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tech G 今夏舉辦玩家行動活動,冼迪琦出任一日店長,G Challenge 賽車挑戰與電競耳機節同步展開,打造夏日電玩盛典。
Logitech G 持續與英國超跑品牌 McLaren 合作,連續第八年舉辦「Logitech G x McLaren G Challenge 全球巡迴挑戰賽」,邀請玩家在《極限競速 Forza Motorsport》的 Maple Valley 賽道駕駛經典 McLaren MP4/4 車款展開競速對決。賽事自即日起至 8 月 3 日開放參賽,玩家只需在 Logitech G 台灣官方 Facebook 貼文下留言成績,即有機會贏得 Uber Eats 抵用券,表現優異者更能角逐冠軍寶座,贏得專屬訂製獎盃與麥拉倫英國總部參訪機會。
8 月 2 日至 3 日,Logitech G 更於光華商場設置實體挑戰場,活動大使 YouTuber 超認真少年也將親臨現場進行表演賽,與交大賽車隊及玩家同場競速。活動亦設有樂高體驗區,歡迎親子共遊。
電競耳機節開跑
配合夏季活動熱潮,Logitech G 宣布自 7 月 28 日起至 8 月 24 日展開「電競耳機節」,於全台 Logi Store 旗艦館巡迴舉辦共 11 場體驗活動。玩家可試聽各式電競耳機、拍照打卡參加抽獎,獎品包含 G733 耳機與麥拉倫樂高等人氣商品。活動也同步推出線上「音浪風格心理測驗遊戲」,鼓勵玩家探索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電競耳機風格,無論偏好音質、造型或實戰表現,皆可找到符合個人需求的產品體驗。
透過一系列活動,Logitech G 今夏積極串聯品牌形象、產品體驗與玩家參與,從個人風格展現、遊戲競速挑戰到粉絲見面互動,全面深化與玩家的連結。無論是電競新手或資深玩家,皆可在這場電玩盛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夏日熱血時刻。更多活動詳情與參賽資訊可參閱 Logitech G 台灣官方社群平台。
2K 公布《NBA 2K26》首支宣傳影片,展現 ProPLAY 技術進化與全新動態引擎,帶來更真實的第九世代 NBA 遊戲體驗。
2K 今日正式揭露《NBA 2K26》的首支遊戲體驗宣傳影片,並預告本作將於 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S、PC(Steam)與 Nintendo Switch 2 等平台推出。此次新作以顯著升級的 ProPLAY 技術為核心,導入全新動態引擎與多項進攻、防守與操控改進,標誌著《NBA 2K》系列邁入第九世代主機平台後的一次重大飛躍。
ProPLAY 是 2K 自家革命性技術,可將實際 NBA 球員比賽畫面轉化為高擬真的遊戲動畫,在《NBA 2K26》中進一步強化,賦予遊戲前所未有的細膩度與真實感。不僅球員的動作更加自然,整體節奏與策略體驗也更貼近真實 NBA 賽事,力求讓玩家體驗更深層次的技巧競技與操作自由。
另外,XG32U 系列還支援雙解析度模式切換:XG32UCWMG 可在 Full HD 解析度下達到 480Hz 極速更新率,XG32UCWG 則提供 FHD@330Hz,確保在快速動態畫面中保持穩定清晰。這兩款機種同樣搭載 ELMB 超低動態模糊技術與 OLED Anti-Flicker 防閃爍功能,減少殘影與畫面抖動,特別適合第一人稱射擊等高速競技遊戲。此外,所有型號均支援切換為 24 吋或 27 吋視窗模式,方便玩家根據需求切換解析度與畫面大小。
OLED Care Pro 提升耐用性
