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视图

发现新文章,点击刷新页面。
昨天 — 2025年6月28日首页

顯卡太貴買不起!調查顯示過半玩家無奈放棄升級計畫

作者 KKJ
2025年6月28日 13:30
顯示卡價格高漲讓玩家卻步,調查顯示多數玩家因價格因素延後升級。即便如此,NVIDIA顯示卡仍是首選,二手顯示卡市場也成替代方案,顯示卡CP值仍是關注焦點。0bc0b0ac64ec7339739c4258420d92c5

根據Liquid Web最新調查,顯示卡價格持續高漲,已讓不少玩家打消升級念頭。這份針對1000名玩家的問卷顯示,高達57%的受訪者坦言因價格太貴或缺貨難買,無法順利入手新顯卡;另有43%的人則因生活開銷如房租、水電帳單等考量,被迫延後甚至放棄升級。

 顯卡太貴買不起!調查顯示過半玩家無奈放棄升級計畫

即便如此,NVIDIA仍是玩家心中的首選品牌,若規格與價格相當,有多達73%的受訪者偏好選擇N卡。

至於玩家願意掏多少錢買顯卡?調查指出,有超過四分之一(27%)的玩家最高預算落在699美元(約新台幣22,800元)以內,另有25%的人只願意出到500美元(約新台幣16,300元)。

受限於預算,不少玩家轉往二手市場尋找替代方案,45%的受訪者表示願意買二手或前一代顯卡,22%的人則靠價格追蹤工具等待「甜甜價」出現。

至於什麼時候才會升級?39%計畫等1~2年後才換卡,37%則抱持「用到壞為止」的心態,只有真正壞掉才考慮更新。

當被問到哪款卡最具CP值,27%選擇RTX 4070 Ti,也有人對前代Ampere架構的RTX 3070依然滿意;至於AMD剛推出的RX 9070 XT,僅13%的玩家青睞。

另一方面,雲端遊戲與AI技術的興起,也讓玩家對硬體升級有不同想法。若延遲問題獲得解決,有62%的玩家願意全面轉向雲端遊戲平台,42%表示只要AI或雲端運算能達到效能需求,他們未來可能完全不再換顯卡。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ARM 全新 Prime 核心「Travis」曝光,提升 IPC 表現、運作更高效

作者 KKJ
2025年6月28日 10:30
聯發科新晶片採用ARM最新 Travis 核心,其 Travis 核心的IPC表現備受矚目。透過提升每時脈周期的指令執行數,有望帶來更高的能源效率與使用體驗。Fdfc48da0133185b9cb289d1b1493b6a

日前聯發科新一代旗艦晶片 Dimensity 9500 現身 Geekbench 測試平台,首次揭露 ARM 最新 CPU 核心「Travis」的運作狀況。雖然其時脈為 3.23GHz,並未突破 4GHz 大關,但據中國爆料者「數碼閒聊站」表示,Travis 預計將於 9 月正式發表。

Travis 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是「IPC 表現」,也就是「每時脈周期的指令執行數」(Instructions Per Cycle)。IPC 值若提升,代表同樣的工作能在更低時脈下完成,這也可能象徵行動晶片業界長年追逐的高 GHz 戰爭逐漸趨緩。雖然實際效能受多重因素影響,但整體而言,IPC 改善將帶來更高的能源效率與使用體驗。

根據目前資訊,Travis 的 IPC 將有「雙位數百分比」的成長,意味著在相同時脈下的實際效能顯著提升。這對行動裝置來說尤為關鍵,因為時脈越高、電壓也需提高,而功耗與發熱會以電壓平方成長,進一步影響續航與溫控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Travis 核心也支援 ARM 的「可擴展矩陣擴展技術」(SME, Scalable Matrix Extension),這對於當前熱門的 AI 推論運算,以及圖像、音訊等訊號處理工作負載來說,將提供顯著加速。

根據曝光資訊,天璣 9500 採用 1+3+4 架構,包含 1 顆 Travis 核心、3 顆神秘的 Alto 核心與 4 顆 Gelas 核心,其中 Gelas 被認為是下一代 Cortex-A7xx 的繼任者。GPU 部分則採用 ARM 最新代號為「Drage」的設計,將以「Mali-G1」品牌對外推出。

另外,ARM 也將全面重整旗下 CPU 品牌架構,「Cortex」將逐步停用,並依應用場域拆分為多個子品牌:如「Lumex」針對行動裝置、「Niva」面向 PC、「Zena」應用於車用平台、「Neoverse」主打伺服器市場,「Orbis」則聚焦物聯網裝置。

ARM 已在今年的 Computex 2025 中簡要展示 Lumex 計算子系統(CSS)架構的預覽,更多細節預計於下半年陸續公開。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傳PS6與次世代Xbox預計2027年登場,UDNA架構加持、GPU效能僅提升約20%

作者 KKJ
2025年6月28日 09:30
次世代主機傳聞不斷,PS6與新Xbox或於2027年問世,採用AMD的UDNA架構GPU。雖然光柵化效能提升有限,但光線追蹤能力有望翻倍,UDNA架構將成關鍵。Eec37c2eee392026ba510b0213a30026

雖然當前世代主機(PS5與Xbox Series X|S)仍在熱賣中,但有關下一代主機的傳聞已悄悄浮出水面。根據最新爆料,Sony 與 Microsoft 預計將於 2027 年推出新一代主機,並將採用 AMD 最新的 UDNA 架構 GPU。

