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rtion Failed: File '/srv/www/ydfz.cn/public_html/feed.php'; Line '579'; Code '' 阅读疯子 ydfz.cn

56331 条 (56331 未读) 共 10

(50 未读)

T客邦

  • 固定链接 'Computex 2024:Nvidia 黃仁勳展示全新 GPU Blackwell、 GB200 GPU 在AI領域應用'

    Computex 2024:Nvidia 黃仁勳展示全新 GPU Blackwell、 GB200 GPU 在AI領域應用

    提交: June 2, 2024, 5:30am CST
    标签  [编辑]
    NVIDIA Keynote:黃仁勳揭示 AI 創新與 GPU 發展新紀元8876cf54f19b2a2ddea4e85fabd4ebbe

    NVIDIA Keynote 今日在台大綜合體育館舉行,由 NVIDIA CEO 黃仁勳親自主講。演講題目圍繞在 AI 的發展以及 AI 的綜合應用,包含演示了 NVIDIA Earth-2 等 AI 的實際終端運用。同時也秀出了 NVIDIA 接下來的 GPU 發展平台 Rubin,以及宣佈明年將發表 Blackwell Ultra。

    NVIDIA Earth-2 是一個生成式 AI 模型,其生成的解析度更高,速度比傳統物理方法快 1000 倍。黃仁勳表示,台灣的中央氣象署已經使用這些模型來預測颱風登陸地點,未來還可以模擬建築物周圍的氣流,預測如「下沖」現象,進而了解是否會對街道造成損壞或影響行人安全。

    會上黃仁勳演示了 NVIDIA Earth-2 氣候生成式 AI 模型,並表示未來可以更精確的預測各種氣候對地面層所產生的影響。 ▲ 會上黃仁勳演示了 NVIDIA Earth-2 氣候生成式 AI 模型,並表示未來可以更精確的預測各種氣候對地面層所產生的影響。

    這個模型結合了人工智慧、物理模擬和觀測數據,能夠準確預測極端氣候的影響。黃仁勳表示,NVIDIA 已經完成了 AI 的訓練,這過程不需要消耗過多的電力,展現了高效能和環保的特性。

    會上黃仁勳展示了今年全新發表的 GPU Blackwell,黃仁勳特別強調了遊戲顯卡(Gaming GPU)與工業用 GPU 之間的差異,詳細解釋了兩者在性能和應用上的不同之處,並展示了一整套 GB200 GPU,並通過一段精彩的影片演示了如何從一個 GPU 晶片打造出一整個 AI 工廠。

    黃仁勳親自展示出今年全新發表的 GPU Blackwell。 ▲ 黃仁勳親自展示出今年全新發表的 GPU Blackwell。

    據黃仁勳介紹,NVIDIA將堅持資料中心規模、一年節奏、技術限制、一個架構的路線,即堅持運用當時性能最強的半導體製程工藝,以一年為節奏更新產品,用統一架構覆蓋整個資料中心產品線。

    • 2024 年:Blackwell 晶片現已開始生產

    • 2025 年:推出 Blackwell Ultra 產品

    • 2026 年:推出 Rubin 產品

    • 2027 年:推出 Rubin Ultra 產品

    具體來看,Blackwell Ultra GPU(8S HBM3e 12H)與 Spectrum Ultra X800 將於明年推出。

    影片中詳細描述了 GB200 GPU 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展示了其強大的運算能力和靈活的擴展性,讓觀眾們真實地看到了 GPU 技術在各種工業應用中的巨大潛力,以及它如何推動 AI 領域的不斷發展。

    Computex 2024:Nvidia 黃仁勳展示全新 GPU Blackwell、 GB200 GPU 在AI領域應用

    透過影片、投影片結合實體,黃仁勳展示了 GB200 的各種使用方式。 ▲ 透過影片、投影片結合實體,黃仁勳展示了 GB200 的各種使用方式。

    黃仁勳的展示不僅展示了 NVIDIA 在技術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也讓人們對未來的技術應用充滿期待,其中一小段也揭示下一代 Nvidia GPU 將是 Rubin 平台,而明年將發表 Blackwell Ultra GPU。

    下一代 GPU 架構 Rubin 將於 2026 年推出,包括下列平台產品:

    • Rubin GPU(8S HBM4)

    • Vera CPU

    • NVLink 6 Switch:3600Gbps 速率,兩倍於 NVLink 5

    • CX9 SuperNIC:1600Gbps 速率

    • X1600 IB/Ethernet Switch

    Computex 2024:Nvidia 黃仁勳展示全新 GPU Blackwell、 GB200 GPU 在AI領域應用

    黃仁勳透露 2025 年將帶來 Blackwell Ultra,以及接下來 NVIDIA 將發展 Rubin 平台 GPU。 ▲ 黃仁勳透露 2025 年將帶來 Blackwell Ultra,以及接下來 NVIDIA 將發展 Rubin 平台 GPU。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Computex 2024:黃仁勳表示「AI 工廠」將掀起產業革命,新的運算時代開始'

    Computex 2024:黃仁勳表示「AI 工廠」將掀起產業革命,新的運算時代開始

    提交: June 2, 2024, 5:16am CST
    标签  [编辑]
    “AI 工廠”將推動軟體全端重塑,NVIDIA提供 Llama3 NIM 容器供使用者部署38b1e6f29c4f0d88b6711e008b7f0340

    在目前正在進行的黃仁勳 2024 台北電腦展主題演講上,黃仁勳介紹生成式人工智慧將推動軟體全端重塑,展示其 NIM(Nvidia Inference Microservices)雲原生微服務。

    CEO數學:GPU買得越多就省越多

    他在這次演講上談論起 GPU 比 CPU 更適合 AI 任務。憑藉 AI 晶片,NVIDIA單季利潤已經達到 140 億美元。

    「買的越多,省的就越多,」他開玩笑說。 「這就是所謂的CEO數學。雖然不準確,但卻是正確的。」

    他在這次主題演講中宣告「新的運算時代正在開始」,就像當年從PC到智慧手機的革命,並表示相同情況現在將再重演。

    Computex 2024:黃仁勳表示「AI 工廠」將掀起產革命,新的運算時代開始

    NVIDIA認為「AI 工廠」將掀起一場新的產業革命,黃仁勳認為生成式人工智慧將推動其全端重塑。

    NVIDIA Earth-2數位孿生模型

    他在現場展示了NVIDIA Earth-2數位孿生模型,表示這是一個生成式AI模型,以更高解析度生成,速度比傳統物理方法快1000倍。在台灣的中央氣象局,已經用這些模型預測颱風登陸地點,接下來可以模擬建築物周圍氣流,這個模型融合人工智慧、物理模擬和觀測數據,可以預測極端氣候的影響。

    Computex 2024:黃仁勳表示「AI 工廠」將掀起產革命,新的運算時代開始

    此外,影片左上角負責用中文介紹的「黃仁勳」其實也是他的數位孿生模型,他表示他只為影片寫了旁白台詞,剩下的是AI負責講中文。

    NVIDIA NIM微服務:協助企業快速部署生成式人工智慧

    為方便各種規模的企業部署 AI 服務,NVIDIA今年 3 月推出了 NIM(Nvidia Inference Microservices)雲原生微服務。

    Computex 2024:黃仁勳表示「AI 工廠」將掀起產革命,新的運算時代開始

    NIM 是一套經過最佳化的雲原生微服務,旨在縮短上市時間,並簡化生成式 AI 模型在雲、資料中心和 GPU 加速工作站的任何位置的部署。它使用行業標準 API,抽象化 AI 模型開發和生產包裝的複雜性,從而擴展開發者池。

    Computex 2024:黃仁勳表示「AI 工廠」將掀起產革命,新的運算時代開始

    GPU 加速的 NVIDIA NIM 微服務及雲端端點的全新目錄,適用於預先訓練的人工智慧模型,在經過最佳化調整後便可在雲端、資料中心、工作站及 PC 上數億個支援 CUDA 的 GPU 上運行,企業可使用微服務加速資料處理、客製化大型語言模型、推論、檢索-增強生成和 Guardrails,包括主要應用程式平台提供商 Cadence、CrowdStrike、SAP、ServiceNow 等廣泛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均有採用。

    官方製作了一個 llama3 大模型的 NIM 容器,現已上線NVIDIA官網,開放供全部使用者下載並任意部署。

    Computex 2024:黃仁勳表示「AI 工廠」將掀起產革命,新的運算時代開始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Computex 2024:ROG Ally X 掌機正式亮相,升級電池、記憶體,內建 1TB SSD,建議售價 25,999 元'

    Computex 2024:ROG Ally X 掌機正式亮相,升級電池、記憶體,內建 1TB SSD,建議售價 25,999 元

    提交: June 2, 2024, 4:46am CST
    标签  [编辑]
    華碩在 Computex 前夕,正式發佈新款掌機 ROG Ally X,除了改為黑色外觀之外,在硬體規格與使用體驗方面也進行了多處的改進。95c2c16768b4edba8d4680969809728e

    雖然相關資訊早已提前被電商洩露,不過華碩仍如期在 Computex 前夕,正式發佈新款掌機 ROG Ally X,除了改為黑色外觀之外,在硬體規格與使用體驗方面也進行了多處的改進。

    Computex 2024:ROG Ally X 掌機式亮相,升級電池、記憶體,內建 1TB SSD,建售價 25,999 元

    ROG Ally X 掌機核心沿用 AMD Ryzen Z1 Extreme 處理器,效能達 8.6 TFLOPS,配備 7 吋 120Hz FHD 顯示面板,支援 FreeSync Premium 技術並具備 500 尼特亮度,本次主要針對儲存空間、記憶體和電池續航力進行升級,也增進了人體工學、散熱和連線能力。結合優化後的 Armoury Crate SE 1.5 控制中心系統,可提供自訂遊戲庫,並內含 Xbox Game Pass Ultimate 會員三個月,

    在儲存空間方面,內建儲存從 512GB 升級至 1TB 大容量 SSD,方便玩家將眾多喜愛遊戲帶著走;主機板亦重新設計,配備 M.2 2280 介面規格插槽,玩家想要升級 SSD 更為便利。同時,系統記憶體也從 16GB 提升到 24GB 的 LPDDR5X 雙通道記憶體。對於玩家最關心的續航力,ROG Ally X 配備了 80 Wh 電池,為原先的兩倍,為目前市場上最大電池容量的掌機,不過也因此重量比前代多出 70g,整機重量為 678g。

    Computex 2024:ROG Ally X 掌機式亮相,升級電池、記憶體,內建 1TB SSD,建售價 25,999 元

    另外,ROG Ally X 外殼並非單純地改色而已,雖然外觀看起來十分雷同,按鍵布局也一樣,不過確實華碩有進行過修改,其長、寬尺寸與初代 ROG Ally 略有差異,按鈕和搖桿排列更為符合人體工學,扳機鍵傾斜使易按度提升;機身背後的自定義 M1/M2 鍵縮小,降低誤觸率;搖桿模組可承受 500 萬次循環(前代為 200 萬次),並配備堅固彈簧,十字鍵耐用度強化,為格鬥和復古遊戲提供精確的八向指令輸入。I/O 則以雙 USB Type-C 取代 XG Mobile 連接埠,其中一個相容於 Thunderbolt 4,可支援第三方擴充基座或外接顯示卡,實現更廣泛的相容性。

    兩組 USB-C 皆支援 DP1.4 及 PD 3.0,左為 USB 3.2 Gen 2 接口;右為 USB 4接口,相容於 Thunderbolt 4 傳輸規格。 ▲ 兩組 USB-C 皆支援 DP1.4 及 PD 3.0,左為 USB 3.2 Gen 2 接口;右為 USB 4接口,相容於 Thunderbolt 4 傳輸規格。

    M1 及 M2 兩顆背鍵縮小,可避免誤觸。 ▲ M1 及 M2 兩顆背鍵縮小,可避免誤觸。

    為配合大容量電池配置,ROG Ally X 採用尺寸縮小 23% 的新風扇,利用厚度薄 50% 的風扇葉片改善氣流;風扇外殼中的兩個新通道,將空氣引導至上方邊緣的第三個排氣口。散熱方案進化,使通過裝置的風量增加 24%,不僅為內部組件散熱,還為觸控螢幕降溫多達 6°C,方便玩家以任何姿勢,長時間舒適遊玩。

    內部風扇亦重新計,尺寸縮小,但風力提升。 ▲ 內部風扇亦重新設計,尺寸縮小,但風力提升。

    ROG Ally X 建議售價為 NT$25,999;即日起全通路開放預購,7 月正式上市,年底前買 ROG Ally X 電競掌機,登錄再送 3 個月 PC Game Pass 序號,ROG 護照會員加碼送 6 個月,最高享  1 年 Game Pass 暢玩資格(價值 NT$2,396)。

    Computex 2024:ROG Ally X 掌機式亮相,升級電池、記憶體,內建 1TB SSD,建售價 25,999 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淘寶PLUS」跨境免運門檻破天荒!淘寶 618 期間 99 人民幣就免運+稅費全包'

    「淘寶PLUS」跨境免運門檻破天荒!淘寶 618 期間 99 人民幣就免運+稅費全包

    提交: June 2, 2024, 1:00am CST
    标签  [编辑]
    淘寶 618 熱烈開跑中!第二波折扣段自 5 月 31 日 20:00 至 6 月 20 日止,將提供消費者更豐富的跨境商品、台灣專屬 5 重優惠疊加與升級版物流體驗,讓買跨境跟買本地一樣簡單無負擔。F33e915cc9301669fc8ecb3651db7198

    淘寶 618 熱烈開跑中!第二波折扣段自 5 月 31 日 20:00 至 6 月 20 日止,將提供消費者更豐富的跨境商品、台灣專屬 5 重優惠疊加與升級版物流體驗,讓買跨境跟買本地一樣簡單無負擔。

    文章目錄

    淘寶 30 日宣布,即日起「淘寶PLUS」破天荒下殺包郵免運門檻至 99 人民幣,更加碼「5重優惠疊加方程式」,台灣消費者除了活動商品立減 85 折或天貓淘寶平台商品跨店滿減每滿人民幣 300 立減 50 元無上限等全平台優惠外,更可獨家專享「淘寶618全民瓜分百萬大獎」、「新淘友不限金額首購抽東京來回機票」等抽獎活動,萬元百貨購物金、iPhone 15、機票週週驚喜抽,將大獎帶回家!透過7-ELEVEN、全家便利商店取貨,也有機會獲得咖啡、霜淇淋等優惠;若使用VISA、中信銀行、聯邦銀行等支付也能享折扣優惠!

    「淘寶PLUS」免運價首度下殺 99 人民幣

    瞄準台灣消費者最愛的「免運」補貼體驗,淘寶新手入門神器「淘寶PLUS」包郵免運到台服務門檻破天荒下殺 99 元人民幣!即日起至 6 月 20 日,只要在淘寶 PLUS 專區或購買標註淘寶 PLUS 的商品,不僅可享 99 人民幣包郵免運優惠,還有 24 小時客服提供服務。

    淘寶618 5重優惠疊加再疊加 第 1 重「全平台無上限折扣」

    即日起至 6 月 20 日 23:59 期間 618 活動商品只要下單立馬 85 折,或天貓淘寶平台商品合計跨店滿人民幣300立減50無上限。

    第 2 重「淘寶618全民瓜分百萬大獎」

    5 月 31 日 20:00 至 6 月 20 日 23:59 期間,更祭出「淘寶618全民瓜分百萬大獎」活動,即日起至5月31日19:59前,下單前先進入淘寶618全民瓜分百萬大獎活動頁面,即可參與抽最高人民幣618紅包活動。

    此外,在淘寶 618 期間,只要消費金額累積達到人民幣 618 元,就能再登錄抽獎(活動共三波,每波只要滿人民幣 618 元即可登錄抽獎),最大獎包括總價值人民幣 10,000 元的紅包折扣碼、iPhone 15、機票兌換券,還有 16 大零售通路及餐飲禮券、7-ELEVEN 數位禮券和物流紅包等豐富獎品等你拿!

    第 3 重「新用戶專屬大禮包」

    即日起註冊淘寶即可獲得直郵立減人民幣 30 元運費、刷卡免 3%手 續費,下單選擇 7-ELEVEN 取貨再送新台幣 50 元購物金,至 6 月 20 前,首次下單再抽東京來回機票。

    第 4 重「超取好康再加碼」

    5 月 31 日 20:00 至 6 月 20 日期間下單選擇官方直郵並使用超商取貨,即可免費升級享稅費全包及售後必保超優質尊榮服務。7-ELEVEN 取貨的淘友再享中杯熱美式兌換券一張(6 月 4 日前,限量 30,000 杯)或 7-ELEVEN 購物金(6 月 5 日至 6 月 20 日)。而選用 7-ELEVEN 取貨的新用戶,再加碼送 50 元購物抵用券(限量 10,000 份)。

    第 5 重「刷卡省更大」

    淘寶 618 期間 Visa、中信免刷卡手續費券天天抽,折抵無上限,買越多省越多!Visa 與聯邦賴點卡每天也將祭出更多不同折扣優惠券,選對信用卡結帳,折扣疊加更瘋狂。此外,金豆也能兌換刷卡免 3% 券。

    「淘寶PLUS」跨境免運門檻破天荒!淘寶 618 期間 99 人民幣就免運+稅費全包

    淘寶618 購物筆記完整公開!
    • 購物筆記 1:淘寶618熱烈開跑中!
      • 5月31日20:00至6月20日23:59,活動商品官方立減85折起,或淘寶與天貓平台跨店滿減無上限,每滿人民幣300立減50 元。
    • 購物筆記 2:淘寶618全民瓜分百萬大獎來了!下單前抽紅包,下單後再抽大獎
      • 5月31日19:59前,下單前進入淘寶618全民瓜分百萬大獎活動頁面,參與抽購物紅包活動,最高可抽到人民幣618元紅包。
      • 5月31日20:00至6月20日23:59期間,消費累積滿人民幣618元即可登錄活動抽獎(活動共三波,每波只要滿人民幣618元即可登錄抽獎),最高可獲得價值人民幣10,000元紅包折扣碼、iPhone 15、機票兌換券、16大零售通路及餐飲禮卷、7-ELEVEN 數位禮券及官方物流紅包等超多優質好禮。
    • 購物筆記 3:淘寶服務再升級!限時服務活動優惠一次看
      • 淘寶PLUS限時降門檻:即日起至6月20日期間,購買淘寶PLUS專區商品,滿人民幣99元就能享包郵免運及24小時專屬客服。
      • 超取免費升級尊榮服務: 5月31日20:00至6月20日期間,透過7-ELEVEN取貨,即可免費升級享稅費全包及售後必保超優質尊榮服務,還能獲得中杯熱美式兌換券一張(限量30,000杯)或7-ELEVEN購物金(6月5日至6月20日);新淘友也能獲得50元購物抵用券(限量10,000份)。選用全家便利商店取貨的淘友可享Fami!ce霜淇淋一支(限量10000份)。
    • 購物筆記 4:新人大禮包好康大放送!
      • 豐富新人大禮包,即日起註冊淘寶即可獲得直郵立減人民幣30元運費、刷卡免3%手續費,下單選擇7-ELEVEN取貨再送新台幣50元購物金,至6月20日前,首次下單再抽東京來回機票。
    • 購物筆記 5:信用卡支付優惠一次看
      • 至6月20日前,每天00點領Visa免3%券(折抵無上限,當天領限當天使用)
      • 至6月23日前,天天搶中信用戶免1%手續券(折抵無上限,每人每天限領一次)
      • Visa、聯邦賴點卡每天祭出不同折扣優惠券(當天領限當天使用)
      • 金豆也能兌換刷卡免3%券(上限折新台幣100,限兌換一張)

    註:刷卡回饋詳細規範以各銀行公告為準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索尼統計透露:月活躍玩家有一半都還在用PS4主機,玩家還是老的好'

    索尼統計透露:月活躍玩家有一半都還在用PS4主機,玩家還是老的好

    提交: June 2, 2024, 12:30am CST
    标签  [编辑]
    SIE:PS4仍然很重要 主機月活一半是PS4玩家3de2c9bb4a5b80c9378449e274dcc21d

    SIE表示,雖然現在已經是PS5的時代,不過PS4仍然是公司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月活主機群體中仍然有一半為PS4玩家。

    在最近的索尼業務會議上,SIE新任CEO更新了公司PlayStation業務和未來發展戰略情資。即將從本週末履職的SIE平台業務CEO西野秀明表示,PS5是公司迄今為止盈利能力最強的一代產品,營業收入接近其他所有產品的總和。然而,他也透露,PS4仍然佔其月活躍遊戲機使用者的一半,達到4900萬。

    西野在網路電話會議上說:「正如你們所看到的,PS5的使用者數量持續大幅增長,已經佔到我們月活躍遊戲機使用者數量的一半。雖然PS4仍然是我們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PS5玩家的參與度甚至比上一代更高,我們預計這些趨勢將持續下去。」

     

    PS5目前是SIE最賺錢的一代主機,上為收入,下為利潤 ▲ PS5目前是SIE最賺錢的一代主機,上為收入,下為利潤

     

    間月活,PS4和PS5平分秋色 ▲ 中間月活,PS4和PS5平分秋色

    PS5一代玩家的消費更多 ▲ PS5一代玩家的消費更多

    SIE還透露,PS5使用者在遊戲上的花費和時間都超過了PS4。據稱,PS5使用者在每台主機上的附加內容(+176%)、服務(+57%)和外設(+34%)上的花費更多,但在完整遊戲上的花費卻減少了12%。

    Niko Partners分析師Daniel Ahmad最近評論說,即時服務遊戲使最近的遊戲機轉型變得與眾不同。

    「這一代遊戲機的轉型與上一代遊戲機的轉型有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即時服務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在相同時間段內,PS5的銷量與PS4的銷量相同,但PS3上的玩家並不是每天都在購買DLC/MTX/戰鬥通行證。」

    展望未來,SIE希望通過周邊配件以及新裝置的推出讓更多玩家來到PS5平台。尤其他們預計PS5主機生命週期已經迎來下半部分,未來PS5的銷量將逐漸下降,在這情況下PS5 Pro的推出,也就格外令玩家期待。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傳聞Sony將會重新調整A7S IV的產品定位!畫素提升一倍,EVF規格降級,價格也調降'

    傳聞Sony將會重新調整A7S IV的產品定位!畫素提升一倍,EVF規格降級,價格也調降

    提交: June 2, 2024, 12:00am CST
    标签  [编辑]
    根據國外最新傳聞指出,Sony或許會重新調整A7S IV的產品定位,除了畫素會提升一倍之外,包括EVF規格和定位都會比前一斂有所降級,價格同時也會調降。183b3ab8ae7e2f04ba4238c85b712d2e

    根據國外最新傳聞指出,Sony或許會重新調整A7S IV的產品定位,除了畫素會提升一倍之外,包括EVF規格和定位都會比前一斂有所降級,價格同時也會調降。

    產品定位將調降?

    一直只聞樓梯響的A7S IV,如今又有新的傳聞出現了。根據國外最新消息指出,Sony已經正在開發A7S IV,不過其功能和產品定位將於上一代有很大的不同。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將A7S IV視為更偏向著重影片功能的A7 IV,而且價格相較前一代也會較低,約2,799~3,099美元之間,比當初A7S III的售價3,499美元,便宜了400~700美元左右,如果消息屬實的話。

    傳聞Sony將會重新調整A7S IV的產品定位!畫素提升一倍,EVF規格降級,價格也調降

    A7S IV的傳聞規格

    傳聞A7S IV將會搭載全新開發的2,400萬畫素Exmor R全片幅感光元件,將支援6K超採樣的4K 60P和S35格式的4K 120P影片錄製,並在影像品質稍低的情況下提供像素合併取樣的未裁切4K 120P影片錄製。雖然該傳聞沒有提到,但推測應該同樣也會支援4:2:2 10bit以及All-Intra幀內壓縮技術。

    有趣的是,傳聞A7S IV取消了A7S III廣受好評的944萬畫點的EVF,取而代之的是和A7 IV一樣的369萬畫點EVF。機身穩定系統會升級至8級的快門速度補償,並支援所有新的數位穩定功能,並最快將於7月發表或上市。

    可信度參半

    一直以來,A7S系列都是以主打低畫素和優異的高ISO畫質稱著,再加上擁有出色的錄影性能,自推出後都是不少個人影音創作者、接案攝影師和小型工作室拍片的首選。不過隨著近幾年包括FX3和EV-E1的推出,Sony旗下的產品線也更臻完整,可以發現A7S系列的產品定位也越顯尷尬,因此Sony若真為此而調整A7S IV的產品定位,也不是太令人驚訝。不過該消息也指出,傳聞的可信度無法保證,所以我們還是先看看就好。

    via:Sony Alpha Rumors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Computex 2024: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隨時都能拍攝 3D 畫面、售價約 18,000 元'

    Computex 2024: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隨時都能拍攝 3D 畫面、售價約 18,000 元

    提交: June 2, 2024, 11:30pm CST
    标签  [编辑]
    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可相容 SpatialLabs 裝置、串流和視訊通話平台,能輕鬆捕捉並觀賞沉浸式 3D 立體影像。6ee7823c32ba87c44070e3a83558e972

    Acer 在 Computex 2024 前推出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擴展旗下 SpatialLabs 裸視 3D 產品線,也是繼 CES 2024 推出 Aspire 3D 15 SpatialLabs Edition 筆電Predator SpatialLabs View 27 電競螢幕後,再次推出的新品。讓攝影愛好者能透過 3D 雙鏡頭相機,拍攝立體影像,並藉由與 SpatialLabs 產品系列的完美整合,沉浸式觀賞所捕捉到的 3D 畫面。

    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外型袖珍,單顆鏡頭支援 800 萬畫素解析度,且配備自拍鏡及防潑水外殼,能捕捉精彩瞬間。SpatialLabs Eyes 搭載自動及觸控對焦功能,能透過電子防手震技術(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進一步加強影像穩定度,確保拍攝畫面順暢清晰。經驗豐富的攝影師亦可選用 SpatialLabs Eyes 的手動模式靈活校準 ISO值、設定白平衡及快門速度,更細緻地調控影像輸出品質,讓鏡頭下的畫面更具 3D 景深效果及細節。 Computex 2024: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相機,隨時都能拍攝 3D 畫面、售價約 18,000 元

    其設定直覺易用除了能拍攝 3D 影像和照片,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還支援即時 3D 串流媒體與數位敘事。使用者可透過最新的 Acer SpatialLabs Player 3.0,在 YouTube 頻道及其它串流平台上直播分享 3D 內容。此外,今年第三季 SpatialLabs 視訊通話小工具將支援視訊聊天功能,使用者可在 Teams (1080p)、Zoom (720p) 和 Google Meet (1080p) 等應用程式,進行高解析度的 3D 視訊會議,並能夠過自訂的景深功能,為視訊過程增添不同維度的真實度。 Computex 2024: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相機,隨時都能拍攝 3D 畫面、售價約 18,000 元

    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頭相機機身外殼材料採用頁岩黑的拋光塗層,鏡頭蓋和自拍鏡蓋則為鋁質襯裡,展現精緻外觀與細膩質感。由於機身小巧,並內建鋰電池,大約可以提供 2 小時續航力,可以透過 USB Type-C 外接行動電源使用。同時 Acer SpatialLabs Eyes 3D雙鏡頭相機廣獲設計專家好評,已囊括享有國際知名的2024 年紅點設計獎和 iF 設計獎肯定。產品預計將在 6 月下旬上市,售價為每 550 美元,大約為台幣 17,800 元。

    Computex 2024: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相機,隨時都能拍攝 3D 畫面、售價約 18,000 元

    使用者不論於 Acer SpatialLabs  筆電或顯示器、VR/AR 頭戴裝置,甚至 3D 投影機上瀏覽所拍攝的畫面,SpatialLabs Eyes 雙鏡頭相機皆能不負所望地捕捉豐富細節與震撼視覺的 3D 內容。

    Computex 2024:Acer SpatialLabs Eyes 3D 雙鏡相機,隨時都能拍攝 3D 畫面、售價約 18,000 元

     

    Acer SpatialLabs Eyes 3D雙鏡頭相機規格

    型號

    ASEC-1

    光圈

    f/2.0

    焦距

    3.0 mm(相當於21mm)

    可視範圍

    80° (水平視角), 52° (垂直視角)

    鏡頭分離度

    63mm

    感測器

    1/2.8" (D = 6.388mm) CMOS

    像素

    800 萬

    照片解析度

    2 種照片模式:

    ​7,680 x 2,160(SBS 或 SBS + 左 + 右)

    ​3,840 x 2,160(SBS 或 SBS + 左 + 右)

    影像解析度

    3 種錄影模式:

    ​7,680 x 2,160@30 SBS

    ​3,840 x 2,160@60 SBS

    ​3,840 x 2,160@30 SBS (+HDR)

    3D 雙鏡頭網路攝影機解析度

    雙鏡頭規格: ​

    ​3,840 x 2,160@60 SBS

    ​3,840 x 2,160@30 SBS (+HDR)