針對 OLED 面板常見的烙印問題,ROG 加入 OLED Care Pro 技術,定期進行像素刷新、畫面位移與標誌亮度控制,有效延長螢幕壽命。配合 Neo 近接感測器,系統能在使用者離席時自動關閉螢幕,返回時立即喚醒畫面,進一步降低功耗。官方也提供長達三年的保固服務,讓用戶在耐用性與售後上更有保障。
The Pokémon Company 宣布,旗下首座常設型寶可夢主題設施《PokéPark KANTO》預定於 2026 年春季正式開幕,園區選址位於東京近郊的讀賣樂園,占地約 2.6 公頃,車程距離東京都心約 40 分鐘。門票將自 2025 年秋季起陸續開放購買,售票方式與票價等詳細資訊將於日後公開。
《PokéPark KANTO》目前仍在建設中,官方尚未公布完整售票方案與遊園規範。The Pokémon Company 表示,所有相關消息將於日後透過官方網站與社群平台陸續發布。不管如何,《PokéPark KANTO》都是寶可夢品牌首次設立長期營運的主題場域,這對於寶可夢迷與家庭客層而言,都是足以讓人尖叫的消息。
PRO MP245PG E14 與 PRO MP275PG E14 皆搭載 IPS 廣視角面板,支援 FHD 解析度,提供細膩且清晰的畫面呈現。兩款顯示器主打 144Hz 高更新率,搭配 Adaptive-Sync 技術,有效減少畫面撕裂與殘影,無論是處理報表、簡報製作,還是休閒影音娛樂,都能享有更順暢的體驗。
考量到長時間使用的視覺健康需求,兩款新機種導入 MSI Eye Care 護眼技術,具備減藍光與不閃屏功能,並通過國際 TÜV 認證,降低眼睛疲勞感。這對於長時間進行文件編輯或參加線上會議的商務人士而言,能有效減輕視覺負擔,提升工作專注度。
靈活安裝與美型外觀 滿足多元使用情境
新款 PRO 系列顯示器採用四邊窄邊框設計,不僅能實現更廣闊的螢幕視覺效果,也相當適合多螢幕拼接需求。支援 VESA 壁掛標準,可根據空間選擇搭配支架、懸臂或牆掛,提升桌面整潔度與空間利用效率。此外,內建喇叭設計讓桌面更簡約,省去額外音響設備的需求。
外觀方面,兩款顯示器延續 MSI PRO 系列低調專業的風格,選用霧面黑質感外殼,能自然融入各種辦公環境、接待區或零售場域。無論是企業用戶、SOHO 族還是遠距工作者,都能從中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理想選擇。MSI PRO MP245PG E14 與 PRO MP275PG E14 即日起已在各大通路開賣。
TCL 2025 全新 QD-Mini LED 智能聯網液晶顯示器,結合 QD-Mini LED 顯示技術、第四代 CrystGlow WHVA 面板與獨家全區光暈控制技術三大升級,全面進化畫質表現。QD-Mini LED 融合 QLED 廣闊的色彩表現力與 Mini LED 精準的背光精控優勢,呈現超越 OLED 的亮度峰值、更寬廣的色域與更長的面板壽命。並透過像素級的精細控光,還原畫面中的真實明暗細節。
TCL 更結合獨家研發的「全區光暈控制技術」,自光源生成、聚焦、投射至最終成像,進行精密調控,確保每一幀畫面皆具備極致光影層次與清晰銳利的細節呈現。技術核心以可顯著提升亮度與能源效率的聚核光晶片,運用頂尖光學設計的超聚光微透鏡,全面提升背光均勻性並有效控制光暈。進一步導入微距 OD 光學技術,結合超高分區與先進控光技術,不僅解決 Mini LED 的光暈問題,更實現超薄機身設計。
攜手 B&O 團隊打造最佳音場
TCL 高階機種則攜手百年聲學品牌 Bang & Olufsen 團隊親自設計與調校的高階揚聲器,將近百年聲音美學與工藝注入高階顯示器音效之中,實現更純淨、飽滿的聲音表現。每組喇叭皆由國際級「金耳朵」專家精細調校,確保每一道聲音都具備層次、臨場與情感張力。搭配專屬 Beosonic 音效調整功能,用戶可依個人喜好即時設定最佳音場氛圍,無論是觀影、遊戲或音樂播放,皆能享有宛如置身現場的聆聽體驗。
新一代 AI 平台啟動智慧生活四大場景