知名爆料客 Kepler(日前也曾揭露 PS6 掌機消息)指出,PS6 與新 Xbox 將從目前的 RDNA 架構升級至 UDNA。雖然效能有提升,但幅度不算驚人:光柵化效能提升約 20%,光線追蹤運算能力則有望達到兩倍以上。

不過,與現有主機類似,新機型仍不會搭載 3D 快取(3D Cache),這對曾期待更高階配置的粉絲來說可能略感失望。先前一度有傳言稱次世代主機將導入類似桌機處理器的 3D 快取技術,強化遊戲效能。

儘管整體硬體規格進步有限,AI 運算與圖像升頻(AI Upscaling)技術將成為重點。PS5 Pro 已開始導入自家開發的 PSSR(PlayStation Spectral Super Resolution),下一代主機勢必會進一步深化 AI 相關應用,彌補硬體升級幅度不大的問題。

2027 年雖然看似遙遠,但從目前傳聞來看,Sony 與 Microsoft 的下一波主機戰爭已經悄然展開。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Apple 新一代 M5 iPad Pro 傳秋季登場,螢幕供應鏈啟動量產

作者 KKJ
2025年6月28日 08:30
蘋果 M5 iPad Pro 傳聞不斷,OLED 面板已量產!預計 M5 晶片將帶來效能大躍進,新款 iPad Pro 備受期待。1b17c940e62d90933124a2a78d0cd393

根據韓國《ZDNet Korea》的報導,Apple 即將推出的新一代 M5 晶片版 iPad Pro,所搭載的 OLED 顯示面板 已於近期進入量產階段,預計將於 2025 年 10 月正式發表。這也意味著 M5 iPad Pro 的推出時程,正逐步接近。

OLED 面板已開始量產,新品準備進入最終階段

據了解,iPad Pro 所採用的 OLED 面板已於初夏正式啟動量產。雖然起步時間略晚,但若此次面板設計與現行機種相近,並未大幅更動顯示技術,則可減少前期備貨時間,符合 Apple 一貫的供應鏈時程規劃。

從過往慣例來看,Apple 通常會於秋季舉辦產品發表會,9 月以 iPhone 為主角,10 月則可能推出 iPad 與 Mac 等系列新品。預計 M5 iPad Pro 將成為 10 月重點之一。

M4 發表節奏特殊,M5 回歸常規時程

Apple 在 2024 年 5 月首度推出搭載 M4 晶片的 iPad Pro,成為 Apple Silicon 首款導入該晶片的裝置,甚至早於 Mac 系列,打破先前的產品更新節奏。而本次的 M5 則預期會回歸傳統下半年更新節奏。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亦曾在 2024 年底預測,M5 iPad Pro 將於 2025 年下半年量產,與目前量產 OLED 螢幕的時間線相符。

根據先前外洩消息指出,M5 iPad Pro 已於 2025 年 3 月進入「進階測試」階段,意味產品規格與功能早已底定,只待進入大規模生產與上市前最後測試流程。

M5 處理器為重點升級,外觀與螢幕或無明顯變動

目前預期 M5 iPad Pro 將維持現有的 11 吋與 13 吋兩種尺寸,外觀設計與目前 M4 機種相近,主要升級集中在 M5 晶片效能提升。螢幕部分依然使用 OLED 顯示技術,並維持現有供應商策略。

目前 Apple 依賴三星提供 11 吋 OLED 面板、LG 提供 13 吋版本。新一代機型將持續由這兩家公司供應不同尺寸面板,但雙方將交叉擴大供應範圍,以降低單一廠商產能波動可能造成的供貨風險。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昨天以前首页

豐田章男再度引發爭議:一台電動車的污染相當於三台油電車?

作者 KKJ
2025年6月27日 15:00
豐田章男再度引發爭議:一台電動車的污染相當於三台油電車?06812df20f5fc7284b0eafb0976f2c02

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近日再度針對電動車(EV)的環保效益提出質疑,引發業界熱議。他強調,全面推動電動車並非最佳解方,也不該急於淘汰內燃機,否則將對汽車產業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數百萬個就業機會可能因此消失。

在環保層面,他主張電動車的實際污染程度仍高於油電混合車,甚至直言:「一台電動車的污染,等同於三台油電混合車。」他指出,自1997年推出首代Prius以來,豐田全球銷售油電車累積已超過2700萬輛,所節省的碳排量相當於900萬輛純電車的表現。

他更進一步警告,日本若生產這麼多電動車,在依賴燃煤發電的情況下,恐怕不減碳反增碳。

儘管如此,豐田章男也強調,油電車並非唯一解方,豐田仍將持續投入開發多元動力系統,包括純電車(EV)、插電式油電車(PHEV)、氫燃料電池車(FCEV),以及全新一代高效能汽油與柴油引擎。

不過他的說法也引來不少專家反駁。研究指出,雖然電動車在生產階段因為電池原料開採與製程,確實會產生較高碳排放,但上路後隨著行駛里程增加,將逐步「償還」碳債,整體碳排放遠低於傳統車款。

尤其隨著全球再生能源比重提升,電動車的使用過程也會愈來愈乾淨,加上車廠積極發展低碳電池技術,碳排優勢有望進一步擴大。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Google Gemini Android即將推出更新:可以幫你處理簡訊、撥打電話,即使關閉應用程式也照樣能用

作者 KKJ
2025年6月27日 10:30
Google Gemini Android即將推出更新:可以幫你處理簡訊、撥打電話,即使關閉應用程式也照樣能用F5b89f9c42d374b98254836f4dabeeee

 

Google 日前透過 Android Authority 發表聲明,針對即將於 7 月 7 日釋出的 Android 版 Gemini 更新進行說明,釐清外界對隱私權的疑慮。公司表示,就算使用者選擇關閉「應用活動」功能,依然可以透過 Gemini 處理簡訊、撥打電話與設定計時器等日常任務。

