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of Thursday’s best deals are now live with an all-time low discount on M1 MacBook Air to $850. Speaking of clearing out previous-generation releases, Apple Watch Series 7 cellular styles have also fallen to new all-time lows from $379 to join a rare price cut on Eve’s new HomeKit Outdoor Cam. Hit the jump for all that and more in the latest 9to5Toys Lunch Break.
The post Deals: M1 MacBook Air hits $850 low, Apple Watch Series 7 cellular styles $200 off, mor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Netflix already lost 1.2 million subscribers in the first two quarters of 2022. While the company hopes to add one million new users with its new ad-supported tier, a survey shows that 1 in 4 Netflix users are planning to cancel their subscriptions this year. Here’s what this could mean to other streaming services, such as Apple TV+.
The post 25% of Netflix subscribers planning to leave service, Apple TV+ ranked low on most-used streaming video list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On September 22, 2014, Apple notched a new iPhone launch sales record with iPhone 6 and iPhone 6 Plus, selling a massive 10 million devices.
Genres/Tags: Lifestyle, First-person, 3D
Companies: Take IT Studio!, Gaming Factory, Ultimate Games S.A.
Languages: RUS/ENG/MULTI14
Original Size: 8.6 GB
Repack Size: 5.1 GB
Discussion and (possible) future updates on CS.RIN.RU thread
Screenshots (Click to enlarge) Repack FeaturesGame Features
Backwards Compatibility
This repack IS NOT backwards compatible with my previous ES repack.
The post Electrician Simulator: Complete + Smart Devices DLC appeared first on FitGirl Repacks.
On Friday, Apple will start selling the Apple Watch Ultra. This 49mm rugged Apple Watch has a natural titanium finish and early reviews have focused on its larger size, new Digital Crown, orange Action Button, and more.
We already know that other large bands work on the Apple Watch Ultra, but the question is how well the sizes and design finishes match up. A YouTuber tried several Apple Watch band models with the all-new Ultra – check out the results below.
The post Here’s a look at the Apple Watch Ultra with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bands [Video]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Yale has announced that it will launch a new range of Matter-compatible smart locks in the fall – which are upgraded versions of its . Matter support is likely to be added some time after the initial launch.
You’ll be able to open two of the models with your voice, iPhone, Apple Watch, keypad code, or physical key; the other two models lack the physical key slot …
The post Matter-compatible smart locks on the way: Yale Assure 2 range; upgrades possible after purchas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DJI is out with the latest expansion of its popular Osmo lineup of smartphone gimbals. The new Osmo Mobile 6 aims to take your iPhone camera to the next level with advanced stabilization, a new Quick Launch feature, and much more. It’s available to order today and pricing starts at $159.
The post DJI’s new Osmo Mobile 6 gimbal boosts your iPhone camera with tracking, stabilization, mor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The new Courant Mag:2 stands out from the crowd of iPhone charging stands with an elegant, sweeping design. Place the handset on the elevated charging disk and it is ready for video calls while the battery is being replenished. And a separate charging mat powers up an AirPods charging case. Courant Mag:2 iPhone stand is […]
There’s no better time than fall and winter to cozy up indoors with a great new game … or three. For Xbox gamers, the ultimate way to do that is with Xbox Live Gold. For a limited time, you can purchase three months of Xbox Live Gold for only $19.99 (regularly $24.99) Exclusive discounts and […]
J.P. Morgan analysts believe Apple could move 25% of iPhone production to India by 2025. The Cupertino giant has already moved a part of iPhone, iPad, and MacBook production outside China in recent years. Apple is diversifying its supply chain and wants to reduce its reliance on China as a production hub. Apple could manufacture […]
The first reviews of the AirPods Pro 2 are here. Ahead of pre-orders arriving to buyers on Friday, these early reviews provide our first in-depth look at the AirPods Pro 2 audio upgrades, the new MagSafe Charging case design, Find My capabilities, and more.
The post AirPods Pro 2 reviews: ANC improved, impressive Adaptive Transparency, useful volume controls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Is it worth buying a full-size camera these days? The reasons to do so grow smaller and smaller as smartphone cameras get better and better. It’s getting to the point where you have to spend a thousand dollars or more for a full-frame camera to take noticeably better pictures than your iPhone. Even then, a […]
The latest update from the Pixelmator Pro team is version 3.0, featuring a whole new way to create reusable templates for your Pixelmator projects. The update ships with 200 premium design templates and mockups, and the integrated placeholder features allow users to create their own.
The post Pixelmator Pro update adds new canvas templates to easily create reusable designs and mockups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The iPhone 14 Pro always-on display does not work like most Android phone always-on display modes (consisting of mostly black pixels with an always-visible clock). It works more like the Apple Watch, where the always-on mode is almost identical to the standard lock screen – the same colorful wallpaper and information-rich widgets, just dimmed.
Many people getting their hands on the new iPhones were surprised by this. In fact, some of the initial reviews suggest disabling the always-on display feature altogether because it was too distracting. It turns out, though, there’s a hidden way to try a black-and-white always-on display on your iPhone …
The post iPhone 14 Pro has a hidden toggle to enable black-and-white always-on display mod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苹果公司据报计划在新旗舰机iPhone 14中使用中国芯片公司长江存储提供的内存芯片,美国两党参议员星期三(9月21日)要求美国国家情报局牵头评估此计划带来的安全威胁。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以美国联邦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主席鲁比奥(Marco Rubio)为首的跨党派参议员在给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Avril Haines)的连署信中写道:“针对苹果近期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制造商长江存储技术有限公司采购3D NAND内存芯片的可能性,我们想表达我们的高度忧虑。”
信件敦促海恩斯排查苹果公司采购长江存储芯片,将为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后果,包括调查中国是如何支持长江存储成为中国发展国内半导体产业计划的一部分、长江存储在帮助其他中国公司方面的角色、调查长江存储与中国军队的联系。信件还说,如果苹果持续推动这项计划,将对苹果公司构建出的全球数字供应链带来重大的隐私和安全漏洞。
这封信由美国民主党籍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美国联邦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沃纳(Mark Warner)和共和党籍参议员柯宁(John Cornyn)连署。信件要求海恩斯在10月1日前给出答复。
本月初,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披露了苹果计划在iPhone 14手机中使用长江存储提供的内存芯片,美国议员警告苹果公司此举是在玩火,也将面临美国国会前所未有的审查。
苹果反驳了这篇报道,称苹果的任何产品都没有使用长江存储的芯片,仅承认公司在评估是否在中国境内销售的一些手机上使用长江存储的芯片,但不打算在中国境外销售的iPhone中使用这些芯片。苹果还强调,存储在这些芯片上的所有用户数据都是完全加密的。
不过,一名参议院幕僚表示,美国国会议员仍担心,这些使用了长江存储内存芯片的手机最终可能销往全球市场。
拜登政府去年将长江存储形容为中国芯片产业的“国家队”。根据白宫的说法,长江存储已经从中国政府取得了约240亿美元的补贴,这对长江存储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金融时报》星期三报道,舒默等多名议员还指控长江存储违反了美国的“外国直接产品规则”,向华为的旗舰折叠式手机Mate Xs 2提供Nand内存芯片,因此要求商务部将长江存储列入实体清单。
来源:联合早报
Genres/Tags: RPG, Party-based, Turn-based, Side, 3D
Companies: Conradical Games, Digerati
Language: ENG
Original Size: 4.1 GB
Repack Size: 2.4 GB
Discussion and (possible) future updates on CS.RIN.RU thread
Screenshots (Click to enlarge) Repack FeaturesBattle the past, gain new abilities, solve puzzles, and uncover the mysteries of Outbound to help its unliving residents find peace, freeing them from the shackles of their ghostly limbo.
