用。Ataya Chorus做為一套攜帶式的5G專網解決方案,也因應了這些市場變化,積極推動與關鍵周邊技術的整合。例如,團隊近期與Kyocera、Ecrio合作,打造完整的端到端關鍵通訊專網解決方案,提升在高可靠性場域的應用能力;同時,也與國際大廠Palo Alto Networks建立合作,強化Ataya Chorus的零信任安全機制,來回應用戶對於專網資安日益升高的需求。
未來,Ataya將持續強化 Ataya Chorus在垂直應用市場(例如製造、能源、醫療等等)的可適應性,推動更深層次的應用整合與在地部署,加速專網落地的規模與速度。
學生團隊ToFEye從比賽舞台走向技術實證場域:藉由通訊大賽邁出關鍵第一步,讓更多人看到學生的未來潛力
2023年通訊大賽聯網未來挑戰賽冠軍
在2023年通訊大賽中,來自學界的張萬榮教授帶領學生組成「山豬豆腐」隊,以作品ToFEye參賽,憑藉結合非接觸式測距技術與智慧判讀系統的作品脫穎而出,勇奪「聯網未來挑戰賽」的冠軍,同時也成功地讓這個以偵測浴室跌倒、異常久留…等危及病人安全問題的技術,從單純的學生團隊專題研究,逐步走進醫院的實證場域,目前更與企業攜手合作,將此技術推動成為完整商品,也成為「從學校出發,成功走進市場」的最佳典範。
而ToFEye在通訊大賽的成功並非一蹴可及,實際上張萬榮教授多年前就持續帶領學生團隊勇於挑戰,多次參與了通訊大賽這個國內重要的資通訊領域競賽,最早在2017年就推出將智慧眼鏡搭配智慧手杖所建構的物聯網視障行走輔具,爾後在2018年也針對視障者服藥時辨識不易的痛點,推出專屬的藥物辨識系統,並在2019年推出結合智慧眼鏡的升級版本,大幅提升這套系統的可用性。
比賽不只是技術高低的比拼,更要驗證商業可行性
談起為什麼選擇參加通訊大賽,張萬榮教授坦言:「相較於校內的專題競賽,通訊大賽不僅要求技術創新,更強調實用性與市場潛力。」正是這樣的特性,讓他決定帶領學生一起挑戰這個更接近產業需求的賽事。當然,通訊大賽的賽事要求也確實更貼近業界,包括提出說明商業模式的簡報,也需要直接面對企業評審,過程中更能就實際參與成果展與業界交流,每一個環節都考驗團隊將技術商品化、落地應用的能力。
而這些過程,對學生來說並不容易,但卻是極為寶貴的經驗,尤其是未來有意願持續推動相關技術研發、最終邁入市場的學生來說,更是必經之路。張教授也認為,很多學生的作品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最終無法走進市場的原因,就是缺乏「證明自己的機會」,而通訊大賽正是一個提供檢驗技術實際可行性的舞台,過往他帶領過的學生團隊,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步調整技術、釐清市場需求,找到商品化的方向。
企業合作機會成為商品化加速器
張教授也提到,以 ToFEye 這項作品來說,研發之初就鎖定高齡社會下的醫療機構與照護機構的需求,未來的應用潛力也倍受期待,後來也因為參與了通訊大賽,讓 ToFEye 團隊不僅獲得更多曝光機會,更成功媒合企業合作夥伴,展開商品化與實證場域的推動。目前這款產品已經在醫院場域實地測試,未來也將陸續拓展到其他照護機構。
有別於單純的技術展示,ToFEye 團隊從一開始就鎖定實際需求,結合企業資源,讓產品真正走進應用場域,也因為透過通訊大賽獲得與企業實際合作的機會,過程累積的豐富經驗,讓團隊在後續的產品開發與市場拓展上更具信心。目前 ToFEye 團隊也持續強化產品的穩定性與準確性,透過更多實證場域拓展應用版圖,張教授認為「市場需求一直在變,我們也要跟著變。」,唯有技術不斷的優化,才能真正把作品從學術成果,轉變為解決現實問題的商品。
有志於市場開拓,通訊大賽會是佳「起點」
作為技術研發的「實務派」,張萬榮教授也以帶領學生團隊多年的經驗提出建議:「若你不僅止於學術研究領域,而是希望自己研究的主題能被社會看見、被產業認可,成為真正投入應用的技術,請一定要參加通訊大賽」。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競賽,通訊大賽多年來接軌產業界,對於學生來說,是一次可以接受產業實戰洗禮的寶貴機會,無論是簡報的準備、與評審面對面的交流,到實際與企業對話、探索需求,每一個不同環節,都可能成為讓團隊持續成長、找到未來方向的動力。
而ToFEye團隊也用自身的經驗證明,透過通訊大賽的歷練,即使是學生團隊,也能實際走入市場,解決產業現實的痛點,創造實際的價值,而這一切的起點,也正是從通訊大賽所開始。
從災防科技轉身 ESG 碳管理,可澍科技:從通訊大賽開始,我們找到活下來的方式