Gemini 是 Google 推出的 AI 助理服務,這次的更新將擴大其適用範圍。根據先前預告,不論「應用活動」是否開啟,Gemini 都能協助使用者處理與手機通訊與工具類應用相關的工作,例如 WhatsApp、電話、簡訊等功能。

Google Gemini Android即將推出更新:可以幫你處理簡訊、撥打電話,即使關閉應用程式也照樣能用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不少使用者對於隱私的關注。有不少人擔心在關閉應用活動追蹤後,Gemini 是否仍會存取個人資料或手機功能。對此 Google 解釋,此次更新反而是「對使用者更有利」的改進。

官方表示,在關閉應用活動的狀態下,Gemini 不會審查使用者的對話紀錄,這些資料也不會被用來訓練或改善 AI 模型。而若想進一步關閉 Gemini 與手機應用的連動功能,也可以直接造訪 https://gemini.google.com/apps 進行設定。

Google Gemini Android即將推出更新:可以幫你處理簡訊、撥打電話,即使關閉應用程式也照樣能用

目前如果關閉 Gemini 的應用活動功能,像是撥打電話、發送 WhatsApp 訊息等指令也會一併被禁用。但 7 月 7 日起的更新將改變這項限制——即使在隱私模式下,Gemini 也能如同個人助理般繼續執行指令,卻不會留下記錄或回傳資料給 Google。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五年沒推新作的《動物森友會》要來了?神秘貼文引爆玩家猜測

作者 KKJ
2025年6月26日 16:30
任天堂《動物森友會》貼文引發新作猜測!玩家社群熱議是否暗示全新《動物森友會》續作,或為新主機暖身?粉絲期待值爆表。A18998dd7d86b64c82569025f70843b4

美國任天堂(Nintendo of America)近日在官方社群平台發出一則《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相關貼文,原意為傳達悠閒療癒氛圍,卻意外引爆玩家社群熱烈討論與「腦補」,紛紛猜測是否有新作正在秘密開發中。

這則貼文並未附上任何關於新作的文字線索,圖片內容為《動森》村民坐在窗邊聽音樂,畫面構圖與知名 YouTube 音樂直播「Lofi Girl」極為相似,被視為對該頻道的致敬之作。

五年沒推新作的《動物森友會》要來了?神秘貼文引爆玩家猜測
然而,網友反應卻與貼文本意「放鬆療癒」大相逕庭——不僅留言區炸鍋,還有人解析畫面細節、推敲發文時間與主題背景,紛紛揣測是否暗示《動森》系列即將推出全新續作或衍生作品。

粉絲瘋猜:音樂遊戲版動森?還是新平台暖身?

有玩家認為,這可能是任天堂為 Switch 2 主機鋪陳新一波話題;也有人分析此貼可能暗示會推出《動物森友會》風格的音樂節奏遊戲,甚至結合 Lofi 音樂進行療癒系互動體驗。

還有熱情網友表示:「這一定是動森新作前的鋪梗預熱」、「2020 年《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已經過了五年了,是時候該來個驚喜了!」

截至目前,任天堂尚未對相關推測作出任何回應,也未宣布任何與《動物森友會》新作相關的開發計畫。不過考慮到《集合啦!動物森友會》自 2020 年推出後銷量突破 4,400 萬套,是 Switch 上最受歡迎的遊戲之一,確實具備推出續作的市場潛力。

隨著 Switch 新機的呼聲越來越高,若任天堂選擇以《動森》新作作為發表會壓軸,絕對能吸引全球玩家目光。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iPhone 17 Air 螢幕解析度疑似從 iOS 26 測試版桌布洩露,新機型尺寸也浮出檯面

作者 KKJ
2025年6月26日 14:45
iOS 26測試版洩漏iPhone 17 Air螢幕解析度資訊,驗證了超薄iPhone 17 Air的傳聞。桌布解析度暗示了新款iPhone的規格,與分析師對iPhone 17 Air的預測吻合。0491923653767444583c226587bdc41a

蘋果日前釋出 iOS 26 第二版開發者測試,結果意外流出可能與即將登場的 iPhone 17 Air 有關的螢幕解析度資訊,也進一步驗證外界對這款傳聞中的「超薄 iPhone」的規格預測。

小丑魚桌布藏玄機,推測解析度為 2736 x 1260

根據《MacWorld》對 iOS 26 測試版進行深入檢視,其中一張新版「小丑魚」桌布的尺寸被標記為「420x912@3x」,代表實際顯示解析度為 2736 x 1260 像素。由於目前 iPhone 系列並無使用該解析度,外界推測這很可能對應尚未發布的 iPhone 17 Air。

雖然光是桌布解析度無法百分之百確認新品存在,但對於已流傳一段時間的 iPhone 17 Air(或稱 iPhone 17 Slim)傳聞無疑是一項有力佐證。

與郭明錤預測高度吻合

早在 2024 年 7 月,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就曾指出 iPhone 17 Air 將採用 2740 x 1260 像素解析度,與本次桌布資訊僅差 4 像素;他也提到新機將配備 6.6 吋 OLED 面板。此後多方傳聞也陸續指出,這款 iPhone 採用的可能是亮度比 iPhone 16 系列提升 30% 的 M14 顯示技術,並對是否支援 ProMotion 保持觀望。