In the world of The Outbound Ghost, ghosts are the embodiment of regret. Most people go to the afterlife after dying, yet those who were unhappy with their previous lives become ghosts and are forced to haunt the Earth until they right their wrongs. Of course, this is not always possible since doing this as a ghost is orders of magnitude harder than when you are a human. However, some manage to do this and are able to spend the rest of their deaths in the afterlife. In The Outbound Ghost, your task is to help others fix or come to terms with their past lives so that they can enjoy the pleasures of eternal bliss. You must achieve that for yourself too, but it’s not so easy to mend the mistakes of your past life when you don’t even remember them.
Game Features
The post The Outbound Ghost – v1.0.11 appeared first on FitGirl Repacks.
Meta has confirmed that it is developing a way of allowing users to automatically block nude photos in Instagram DMs. While the nature of the images that can be detected isn’t specified, one hopes it will block unsolicited nude photos to which too many women are subjected …
The post Nude photos in DMs could be automatically blocked by Instagram users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Meta is facing a class action lawsuit after both Facebook and Instagram were found to be using an 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 workaround to track users on the web, even after they were denied permission to do so.
The company is accused not just of breaking Apple’s privacy rules, but also violating both state and federal laws …
The post App Tracking Transparency workaround sees Meta face class action lawsuit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If you are moving from an old Synology to a , or just want to keep two NAS in sync at all times, the simple-yet-effective solution I’ve found is to use Shared Folder Sync with rsync. You can set this up easily in the Synology web control panel. Here’s how.
The post Synology: How to easily sync data from an old NAS to a new on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在 I/O 2022 開發者大會上預告過後,我們將很快迎來 Google Pixel 7 系列智慧型手機。由近日Youtube上的一支預熱影片可知 —— Pixel 7 / 7 Pro 新品(以及 Pixel Watch 智慧手錶)發佈會將於 10 月 6 日早上10點(台灣晚間10點)發表,且預售也會在同一天開啟。
影片中,Google 邀請多位「Pixel 使用者」評價他們對於新機的第一印象。雖然一開始的重點畫面被各種打碼,但影片末尾最終還是露出了 Pixel 7 Pro 的真身。
與此同時,我們見到了 ——“2022 年 10 月 6 日開啟預購”的副標題。
雖然這段影片中只提到了 Pixel 7 Pro,但我們預計較小的 Pixel 7 機型也會同步開啟預定。至於確切的上市日期,仍有待發佈會當天去揭曉。
此外 91Mobiles 指出,Google 通常不會在印度推出高階 Pixel 智慧型手機 —— 即便先前有「捲土重來」的傳聞,但目前仍缺進一步確認。
傳聞規格:Pixel 7 / 7 Pro 將採用 Google 第二代張量晶片(Tensor G2),且預告圖顯示 Pixel 7 機型沿用了後置雙攝、而 Pixel 7 Pro 機型則是三鏡頭。
此外,近日曝光的 Geekbench 基準測試,還揭示 Pixel 7 Pro 配備了 12GB RAM 和 Cheetah 處理器 —— 輔以單核 / 多核跑分、以及 GPU 規格。
至於 Pixel Watch 智慧手錶,已知它配備了圓形錶盤(正如預告圖片所示的那樣)、採用三星 OLED 螢幕和 Exynos 晶片組,並且執行 Google 的 WearOS 可穿戴作業系統。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近日,戴森发布了旗下迄今为止最强劲的无线吸尘器——G5 Detect,初听G5 Detect的时候,大家都感觉很惊讶,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戴森的旗舰型号一直以来都是以V系列为主,G5 Detect不仅型号陌生,而且从命名来看,应该已经是第5代型号了,这就让不了解戴森的用户一头雾水,究竟G和V系列的关系是怎样的?相比目前在售的旗舰机型V15又有什么不同?
其实,之所以命名为G5 Detect,是因为它搭载了戴森第五代Hyperdymium马达,这是目前戴森最强劲的“心脏”,研发时常长达4年半,在这个过程中克服了不断变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挑战。马达围绕一款缩短了6毫米的不锈钢主轴建造,将多个部件合并为一,使其能够被浓缩进比较紧凑的设计当中,更有效地提升动力。