    照片格式

    JPEG

    影片格式

    MP4

    音訊格式

    AAC

    影片位元速率

    60Mbps

    影像編碼

    H.264

    觸控螢幕尺寸

    2.41吋

    觸控螢幕解析度

    640x480

    PPI

    332

    曝光補償

    -2EV 到 +2EV

    測光模式

    多區測光(中央自動對焦)

    ​點測光(觸控對焦點連結)

    白平衡

    自動、手動(2,300K~10,000K)

    ISO 感光度

    自動、手動(100 – 1600)

    自動對焦

    中央重點

    觸控對焦

    最長 快門速度

    1秒

    最短 快門速度

    1/2000 秒

    舒適 3D 深度的最佳拍攝距離

    50公分~INF(應用程式內進行畫素移位後處理)

    影像穩定

    內建 6 軸陀螺儀穩定

    ​支持IMU穩定

    ​影片模式:EIS(電子影像穩定)

    重量

    220克

    長寬高

    104 x 65.4 x 23.2 mm

    介面

    USB Type-C

    記憶卡

    Micro SD 卡,U1 以上(建議 U3)

    音訊輸入

    內建立體聲麥克風

    電池容量

    1500mAh(最小值:1480mAh,典型:1515mAh)

    充電模式

    透過 USB Type-C 充電

    電池使用時間

    照片:最多180張照片;影片:最長 37 分鐘

    配件

    束口袋 x 1、USB Type-C x 1、自拍鏡 x 1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超豪華電動休旅國內再增一員,Mercedes-Maybach EQS SUV 將在 6 月 5 號登場'

    超豪華電動休旅國內再增一員,Mercedes-Maybach EQS SUV 將在 6 月 5 號登場

    提交: June 2, 2024, 11:00pm CST
    标签  [编辑]
    台灣賓士即將發表 Mercedes-Maybach 首款純電豪華休旅 EQS 680 SUV1170889a3833cd86f045abb081da82af

    路上要小心的超豪華高級車又要多一款了,台灣賓士今日透過官方 Facebook 宣佈,6 月 5 號將要在台發表豪華子品牌 Mercedes-Maybach 首款純電旗艦休旅 EQS SUV。EQS SUV 首次亮相於 2023 年的上海車展,據了解,導入台灣的將會是 EQS 680 SUV 單一一個版本。

    台灣賓士將在 6 月 5 號限量發表豪華品牌 Mercedes-Maybach 首款純電旗艦休旅 EQS SUV。 ▲ 台灣賓士將在 6 月 5 號限量發表豪華子品牌 Mercedes-Maybach 首款純電旗艦休旅 EQS SUV。

    EQS 680 SUV 的驅動方式為四輪驅動,前後各搭載一個永磁電動馬達,具備 658PS 的最大馬力及 96.8kg-m 的最大扭力,0-100kmh 加速僅需 4.4 秒。在WLTP 的測試規範下具有 600 公里的最高續航,最高可以支援 200kW 的充電功率,使用 DC 直流充電,擁有最快可以在 31 分鐘內完成 10% 到 80% 的充電效率。

    EQS 680 SUV 的續航里程有 600 公里之,可支援 200kW 的充電功率,可以在 31 分鐘內充電 10% 到 80%。 ▲ EQS 680 SUV 的續航里程有 600 公里之譜,可支援 200kW 的充電功率,可以在 31 分鐘內充電 10% 到 80%。

    在車輛外觀配備上,EQS 680 SUV 外觀標配了 Maybach 專屬外觀套件,有著Maybach 專屬水箱護罩、22 吋 Maybach 七輻式輪圈、隱藏式車門把手、Maybach 專屬車側登車踏板、多光束智慧型頭燈、後視鏡套件、專屬迎賓照地燈、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以及充電孔電動外蓋等高級配備,雙色車色則為選配項目,選配價格為 110.3 萬元。 

    EQS 680 SUV 雙色車色列為選配,選配價格 110.3 萬。 ▲ EQS 680 SUV 雙色車色列為選配,選配價格 110.3 萬。

    內裝上,EQS 680 SUV 也極盡奢華之能事,除了有賓士當家全套的 MBUX 智能娛樂系統,包含 MBUX 擴增實境抬頭顯示器、MBUX 多媒體系統、前後座 MBUX 智能控制之外,還有 Hyperscreen 超寬幅螢幕、MBUX 後座觸控面板、Burmester 4D 環場音響系統、豪華型多區恆溫空調、智慧空氣淨化系統等頂級的奢華配備。

    Mercedes-Maybach EQS SUV 的內裝極致奢華,所有配備幾乎都上好上滿。 ▲ Mercedes-Maybach EQS SUV 的內裝極致奢華,所有配備幾乎都上好上滿。

    賓士這次導入如此高級奢華的 Mercedes-Maybach EQS SUV,無非是看中了台灣廣大的 SUV 消費族群,而層峰汽車消費族群在台灣也越來越擴大,尤其是高級純電車如 BMW iX、Tesla Model X 等超過 400 萬級距的高級電動 SUV 在路上都不算少見,而這次台灣賓士導入的 Mercedes-Maybach EQS SUV,應該是給了高級純電 SUV 一面高不可攀的天花板。

    超豪華電動休旅國內再增一員,Mercedes-Maybach EQS SUV 將在 6 月 5 號登場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ChatGPT提供錯誤程式答案的比例高達52%,只是39%的人類看不出來'

    ChatGPT提供錯誤程式答案的比例高達52%,只是39%的人類看不出來

    提交: June 2, 2024, 10:30pm CST
    标签  [编辑]
    新研究稱ChatGPT提供錯誤程式答案的比例高達52%1a6793b88ab5422e722c10af747372fa

    使用 Copilot、Gemini 和 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的一大賣點是,與人類回答同樣的提示相比,它們可以更快地回答有關編碼和程式的問題,從而幫助節省時間。然而,最近的一份報告稱,ChatGPT 在回答程式問題時提供了大量錯誤答案。

    ChatGPT提供錯誤程式案的比例高達52%,只是39%的人類看不出來

    普渡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在 5 月早些時候舉行的CHI 2024大會上提交的一份報告中,檢查了傳送到 ChatGPT 回答的 517 個 Stack Overflow 問題。

    普渡大學的研究小組表示說,ChatGT 為這些程式問題提供錯誤答案的比例高達 52%。

    雖然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提供錯誤的問題答案也許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普渡大學的研究小組卻更進一步指出,人類程式設計師在 35% 的情況下仍然更喜歡 ChatGPT 的答案,「因為它們的回答具有全面性和清晰的語言風格」。更糟糕的是,在 39% 的情況下,人類程式設計師並沒有發現 ChatGPT 的錯誤答案。

    雖然這只是對 ChatGPT 功能的一個方面進行的研究,但它表明,生成式人工智慧機器人仍然容易犯很多錯誤,而人類可能無法發現這些錯誤。

    Google的AI Overviews於今年 5 月初在美國地區的Google搜尋中投入使用,它已經對一些搜尋字串生成了奇怪且充滿錯誤的答案摘要。Google在向新聞機構發表的聲明中試圖解釋這些明顯的錯誤:「我們看到的例子一般都是非常不常見的查詢,並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經驗。絕大多數人工智慧概述都提供了高品質的資訊,並附有深入挖掘的網路連結。」

    聲明還說,Google將利用這些孤立的例子來幫助完善系統。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美國一間ISP的60萬台用戶家中路由器在72小時內全被「摧毀」,調查發現是惡意的韌體更新把路由器搞掛掉'

    美國一間ISP的60萬台用戶家中路由器在72小時內全被「摧毀」,調查發現是惡意的韌體更新把路由器搞掛掉

    提交: June 2, 2024, 10:00pm CST
    标签  [编辑]
    神秘的惡意軟體攻擊,透過韌體更新在72小時內將一間ISP用戶的60萬台路由器全部摧毀Dd5b6b9e47d5b150a43f60d293b8e64a 

    去年10月,一家總部位於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的ISP公司Windstream,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技術災難。數十萬用戶的路由器突然失靈,引發了大規模的網路服務中斷。這一事件震驚了整個網路業,並揭示了網絡安全的新威脅。

    事件起因以及影響用戶

    自10月25日起,Windstream的用戶在網上論壇紛紛報告他們的路由器無法正常運作。一名用戶描述道:「路由器現在只是靜靜地亮著紅燈,就算按了重設也完全不理會。」這些用戶所用的路由器,是Windstream為用戶提供的ActionTec T3200型號。

    在短短幾天內,大量用戶報告了網絡完全癱瘓的情況,指責是公司推送的更新導致了他們家中的路由器故障。Windstream提供的寬頻服務在美國18個州擁有約160萬用戶,影響範圍包括愛荷華州、阿拉巴馬州和喬治亞州等。

    美國一間ISP的60萬台用戶家路由器在72小時內全被「摧毀」,調查發現是惡意的韌體更新把路由器搞掛掉

    安全公司的調查結果

    安全公司Lumen Technologies旗下的Black Lotus Labs於週四發布了一份報告,為此事件提供了新的線索。根據該報告,整起事件是由神秘的惡意軟體所導致,從10月25日開始的72小時內,該軟體破壞了超過60萬台路由器,將這些路由器連接到一個自治系統( ASN),該自治系統號屬於一家未具名的 ISP的自治系統編號(ASN)。

    自治系統(Autonomous system, AS)是指在網際網路中,一個或多個實體管轄下的所有IP網路和路由器的組合,它們對網際網路執行共同的路由策略。儘管AS支援了這多個自治系統,但對網際網路來說只能看到該AS的路由策略。所以AS必須具有一個公開且正式登記的自治系統編號(ASN)。

    研究人員指出,這次攻擊與Windstream用戶在10月份的報告細節相當一致,包括受影響的路由器型號和停止運行的紅燈狀態。雖然Windstream拒絕回應,但研究顯示這些路由器是被名為Chalubo的惡意軟體永久性地覆蓋了韌體。

    事件影響和反應

    Black Lotus Labs表示,這次惡意韌體更新是蓄意行為,目的是造成網絡中斷。這一事件對農村和服務不足的社區影響尤為嚴重,可能導致居民無法獲得緊急服務,農業企業失去遠程監控農作物的能力,醫療服務也受到干擾。

    在路由器大規模中斷後,Black Lotus Labs開始在Censys搜索引擎上查詢受影響的路由器型號。一週的快照很快顯示,就在報告開始時,一個特定 ASN 的這些型號路由器下降了 49%。這相當於至少 179,000 台 ActionTec 路由器和超過 480,000 台 Sagemcom 出售的路由器斷開連接。

    美國一間ISP的60萬台用戶家路由器在72小時內全被「摧毀」,調查發現是惡意的韌體更新把路由器搞掛掉

    據 Black Lotus Labs 稱,這些路由器--保守估計至少有 600000 台--是被一個動機同樣不明的未知威脅行為者破壞的。該行為者故意使用名為Chalubo 的惡意軟體,而不是定製開發的工具包來掩蓋行蹤。Chalubo 內建的一項功能允許行為者在受感染裝置上執行自訂Lua指令碼。研究人員認為,該惡意軟體下載並運行的程式碼永久性地覆蓋了路由器韌體。

    報告指出:「我們很有信心地認為,惡意韌體更新是一種蓄意行為,目的是造成網路中斷,雖然我們預計Internet上會有許多路由器品牌和型號受到影響,但這一事件僅限於單一的 ASN。」

    專家建議

    研究人員指出,這次攻擊的規模和專注於特定的ASN,使其與以往的攻擊不同。以往的攻擊通常針對特定的路由器型號或常見漏洞,而這次則集中在單一供應商的網絡中。雖然研究人員尚未確定感染路由器的最初手段,但他們建議用戶採取通用的安全措施,包括安裝安全更新、使用強密碼替換默認密碼和定期重啟設備。

    這次針對Windstream的攻擊表明,網絡安全威脅日益嚴峻,特別是針對大型ISP的惡意行為。相關機構和用戶需提高警惕,加強防範措施,以應對未來可能的安全挑戰。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PlayStation「State of Play」發佈會總整理:沉默之丘 2 重製版、魔物獵人:荒野…等眾多大作亮相'

    PlayStation「State of Play」發佈會總整理:沉默之丘 2 重製版、魔物獵人:荒野…等眾多大作亮相

    提交: June 2, 2024, 9:30pm CST
    标签  [编辑]
    PlayStation 於近日舉辦 State of Play 線上直播發佈會,一次公開多達 14 款作品,其中包括 PS5 及 PS VR2 遊戲的最新消息,也揭露了即將推出的遊戲。2c049082cf4d2ea66af531c0d0989c29

    PlayStation 於近日舉辦 State of Play 線上直播發佈會,一次公開多達 14 款作品,其中包括 PS5 及 PS VR2 遊戲的最新消息,也揭露了即將於今年推出的 PlayStation Studios 遊戲,其陣容之豐富,可見 PS5 仍是勢有可為,不過這次並未公佈任何新硬體資訊,像是傳聞中的 PS5 Pro 以及 PS VR2 的 PC 轉接器等等。

    文章目錄 《ASTRO BOT》

    在這款全新遊戲中,玩家能探索 6 個星系和 80 多個關卡,尋找 Astro 四散的船員。抓緊 Dual Speeder,深入體驗每個獨特的星球,有茂密叢林、沙灘、炙熱火山,還有其他令人驚豔的地點,如巨大沙漏或歌唱樹的樹冠!

    Astro 能借助 15 種以上的新能力來完成任務,賦予更加獨特的遊戲風格。Astro 充分發揮了 DualSense 控制器、觸覺回饋和自適應扳機的功能,讓你深刻感受旅程中的一步一腳印。新能力不勝枚舉:鬥牛犬強化套件咆嘯者能讓玩家在空中衝刺,並撞碎敵人、金屬和玻璃;雙生小蛙手套提供遠距離攻擊和擺盪的能力;巨型海綿則會吸取四周的水分,膨脹變大,製造大規模破壞。結合改良過的 Astro 控制項,這些新功能將 Astro 平台遊戲體驗提升到全新境界。《ASTRO BOT》將於 9 月 6 日登陸 PS5。

    《Concord》

    《Concord》是一款以 Concord 星系為舞臺、聚焦於角色的第一人稱 5 對 5 多人射擊遊戲。玩家扮演北極星的隊員,以「自由兵」之名在星系中接單維生。自由兵在曠野星區的群星之間翱遊,接取高風險任務,同時也與其他自由兵小隊激烈競爭。

    在一次次對戰中,玩家將會與他人一起組建自由兵隊伍,在各種地圖和模式中與對手激戰,贏取獎勵。《Concord》推出時將有16名自由兵供玩家操縱掌握,而北極星小隊的陣容仍會繼續壯大,發售後每次定期免費更新都會帶來全新的可玩自由兵、地圖、模式、過場動畫等內容。《Concord》將於 2024 年 8 月 24 日登陸 PS5 和 PC 平台。

    《戰神:諸神黃昏》PC 版

    PlayStation 確認了《戰神:諸神黃昏》是下一款登上 PC 平台的第一方遊戲,同樣是由 Jetpack Interactive 操刀進行移植工作,將於 2024 年 9 月 19 日正式登陸 PC。PC 版具備影格率解鎖功能,搭配真 4K 解析度選項,令一鏡到底的魅力充分展現:在旅途中看遍九界絕景,與可怕的北歐諸神及怪物展開激戰。此外也支援 NVIDIA RTX 深度學習超高取樣(DLSS)、AMD FidelityFX 超解析度(FSR)和 Intel XeSS(Xe超高取樣),圖像設定與輸出解析度更上一層。畫面亦支援 21:9 超寬及 32:9 極寬比例,玩家能用全景寬螢幕盡享九界絕美壯麗的景色。

    《直到黎明》重製版

    由 Supermassive Games 開發,於 2015 推出的生存恐怖遊戲《直到黎明》,以開創性的遊戲系統,深深影響到後來的同類型恐怖敘事遊戲作品,官方確認推出重製版,並以 Unreal Engine 5 從頭打造,針對 PS5 和 PC 進行了畫面增強。玩家能操縱 Hayden Panettiere、Brett Dalton 等明星所演繹的角色,透過分支選擇決定他們的命運,並決定誰是最後倖存者。遊戲將於 2024 年秋季於 PS5 及 PC 平台問世

    《Skydance’s Behemoth》

    繼《陰屍路:聖徒與罪人》之後,Skydance Games 再推出全新的黑暗奇幻風格 VR 遊戲,把殘暴的物理模擬近身肉搏與玩家移動、環境解謎以及非凡頭目戰完美融合在一起。將在 2024 年秋季推出。玩家將身處「遺落之地」配備鉤爪,且具有異常的握力,能上下攀爬牆壁、高塔和峭壁。克服阻擋去路的障礙、探索各種角落和縫隙來取得難以觸及的物品,或抓住毫無防備的敵人並將其扔入深淵,除了一般敵人外,玩家還能在 VR 中體驗與巨獸戰鬥的感覺。

    《Alien: Rogue Incursion》

    本次的另一款 VR 遊戲,則是一款以《異形》為主題的單人動作恐怖射擊遊戲,以 UE5 進行開發,並採用原創的故事情節,玩家將探索 Purdan 星球上被佔領的設施。比較特殊的是,遊戲採用了動態生成技術,讓異形們擁有無數種可能的進攻路徑,連遊戲開發者也無法準確知道,下一次異形將會在何時何地襲擊?會使用何種進攻策略,或是否會帶來更多異形同伴,即使反覆遊玩,也充滿著未知的恐怖。遊戲將在 2024 年底推出。

    《流亡黯道 2》

    Path of Exile 2 是 Grinding Gear Games 所打造的一款次世代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基本遊玩免費。玩家將踏上穿越致命瓦爾克拉斯大陸的旅程,正面對決各式各樣的邪惡勢力,同時身歷其境邂逅多種文化。Path of Exile 2 主打十二種角色職業、240 種技能寶石、數百種基礎裝備類型、六大章節劇情戰役、一百多種獨特頭目戰和深奧的終局系統等精彩內容。透過在所有支援平台上進行本機合作、跨平台遊玩和跨平台進度共享,不僅能跟好友組隊暢玩,還不會失去任何進度。

    《魔物獵人:荒野》

    Capcom《魔物獵人》系列最新作,預定 2025 年推出,目前仍在開發中,玩家將前往浩瀚的「封禁之地」進行調查,與前作不同的是。本次的「原野」將擁有更為豐富多變的樣貌,而且時時刻刻都在動態變化,從而影響生活在其中的魔物和生物們生存方式的變化,獵人會發現惡劣的環境與充滿生機的豐富景觀形成鮮明對比,甚至極端天氣條件也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變該地區。

    《沉默之丘 2》重製版

    在經典驚悚遊戲《沉默之丘》系列中,2 代被譽為全系列顛峰的心理驚悚經典之作。重製版將於 2024 年 10 月 8 日登陸 PS5 與 PC,玩家可在最新的硬體設備上透過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與讓人心底發寒的音效,遊戲運用光追等技術,展現更真實更有臨場感的世界。在遊戲系統方面亦全面翻新,採用越肩視角,並帶來煥然一新的戰鬥系統,此外還新增原作中所沒有的場所,甚至能夠前往原本無法進入的建築物探索。

    《Marvel Rivals》

    以漫威超級英雄為主題的 6v6 團隊 PVP 動作遊戲《Marvel Rivals》,除了確認於 7 月在 PS5 平台展開封閉測試外,還將在首日加入 2 名新角色:毒液和亞當術士,玩家可以自由扮演在漫威宇宙中最喜歡的超級英雄和反派,並在英雄事件和標誌性地點中展開史詩戰鬥!玩家還可透過組隊的能力搭配,將團隊合作提升到全新境界,遊戲更引入了戰場破壞機制,能運用超級英雄力量在戰場上造成嚴重破壞。

    《真・三國無雙 起源》

    《真・三國無雙》系列的最新作,遊戲將回歸系列原點,強化一路走來的核心目標「大軍交鋒,最氣勢萬鈞的戰場臨場感」、「率軍前行,力壓戰線的高昂快感」、「橫掃大軍,一騎當千的爽快感」與「成為豪傑,開創歷史的沉浸感」,以系列史上最高完成度,本作將從原創主角「無名英雄」的視角出發,全新描繪這個壯麗世界的魅力。並且連 LOGO 都重新設計,就是為了展現整個系列及 ω-Force 想要締造新歷史的氣魄。

    《萬物契約》

    Infold Games 旗下 TipsWorks 團隊的全新力作《萬物契約》是一款跨多平臺的奇幻風格動作 RPG,遊戲採用第三人稱視角,結合了快節奏的動作戰鬥和角色組隊機制。玩家可以根據戰鬥需要,靈活切換不同的角色和戰鬥策略,體驗多樣化的戰鬥玩法。玩家將遊歷多個風格迥異的國度,每個區域將會有獨特的箱庭式的關卡設計,角色的能力、戰鬥設計和地圖探索以及地區要素緊密結合,超大型的 Boss 戰鬥,更將考驗玩家的技巧和策略。

    《無限暖暖》

    《暖暖》系列邁入第五代,是一款由 UE5 引擎打造的多平台開放世界換裝冒險遊戲,本作將過往暖暖系列的換裝玩法與開放世界探索深度結合,並融入了平台跳躍、解謎等新的遊戲元素,透過各式能力套裝拓展出開放世界探索的豐富度,利用蘊藏在套裝中的奇想力,暖暖將獲得克服崎途險道的能力,帶來更為繽紛多元的遊戲體驗。

    《燕雲十六聲》

    由網易旗下Everstone Games工作室所開發,是一款背景設置在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的開放世界動作角色扮演遊戲,並以「武俠」元素為主題,開發團隊在遊戲中還原武俠世界中的各種獨特武器,如長矛、劍、扇、雙刃、傘和刀刃。並帶入點穴、太極、千斤墜等中式解謎元素,並在動作設計中加入門派與功夫之別,角色可能會使用輕功高速奔跑在陡峭的懸崖上或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或者使用氣功從遠處擊暈敵人,充分體現出武俠式格鬥的獨特魅力。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2024巴黎奧運 7/27 登場!中華電信推出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等觀賽功能'

    2024巴黎奧運 7/27 登場!中華電信推出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等觀賽功能

    提交: June 2, 2024, 8:30pm CST
    标签  [编辑]
    2024巴黎奧運將於 7/27 登場!中華電信 MOD、Hami Video 推出奧運史上首次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等應用,以創新科技呈現奧運轉播服務。9f8473c62ed059315e7349e0fffd4929

    萬眾矚目的 2024巴黎奧運將於 7 月 27 日登場!中華電信 27 日舉辦「2024巴黎奧運看中華」,宣布中華電信連續第五屆取得奧運新媒體轉播權。而今年中華電信 MOD、Hami Video 將推出奧運史上首次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等創新科技應用,呈現奧運轉播服務,以及 4K 畫質轉播、一站式奧運專區、賽事提醒、回看與熱點回看、VOD 等,以全方位收視服務讓國人體驗最豐富刺激的中華隊出賽場次。

    獨家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等創新觀賽功能

    中華電信MOD、Hami Video自 7 月 27 日起轉播 2024巴黎奧運,除了提供 2 個全 4K 畫質中文製播頻道等共 11 個頻道外,今年也創新規劃 AR 擴增實境功能、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等功能,提供更完善的奧運轉播體驗。

    AR 擴增實境功能

    AR 擴增實境功能可在真實生活場域中與運動員同框互動,帶來觀賽新視野!

    2024巴黎奧運 7/27 登場!華電信推出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觀賽功能

    超慢速視角

    使用超過 60 個鏡頭環繞拍攝,全方位捕捉選手動態,定格精彩畫面,再以超慢動作旋轉提供多角度重播,一覽富含力與美的關鍵鏡頭。

    2024巴黎奧運 7/27 登場!華電信推出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觀賽功能

    2024巴黎奧運 7/27 登場!華電信推出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觀賽功能

    追牌小秘書

    為讓用戶輕鬆掌握奧運賽事,「追牌小秘書」功能整合智慧提醒、賽事快訊、自訂轉播表、熱點回看等全方位服務,主打中華隊登場前即時推播,賽後奪牌好消息也絕不錯過!

    2024巴黎奧運 7/27 登場!華電信推出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觀賽功能

    2024巴黎奧運 7/27 登場!華電信推出 AR 擴增實境、超慢速視角、追牌小秘書觀賽功能

    即日起申辦行動指定方案,最高享 Hami Video 電視館首年免費

    為迎接奧運盛事,中華電信提供多項優惠方案讓用戶收看賽事,即日起申辦行動精采 5G購機/贈點方案,最高可享 Hami Video 電視館前 12 個月免費看,既有 5G 客戶或寬頻客戶加購 Hami Video 電視館優惠價每月只要 79 元(原價168元),新租 MOD 指定方案最高送 600 點 Hami Point,詳細方案內容請見官網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任天堂聯手樂高推出首個《薩爾達傳說》主題套裝「德庫樹長老 2-in-1」'

    任天堂聯手樂高推出首個《薩爾達傳說》主題套裝「德庫樹長老 2-in-1」

    提交: June 1, 2024, 12:30am CST
    标签  [编辑]
    任天堂聯手樂高推出首個《薩爾達傳說》主題套裝4d8a98363e3e0cfdadb4fe41b51a8d31

    之前傳言9月公佈薩爾達傳說樂高積木,不過玩家不用等待那麼久。今天,任天堂與樂高公司聯手推出了全新的積木套裝「德庫樹長老 2-in-1」,將於2024年9月1日發售,建議零售價為300美元。

    任天堂聯手樂高推出首個《薩爾達傳說》主題套裝「德庫樹長老 2-in-1」

    這款套裝共包含2500塊積木,玩家可以選擇重現《時之笛》或《曠野之息》中的德庫樹長老兩種造型。其中,《時之笛》版本的德庫樹長老外觀以青翠綠葉為主,內部隱藏有一個可以下降的蜘蛛雕像,模擬遊戲中的情景。而《曠野之息》版則採用充滿粉色花朵的造型,樹幹還擁有能夠上下移動眉毛及張嘴的互動功能。

    任天堂聯手樂高推出首個《薩爾達傳說》主題套裝「德庫樹長老 2-in-1」

    除了德庫樹長老本體,這款套裝還包含其他來自兩款遊戲的重要元素,如聖劍神台和林克的小屋。同時還擁有多個人物及生物小模型,包括呀哈哈等,為粉絲提供更加豐富的收藏和拼裝體驗。

    任天堂聯手樂高推出首個《薩爾達傳說》主題套裝「德庫樹長老 2-in-1」

    任天堂方面製作人青沼英二表示,很高興薩爾達系列能與樂高積木結合,讓粉絲有機會親手打造這個廣受喜愛的世界。樂高設計師韋斯·塔爾伯特也提到,團隊非常期待粉絲們對這款套裝的反響。

    相信這款集結《時之笛》和《曠野之息》精華的樂高套裝,必將成為薩爾達系列重要的增值品。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三星 618 購物節開跑,Galaxy S24 購機送王品商品卡、三星點數回饋無上限'

    三星 618 購物節開跑,Galaxy S24 購機送王品商品卡、三星點數回饋無上限

    提交: May 31, 2024, 1:00am CST
    标签  [编辑]
    年中最大優惠活動 618 購物節即將到來,台灣三星推出多項限定好康,線上三星商城與線下三星智慧館雙通路同步祭出多項優惠。F1bb528641533407cbdafb4727c6dbc3

    年中最大優惠活動 618 購物節即將到來,台灣三星推出多項限定好康,線上三星商城與線下三星智慧館雙通路同步祭出多項優惠,包括:

    優惠 1 超殺折扣、贈禮拿不完:活動期間於三星商城購買 Galaxy S24 旗艦系列商城限定色,加碼贈送王品集團商品卡 NT$1,000;Galaxy S23 Ultra 祭出近 7 折超親民入手;此外還有配件最低 3 折起、限時限量 NT$168 好物開搶,清空購物車趁現在!