這並非首次蘋果測試版中出現未公開產品的蛛絲馬跡。在本月稍早的 iOS 18.6 首版測試中,也曾有開發者發現與 Apple 標誌顯示解析度相關的代碼,被認為可能對應傳聞中的 Home Hub 裝置。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Exynos 2500 跑分揭曉:表現逼近 Snapdragon 8 Elite,但仍略遜一籌

作者 KKJ
2025年6月26日 11:00
三星Exynos 2500效能曝光,Geekbench跑分顯示其處理器效能直逼Snapdragon 8 Elite,但單核與多核表現仍有進步空間。5b355dcadb5b93c61b9eb32960d16648

三星下一代自研旗艦晶片 Exynos 2500 近日現身 Geekbench 6 測試平台,透過三組測試結果,揭露其處理效能接近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但在單核與多核表現上仍稍落後。

單核略低,多核差距更明顯

根據測試資料,Exynos 2500 的單核分數介於 2303 至 2356 分,多核則落在 8062 至 8076 分之間。相較之下,搭載於 Galaxy S25 Ultra 的 Snapdragon 8 Elite,單核為 2883 分,多核為 9518 分,顯示兩者間仍存在 500 至 1500 分左右的差距。

採用 3nm GAA 製程,配置 10 核心 CPU

Exynos 2500 採用三星最新 3nm GAA 製程,並整合 10 核心設計,包括:

  • 1 顆 Cortex-X5

  • 2 顆 Cortex-A725(2.74GHz)

  • 5 顆 Cortex-A725(2.36GHz)

  • 2 顆 Cortex-A520(1.8GHz)
    圖形處理方面,則搭載自家開發的 Xclipse 950 GPU。

Galaxy Z Flip 7 開始全面導入?

根據目前消息,三星可能計畫在即將發表的 Galaxy Z Flip 7 起,於全球市場全面採用 Exynos 2500,取代過往僅於部分市場(如歐洲)推出的雙平台策略。若成真,將是三星睽違多年後再次嘗試全面推行自家晶片。

Exynos 2500 跑分揭曉:表現逼近 Snapdragon 8 Elite,但仍略遜一籌

Exynos 2500 跑分揭曉:表現逼近 Snapdragon 8 Elite,但仍略遜一籌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三星先進製程再度受挫,1.4nm 延後至 2028 年、轉向全力衝刺 2nm

作者 KKJ
2025年6月26日 10:30
三星1.4奈米量產延後,凸顯其在先進製程良率上的挑戰。三星將全力聚焦2奈米製程,力求年底量產,以應對市場競爭,先進製程發展備受關注。28aad7e1402b385467208ebc0fe28ace

三星在高階製程節點的代工策略再度面臨挑戰。根據韓媒報導,原本預計 2026 年下半年動工的 1.4 奈米製程生產線,已確定延後,最快要等到 2028 年才有望量產。這不僅顯示三星在技術良率上的進展不如預期,也反映出其代工業務正進行重大重整。

3nm GAA 良率不佳,1.4nm 緊急喊卡

雖然三星是全球首家進入 3nm GAA 製程的業者,但良率始終無法達到理想標準,導致客戶信心不足。如今更傳出,三星已暫停在平澤二廠的 1.4nm 生產線建設,原訂 2026 年展開的計畫被推遲至 2028 年。

這也意味著,短期內三星在先進節點上的主力,將會集中在 2nm 工藝。

全力聚焦 2nm,年底量產、美國擴廠

儘管 1.4nm 遭遇瓶頸,三星在 2nm 製程方面似乎看到了希望。報導指出,2nm 良率已達樂觀水準,預計今年底將在韓國啟動量產,明年初也將擴展至美國產線。這也代表三星有望藉此穩住部分旗艦訂單,減緩與台積電、Intel 間的競爭壓力。

在 3nm 良率與先進製程接連不如預期的情況下,三星晶圓代工業務已連續多季虧損。據了解,三星內部已著手縮減該部門投資規模,進行資源重整,將更多資源集中投入更具可能性的 2nm 節點。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Switch 2 保護殼導致Joy-Con 一碰就掉,廠商反怪玩家「握姿不正常」

作者 KKJ
2025年6月25日 16:30
Dbrand Switch 2 保護殼引發Joy-Con易脫落爭議,Dbrand回應引發玩家不滿。玩家質疑Switch 2 設計與保護殼相容性,Dbrand的聲明被批評為傲慢。F2b5e806a2ad7feb01474f166cbe3433

最近部分已收到 Dbrand Killswitch 保護殼的 Nintendo Switch 2 玩家在 Reddit 上抱怨,安裝該保護殼後,只要單手拿著 Joy-Con,主機就可能意外脫落,引發廣大用戶熱議與產品安全疑慮。

根據一位網友的抱怨如下:

前幾天我看到一篇帖子,說的是 Joy-Con 很容易從設備上脫落,所以我想分享我自己也遇到的問題。首先,我按照 dbrand 的教學視頻,正確安裝了 Killswitch 的保護殼。我拆下了 Joy-Con,裝上了保護殼,然後裝上了 Joy-Con 的保護殼/保護套。我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如果我把手從 Switch 2 上取下來,Joy-Con 就會脫落。我玩完瑪利歐賽車後去撓鼻子,結果 Joy-Con 掉到我腿上了,而 Switch 2 沒有保護殼,這種情況從未發生過。」

也許我笨,裝錯了保護殼,但這肯定不正常,對吧?不裝保護殼的話,我可以用 Switch 不用擔心掉落,但裝上 Killswitch 保護殼後,我就非常擔心了。如果有人有任何建議,請留言。我喜歡這個保護殼的舒適度,但不喜歡 Joy-Cons 很容易脫落。」