TCL 推出全新 AI 平台整合「影音、遊戲、藝術、辦公」四大智慧應用,全面升級顯示器的使用情境與體驗。透過 AI 影音大師,系統能即時優化畫質並提供語音搜尋與智慧推薦,打造沉浸觀影體驗;AI 遊戲大師可針對三大主流遊戲機自動優化顯示效果,並透過遊戲欄快速切換個人化設定,強化操作靈活性與視覺張力;AI 藝術師則提供超過十萬幅預生成藝術畫作,更可依據環境光線自動調整畫面亮度與色溫,帶來舒適的觀賞體驗,讓顯示器宛如一幅會呼吸的畫作,成為家中的美術館;而 AI 辦公室支援多元無線投影,搭配 AISR 2.0 畫質升頻技術,滿足遠距開會、簡報等多元工作需求,實現娛樂與工作並重的智慧生活。
TCL 2025 年旗艦代表作,X11K 搭載領先業界的 QD-Mini LED 背光技術,率先實現高達 10,368 個區域控光,突破傳統 Mini LED 技術限制,展現超越同級的萬區控光表現。結合 CrystGlow HVA 面板,細膩重現純粹深黑與層層遞進的明暗細節,實現劇院級的對比表現。X11K 提供 85 吋大畫面選擇,亮度峰值高達 HDR 6,500 nits,即使在強光環境中亦能精準還原火光般的高動態畫面。色彩方面支援 97% DCI-P3 超廣色域與 QLED 顯色技術,展現超過十億種飽和色彩,帶來身歷其境的視覺震撼。同時,X11K 更以業界領先的微距 OD 光學技術實現僅約 30mm 的極致纖薄機身。透過高透亮面板與精密聚光設計,不僅大幅降低機體厚度,更有效解決傳統 Mini LED 光暈問題,將光控與美學推升至新高度,重新定義旗艦顯示器的技術標準與視覺美感。
PA32QCV 內建 M Model-P3 模式,與 macOS 設備的色彩設定相容,讓 Mac 使用者能輕鬆享有一致的視覺體驗。使用者還能透過 ASUS DisplayWidget Center 工具,以滑鼠直覺地調整亮度、對比、色溫及色彩參數,甚至可直接使用 MacBook 的亮度鍵控制螢幕,打造更無縫的使用流程。
多項護眼功能設計
PA32QCV 亦搭載 ASUS Light Sync 技術,開機時能透過背光感測器自動調節亮度,縮短暖機時間並穩定畫面表現。環境光感測器則可根據周遭光線條件,動態調整螢幕亮度與色溫,維持色彩的一致性與舒適度。此外,獨家的 LuxPixel AGLR(Anti-Glare, Low Reflection)塗層,有效減少環境反光與霧面面板常見的模糊感,長時間工作下也能保持良好的觀看體驗。
小島秀夫率《DEATH STRANDING 2: ON THE BEACH》抵台舉辦粉絲見面會,分享遊戲細節並與玩家互動,台灣導演柯孟融驚喜現身,現場氣氛熱烈。
由日本知名遊戲創作人小島秀夫開發的 PlayStation 5 獨佔遊戲《死亡擱淺 2: 冥灘之上》已於 26 日正式上市,小島秀夫也於 6 月初展開《DEATH STRANDING WORLD STRAND TOUR 2》巡迴,繼洛杉磯、巴黎、東京、首爾等多個國家後,終於來到台北站,這也是小島秀夫睽違 6 年多再度與台灣玩家見面。這次小島秀夫攜手美術總監新川洋司一同抵台,感謝台灣粉絲一直以來的支持和對遊戲的熱愛。
延續前作劇情,連結未知世界
延續第一部的劇情,《死亡擱淺 2》讓玩家和主角山姆一起繼續探索未知的世界。「真的應該建立聯繫嗎?」——為了尋找 UCA 之外仍存的人類聯繫,山姆與夥伴們踏上了新的旅程,肩負起守護人類、阻止滅絕的使命。加入他們,一同穿越充滿超自然威脅與重重挑戰的世界,探索內心始終縈繞的疑問:「真的應該建立聯繫嗎?」傳奇遊戲創作者小島秀夫,再次帶來顛覆想像的全新作品。
為慶祝遊戲系列續作正式上市和回饋玩家,小島秀夫和美術總監新川洋司睽違多年再度拜訪台灣,並在西門町的 WESTAR 舉辦 DEATH STRANDING WORLD STRAND TOUR 2 見面會活動,數百名粉絲在當天齊聚西門町!