第五代Hyperdymium马达转速高达每分钟135000转,转速是F1赛车V6涡轮增压引擎转速的9倍,能够产生高达262AW的强劲吸力。而具备极强吸力的同时,戴森做到了在机器的续航时间、过滤性能和尺寸方面实现平衡,更是难能可贵。
除此之外,G5 Detect无绳吸尘器在各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提升,吸力外最瞩目的进化之一就是过滤性能的提升。尤其在如今民众健康意识更强的大环境下,很多家庭对于室内灰尘,和其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越来越担忧了,但是谈到室内灰尘的复杂构成仍然呈现出较多认知盲点和误区。
此前,戴森发布的2022《全球灰尘研究报告》显示,20%的受访者并不知道室内灰尘当中会有病毒的存在,病毒是非常小的颗粒,小到0.1微米,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进入血液。而G5 Detect以强劲吸力搭配全新升级的整机密封HEPA过滤系统,能够捕获99.99%小至0.1微米的颗粒物,并且经过爱尔兰Airmid实验室检测,在强效模式下的过滤测试甚至能够锁住H1N1和MS2病毒,成为戴森第一款被实验室证实可以捕获并锁住病毒的地板清洁产品。而机器各个组件的连接处都有进行整机密封的处理,有效防止清洁过程中污染颗粒物泄露并过滤出洁净的空气,避免家庭清扫中可能的二次污染。
全新光学探测系统,探测多达2倍隐形微尘
与此同时,戴森的Fluffy Optic光学探测系统也得到了更新和迭代。全新升级的Fluffy Optic光学软绒滚筒吸头尽可能将光学系统放在了较低的位置,与地面形成一个20度左右的光束夹角,它的目的是照亮地面上的灰尘而不是地板本身,它可以覆盖到300毫米的照射范围,比前代产品拓宽了50毫米。相比于对比上一代戴森激光纤巧软绒吸头,能够照亮多达2倍的微尘,在日光环境下也能帮助用户更加容易地看清灰尘的分布,从而实现更加直观也更加无死角的清洁效果。
值得期待的是,搭载了G5数码马达的戴森G5 Detect无绳吸尘器的机身尺寸几乎和V15完全相同,并没有把自己的体积提升到特别夸张的地步,集尘桶的尺寸进一步满足了用户需求,容量达到了0.77升。搭配重新设计的壶型手柄,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提供更舒适的握持感,长时间清洁也不会感到负担。为中大户型家庭的清洁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
在这一代,机器顶部的用户交互数显洁面也经过了全新的设计,从前代的竖向条形图更新为横向显示,这些条形图可以根据捕获颗粒物的浓度变化实时伸长或缩短,让用户更加直观的了解灰尘数据和地面清洁程度,从而引导用户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清洁,做到了智能化吸尘。
另外,这款戴森G5 Detect无绳吸尘器能够实现最强的续航时间,节能模式之下能够提供将近70分钟的强劲吸力。同时,在充电的过程当中还具备一种新的待机模式,能够让吸尘器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比上一代V15 Detect无绳吸尘器减少了50%的待机耗电。
最后,对于用户比较关心的G5 Detect捕获病毒后是否会污染滤网和机器的问题,戴森的一线工程师表示:
病毒独立存活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它得依附在其他东西上面。吸附在灰尘上的病毒在进入滤网之前,会经过戴森专利的尘气分离系统,在这过程中,病毒颗粒被甩了出来,不再吸附在灰尘上,这时病毒的独立存活时间就很短了,也不再有那么大的威慑力。此时少量活性没那么强的病毒颗粒再进入HEPA过滤系统,又能够被非常好地吸附和锁住。由于HEPA过滤系统的滤网可以直接用清洁用水冲洗,冲洗时这些病毒会随着清水直接被冲到下水系统中。不会发生病毒重新回到空气当中的情况。
可以说这次戴森推出的G5 Detect无绳吸尘器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群体的清洁需求,而更大的集尘筒、更久的续航时间等也为中大户型的用户的清洁提供了便利,用户再也不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二次充电、或在使用途中清理集尘桶,能够全方位实现用户的整屋深度清洁需求。戴森作为一家持续探索科技的公司,不断拓展着科技的边界,同时也帮助更多中国家庭树立新型清洁理念,打造更加洁净、健康、舒适的家居空间。
AMD 發布全新Ryzen 7020系列以及Athlon 7020系列處理器,帶來效能、生產力以及敏捷性的完美平衡。Ryzen與Athlon 7020系列行動處理器基於「Zen 2」核心架構並內建 AMD RDNA 2顯示核心,帶來優異的執行效能以及高達12小時的電池續航力,讓使用者能極致發揮筆電的功用。
AMD 資深副總裁暨客戶端事業群總經理 Saeid Moshkelani 表示,AMD 藉由頂尖的效能與長效的電池續航力,徹底革新輕薄筆電的定義。我們非常高興透過全新 Ryzen 7020系列與Athlon 7020系列行動處理器,將使用者對高階筆電所期盼的所有效能與功能普及至主流筆電市場。不論任何價位區間,使用者都能從 AMD 獲得最佳體驗。
AMD Ryzen與Athlon 7020系列行動處理器全新 Ryzen 與 Athlon 7020系列行動處理器採用台積電先進的6奈米製程技術打造,帶來速度、時尚與續航力的完美平衡。透過智慧電池管理與專屬的影音播放硬體,配備 Ryzen 與 Athlon 7020系列處理器的系統非常適合在家中與行動時執行視訊會議與協作、辦公室生產力與多工處理、以及和親友聯繫等應用。
超過90%的受訪筆電使用者">[https%3A%2Fnam11.safelinks.protection.outlook.com%2F%3Furl%3Dhttps*3A*2F*2Fcommunity.amd.com*2Ft5*2Fgaming*2Fpowering-the-perfect-laptop-for-2022-battery-life-and*2Fba-p*2F546112%26data%3D05*7C01*7Crobyn.kao*40amd.com*7Caf4ec4005060435731d308da9b887841*7C3dd8961fe4884e608e11a82d994e183d*7C0*7C0*7C637993308003365196*7CUnknown*7CTWFpbGZsb3d8eyJWIjoiMC4wLjAwMDAiLCJQIjoiV2luMzIiLCJBTiI6Ik1haWwiLCJXVCI6Mn0*3D*7C3000*7C*7C*7C%26sdata%3DyBURIsH3HnadptOXHW9xvZGovEbFx*2Bw4*2FE0uX3fdI38*3D%26reserved%3D0__%3BJSUlJSUlJSUlJSUlJSUlJSUlJSUlJSUlJSU!!FMox2LFwyA!q3jOVnsaNxurkqqSEzvOrOeS1ch3W0hqfB8hMsGZA-ETO156VMvzKfWTrheaLuwswQTbXckbYoOcojmlcW_xEEg%24&data=05%7C01%7Cjanus%40hmg.com.tw%7C96acf106442f47f2a51c08da9bab5447%7C0ccdb8b288b94449a7c8bc4fc7696fad%7C0%7C0%7C637993457927303370%7CUnknown%7CTWFpbGZsb3d8eyJWIjoiMC4wLjAwMDAiLCJQIjoiV2luMzIiLCJBTiI6Ik1haWwiLCJXVCI6Mn0%3D%7C2000%7C%7C%7C&sdata=0mcGKSFScnQigIuOCGWZ3J1qjMCdFXoYB%2FWKEOclCLc%3D&reserved=0">超過90%的受訪筆電使用者] 表示電池續航力對於行動系統來說至關重要,他們每天平均使用筆電電池達3個小時。更極致的情況下,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每天使用長達10小時的電池電力。結合台積電6奈米技術以及創新的Ryzen 7020架構,讓 AMD Ryzen 處理器能以主流系統的價位提供高階系統的電池續航力,不插電可持續執行高達12小時。此外,Ryzen 7020系列處理器提供頂尖效能,相比 AMD Ryzen 3 7320U CPU,帶來高達58%的多工速度提升,啟動應用程式的速度則快了31%。