    優惠 2 點數加倍賺、回饋輕鬆享:Samsung Wallet 於日前升級新制 Samsung Rewards 點數回饋機制,1 點可折 1 元,買越多送越多!此外,若以 LINE 購物與 LINE Pay 在三星商城購買指定產品,則最高可獲 LINE POINTS 10%+2% 回饋,點數賺到飽。

    優惠 3 來逛街!滿萬最高現折 2 千:活動期間於三星智慧館購買指定產品,不僅最高現折 NT$2,000,更享穿戴裝置超殺加購價、延長保固一年等星級禮遇。

    三星 618 購物節開跑,Galaxy S24 購機送王品商品卡、三星點數回饋無上限

    旗艦機皇送王品餐券、NT$168 商品限時搶

    於三星商城購買 Galaxy S24 旗艦系列商城限定色,加碼贈 NT$1,000 王品集團商品卡;演唱會神器 Galaxy S23 Ultra 256GB 亦有限時限量近 7 折的甜蜜價,只要 NT$28,900 即可獲得旗艦級享受。此外,指定時段還有驚喜好物,期間限定 NT$168 限量商品、三星原廠配件二折起。

    三星 618 購物節開跑,Galaxy S24 購機送王品商品卡、三星點數回饋無上限

    新制 Samsung Rewards 全商品 1% 點數回饋無上限

    Samsung Wallet 再升級,新制 Samsung Rewards 點數回饋機制,讓消費者線上、線下輕鬆賺取點數,除了一般消費透過 Samsung Wallet 支付可賺取點數,於三星商城或 Samsung Shop 應用程式消費亦可獲得 1% 點數,使用效期亦自 6 個月延長至 36 個月,服務全面進化超有感。 此外,透過 LINE 購物下單,最高享 10% LINE POINTS 回饋無上限;聰明運用 LINE Pay 結帳,指定商品滿 NT$7,000 再回饋 2%。

    指定機型滿萬最高現折 NT$2,000 

    三星智慧館同樣寵粉,推出「全星玩家 618 超值享受」活動,自 6 月 1 日起至 7 月 16 日止凡購買指定產品滿萬送 NT$500 最高現折 NT$2,000,搭配 6 月舊機換新機加碼最高再折 NT$5,000,不僅以甜甜價入手心心念念的夢幻逸品,指定機型還能以最高五折的加購優惠將指定三星穿戴裝置一併帶回家,開啟無縫生活體驗,並同享三星智慧館免費延長保固一年及刷卡分期最高 24 期 0 利率,感受星級禮遇。此外,於活動期間至 Samsung Member s應用程式指定活動頁領取限量優惠序號,於全台三星智慧館購買指定手機或穿戴裝置,最高現折 NT$3,000。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三星 618 購物節開跑,Galaxy S24 購機送王品商品卡、三星點數回饋無上限'

    三星 618 購物節開跑,Galaxy S24 購機送王品商品卡、三星點數回饋無上限

    提交: May 31, 2024, 1:00am CST
    标签  [编辑]
    年中最大優惠活動 618 購物節即將到來,台灣三星推出多項限定好康,線上三星商城與線下三星智慧館雙通路同步祭出多項優惠。F1bb528641533407cbdafb4727c6dbc3

    年中最大優惠活動 618 購物節即將到來,台灣三星推出多項限定好康,線上三星商城與線下三星智慧館雙通路同步祭出多項優惠,包括:

    優惠 1 超殺折扣、贈禮拿不完:活動期間於三星商城購買 Galaxy S24 旗艦系列商城限定色,加碼贈送王品集團商品卡 NT$1,000;Galaxy S23 Ultra 祭出近 7 折超親民入手;此外還有配件最低 3 折起、限時限量 NT$168 好物開搶,清空購物車趁現在!

    優惠 2 點數加倍賺、回饋輕鬆享:Samsung Wallet 於日前升級新制 Samsung Rewards 點數回饋機制,1 點可折 1 元,買越多送越多!此外,若以 LINE 購物與 LINE Pay 在三星商城購買指定產品,則最高可獲 LINE POINTS 10%+2% 回饋,點數賺到飽。

    優惠 3 來逛街!滿萬最高現折 2 千:活動期間於三星智慧館購買指定產品,不僅最高現折 NT$2,000,更享穿戴裝置超殺加購價、延長保固一年等星級禮遇。

    三星 618 購物節開跑,Galaxy S24 購機送王品商品卡、三星點數回饋無上限

    旗艦機皇送王品餐券、NT$168 商品限時搶

    於三星商城購買 Galaxy S24 旗艦系列商城限定色,加碼贈 NT$1,000 王品集團商品卡;演唱會神器 Galaxy S23 Ultra 256GB 亦有限時限量近 7 折的甜蜜價,只要 NT$28,900 即可獲得旗艦級享受。此外,指定時段還有驚喜好物,期間限定 NT$168 限量商品、三星原廠配件二折起。

    三星 618 購物節開跑,Galaxy S24 購機送王品商品卡、三星點數回饋無上限

    新制 Samsung Rewards 全商品 1% 點數回饋無上限

    Samsung Wallet 再升級,新制 Samsung Rewards 點數回饋機制,讓消費者線上、線下輕鬆賺取點數,除了一般消費透過 Samsung Wallet 支付可賺取點數,於三星商城或 Samsung Shop 應用程式消費亦可獲得 1% 點數,使用效期亦自 6 個月延長至 36 個月,服務全面進化超有感。 此外,透過 LINE 購物下單,最高享 10% LINE POINTS 回饋無上限;聰明運用 LINE Pay 結帳,指定商品滿 NT$7,000 再回饋 2%。

    指定機型滿萬最高現折 NT$2,000 

    三星智慧館同樣寵粉,推出「全星玩家 618 超值享受」活動,自 6 月 1 日起至 7 月 16 日止凡購買指定產品滿萬送 NT$500 最高現折 NT$2,000,搭配 6 月舊機換新機加碼最高再折 NT$5,000,不僅以甜甜價入手心心念念的夢幻逸品,指定機型還能以最高五折的加購優惠將指定三星穿戴裝置一併帶回家,開啟無縫生活體驗,並同享三星智慧館免費延長保固一年及刷卡分期最高 24 期 0 利率,感受星級禮遇。此外,於活動期間至 Samsung Member s應用程式指定活動頁領取限量優惠序號,於全台三星智慧館購買指定手機或穿戴裝置,最高現折 NT$3,000。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LG 推出 2024 OLED evo系列新品,搭載 α11 AI 4K 晶片,首創 4K 144Hz 無線影音傳輸及 webOS 五年升級保證'

    LG 推出 2024 OLED evo系列新品,搭載 α11 AI 4K 晶片,首創 4K 144Hz 無線影音傳輸及 webOS 五年升級保證

    提交: May 31, 2024, 9:30pm CST
    标签  [编辑]
    今年 LG 推出的智慧顯示器系列,包含 LG OLED evo M4、G4、C4,以及 OLED B4、QNED 在內的多款新品,並特別強調 AI 功能。8d225b1afc51cbf20a637a46d4b29409

    今年 LG 推出的新品系列包含 LG OLED evo M4、G4、C4,以及OLED B4、QNED在內的多款智慧顯示器,其中新一代OLED evo M4,首創4K 144Hz真無線影音傳輸技術,並搭載專為OLED設計的全新α11 AI 4K影音處理晶片。全系列皆享有 webOS 系統五年升級保證,確保消費者在未來五年內持續享有系統更新升級與軟體應用服務;而 LG OLED evo M4、G4 更提供五年面板保固。

    LG 推出 2024 OLED evo系列新品,載 α11 AI 4K 晶片,首創 4K 144Hz 無線影音傳輸及 webOS 五年升級保

    全球首創 4K 144Hz 高品質無線影音傳輸

    LG 將無線傳輸技術再突破,新品 LG OLED evo M4 真無線系列,首創 4K 144Hz 高品質影音無線傳輸技術,讓 HDMI 外接訊號源皆可獨立連接至真無線 4K 影音傳輸盒(Zero Connect Box),無需直接連接顯示器。

    LG 推出 2024 OLED evo系列新品,載 α11 AI 4K 晶片,首創 4K 144Hz 無線影音傳輸及 webOS 五年升級保

    影音傳輸盒具擺放彈性,可放置於同空間任一位置 ,不必緊鄰顯示器本身,也無需在裝潢時預留線材孔洞,方便更換HDMI設備,實現牆面只有螢幕的極簡外觀。搭配零間隙壁掛設計,完美展現居家美學。M4 真無線系列還能透過 WOWCAST 無線連接 LG Soundbar ,享受 LG 同步音場(WOW Orchestra),使顯示器作為中央聲道與 Soundbar 同時發聲,帶來沉浸式環繞音效,不僅提供高品質視聽體驗,更讓居家設計充滿無限可能。

    LG 推出 2024 OLED evo系列新品,載 α11 AI 4K 晶片,首創 4K 144Hz 無線影音傳輸及 webOS 五年升級保

    智慧增亮引擎 MAX 提升峰值亮度 150%

    今年推出的 OLED evo M4 與 G4 系列均搭載 LG 專為 OLED 設計的 α11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AI效能提升高達 670%、影像運算能力增加 770%,且 CPU 效能增強 280% ,大幅提升視聽體驗,讓明暗細節及主客體表現更加立體。藉由 AI 影音處理晶片的 AI 影像 Pro 功能,能判斷影像類型並進行超解析與降噪,達到 AI 智慧升頻(AI Super Upscaling);AI 動態色彩調節技術(Dynamic Tone Mapping Pro)將畫面細分成 20,000 區,逐區還原色彩和對比。今年新增的 AI 主體強化技術(AI Object Enhancing),可分析每個像素,增強觀看者對主體的視覺感知,以及 AI 導演情境最佳化(AI Director Processing),能判讀並優化畫面以呈現創作者的情感氛圍。AI 音效 Pro 功能提供 11.1.2 的環繞音效,並透過分析音訊內容達到 AI 人聲增強(AI Voice Remastering)的效果。

    LG 推出 2024 OLED evo系列新品,載 α11 AI 4K 晶片,首創 4K 144Hz 無線影音傳輸及 webOS 五年升級保

    M4 與 G4 系列面板皆搭載智慧增亮引擎(Brightness Booster)MAX,利用 AI 增亮透鏡與亮度智慧升級演算法,使峰值亮度提升 150%,完美呈現細緻且鮮明的影像。

    LG webOS 五年系統升級保證

    在使用者介面上,LG 採用的是獨家 webOS 系統與智慧滑鼠遙控器的整合,LG 利用龐大的使用數據,根據使用者與裝置的互動、偏好及行為模式等多方面的資訊輸入,進行持續學習,更貼近每一位使用者的需求。例如,AI 智慧專屬設定能根據環境及影像內容調整音效與亮度,並根據喜好客製化畫面呈現;透過 AI 影像設定精靈(Personalized Picture wizard)分析 8,500 萬筆真實使用數據,提升畫面清晰度、對比度和色彩;AI 個人化推薦(AI Concierge)依據使用者的觀看習慣與行為模式,推薦觀影內容和功能設定;AI 音律辨識能根據人聲哼唱進行辨識並搜尋相關內容等等。LG 在創新與提升使用者體驗的過程中,將AI應用深化為「個人化專屬 AI」,提供更多互動後的客製化體驗。LG 今年也推出了全新的服務模式,全新的 webOS 24 支援今年所有系列新品,並保證消費者長達 5 年的系統升級,提供最新的軟體功能與資安保障。

    LG 推出 2024 OLED evo系列新品,載 α11 AI 4K 晶片,首創 4K 144Hz 無線影音傳輸及 webOS 五年升級保

    LG OLED evo C4 及 OLED B4 系列亮相

    今年,LG也同步推出 OLED evo C4 極緻系列、B4 經典系列新品,配備全新升級、專為 OLED 設計的 4K AI 影音處理晶片。C4 搭載 α9 第七代 AI 影音處理晶片,AI 表現效能及影像運算都有大幅升級,加上智慧增亮引擎,讓視覺享受再進化。同時,C4 與 B4 皆支援杜比視界(Dolby Vision)及杜比全景聲(Dolby Atmos),提供劇院級的觀影享受。獨家同步支援 Nvidia G-Sync、AMD Freesync 及 4 組 HDMI2.1,C4 更進一步支援  144Hz 的更新率,讓遊戲玩家能享受更流暢的遊戲體驗。此外,AI 影像 Pro 與 AI 智慧升頻技術能對影像進行分類、去除雜訊,並透過深度學習演算法優化人臉和物體,打造前所未有的逼真感。

    LG 推出 2024 OLED evo系列新品,載 α11 AI 4K 晶片,首創 4K 144Hz 無線影音傳輸及 webOS 五年升級保

    在 QNED 量子奈米智慧顯示器系列新品方面,採用量子點增色結合一奈米濾色的雙重面板技術,展現極致卓越且豐富的色彩表現,色彩還原度受到 Intertek 認可。搭配 QNED 極致控光科技(Precise Light Control Technology),減少光暈,呈現出清晰立體的影像;同時配備 α8 AI 4K 影音處理晶片,利用 OLED 尖端的晶片研發技術,大幅提昇 AI 影音運算效能,無論是在畫面的升頻表現、主體強化,還是模擬 9.1.2 環繞音效,都為觀影者帶來驚艷的視聽感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現在ChatGPT免費版也能用GPTs/GPT-4o/資料分析/檔案上傳功能'

    現在ChatGPT免費版也能用GPTs/GPT-4o/資料分析/檔案上傳功能

    提交: May 30, 2024, 2:07am CST
    标签  [编辑]
    為了吸引更多使用者使用 ChatGPT,GPTs 開始向所有免費使用者開放,同時 GPT-4o 的多模態權限也向免費使用者開放。Ddb74caec73431fb25bf1e0bda18d0c4

    即日起 ChatGPT 免費版使用者亦可使用所有 GPTs、使用 GPT-4o 模型、使用視覺功能 / 檔案上傳 / 資料分析等。免費版使用者在實際使用時有配額限制,不過不是高頻次使用的話足夠了。此前 OpenAI 舉辦發佈會宣佈推出最新的人工智慧模型 GPT-4o,該模型具有多模態支援,在能力上與 GPT-4 系列類似,最重要的是該模型免費向所有使用者提供。

    現在為了吸引更多使用者使用 ChatGPT,GPTs 開始向所有免費使用者開放,同時 GPT-4o 的多模態權限也向免費使用者開放。

    現在你登入Chatgpt就可以開始免費試用包括GPT-4o的功能。 ▲ 現在你登入Chatgpt就可以開始免費試用包括GPT-4o等的功能。

    GPTs和GPT-4o原本只提供付費版(Plus、Teams和Enterprise)ChatGPT用戶存取,不過現在也開放給了免費版用戶。在某些部分會有使用次數的限制,但至少你不需要花費 20 美元開通 ChatGPT Plus 訂閱後即可獲得如下功能:

    • 免費使用 GPT-3.5 模型

    • 免費使用 GPT-4o 模型 (每日有提問次數限制)

    • 免費使用網路瀏覽功能

    • 免費使用 GPT-4o 模型的視覺功能 (有配額限制)

    • 免費使用 ChatGPT 上傳功能 (有配額限制)

    • 免費使用 GPT-4o 資料分析功能 (有配額限制)

    • 免費使用 GPT Store 中的所有 GPT 應用

    • 最重要的是:免費使用者也可以設定記憶功能

    儘管目前免費版都有配額限制,不過對使用者來說這些配額幾乎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真的需要高頻次使用這些功能那開通 ChatGPT Plus 訂閱會員也比較合適,沒有那麼多使用需求直接免費版就足夠了。

    GPTs也可以免費使用 ▲ GPTs也可以免費使用

    ChatGPT 現在註冊帳號只需要信箱即可無需驗證手機號碼,如果你不嫌麻煩的話可以多註冊幾個帳號換著用。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現在ChatGPT免費版也能用GPTs/GPT-4o/資料分析/檔案上傳功能'

    現在ChatGPT免費版也能用GPTs/GPT-4o/資料分析/檔案上傳功能

    提交: May 30, 2024, 2:07am CST
    标签  [编辑]
    為了吸引更多使用者使用 ChatGPT,GPTs 開始向所有免費使用者開放,同時 GPT-4o 的多模態權限也向免費使用者開放。Ddb74caec73431fb25bf1e0bda18d0c4

    即日起 ChatGPT 免費版使用者亦可使用所有 GPTs、使用 GPT-4o 模型、使用視覺功能 / 檔案上傳 / 資料分析等。免費版使用者在實際使用時有配額限制,不過不是高頻次使用的話足夠了。此前 OpenAI 舉辦發佈會宣佈推出最新的人工智慧模型 GPT-4o,該模型具有多模態支援,在能力上與 GPT-4 系列類似,最重要的是該模型免費向所有使用者提供。

    現在為了吸引更多使用者使用 ChatGPT,GPTs 開始向所有免費使用者開放,同時 GPT-4o 的多模態權限也向免費使用者開放。

    現在你登入Chatgpt就可以開始免費試用包括GPT-4o的功能。 ▲ 現在你登入Chatgpt就可以開始免費試用包括GPT-4o等的功能。

    GPTs和GPT-4o原本只提供付費版(Plus、Teams和Enterprise)ChatGPT用戶存取,不過現在也開放給了免費版用戶。在某些部分會有使用次數的限制,但至少你不需要花費 20 美元開通 ChatGPT Plus 訂閱後即可獲得如下功能:

    • 免費使用 GPT-3.5 模型

    • 免費使用 GPT-4o 模型 (每日有提問次數限制)

    • 免費使用網路瀏覽功能

    • 免費使用 GPT-4o 模型的視覺功能 (有配額限制)

    • 免費使用 ChatGPT 上傳功能 (有配額限制)

    • 免費使用 GPT-4o 資料分析功能 (有配額限制)

    • 免費使用 GPT Store 中的所有 GPT 應用

    • 最重要的是:免費使用者也可以設定記憶功能

    儘管目前免費版都有配額限制,不過對使用者來說這些配額幾乎不會有太大影響,如果真的需要高頻次使用這些功能那開通 ChatGPT Plus 訂閱會員也比較合適,沒有那麼多使用需求直接免費版就足夠了。

    GPTs也可以免費使用 ▲ GPTs也可以免費使用

    ChatGPT 現在註冊帳號只需要信箱即可無需驗證手機號碼,如果你不嫌麻煩的話可以多註冊幾個帳號換著用。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叭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叭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提交: May 30, 2024, 1:27am CST
    标签  [编辑]
    LG今在台發表多款家庭娛樂影音新品,除了一系列OLED智慧顯示器之外,也同步亮相Soundbar S95TR,及採用Soundbar S70TR,另現場也首次在台展示StanbyMe Speaker。E0b37ec44ea5b50f53d672be7624eff2

    LG 今在台發表多款家庭娛樂影音新品,除了一系列 OLED 智慧顯示器之外,也同步亮相兩款 Soundbar 新品,包含全球首創 9.1.5 聲道的立體環繞音場 Soundbar S95TR,及採用 5.1.1 聲道環繞立體音場的 Soundbar S70TR,另現場也首次在台展示 StanbyMe Speaker。

    LG Soundbar S95TR、LG Soundbar S70TR

    LG 今不僅發表自家 OLED evo M4 真無線系列智慧顯示器,還精心打造與其搭配的頂級 Soundbar 新品– LG Soundbar S95TR,該款由一只 Soundbar 條形音響、主動式超低音揚聲器和一組後環繞喇叭所組成,合計 810W 的輸出功率,有利觀影時帶來優異且豐沛的聲量,同時結合三重空間環繞音效與五重向上天空聲道,提供極致的包覆感音效,而中央天空聲道的傾斜式設計大幅提高聲音的傳遞效果,營造震撼的視聽效果,藉此打造出 9.1.5 聲道環繞立體音場。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LG S95TR Soundbar 配備專屬後環繞喇系統。 ▲ LG S95TR Soundbar 配備專屬後環繞喇叭系統。

    此外,S95TR Soundbar 還能透過 LG WOWCAST 功能無線連接 LG 智慧顯示器,一來讓空間擺放更簡潔無雜之餘,亦可提供無損音質的 Dolby Atmos 和 DTS:X 空間音效,享受更有包覆性的聽覺盛宴。

    不看電影的時候,S95TR Soundbar 也能作為一款串流音樂播放機,它支援 AirPlay 2、Chromecast 技術,讓使用者能以簡便的方式播放音樂。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LG S95TR Soundbar 還搭載全新的 AI 空間音效定位 Pro 功能,可快速分析環境並調整各聲道設定,例如當架設後聲道環繞喇叭時,若因受限客廳空間而無法將左右聲道喇叭置放於相同距離或水平位置時,便能在 AI 空間音效定位 Pro 功能輔助下,校正失真的音效,帶來更好的娛樂饗宴。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另款同步登場的 LG Soundbar S70TR 則擁有全球首創的 5.1.1 聲道環繞立體音場,總輸出功率為 500W,同樣配備三重空間環繞音效與天空聲道,搭配合無線後環繞,帶來卓越的包覆感音效體驗,該款還能與 LG QNED 量子奈米智慧顯示器的壁掛架設計完美搭配,外型簡潔美觀,可為消費者帶來無縫整合的視聽享受。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至於 S70TR Soundbar 和 S95TR Soundbar 主要差異在於聲道數、總輸出功率和無線連接應用,像是  S70TR 不支援 AirPlay 2、Chromecast 和 WOW 無線高品質因傳輸技術,且不具備 AI 空間音效定位 Pro 功能。

    LG StanbyME Speaker 

    今年 LG 還推出了 StanbyMe 閨蜜機最佳音效搭配–LG XT7s,這是一款可與 LG StanbyME 螢幕搭配當作 Ssoundbar 使用,也可作為隨身攜帶的藍牙喇叭,適合想要提升閨蜜機聲音表現,同時有外出使用需求的人,在旅途中享受串流內容和音樂的人。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LG StanbyMe Sperker 閨蜜機音響內建 20W 高音立體聲喇叭及中低音單體,並內建 Alpha 7 Gen 6 AI 處理器,可根據內容類型優化聲音,當於外出攜帶使用時,其續航力可達 16 小時,且機身具備 IPX5 防水等級,戶外與小雨或泳池邊遭水潑灑亦無須擔憂遇水故障。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此外 StanbyMe Sperker 與 StanbyME螢幕結合使用時,不僅能輕鬆立即連接 StanbyME,並透過 StanbyME 螢幕的遙控器進行控制,同時該音響也支援 WOW Orchestra 同步音場,可提供清晰的高音表現,滿足各種觀影享受。

    目前 LG StanbyME Speaker 已率先在韓國和美國上市,售價為 200 美元,台灣上市時間和價格未定。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LG 全新 9.1.5 環繞聲道 Soundbar S95TR 登場!閨蜜機兩用喇 XT7S 首度在台亮相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Google認證,目前網路上所謂外流的SEO演算法搜尋引擎API文件是真的'

    Google認證,目前網路上所謂外流的SEO演算法搜尋引擎API文件是真的

    提交: May 30, 2024, 12:45am CST
    标签  [编辑]
    這些長達數千頁的檔案為Google員工提供了一個資訊庫,但目前還不清楚哪些詳細的資料實際上被用於搜尋內容的排名。Dbace53a64ab803ddc183b9300c57fb6

    Google今天證實,網路上流傳關於該公司洩露的2500份內部檔案是真實的,檔案中詳細描述了該公司收集的資料。在此之前,Google一直拒絕對這些材料發表評論。

    這些檔案詳細描述了Google可以追蹤的資料,其中一些資料可能被用於其嚴密保護的搜尋排名演算法。這些檔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一窺這個對網路影響最大的系統的秘密。

    Google認,目前網路上所謂外流的SEO演算法搜尋引擎API文件是真的

    Google發言人戴維斯-湯普森(Davis Thompson)在一封回覆媒體的郵件中表示:「我們提醒大家不要根據斷章取義、過時或不完整的資訊對搜尋做出不精準的假設。我們已經分享了有關搜尋如何工作以及我們系統權衡的因素類型的大量資訊,同時也在努力保護我們結果的完整性,使其免受操縱。」

    本週早些時候,搜尋引擎最佳化(SEO)專家Rand Fishkin和Mike King分別發表了對這些檔案及其內容的初步分析,首次指出了這些洩露資料的存在。

    洩露的資料顯示,Google收集並可能使用過去所說的「無助於Google搜尋網頁排名的資料」,如點擊量、Chrome 瀏覽器使用者資料等。這些長達數千頁的檔案為Google員工提供了一個資訊庫,但目前還無法得知哪些實際上真正被用於搜尋內容的排名。

    此外,這些資訊可能已經過時,可能僅用於培訓目的,也可能是收集來的,但並不專門用於搜尋。這些檔案也沒有透露不同元素在搜尋中的權重(如果有的話)。

    對SEO產業的潛在影響

    這些公開的資訊很可能會在搜尋引擎最佳化(SEO)、市場行銷和出版行業引起軒然大波。Google通常對其搜尋演算法的運作方式高度保密,但這些檔案以及最近在美國司法部反托拉斯案中的證詞,讓人們更加清楚地瞭解到Google在對網站進行排名時會考慮哪些訊號。

    對於整個SEO產業可能的影響包括:

    1. 透明度的增加
      • 正面影響:洩露的文件為SEO從業者提供了更多關於Google SEO演算法的內部資訊,增加了透明度。這有助於優化和調整SEO策略,以更好地符合SEO演算法。
      • 負面影響:但由於文件可能包含不完整或過時的資訊,也可能導致誤導性的優化策略,反而不利於搜索排名的提升。
    2. 策略調整和不確定性
      • 策略調整:SEO從業者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和調整他們的優化策略,以確保符合最新排名因素。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和資源投入,可能會暫時影響到現有的優化效果。
      • 不確定性增加:雖然文件提供了更多的內部資訊,但也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SEO從業者需要謹慎對待這些資訊,並結合實際情況做出判斷。

    Google在搜尋方面做出的選擇對任何依靠網路開展業務的人,從新聞媒體、出版商、餐館到網上商店,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反過來,一個專門研究SEO的產業也應運而生,然而,就算是所謂的SEO達人,給出的答案有時也會相互矛盾。Google每次新的演算法的更新,也往往讓整個產業又再度震動。現在,大量湧現的內部檔案至少讓人們有機會瞭解了這家網路霸主的想法。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中國公司預告首款Intel Lunar Lake掌機GP10,11吋大螢幕支援觸控'

    中國公司預告首款Intel Lunar Lake掌機GP10,11吋大螢幕支援觸控

    提交: May 30, 2024, 12:30am CST
    标签  [编辑]
    中國公司洩露首款Intel二代CoreUltra掌機0d839ffbd2c409d9d7db0ec36f8e8fb8

    Intel預計會在馬上到來的台北電腦展上公開下一代CoreUltra處理器Arrow Lake、Lunar Lake的更多具體資訊,而來自深圳的一間名叫「微步」的公司,公佈了基於Lunar Lake的掌機,表示將在本次展會上首次亮相。

    國公司預告首款Intel Lunar Lake掌機GP10,11吋大螢幕支援觸控

    這款掌機名為「GP10」,採用10.95英吋大螢幕,解析度1920x1200,更新率120Hz,支援觸摸。

    記憶體容量16/32GB LPDDR5X,但是注意,Lunar Lake是整合封裝記憶體的,因此不可能自行升級。

    儲存規格是M.2 2280 NVMe SSD,但具體規格沒有寫出來。此外還有USB4介面、3.5mm音訊孔、SD卡插槽、Wi-Fi 6E無線網路。

    國公司預告首款Intel Lunar Lake掌機GP10,11吋大螢幕支援觸控

    Lunar Lake將命名為CoreUltra 200V系列,目前已知的有兩款,分別是CoreUltra 5 238V、CoreUltra 5 234V,均為8核心8執行緒,分別整合16/32GB記憶體,內建Xe2架構內顯。

    基於第一代CoreUltra的掌機有兩款,分別是微星Claw、AOKZOE A2 Ultra。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傳《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將亮相 6 月任天堂直面會,初代二代復刻遊戲籌備中'

    傳《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將亮相 6 月任天堂直面會,初代二代復刻遊戲籌備中

    提交: May 30, 2024, 12:00am CST
    标签  [编辑]
    消息稱《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將亮相 6 月任天堂直面會,初代二代復刻遊戲籌備中88c4d5a169d1dd4664ff3b2b6fe03780

    在前兩天《勇者鬥惡龍》系列遊戲發售第 38 週年的時候,《勇者鬥惡龍》X 平台官方帳號宣佈了遊戲《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Dragon Quest III HD-2D Remake)》將登陸 PS5、Xbox Series X|S、Switch、PC(Steam)的消息。

    傳《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將亮相 6 月任天堂直面會,初代二代復刻遊戲籌備

    爆料者Midori接著聲稱本作將出現在新一輪的任天堂直面會上。參考先前官方消息,任天堂直面會將在 6 月舉行。

    此外, 他還透露 SE 將復刻《勇者鬥惡龍》初代和二代作品,同樣採用“HD-2D”形式,構成《勇者鬥惡龍三部曲:HD-2D 重製版》。

    傳《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將亮相 6 月任天堂直面會,初代二代復刻遊戲籌備

    據介紹,HD-2D 重製版可以看作「是原版像素人物模型」代入至經過高解析重製的 3D 場景中。效果類似之前的《星海遊俠2:第二個故事R》。

    傳《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將亮相 6 月任天堂直面會,初代二代復刻遊戲籌備

    ▲ 官方此前公佈的《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遊戲截圖

    傳《勇者鬥惡龍 3:HD-2D 重製版》將亮相 6 月任天堂直面會,初代二代復刻遊戲籌備

    ▲ 《星海遊俠2:第二個故事R》採用的 3D 背景

    而對於原版《勇者鬥惡龍 3》而言,這款遊戲最早於 1988 年在日本 FC 遊戲機平台發售,隨後又於 1992 年在北美以“Dragon Warrior III”為題發售。