NASA 表示,未來觀眾除了能透過 NASA 自家平台 NASA+ 之外,還能直接在 Netflix 上收看火箭發射、太空人太空漫步、任務執行實況,以及從國際太空站拍攝的地球即時畫面。這不僅是 NASA 推廣科學探索的重要一步,也符合 1958 年通過的《國家航空暨太空法》(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ct)中,要求 NASA 將太空探索的成果分享給最廣泛大眾的精神。
此次與 Netflix 的合作,預計將使 NASA 的太空任務與科學研究內容能觸及更多全球觀眾。目前,Netflix 在全球擁有超過 7 億用戶,這對 NASA 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曝光機會。除了 Netflix,NASA 也透過多種形式,包括影片、音訊、社群媒體以及現場活動,持續加強與全球觀眾的互動,目標是將太空探索的興奮與靈感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NASA+ 仍會維持免費、無廣告的特色,觀眾依然可以透過 NASA 官方網站與專屬應用程式免費收看相關內容。未來,NASA 也將在正式推出前公布更詳細的節目資訊與播放時程。而對於太空愛好者與科學迷來說,這項合作代表著更方便、更多元的觀看選擇,也象徵 NASA 在數位傳播策略上的新布局。
新一代 LG OLED 面板結合 MLA+ 微透鏡陣列技術,提升亮度達 37.5%,峰值可達 1300 nits,即使在明亮環境中,也能清晰還原深邃的黑色與真實色彩。支援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DCI-P3 98.5% 廣色域,色彩層次更為豐富,細膩還原遊戲世界中每一處光影變化。而 800R 的高曲率設計,能貼合人眼視角,營造全景沉浸感。玩家能感受到身處遊戲中心的體驗,大幅提升對畫面細節的感知與操作精準度。此外,21:9 的超寬比例,讓視野比一般螢幕寬廣50%以上,無論遊戲、影片或多工應用,都更加靈活便利。
音效方面,內建 10W x 2 立體聲喇叭,搭配豐富環繞音效設定,營造出更具臨場感的聲音體驗。無需外接喇叭,就能享有震撼音場,增強沉浸式感受,尤其適合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或賽車遊戲的引擎聲浪與細節音效。另外機身還配置 USB Type-C 多功能連接埠,支援影像、音訊與資料傳輸,並提供最高 90W 電力輸出,玩家只需要一條線,就能同時連接筆電或主機,解決桌面凌亂問題,也適合多螢幕、跨設備協作。
Sony 推出《Climate Station》應用,於 PS5 與 PS VR2 免費上架,以沉浸互動方式揭示氣候變遷的複雜性與未來情境。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正式推出互動式氣候變遷體驗應用程式《Climate Station》,並同步登陸 PlayStation 5 與 PS VR2 平台。這款由 PlayStation Studios 團隊開發、與聯合國「為地球而努力聯盟」(Playing for the Planet Alliance)合作打造的免費應用程式,致力於將氣候科學轉化為一場身歷其境的數據導向之旅。
微軟宣布與 AMD 展開多年合作,共同打造次世代 Xbox 晶片與平台。未來 Xbox 將支援多平台與第三方商店,全面發展跨裝置遊戲生態。
微軟在最新一支名為《Xbox + AMD: Powe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Xbox》的影片中,正式對外宣布將與晶片大廠 AMD 展開長期策略合作,攜手研發次世代 Xbox 主機的核心晶片。此次合作不僅限於家用主機的升級,也將延伸至掌上型裝置與雲端平台,預示 Xbox 生態將全面走向多平台整合。
微軟遊戲事業負責人 Sarah Bond 在影片中指出,Xbox 團隊正與 AMD 密切合作,共同推動新一代遊戲體驗。這包括針對次世代主機打造專屬晶片、優化圖形處理與效能表現,更將人工智慧(AI)運算納入架構,進一步提升遊戲畫質與沉浸感。Bond 表示,這項合作是微軟為未來幾年 Xbox 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此次合作的一大亮點,是將 Xbox 體驗從單一設備延伸至多種平台。Bond 強調:「未來的 Xbox 不會被綁定於單一設備或特定商店,而是可以在任何支援平台上運行,包括掌機、個人電腦及雲端系統。」這代表玩家未來可以在不同裝置上,隨時隨地接觸 Xbox 遊戲內容,而不再受限於特定硬體與商業通路。