憑藉 AMD RDNA 2顯示架構,AMD Ryzen 與 Athlon 7020系列行動處理器能驅動多達4部顯示器,並透過內建 Radeon 610M系列顯示核心與先進解碼技術支援高解析度串流視訊。
搭載 Ryzen 與 Athlon 7020系列處理器的系統皆支援 Windows 11並配備 Microsoft Pluton 安全處理器,能完全支援Windows 11各項安全功能。新款處理器亦配備全新現代平台與支援先進技術,其中包括:新待命模式(Modern Standby)、語音喚醒、快速充電、高速 LPDDR5記憶體。
宏碁、HP、聯想等全球 OEM 夥伴廠商預計將於2022年第4季推出搭載 Ryzen 與 Athlon 7020系列行動處理器的新系統,建議市場售價從399美元起。
AMD Ryzen 7020系列的產業體系支援宏碁筆記型電腦與IT產品業務總經理 James Lin 表示,從輕薄到強固型筆電,宏碁提供種類眾多的產品以滿足客戶不同需求。隨著 AMD Ryzen 7020系列處理器的問市,配備新款處理器的Acer Aspire 3 14與Aspire 3 15筆電將帶來效能與價值的完美組合。
HP消費PC與個人系統全球負責人 Jo Tan 表示,新款HP 17吋筆電搭載 Ryzen 7020系列處理器,讓使用者能以自己喜愛的方式隨時隨地工作與娛樂。我們與 AMD 聯手為客戶提供卓越的效能與體驗,讓他們保持聯繫、發揮生產力、盡情享樂。
聯想副總裁暨智慧裝置事業群消費事業部總經理 Ouyang Jun 表示,我們與 AMD 合作將速度與效率推升至新境界。憑藉 AMD Ryzen 處理器備受信賴的效能與效率,Lenovo IdeaPad等新一代消費性PC將為日常多工與協作提供其所需的效能,同時覆蓋更廣泛的預算。
微軟 Windows 晶片與系統整合副總裁 Pavan Davuluri 表示,我們非常高興看到 AMD 與微軟緊密的協同研發與合作,在搭載 Ryzen 7020系列處理器的系統上啟用 Windows 11。奢華體驗不一定要付出高昂的價格,客戶能享受頂級電池續航力、RDNA 2的顯示效能、VBS 加速機制執行的安全功能、以及透過內建 Microsoft Pluton 安全處理器支援從晶片覆蓋至雲端的防護功能。
AMD Ryzen and Athlon 7020系列行動處理器
型號 |
核心/ 執行緒 |
提升頻率註5
|
基礎頻率 |
總快取 |
熱設計功耗 |
顯示卡型號 |
AMD Ryzen 5 7520U |
4/8 |
高達4.3 GHz |
2.8 GHz |
6 MB |
15瓦 |
AMD Radeon 610M |
AMD Ryzen 3 7320U |
4/8 |
高達4.1 GHz |
2.4 GHz |
6 MB |
15瓦 |
AMD Radeon 610M |
AMD Athlon Gold 7220U |
2/4 |
高達3.7 GHz |
2.4 GHz |
5 MB |
15瓦 |
AMD Radeon 610M |
上週北美知名品牌EVGA宣佈終止與NVIDIA的合作關係,退出顯示卡市場,這部分業務佔了他們營收的75%以上,竟然直接放棄不做了,這可是顯示卡顯示卡石破天驚的大事。
上一次顯示卡廠商跟NVIDIA鬧翻大概還是多年前的XFX訊景,不過XFX跟EVGA的情況也不一樣,在宣佈終止與NVIDIA合作之前,EVGA一直被視為NVIDIA親密合作夥伴,甚至傳聞兩家的CEO還是同學關係。
然而EVGA就突然跟NVIDIA鬧掰了,現在具體的原因還是眾說紛紜,但從CEO表示「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在就不可能再跟NVIDIA合作」的表態來看,雙方這次的衝突很深,甚至不乏意氣用事的可能。
不過,NVIDIA這邊的態度似乎就沒有這麼的絕對。在RTX 4090顯示卡發佈會的影片中,網友發現NVIDIA用於展示的平台仍然還是在用EVGA的產品,其中主機板是EVGA Z690 Dark K|NGP|N,電源是EVGA SuperNova 1200W。
至於為何還有這樣的結果?原因可能也不複雜,RTX 4090顯示卡的發佈影片都是提前錄製好的,可能那時候EVGA應該還沒跟NVIDIA鬧僵。而在出事之後,NVIDIA也不一定有時間重新錄製一次視訊。
更重要的是,鬧僵的是EVGA顯示卡部門,跟主機板、電源部門也沒啥關係,商業合作的事也沒那麼多需要考慮。
另外,EVGA退出顯示卡市場一事還沒到結局,EVGA CEO表示他們也不會轉投AMD或者Intel陣營,但這更像是一種宣示,無論EVGA還是NVIDIA,不再合作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事還有得談,大家靜觀其變吧,相信AMD及Intel的人也不會閒著。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9 月 18 號,堪稱遊戲史上最惡劣的一次洩露事件發生了。一名叫 teapotuberhacker的駭客,在 GTA 玩家論壇發佈了篇帖子——他自稱搞到了 GTA6 的原始碼,並貼出了 3G 大小共 90 多段遊戲測試影片片段。
他顯然來者不善,不但公開對外售賣遊戲原始碼,還要求 TAKE 2 趕緊給他一筆封口費,否則將會洩露更多內容。
這篇帖子一發出,全網頓時炸鍋。
國外的 Reddit、Twitter、YouTube,立即出現了關於洩露內容的大量討論。短短十幾個小時,每個影片播放量都近百萬。
一般網友可能意識不到這件事有多嚴重。
這麼說吧,R 星工作室旗下的 GTA 5( 俠盜獵車手 )、碧血狂殺 2,開發成本分別為 2.75 億美元、8 億美元左右,單作銷量也是奔著「億級」去的,是全世界玩家群體,無人不知的頭號 IP。
基本相當於,新 iPhone 還沒開發佈會售,晶片、系統、鏡頭等底層技術,就被人扒了個溜乾淨。媒體都以「遊戲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洩露」來形容這次事件。
等了九年的GTA 6,恐怕要再等下去?負責採訪 R 星,並提前知曉遊戲內容的彭博社記者 Jason,已經發推文表示一眼看出流出的內容是真貨,絕非造假。
而苦等 GTA6 發售的玩家,則是有以下幾點擔憂:
第一點,就是這次洩露會耽誤開發進度。
因為此次洩露已經讓 R 星開發組士氣低迷,網上佈滿嘲諷與不理解,導致員工無心開發,如果持續發酵下去,甚至有重做的可能。
畢竟距離 5 代發售已經過去了 9 年,而這輩子一共也沒有幾個 9 年可以等;
網友呼籲,R 星團隊目前已經瀕臨崩潰,這是一種遊戲行業的惡性循環,希望大家不要再傳播洩露內容了......