    據悉,這款遊戲是“洛特三部曲”故事線的最後一作,而在劇情時間線上則是首章。遊戲講述了勇者鬥惡龍的勇者將世界從惡魔手裡拯救出來的冒險故事。在遊戲中玩家將與不同職業的人組成一個團隊,在世界各處旅行,訪問各個城鎮與地點,並到達大魔王巴拉摩斯的老巢與之展開鬥爭。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LINE 和台哥大推 AI 語音預約服務,店家節省訂位人力需求、24 小時皆可接預約電話'

    LINE 和台哥大推 AI 語音預約服務,店家節省訂位人力需求、24 小時皆可接預約電話

    提交: May 30, 2024, 11:45pm CST
    标签  [编辑]
    為解決餐飲業對人力需求,LINE 今日宣佈和灣大哥大合作,推出 AI 語音預約服務,用戶打店家電話或是透過 LINE 官方帳號,24 小時任何時刻都可以透過 AI 完成預約訂位。Fff8e5645fa236af9db687c438988201

    為解決餐飲業對人力需求,LINE 今日宣佈和灣大哥大合作,推出 AI 語音預約服務,結合台灣大哥大行動市話、LINE AI 語音預約服務和 inline 線上訂位系統,用戶打店家電話或是透過 LINE 官方帳號,24 小時任何時刻都可以透過 AI 完成預約訂位。

    餐飲業缺工問題嚴重,店家在尖峰時段有時候可能會因為忙碌沒辦法接聽預約電話,營業時間外也無法安排人力接聽訂位,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LINE 找來台灣大哥大和碩網資訊合作,整合 AI 語音功能、線上訂位系統和 OP 開店包,讓中小企業客戶只要申辦台灣大哥大行動市話功能,就能把市話轉接到手機上接聽,搭配 LINE AI 語音服務,由 AI 語音自動接聽消費者的來電,並透過語音合成以及語意辨識技術了解消費者訂位需求,並以口說方式回應消費者,在一分鐘內就可以完成預約、訂位資料查詢或修改,預約完成後還可透過串接的 inline 線上訂位系統發送預約完成訊息到官方帳號中,方便消費者查看或確認預約資訊。

    LINE 和台哥大推 AI 語音預約服務,店家節省訂位人力需求、24 小時皆可接預約電話

    LINE 和台哥大推 AI 語音預約服務,店家節省訂位人力需求、24 小時皆可接預約電話

    LINE 台灣執行長陳立人表示,用戶透過 LINE 官方帳號的 LINE Call 聯繫後,會加官方帳號為好友,有助於後續行銷。

    LINE 和台哥大推 AI 語音預約服務,店家節省訂位人力需求、24 小時皆可接預約電話

    即日起新申辦台灣大「行動市話」服務,並搭配「AI 語音預約服務」行動市話與 LINE Call 雙進線版本,即可享前半年早鳥價每月 598 元(原價 998 元),單純申辦行動市話版本,則享前半年月租費 498 元(原價 898 元)。

    既有台灣大「行動市話」服務店家,加購「AI 語音預約服務」雙進線版本,前半年每月僅需 299 元(原價每月 799 元),申辦行動市話版本,前半年月租費只要 199 元(原價每月 599 元)。

    LINE 和台哥大推 AI 語音預約服務,店家節省訂位人力需求、24 小時皆可接預約電話

    歡慶服務上線,再送限量 LINE 多重好禮,包括首月贈送價值千元的 6,000 則 LINE 官方帳號訊息、贈送具有高識別度的 LINE 專屬 ID、 專屬官方帳號行銷課程,以及可觸及 1,800 萬活躍用戶的 LINE TODAY 曝光機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傳 iPhone 16 全系列電池殼將換成不鏽鋼,可提升電池壽命'

    傳 iPhone 16 全系列電池殼將換成不鏽鋼,可提升電池壽命

    提交: May 30, 2024, 11:30pm CST
    标签  [编辑]
    iPhone 16 系列電池外殼將採用不鏽鋼材料,MagSafe 充電環厚度減少63b3e2539f1d886f60645c426f268b14

    根據外媒的爆料,iPhone 16 系列所搭載的電池外殼將從鋁塑膜替換成不鏽鋼,材料由中國供應商提供。報導稱全鋼外殼將採用雷射焊工藝,能提升電池使用壽命,主要是增加循環次數。

    傳 iPhone 16 全系列電池殼將換成不鏽鋼,可提升電池壽命

    根據此前的爆料,iPhone 16 電池容量為 3561mAh、iPhone 16 Plus 為 4006mAh、iPhone 16 Pro Max 為 4676mAh。

    作為對比,iPhone 15 電池容量為 3349mAh、iPhone 15 Plus 為 4383mAh、iPhone 15 Pro Max 為 4422mAh。

    昨天還有國外媒體公佈了 iPhone 16 全系四款機型的最新機模照片,iPhone 16 系列 MagSafe 充電環的厚度有所減少。

    與 iPhone 15 Pro 機模相比,新款 iPhone 16 Pro 的模具顯示充電環明顯更薄,外徑也相應縮小,因此 iPhone 16 系列的無線充電功率可能會升級至 20W(目前為 15W)。

    另外一大變化就是 iPhone 16、iPhone 16 Plus 的後攝模組了,取消了 iPhone 11 以來沿用的矩陣對角線方案,雙攝直接豎直排列,看起來更加簡潔。

    傳 iPhone 16 全系列電池殼將換成不鏽鋼,可提升電池壽命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疑似徠卡M12的相機模型流出!螢幕加大、取消ISO轉盤、以及混合式觀景窗上身?'

    疑似徠卡M12的相機模型流出!螢幕加大、取消ISO轉盤、以及混合式觀景窗上身?

    提交: May 30, 2024, 11:00pm CST
    标签  [编辑]
    根據國外媒體收到的照片指出,這疑是徠卡M12的相機模型照片,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此外還有幾張疑是所搭載混合式觀景窗的影像。9caf0ad2cd3932fed6c44e174dac0921

    根據國外媒體收到的照片指出,這疑是徠卡M12的相機模型照片,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此外還有幾張疑是所搭載混合式觀景窗的影像。

    外觀似乎更加簡潔

    先前國外才有徠卡M12的消息傳出,才過沒多久如今又有M12的相關照片流出。目前尚不知照片裡的徠卡M12是所謂的間諜照?或只是模型相機?不過從照片中可以看到,先前關資徠卡M12初步傳聞中的幾項特點,都有與照片中的相機相吻合。

    疑似徠卡M12的相機模型流出!螢幕加大、取消ISO轉盤、以及混合式觀景窗上身?

    • 機頂左上角的ISO轉盤可能會完全被移除
    • 在快門鍵後面加入一個新轉盤,可以用拇指控制
    • 與M11相比,LEICA M12將更小3mm
    • 搭載3.9吋大螢幕(M11的螢幕為2.95吋)
    • 放大了螢幕,意味著將會取消機背的按鍵(或許類似LEICA TL)
    混合式?100%電子式?

    不過該消息也指出,他們仍然收到相互矛盾的傳聞,有的指稱徠卡M12會搭載類似FUJIFILM X100VI的混合式觀景窗,但又有一說是M12將會搭載100%電子觀景窗。所以徠卡突竟會為M12搭載什麼樣的觀景窗?目前並不得而知,不過以實用性來說的話,混合式觀景窗似乎更勝一籌才對。

    疑似徠卡M12的相機模型流出!螢幕加大、取消ISO轉盤、以及混合式觀景窗上身?

    via:L-mount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高通公布Snapdragon X Elite NPU跑分成績:能效是M3的2.6倍、Ultra 7的5.4倍'

    高通公布Snapdragon X Elite NPU跑分成績:能效是M3的2.6倍、Ultra 7的5.4倍

    提交: May 30, 2024, 10:30pm CST
    标签  [编辑]
    Snapdragon X Elite NPU跑分成績:能效是M3的2.6倍、Ultra 7的5.4倍01c9ec4c81022bc93435dd3a3dc89bce

    高通近期公佈了其最新處理器Snapdragon X Elite的官方NPU跑分成績。在UL Procyon AI測試中,Snapdragon X Elite X1E-80-100的NPU取得了1787分的優異成績,遠超對手M3的898分和Ultra 7 155H的480分。

    高通公布Snapdragon X Elite NPU跑分成績:能效是M3的2.6倍、Ultra 7的5.4倍

    Snapdragon X Elite的Hexagon NPU在功耗方面同樣表現出色,相比M3低22%,相比Ultra 7 155H低31%。

    高通公布Snapdragon X Elite NPU跑分成績:能效是M3的2.6倍、Ultra 7的5.4倍

    高通宣稱,Snapdragon X Elite擁有“最高的NPU每瓦性能”,能效是M3的2.6倍、Ultra 7的5.4倍。

    高通公布Snapdragon X Elite NPU跑分成績:能效是M3的2.6倍、Ultra 7的5.4倍

    此外,高通還展示了Snapdragon X Elite在GIMP + Stable Diffusion 1.5生圖性能上的優勢,其NPU速度是CoreUltra 7 155H的3倍。

    這一性能的提升,對於需要進行圖像處理、機器學習和AI推理等高負載任務的使用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

    高通公布Snapdragon X Elite NPU跑分成績:能效是M3的2.6倍、Ultra 7的5.4倍

    值得注意的是,Snapdragon X Elite並非單一規格,而是有四個不同版本,包括X1E-00-1DE、X1-E84-100、X1E-80-100和X1E-78-100,它們在CPU和GPU的頻率上有所差異。

    最高階版本X1E-00-1DE的CPU多核頻率可達3.8GHz,單雙核頻率可達4.3GHz,GPU算力高達4.6TFlops,不過各個版本其他方面都保持一致。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傳《惡靈古堡 聖女密碼》和《惡靈古堡 0》重製中,但《惡靈古堡 1》並沒有重製計畫'

    傳《惡靈古堡 聖女密碼》和《惡靈古堡 0》重製中,但《惡靈古堡 1》並沒有重製計畫

    提交: May 30, 2024, 10:00pm CST
    标签  [编辑]
    「據我所知,初代重製版純屬謠言,目前沒有任何開發計畫。」「《惡靈古堡 5》的重製版也同樣不在開發中。」C5844a7f7d8c52916ca063201c0e2e8a

    知名《惡靈古堡》爆料者 Dusk Golem 透露了關於《惡靈古堡》系列的一些新爆料,其中包括尚未公佈的正傳新作《惡靈古堡 9》、 以及先前傳聞的初代《惡靈古堡》重製版的消息。

    據 Dusk Golem 透露,《惡靈古堡 0》和《惡靈古堡 聖女密碼》兩款老遊戲的重製版正在開發中。他表示自己已從多個管道獲知此消息,早在一年多前就有所耳聞,即使自己不爆料,消息也會通過其他途徑洩露。

    但對於此前報導過的、使用 RE 引擎打造的初代《惡靈古堡》重製版,Dusk Golem 則表示該計畫並不存在。

    「據我所知,初代重製版純屬謠言,目前沒有任何開發計畫。」「《惡靈古堡 5》的重製版也同樣不在開發中。」

    Dusk Golem 還分享了關於《惡靈古堡 9》的更多細節。先前有傳聞稱該作即將很快公佈,但據 Dusk Golem 消息,發佈日期可能會延後到 2025 年末或 2026 年初。

    「玩家還是打消今年夏天公佈《惡靈古堡 9》的期待吧,我最初聽到的消息可能是正確的,該作的公佈會延後。」

    他表示《惡靈古堡 9》的公佈時間將比預想得晚得多,他提到,「《惡靈古堡 9》延後到 2025 年末 / 2026 年發佈。我相信我得到的消息是真的。」

    上述所有資訊均未得到 Capcom 官方確認。不過,Dusk Golem 此前曾有過可靠的爆料記錄。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別再說不好用,黃仁勳大讚 Tesla FSD 系統遙遙領先'

    別再說不好用,黃仁勳大讚 Tesla FSD 系統遙遙領先

    提交: May 30, 2024, 9:30pm CST
    标签  [编辑]
    NVIDIA 執行長讚 Tesla FSD v12.3 自動駕駛領先,車主好評不斷A1aadc92b5cb55d38ddc37d008028ae7

    Tesla 的 FSD 駕駛輔助系統一直存在不安全問題,甚至還被 NHTSA 調查監督,然而在更新升級後 FSD v12.3 版本受到不少車主好評,甚至還被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稱讚遙遙領先。

    Tesla 的 FSD 駕駛輔助系統一直存在不少問題,甚至還會無法偵測到行人,在無煞車情況下直接撞上假人,不僅如此道路上也發生多起因 FSD 而引起的事故,對此 NHTSA 也進入調查監督並要求 Tesla 召回改正,但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卻大讚 Tesla FSD 系統在自動駕駛方面遙遙領先。

    雖然先前系統不時出狀況,但最新推出 FSD v12.3 版本在讓車主試用後普遍獲得好評,與先前版本相比 V12.3 版本的作動更加順暢自然接近人類,並且還會進行禮讓動作,然而之所以能有此表現只要是因端到端深度學習(End-to-End Deep Learning)。

    為了能讓系統做出更自然接近人類的作動,主要仰賴長期蒐集駕駛影片建構的資料庫,並透過攝影鏡頭捕捉畫面,再來讓系統處理感知偵測、決策與發送指令進行實際作動。

    當然 FSD v12.3 版本還是有存在問題,像是系統與 Google Map 配合程度不夠完整,因此會出現導航不穩定情況,另外也許先前發生過沒偵測到行人不停直接衝撞的情況,因此現在系統較為謹慎即便路口無車/人還是會停車再開。由於現在 FSD 系統比以往大幅進化,黃仁勳也表示 Tesla 的 FSD 系統在自動駕駛方面可是遙遙領先,巧的是 FSD 就是使用 NVIDIA 晶片。

    先前 Tesla FSD 系統會無法偵測到行人而直接撞上去。 ▲ 先前 Tesla FSD 系統會無法偵測到行人而直接撞上去。

    黃仁勳稱 FSD v12.3 版本在自動駕駛方面遙遙領先。 ▲ 黃仁勳稱 FSD v12.3 版本在自動駕駛方面遙遙領先。

    本文轉載自:車勢文化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AI耳機讓佩戴者只需看向人群中的某個人3~5秒,就能在嘈雜的環境中單獨聆聽對方的聲音'

    AI耳機讓佩戴者只需看向人群中的某個人3~5秒,就能在嘈雜的環境中單獨聆聽對方的聲音

    提交: May 30, 2024, 9:00pm CST
    标签  [编辑]
    降噪耳機在隔絕外界聲音、創造一個安靜的聽覺環境方面已經做得非常好,但是要如何選擇性地讓佩戴者想聽的特定聲音穿透這層隔絕,仍然是研究人員面臨的挑戰。68769ce8edbc609e522fc6c04ef466eb

    降噪耳機在隔絕外界聲音、創造一個安靜的聽覺環境方面已經做得非常好,但是要如何選擇性地讓佩戴者想聽的特定聲音穿透這層隔絕,仍然是研究人員面臨的挑戰。例如,最新版的 Apple AirPods Pro在偵測到使用者在交談時,會自動為佩戴者調整聲音音量,但使用者幾乎無法控制要收聽誰的聲音或這種情況發生的時間。

    華盛頓大學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種人工智慧系統,讓佩戴耳機的使用者看著說話的人三到五秒鐘來「註冊」他們。該系統稱為「目標語音聽覺」(TSH),的系統隨後會消除環境中的所有其他聲音,並即時播放已註冊說話者的聲音,即使聽者在嘈雜的地方四處走動,不再面向說話者也是如此。

    該團隊於 5 月 14 日在檀香山的人機互動會議(ACM 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上展示了他們的研究成果。概念驗證設備的程式碼已經公開,可以讓其他人使用,不過這個系統目前尚未商業化。

    「我們現在往往將 AI 視為可以回答問題的網路聊天機器人,」華盛頓大學艾倫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該專案的主要作者施亞姆·戈拉科塔(Shyam Gollakota)說。「但在這個專案中,我們開發了AI來根據使用者偏好改變佩戴耳機者的聽覺體驗。使用我們的裝置,即使你身處吵雜的環境中有很多人在說話,也能清晰地聽到單個講話者的聲音。」 

    使用這個系統時,佩戴帶有麥克風的常見耳機的人會在頭部朝向講話的對象時點擊一個按鈕。該講話者的聲波就應該同時抵達耳機兩側的麥克風;有16度的誤差容忍範圍。耳機會將該訊號發送到內建置的嵌入式電腦,團隊的機器學習軟體會學習所需講話者的語音模式。系統會鎖定那個講話者的聲音並持續將其播放給聽者,即使雙方都在移動也是如此。當講話者繼續說話、為系統提供更多訓練數據時,系統對註冊語音的專注力會更強。

    該團隊在 21 名受試者身上測試了他們的系統,他們平均對註冊說話者聲音清晰度的評分幾乎是未經過濾的音訊的兩倍。

    這項工作建立在該團隊之前的「語義聽覺」研究的基礎上,該研究允許使用者選擇他們想要聽到的特定聲音類別(例如鳥鳴或人聲音),並消除環境中的其他聲音。

    目前 TSH 系統一次只能註冊一個說話者,並且只有當沒有其他來自與目標說話者聲音相同方向的響亮聲音時,才能註冊說話者。如果使用者對音質不滿意,可再次對講話者進行註冊以提高清晰度。

    該團隊正在努力,將來把這一系統推廣到耳機和助聽器。

     

    資料來源: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超過 30 國近 400 家新創 InnoVEX 2024 同步展出'

    超過 30 國近 400 家新創 InnoVEX 2024 同步展出

    提交: May 30, 2024, 8:30pm CST
    标签  [编辑]
    聚焦全球新創趨勢與創業商機 近 120 位國際重量級講師全面開講88a60a3d954e9f02798bfeb673263a89

    亞洲指標新創展會 InnoVEX 主辦單位之一 TCA(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全球年度科技盛會 COMPUTEX 與 InnoVEX,即將在 6 月 4 日至 6 月 7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 1 館與 2 館正式登場,將有超過 1,500 家海內外廠商同場展出。

    以「Innovation Hub of Asia」為定位的 InnoVEX 2024 將在南港展覽館 2 館 4 樓舉辦,聚焦 AI、智慧移動、半導體應用、綠色科技等四大創新主軸,共吸引超過 30 國近 400 家新創參加,參展國別數創歷史新高。

    包括澳洲、比利時、巴西、法國、印尼、印度、日本等 7 國在展中設立國家主題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REE 計畫)、國科會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TA)、陽明交大、Garage+、StarFab 等新創加速器與育成單位也都在展中設立主題館,總數高達 23 個。

    超過 30 國近 400 家新創 InnoVEX 2024 同展出

    聚焦 AI、電動車與永續,近 120 位國際重量級講師齊聚 InnoVEX 2024 主題演講與專題論壇

    為協助海內外新創、產業人士了解全球新創趨勢與創業商機,並與國際新創進行交流,InnoVEX 今年將在展中辦理近 50 場主題演講與專題演講、60 場新創發表會。

    針對全球新創趨勢、特別邀請來自澳洲、比利時、德國、法國、義大利、印度、新加坡、日本與美國等近 120 位講者,包括 NVIDIA、RANOVUS、耐能智慧、HCVC、力積電、exida Development SRL、Renesas、Monet、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Google、KPMG、UBER、Untether AI、AI Singapore、鈺創、益華電腦、凌陽科技等國際大廠與產業專家代表來台演講(以上排名不分順序)。

    TCA 指出,針對最新科技創新議題,InnoVEX 將舉辦多場重要論壇,包括 6 月 5 日下午 3:30 至 5:30 辦理《探討AI未來趨勢論壇》,聚焦生成式 AI、矽光子、個人化 GPT、後 SaaS 時代新創商機。

    6 月 6 日下午 1:30 至 5:00,則將舉辦《Toward the EV Era》論壇,邀請國際專家,將從AI、半導體、新創產業等各種角度探討智慧移動的可能性與潛在商機。

    6 月 7 日早上 10:00 至 12:00 將舉辦《AI 賦能 開創綠能永續未來》論壇,從產業需求及挑戰、跨業合作、實際推動案例與供應鏈觀察,分享企業如何運行永續發展之商機實戰見解。

    超過 30 國近 400 家新創 InnoVEX 2024 同展出

    InnoVEX 2024 新創競賽即將公布決賽 Top 15 名單,角逐總價值超過 10 萬美元之獎項歸屬 

    TCA 表示,InnoVEX 2024 新創競賽(InnoVEX Pitch Contest)獎金總價值超過 10 萬美元,將於下周(5 月 27 日至 31 日)公布決賽 Top 15 名單,入圍者將可於參加 6 月 7 日上午參與專屬媒合會,有意與入選決賽團隊媒合之 VC、CVC、買家等專業人士,歡迎透過媒合系統預定時段與團隊進行媒合。

    決賽將於 6 月 6 日 13:00 至 15:30 於 InnoVEX Pi Stage 舉辦,並將於賽後舉辦頒獎儀式,揭露 InnoVEX 2024 新創競賽獎項歸屬。

    超過 30 國近 400 家新創 InnoVEX 2024 同展出

    四大特色主題館同步亮相,聚焦 AI、半導體、綠色科技、健康照護、生醫、製造科技與永續發展

    TCA 指出,國際級創新創業展示是 InnoVEX 展會最大優勢,臺灣創新創業能量更不容小覷,包括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SMESA)、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REE計畫)、工研院 TTA 新創基地、Garage+ 等單位也都設立主題館,並邀集多家海內外新創團隊,到場展示產業數位轉型、科技創新技術能量。 

    今年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SMESA)主題館以綠色科技、AI 等主題為主,邀請海內外優秀新創團隊參展,展示尖端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為綠色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及永續能量。展館特色設定為「科技助力綠色生態,創新引領永續發展」。展出國際新創團隊來自包含德國、泰國、智利、波蘭、馬來西亞、香港、哥倫比亞、捷克等國家。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為轄下各法人科專執行單位及科專新創企業激發創新構想、開創科專新創事業化風氣,自 2021 年開始推動「科專事業化生態系推動(Taiwan Research-Institute Entrepreneur Ecosystem Program;TREE)計畫」。

    針對科專計畫產出的科研成果及團隊,TREE 計畫透過系統化、客製化輔導,協助科專新創企業建立正確 spin-off 新創公司之心態與技能,運用新創化思維投入商品化與新事業化,加速法人科技成果在創新創業的道路上卓越成長。今年 TREE 計畫新創主題館,主要展出包括 AI、綠色科技、智慧移動、健康照護與生醫科技、5G 與通訊、物聯網等相關領域新創團隊。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推動成立的國際級創新創業基地-臺灣科技新創基地(Taiwan Tech Arena;TTA),於 2018 年 6 月在臺北小巨蛋正式成立,以國際展會提升臺灣新創與全球產業合作機會,透過多元方式如:輔導臺灣新創參與國際獎項競賽,協助臺灣新創及國家品牌,創造臺灣新創全球能見度及國際競爭力之提升。

    並透過引進國際級加速器,與國內企業、學研單位合作,臺灣科技新創基地的功能主要為培育青年進行科技創業,接軌國際市場。今年工研院 TTA 主題館主要展出包括 AI、半導體、智慧移動等相關領域新創團隊。 

    Garage+ 是由時代基金會支持的非營利育成中心,將新創與國際接軌,並獲得嘉新兆福文化基金會與台積電、台達電、廣達等逾 30 家企業支持。今年 Garage+ 主題館主要展出包括 AI、半導體、智慧移動、健康照護與生醫科技、製造科技等相關領域新創團隊。

    海內外潛力新創、新創生態系同場曝光,搶攻 AI 運算、綠色科技、半導體創新商機

    InnoVEX 每年有為數眾多產業人士與投資機構到場參觀,吸引海內外潛力新創參展曝光品牌形象,搶攻 AI 運算、綠色科技、半導體創新商機。

    以 AI 趨勢來說,C.Y. Intelligence(承羽智慧)、Gizmospring Technology(集創立科技)、GMI Cloud(聯通科技)、HOMEE AI(睿締國際)、Inbound Asia(震豪網路媒體)、Integrative Narratology Digital Intelligent Storytelling(整合敘事學智慧數位說故事)、IsCoolLab(伊斯酷軟體)、LegalTech(律果科技)、NeuroWatt(台灣智慧技術)、TeamMax(洆侑股份)、TranX(奇思資訊)、VISTATEC(磊星科技)、Zettaways(知千里)等新創,將展出各類AI運算科技與AI技術服務。

    Watasumi 株式会社、Reformtek(日峰科技)、Vizuro(維曙智能)、Ubatt Energy(優貝能源)將展示綠色科技產品。Blumind、Quadric、Tranzx Advanced Technology(創智先進科技)、NanoWired GmbH(德商奈米懷德)將展出各類半導體相關創新技術。

    包括1NCE GmbH(SoftBank Corp.)、Alaric Design、Framework Computer、Tilt Five、TEAM T5(杜浦數位安全)、PHANES(法涅斯)、gravastar(非訊)、Return Helper(香港商線上科技銷售服務)、YOChan(悠圈)、Huijia Health(滙嘉健康)、Serafim(碩擎科技)、coagrify(聚田國際貿易)、CrossBond(遠邦國際品牌顧問)、ReisenderTECH(黎聲科技)等海內外新創,也將展出各類創新解決方案,或針對新創提供創業相關服務。

    InnoVEX Night Party 將於 6 月 5 日晚上舉辦,以軟性活動促進新創與創投交流機會

    TCA 表示,在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SMESA)等單位贊助下,將於 6 月 5 日於南港瓶蓋工廠舉辦 InnoVEX Night Party,以軟性活動方式,創造參展新創與國際論壇貴賓、VC、CVC、臺灣指標科技大廠交流機會,透過 InnoVEX 活動串聯並擴大國際新創生態圈。

    晚會除提供特色美食及飲品,更邀請數家代表優質臺灣形象之知名品牌共同贊助 InnoVEX Night Party,現場可享用限定風味蜂蜜啤酒,及擁有獨特橡木桶風味的國際威士忌賽事常勝軍-Kavalan噶瑪蘭威士忌,提供遠道而來各國重要貴賓專屬臺灣純釀新舌感。

    超過 30 國近 400 家新創 InnoVEX 2024 同展出

    InnoVEX 永續承諾「Dream Big Go Green」 同步辦理 ESG 活動、ESG GO 展商宣傳

    TCA 指出,InnoVEX 聯手全家便利商店 Let’s Café 以「Dream Big Go Green」為號召,倡議環境永續及 2050 淨零目標,全面推動電子化入場、鼓勵展場裝潢採環保材質,展會期間自備環保餐具及水杯等。

    InnoVEX 針對展商調查是否有響應 RE100(再生能源 100)或符合 ISO 14064 溫室氣體排放查證等規範,獲證廠商將在展中於攤位標誌「ESG GO」插牌,讓買主與參觀者可在 InnoVEX 一覽永續科技趨勢以及與ESG合作的商機潛力,還可參加現場活動可於商務洽談區兌換 Let’s Café 單品美式。

    TCA 50 周年慶祝活動展中同步舉辦 加碼推出機票抽獎 現場體驗 AI 智能客服及 AI 翻譯機台

    COMPUTEX 與 InnoVEX 主辦單位之一 TCA(台北市電腦公會)今年正式滿 50 歲,TCA 將於 InnoVEX 南港展覽館 2 館 4F 展位 #S1002 及 COMPUTEX 南港展覽館 1 館 1F 展位 #I0307 設置服務據點舉辦一系列 TCA 50 慶祝活動。

    展覽期間每日 12:00 至 12:30 於 InnoVEX 展位 #S1002 舉辦 Happy Hour,共同慶祝走過半世紀的 TCA 生日!兩展位現場更加碼推出機票抽獎等各項活動,及 AI 主題應用智能客服及現場翻譯機台,歡迎各界蒞臨體驗。

    超過 30 國近 400 家新創 InnoVEX 2024 同展出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PayPal 將穩定幣 PYUSD 新增至 Solana 網路'

    PayPal 將穩定幣 PYUSD 新增至 Solana 網路

    提交: May 30, 2024, 8:15pm CST
    标签  [编辑]
    身為首家發行穩定幣的傳統公司,PayPal 已決定將其PYUSD 資產新增至 Solana 區塊鏈。34d6e635ee6a9c3903e321414e1d34a2

    身為首家發行穩定幣的傳統公司,PayPal 已決定將其PYUSD 資產新增至 Solana 區塊鏈。

    PayPal 於去年八月推出基於以太坊的穩定幣,隨後將 PYUSD 整合至點對點支付服務 Venmo。據稱,PayPal 選擇 Solana 網路作為穩定幣使用平台的最重要因素是該網路提供快速且低廉的交易費用。Solana 網路目前每秒可處理超過 1,400 筆交易,而以太坊網路每秒僅能處理約 15 筆交易。

    Solana 網路近年來因其meme幣專案而備受關注,交易量已達到過去兩年來的最高水準。儘管交易量迅速增加,但網路的順暢運作是一個重要的細節,這增加了對 Solana 的信任度。因為近年來Solana網路曾遇到嚴重的網路中斷問題。