在 Windows 系統方面,微軟也將進一步整合 Xbox 生態,致力於將 Windows 打造成全球最完整的遊戲平台之一。這項計畫將使玩家可透過 Windows 裝置直接存取 Xbox 遊戲與其他第三方平台,如 Steam 或 Epic Games Store,不再受限於微軟自家的商店環境。
對於現有玩家而言,微軟承諾次世代 Xbox 將全面支援現有遊戲庫的向下相容,確保玩家多年來的遊戲收藏可無縫延續,無需重新購買或重複安裝。
除了桌機與雲端發展,微軟也積極耕耘掌機市場。日前發表的 ASUS ROG Ally 掌機便是一項具體成果,該裝置搭載 Windows 11 作業系統,可使用 Xbox Game Pass、Steam 等平台內容,為掌上型裝置融入完整 Xbox 體驗奠定基礎。
ROG 與 Xbox 合作推出全新掌上型電競主機 ROG Xbox Ally 系列,搭載 AMD 新處理器與 Windows 11,預計 2025 年下半年登台。
ROG 玩家共和國在夏日電玩節期間,與 Xbox 合作發表最新電競掌機——ROG Xbox Ally 與 ROG Xbox Ally X,結合 Xbox 與 Windows PC 遊戲的優勢和彈性,兩款機種不僅擁有同級最佳的人體工學設計與全螢幕 Xbox 介面,更徹底解放電競掌機潛力,重塑市場新標竿。華碩消費性產品事業處產品與策略規劃中心副總經理顏裕軒表示:「我們致力於將電競掌機推向全新層次,但這並非 ROG 能獨立完成的挑戰。透過這次與微軟的革命性合作,我們成功打造出兼具 ROG 硬實力與 Xbox 靈魂的創新之作。」
握感進化,強調全天候舒適操控
ROG Xbox Ally 系列針對玩家長時間沉浸遊戲的需求,從手感大幅升級,重新設計手把造型與紋理表面,打造更貼合掌心的穩定握感;進階版 ROG Xbox Ally X 更進一步配備脈衝觸發器,依據遊戲情境觸發震動回饋,讓每一次射擊、加速、爆發攻擊都更有臨場氛圍。全新操控體驗,不僅延續 Xbox 玩家熟悉的操作邏輯,更是 ROG 歷來最具沉浸感與舒適度的掌機傑作。
Xbox 首席副總裁 Roanne Sones 表示:「我們希望在掌機裝置中實現最純正的 Xbox 遊戲體驗。透過與 ROG 的深度合作,成功將這個願景注入 ROG Xbox Ally 系列,為玩家帶來嶄新選擇。」ROG Xbox Ally 系列皆內建 Windows 11 作業系統,搭配硬體深度優化,開機即進入 Xbox 全螢幕介面,一鍵啟動戰局。透過 Game Bar 快速存取遊戲設定、自訂工具與戰績回顧,讓玩家無須繁瑣操作,即可專注遊戲本身。
同時,憑藉 Windows 11 的開放彈性與高度相容性,玩家不僅可暢玩 Xbox Game Pass 及各大平台大作,亦可輕鬆安裝模組與個人化設定,全面釋放無界遊戲自由度,盡情掌控遊戲世界。ROG Xbox Ally 系列融合 Xbox 強悍效能、ROG 頂尖工藝與 Windows 靈活架構,打造跨平台電競掌機最強陣容,解鎖全新行動遊戲體驗,為玩家帶來前所未有的旗艦級戰力。
搭載 AMD Ryzen Z2 系列處理器
ROG Xbox Ally 搭載 AMD Ryzen Z2 A 處理器,展現驚人的電源效率與強勁效能;而 ROG Xbox Ally X 則配備最新 AMD Ryzen AI Z2 Extreme 高階處理器,即使面對 3A 大作也能持續輸出霸氣性能,並帶來更長效電池續航,讓玩家隨時開局、走到哪玩到哪。AMD 運算與顯示卡事業部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 Jack Huynh 表示:「華碩與AMD長年攜手並進,不斷突破高效能運算的極限,傾全力為玩家打造頂尖遊戲體驗,很高興這次攜手 Xbox 打造 ROG Xbox Ally 系列,將 AMD 創新晶片技術、ROG 精湛設計及 Xbox 遊戲生態完美融合,為電競掌機開創新紀元。」
面對 AI 浪潮來臨,ROG Xbox Ally X 亦內建 NPU,隨時支援最新推出的 AI 功能。ROG Xbox Ally 系列預計 2025 下半年在台首波開賣。
微軟攜手華碩ROG推出 Xbox 掌機!整合 Windows 11 與 Xbox 生態,打造高效能掌上遊戲體驗。想知道這款 Xbox 掌機如何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嗎?