第二點,大多是關於畫面的討論。
從洩露影片來看,畫面似乎並沒有多大提升,以至於和《碧血狂殺2 》比都有一定距離;最後,還有很多人懷疑這場洩露,純粹是開發組 R 星自導自演,炒熱度。
GTA 6是否會延遲?看來是很有可能的。回顧 2018 年,《碧血狂殺 2 》發售前也有過一次洩露事件,最後延期發售 1 年。而導致延期的原因也有很多,一個是提前洩露,一個是完善內容以及最佳化,其中最佳化佔大宗。
從 GTA 6 洩露影片中看,目前至少已經完成了主線、支線劇情和配音工作,重做的成本不可估量,因此應該是不會發生的。
對此,R星官方也發表了聲明稿,承認遭到駭客入侵,並且下載了機密資料。
R星表示,對於新作竟然以此形式曝光感到失望,不過這不會因此中斷他們的開發計劃,《GTA》新作開發會照常進行。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NVIDIA這兩天發佈了RTX 4090及RTX 4080 16GB、RTX 4080 12GB三塊顯示卡,升級4nm工藝及Ada Lovelace架構,10月12日上市。對於RTX 40系列三款顯示卡,性能提升很猛,但是這兩天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顯示卡價格。
按照目前披露的資訊,RTX 4090售價1,599美元(約新台幣5萬元)起,而兩款RTX 3080則預計11月登場,12GB預計售價899美元(約新台幣2.8萬元),16GB預計售價1,199美元(約新台幣3.7萬元)。這樣的定價被網友吐槽太貴。
但是,網友嫌貴,NVIDIA還嫌漲得不夠呢!這次漲價他們認為是身不由己,是有苦衷的,CEO黃仁勳在發佈會後的採訪中解釋了漲價的原因。
黃仁勳表示,今天12英吋晶圓的代工價格比之前貴了很多,漲的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大漲(a ton more expensive)。
黃仁勳所說一個更明確的理由——摩爾定律已死,晶片成本會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的想法已經是過去時了。
黃仁勳表示,運算不再是單一的晶片問題,而是軟體和晶片的問題。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日前,小米官方已宣佈將在中國舉辦發佈會,推出新機小米Civi 2。隨後官方還公佈了第一波真機圖。
今天,官方終於揭曉了小米Civi 2的正面,新機依然沿用上代的雙曲面設計,但前攝部分非常引人注意,因為這是iPhone 14 Pro之後的首款「藥丸螢幕」。
據官方介紹,這是小米史上最強的前置影像系統,能實現仿生雙眸的效果,在使用前攝自拍的時候效果更加出色,人像氛圍感也更強。
至於背部鏡頭系統上,官方稱小米Civi 2將搭載旗艦同款主鏡頭,並內建旗艦同款的小米自研影像大腦,拍照速度更快,成片效果更好。
▲ 小米12S標配IMX707
雖然官方並沒有公佈出小米Civi 2的主鏡頭的實際規格,但是根據小米目前的旗艦來看,小米12S已經是最低標配了IMX707超大底主鏡頭。
如果小米Civi 2真的能用上IMX707,後置拍攝效果勢必會比前代更好。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鑑於初代 Switch 上市至今已將近六個年頭,任天堂顯然正在積極醞釀硬體規格的大更新。儘管官方口風一直很緊,但最新洩露的消息是,可能會用NVIDIA Tegra 239 晶片組。
據 Reddit 網友 u/followmeinblue 所述,這是一款具有八核 CPU 的 SoC 。除了得到了一名NVIDIA員工的證實,開發者還在 Linux 核心郵件列表中發表了相關評論。
洩露本身有些枯燥,且 @Kopite7kimi 早在去年 6 月就提到過新一代 Switch 將用上 T239 SoC 。作為 NVIDIA Orin 晶片的定製版本,其基於 Ampere GPU 架構(帶有 2048 個 CUDA 核心)+ ARM Cortex-A78AE CPU 核心。
傳聞還稱任天堂下一代遊戲機將支援 NVIDIA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DLSS)和光追(RT)功能,因為它們都在第二代圖形 API 中被引用。
不過在 2017 年發佈的初代機型之後,任天堂也曾推出過無法拆卸 Joy-Con 手把的 Switch Lite、以及換用 OLED 螢幕的機型(改進了電池續航和顯示品質)。
至於選購建議,如果你手頭已經有一台 Switch,那現階段並沒有太大的必要。此外,若是實在等不及新品到來的話,那此時入手 Switch OLED 顯然也是個更合適的選擇。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Jabra 今在台正式推出中階定位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Elite 5,不僅是自家首款搭載 Hybrid ANC 混合式降噪技術的 TWS 耳機產品,同時也內建高通最高等級 QCC3050 晶片,兼具高功率與低延遲,結合 6 個降噪麥克風陣列,確保在戶外聆聽音樂時,能擁有更優異的降噪效果和通話清晰度。
Jabra Elite 5 是 Jabra 旗下首款搭載新型混合式主動式降噪技術的真無線耳機,藉由內建在耳機內的反饋式麥克風,以及置於耳機外側的前饋式麥克風,來精準定位與捕捉外界環境噪音,並搭配高通 QCC3050 低功耗藍牙晶片驅動與演算法發出反向聲波,有效減少不同情境下產生的中低頻噪音,確保使用者在更廣泛的音訊範圍內能有效消除惱人噪音。
此外,借助耳機內、外側一共六組麥克風通話技術,Jabra Elite 5 亦能有效阻隔風噪聲,在風大的環境下,也能享有更好的通話清晰度和通話品質。
針對聲音表現方面,Jabra Elite 5 內建 6mm 揚聲器,能帶來具高穿透力的音訊,同時該款也支援 主流藍牙 5.2 規格,配備高通 aptX/AAC/SBC 無線音訊編碼技術,確保在聆賞音樂或觀賞影片時,能帶來更好的音效解析力與低延遲效果。
在硬體規格部分,Jabra Elite 5 在開啟 ANC 功能下,耳機可連續播放 7 小時音樂,充電盒可額外提供 28 小時電力,充電盒亦支援 Qi 無線充電功能,賦予更便捷的充電方式;該款耳機機身採用 IP55 防塵防水等級,即使運動配戴或戶外小雨情況也能帶來一定程度的防護性。
至於外觀設計上,Elite 5 延續輕量且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構造,提高配戴穩定感與舒適度,另外,該款也具備多種便利設計,像是支援藍牙多點連線技術、Google FastPair、微軟迅速配對功能,並且內建 Google/Alexa 語音助理,可解放雙手免持移動。
在操控方面,Elite 5 搭配 Jabra Sound+ App 後,除了可自行設定 5 段主動式降噪與通透模式強度之外,同時也具備多種音效模式、自定義 EQ 等化器和自定義操控手勢功能,甚至加入 Spotify 一鍵播放功能,滿足使用者的個人化設定需求。
最後在售價部分,Jabra Elite 5 一共推出鉑金米與鈦黑色兩種選擇,售價為 $4,490 元,為歡慶新品上市,即日起至 9/30 止,凡至指定通路平台購買即享有早鳥優惠價格 $3,990 元。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在地行動指南 LINE 熱點近日宣布,將與餐廳訂候位系統 inline 正式合作,即日起用戶在 LINE 中,透過 LINE 熱點就能一鍵查找使用 inline 接受訂位的知名餐廳,像是教父牛排、金色三麥、王品集團旗下餐廳等。
此外,還可一鍵將餐廳 LINE 到聊天室給家人好友,直接訂候位,或線上點餐外帶外送,並於餐後創建的 LINE 熱點「口袋名單」中,加入這些餐廳來分享自己的用餐心得,串起更完整、更豐富的 LINE 生態系體驗。
為了鼓勵 LINE 用戶探索與分享優質餐廳,LINE 熱點團隊於 2022 年 9 月 13 日起,一連四天舉辦「inline美食訂位訂餐」線上策展活動,用戶於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單一 LINE 帳號最多可獲得 8 點 LINE POINTS。
LINE 熱點每月用戶數已來到 700 萬,也就是每三個 LINE 用戶就有一人會進到 LINE 熱點中觀看內容、查找地點,或使用所串接的服務。近期 LINE 熱點更推出類微網誌的使用者生成內容(UGC,User-generated content)「口袋名單」功能,用戶加入幾個地點與少許說明文字,就能匯集成類似微網誌的網頁,輕鬆完成一篇好讀好看的實用資訊,上線約 3 個月用戶已累積建立近 6 千篇口袋名單。