    透過 Paxos信託公司發行的 PYUSD,目前市值接近 4 億美元。雖然 PYUSD 目前相對於市場上最大的穩定幣市值較低,但該公司正尋求擴大該資產在消費者支付和拉丁美洲、東南亞和非洲等新興市場的使用。此外,PayPal 官方表示,他們計畫未來將PYUSD 整合至更多區塊鏈網路。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科技大廠群聚台灣先進車協(TADA)汽車科技主題館,COMPUTEX 2024 打造一站式智慧車用電子採購服務'

    科技大廠群聚台灣先進車協(TADA)汽車科技主題館,COMPUTEX 2024 打造一站式智慧車用電子採購服務

    提交: May 30, 2024, 8:00pm CST
    标签  [编辑]
    電動車趨勢持續升溫,COMPUTEX 2024 打造智慧車用電子採購平台1589d8b848bea24ce3d9aba101713e3f

    COMPUTEX 主辦單位之一TCA(台北市電腦公會)表示,電動車不受經濟情勢影響持續成長,智慧車已成為未來汽車主流,充電基礎建設需求快速增加。

    國際能源總署(IEA)日前發布《2024年全球電動車展望》(Global EV Outlook 2024)報告,指出 2023 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成長 35% 至 1400 萬輛,在全球汽車銷售占比提升至 18%;預估 2024 年將增加到 1700 萬輛,佔全球汽車銷售總量五分之一以上。

    資策會 MIC 也指出,目前電動車已進入平價車、產業集中度競爭,為增加差異化價值,主要車廠開始朝整合 AI 於輔助駕駛、自動駕駛與座艙應用發展,而臺灣廠商將可從加入車廠生態系,透過提供次系統、零組件、模組或以 OEM、及進階系統整合之服務模式切入。

    TADA 汽車科技主題館打造一站式智慧車用電子採購服務,南港展覽館一館 N0814 展位亮相

    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秘書長沈舉三表示,為讓海內外買主直接採購各類車用電子模組與汽車科技產品,將在 6 月 4 日至 7 日於 COMPUTEX 2024 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 N0814 展位,以 TADA 汽車科技主題館(TAIWAN AUTOMOTIVE TECH PAVILION)方式。

    展位展出完整智慧座艙、充電樁及能源管理解決方案、車用晶片、車用測試及認證與車用相關新創,突顯機電整合價值、打造一站式智慧車用電子採購服務。

    本次汽車科技主題館聚集18家車用相關廠商,包含和碩聯合、力積電、華晶科技、公信電子、系統電子、SGS、MSI(微星)、瑞相科技、詮欣、名聯、台灣北德、ARTC(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捷佳科技、林口新創園之信通綠能、環球睿視及台灣智慧駕駛、智慧載具創業加速器之科絡達及紘鈦。

    將展出智慧座艙、AI加速器IC、AI晶片、AC/DC充電樁、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自動駕駛巡邏車、環景顯示系統(SVM)套件、電子後照鏡套件、車隊管理系統、車用OTA解決方案、電機電控系統、商用行車紀錄器、車聯網電腦、車規驗證服務、ADAS功能模擬、車規驗證服務、Automotive SPICE、車用資安驗證、車用AI語音辨識、高功率數位匯流排轉換器、頭戴式裝置、GPS追蹤器、車用防水連接線、無線充電座等產品。

     完整展出產品說明可至「TADA 汽車科技主題館線上展」查詢,或直接下載「TADA 汽車科技主題館電子書」。

    智慧座艙將是所有智慧車必備設備,主題館將展出智慧座艙應用解決方案

    TADA 指出,不管是燃油車或電動車,智慧座艙已經成為未來汽車標準備配,而且不分車款都有需求。和碩將以實體座艙方式,展出採用恩智浦 i.MX 應用處理器系列的最新智慧座艙(Smart Cockpit)解決方案,而這也是首度在 COMPUTEX 展會上對外曝光的最新智慧座艙產品。

    公信電子將展出轎車用與電動巴士用智慧駕駛座艙,整合台灣自主晶片(包括聯發科、原相、聯陽、凌陽等)與上下游的台灣自主技術方案,提供車輛控制與診斷、自然語音 AI 服務、3D 影像辨識、駕駛及乘客的生理與行為監測、5G 車聯網所構建的車路互動等功能。

    因應各國政府實現 EV 成長目標,2035 充電樁設置需增加 6 倍

    IEA《2024年全球電動車展望》(Global EV Outlook 2024)報告顯示,2023 年全球充電點之擴增率達 40%,但各國政府若要實現 EV 成長目標,到 2035 年充電點數量需比 2023 年增加 6 倍,而且高速公路沿線將需更多充電點,以滿足越來越多電動巴士及電動卡車之長途運輸需求。 

    在主題館中,將展出和碩 AC EVSE 交流充電樁,以 11.5kW/22Kw 的功率輸出,支援 SAE J1772 或 IEC62196-2 二款美規/歐規的充電槍連接器,提供 SCMS 的智慧充電方案,可適用於工作場所、居家場所、公用停車場、商用充電站、月租型停車場等場域。

    MSI「Eco Life」、「Eco Premium」智慧 AC 充電樁,以多變、客製化的活潑外觀,搭配高達 22 kW(三相電)的電力輸出,提供消費者、營運商在充電設備挑選上能有更個性化的選擇與強大效能。

    和碩 DC 充電樁,最大額定輸出功率 60kW,最大輸出電流 125A。微星 MSI「EV Life」、「EV Premium」、「EV AI」智慧充電樁,充電效能可達 14.4 kW / 60 A,並結合 AI 車牌辨識與金流支付功能。

    智慧電動車全面 AI 化,多款車用 AI 晶片同場展出

    面對各大車廠開始朝整合 AI 於輔助駕駛、自動駕駛與座艙應用發展,主題館也展出多款車用 AI 晶片與低功耗 AI 運算解決方案。

    力積電以 3D wafer to wafer (WoW)方式,整合 AI 運算邏輯晶片與高頻寬 DRAM 於一體之 AI 加速器 IC,利用「近記憶體運算(Near-Memory Computing)」的方式,解決 AI 深度學習時所遭遇之記憶體頻寬不足與高耗能的問題。

    示範晶片 AIM-200 可提供1 6GB/s 的高速記憶體存取能力,以及達 1 TOP 的算力,整體 IC 功耗低於 1W,適用於 Edge 及 Device 端之 AI 影像辨識產品。

    華晶科推出 altek SUNNY M1 晶片,可用於電動車載系統、機器人等環境,提供超低功耗及 AI 邊緣運算技術與系統方案整合服務,並具極佳成本效益的客製化 AI 影像解決方案。

    「2024 TTIC 臺美智慧車輛論壇」6 月 4 日下午 1 點半將登場,交流電動車供應鏈議題

    2021 年 12 月臺美共同建立臺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以促進雙邊貿易、投資擴展及產業合作,TTIC 對臺美經貿展具有指標意義,雙方在多個具備合作的潛力的領域深入交流,其中包含電動車及其零組件領域。

    為讓臺灣企業了解美國電動車發展趨勢,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將遵循 TTIC 電動車小組任務目標,於6月4日下午 1 點 30 分假 TADA 汽車科技主題館(N0814展位),辦理「2024 TTIC 臺美智慧車輛論壇」,邀請美國汽車智庫及國內廠商就臺美雙方汽車產業相關議題,包含市場趨勢、政策方向、產業策略及合作機會等,進行深度討論。

    InnoVEX 2024「迎向電動車時代」論壇,國際產業專家分享電動車淨零排放全球商機

    為讓與會專業人士瞭解如何拓展智慧移動淨零排放創新商機,TCA 與 TADA 合作,於 6 月 6 日下午 1 點 30 分至 5 點,在 InnoVEX Center Stage 舞台辦理「迎向電動車時代」(Toward the EV Era Forum)論壇。

    論壇將邀請台灣先進車用技術發展協會(TADA)黃崇仁理事長開場致詞,exida Development SRL執行長Carlo Donzella、Renesas 副總裁Takeshi Fuse、Monet 副總裁Makoto Morikawa、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總經理Karthi Madhavan、德國Lilium專案管理總監Thiam-Soon Gan分享專家觀點,並探討電動車領域的演變。

    內容涵蓋車用半導體、電動車安全、電動車創新技術與智慧移動應用、產業發展機會與挑戰。

    台灣先進車協(TADA)汽車科技主題館,打造一站式智慧車用電採購服務▲ 台灣先進車協(TADA)汽車科技主題館,打造一站式智慧車用電子採購服務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前 OpenAI 董事會成員首次詳細講述了阿特曼被解僱的原因'

    前 OpenAI 董事會成員首次詳細講述了阿特曼被解僱的原因

    提交: May 30, 2024, 7:00pm CST
    标签  [编辑]
    Helen Toner 解釋去年 OpenAI 的政變是因「公然說謊」導致無法信任 CEO。F7b27e8cfde3563cb9410ee179d36b31

    2023 年 11 月 17 日,OpenAI 董事會突然罷免了共同創辦人兼首席執行長山姆‧阿特曼(Sam Altman),震驚了所有人。

    阿特曼當時正監督著 ChatGPT 這款應用程式創下歷史最快成長紀錄,所以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呢?前董事會成員海倫·托納(Helen Toner)在 The TED AI Show PODCAST的採訪中填補了這段空白,她從自己的角度解釋了導致董事會成員不再信任阿爾特曼的事件經過,以及他最終如何回歸。

    據她所說,一旦董事會決定需要聘請新的執行長,他們覺得唯一的做法就是背著阿特曼,不讓他知道。「我們都很清楚,只要山姆嗅到一點點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對他不利的事情,他就會全力以赴,不擇手段來破壞董事會的工作,甚至阻止我們能夠解僱他,」托納說。

    托納說,董事會不再信任阿特曼的一個原因是他沒有告訴董事會他擁有OpenAI創業基金;另一個原因是他「多次」提供有關公司安全流程的不準確訊息。此外,托納說,在她發表一篇激怒阿特曼的研究論文後,她個人也遭到這位執行長的針對攻擊。「山姆開始向其他董事會成員撒謊,試圖把我趕出董事會,」她說。

    在兩名高層直接向董事會談及他們自己與阿特曼的經歷,描述 OpenAI 的不好氛圍,指責他「心理虐待」,並提供阿特曼在「不同情況下撒謊和操縱」的證據後,董事會終於採取了行動。

    托納舉 ChatGPT 本身的推出為例,說明董事會對公司沒有真正的監督。「當 ChatGPT 於 2022 年 11 月問世時,董事會事先並不知情。我們是在 Twitter 上了解到 ChatGPT 的,」托納說。

    Sharing this, recorded a few weeks ago. Most of the episode is about AI policy more broadly, but this was my first longform interview since the OpenAI investigation closed, so we also talked a bit about November.

    Thanks to @bilawalsidhu for a fun conversation! [https:]]

    — Helen Toner (@hlntnr) May 28, 2024

    PODCAST沒有深入探討阿爾特曼被解僱後幾天發生的細節。OpenAI 迅速更換了臨時的 CEO,但有些員工呼籲要讓他回歸,這其中還包括一位解僱阿爾特曼的董事會成員,OpenAI 的主要投資者微軟也支持阿特曼。

    然而,托納指出三個原因,她認為為什麼要讓阿爾特曼回來的呼聲和壓力如此之大。她聲稱員工只被呈現兩個選擇(解散董事會讓阿特曼回來,或者看著公司被摧毀),由於大家不希望公司分崩離析,因此支持了另一個選項。她還說,許多人在看到阿特曼針對其他人進行報復後,都很害怕違抗他。

    她提到的最後一個原因,是阿特曼在加入OpenAI之前的工作紀錄:

    我想關於這一點,我要說的最後一件事是,這對 Sam 來說實際上並不是一個新問題。如果你看一下自 11 月以來的一些報導,就會發現他實際上被 Y Combinator 的前任工作解僱了,當時這件事被掩蓋了。然後在他之前的工作,這是他在矽谷的唯一一份工作,他的初創公司 Loopt,顯然管理團隊兩次去找董事會,要求董事會解僱他,因為他們稱之為欺騙和混亂的行為。如果你真的看看他的記錄,他並沒有輝煌的推薦信。這不是一個特定於董事會成員個性的問題,儘管他很想這樣描述。

    「我想說的最後一點是,這對山姆而言其實並非新問題。如果你看一下自11月以來出現的一些報導,就會發現他其實是從他在Y Combinator的上一份工作中被解僱的,當時這件事被壓制了。然後在他的前一份工作,也就是他在硅谷的唯一一份工作,他的創業公司Loopt,顯然管理團隊兩次去找董事會,要求董事會解僱他,原因是他表現「欺騙且行為混亂」。如果你實際上看一下他的履歷,並不能看到多麼光彩的推薦函。不是特定於董事會成員的個性問題,盡管他可能希望將其描述成這樣。」

    PODCAST還有現任 OpenAI 董事會主席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的回應:

    我們對托納女士繼續重提這些問題感到失望。董事會的一個獨立委員會與律師事務所 Wilmer Hale 合作,對 11 月的事件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得出結論,之前董事會做出的決定,並非出於對產品安全或安全性、發展速度、OpenAI財務狀況或其向投資者、客戶或業務夥伴的陳述的疑慮。此外,超過 95% 的員工,包括高層領導階層,都要求恢復山姆為執行長,並要求之前的董事會辭職。我們的重點仍然是繼續前進,追求 OpenAI 的使命,確保 AGI 造福全人類。 

    資料來源: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微軟 Phi-3-vision 基準測試:和 Claude 3-haiku、Gemini 1.0 Pro 相當'

    微軟 Phi-3-vision 基準測試:和 Claude 3-haiku、Gemini 1.0 Pro 相當

    提交: May 30, 2024, 6:30pm CST
    标签  [编辑]
    微軟 Phi-3-vision 基準測試:和 Claude 3-haiku、Gemini 1.0 Pro 相當42a2aa176f4556e2b0fe1ffbadb79f66

    微軟在 Build 2024 大會上發佈了 Phi-3 家族的最新成員--Phi-3-vision,主打視覺能力,能夠理解圖文內容,同時據稱可以在行動平台上流暢高效運行。

    Phi-3-vision 是一款多模態小型語言模型(SLM),主要用於本機的 AI 情境應用,該模型參數量為 42 億,上下文長度為 128k token,能夠為常規視覺推理任務和其他任務提供支援。

    那麼 Phi-3-vision 有多厲害?微軟公布了新的論文 [PDF],從其中的基準測試可以看出,表示該 SLM 和 Claude 3-haiku、Gemini 1.0 Pro 等其他模型不相上下。

    微軟 Phi-3-vision 基準測試:和 Claude 3-haiku、Gemini 1.0 Pro 相當

    微軟在論文中對比了 ScienceQA、MathVista 和 ChartQA 等模型,Phi-3-vision 的參數雖然不多,但性能非常優秀。

    微軟提供了 Phi-3-vision 相較於字節跳動 Llama3-Llava-Next(8B)、微軟研究院和威斯康星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合作的 LlaVA-1.6(7B)、阿里巴巴通義千問 QWEN-VL-Chat 模型等競品模型的比較圖表,其中顯示 Phi-3-vision 模型在多個項目上表現優異。

    微軟 Phi-3-vision 基準測試:和 Claude 3-haiku、Gemini 1.0 Pro 相當

    目前微軟已經將該模型上傳至 Hugging Face,可以點此進入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新證據顯示Google將放棄三星改與台積電合作開發Tensor G5處理器,將用於Pixel 10 手機'

    新證據顯示Google將放棄三星改與台積電合作開發Tensor G5處理器,將用於Pixel 10 手機

    提交: May 30, 2024, 5:30pm CST
    标签  [编辑]
    消息稱Google正與台積電合作開發“首款完全定製晶片”Tensor G5,將用於 Pixel 10 手機B666fbc8aa6a171836b2922240fa4e4d

    Google的Tensor晶片長期以來都由三星生產,不過下一代Tensor G5處理器曾多次被報導將由台積電量產,預計將於 2025 年面世,主要用於 Pixel 10 系列。

    根據最新消息,有充分證據表明三星不會負責製造 Tensor G5。 一個公開的貿易資料庫提供了台積電將負責Google Tensor G5 量產的證據。

    下圖證明了Google已經與台積電結盟,Android Authority 通過一個公開的資料庫發現了這一資訊。無論哪家公司將貨物運入或運出國外,都必須申報貨物的內容和價值。有些地區會與第三方共享這些詳細資訊,這些資訊最終會被列入各種資料庫。

    新據顯示Google將放棄三星改與台積電合作開發Tensor G5處理器,將用於Pixel 10 手機

    上圖顯示了Google Tensor G5 樣品的運輸清單,雖然沒有一處提到「Tensor G5」或任何類似的字眼,但因為「商品描述」表中的 LGA 是 G5 的簡稱,即Laguna Beach。

    Google可能試圖通過使用這種縮寫來掩蓋自己的行蹤,以防止類似資訊在這些報告中被報導,但該公司這次就沒那麼幸運了。晶片修訂版為"A0",這意味著它是該晶片的最早版本。此外,"NPI-OPEN"進一步證明了這是 Tensor G5 的早期樣品,而根據"SLT"(系統級測試),這表明 SoC 已經過某種方式的驗證。

    圖片還顯示,Pixel 10 的記憶體為 16GB,這意味著Google的目標是在 Pixel 10 中加入更大的記憶體。根據之前洩露的消息,Pixel 9 Pro 據說會配備 16GB 記憶體,因此 Pixel 10 Pro 也會得到這樣的待遇也是完全合理的。出口商的名字寫的是台灣Google,進口商是位於印度的一家名為 Tessolve Semiconductor 的公司。

    Tessolve 專門從事半導體的驗證和測試,Google可能把這些樣品送到了這家公司,而不是三星。送往印度進行驗證可能是出於節約成本的目的,因為Google在當地工廠測試這些樣品的成本可能會更高。雖然距離 Tensor G5 的問世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這些證據表明,這家科技巨頭正在努力研發這款產品。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Computex 2024:Arm發表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全新Cortex-X925搭配Immortalis-G925效能提升高達36%'

    Computex 2024:Arm發表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全新Cortex-X925搭配Immortalis-G925效能提升高達36%

    提交: May 30, 2024, 5:00pm CST
    标签  [编辑]
    Arm在Computex 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正式開跑前,先發表了2024年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以及對應的Cortex-X925處理器與Immortalis-G925繪圖處理器。93d86f21fdbab608c3d2200a2b9803a7

    Arm在Computex 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正式開跑前,先發表了2024年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以及對應的Cortex-X925處理器與Immortalis-G925繪圖處理器。

    劍指3nm旗艦級SoC

    Arm邀請終端產品事業部產品管理副總經理James McNiven在Computex 2024台北國際電腦展前的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Compute Subsystem for Client)發表會中,介紹Arm針對旗艦級行動裝置、Windows on Arm裝置所設計的運算子系統。

    延伸閱讀:Arm推出全新車用處理器IP與運算子系統,將伺服器級處理器應用於自駕車

    James McNiven首先強調電力效率是Arm的DNA,並說明Arm的競爭優勢包含提供高效能、高電力效率、可擴展性、快速上市的運算解決方案,而2024年度的全新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包含Cortex-X925處理器與Immortalis-G925繪圖處理器,除了導入最新Armv9.2架構之外,還能支援多間合作晶圓廠的3nm節點製程,帶來領先的電力效率表現。

    Cortex-X925身為處理器的「超大核心」效能表現自然不容小覷,不但具有更寬的解碼與向量運算寬度,能夠提高50%的AI運算效能,搭配3MB專屬L2快取記憶體與3nm節點製程所緩解的電力、散熱限制,都對效能有正面幫助。

    根據Arm官方提供的數據,Cortex-X925在Geekbench SC單核心測試表現較2023年旗艦智慧型手機高出34%,而在Tiny-Llama產生首組字詞(Token)的速度則比Cortex-X4快了41%。

    Immortalis-G925繪圖處理器也有長足進步,14核心的Immortalis-G925相較於前代12核心的Immortalis-G720有37%的綜合效能提升,AI運算與光線追蹤效能則分別有34%、52%改進。

    Arm台灣總裁曾志光在活動開場以智慧零售、手機翻軟體生活的範例說明AI深入日常生活的現況。 ▲ Arm台灣總裁曾志光在活動開場中以智慧零售、手機翻譯軟體等生活中的範例說明AI深入日常生活的現況。

    Arm終端產品事部產品管理副總經理James McNiven解說2024年度終端產品運算系統的規劃。 ▲ Arm終端產品事業部產品管理副總經理James McNiven解說2024年度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的規劃。

    James McNiven強調電力效率是Arm的DNA,相當適合應用於行動裝置、記型電腦,也可延伸至資料心、超級電腦。 ▲ James McNiven強調電力效率是Arm的DNA,相當適合應用於行動裝置、筆記型電腦,也可延伸至資料中心、超級電腦。

    Arm的競優勢包含提供高效能、高電力效率、可擴展性、快速上市的運算解決方案。 ▲ Arm的競爭優勢包含提供高效能、高電力效率、可擴展性、快速上市的運算解決方案。

    終端產品運算系統首次用最佳化的處理器和繪圖處理器佈局(Layouts),並以實體形式提供 IP。 ▲ 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首次用最佳化的處理器和繪圖處理器佈局(Layouts),並以實體形式提供 IP。

    新的「超大核心」Cortex-X925處理器在Geekbench SC單核心測試表現較2023年旗艦智慧型手機高出34%,而在Tiny-Llama產生首組詞(Token)的速度則比Cortex-X4快了41%。 ▲ 新的「超大核心」Cortex-X925處理器在Geekbench SC單核心測試表現較2023年旗艦智慧型手機高出34%,而在Tiny-Llama產生首組字詞(Token)的速度則比Cortex-X4快了41%。

    14核心的Immortalis-G925繪圖處理器相較於前代12核心的Immortalis-G720有37%的綜合效能提升,AI運算與光線追蹤效能則分別有34%、52%改進。 ▲ 14核心的Immortalis-G925繪圖處理器相較於前代12核心的Immortalis-G720有37%的綜合效能提升,AI運算與光線追蹤效能則分別有34%、52%改進。

    在其他運算單元的電力效率方面,Cortex-A725、Cortex-A520以及新款GPU與去年產品對照都有雙位數百分比提升。 ▲ 在其他運算單元的電力效率方面,Cortex-A725、Cortex-A520以及新款GPU與去年產品對照都有雙位數百分比提升。

    全新函數庫強化AI、電腦視覺

    Arm同時也推出全新Kleidi軟體函式庫,協助開發人員在終端產品運算子系統獲得最佳效能,具有可嵌入於多種軟體平台的優勢,有助於完全Arm架構硬體的效能。目前已提供用於人工智慧的KleidiAI以及用於電腦視覺KleidiCV等版本,以滿足不同領域的開發需求,並可透過這代或前代處理器的NEONSVE2指令集,甚至是未來的SME2指令集針對「處理器AI運算」進行效能最佳化,強化行動裝置的AI與電腦視覺應用程式。

    以KleidiAI為例,它可以支援TensorFlow和PyTorch等通用AI運算框架,以及MediaPipe和Llama 3針對特定應用的解決方案,並能夠對碎片化的各種處理器(CPU)、繪圖處理器(GPU)、神經處理器(NPU)進行最佳化工作排序確保獲得最佳效能,簡化開發流程以及撰寫程式時的工作負載分配設計。

    Arm表示透過Kleidi函數庫在Cortex-X925直行最新Llama3和Phi3大語言模型的速度比參考實作提升2.9倍。

     

    Arm推出全新Kleidi軟體函式庫,目前已提供用於人工智慧的KleidiAI以及用於電腦視覺KleidiCV版本。 ▲ Arm推出全新Kleidi軟體函式庫,目前已提供用於人工智慧的KleidiAI以及用於電腦視覺KleidiCV等版本。

    KleidiAI能夠調用這代或前代處理器的NEON、SVE2指令集,甚至是未來的SME2,具有更寬廣的相容性。 ▲ KleidiAI能夠調用這代或前代處理器的NEON、SVE2指令集,甚至是未來的SME2,具有更寬廣的相容性。

    KleidiCV透過NEON、SVE2指令集帶來75%效能提升。 ▲ KleidiCV透過NEON、SVE2指令集帶來75%效能提升。

    持續擴大Android、Windows軟體合作

    Arm也與許多軟體合作夥伴進行緊密的合作,在Android部分聚焦於效能提升與資安技術推展,例如在網頁瀏覽器部分除了Cortex-X925本身帶來的30%效能提升,額外透過軟體最佳化再增加23%增益。另一方面與Google合作的Android動態效能框架調整不同工作負載各種處理器核心之間的平衡方式,舉例來說能在提高35%遊戲FPS效能,並提高25%電力效率(對比產生每畫格的功耗),另一方面也可節省10%的YouTube影片播放功耗,並為AV1影片編解碼器提高20-40%效能。

    在資安部分,Arm透過MTE技術(Memory Tagging Extension,記憶體標籤擴充)協助開發人員在無需侵入性偵測的情況下找到並修正程式碼錯誤,以減少實際使用環境下的安全漏洞。目前Google Pixel 8以及Vivo X100、X100 Pro等智慧型手機已可啟用MTE。

    Arm也與Epic Games合作,在Immortalis-G925上實踐Unreal遊戲引擎的Lumen光線追蹤繪圖技術,讓開發人員能充分發揮Immortalis的功能與效能,將主機級遊戲移植到行動裝置上。

    Arm同時也與Microsoft合作推出Arm效能函數庫以及贊助開源程式,以促進 Windows on Arm生態系統的發展,並收得有顯著成效。Chrome、Office、Dropbox、Zoom以及Adobe系列軟體以及開源的Audacity、Blender、OBS Studio等工具都提供Arm原生版本程式,提升程式的相容性與效能。

    Arm具有廣大的Android生態系統,並可透過多種運算框架、引擎最佳化效能表現。 ▲ Arm具有廣大的Android生態系統,並可透過多種運算框架、引擎最佳化效能表現。

    動態效能框架調整與MTE技術能提升Android裝置的效能與資安防。 ▲ 動態效能框架調整與MTE技術能提升Android裝置的效能與資安防護。

    Unreal遊戲引擎的Lumen光線追蹤繪圖技術讓行動裝置也能提供主機級遊戲畫面效果。 ▲ Unreal遊戲引擎的Lumen光線追蹤繪圖技術讓行動裝置也能提供主機級遊戲畫面效果。

    越來越多Windows程式提供Arm原生版本,不需透過模擬器執行,有助於增加相容性與效能。 ▲ 越來越多Windows程式提供Arm原生版本,不需透過模擬器執行,有助於增加相容性與效能。

    Arm以為AI運算提供基礎為使命。 ▲ Arm以為AI運算提供基礎為使命。

    筆者在會後訪談中,提問「過去Arm處理器的發展大多跟隨x86、Windows陣營之後,而Windows on Arm裝置的AI運算效能超越目前市面上搭載x86處理器的產品,首次造成我們較難預測發展的情況。請問你如何預測未來Arm裝置的AI功能將帶來什麼樣的使用體驗?」

    James McNiven笑著給出了標準答案,「如果我知道的話,我就自己去開公司了」,但也補充,Arm的目標在於提供開發人員完整的軟、硬體解決方案,賦能開發人員創造各種不同的裝置與應用軟體。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納智捷 n7宣佈6月起再度開放大眾訂購,面對強力對手 MG4,裕隆表示: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山頭會合'

    納智捷 n7宣佈6月起再度開放大眾訂購,面對強力對手 MG4,裕隆表示: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山頭會合

    提交: May 30, 2024, 4:30pm CST
    标签  [编辑]
    裕隆汽車宣布 6 月啟動納智捷 n7 新一波會員招募,銷量目標突破萬輛78fb4d9efcd1f63e696743200ee9f83d

    裕隆汽車 5 月 28 號舉辦股東會,會上由嚴陳莉蓮親自揭示納智捷 n7 的銷售狀況,並且宣布 6 月份開始將啟動新一波的會員招募,開放大眾接單訂購,有望達到年銷量破萬的目標。對於同為裕隆引進的 MG 即將推出的 MG4 是否對納智捷 n7 銷量帶來影響,嚴陳莉蓮表示:「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山頭會合」

    納智捷「國產電動車」n7 在上市後造成話題不斷,3 月起也陸續開始交付,而在 4 月份的掛牌數量達到 1,055 輛,拿下單月電動車銷售冠軍,而首波的預購訂單預計會在今年第三季交付完畢,6 月起,將開放新一波的會員招募,開放大眾接單,預計第二波的訂單會在年底開始陸續交付。

    納智捷 n7 在 4 月份的掛牌數量達到 1,055 輛,拿下單月電動車銷售冠軍,擊敗強敵特斯拉。 ▲ 納智捷 n7 在 4 月份的掛牌數量達到 1,055 輛,拿下單月電動車銷售冠軍,擊敗強敵特斯拉。

    裕隆集團董座嚴陳莉蓮表示,去年起至今國內車市恢復正常供應,裕隆汽車獲利也回到疫情前的水準,同時她也強調,去年是該公司成立 70 週年,裕隆將會秉持著「綠色移動創新者」的精神,繼續在新能源車上做努力。去年裕隆集團不僅發表了國產電動車納智捷 n7,也上市了國產首款 48V 輕油電車款 Nissan X-Trail,接下來 6 月 13 號更將發表 MG4。

    而對於同時掌握國產「唯二」純電動車納智捷 n7 與 MG4,有人對於之間的銷量競爭感到擔憂,不過嚴陳莉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並不擔心會有相互衝突的情況,而是笑說: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可以在山頭會合」。要導入 MG4 的中華車日前也表示,MG 車款在國內的產量約是每個月 2,000 輛,並預估今年 MG 品牌總銷量將會有所成長。

    MG4 將在 6 月 13 號發表,裕隆表示:並不擔心。 ▲ MG4 將在 6 月 13 號發表,裕隆表示:並不擔心。

    裕隆汽車在 6 月開放第二波納智捷 n7 的訂購,以及導入 MG4 這兩個動作,再次證明了想要拿下國內純電動車銷售市場的決心,也充分展現了對於未來電動車市場發展抱持期待。隨著 n7 和 MG4 的相繼推出,國內消費者有更多國產電動車的選擇,而是否真能如裕隆所願,就要看日後市場反應如何了。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SIGMA宣布6月3日舉行新品線上發表會!據傳是28-45mm F1.8 DG DN'

    SIGMA宣布6月3日舉行新品線上發表會!據傳是28-45mm F1.8 DG DN

    提交: May 30, 2024, 4:00pm CST
    标签  [编辑]
    SIGMA日前於官方YouTube公告,將在台北時間6/3晚上8點舉行線上新品發表會,雖然並沒有說明會發表什麼新產品,但根據國外消息指出,新產品是28-45mm F1.8 DG DN的機率頗高。4c00be2967008c8de30d49242ebe184e

    SIGMA日前於官方YouTube公告,將在台北時間6/3晚上8點舉行線上新品發表會,雖然並沒有說明會發表什麼新產品,但根據國外消息指出,新產品是28-45mm F1.8 DG DN的機率頗高。

    首款全片幅F1.8變焦鏡?