Switch 2 保護殼導致Joy-Con 一碰就掉,廠商反怪玩家「握姿不正常」

Switch 2 保護殼導致Joy-Con 一碰就掉,廠商反怪玩家「握姿不正常」

這起事件起初只是個別回報,但隨著類似反應持續出現,讓 Dbrand 被迫兩度發表技術說明澄清。然而該公司最新一則聲明因語氣、嘲諷意味濃厚,反而讓輿論火上加油。

工程缺陷還是設計盲點?Dbrand 說這是「你的握法太奇怪」

根據 Dbrand 解釋,Switch 2 原廠設計在 Joy-Con 與主機之間保留約 0.5mm 空隙,目的是防止玩家在未按下釋放鍵時誤卸手柄。Killswitch 保護殼則剛好「填補」了這個縫隙,使得 Joy-Con 和主機形成緊密結構,改變原本的受力點。

當使用者單手握住 Joy-Con 並將主機水平放置時,保護殼邊緣可能直接傳導扭力至卡榫,導致比裸機情況更容易觸發脫落機制。

然而 Dbrand 在最新聲明中堅稱:「除非你是模仿網紅影片刻意擺怪姿勢,否則不會發生這問題。」甚至將這種測試行為比喻為「往可樂裡丟曼陀珠」,試圖將焦點導向「玩家使用錯誤」。

公司同時承認部分保護殼存在約 0.12mm 的製造公差問題,表示已針對 7 月生產批次提高檢測標準,但也強調即便公差改進後,若用戶持續以「單手握持+水平放置」這類「極端情境」使用,仍有可能觸發 Joy-Con 自動鬆脫。

玩家反擊:「我只是單手喝個水,不算奇怪的姿勢吧」

Dbrand 此番「嘴硬式回應」也引爆玩家不滿。有用戶在 Reddit 上怒批:「單手拿 NS2 很常見好嗎?誰不用一隻手喝水、回訊息?」也有玩家指出兒童手掌本來就小,若設計不能容錯,怎麼能怪消費者?

不少人更聯想到 2010 年 iPhone 4「天線門」事件,當時賈伯斯回應信號問題時曾說:「你不要這樣拿手機就好了。」結果反遭輿論反噬,成為蘋果公關史上的一大污點。

事實上,這並非 Dbrand 首度捲入爭議。2023 年他們推出一款類《薩爾達傳說》的貼紙,暗藏「去死吧律師」的符文訊息;2021 年還曾在販售 PS5 第三方主機殼時公開挑釁 Sony:「有本事來告啊。」最終雖被 Sony 法務壓下產品,但公告卻寫道「去您母親的特斯拉」。

這種「自帶罵人濾鏡」的品牌風格,讓 Dbrand 贏得不少反骨族支持,但在面對產品本身品質爭議時,這類語帶諷刺的應對方式卻逐漸失靈,不少原本中立的使用者也轉向批評。

目前 Dbrand 表示,若有使用者在「正常使用」情境下確實遭遇 Joy-Con 掉落情形,可聯繫客服進行售後處理。不過公司仍不忘補上一句:「其他沒在玩可樂爆炸實驗的正常玩家,抱歉讓你們看了一場鬧劇。」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小米AI眼鏡發表在即:導入AI辨識、手勢操控,挑戰未來互動型態

作者 KKJ
2025年6月25日 14:30
小米AI眼鏡終於官宣!這款AI眼鏡被譽為「下一代個人智慧裝置」,搭載AI技術,預期將帶來革命性的智慧互動體驗。0913b644cd500a1c207581b1b740e988

小米歷時多時醞釀的AI眼鏡終於正式官宣,預告這款「下一代個人智慧裝置」將於明晚舉行的新品發表會中正式亮相。

事實上,這款眼鏡早在去年就曾有相關爆料流出,直到現在小米才首度公開相關訊息。根據爆料內容,小米AI眼鏡定位類似Meta與Ray-Ban聯名推出的智慧眼鏡,也就是目前全球銷售表現最突出的AI眼鏡之一。

小米AI眼鏡發表在即:導入AI辨識、手勢操控,挑戰未來互動型態

身為小米首款真正具備AI能力的智慧眼鏡,新品採用雙晶片架構,內建鏡頭,預期可實現與Meta雷朋相仿的拍攝效果,並透過鏡頭感知現實環境。據傳,小米AI眼鏡將具備類似Apple Vision Pro的功能,如透過AI辨識物品、自動識別餐廳名稱、價位與評分等資訊,增添許多日常應用上的智慧化互動。

此外,產品並未搭載螢幕,因此主要互動方式預料會以觸控與語音為主,也可能輔以AI驅動的手勢操作,不過這樣的互動設計仍需克服誤觸或誤判的挑戰。

外傳這款AI眼鏡是小米與中國的歌爾(GoerTek)公司合作開發,包含AI演算模組、音訊耳機元件與鏡頭模組,並將以小米自有品牌推出(而非米家系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Switch 2 首發大作《瑪利歐賽車 世界》HDR 效果,遭專家質疑是「假HDR」峰值亮度未達標

作者 KKJ
2025年6月24日 16:30
任天堂Switch 2《瑪利歐賽車世界》爆出假HDR爭議!專家分析顯示,其HDR效果實為SDR轉換,並非原生HDR,未能充分展現HDR的優勢。20279a8cfff5b190721b0bb52b27ad32

自從任天堂 Switch 2 本月初正式發售以來,不少玩家與實況主對其螢幕顯示效果提出質疑,尤其在 HDR 表現上與預期有明顯落差。近日,一份由顯示技術專家 Alexander Mejia 發布的分析報告更進一步指出,《瑪利歐賽車世界》可能採用了所謂的「假 HDR」技術,峰值亮度遠低於標準,也未真正利用 HDR 所提供的寬廣色域與亮度優勢。