2022年通訊大賽聯網未來挑戰賽優秀獎
在 2022 年,集結了遙測影像處理博士、全端工程師、商業模式開發者的三人團隊 Compass Arrow,以氣候變遷環境下實現 ESG 生活為目標參加了通訊大賽,並藉由一套整合無人機空拍、雲端運算與 3D 即時建模技術的「即時交互式 3D 救災圖資系統」獲得「聯網未來挑戰賽」優秀獎,並從競賽過程累積對於市場未來發展、行銷模式的寶貴經驗。
在三年後,Compass Arrow 也以全新的公司名稱「可澍科技」出發,以「讓樹有水,使環境茁壯」呼應公司願景與品牌精神,同時公司的核心業務也從「災防應用場景」轉型成為「 ESG 永續應用解決方案提供者」,成為台灣少數聚焦於自然資源監測與碳投資評估的技術平台。在受訪中,可澍科技執行長林迪詒坦言,公司創業過程不易,但好在從通訊大賽起步讓我們站得更穩,透過比賽不僅取得後續發展的資源,也進一步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與潛在客戶,讓 Compass Arrow 蛻變成為現在的可澍科技。
不願發展受限,跟上 ESG 浪潮找到新出路
可澍科技原先聚焦於無人機拍攝為基礎的即時圖資分析,主要為政府提供災害現場的立體建模與救災支援,然而團隊很快就發現到,這類應用需求多半以公部門為主,案源不穩定,也讓商業規模受限。而後在 2023 年隨著 ESG 法規上路、碳盤查需求爆發,他們也敏銳地觀察到「企業種樹」的風潮與相關數據的監測與統計需求,因而決定轉向打造「森林碳管理平台」,為企業提供植樹監測、碳匯預評估等服務。
而過往企業種樹往往流於「在植樹節拍照,將相關素材寫進 ESG 報告」的形式。可澍科技認為,讓這些被種下的樹真正被追蹤、管理,變成可以量化的自然資產更具意義,也因此後續發展出協助企業建立森林碳數據資料庫,包括存活率、樹種分布、生長曲線,甚至未來碳權投資前的影像分析評估,真正體現 ESG 所創造的價值。
目前這個平台結合無人機拍攝、衛星遙測與 AI 分析技術,協助企業實踐 ESG 報告中最難處理的「E(環境)」項目,真正做到「不只種樹,還要讓它們『被有效看見』」。而這樣的切入點也讓可澍科技進入 ESG 生態中重要的「數據供應鏈」中,協助投資人或企業完善碳權相關的投資評估。目前他們已與多家企業、顧問公司合作,使用多來源影像進行自然資產數據建模,也正拓展海外如東南亞的森林碳市場。
參加通訊大賽,真正的收穫並非獎項,而是「機會」
談到參加通訊大賽之後的收穫,林迪詒認為,他們和所有剛邁向創業道路的新創團隊都一樣,起心動念之初都有想要努力的方向,但實際開始之後,往往會出現「找不到出路」的窘境,而通訊大賽,毫無疑問成為關鍵的「指路人」。
對於可澍科技團隊來說,獲得通訊大賽獎項的肯定除了更多媒體曝光與初期啟動資金,更為重要的是比賽過程中專業評審給予的實戰建議與後續人脈的引薦,林迪詒也提到,在比賽中有一位來自高通的評審主動關注我們,後來也將我們推薦到另一個國際競賽,後續也協助我們牽線給數位部和其他潛在客戶,讓可澍有機會接觸到市場真正的需求。
他也特別強調「評審的視野往往比市場當下的發展更長遠」,因此更能看得懂新創團隊正在努力的事情是否有潛力與價值,更能引導團隊與政府和企業對接,而這些寶貴的資源,並不是單純透過遞交簡報提案就能取得,唯有經過通訊大賽這樣的實戰,這樣的實力才能被慢慢鍛練出來。
與產業、社會、市場對話,未來的路更寬廣
回顧過往的創業之路,林迪詒認為整個過程最困難的不是技術發展,而是「溝通」,以可澍所聚焦的 ESG 產業來說 ,客戶常常連自己要什麼都還不確定,這也讓他們需要花更多時間了解、分析客戶的需求。也因為過往通訊大賽的經歷,讓可澍科技累積更多溝通的機會,他也鼓勵新創團隊將通訊大賽視為一個與產業、社會和市場對話的機會,並試著從「產品導向」轉為「需求導向」,先審視自己的技術「誰會用?為何要用?」,準備好數據與實證結果去說服對方。
同時他也建議新創團隊盡早建立完善的「商業思維」與流暢的「簡報能力」,畢竟技術力強悍的人有很多,但若是無法將自己的技術講清楚、說明白、賣出去,就無法創造價值。
從實驗室邁向產業實戰!陽明交大WiSDON 團隊以通訊大賽成就創業之路
2021年通訊大賽聯網未來挑戰賽亞軍
曾經在 2021 年通訊大賽榮獲「聯網未來挑戰賽亞軍」、「高通企業特別獎」與「仁寶企業特別獎」肯定的陽明交通大學團隊 WiSDON,聚焦於 5G 通訊的 O-RAN 架構,打造出多個創新功能模組,不僅獲得比賽肯定,也取得國際專利,並被認為在 5G 時代的企業專網應用領域有很大的潛力。也獲得多家廠商簽約合作,讓這個原本是大學內實驗室的師生團隊,搖身一變成為打造具市場價值產品的新創企業。