    SIGMA日前於官方YouTube頻道公告,將在6天後,也就是台北時間6/3晚上8點舉行線上新品發表會,雖然並沒有說明會發表什麼新產品,但根據國外消息指出,新產品是28-45mm F1.8 DG DN的機率頗高,若屆時消息屬實,將會是世界首款全片幅F1.8變焦鏡,真是讓人期待呀!

    SIGMA宣布6月3日舉行新品線上發表會!據傳是28-45mm F1.8 DG DN

    28-45mm F1.8 DG DN間諜照流出

    雖然SIGMA並沒有透露任何相關訊息,但是有國外媒體已經收到關於28-45mm F1.8 DG DN的間諜照了!從照片中可以清楚看到,鏡頭外圈的確是印著28-45mm F1.8 DG DN字樣,而且以比例來看,該鏡似乎是個大塊頭,不過根據傳聞規格指出,重量卻不到1kg,著實令人有點意外。

    SIGMA宣布6月3日舉行新品線上發表會!據傳是28-45mm F1.8 DG DN

    28-45mm F1.8 DG DN傳聞規格
    • 將於6/3發表
    • 將會推出Sony E / Leica L兩種卡口版本
    • 濾鏡尺寸82mm
    • 具備光圈環
    • 具備AFL按鍵
    • 重量小於1kg
    • 專為影片創作者而生
    SIGMA宣布多顆鏡頭售價調漲

    另外,SIGMA日前也於官網宣布,由於中東局勢不穩定影響全球航運,導致原物料和物流成本大漲,故決定於5/29開始,調整部分無反光鏡相機鏡頭的售價,受影響的鏡頭皆是APS-C片幅的DC DN產品。

    SIGMA宣布6月3日舉行新品線上發表會!據傳是28-45mm F1.8 DG DN

    via:SIGMA StationasobinetSIGMA Japan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EZCast 於 COMPUTEX 2024 推出新款無線顯示傳輸設備'

    EZCast 於 COMPUTEX 2024 推出新款無線顯示傳輸設備

    提交: May 30, 2024, 3:30pm CST
    标签  [编辑]
    超低延一對多無線顯示,Wi-Fi 6 真 4K 高畫質傳輸,專利直立影片全屏播放E4f914d18817f54d4c733b2cecdd0afe

    無線顯示技術領導品牌 EZCast,宣布於 2024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展示一系列創新無線顯示傳輸設備。展期將展出多款一對多無線點對點產品,以滿足不同使用場景的需求。同時,為了提供更佳的觀影體驗,EZCast 還將推出配有高速、高頻寬 Wi-Fi 6 的 Ultra U2 無線顯示接收器,以及自主專利的直立式影片播放技術。

    EZCast 於 COMPUTEX 2024 推出新款無線顯示傳輸備

    EZCast 於 COMPUTEX 2024 展覽資訊:

    • 日期:2024 年 6 月 4 日至 7 日
    •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 2 館
    • 展位號碼:P0723
    EZCast 推出一對多無線點對點產品

    EZCast 將展示多種不同版本的無線點對點顯示傳輸產品,包含 1 對 2 Mini Pocket、1 對 2 高功率 Pocket Prime,以及 1 對 4 EZCast Omni Tetra。

    Mini Pocket 1 對 2 無線點對點具備 USB-C 60W 大功率供電功能,是商務會議、教學課堂和家庭娛樂的最佳選擇。Pocket Prime 1 對 2 則以無線射頻高功率為最大亮點,為會議空間和小型展演場所提供絕佳的解決方案。

    1 對 2 Mini Pocket ▲ 1 對 2 Mini Pocket

    1 對 2 高功率 Pocket Prime ▲ 1 對 2 高功率 Pocket Prime 針對音樂廳、劇院和展覽廳等較大型的公共活動空間,EZCast Omni Tetra 1 對 4 提供卓越的性能和穩定性,能完美滿足大型活動場所的無線投影需求。

    1 對 4 EZCast Omni Tetra ▲ 1 對 4 EZCast Omni Tetra

    獨家直屏模式:社群短影音專用的播放技術

    為滿足時下最流行的 YouTube 短影音、Instagram Reels 及 TikTok 等社群媒體的直式短影音需求,EZCast 推出了獨家的「直屏模式」(Portrait Mode),完美將直式影片串流至 EZCast 無線顯示播放設備。目前,有支援直屏模式的點對點產品包含 Mini Pocket、Pocket、Pocket Prime 等。

    升級版 EZCast Ultra U2 搭載 Wi-Fi 6 的 4K 無線顯示接收器

    全新的 Ultra U2 4K 無線顯示接收器繼承了 Ultra U1 的真 4K 解碼技術,並全面升級至 Wi-Fi 6,從而以更快的傳輸速度播放穩定的 4K Ultra HD 內容。此外,創新的 P2P 模式融合了 Airplay P2P(iOS/macOS)及 Miracast(Windows/Android),無需外部網路連接,即可在大型電視上顯示,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與簡易度。

    Ultra U2 4K 無線顯示接收器 ▲ Ultra U2 4K 無線顯示接收器

    EZCast 持續領先在無線顯示領域推出創新產品,攜手 DisplayPass 技術協會使用軟體定義的顯示傳輸協議,搭配軟體應用程式,能通過 Wi-Fi 達成高倍率壓縮低延時傳輸,並透過乙太網路實現低倍率壓縮零延時傳輸。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提交: May 29, 2024, 2:06am CST
    标签  [编辑]
    Apple WWDC 2024 於台灣時間 6/11 登場,已公布更多研討會時程與觀看方式。36c2a37e746e024e8b619cf4dc5928c7

    Apple 先前已宣布將於美國西岸時間 6 月10 日至 6 月 14日,於線上舉行一年一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4),也就是台灣時間 2024 年 6 月 11 日至 15 日。今日再公布詳細時間及活動內容,包括 keynote 發表會與 Platforms State of the Union 演講,並進一步分享開發者將於一整周活動中學習和體驗到的內容。

    文章目錄 WWDC 2024 看什麼呢?

    WWDC 2024 確定於台灣時間 2024 年 6 月 11 日凌晨 1 點,以 Keynote 發表會演講開場。雖然 WWDC 2024 仍是採用線上型式,但開發者和學生將是有機會於會議開幕當天,前往 Apple Park 實體參與特別活動。在為期一周時間,預期將發表六大系統的更新,包括 iOS 18、iPadOS 18、macOS 15、watchOS 11、tvOS 18 和 visionOS 2 的新功能及應用。

    對於最受觀注的 iOS 18,當前國外媒體則預期為「史上最大更新的 iOS 作系統」,蘋果執行者庫克先前也對外公開表示,Apple 將於今年在生成式 AI 領域上有重大的發展;並傳出 Apple 將與 Google 合作,加入 Gemini 生成式 AI;還有與 OpenAI 合作,在 iOS 18 加入 ChatGPT;以及針對中國市場,將「文心一言」模型導入中國版 iPhone 16、iOS 18、macOS 等傳言,都可以推測未來 iOS 18 將有更多 AI 上的支援及應用。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另外,WWDC 2024 期間將舉辦 100 多場技術講座,讓開發者有機會聽聽 Apple 工程師、設計師和其他專家怎麼說,藉此更深入地瞭解最新的技術和框架。而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成員和 Apple Developer Enterprise Program 成員可以透過線上實驗室和深度諮詢直接與 Apple 專家交流,針對應用最新技術、遵循最佳實踐、以及讓 App 和遊戲更上一層樓,獲得相關指引。Apple 工程師和設計師也將透過即時的 Apple Developer Forums 論壇提供技術協助。

    Swift 學生挑戰賽及 Apple 設計大獎

    在 WWDC 2024 期間,在 Swift Student Challenge 挑戰賽中,會有 50 名「傑出獲獎者」前往 Apple Park,進行為期三天的體驗。今年台灣也有 6 位學生於 Swift Student Challenge 中獲獎,包括內湖高中江竑燁以「MyGoal」獲獎,臺北大學資工系許君愷以「穴位」獲獎,但可惜沒抽到前往 WWDC 2024 的名額。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另外,Apple 設計大獎也是 WWDC 的重頭戲,將會表揚 App 和遊戲設計的卓越表現,並聚焦開發人員在作品當中呈現的帶來的工藝、創造力和技術專業。今年的決選名單也即將透過 Apple Developer 網站和 Apple Developer App 揭曉。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Apple Keynote 發表會哪裡看?

    Keynote 發表會演講將透過 apple.com/tw、Apple Developer app、Apple TV App 及 Apple YouTube 頻道等平台直播,並將於串流直播結束後以隨選播放方式提供。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提交: May 29, 2024, 2:06am CST
    标签  [编辑]
    Apple WWDC 2024 於台灣時間 6/11 登場,已公布更多研討會時程與觀看方式。36c2a37e746e024e8b619cf4dc5928c7

    Apple 先前已宣布將於美國西岸時間 6 月10 日至 6 月 14日,於線上舉行一年一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4),也就是台灣時間 2024 年 6 月 11 日至 15 日。今日再公布詳細時間及活動內容,包括 keynote 發表會與 Platforms State of the Union 演講,並進一步分享開發者將於一整周活動中學習和體驗到的內容。

    文章目錄 WWDC 2024 看什麼呢?

    WWDC 2024 確定於台灣時間 2024 年 6 月 11 日凌晨 1 點,以 Keynote 發表會演講開場。雖然 WWDC 2024 仍是採用線上型式,但開發者和學生將是有機會於會議開幕當天,前往 Apple Park 實體參與特別活動。在為期一周時間,預期將發表六大系統的更新,包括 iOS 18、iPadOS 18、macOS 15、watchOS 11、tvOS 18 和 visionOS 2 的新功能及應用。

    對於最受觀注的 iOS 18,當前國外媒體則預期為「史上最大更新的 iOS 作系統」,蘋果執行者庫克先前也對外公開表示,Apple 將於今年在生成式 AI 領域上有重大的發展;並傳出 Apple 將與 Google 合作,加入 Gemini 生成式 AI;還有與 OpenAI 合作,在 iOS 18 加入 ChatGPT;以及針對中國市場,將「文心一言」模型導入中國版 iPhone 16、iOS 18、macOS 等傳言,都可以推測未來 iOS 18 將有更多 AI 上的支援及應用。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另外,WWDC 2024 期間將舉辦 100 多場技術講座,讓開發者有機會聽聽 Apple 工程師、設計師和其他專家怎麼說,藉此更深入地瞭解最新的技術和框架。而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成員和 Apple Developer Enterprise Program 成員可以透過線上實驗室和深度諮詢直接與 Apple 專家交流,針對應用最新技術、遵循最佳實踐、以及讓 App 和遊戲更上一層樓,獲得相關指引。Apple 工程師和設計師也將透過即時的 Apple Developer Forums 論壇提供技術協助。

    Swift 學生挑戰賽及 Apple 設計大獎

    在 WWDC 2024 期間,在 Swift Student Challenge 挑戰賽中,會有 50 名「傑出獲獎者」前往 Apple Park,進行為期三天的體驗。今年台灣也有 6 位學生於 Swift Student Challenge 中獲獎,包括內湖高中江竑燁以「MyGoal」獲獎,臺北大學資工系許君愷以「穴位」獲獎,但可惜沒抽到前往 WWDC 2024 的名額。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另外,Apple 設計大獎也是 WWDC 的重頭戲,將會表揚 App 和遊戲設計的卓越表現,並聚焦開發人員在作品當中呈現的帶來的工藝、創造力和技術專業。今年的決選名單也即將透過 Apple Developer 網站和 Apple Developer App 揭曉。

    WWDC 2024 台灣時間 6/11 凌晨 1 點開始,AI 準備登場了嗎?

    Apple Keynote 發表會哪裡看?

    Keynote 發表會演講將透過 apple.com/tw、Apple Developer app、Apple TV App 及 Apple YouTube 頻道等平台直播,並將於串流直播結束後以隨選播放方式提供。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子被揭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遭洩露'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子被揭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遭洩露

    提交: May 29, 2024, 1:25am CST
    标签  [编辑]
    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遭洩露 揭示了秘密的搜尋排名演算法C22b4aa357d156c671ecc6a990b2ea96

    所有的網站相關人員、甚至電商相關人員,應該對於SEO都不陌生,甚至上過很多堂課。但是,Google的SEO總像是一個神秘的黑盒子,他只會告訴你一些很籠統的原則,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去猜測。世界上,只有Google才知道它在考慮搜尋排名系統時會考慮哪些因素。

    不過,現在我們可能有了答案,因為該公司的內部檔案已在網上洩露。

    以往,除了分享指導原則和朦朧的細節之外,Google並沒有讓使用者確切地知道他們的網頁需要什麼才能獲得更高的排名,這可能是出於好意,因為如果每個人都知道其中的訣竅,那麼最後所有的東西看起來都一樣,演算法也變得沒有意義。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被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洩露

    超過 2,500 頁的 API 文件檔案

    一家名為 SparkToro 的軟體公司的蘭德-菲什金(Rand Fishkin)分享了這份檔案。這是超過 2,500 頁的 API 文件檔案,其中包含 14,014 個屬性(API 功能),這些屬性似乎來自 Google 內部的「Content API 」。根據文件的提交歷史記錄,此程式碼於 2024 年 3 月 27 日上傳到 GitHub,直到 2024 年 5 月 7 日才被刪除。 

    本文件雖然沒有顯示搜尋排名演算法中特定元素的權重之類的內容,也沒有證明排名系統中使用了哪些元素。但是,它確實顯示了谷歌收集的數據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

    擁有搜尋引擎最佳化經驗的 Fishkin 表示,該領域的每個人都應該看看這份檔案。雖然這份檔案是由Google自己發佈的,但這似乎是一次意外,而不是為了更好地瞭解搜尋演算法而刻意採取的行動。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被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洩露

    Google API Content Warehouse:所有SEO明碼規則沒講的都在這裡

    這份名為"Google API Content Warehouse"的檔案包含與內部 API 相關的資訊,並解釋了哪些因素和元件會影響搜尋結果。這顯然意味著該檔案基本上就是Google排名的作弊指南,但它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整份檔案共長達 2500 頁,其中一些內容較早,而另一些內容則較新。使用者還可以從Google洩露的檔案中大致瞭解哪些有效,哪些無效,詳細說明哪些因素對搜尋排名至關重要。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被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洩露

    3 月 27 日,Google錯誤地在 GitHub 上提供了這份檔案,當它獲得足夠的關注度後,於 5 月 7 日被撤回或刪除。不過,由於索引是由第三方服務進行的,因此洩露的Google檔案副本仍然可用。

    需要注意的是,檔案中的資訊對SEO或數位行銷領域的從業者可能很有價值,但它並沒有分享哪些因素比其他因素更重要。對於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來說,所有方面都可能很重要,也可能根本不重要,因為沒有關於驅動搜尋的最重要因素的資訊。

    SEO相關的從業者聲稱,Google的一些聲明與檔案中的內容相矛盾,例如域名授權,以及它如何對搜尋結果產生影響。如前所述,該公司尚未就洩露檔案發表聲明。Google在三月份發佈了搜尋大更新,將「有幫助」的內容置於標準之上。演算法的基本運作方式是判斷和確定網站上的特定頁面是為了迎合搜尋引擎還是為了迎合人們。

    Fishkin 的發現分享了檔案的詳細資訊和主要內容,從事SEO工作的朋友們請務必查看。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子被揭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遭洩露'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子被揭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遭洩露

    提交: May 29, 2024, 1:25am CST
    标签  [编辑]
    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遭洩露 揭示了秘密的搜尋排名演算法C22b4aa357d156c671ecc6a990b2ea96

    所有的網站相關人員、甚至電商相關人員,應該對於SEO都不陌生,甚至上過很多堂課。但是,Google的SEO總像是一個神秘的黑盒子,他只會告訴你一些很籠統的原則,剩下的就要靠你自己去猜測。世界上,只有Google才知道它在考慮搜尋排名系統時會考慮哪些因素。

    不過,現在我們可能有了答案,因為該公司的內部檔案已在網上洩露。

    以往,除了分享指導原則和朦朧的細節之外,Google並沒有讓使用者確切地知道他們的網頁需要什麼才能獲得更高的排名,這可能是出於好意,因為如果每個人都知道其中的訣竅,那麼最後所有的東西看起來都一樣,演算法也變得沒有意義。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被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洩露

    一家名為 SparkToro 的軟體公司的蘭德-菲什金(Rand Fishkin)分享了這份檔案。這是超過 2,500 頁的 API 文件檔案,其中包含 14,014 個屬性(API 功能),這些屬性似乎來自 Google 內部的「Content API 」。根據文件的提交歷史記錄,此程式碼於 2024 年 3 月 27 日上傳到 GitHub,直到 2024 年 5 月 7 日才被刪除。 

    本文件雖然沒有顯示搜尋排名演算法中特定元素的權重之類的內容,也沒有證明排名系統中使用了哪些元素。但是,它確實顯示了谷歌收集的數據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

    擁有搜尋引擎最佳化經驗的 Fishkin 表示,該領域的每個人都應該看看這份檔案。雖然這份檔案是由Google自己發佈的,但這似乎是一次意外,而不是為了更好地瞭解搜尋演算法而刻意採取的行動。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被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洩露

    這份名為"Google API 內容倉庫"的檔案包含與內部 API 相關的資訊,並解釋了哪些因素和元件會影響搜尋結果。這顯然意味著該檔案基本上就是Google排名的作弊指南,但它並不像看上去那麼簡單。整份檔案共長達 2500 頁,其中一些內容較早,而另一些內容則較新。使用者還可以從Google洩露的檔案中大致瞭解哪些有效,哪些無效,詳細說明哪些因素對搜尋排名至關重要。

    Google SEO搜尋排名演算法的秘密黑盒被開,長達2500頁的大量Google API文件洩露

    3 月 27 日,Google錯誤地在 GitHub 上提供了這份檔案,當它獲得足夠的關注度後,於 5 月 7 日被撤回或刪除。不過,由於索引是由第三方服務進行的,因此洩露的Google檔案副本仍然可用。

    需要注意的是,檔案中的資訊對SEO或數位行銷領域的從業者可能很有價值,但它並沒有分享哪些因素比其他因素更重要。對於從事相關工作的人來說,所有方面都可能很重要,也可能根本不重要,因為沒有關於驅動搜尋的最重要因素的資訊。

    SEO相關的從業者聲稱,Google的一些聲明與檔案中的內容相矛盾,例如域名授權,以及它如何對搜尋結果產生影響。如前所述,該公司尚未就洩露檔案發表聲明。Google在三月份發佈了搜尋大更新,將「有幫助」的內容置於標準之上。演算法的基本運作方式是判斷和確定網站上的特定頁面是為了迎合搜尋引擎還是為了迎合人們。

    Fishkin 的發現分享了檔案的詳細資訊和主要內容,從事SEO工作的朋友們請務必查看。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提交: May 29, 2024, 1:05am CST
    标签  [编辑]
    今日台灣奧迪與Garmin在Audi House of Progress品牌概念店齊聚,以《生活進化論》為講座主題,深入探討雙品牌如何以數位應用、永續發展打造產品與服務體驗,構築完整的顧客旅程。224ac7aaf15b1255a2fe632e3180b973

    今日台灣奧迪與 Garmin 在 Audi House of Progress 品牌概念店齊聚,以《生活進化論》為講座主題,深入探討雙品牌如何以數位應用、永續發展打造產品與服務體驗,構築完整的顧客旅程。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延續綠色設計與產品永續理念

    自 2020 年 AUDI AG 啟動 Mission:ZERO 環境計畫,從供應鏈做起打造碳中和生產中心,目前 Audi 布魯塞爾以及位於匈牙利 Audi Győr 工廠已達到碳中和目標,亦逐步在各地廠房中導入再生能源、水資源循環,以智慧管理與資源有效運作模式朝永續目標邁進。

    聚焦台灣市場,台灣奧迪自 2020 年底引進四環首款純電休旅 Audi e-tron,不僅持續導入 e-tron GT、Q8 e-tron 與最新成員 Q4 e-tron 車系,今年更延續『Electrify Taiwan』策略,拓展充電網絡、導入最新數位服務Audi connect TW,為車主帶來無縫且高效的行車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銷售處長鍾子豪(Alex Chung)表示:「甫於本月份上市的純電休旅新星-Audi Q4 e-tron,是台灣奧迪純電進化的新里程碑;除了電力動能,用以製作 Q4 e-tron 車身擋風玻璃的原料中,有高達 30% 來自回收舊廢車輛玻璃,體現品牌的永續理念。」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在專注追求創新與突破的同時,Garmin 更致力於環境永續經營並將永續視為使命,全球 10 大辦公室 100% 全面使用綠色能源,2021 年起位於堪薩斯州奧拉西美國總部園區使用 100% 的再生風能供電,透過再生能源的推動與使用,於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共減少了 26,000 公噸。Garmin 為貫徹永續發展與堅守環保,也大量將回收塑料與綠色能源應用導入產品中,攜手消費者一起加速實踐永續生活。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Garmin 視永續發展為使命,以環境友善的概念為基石,持續以創新科技為消費者帶來美好生活體驗的同時,更把綠色理念融入產品計,在 2020 年以領先界的技術將獨家研發的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技術導入智慧手錶。 ▲ Garmin 視永續發展為使命,以環境友善的概念為基石,持續以創新科技為消費者帶來美好生活體驗的同時,更把綠色理念融入產品設計,在 2020 年以領先業界的技術將獨家研發的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技術導入智慧手錶。

    Garmin 近年更打造首款由海洋廢棄漁網再製而成的潛水電腦錶,以「海洋回收塑料」、「零塑包裝」、「光綠能使用」計,展示永續與創新技術的完美結合,為消費者提供實現永續生活的具體方式。 ▲ Garmin 近年更打造首款由海洋廢棄漁網再製而成的潛水電腦錶,以「海洋回收塑料」、「零塑包裝」、「光綠能使用」設計,展示永續與創新技術的完美結合,為消費者提供實現永續生活的具體方式。

    拓展多元數位服務

    服務數位化已是企業發展顧客服務策略的重要趨勢,汽車產業亦不例外。台灣奧迪去年重整優化myAudi app TW,帶來線上預約保養、虛擬賞車等功能,今年更進一步整合 Audi connect TW 智聯服務,並率先搭載於甫上市的 Q4 e-tron 車系。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Audi Q4 e-tron 車主註冊登錄 myAudi TW App、綁定愛車後即可使用 Audi connect TW 聯網功能,包含:即時車況功能,有利車主查看即時位置、尋找愛車、目前時速、目前電量、行駛總里程數;另亦有通知功能讓車主查看充電狀態及進度、地理圍欄 (駕駛範圍)、車輛速限設定以及車輛怠速等狀態通知。

    此外,myAudi TW App 更提供行程細節,包含時間資訊及行駛平均速度等,同時也整合超過 500 充電站點資訊,讓車主透過 myAudi TW App 即可完成查找、導航、數位支付等環節,遠端掌握充電進度。

    而 Garmin 的數位化服務則是全面整合運動與健康追蹤領域,透過 Garmin Connect APP 高度個性化的數據進行串聯,從日常健康監測、運動數據紀錄到個人生理表現分析,並提供個人化運動指導與專屬分析建議,讓用戶透過訓練、競賽、多元分享,互相激勵增進運動樂趣。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Garmin Connect APP 自 2015 年推出至今,全球已累計超過 6,600 萬活躍用戶,並以健康生態系為核心擴展至各項專業運動,結合 Garmin 運動科學建立跑步、自行車、三鐵、潛水、戶外運動及高爾夫生態系,打造業界最多元、最完善且年輕化運動生態圈,持續陪伴用戶探索自我、開創更多可能、豐富生活體驗。

    從持續引進最新車款到線上線下的服務整合,台灣奧迪融合「永續」與「數位創新」,透過 Q4 e-tron 的上市展演品牌進化;Garmin 則在運動與健康追蹤領域構建了多元生態系,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運動體驗與健康生活實踐,皆為了同樣的核心價值-創造最佳顧客體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提交: May 29, 2024, 1:05am CST
    标签  [编辑]
    今日台灣奧迪與Garmin在Audi House of Progress品牌概念店齊聚,以《生活進化論》為講座主題,深入探討雙品牌如何以數位應用、永續發展打造產品與服務體驗,構築完整的顧客旅程。224ac7aaf15b1255a2fe632e3180b973

    今日台灣奧迪與 Garmin 在 Audi House of Progress 品牌概念店齊聚,以《生活進化論》為講座主題,深入探討雙品牌如何以數位應用、永續發展打造產品與服務體驗,構築完整的顧客旅程。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延續綠色設計與產品永續理念

    自 2020 年 AUDI AG 啟動 Mission:ZERO 環境計畫,從供應鏈做起打造碳中和生產中心,目前 Audi 布魯塞爾以及位於匈牙利 Audi Győr 工廠已達到碳中和目標,亦逐步在各地廠房中導入再生能源、水資源循環,以智慧管理與資源有效運作模式朝永續目標邁進。

    聚焦台灣市場,台灣奧迪自 2020 年底引進四環首款純電休旅 Audi e-tron,不僅持續導入 e-tron GT、Q8 e-tron 與最新成員 Q4 e-tron 車系,今年更延續『Electrify Taiwan』策略,拓展充電網絡、導入最新數位服務Audi connect TW,為車主帶來無縫且高效的行車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銷售處長鍾子豪(Alex Chung)表示:「甫於本月份上市的純電休旅新星-Audi Q4 e-tron,是台灣奧迪純電進化的新里程碑;除了電力動能,用以製作 Q4 e-tron 車身擋風玻璃的原料中,有高達 30% 來自回收舊廢車輛玻璃,體現品牌的永續理念。」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在專注追求創新與突破的同時,Garmin 更致力於環境永續經營並將永續視為使命,全球 10 大辦公室 100% 全面使用綠色能源,2021 年起位於堪薩斯州奧拉西美國總部園區使用 100% 的再生風能供電,透過再生能源的推動與使用,於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共減少了 26,000 公噸。Garmin 為貫徹永續發展與堅守環保,也大量將回收塑料與綠色能源應用導入產品中,攜手消費者一起加速實踐永續生活。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Garmin 視永續發展為使命,以環境友善的概念為基石,持續以創新科技為消費者帶來美好生活體驗的同時,更把綠色理念融入產品計,在 2020 年以領先界的技術將獨家研發的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技術導入智慧手錶。 ▲ Garmin 視永續發展為使命,以環境友善的概念為基石,持續以創新科技為消費者帶來美好生活體驗的同時,更把綠色理念融入產品設計,在 2020 年以領先業界的技術將獨家研發的 Power Glass 太陽能充電鏡面技術導入智慧手錶。

    Garmin 近年更打造首款由海洋廢棄漁網再製而成的潛水電腦錶,以「海洋回收塑料」、「零塑包裝」、「光綠能使用」計,展示永續與創新技術的完美結合,為消費者提供實現永續生活的具體方式。 ▲ Garmin 近年更打造首款由海洋廢棄漁網再製而成的潛水電腦錶,以「海洋回收塑料」、「零塑包裝」、「光綠能使用」設計,展示永續與創新技術的完美結合,為消費者提供實現永續生活的具體方式。