Alexander Mejia 曾負責為 Xbox Series X 與 Unreal Engine 開發 Dolby Vision HDR 解決方案,具備相當深厚的顯示技術背景。他指出,Switch 2 所採用的 HDR 處理流程,其實仍以 SDR(標準動態範圍)為主軸,只是在最後影像輸出階段套用色彩與亮度的轉換映射,屬於非原生 HDR,技術上稱為 tone-mapping over SDR,亦即「偽 HDR」。

Switch 2 首發大作《瑪利歐賽車 世界》HDR 效果,遭專家質疑是「假HDR」峰值亮度未達標

實測數據顯示,《瑪利歐賽車世界》即使將主機亮度設定為最高 10,000 尼特,實際遊戲畫面峰值亮度也未曾突破 950 尼特;任天堂內建的測試圖像更僅約 500 尼特左右。更令人失望的是,遊戲所使用的色域仍停留在 Rec.709,也就是傳統 SDR 色域,完全未發揮 HDR 通常應具備的 Rec.2020 廣色域特性。

Mejia 直言:「《瑪利歐賽車世界》的 HDR 表現顯示,即便是國際一線大廠,仍未真正重視 HDR 技術的潛力與本質。」他認為,理想的 HDR 應從開發初期便整合進整體流程,而非事後以補強方式導入。他並指出,許多開發團隊至今仍認為 HDR 調校困難,因此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成果。

Switch 2 首發大作《瑪利歐賽車 世界》HDR 效果,遭專家質疑是「假HDR」峰值亮度未達標

這份技術分析也與先前多位 YouTube 顯示技術頻道主的觀察一致。雖然 HDR 是現代顯示技術的重要賣點之一,但真正落實並不簡單,而《瑪利歐賽車世界》這起案例則再次提醒玩家:「支援 HDR」不代表就能帶來真正的 HDR 體驗。

至於未來是否會透過韌體更新改善或補強 HDR 實作,目前任天堂尚未發表正式聲明。不過對於一款作為 Switch 2 首波主打作品的遊戲而言,這樣的顯示表現確實讓不少玩家感到失望。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傳三星 Galaxy S26 全系列升級 16GB 記憶體,iPhone 18 明年仍維持 12GB

作者 KKJ
2025年6月24日 15:30
三星 Galaxy S26 系列傳聞將全線升級至 16GB 記憶體,藉此強化 AI 效能。記憶體升級預計將提升 Galaxy S26 系列的市場競爭力,值得關注。Eb0ea2eaa0aadcc60ba5e43918cea96f

在 Galaxy S24 系列因為規格「縮水」遭到不少批評後,三星已於今年推出的 Galaxy S25 系列中,將全系列記憶體提升至 12GB,不過像韓國、中國等地的 Galaxy S25 Ultra 則進一步配備了 16GB 記憶體。根據外媒 Wccftech 的報導,隨著生成式 AI 與端側 AI 功能逐漸普及,手機對記憶體容量的需求正快速上升。

爆料人 @Jukanlosreve 援引麥格理研究(Macquarie Research)資料指出,三星預計在 2026 年初推出的 Galaxy S26 系列,將全線升級為 16GB 記憶體,就連標準款機型也會搭載,藉此強化 AI 執行效能與多工處理能力。

傳三星 Galaxy S26 全系列升級 16GB 記憶體,iPhone 18 明年仍維持 12GB

相較之下,蘋果方面短期內不打算提高 iPhone 的記憶體配置。儘管 iPhone 17 系列預計在今年底問世,其中高階機型有望升級記憶體,不過一般版本預期仍停留在 8GB,而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的說法,明年的 iPhone 18 系列即使全面採用 12GB 記憶體,但在數據上仍略遜於對手。

從整體趨勢來看,生成式 AI 所需的運算與記憶體資源已成為手機規格演進的重要推手。報導認為,三星此番升級策略有望帶動 Galaxy S26 系列在接下來幾季的銷售表現。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中國首款6nm自研GPU「G100」跑分曝光,效能約當GTX 660 Ti

作者 KKJ
2025年6月24日 15:00
中國首款6nm自研GPU「G100」跑分曝光,效能約當GTX 660 TiD299e1e861871cc4c4a5d7127bb89346

中國GPU新創公司「砺算科技」近日宣布,歷時超過三年開發的首款自研架構GPU晶片「G100」正式完成點亮。這顆號稱擁有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GPU,採用自研的 TureGPU 架構,並使用台積電6nm製程,主打高效能圖形算繪與AI加速運算。官方宣稱其效能對標NVIDIA GeForce RTX 4060,預計近期將進行更詳細測試並送樣給合作夥伴。

不過,不久後就有眼尖網友在 GeekBench 測試資料庫中發現了G100的蹤跡。從識別資訊來看,該型號為「砺算7G100系列」,配備32個計算單元、基本時脈為300MHz(最高時脈尚未揭露),顯示記憶體僅256MB,整體規格仍顯得相當基礎。

中國首款6nm自研GPU「G100」跑分曝光,效能約當GTX 660 Ti

此次測試平台搭配AMD Ryzen 7 8700G處理器、64GB DDR5-4800記憶體、七彩虹B650M主機板,執行OpenCL通用運算項目後,總得分為15,524分。這個成績約等同於2012年推出的GeForce GTX 660 Ti,或是2015年的AMD R9 370,甚至僅略高於三星Exynos 2400這類行動裝置用GPU。