在 2025 年 Xbox Games Showcase 期間,微軟正式宣布與華碩(ASUS)旗下電競品牌 ROG 合作推出兩款以 Windows 11 為基礎、結合 Xbox 生態的全新掌上遊戲裝置──ROG Xbox Ally(基礎版)與 ROG Xbox Ally X(高階版),預定於 2025 年底於多國上市,兩款機型硬體配置與定位如下:
ROG Xbox Ally(白色基礎款):搭載 AMD Ryzen Z2 A 處理器,16GB LPDDR5X 記憶體,512GB SSD,電池規格為 60Wh,主打續航與效能兼顧。
ROG Xbox Ally X(黑色高階款):採用 AMD Ryzen AI Z2 Extreme 處理器、24GB LPDDR5X 記憶體、1TB SSD,80Wh 電池、雖與 Xbox Ally 同樣尺寸,但具備更強的散熱與握把設計,握感接近 Xbox 手把,並搭載全新的脈衝扳機鍵(Impulse Triggers)。
當需要極致效能時,玩家也可搭配 2025 年版的 ROG XG Mobile 外接顯示卡模組,透過 USB4 連接埠將其接上 ROG Xbox Ally X,即可擴充至最高搭載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筆電級 GPU 的效能水準,進一步強化畫面處理能力。
更直覺的 Xbox 體驗
微軟特為此平台設計專屬的「Xbox 全螢幕體驗」(Xbox full‑screen experience),開機後可直接進入 Xbox 控制台介面,取代傳統 Windows 桌面,讓玩家能透過控制器完成登入、切換遊戲、開啟設定與聊天等功能,簡化進入遊戲的流程,並整合 Armoury Crate 功能面板。
Windows 11 的電源管理亦進行最佳化,在此模式下能省電約 66%,並釋放約 2GB 記憶體支援遊戲運行。未來這套系統也將擴展至其他 Windows 掌機,例如早期 Ally 裝置與 Legion Go,預計於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陸續推出 。
多平台遊戲支援與 Xbox Play Anywhere 整合
憑藉 Windows 系統,玩家不僅能使用 Xbox 原生功能(包括 Game Pass、遠端遊玩、Xbox Cloud Gaming),還可以安裝 Steam、Epic、Battle.net、Ubisoft Connect、GOG 以及其他模擬器與生產力應用。遊戲進度與成就可透過 Xbox Play Anywhere 同步跨主機、PC 與掌機使用。不過,這款產品仍屬於「Windows PC」掌機,目前不支援 Xbox Series S/X 主機版專屬遊戲,需要遊戲具備 Play Anywhere 標籤才能在此裝置上運行 。
市場定位與競爭策略
此款掌機雖然依舊走的是市面「Windows 掌機」的大方向,但更聚焦 Xbox 生態與 Game Pass,微軟也因此暫緩自行開發 Xbox 掌機,改以 Windows 智慧聯盟策略為主。而與任天堂即將在台上市的 Switch 2 相比,Xbox Ally 系列主打高效能、多平台支援與高度自由度,適合熟悉 Windows 和 PC 遊戲圈的玩家;而 Switch 2 則強調任天堂獨家 IP、家人娛樂與便利攜帶性。
目前除了上市時間外,官方尚未正式公布售價。ROG Xbox Ally 與 Ally X 不僅是微軟首次在 Xbox 品牌下推出的掌機,更透過 Windows 11 最佳化和 Xbox 生態整合,拓展成更靈活的掌上遊戲 PC。對於追求高效能遊戲與多平台接入的玩家而言,這款產品具備相當誘人的競爭力。不過,是否能在實際體驗與售價上打敗既有掌機,仍有待上市後評測與玩家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