WiSDON 團隊的指導教授伍紹勳與趙禧綠老師認為,當初帶領學生參與通訊大賽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獲獎,而是希望能有一個「舞台」能夠驗證過往在學術研究中的理念,是否能夠落地成為可以商用的產品服務。之後一路走來,也證明當初參賽的決定非常正確,WiSDON 團隊除了獲得陽明交通大學的全力支持,也在教育部、國科會與經濟部的支持下,逐步累積足夠的技術能量與實驗場域經驗,讓研究不只是停留在書面報告之中,而是能夠透過實際驗證的方式,打造出未來實際能夠應用的技術。
通訊大賽讓學生參與競爭、面對挑戰、建立信心
在受訪中,WiSDON 團隊的兩位指導老師再次回顧了 2021 年參加通訊大賽的整個過程,他們認為學校本身的環境相較於業界較為輕鬆,因此能夠讓學生盡情發揮,從研究中創造出新的技術發展;但只是待在學校中,在沒有受到實際驗證的情況下,這些研究不見得能夠走到「開花結果」的這一步,而通訊大賽也成為非常好的舞台,透過競賽讓學生們真正經歷技術開發「從無到有」的過程,在參與競爭的過程中面對真正的業界評審,並試著證明自己的理念、自己的作品有商業價值,也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自己的作品被看見、被肯定的感覺,進而建立對於技術發展的信心,這種獲得認同的感覺,是待在學校中所沒有的。
WiSDON 團隊的兩位老師也提到,陽明交大的學生都十分優秀,許多人甚至在未畢業之前,就已經提前被企業「預約」了,而學生也容易因為高薪的延攬而不願意投入新創發展的行列,而 WiSDON 透過通訊大賽讓學生實際參與一場挑戰,最終也打出名號、做出成績,自然也能讓學生對於團隊有歸屬感,相對更願意「留下來」,繼續挑戰新創的未來之路,對於台灣的新創環境來說也有更多正面影響。
從比賽出發,找到創業的動能與方向
除了單純想要試一試,WiSDON 團隊也坦言當初的參賽動機,其實已經設定未來會走向「創業」的目標,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看看自己的技術是否有在產業中落地的機會。後來也拜通訊大賽之賜,參加比賽讓 WiSDON 團隊獲得龐大的媒體曝光與產業關注,也讓團隊與更多潛在合作方建立連結。透過成果展、簡報與業師對談,團隊有機會進行商業模式檢視,也更能理解技術在市場上的潛力與限制。
伍紹勳老師認為,學生的創意十足,但通常想法都不夠成熟,或對市場沒有足夠的了解,而這些問題其實都能在競賽的過程中,被逐步引導、被修正、被磨練,也正因為參加了通訊大賽,讓整個團隊透過實戰獲得了寶貴的經驗,處於過去從未有過的視野來了解產業,也成為後續邁向新創之路的動能。
AI 不只是輔助開發工具,更將成為驅動新創的核心動力
在過往的研究開發過程中,WiSDON 團隊就深刻體會到 AI 在企業專網與 O-RAN 架構中的實質應用價值,尤其企業專網中,有許多情境是服務無人機器與自動化系統,因此更需要系統具備即時調整與預測能力,而這正是 AI 能大顯身手的領域。
目前 WiSDON 團隊也進一步利用生成式 AI 建立數位雙生環境,模擬企業場域中不同空間的無線電傳播情境,並搭配自研的 AI 控制演算法,在布建前預測通訊品質、布建後持續優化系統效能。這樣的技術不僅讓 5G 應用更貼近實際需求,也提升布建效率與穩定性,解決過往傳統演算法無法克服的挑戰。
對於 WiSDON 團隊而言,AI 不只是輔助開發的工具,更是驅動整個新創商業模式的核心引擎;他們也期待學生們能夠將 AI 落實到技術研發的環節之中,掌握這樣跨領域能力,即使是像 WiSDON 這樣的師生團隊,也能在產業中打造屬於自己的技術舞台。
2025通訊大賽正在招募參賽團隊,徵求 AI、5G、ESG創新解決方案
今年的通訊大賽依然主打國際賽 Mobileheroes Global,全程使用英文,每一年都有台灣團隊參加。參與國際賽的好是認識國外團隊,學習不同文化觀察問題與提出解方的思維,也有機會找到開拓國外市場的合作伙伴。目前已有國際團隊與台灣的廠商簽訂備忘錄,帶來不同的技術與服務,準備在台灣市場大展身手。
以下影片是今年主辦單位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與贊助企現身說法,談到通訊大賽如何協助團隊獲得更多資源,值得了解。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