點進 LINE 熱點首頁後,首頁選單中將新增「線上訂位」按鍵,或於 LINE 熱點官方之帳號中的圖文選單直接點選「訂位免排隊」,點選按鍵就可一覽自己目前所在位置附近,有哪些由 inline 提供訂位服務的餐廳;接著在餐廳的商家頁面中,點選「inline 線上訂位」,即可開始選擇日期與時間;訂位完成後,將由 inline 發送訂位確認簡訊通知。
為鼓勵用戶探索與分享這次與 inline 合作的優質餐廳,LINE 熱點團隊於台灣時間 2022 年 9 月 13 日 11:00 至 2022 年 9 月 16 23:59,一連四天舉辦線上策展活動。用戶於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單一 LINE 帳號每日最多可獲得 2 點 LINE POINTS,活動期間合計最多可獲得 8 點。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我們談了很多關於加密貨幣的實際使用案例,但如果我們去問朋友家人們是否使用過加密貨幣,99%的人其實都沒有使用任何 DApp。
而且,除了加密貨幣賭場之外,他們有很大的機率對其他 DApp 沒有什麼興趣。那麼,加密 DApp 的真正使用者在哪裡?為什麼所有這些應用範例都沒有起飛?為什麼大多數 DApp 都無人使用?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探討一些有用的加密應用,並解釋它們為什麼無人問津。
為什麼加密貨幣應用範例沒有起飛?首先,快速瀏覽一下資料。根據 DApp Radar 的資料,今天大約有 1500 萬使用者在 DApp 進行互動。
讓我們假設 DApp Radar 的資料不完整,假設現有的使用者是它所顯示的五倍,7500 萬,但這仍然不到全球人口的 1%。這是「大規模採用」嗎?不完全是。
讓我們看看一些應用範例,瞭解它們為什麼還沒有起飛。
支付以下是我認為加密貨幣支付還沒有成為主流的原因:
Web2 的解決方案已經很好了對大眾來說,現有的 Web2 解決方案已經已經「足夠好」了:
你不能用穩定幣來支付你的抵押貸款(至少現在還不行)。
這部分是因為法規不明確。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監管更加清晰,更多的傳統提供商將有信心且有能力開始接受或使用加密貨幣。
複雜的稅收問題加密貨幣支付是有繳稅的問題——這為你的生活增加了很多複雜性。
加密簽帳金融卡是一個很好的概念。但你真的願意在每次購買咖啡時都自動扣稅嗎?沒必要,且沒有任何額外的好處。
商家不願意接受加密貨幣商家透過規避信用卡交易的手續費獲得 2-3%的收益,但稅收的複雜性和監管的不確定性也使他們接受加密貨幣變得不切實際。
另外,擁有信用卡的人比加密貨幣多得多,所以商家可能期望大多數使用者會用信用卡付款,而不是使用加密貨幣。
但是,其他使用情況呢?例如...
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
將房地產等現實世界的資產代幣化有很多價值。
代幣化使資產具有可投資性、流動性、可獲取性、可驗證性和可攜性。還有一些次要的好處,比如能夠將代幣化的資產插入其他智慧型合約,用於借貸,等等。
但要有效地將這些資產代幣化是非常困難的。
首先是法律限制。在大多數司法管轄區,NFT 和代幣不被視為房地產或其他 RWA(現實資產)的法律上的資格。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今天大多數代幣化的房地產項目涉及的控股公司,都在用 NFT 代表控股公司的股份。
但這是一個有缺陷的模型,因為你始終需要信任控股公司。
公司可能會破產,創始人可能會操縱他們的公司結構,所以你的 NFT 可能會不值錢。
自由市場也可能對 NFT 失去信心,使它們缺乏流動性並且一文不值。
除了與房地產投資相關的常見的風險外,還有各種風險。
股票代幣化
股票代幣化有很多好處,但也有類似於房地產代幣化的問題。
我所看到的股票代幣化的兩種模式是:
貸款可以是超額抵押的,也可以是抵押不足的。
超額抵押貸款要求你存入比你想借的金額更多的抵押品。所以要借 100 美元,你可能需要存入價值 150 美元的抵押品(就像超額抵押的合成股票一樣)
這使得超額抵押貸款的效率非常低,並且只能用於少數。
In DeFi, loans are over-collateralized.
— Magik Labs ✨ (@MagikLabs) August 11, 2022
This means that to get a loan, you have to deposit more than you want to borrow.
Why would anyone want to take over-collateralized loans? 👇
大多數人想要或需要的貸款不是在超額抵押的貸款。
抵押不足的貸款更像是來自銀行的傳統貸款。你想借 100 美元,但你可能不會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金或抵押品。但如果錢包是匿名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帶著資金跑掉。所以你需要某種身份和信用驗證系統,就像在 TradFi 中一樣。
Goldfinch 使用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等中心化仲介機構來做信用評估,並將資金分配給借款人。
TrueFi 主要向加密貨幣原生機構放貸。
例如,這是發放給 Bastion Trading 的 1000 萬美元貸款,為期 180 天,年利率為 8.8%。
但這些並不是完全去中心化,這種借貸並沒有真正幫助推動加密在大眾中的採用。
借貸應用範例有一些優點,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存入 DeFi 借貸池並獲得由真實貸款支持的良好利息,但這一定沒法大規模採用。
遊戲許多人不明白為什麼遊戲應該與加密貨幣有關係。
加密貨幣和 NFT 提供了一種創建遊戲內資產的方式,這些資產可以以獨特的、可交易的、有價值的、有用的、可移植的形式被整合到更廣泛的區塊鏈遊戲生態系統中。
但目前,加密貨幣遊戲領域看起來相當慘澹。
大多數人玩加密貨幣遊戲,主要是因為他們可以賺錢。
而在熊市,獎勵早已枯竭,大多數在牛市中籌集了數千萬美元的遊戲,今天的活躍使用者恐怕還不到幾千。
Crypto + Gaming is a great concept, but it should be Gaming + Crypto.
— shivsak (@shivsakhuja) August 21, 2022
Building a game that people enjoy playing should be priority #1.
For games, crypto is just a technology to facilitate transactions and marketplaces for in-game items.
構建人們真正喜歡的遊戲需要大量的資本和工程——而且成功的頂級遊戲需要很長的準備時間。
可能我們需要幾年時間才能看到加密貨幣遊戲生態系統發展成現實。
為什麼 DApp 沒有被迅速採用我認為採用緩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分為:
那麼,加密貨幣的真正使用者將如何以及何時開始使用加密貨幣?
Miles Deutscher 說得非常好「只有在創造出零售業真正願意使用的 DApp 時,才會出現大規模的採用.....協定需要透過利用區塊鏈對使用者產生內在的好處。」
我認為有些應用範例很有可能促進大規模採用,如:群眾募資、NFT 網域名稱、NFT 票務、賭博、遊戲、跨境支付等。
資料來源: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這個秋天,Disney+ 將推出嶄新韓劇《千元律師》,擁有如同經典聖經故事「大衛與歌利亞」以小勝大的精神,此部劇講述一位公益律師為沒有背景的人民打官司,並且一個案子只收取一千韓元作為酬勞,為一部即將於9月23日上映於Disney+的動人法庭喜劇。
「千智勳」是一位致力於只做對的事的律師,頂著一頭時髦捲髮並抱持著非傳統的做事方法,他為自己闖出了一個名號,成為當地最有天賦的律師之一,而他的長處是打敗有錢的財團公司以及他們無法無天的客戶,並且只向自己的客戶收取每個案件一千韓元的委託費。作為啟發了許多人的一位王牌律師,在智勳被強迫與法律界皇室家族出身、充滿自信的助理檢察官「白瑪麗」共事兩個月之後,他即將撼動白瑪麗所相信的一切!