考量到G100目前仍處於初期調試階段,加上採用全新架構,無論是系統偵測還是跑分支援,現階段都難以完整反映真實效能。這次跑分更多是開發進度的曝光,而非正式表現的參考依據。

中國首款6nm自研GPU「G100」跑分曝光,效能約當GTX 660 Ti

儘管如此,G100仍是中國第一顆成功實作的6nm GPU晶片,具有高度象徵意義。此外,另一家中國GPU新創「摩爾線程」也預計於今年推出新一代GPU產品,意味著中國自研GPU市場正在逐步加快腳步,未來是否有望縮小與國際大廠間的差距,仍值得持續觀察。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iPhone Fold 預計2026年量產,蘋果折疊機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作者 KKJ
2025年6月24日 14:00
備受矚目的蘋果摺疊iPhone Fold傳出量產時間表!分析師預測iPhone Fold將於2026年夏季量產,摺疊螢幕規格率先敲定,引領摺疊手機新潮流。F92a64f70671632a219d8530a97e739b

傳聞已久的蘋果首款摺疊iPhone——iPhone Fold,終於出現量產時間表。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近日在X平台的說法,iPhone Fold預計將於2026年夏季正式進入量產階段,前期試產時程則預估落在2025年底。

郭明錤指出,富士康將主導生產流程,預計在2025年第三季末至第四季初啟動組裝,時機點與iPhone 17系列問世時間相近。由於iPhone一向以研發週期漫長著稱,摺疊機的開發同樣耗時,整體量產流程可能需將近一年時間。

iPhone Fold 預計2026年量產,蘋果折疊機進入最後準備階段

設計細節未定,螢幕規格率先敲定

儘管進入量產準備階段,但iPhone Fold的最終設計仍未定案。郭明錤透露,包含關鍵的鉸鏈結構等多項零件規格尚未完全定稿,目前僅摺疊螢幕已確定由Samsung Display供應,首批出貨量預估為700萬至800萬片。

市場分析認為,蘋果此舉代表其摺疊裝置開發已邁入最終階段,不僅硬體技術成熟,供應鏈整合也進展穩定,目標是在2026年前將這款備受期待的產品推向市場。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作業系統兩大巨頭終於碰面!比爾・蓋茲與Linus Torvalds罕見同框,出席微軟晚宴

作者 KKJ
2025年6月24日 09:30
比爾蓋茲與Linux之父世紀同框!微軟與Linux的歷史性一刻,象徵著作業系統發展的重要轉變,Linux的未來發展更令人期待。F8e04847dda44a4942dabb89861f6641

2025年6月22日傍晚,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Linux之父Linus Torvalds首度在公開場合並肩同框。這場由微軟Azure首席技術長Mark Russinovich舉辦的晚宴,意外成為作業系統史上兩位關鍵人物首次「破冰」的歷史性時刻。

消息由Russinovich親自在LinkedIn分享,照片中除蓋茲與Torvalds外,還有前Windows NT之父、大衛・卡特勒(David Cutler)。雖然晚宴細節未對外公開,但這兩位理念相左、歷來極少互動的大人物能同場出現,已足以成為一大科技圈話題。

作業系統兩大巨頭終於碰面!比爾・蓋茲與Linus Torvalds罕見同框,出席微軟晚宴

微軟與Windows的崛起

微軟成立於1975年,初期以撰寫BASIC直譯器為主,直到1981年為IBM個人電腦開發作業系統MS-DOS才真正奠定根基。隨後推出的Windows系列更在1990年代快速普及,成為全球主流的桌面作業系統。Windows的成功,很大一部分來自比爾・蓋茲推動的授權商業模式,使微軟得以與OEM廠商密切合作,大舉進攻消費市場。

這套封閉、生態緊密綁定的策略不僅帶來龐大營收,也讓微軟在1990年代末一度遭遇反壟斷訴訟。即便如此,Windows仍長期主導桌面市場,其使用者介面、應用生態與企業支援至今仍有深遠影響。

Linux的誕生與開源運動

與此同時,1991年時年僅21歲的芬蘭學生Linus Torvalds,為了替代學術UNIX系統Minix,在網路上公開一份名為「Linux」的作業系統核心。這項專案遵循GPL授權條款,允許任何人自由下載、修改與再散佈,迅速吸引全球開發者投入,逐步發展成完整的開源作業系統平台。

雖然Linux在一般消費者桌面應用上始終難以挑戰Windows,但在伺服器、超級電腦與嵌入式系統領域逐漸壯大,尤其Android作業系統更是以Linux為基礎,成為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行動平台之一。Torvalds本人則始終堅持開放、自由、協作的精神,也因此與微軟的封閉作風格格不入。

長年的理念對立

過去近30年間,微軟與Linux社群的衝突不斷。2001年時,微軟前執行長史蒂夫・巴爾默(Steve Ballmer)曾將Linux比喻為「癌症」,批評其授權模式危害商業軟體。而Torvalds則多次批評Windows設計不良、使用體驗差,甚至公開表示:「微軟不是邪惡的公司,他們只是做了一堆爛作業系統。」

直到2010年代,微軟才逐步放軟立場,不僅在Azure雲端服務支援Linux,更積極加入開源社群,甚至成為Linux基金會的白金會員。這一轉變讓許多人感到訝異,也使雙方的關係從對立走向合作——雖仍偶有批評聲音,但敵意已大為淡化。