    拓展多元數位服務

    服務數位化已是企業發展顧客服務策略的重要趨勢,汽車產業亦不例外。台灣奧迪去年重整優化myAudi app TW,帶來線上預約保養、虛擬賞車等功能,今年更進一步整合 Audi connect TW 智聯服務,並率先搭載於甫上市的 Q4 e-tron 車系。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Audi Q4 e-tron 車主註冊登錄 myAudi TW App、綁定愛車後即可使用 Audi connect TW 聯網功能,包含:即時車況功能,有利車主查看即時位置、尋找愛車、目前時速、目前電量、行駛總里程數;另亦有通知功能讓車主查看充電狀態及進度、地理圍欄 (駕駛範圍)、車輛速限設定以及車輛怠速等狀態通知。

    此外,myAudi TW App 更提供行程細節,包含時間資訊及行駛平均速度等,同時也整合超過 500 充電站點資訊,讓車主透過 myAudi TW App 即可完成查找、導航、數位支付等環節,遠端掌握充電進度。

    而 Garmin 的數位化服務則是全面整合運動與健康追蹤領域,透過 Garmin Connect APP 高度個性化的數據進行串聯,從日常健康監測、運動數據紀錄到個人生理表現分析,並提供個人化運動指導與專屬分析建議,讓用戶透過訓練、競賽、多元分享,互相激勵增進運動樂趣。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台灣奧迪與 Garmin《生活進化論》講座登場:聚焦永續、服務數位化,打造完整顧客體驗

    Garmin Connect APP 自 2015 年推出至今,全球已累計超過 6,600 萬活躍用戶,並以健康生態系為核心擴展至各項專業運動,結合 Garmin 運動科學建立跑步、自行車、三鐵、潛水、戶外運動及高爾夫生態系,打造業界最多元、最完善且年輕化運動生態圈,持續陪伴用戶探索自我、開創更多可能、豐富生活體驗。

    從持續引進最新車款到線上線下的服務整合,台灣奧迪融合「永續」與「數位創新」,透過 Q4 e-tron 的上市展演品牌進化;Garmin 則在運動與健康追蹤領域構建了多元生態系,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運動體驗與健康生活實踐,皆為了同樣的核心價值-創造最佳顧客體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提交: May 29, 2024, 12:30am CST
    标签  [编辑]
    由於該版本的程式碼是微軟與 IBM 合作編寫的,因此要開源也不是微軟說了算,微軟與 IBM 商議後雙方都同意放出這部分原始碼。8f8bafcbdd38874ab39094059d1cedbb

    微軟宣布開源旗下 MS-DOS 4.0 系統,與 IBM 合作,在 MIT 許可下公布 MS-DOS 4.0 的原始碼。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十年前,微軟向電腦歷史博物館公布了 MS-DOS 1.25 和 2.0 版的原始碼,前者發表於 1982 年,後者發表於 1983 年。而 MS-DOS 4.0 發表於 1988 年,由微軟與 IBM 合作推出,因此需要雙方合作開源。

    微軟表示,一位名叫  Connor「Starfrost」Hyde 的年輕英國研究員最近與微軟前首席技術長 Ray Ozzie 就他收藏的一些軟體進行了聯繫。在這些磁碟片中,Ray 發現了他在 Lotus 時傳送的未公開版 DOS 4.0 測試版二進制檔案(binary file)。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Starfrost 聯絡了微軟開放原始碼專案辦公室(OSPO),探索發表 DOS 4 原始碼的可能性。

    微軟開發者社群副總裁 Scott Hanselman 在網際網路檔案管理員兼愛好者 Jeff Sponaugle 的幫助下,對這些原始磁碟進行了成像,並仔細掃描了「Ozzie Drop」中的原始印刷文件。微軟和 IBM 的朋友們都認為這是一段值得分享的作業系統歷史。

    隨後,微軟 OSPO 主任 Jeff Wilcox 造訪了 Microsoft Archives(微軟官方的歷史資料存檔),找到了 MS DOS 4.0 的原始碼,以及一些額外的 beta 二進制檔案、文件的 PDF 和磁碟鏡像,並且發表在 GitHub,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看。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2014 年微軟透過電腦歷史博物館發表了 MS-DOS 1.25 和 MS-DOS 2.0 版的原始碼,前者發表於 1982 年,後者發表於 1983 年。今天微軟宣布開源 MS-DOS 4.0 版的原始碼,該版本發表於 1988 年,是微軟與 IBM 合作推出的作業系統,支援高達 2GB 容量的硬碟並可以使用 1MB 以上的儲存器。

    由於該版本的程式碼是微軟與 IBM 合作編寫的,因此要開源也不是微軟說了算,微軟與 IBM 商議後雙方都同意放出這部分原始碼,所以 MS-DOS 4.0 版的原始碼成功在 GitHub 上發表。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後續微軟開放原始碼專案辦公室將繼續致力於尋找更多 MS-DOS 4.0 版的資料,有更多資料後會繼續更新將這些資料共享出來。

    最後,有興趣的網友還可以在 IBM PC XT、較新的 Pentium 以及開放原始碼的 PCem 和 86box 模擬器中安裝運行 MS-DOS 4.0 版。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提交: May 29, 2024, 12:30am CST
    标签  [编辑]
    由於該版本的程式碼是微軟與 IBM 合作編寫的,因此要開源也不是微軟說了算,微軟與 IBM 商議後雙方都同意放出這部分原始碼。8f8bafcbdd38874ab39094059d1cedbb

    微軟宣布開源旗下 MS-DOS 4.0 系統,與 IBM 合作,在 MIT 許可下公布 MS-DOS 4.0 的原始碼。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十年前,微軟向電腦歷史博物館公布了 MS-DOS 1.25 和 2.0 版的原始碼,前者發表於 1982 年,後者發表於 1983 年。而 MS-DOS 4.0 發表於 1988 年,由微軟與 IBM 合作推出,因此需要雙方合作開源。

    微軟表示,一位名叫  Connor「Starfrost」Hyde 的年輕英國研究員最近與微軟前首席技術長 Ray Ozzie 就他收藏的一些軟體進行了聯繫。在這些磁碟片中,Ray 發現了他在 Lotus 時傳送的未公開版 DOS 4.0 測試版二進制檔案(binary file)。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Starfrost 聯絡了微軟開放原始碼專案辦公室(OSPO),探索發表 DOS 4 原始碼的可能性。

    微軟開發者社群副總裁 Scott Hanselman 在網際網路檔案管理員兼愛好者 Jeff Sponaugle 的幫助下,對這些原始磁碟進行了成像,並仔細掃描了「Ozzie Drop」中的原始印刷文件。微軟和 IBM 的朋友們都認為這是一段值得分享的作業系統歷史。

    隨後,微軟 OSPO 主任 Jeff Wilcox 造訪了 Microsoft Archives(微軟官方的歷史資料存檔),找到了 MS DOS 4.0 的原始碼,以及一些額外的 beta 二進制檔案、文件的 PDF 和磁碟鏡像,並且發表在 GitHub,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查看。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2014 年微軟透過電腦歷史博物館發表了 MS-DOS 1.25 和 MS-DOS 2.0 版的原始碼,前者發表於 1982 年,後者發表於 1983 年。今天微軟宣布開源 MS-DOS 4.0 版的原始碼,該版本發表於 1988 年,是微軟與 IBM 合作推出的作業系統,支援高達 2GB 容量的硬碟並可以使用 1MB 以上的儲存器。

    由於該版本的程式碼是微軟與 IBM 合作編寫的,因此要開源也不是微軟說了算,微軟與 IBM 商議後雙方都同意放出這部分原始碼,所以 MS-DOS 4.0 版的原始碼成功在 GitHub 上發表。

    微軟釋出36年前的MS-DOS 4.0原始碼,完全開源供愛好者研究

     

    後續微軟開放原始碼專案辦公室將繼續致力於尋找更多 MS-DOS 4.0 版的資料,有更多資料後會繼續更新將這些資料共享出來。

    最後,有興趣的網友還可以在 IBM PC XT、較新的 Pentium 以及開放原始碼的 PCem 和 86box 模擬器中安裝運行 MS-DOS 4.0 版。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M3 版 Apple MacBook Air 15 吋評測:實測 M3 晶片效能、雙螢幕怎麼用、AI 應用又在哪?'

    M3 版 Apple MacBook Air 15 吋評測:實測 M3 晶片效能、雙螢幕怎麼用、AI 應用又在哪?

    提交: May 29, 2024, 12:13am CST
    标签  [编辑]
    新款 MacBook Air 最大特色是換上 M3 晶片、升級 Wi-Fi 6E、支援雙螢幕顯示,以及特別強調 AI 應用。85bc6f3eb969b3879464362fd0faff61

    台灣在四月底正式開賣搭載 M3 晶片的 MacBook Air 13 吋及 15 吋,外型與前一代 M2 版本並沒有差異,主要升級之處就是換上 M3 晶片,以及支援  Wi-Fi 6E 與雙螢幕顯示,特別是可外接雙螢幕,讓 MacBook Air 在多工處理時,可以有更大、更多的螢幕,看得更清楚。另外,也特別強調 AI 應用,究竟哪裡 AI?以下就來實測 M3 版 MacBook Air 15 吋,究竟值不值升級?

    文章目錄 3 款 Apple MacBook Air 重點規格

    在 M3 版 MacBook Air 發表後,Apple 官網已將 M2 版 MacBook Air 15 吋下架,因此現在官網上有三款 MacBook Air 機型可選擇,分別是 M2 版 13 吋,以及最新的 M3 版 13 吋及 15 吋。

    當中,15 吋 MacBook Air 是去年 WWDC 上發表的新尺寸,也成為史上最大的 MacBook Air,上市時是搭載 M2 晶片,而不到一年的時間,已升級 M3 晶片版本推出。雖說 MacBook Air 13 吋的便攜性自然較15 吋來得高,不過以 15 吋的大螢幕,對於有大量圖片或影片編輯類型的工作來說,可以提供更舒服的螢幕畫面,又或是偏愛大螢幕又想要有輕薄輕身的用戶,15 吋 MacBook Air 就會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 Apple 官網有三款 MacBook Air 機型可選擇,分別是 M2 版 13 吋,以及最新的 M3 版 13 吋及 15 吋。 ▲ 目前 Apple 官網有三款 MacBook Air 機型可選擇,分別是 M2 版 13 吋,以及最新的 M3 版 13 吋及 15 吋。

    而 M3 版的 15 吋 MacBook Air 外型與前代幾乎沒有差異,特色還是輕薄,以 1.15 公分的厚度,也只比 13 吋的 MacBook Air 多了 0.02 公分,這點相當難得,且與市售 15 吋筆電相比,外型絕對是極薄的設計。至於重量部分,因為全機採用全鋁金屬一體成型機身,重量為 1.51 公斤,雖然也不算太重,但當前不少強調極致輕薄的 Windows 筆電,大都會以鋁鎂合金打造,讓重量少於 1 公斤,因此,15 吋 MacBook Air 在重量上並不算有優勢。

    15 吋 MacBook Air 即使螢幕來到 15.3 吋,但機身還是相機薄,從側面來看就能感受到薄型機身計。 ▲ 15 吋 MacBook Air 即使螢幕來到 15.3 吋,但機身還是相機薄,從側面來看就能感受到薄型機身設計。

    不過,不得不說,15 吋 MacBook Air 機身配重相當好,拿在手上時會感受到機身紮實、配重平均,即使少了貼身攜帶的機動性,但仍保有方便的移動性。另外,與 M2 版本一樣,推出四種顏色可選擇,除了銀色和太空灰色之外,也有午夜色和星光色,當中,午夜色強調採用突破性陽極處理密封技術,可減少指紋沾染的問題。

                          M3 版 MacBook Air 15 有四種顏色可選擇,除了銀色和太空灰色之外,也有午夜色和星光色,當,這次午夜色強調採用突破性陽極處理密封技術,以減少指紋沾染的問題。 ▲ M3 版 MacBook Air 15 有四種顏色可選擇,除了銀色和太空灰色之外,也有午夜色和星光色,當中,這次午夜色強調採用突破性陽極處理密封技術,以減少指紋沾染的問題。

    也因為 M3 版 MacBook Air 15 吋與前代的相隔時間不到一年,外型也與過去相差不大,因此就不再贅述外型特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至「Apple MacBook Air 15 吋開箱評測:史上最大 Air 優缺點分析,與 13 吋又有哪裡不同?」一文。不過,M3 版 MacBook Air 更強調綠色製造,也是 Apple 首款採用 50% 再生成分製造的產品,其中機身及主機板採用 100% 再生鋁金屬,磁石採用 100% 再生稀土元素,而且不含汞、溴化阻燃劑和聚氯乙烯(PVC),並符合 ENERGY STAR 能源效率認證。此外,包裝更是採用 99% 纖維材料,使 Apple 更接近在 2025 年前淘汰所有塑膠包裝的目標。

    M3 版 MacBook Air 是 Apple 首款採用 50% 再生成分製造的產品,且 Apple積極在2030 年前讓所有產品實現碳和,包括全球整體供應鏈與每部 Apple裝置的使用生命週期。 ▲ M3 版 MacBook Air 是 Apple 首款採用 50% 再生成分製造的產品,且 Apple積極在2030 年前讓所有產品實現碳中和,包括全球整體供應鏈與每部 Apple裝置的使用生命週期。

     

    市場三款   Apple MacBook Air 重點規格

     

    MacBook Air 13 吋

    MacBook Air 13 吋

    MacBook Air 15 吋

    晶片

    Apple M2

    Apple M3

    Apple M3

     

    CPU核心數

    8

    8

    8

     

    GPU核心數

    8/10

    8/10

    10

     

    神經網路引擎

    16

    16

    16

    記憶體

    8GB/16GB/24GB

    8GB/16GB/24GB

    8GB/16GB/24GB

    儲存空間

    256GB/512GB/1TB/2TB

    256GB/512GB/1TB/2TB

    256GB/512GB/1TB/2TB

    螢幕尺寸

    13.6吋

    13.6吋

    15.3吋

    螢幕解析度

    2560x1664

    2560x1664

    2880x1864

    螢幕亮度

    500尼特

    500尼特

    500尼特

    視訊攝影機

    1080p

    1080p

    1080p

    揚聲器

    四揚聲器音響系統

    四揚聲器音響系統

    六揚聲器音響系統

    輸出入埠

    兩個Thunderbolt / USB 4埠

    兩個Thunderbolt / USB 4埠

    兩個Thunderbolt / USB 4埠

    無線網路

    Wi-Fi 6、藍牙 5.3

    Wi-Fi 6E、藍牙 5.3

    Wi-Fi 6E、藍牙 5.3

    電池續航力

    18小時

    18小時

    18小時

    尺寸

    304.1x215 x11.3(mm)

    304.1x215 x11.3(mm)

    304.4x237.6 x11.5(mm)

    重量

    1.24公斤

    1.24公斤

    1.51公斤

    售價

    32,900元起

    35,900元起

    42,900元起

     

    3 個 MacBook Air 升級功能實測

    新款 MacBook Air 在外型幾乎沒有改變之下,升級 M3 晶片是最大特色,除了帶來 CPU 及 GPU 的運算升級外,更快速且更有效率的 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也支援更多元的 AI 應用。另外支援雙螢幕顯示更是一大特色,讓 MacBook Air 不用透過外接其他擴充輸出入埠裝置,就可以打造多螢幕的輸出使用,以下就來看看 M3 效能、雙螢幕怎麼用、AI 應用又在哪?

    升級 1:M3 晶片有感 GPU 效能升級

    在效能測試中,以 Geekbench 6、Cinebench 2024、Cinebench R23、3DMark Wild Life Extreme、Blackmagicdesign Disk Speed Test,進行基本的效能跑分,也分別與 M2 版 MacBook Pro 15 吋進行比較。當中,Geekbench 6 在單核與多核心表現都有成長,M3 較 M1 在多核心部分成長約 25%,而 M3 晶片在 GPU 效能的成長確實較突出,在 Cinebench 2024 測試中的 GPU 核心,較 M2提升約 74%,而在 3D Mark 測試中,也較 M2 提升約 53%,與官網公布的效能表現差不多。

    MacBook Air 15 吋(M3)、MacBook Air 15 吋(M2)效能比較

     

    MacBook Air 15吋(M3)

    MacBook Air 15吋(M2)

    Geekbench 6

    Single-Core

    3,148

    2,675

    Multi-Core

    12,090

    9,634

    Metal 

    47,612

    40,131

    OpenCL

    30,513

    24,171

    Cinebench 2024

    GPU

    3,236pts

    1,863pts

    CPU-Multi-Core

    581pts

    549pts

    CPU-Single-Core

    141pts

    121pts

    MP Ratio

    4.12x

    4.32x

    Cinebench R23

    CPU-Multi-Core

    9,318pts

    8,208pts

    CPU-Single-Core

    1,897pts

    1,579pts

    MP Ratio

    4.91x

    5.2x

    Blackmagicdesign Disk Speed Test

    Write

    3369.5MB/s

    1,715.6.6MB/s

    Read

    3035.1MB/s

    1,540.7MB/s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Overall Score

    8,724

    5,713

    Average frame rate

    49.5fps

    34.2fps

    ■註:M3 版為 8 核心 CPU 與 10 核心 GPU / 16GB記憶體 / 512GB SSD;M2 版為 8 核心 CPU 與  10 核心 GPU / 8GB記憶體 / 256GB SSD。

     

    也因為 M3 晶片採用全新的 GPU 架構,並支援硬體加速光線追蹤與網格著色技術,再加上 macOS Sonoma作業系統提供「遊戲模式」,實際開啟「惡靈古堡 4 重製版」,並設定在 2800×1800 解析度,在 MetalFX 關閉時有 20~30fps 表現,設為高畫質有 35~45fps,設為效能優化則有 50~60fps 表現。另外,M3 已具備 ProRes 編碼與解碼引擎,因此將 17GB 的 ProRes 格式影片輸出 4K、60fps 時,大約為 2 分鐘左右,速度並不遜於 M1 Max 晶片的表現。

    開啟「惡靈古堡 4 重製版」,並定在 2800×1800 解析度,在 MetalFX 關閉時有 20~30fps 表現,為高畫質有 35~45fps,為效能優化則有 50~60fps 表現。 ▲ 開啟「惡靈古堡 4 重製版」,並設定在 2800×1800 解析度,在 MetalFX 關閉時有 20~30fps 表現,設為高畫質有 35~45fps,設為效能優化則有 50~60fps 表現。

    在 DaVinci Resolve 下剪輯 1080p 影片,不算太複雜的功能,都能持不錯的流暢感。 ▲ 在 DaVinci Resolve 下剪輯 1080p 影片,不算太複雜的功能,都能維持不錯的流暢感。

    升級 2:外接 6K 及 5K 雙螢幕

    不管是 M1 還是 M2 的 MacBook Air,一定都會發現外接螢幕只能接一台,如果外接第二台以上,不是沒反應就是只能進行鏡像輸出,但 M3 版 MacBook Air 突破了這項限制,透過機身上的兩個 Thunderbolt 埠,可以外接一台 6K、60Hz 及一台 5K、60Hz 的螢幕,打造多螢幕輸出的工作環境。不過,在二台外接螢幕同時使用下,MacBook Air 的螢幕就得闔上,並再外接鍵盤滑鼠來操作,此時 MacBook Air 概念就像一台 Mac mini 一樣,只不過又更具機動性,可隨時卸下與螢幕的傳輸線,帶著 MacBook Air 繼續工作。

    將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兩台 Studio Display 使用時,MacBook Air 的螢幕就得闔上,並再外接鍵盤滑鼠來操作。 ▲ 將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兩台 Studio Display 使用時,MacBook Air 的螢幕就得闔上,並再外接鍵盤滑鼠來操作。

    在外接雙螢幕下,打開 MacBook Air 螢幕後,一台Studio Display 就不支援顯示。 ▲ 在外接雙螢幕下,打開 MacBook Air 螢幕後,一台Studio Display 就不支援顯示。

    而 MacBook 外接螢幕的需求,又以外接一個最為普及,不管是 13 吋 15 吋的 MacBook Air,在定點使用時,外接螢幕會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但若平時工作會同時開啟多個軟體,並經常需要比對應用程式裡的內容時,雙螢幕就很適合這類的多工需求,同時也可說是資產的投資,畢竟基本款 Studio Display 售價為 45,900 元,價格雖然高,但帶來 27吋、5K 解析度的細緻畫面,且與MacBook 有更好的支援性。

    不過,M3 版 MacBook Air 在外接雙螢幕輸出時,硬體效能負載有感比外接單螢幕顯示要來得大一些,特別是開啟多個需要高能的應用程式時,會有些卡頓的感覺,例如在雙螢下使用時,同時開啟常用的瀏覽器、Photoshop、DaVinci Resolve、影音播放…等,反而外接單個螢幕使用時會較順暢。

    平時若有多視窗工作的多工需求,雙螢幕可以提供更大、更廣的顯示空間,視覺體驗會更好。 ▲ 平時若有多視窗工作的多工需求,雙螢幕可以提供更大、更廣的顯示空間,視覺體驗會更好。

    升級 3:軟硬體結合,讓AI應用更豐富

    搭載 M3 晶片的 MacBaook Air 也特別強調 AI 的應用,不過從 M1 開始,晶片中除了 CPU、GPU,還有神經網路引擎,專用於處理裝置上的人工智慧運算及加速機器學習,可以把它視為現在 AI 筆電強調的 NPU,過去還不強調 AI 筆電時,Apple 已在 MacBook 發揮 macOS 中的 AI 應用。例如在照片上複製照片主體,達到去背使用的目的。另外,M3版MacBook Air才提供的語音隔離,會優先突顯用戶的語音,並阻隔環境噪音;寬廣頻譜則可過濾掉環境噪音,這些都是AI應用的一部分。

    在 iPhone 上拷貝主體達到去背效果的功能,在 macOS 上也可以複製照片主體,達到去背使用的目的。 ▲ 在 iPhone 上拷貝主體達到去背效果的功能,在 macOS 上也可以複製照片主體,達到去背使用的目的。

     

    另外,利用 FaceTime 鏡頭進行視訊通話時,可以透過手勢來表達感受的視覺效果,如手比讚的手勢,表達對主講者的認同,此時畫面上就會出現讚的圖示;比 YA 的手勢會出現氣球動畫,透過這些活潑的畫面,來熱絡視訊中的氣氛,且也支援在 LINE 或 Webex Meeting 等視訊軟體使用。至於在 FaceTime App進行視訊通話時,還可以開啟「人像」模式來自動模糊背景,這也是近期 AI PC 上常見的功能。

    在 FaceTime App 進行視訊通話時,不僅可透過語音隔離功能來阻隔環境噪音,還可以開啟「人像」模式來自動模糊背景,且虛化的效果自然,這也是近期 AI PC 上常見的功能。 ▲ 在 FaceTime App 進行視訊通話時,不僅可透過語音隔離功能來阻隔環境噪音,還可以開啟「人像」模式來自動模糊背景,且虛化的效果自然,這也是近期 AI PC 上常見的功能。

    當然,好用的 AI 功能,除了硬體之外,還要有軟體的結合,才能發揮AI的效益,因此,除了 macOS 中的 AI 應用外,也要能支援其他應用程式,才能發揮AI的優勢,例如 Goodnotes的 AI 數學輔助檢查回家功課、在 Pixelmator Pro自動美化照片、CapCut 去除影片中的背景噪音…等,都是 AI 的應用。

    利用 FaceTime 鏡進行視訊通話時,可以透過手勢來表達感受的視覺效果,如雙手比愛心,畫面就會出現愛心的圖示,豎起大拇指就會出現讚的圖示。 ▲ 利用 FaceTime 鏡頭進行視訊通話時,可以透過手勢來表達感受的視覺效果,如雙手比愛心,畫面中就會出現愛心的圖示,豎起大拇指就會出現讚的圖示。

    5 個購買 15 吋 MacBook Air 前的疑問

    去年底時,搭載 M3 晶片的 MacBook Pro 14 吋已在台灣開賣,因此,MacBook Air 不是第一款搭載 M3 晶片的機型,許多人在採購時會猶豫,此時該買 Pro 還是 Air呢?另外,M3 版 MacBook Air 推出後,M2 版也降價3,000 元,那買 M2 版會不會更划算呢?還有 13 吋及 15 吋又該怎麼選?一系列在採買前最常見的疑問,這裡一一解答。

    問題 1:M3 與 M2 版 MacBook Air 哪裡不同?

    升級 M3 晶片、支援 Wi-Fi 6E、雙螢幕顯示,是 M3 與 M2 版 MacBook Air最大的不同。

    由 M3 晶片的效能表現來看,卻實較 M2 晶片來得好,但以 GPU 的升級幅度較高,CPU 則算是小幅的成長,而以筆者日常的文書工作、瀏覽網頁、編修圖片、短影片剪輯…等使用情境,M2 版與 M3 版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不過,筆者比較的這兩款機型記憶體有別,M3 版為 16GB 記憶體,M2 版為 8GB 記憶體,在瀏覽器開啟較多分頁下,M2 版的反應會略慢一些。至於支援 Wi-Fi 6E 以理論上來說,速度較上一代的 Wi-Fi 6 快達 2 倍。至於支援雙螢幕顯示功能,目前只有 M3 版提供,只是在雙螢幕同時顯示時,MacBook Air 的螢幕就得闔上,並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

    在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雙螢幕時,得闔上電螢幕,因必須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 ▲ 在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雙螢幕時,得闔上筆電螢幕,因此必須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

    問題 2:價格有差,買 M3 版還是 M2 版好?

    M3 與 M2 版MacBook Air 除了規格上的差異外,還有 3,000 元的價差,M2版降價幅度其實不算大,且在買新不買舊的前提下,就建議直接買 M3 版本。另外,Apple 又推出基本款 M3 版(8核心CPU+8核心GPU),只要選擇升級記憶體或 SSD,就直接升級為 10 核心 GPU 版本,等於買 M3 版的加購版本,又省了 3,000 元,因此,如果預算足夠,建議優先將記憶體升級為 16GB,畢竟未來無法再升級,而 SSD 空間若不夠,至少還有外接 SSD 的彈性。

    當然,如果有預算上的考量,M2 版本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效能其實與 M3版差異不算太大,且雙螢幕的需求也不是人人都有,沒有 Wi-Fi 6E 還是可以連網,如此也不用一定非得買 M3 版本不可。但因為 3,000 元的價差不算太多,建議可以多精算信用卡優惠、學生優惠、節日優惠活動等,找到更大的價差。

    現在購買 M3 版 MacBook Air 基本款,即 8 核心 CPU 加 8 核心 GPU,若選擇升級記憶體或 SSD,就會直接免費升級為 10 核心 GPU 版本,預算充足下,建選購基本款 13 吋MacBook Air時,就升級至 16GB SSD,如可免費升級為滿版的 M3 晶片。 ▲ 現在購買 M3 版 MacBook Air 基本款,即 8 核心 CPU 加 8 核心 GPU,若選擇升級記憶體或 SSD,就會直接免費升級為 10 核心 GPU 版本,預算充足下,建議選購基本款 13 吋MacBook Air時,就升級至 16GB SSD,如此可免費升級為滿版的 M3 晶片。

    問題 3:螢幕有差,買 13 吋還是 15 吋好?

    因為 13 吋及 15 吋 MacBook Air 都是採用 M3 晶片,因此於規格及效能的表現上,都沒有顯著的差異。那麼選擇 13 吋還是 15 吋 MacBook Air,取決於使用需求對應的螢幕大小、重量、預算,如果隨時都得攜帶 MacBook Air 出門,13 吋還是具有高度的機動性,若是覺得增加 270 克,並不會造成攜帶上的負擔,那選擇 15 吋可以帶來更舒適的大畫面。

    至於以預算為考量下,因為 15 吋沒有鎖 GPU 的版本,因此相同的 M3 晶片(8核心CPU+10核心GPU)下,13 吋為 38,900 元,15 吋為 42,900 元,兩款相差 4,000元;若是以 13 吋入門款為比較,售價為 35,900 元,價差就來到 7,000 元,若是採用教育方案價差也會更大,預算有限自然選擇 13 吋,但不得不說,定點使用時,15 吋的大畫面、音效還是優於 13 吋。

    13 吋 與 15 吋 MacBook Air,最直觀的差異除了機身尺寸大小外,因為螢幕尺寸不同,可顯示的內容也有差異,於全螢幕放影片下,15 吋則是比較賞心悅目,再加上音效感受也更好。 ▲ 13 吋 與 15 吋 MacBook Air,最直觀的差異除了機身尺寸大小外,因為螢幕尺寸不同,可顯示的內容也有差異,於全螢幕播放影片下,15 吋則是比較賞心悅目,再加上音效感受也更好。

    問題 4:定位有別,買 Air 還是 Pro 好?