此部劇由南宮珉(《金牌救援》、《黑色太陽》)飾演千智勳,一位超高勝訴率的明星律師,每個案件只向他的客戶收取一千韓元;金智恩(《黑色太陽》、《他人即地獄》)飾演白瑪麗,一位出生於法律界皇室家族的律師。《千元律師》由崔秀珍和崔昌煥執筆(《胸腔外科-盜心師》、《被告人》),由金在賢、申仲勳執導,並且由 Studio S 製作。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上周,2022 谷歌开发者大会重聚上海,以“共码未来(Code for Better)”为主题,齐聚了一众科技大咖,行业领袖,一同聚焦谷歌在数字创新领域的最新突破,以及谷歌的技术、产品如何搭建多元社区生态,助力中国开发者走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
Google大中华区总裁陈俊廷在会上表示,谷歌一直用科技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用数字化的力量帮助社会,帮助他人”的文化也深深根植于公司基因中。
这种帮助并不只是一句口号——Google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陆韵晟阐述了谷歌如何从“Code for Better Product”, “Code for Better Knowledge”, “Code for Better Connection”以及“Code for Better Future”这四个方面帮助开发者,推动社区进步。如:开设谷歌出海创业加速器,通过 Google 中国教育合作师资培训项目在600多所高校和1900多家中小学培养“小开发者”,通过“观妙悦色”艺术互动实验项目让科技和传统艺术、文化结合。
在“Code for Better Product”部分,谷歌特别还特别介绍了Immersive Stream XR — 一项把虚拟现实体验带到移动端、无需下载即可身临其境的产品。Immersive Stream XR目前已被跨境家居电商Aosom用来展示和搭建用户理想的生活空间。
此外,谷歌还为开发者们准备了了三场关于ARCore的专题演讲,均已上线官网。其中“ARCore 探秘”这一辑探讨了一款专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应用——Project Activate。
据谷歌产品经理Lisie Lillianfeld介绍,语言和行动都受限的残障人士常常面临很多沟通困难。市面上现有的解决方案无非是眼动追踪、开关、平板电脑——这些解决方案往往要花费数千美金,用5分钟才能输入一句话,或者时常出现校准偏离。
Lillianfeld的团队针对这些痛点,设计出了一款在 Android 手机上就能运行的应用,通过手机自带的摄像头捕捉用户微笑、向左看、向右看等动作,并转化成预设的拨打电话、呼救等功能。Project Activate下载即用,不用残障人士自己训练,但可以自定义捕捉的敏感度和时长。
如今,Android 系统已经在全球超过30亿活跃设备上运行,而Android 13也于不久前正式面世。“这个版本(Android 13)加入了对隐私、生产力和现代标准的支持和增强,”Google 开发技术推广工程师陈卓介绍道。Android 13 还加入了Drag and Drop,Activity 嵌入(Activity Embedding) 等大量针对大屏(包括可折叠设备,平板电脑,甚至ChromeOS)的优化, 以便开发者们更好地触达用户,为用户提供无缝衔接的使用体验。“今年第一季度,大屏上的活跃用户已经达到2.7亿,”陈卓说,并表示今年Android 将在大屏幕上持续优化。
随着数据安全法的施行,用户越来越关注应用对隐私的保护。这意味着要提升用户的体验,安全、隐私方面的不断升级是必不可少的。据Google Play 大中华区业务发展总监张雷表示,谷歌已经推出关注隐私广告投放的Privacy Sandbox on Android,并将在未来几年致力于持续推动其在行业内的发展和应用。
机器学习作为当前大热的概念,在谷歌开发者大会上也多次被提及。Google ML 开发技术推广部主管Laurence Moroney就展示了Project Shuwa,一个基于机器学习技术创造的在线手语教学项目,可以在Web端识别并纠正用户的手势。
据Moroney介绍,谷歌的Tensor Projects集成多款机器学习实用工具,将为开发者们提供全面的免费开源生态系统。并且,MediaPipe也正式问世,目前提供面部识别、手势识别、物体识别等多个多媒体、多设备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能让开发者们更快上手。
这些创新与进展,也在大会的线下互动展示区以趣味的方式得到了展现。现场的30余个展示区均提供多种多样的体验,现场更有专人介绍,其中不少点位抢手到排起长队,如TensorFlow的两个应用——
Tone Transfer:一个能把日常声音转化为乐器的模型。
在展示现场,参会者可以随便唱几句歌或者哼一段小调,Tone Transfer便能即时将其转化为笛子、萨克斯风、小号或者小提琴演奏的效果。据介绍,这是基于Magenta 今年早些时候开源的一项技术——可微分数字信号处理 ( DDSP)。虽然Tone Transfer目前只支持上述四种乐器声音,但开发者可以自行用10分钟的音频训练一种新乐器。
Semi Conductor:一个单人组成的交响乐团。
在摄像头面前挥动手臂,机器学习模型会将你的手势对应到指挥动作,并实时调动数百个乐器音频,模拟出交响乐团的效果。简单来说,就好像小时候玩过家家一样,不过这次不用自己脑补出威风八面的样子,有机器学习模型配合你。
虽然Semi Conductor并不需要高精度的动作识别,但这并不代表技术上不能实现——在MediaPipe展位,有面部识别、手势识别、身体识别这三个机器学习解决方案的现场演示。据介绍,这些解决方案已经十分成熟,并可以快速应用到直播、健身镜、美颜滤镜等场景中。
上文中所提到的Tone Transfer、观妙悦色等有趣应用均可以自行在官网或小程序中体验,详情请访问2022 谷歌开发者大会2022官网。
“使人人受益”如 Google 大中华区总裁陈俊廷所强调:“谷歌一直在坚持整合全球信息,供大众使用,使人人受益的使命。” 字节跳动也是受益人之一——字节目前有90多个基于Flutter开发的应用,面向包括移动端,web端,桌面端,嵌入式设备等多个平台。抖音火山版、素材生成平台Alchemy、以及协同办公软件Lark都借助了Flutter的能力,全部由字节跳动的 800 多名 Flutter 开发者和 Flutter Infra 团队共同支持。
“Flutter的性能和质量与原生框架一样,甚至更好。“ ”与原生双端开发相比,flutter为团队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自字节的技术专家说。
如今,科技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取代人力完成危险或繁琐的工作,而是尝试和突破完成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2022 谷歌开发者大会上分享了一个很有趣的案例。现在,珊瑚礁生态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棘冠海星。以往,都是由人类研究员潜水探测,并手动记录下海星的分布情况。但比赛证明,当人类研究员潜水后只发现1个棘冠海星,谷歌的物体检测模型则发现了20个。
也许,我们现在面临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都能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改善。正如这次谷歌开发者大会所提倡的“以科技之力,共码未来”。
Use tech for good, and code for better.
