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片,还有它的续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两部电影可以说是近些年国产动画里挺亮眼的作品了,不少朋友都很喜欢看,画面做得挺精致,剧情也挺抓人。特别是那句从哪吒嘴里说出来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简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听着就让人觉得有力量。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意思呢?咱们今天就从哲学的角度来聊聊这句话,看看它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六个字,到底说了啥?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表达了一个很坚定的想法:我的命运,我自己说了算,不是老天爷安排好的。很多人都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那些不向命运低头的人,他们敢于挑战自己既定的轨迹,牢牢地把人生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这种想法,就是不认命,觉得人生是可以靠自己奋斗出来的。
从现在的哲学来看,这句话跟人本主义的思想非常契合。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人本主义有很多不同的流派,而“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跟其中的存在主义这个流派特别贴近。
什么是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门关注个体、自由意志和主观经验的哲学。它主要探讨的是我们人怎么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然后以“我”为中心,去寻找人生的意义,怎么面对困难,怎么不断地完善自己。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先于本质的——也就是说,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意义或者目标,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慢慢地塑造出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种哲学很强调自由选择的重要性,也很关注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的生存体验,同时主张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生存的难题,承担起我们自己选择的自由和责任。
这么看来,“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简直就是这种思想最生动的体现了。它传递出一种很强的个人主义精神,不相信命运是被什么不可抗拒的外力决定的,而是坚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来创造自己的人生。这跟存在主义说的“存在先于本质”和“自由选择”的核心观点,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
什么是“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主义里,法国哲学家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可以说是最有名的一个观点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不是带着固定的本质、目标或意义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相反,人首先作为一个“存在者”来到这个世界,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一步步地塑造出自己的“本质”。萨特认为,人生没有什么预先设定好的蓝图,意义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由个体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它否定了命运是天生注定的说法,认为我们人生的意义和轨迹,不是由上天或者其他什么外力决定的,而是在我们后天的奋斗和选择中慢慢形成的。哪吒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不愿意接受自己是“魔丸转世”这个既定的命运,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为啥哪吒的故事能引起广泛共鸣?
哪吒的故事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它包含了很深刻的哲学道理,更重要的是,它回应了我们现代人的精神需求。
现在这世道太复杂,也太浮躁了,人们常常感觉到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被周围的环境——比如工作压力、经济困难等等事情给束缚住了,感觉命运好像不是自己能掌握的。这个时候,哪吒那句掷地有声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就像一剂强心针,提醒我们,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始终是有选择的权利和改变的可能性的。这种精神,不仅打破了以前那种相信宿命的观念,也给了我们现代人一种自我鼓励的力量。
结语
总而言之,“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话,着重强调了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对自身命运的主导权,与存在主义关于“存在先于本质”和“自由选择”的思想彼此呼应,相互印证。
通过哪吒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场关于命运与选择的永恒对话:人究竟是被命运所摆布的棋子,还是能够以自己的意志书写人生的作者?或许,答案就蕴藏在每一个敢于对命运说“不”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