    要在 Air 及 Pro 之間選擇,考量的不該只有螢幕尺寸,還有使用需求所需要的規格及效能。畢竟在 Pro系列的定位中,是針對具有進階使用需求的用戶,於 MacBook Pro 14 吋採用的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為 Mini LED 背光技術,在顯像能力上,會較 MacBook Air 的 Liquid Retina 顯示器來得好,不僅色彩更豐富、黑色更黑、灰階也會更明顯,這也是 Pro 與 Air 等級的定位區別。

    至於都是 M3 晶片效能有差嗎?以測試軟體測得的結果來看,或許 MacBook Pro 14 因為單風扇設計下,效能表現有略好一些,但差異不算太多,例如「惡靈古堡 4 重製版」中的 FPS 大約會有 10% 的差異,想要有更顯著的效能差異,得選擇 M3 Pro 及 M3 Max 晶片。

    再由價格來說,於 M3晶片(8核心CPU+10核心GPU)、8GB 記憶體,512GB SSD 相同規格下,13 吋 MacBook Air 為 41,900元;15吋 MacBook Air為48,900 元;14 吋 MacBook Air 為 54,900元,價差不小,因此,如果不是有進階的繪圖、剪輯、影音創作…等專業的工作需求,倒不用考慮到 MacBook Pro,因為 MacBook Air 已能滿足大部份的用戶需求。

    MacBook Pro 的螢幕、輸出入埠、散熱…,都較 Air 來得好,但同為 M3 晶片版來比較,效能差異並沒有很大,建 MacBook Pro 選擇 M3 Pro 或 Max 晶片版本,效能差異較顯著,且適合有進階影像創作需求使用。 ▲ MacBook Pro 的螢幕、輸出入埠、散熱…等,都較 Air 來得好,但同為 M3 晶片版來比較,效能差異並沒有很大,建議 MacBook Pro 選擇 M3 Pro 或 Max 晶片版本,效能差異較顯著,且適合有進階影像創作需求使用。

    問題 5:新晶片已出,還是等 M4 晶片版更好?

    Apple 在新款 iPad Pro 13 上搭載 M4 晶片,與 M3 推出的時間僅有七個月,也是第一次在推出時,沒有先搭載在 MacBook 或 Mac 上,再加上 M3 版的MacBook Air 才推出不久,推算近期在 MacBook 上推出 M4 晶片的機率較小。因此,如果現在已有購機的需求,倒不用非得等到 M4 晶片版本不可,即便 M4 晶片強調是專為 AI 打造,但 M3 的神經網路引擎於當前已夠用,再加上 AI 要能發揮最大效益,必須硬體加軟體的整合,與其一直等待下一代的新款,不如解決現在的工作需求,畢竟科技產品向來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享降價。

    雖然 M4 晶片已載在 iPad Pro 13 吋上使用,但以 MacBook 近期才更新至M3 晶片,要升級 M4 晶片還得再。 ▲ 雖然 M4 晶片已搭載在 iPad Pro 13 吋上使用,但以 MacBook 近期才更新至M3 晶片,要升級 M4 晶片還得再等等。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M3 版 Apple MacBook Air 15 吋評測:實測 M3 晶片效能、雙螢幕怎麼用、AI 應用又在哪?'

    M3 版 Apple MacBook Air 15 吋評測:實測 M3 晶片效能、雙螢幕怎麼用、AI 應用又在哪?

    提交: May 29, 2024, 12:13am CST
    标签  [编辑]
    新款 MacBook Air 最大特色是換上 M3 晶片、升級 Wi-Fi 6E、支援雙螢幕顯示,以及特別強調 AI 應用。85bc6f3eb969b3879464362fd0faff61

    台灣在四月底正式開賣搭載 M3 晶片的 MacBook Air 13 吋及 15 吋,外型與前一代 M2 版本並沒有差異,主要升級之處就是換上 M3 晶片,以及支援  Wi-Fi 6E 與雙螢幕顯示,特別是可外接雙螢幕,讓 MacBook Air 在多工處理時,可以有更大、更多的螢幕,看得更清楚。另外,也特別強調 AI 應用,究竟哪裡 AI?以下就來實測 M3 版 MacBook Air 15 吋,究竟值不值升級?

    文章目錄 3 款 Apple MacBook Air 重點規格

    在 M3 版 MacBook Air 發表後,Apple 官網已將 M2 版 MacBook Air 15 吋下架,因此現在官網上有三款 MacBook Air 機型可選擇,分別是 M2 版 13 吋,以及最新的 M3 版 13 吋及 15 吋。

    當中,15 吋 MacBook Air 是去年 WWDC 上發表的新尺寸,也成為史上最大的 MacBook Air,上市時是搭載 M2 晶片,而不到一年的時間,已升級 M3 晶片版本推出。雖說 MacBook Air 13 吋的便攜性自然較15 吋來得高,不過以 15 吋的大螢幕,對於有大量圖片或影片編輯類型的工作來說,可以提供更舒服的螢幕畫面,又或是偏愛大螢幕又想要有輕薄輕身的用戶,15 吋 MacBook Air 就會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 Apple 官網有三款 MacBook Air 機型可選擇,分別是 M2 版 13 吋,以及最新的 M3 版 13 吋及 15 吋。 ▲ 目前 Apple 官網有三款 MacBook Air 機型可選擇,分別是 M2 版 13 吋,以及最新的 M3 版 13 吋及 15 吋。

    而 M3 版的 15 吋 MacBook Air 外型與前代幾乎沒有差異,特色還是輕薄,以 1.15 公分的厚度,也只比 13 吋的 MacBook Air 多了 0.02 公分,這點相當難得,且與市售 15 吋筆電相比,外型絕對是極薄的設計。至於重量部分,因為全機採用全鋁金屬一體成型機身,重量為 1.51 公斤,雖然也不算太重,但當前不少強調極致輕薄的 Windows 筆電,大都會以鋁鎂合金打造,讓重量少於 1 公斤,因此,15 吋 MacBook Air 在重量上並不算有優勢。

    15 吋 MacBook Air 即使螢幕來到 15.3 吋,但機身還是相機薄,從側面來看就能感受到薄型機身計。 ▲ 15 吋 MacBook Air 即使螢幕來到 15.3 吋,但機身還是相機薄,從側面來看就能感受到薄型機身設計。

    不過,不得不說,15 吋 MacBook Air 機身配重相當好,拿在手上時會感受到機身紮實、配重平均,即使少了貼身攜帶的機動性,但仍保有方便的移動性。另外,與 M2 版本一樣,推出四種顏色可選擇,除了銀色和太空灰色之外,也有午夜色和星光色,當中,午夜色強調採用突破性陽極處理密封技術,可減少指紋沾染的問題。

                          M3 版 MacBook Air 15 有四種顏色可選擇,除了銀色和太空灰色之外,也有午夜色和星光色,當,這次午夜色強調採用突破性陽極處理密封技術,以減少指紋沾染的問題。 ▲ M3 版 MacBook Air 15 有四種顏色可選擇,除了銀色和太空灰色之外,也有午夜色和星光色,當中,這次午夜色強調採用突破性陽極處理密封技術,以減少指紋沾染的問題。

    也因為 M3 版 MacBook Air 15 吋與前代的相隔時間不到一年,外型也與過去相差不大,因此就不再贅述外型特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至「Apple MacBook Air 15 吋開箱評測:史上最大 Air 優缺點分析,與 13 吋又有哪裡不同?」一文。不過,M3 版 MacBook Air 更強調綠色製造,也是 Apple 首款採用 50% 再生成分製造的產品,其中機身及主機板採用 100% 再生鋁金屬,磁石採用 100% 再生稀土元素,而且不含汞、溴化阻燃劑和聚氯乙烯(PVC),並符合 ENERGY STAR 能源效率認證。此外,包裝更是採用 99% 纖維材料,使 Apple 更接近在 2025 年前淘汰所有塑膠包裝的目標。

    M3 版 MacBook Air 是 Apple 首款採用 50% 再生成分製造的產品,且 Apple積極在2030 年前讓所有產品實現碳和,包括全球整體供應鏈與每部 Apple裝置的使用生命週期。 ▲ M3 版 MacBook Air 是 Apple 首款採用 50% 再生成分製造的產品,且 Apple積極在2030 年前讓所有產品實現碳中和,包括全球整體供應鏈與每部 Apple裝置的使用生命週期。

     

    市場三款   Apple MacBook Air 重點規格

     

    MacBook Air 13 吋

    MacBook Air 13 吋

    MacBook Air 15 吋

    晶片

    Apple M2

    Apple M3

    Apple M3

     

    CPU核心數

    8

    8

    8

     

    GPU核心數

    8/10

    8/10

    10

     

    神經網路引擎

    16

    16

    16

    記憶體

    8GB/16GB/24GB

    8GB/16GB/24GB

    8GB/16GB/24GB

    儲存空間

    256GB/512GB/1TB/2TB

    256GB/512GB/1TB/2TB

    256GB/512GB/1TB/2TB

    螢幕尺寸

    13.6吋

    13.6吋

    15.3吋

    螢幕解析度

    2560x1664

    2560x1664

    2880x1864

    螢幕亮度

    500尼特

    500尼特

    500尼特

    視訊攝影機

    1080p

    1080p

    1080p

    揚聲器

    四揚聲器音響系統

    四揚聲器音響系統

    六揚聲器音響系統

    輸出入埠

    兩個Thunderbolt / USB 4埠

    兩個Thunderbolt / USB 4埠

    兩個Thunderbolt / USB 4埠

    無線網路

    Wi-Fi 6、藍牙 5.3

    Wi-Fi 6E、藍牙 5.3

    Wi-Fi 6E、藍牙 5.3

    電池續航力

    18小時

    18小時

    18小時

    尺寸

    304.1x215 x11.3(mm)

    304.1x215 x11.3(mm)

    304.4x237.6 x11.5(mm)

    重量

    1.24公斤

    1.24公斤

    1.51公斤

    售價

    32,900元起

    35,900元起

    42,900元起

     

    3 個 MacBook Air 升級功能實測

    新款 MacBook Air 在外型幾乎沒有改變之下,升級 M3 晶片是最大特色,除了帶來 CPU 及 GPU 的運算升級外,更快速且更有效率的 16 核心神經網路引擎,也支援更多元的 AI 應用。另外支援雙螢幕顯示更是一大特色,讓 MacBook Air 不用透過外接其他擴充輸出入埠裝置,就可以打造多螢幕的輸出使用,以下就來看看 M3 效能、雙螢幕怎麼用、AI 應用又在哪?

    升級 1:M3 晶片有感 GPU 效能升級

    在效能測試中,以 Geekbench 6、Cinebench 2024、Cinebench R23、3DMark Wild Life Extreme、Blackmagicdesign Disk Speed Test,進行基本的效能跑分,也分別與 M2 版 MacBook Pro 15 吋進行比較。當中,Geekbench 6 在單核與多核心表現都有成長,M3 較 M1 在多核心部分成長約 25%,而 M3 晶片在 GPU 效能的成長確實較突出,在 Cinebench 2024 測試中的 GPU 核心,較 M2提升約 74%,而在 3D Mark 測試中,也較 M2 提升約 53%,與官網公布的效能表現差不多。

    MacBook Air 15 吋(M3)、MacBook Air 15 吋(M2)效能比較

     

    MacBook Air 15吋(M3)

    MacBook Air 15吋(M2)

    Geekbench 6

    Single-Core

    3,148

    2,675

    Multi-Core

    12,090

    9,634

    Metal 

    47,612

    40,131

    OpenCL

    30,513

    24,171

    Cinebench 2024

    GPU

    3,236pts

    1,863pts

    CPU-Multi-Core

    581pts

    549pts

    CPU-Single-Core

    141pts

    121pts

    MP Ratio

    4.12x

    4.32x

    Cinebench R23

    CPU-Multi-Core

    9,318pts

    8,208pts

    CPU-Single-Core

    1,897pts

    1,579pts

    MP Ratio

    4.91x

    5.2x

    Blackmagicdesign Disk Speed Test

    Write

    3369.5MB/s

    1,715.6.6MB/s

    Read

    3035.1MB/s

    1,540.7MB/s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Overall Score

    8,724

    5,713

    Average frame rate

    49.5fps

    34.2fps

    ■註:M3 版為 8 核心 CPU 與 10 核心 GPU / 16GB記憶體 / 512GB SSD;M2 版為 8 核心 CPU 與  10 核心 GPU / 8GB記憶體 / 256GB SSD。

     

    也因為 M3 晶片採用全新的 GPU 架構,並支援硬體加速光線追蹤與網格著色技術,再加上 macOS Sonoma作業系統提供「遊戲模式」,實際開啟「惡靈古堡 4 重製版」,並設定在 2800×1800 解析度,在 MetalFX 關閉時有 20~30fps 表現,設為高畫質有 35~45fps,設為效能優化則有 50~60fps 表現。另外,M3 已具備 ProRes 編碼與解碼引擎,因此將 17GB 的 ProRes 格式影片輸出 4K、60fps 時,大約為 2 分鐘左右,速度並不遜於 M1 Max 晶片的表現。

    開啟「惡靈古堡 4 重製版」,並定在 2800×1800 解析度,在 MetalFX 關閉時有 20~30fps 表現,為高畫質有 35~45fps,為效能優化則有 50~60fps 表現。 ▲ 開啟「惡靈古堡 4 重製版」,並設定在 2800×1800 解析度,在 MetalFX 關閉時有 20~30fps 表現,設為高畫質有 35~45fps,設為效能優化則有 50~60fps 表現。

    在 DaVinci Resolve 下剪輯 1080p 影片,不算太複雜的功能,都能持不錯的流暢感。 ▲ 在 DaVinci Resolve 下剪輯 1080p 影片,不算太複雜的功能,都能維持不錯的流暢感。

    升級 2:外接 6K 及 5K 雙螢幕

    不管是 M1 還是 M2 的 MacBook Air,一定都會發現外接螢幕只能接一台,如果外接第二台以上,不是沒反應就是只能進行鏡像輸出,但 M3 版 MacBook Air 突破了這項限制,透過機身上的兩個 Thunderbolt 埠,可以外接一台 6K、60Hz 及一台 5K、60Hz 的螢幕,打造多螢幕輸出的工作環境。不過,在二台外接螢幕同時使用下,MacBook Air 的螢幕就得闔上,並再外接鍵盤滑鼠來操作,此時 MacBook Air 概念就像一台 Mac mini 一樣,只不過又更具機動性,可隨時卸下與螢幕的傳輸線,帶著 MacBook Air 繼續工作。

    將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兩台 Studio Display 使用時,MacBook Air 的螢幕就得闔上,並再外接鍵盤滑鼠來操作。 ▲ 將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兩台 Studio Display 使用時,MacBook Air 的螢幕就得闔上,並再外接鍵盤滑鼠來操作。

    在外接雙螢幕下,打開 MacBook Air 螢幕後,一台Studio Display 就不支援顯示。 ▲ 在外接雙螢幕下,打開 MacBook Air 螢幕後,一台Studio Display 就不支援顯示。

    而 MacBook 外接螢幕的需求,又以外接一個最為普及,不管是 13 吋 15 吋的 MacBook Air,在定點使用時,外接螢幕會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但若平時工作會同時開啟多個軟體,並經常需要比對應用程式裡的內容時,雙螢幕就很適合這類的多工需求,同時也可說是資產的投資,畢竟基本款 Studio Display 售價為 45,900 元,價格雖然高,但帶來 27吋、5K 解析度的細緻畫面,且與MacBook 有更好的支援性。

    不過,M3 版 MacBook Air 在外接雙螢幕輸出時,硬體效能負載有感比外接單螢幕顯示要來得大一些,特別是開啟多個需要高能的應用程式時,會有些卡頓的感覺,例如在雙螢下使用時,同時開啟常用的瀏覽器、Photoshop、DaVinci Resolve、影音播放…等,反而外接單個螢幕使用時會較順暢。

    平時若有多視窗工作的多工需求,雙螢幕可以提供更大、更廣的顯示空間,視覺體驗會更好。 ▲ 平時若有多視窗工作的多工需求,雙螢幕可以提供更大、更廣的顯示空間,視覺體驗會更好。

    升級 3:軟硬體結合,讓AI應用更豐富

    搭載 M3 晶片的 MacBaook Air 也特別強調 AI 的應用,不過從 M1 開始,晶片中除了 CPU、GPU,還有神經網路引擎,專用於處理裝置上的人工智慧運算及加速機器學習,可以把它視為現在 AI 筆電強調的 NPU,過去還不強調 AI 筆電時,Apple 已在 MacBook 發揮 macOS 中的 AI 應用。例如在照片上複製照片主體,達到去背使用的目的。另外,M3版MacBook Air才提供的語音隔離,會優先突顯用戶的語音,並阻隔環境噪音;寬廣頻譜則可過濾掉環境噪音,這些都是AI應用的一部分。

    在 iPhone 上拷貝主體達到去背效果的功能,在 macOS 上也可以複製照片主體,達到去背使用的目的。 ▲ 在 iPhone 上拷貝主體達到去背效果的功能,在 macOS 上也可以複製照片主體,達到去背使用的目的。

     

    另外,利用 FaceTime 鏡頭進行視訊通話時,可以透過手勢來表達感受的視覺效果,如手比讚的手勢,表達對主講者的認同,此時畫面上就會出現讚的圖示;比 YA 的手勢會出現氣球動畫,透過這些活潑的畫面,來熱絡視訊中的氣氛,且也支援在 LINE 或 Webex Meeting 等視訊軟體使用。至於在 FaceTime App進行視訊通話時,還可以開啟「人像」模式來自動模糊背景,這也是近期 AI PC 上常見的功能。

    在 FaceTime App 進行視訊通話時,不僅可透過語音隔離功能來阻隔環境噪音,還可以開啟「人像」模式來自動模糊背景,且虛化的效果自然,這也是近期 AI PC 上常見的功能。 ▲ 在 FaceTime App 進行視訊通話時,不僅可透過語音隔離功能來阻隔環境噪音,還可以開啟「人像」模式來自動模糊背景,且虛化的效果自然,這也是近期 AI PC 上常見的功能。

    當然,好用的 AI 功能,除了硬體之外,還要有軟體的結合,才能發揮AI的效益,因此,除了 macOS 中的 AI 應用外,也要能支援其他應用程式,才能發揮AI的優勢,例如 Goodnotes的 AI 數學輔助檢查回家功課、在 Pixelmator Pro自動美化照片、CapCut 去除影片中的背景噪音…等,都是 AI 的應用。

    利用 FaceTime 鏡進行視訊通話時,可以透過手勢來表達感受的視覺效果,如雙手比愛心,畫面就會出現愛心的圖示,豎起大拇指就會出現讚的圖示。 ▲ 利用 FaceTime 鏡頭進行視訊通話時,可以透過手勢來表達感受的視覺效果,如雙手比愛心,畫面中就會出現愛心的圖示,豎起大拇指就會出現讚的圖示。

    5 個購買 15 吋 MacBook Air 前的疑問

    去年底時,搭載 M3 晶片的 MacBook Pro 14 吋已在台灣開賣,因此,MacBook Air 不是第一款搭載 M3 晶片的機型,許多人在採購時會猶豫,此時該買 Pro 還是 Air呢?另外,M3 版 MacBook Air 推出後,M2 版也降價3,000 元,那買 M2 版會不會更划算呢?還有 13 吋及 15 吋又該怎麼選?一系列在採買前最常見的疑問,這裡一一解答。

    問題 1:M3 與 M2 版 MacBook Air 哪裡不同?

    升級 M3 晶片、支援 Wi-Fi 6E、雙螢幕顯示,是 M3 與 M2 版 MacBook Air最大的不同。

    由 M3 晶片的效能表現來看,卻實較 M2 晶片來得好,但以 GPU 的升級幅度較高,CPU 則算是小幅的成長,而以筆者日常的文書工作、瀏覽網頁、編修圖片、短影片剪輯…等使用情境,M2 版與 M3 版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不過,筆者比較的這兩款機型記憶體有別,M3 版為 16GB 記憶體,M2 版為 8GB 記憶體,在瀏覽器開啟較多分頁下,M2 版的反應會略慢一些。至於支援 Wi-Fi 6E 以理論上來說,速度較上一代的 Wi-Fi 6 快達 2 倍。至於支援雙螢幕顯示功能,目前只有 M3 版提供,只是在雙螢幕同時顯示時,MacBook Air 的螢幕就得闔上,並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

    在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雙螢幕時,得闔上電螢幕,因必須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 ▲ 在 M3 版 MacBook Air 外接雙螢幕時,得闔上筆電螢幕,因此必須外接鍵盤及滑鼠使用。

    問題 2:價格有差,買 M3 版還是 M2 版好?

    M3 與 M2 版MacBook Air 除了規格上的差異外,還有 3,000 元的價差,M2版降價幅度其實不算大,且在買新不買舊的前提下,就建議直接買 M3 版本。另外,Apple 又推出基本款 M3 版(8核心CPU+8核心GPU),只要選擇升級記憶體或 SSD,就直接升級為 10 核心 GPU 版本,等於買 M3 版的加購版本,又省了 3,000 元,因此,如果預算足夠,建議優先將記憶體升級為 16GB,畢竟未來無法再升級,而 SSD 空間若不夠,至少還有外接 SSD 的彈性。

    當然,如果有預算上的考量,M2 版本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效能其實與 M3版差異不算太大,且雙螢幕的需求也不是人人都有,沒有 Wi-Fi 6E 還是可以連網,如此也不用一定非得買 M3 版本不可。但因為 3,000 元的價差不算太多,建議可以多精算信用卡優惠、學生優惠、節日優惠活動等,找到更大的價差。

    現在購買 M3 版 MacBook Air 基本款,即 8 核心 CPU 加 8 核心 GPU,若選擇升級記憶體或 SSD,就會直接免費升級為 10 核心 GPU 版本,預算充足下,建選購基本款 13 吋MacBook Air時,就升級至 16GB SSD,如可免費升級為滿版的 M3 晶片。 ▲ 現在購買 M3 版 MacBook Air 基本款,即 8 核心 CPU 加 8 核心 GPU,若選擇升級記憶體或 SSD,就會直接免費升級為 10 核心 GPU 版本,預算充足下,建議選購基本款 13 吋MacBook Air時,就升級至 16GB SSD,如此可免費升級為滿版的 M3 晶片。

    問題 3:螢幕有差,買 13 吋還是 15 吋好?

    因為 13 吋及 15 吋 MacBook Air 都是採用 M3 晶片,因此於規格及效能的表現上,都沒有顯著的差異。那麼選擇 13 吋還是 15 吋 MacBook Air,取決於使用需求對應的螢幕大小、重量、預算,如果隨時都得攜帶 MacBook Air 出門,13 吋還是具有高度的機動性,若是覺得增加 270 克,並不會造成攜帶上的負擔,那選擇 15 吋可以帶來更舒適的大畫面。

    至於以預算為考量下,因為 15 吋沒有鎖 GPU 的版本,因此相同的 M3 晶片(8核心CPU+10核心GPU)下,13 吋為 38,900 元,15 吋為 42,900 元,兩款相差 4,000元;若是以 13 吋入門款為比較,售價為 35,900 元,價差就來到 7,000 元,若是採用教育方案價差也會更大,預算有限自然選擇 13 吋,但不得不說,定點使用時,15 吋的大畫面、音效還是優於 13 吋。

    13 吋 與 15 吋 MacBook Air,最直觀的差異除了機身尺寸大小外,因為螢幕尺寸不同,可顯示的內容也有差異,於全螢幕放影片下,15 吋則是比較賞心悅目,再加上音效感受也更好。 ▲ 13 吋 與 15 吋 MacBook Air,最直觀的差異除了機身尺寸大小外,因為螢幕尺寸不同,可顯示的內容也有差異,於全螢幕播放影片下,15 吋則是比較賞心悅目,再加上音效感受也更好。

    問題 4:定位有別,買 Air 還是 Pro 好?

    要在 Air 及 Pro 之間選擇,考量的不該只有螢幕尺寸,還有使用需求所需要的規格及效能。畢竟在 Pro系列的定位中,是針對具有進階使用需求的用戶,於 MacBook Pro 14 吋採用的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為 Mini LED 背光技術,在顯像能力上,會較 MacBook Air 的 Liquid Retina 顯示器來得好,不僅色彩更豐富、黑色更黑、灰階也會更明顯,這也是 Pro 與 Air 等級的定位區別。

    至於都是 M3 晶片效能有差嗎?以測試軟體測得的結果來看,或許 MacBook Pro 14 因為單風扇設計下,效能表現有略好一些,但差異不算太多,例如「惡靈古堡 4 重製版」中的 FPS 大約會有 10% 的差異,想要有更顯著的效能差異,得選擇 M3 Pro 及 M3 Max 晶片。

    再由價格來說,於 M3晶片(8核心CPU+10核心GPU)、8GB 記憶體,512GB SSD 相同規格下,13 吋 MacBook Air 為 41,900元;15吋 MacBook Air為48,900 元;14 吋 MacBook Air 為 54,900元,價差不小,因此,如果不是有進階的繪圖、剪輯、影音創作…等專業的工作需求,倒不用考慮到 MacBook Pro,因為 MacBook Air 已能滿足大部份的用戶需求。

    MacBook Pro 的螢幕、輸出入埠、散熱…,都較 Air 來得好,但同為 M3 晶片版來比較,效能差異並沒有很大,建 MacBook Pro 選擇 M3 Pro 或 Max 晶片版本,效能差異較顯著,且適合有進階影像創作需求使用。 ▲ MacBook Pro 的螢幕、輸出入埠、散熱…等,都較 Air 來得好,但同為 M3 晶片版來比較,效能差異並沒有很大,建議 MacBook Pro 選擇 M3 Pro 或 Max 晶片版本,效能差異較顯著,且適合有進階影像創作需求使用。

    問題 5:新晶片已出,還是等 M4 晶片版更好?

    Apple 在新款 iPad Pro 13 上搭載 M4 晶片,與 M3 推出的時間僅有七個月,也是第一次在推出時,沒有先搭載在 MacBook 或 Mac 上,再加上 M3 版的MacBook Air 才推出不久,推算近期在 MacBook 上推出 M4 晶片的機率較小。因此,如果現在已有購機的需求,倒不用非得等到 M4 晶片版本不可,即便 M4 晶片強調是專為 AI 打造,但 M3 的神經網路引擎於當前已夠用,再加上 AI 要能發揮最大效益,必須硬體加軟體的整合,與其一直等待下一代的新款,不如解決現在的工作需求,畢竟科技產品向來是早買早享受,晚買享降價。

    雖然 M4 晶片已載在 iPad Pro 13 吋上使用,但以 MacBook 近期才更新至M3 晶片,要升級 M4 晶片還得再。 ▲ 雖然 M4 晶片已搭載在 iPad Pro 13 吋上使用,但以 MacBook 近期才更新至M3 晶片,要升級 M4 晶片還得再等等。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 固定链接 'OpenAI一年前承諾投入20%算力防止AI失控,不但從未兌現而且做出承諾的人還走了'

    OpenAI一年前承諾投入20%算力防止AI失控,不但從未兌現而且做出承諾的人還走了

    提交: May 29, 2024, 12:00am CST
    标签  [编辑]
    OpenAI承諾投入20%算力防止AI失控 但從未兌現5ea43c5bd357771162fc6b82176b16ee

    2023年7月,OpenAI成立了由前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沃和詹·萊克(Jan Leike)領導的人工智慧超級對齊團隊,致力於確保未來的人工智慧系統能夠被安全控制。為了表明其對這一目標的重視程度,該公司公開承諾將未來四年所獲算力的20%用於這項工作。

    現在,不到一年後,這個名為超級對齊的團隊已經解散,員工紛紛辭職,並指責OpenAI將產品發佈置於人工智慧安全之上。據熟悉OpenAI超級對齊團隊運作的六位消息人士透露,OpenAI從未履行向該團隊提供20%算力承諾。

    相反,據消息人士透露,該團隊一再要求使用圖形處理單元(訓練和運行人工智慧應用程式所需的專用電腦晶片),但卻被OpenAI領導層拒絕,儘管該團隊的計算總預算從未接近承諾的20%門檻。

    這些披露讓人質疑OpenAI在兌現其公開承諾方面有多認真,以及該公司做出的其他公開承諾是否值得信任。

    該公司目前正捲入與好萊塢影星Scarlett Johansson的糾紛中,後者指責該公司在未經她同意的情況下使用酷似她聲音的AI語音。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OpenAI公開聲明的可信度提出了質疑,該聲明稱,其稱之為“Sky”的AI語音與她的聲音之間的相似性純粹是巧合。

    OpenAI否認在未經約翰遜允許的情況下使用她的聲音,稱其付錢給了一位專業女演員來製作Sky語音,並表示不能披露她的名字。但Scarlett Johansson的說法讓人們對此產生了懷疑,社群媒體上有人猜測,OpenAI實際上複製了Scarlett Johansson的聲音,或者可能以某種方式將另一位女演員的聲音與她的聲音混合在一起,創造了Sky語音。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