歷史性會面,意義不言而喻

或許正因過往有太多隔閡,蓋茲與Torvalds始終未曾公開同台。這次在Russinovich牽線下的「晚宴同框」,雖然據說並未討論任何「核心」議題,但象徵意義仍相當濃厚。不僅反映兩陣營數十年來從衝突到合作的歷程,也讓全球開發者與科技觀察者感受到某種「世代交會」的時刻。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AMD全新UDNA架構曝光:光柵效能提升20%,光追與AI效能翻倍

作者 KKJ
2025年6月24日 09:00
AMD 全新 UDNA 架構細節曝光,預計 2026 年亮相,光線追蹤效能翻倍!這項 UDNA 架構不僅用於顯示卡,更可能成為次世代主機核心。2e1ca5ebd9ac1f20e1e1fd284cd72a27

AMD 下一代 GPU 架構「UDNA」近日有更多細節曝光,預計不只應用於未來的 Radeon 顯示卡,也會成為下一代 PlayStation 與 Xbox 主機的核心技術。根據爆料客 Kepler_L2 的說法,這套全新架構將於 2026 年亮相,並在第二季量產。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訊,每個光柵計算單元效能將提升約 20%,而光線追蹤與 AI 運算效能更有望提升達兩倍之多,整體性能預計會有更顯著的進步。

事實上,AMD 早在 2023 年 9 月就曾預告過名為「UDNA」的統一架構,整合現有 RDNA(圖形架構)與 CDNA(運算架構),用來統一未來產品線。此次是首次在新一代顯示卡上全面導入,代表 RDNA 架構即將走入歷史。

在製程部分,新一代 UDNA 顯示卡將採用台積電的 N3E 製程(第二代 3 奈米),與下一代 Ryzen 處理器相同,製造效能與能效表現備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 RDNA 4 架構的 Radeon RX 9000 系列顯卡仍缺乏旗艦型號,難以正面迎戰 NVIDIA RTX 50 系列。隨著 UDNA 架構問世,AMD 預計將重新推出對標 RTX 60 系列的旗艦級產品,成為品牌能否翻身的關鍵。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俄羅斯Telegram創辦人熱愛捐精,自曝有「106名子女」!未來千億財產將平均分配

作者 KKJ
2025年6月24日 08:30
俄羅斯Telegram創辦人自曝「106名子女」!千億財產將平均分配,遺產條件超嚴格84405d23e37269fbb056b5545078f8ae

以「俄羅斯版祖克伯」之稱聞名的Telegram創辦人帕維爾・杜洛夫(Pavel Durov),近日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自曝:他計畫將自己高達170億美元(約新台幣5,530億元)的資產,平均分給「106位孩子」!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孩子中只有6位是他與伴侶親生,其餘100位則是透過捐精方式所生,遍布全球。

現年40歲的杜洛夫,1984年出生於前蘇聯,靠著掌握21世紀初的Internet熱潮創立加密通訊軟體Telegram而一舉成名。他在2016年首度進入《富比士》俄羅斯富豪榜,隔年移居杜拜,並於2021年以170億美元資產排名該國第八。

雖然坐擁龐大財富,杜洛夫私下生活卻極為簡樸。他長年吃素、不喝酒、不參加社交活動,衣著一律選擇黑色,熱愛健身並時常在採訪中大方展示訓練成果。最特別的是,他自稱過去15年以來都持續參與捐精行動,因此擁有超過百位孩子。

對於未來如何分配遺產,他也設下明確條件:所有孩子需等到30年後才能動用這筆遺產。他表示這樣安排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能學會自立、互相信任,而非依賴遺產過生活。

這項消息曝光後引發全球網友熱議,許多網友笑稱「自己可能是第107位孩子」,還有人開玩笑線上認父。不過也有人質疑這樣的「平均分配」未來恐怕會產生糾紛,認為這106位孩子之間的遺產大戲才正要上演。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WinRAR宣佈再度開賣「實體壓縮包」,老牌軟體跨界成潮牌

作者 KKJ
2025年6月23日 16:30
這才是真正的「壓縮包」!WinRAR手提包再度開賣,官方表示:可能是我們最貴的產品70e182aab930c6b27841708c0f53f0d9

曾經誰沒裝過 WinRAR?這款經典壓縮軟體最近竟然「跨界」推出手提包,而且一推出就搶翻天。由設計品牌 Tern 打造的「WinRAR Archive Messenger Bag」早在今年 2 月亮相後旋即售罄,官方近日宣佈將再次開放販售,預計 9 月開始出貨。

WinRAR宣佈再度開賣「實體壓縮包」,老牌軟體跨界成潮牌

這款手提包的造型直接取材自 WinRAR 的經典圖示 —— 一個彩色打綁帶的方形壓縮檔案,外型方正、具極高辨識度。包體設有單一硬質隔層,並採用磁吸扣設計封口,尺寸為 21.4 × 14 × 7 公分,屬於小型日用包。新版量產版本更新為可拆式背帶設計,讓使用者可視情境自由調整。

雖然這款「壓縮包」外型趣味十足,但價格也不太親民,開價 150 美元(約新台幣 4,900 元),大約等同購買五份 WinRAR 軟體授權。就連官方都自嘲這是最貴的 WinRAR 授權延伸品之一。

除了手提包,Tern 此次也獲得 WinRAR 官方授權,推出了包含牛仔褲、T-shirt、帽子等共九款週邊商品,但目前全數處於缺貨狀態,可見話題與買氣十足。

WinRAR宣佈再度開賣「實體壓縮包」,老牌軟體跨界成潮牌

WinRAR 雖然常年被戲稱為「免費軟體界的傳奇」,但這次靠創意授權讓自己在 Y2K 潮流中找到了新舞台。想收這顆「實體壓縮包」的朋友,可得提早卡位搶購了。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