繼台南、台北、高雄後,為鼓勵更多東部學生參加,台灣微軟今年特別與花蓮縣政府合作「2022邁客盃-洄瀾灣之賽」,將比賽地點選在花蓮縣中華國小,以「觀光列車遊花蓮」及「永續」為主題,邀請學生透過 Minecraft 教育版「程式創世神」計時賽、Micro:bit 計時賽-MakeCode 程式設計競賽、以及創意設計大賽三個項目,探索程式語言與運行原理,並了解設計原則與構圖等藝術知識,最終將程式設計與跨領域創意結合。
今年邁客盃共有158個大專院校、高中職、及國中小的隊伍報名參賽(包含花蓮縣34個隊伍)。台灣微軟公共業務事業群總經理陳守正表示:「我們相信科技是引領獨立思辨及創意發想的重要媒介,培養下一代善用科技資源並從小學習程式設計,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一大重點。很高興在2022邁客盃看到參賽學生各自發揮創意與想像力將程式設計結合在地觀光,用趣味的方式呈現,打造科技與人文結合的最佳典範。」
Minecraft 教育版「程式創世神」計時賽分為五個關卡,按歷屆邁客盃舉辦城市順序,從點亮台灣各地的燈塔開始,到台南運用水力發電讓赤崁樓亮起來、啟動再生能源供台北101大樓發電、在高雄彩虹教堂加裝太陽能板、最後到花蓮太魯閣淨山。以各縣市觀光特色結合永續進行關卡設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並關心環境議題。
MakeCode 程式設計競賽題目以花蓮為題,參賽學生需使用 MakeCode 開源平台及 Micro:bit 控制板在40分鐘內顯示花蓮氣溫,及透過控制板顯示地形起伏,凸顯花蓮獨特的地理位置與山巒景觀,考驗參賽學生的程式邏輯及控制能力。
因應疫情衝擊,2022邁客盃競賽主題<觀光列車遊台灣>環繞在推廣花蓮在地觀光。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與微軟合作打造觀光列車沿線的觀光視角,競賽作品需融入鐵路沿線景點特色。作品透過多元素材創作發想,運用 Minecraft 教育版或 Makecode 開源平台設計一場結合文化與科技的深度旅遊。
花蓮縣政府教育處教網中心主任許壽亮校長表示:「觀光產業因疫情遭受嚴重影響,產業轉型和數位科技即成為推廣永續觀光的關鍵推手。2022邁客盃讓參賽學生用科技的角度展現花蓮的自然之美,將山海美景透過新穎的程式設計及創意呈現,實踐程式教育成果,透過參賽作品的相互觀摩及交流,讓大家感受到科技帶來的無限可能。」1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隨著Windows 11 2022更新,先前它的名字叫Windows 11 22H2--終於上線,微軟已經詳細說明了它在這個版本的作業系統中引入了什麼樣的遊戲方面的改進。包括有新的控制器選單,在視窗模式下玩遊戲的最佳化(以前只能在全螢幕上使用),HDR最佳化等等。
按下Xbox無線控控制器的Xbox按鈕或相容的第三方控制器上的相應按鈕,就可以啟動新的控制器選單。
控制器選單的外觀與Xbox遊戲選單相似,它提供了快速瀏覽有用的功能,如最近玩過的遊戲和安裝的遊戲啟動器(Xbox、Steam、EA Play等)。然而,與Xbox遊戲選單不同的是,這一功能可以使用連接的控制器輕鬆控制,而不必伸手去拿滑鼠。
微軟還對DirectX 10和11遊戲在視窗模式和無邊界模式下,被Windows 11處理的方式進行了改進。玩家可以期待2022年更新版「大幅改善」顯示延遲,類似於在全螢幕下玩他們的遊戲。
同樣,自動HDR和可變更新率功能現在可以在使用視窗模式的遊戲中使用,這在以前是鎖定在全螢幕模式下才支援的。
說到HDR,微軟還推出了一個HDR校準應用程式,以幫助玩家提高其HDR顯示器的色彩精準性和一致性。此外,Windows 11 2022更新將自動HDR支援被擴展到包括更多的遊戲,進一步的儲存組態--如RAID 0、DirectStorage支援以及DirectX 12 Ultimate增強。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上方的这张图是一张关于100年后火星上城市的主题画作。
这并不是哪位插画师的杰作,而正是出自于硅星人这个没有任何美术背景的绘画小白。这幅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创作,整个过程仅仅只用了一分钟而已。
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打开一个名为Midjourney的AI生成艺术工具,再打上一段你想要呈现的文字,系统就将自动返回四幅极富创造力和艺术感的作品供你选择,而以上这张图片只是其中之一。
今年以来,各种文字转化图片生成平台在人工智能领域异军突起。最近硅星人也曾报道过包括英伟达的GauGAN2、DALL-E、Stable Diffusion等同类工具。但此次,当亲自使用Midjourney之后,仍然被它所生成的效果所惊艳到。目前这些平台有些追求照片式的逼真效果,有些追求对文本的精准解析,但如果要说艺术性和高级感,硅星人觉得Midjourney应该是这几个工具中最好的。
事实上,这可能也不仅只是硅星人的一个人观感。在不久前举行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比赛中,一幅由Midjourney生成的作品刚刚摘得了桂冠,最近一些知名报纸、杂志也已经开始使用Midjourney生成的图片来作封面……
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一场艺术界内的大辩论。AI生成的作品究竟算谁画的?让AI与人类画家、设计师同台竞技合理吗?AI会很快淘汰掉艺术创意工作者么?
种种讨论,把这个目前仅有11名员工、刚开放2个月目前还在Beta状态的硅谷AI团队推向了舆论中心。
一个11人AI团队,掀起“人人都是艺术家”的风浪打开Midjourney的官方网站,简单的蓝底白字,所有信息都在一个页面上从上到下排列。从中我们可以知道Midjourney是一个小型的、自筹资金的独立研究实验室,专注于设计、人类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目前全职员工仅有11人。
团队虽然小,但Midjourney背后的团队和研究实力却不容小觑。它的发起人为曾两次拒绝苹果收购的Leap Motion公司的创始人David Holz,背后还有人工智能大神Jim Keller,Github的CEO Nat Friedmaan等一众大佬为其站台。
今年7月12日,Midjourney正式向公众开放了Open Beta版本,任何人都通过调用它们的AI机器人程序来用文字生成图片。
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Midjourney的门槛非常低,你只需从Midjourney官网点击进入它们的Discord服务器,任意选择一个新手频道(#newbies),然后在聊天框里输入或者调用“ / imagine”选项,输入一句描绘你想要实现画面的文字即可。
输入完毕后,你就可以看到根据你的文字所自动生成的四张缩略图开始逐步渲染。不到一分钟,这四张图将全部生成完毕,接着你就可以从这四张图中选取满意的并进行处理。
图片下方的字母U 代表选择一张放大细化, V 代表在这张图基础上进行变化。如果这四张图没有你满意,你还可以点击右侧刷新按钮重新生成新的四张图片。当你选择了一张图片之后,还可以继续细化,比如变形、放大尺寸、细节优化等。
目前Midjourney的服务分为免费版和付费版两种。免费版能生成25张图片,付费版则根据数量限制、生成时间、图片是否公开等提供了几种不同的选项。
下面,给大家随意看一看在新手村里大家的作品。
再来看看Twitter网友们发的一些他们的作品。
所有这些风格各异的图片都是大家用一段文字或几个关键词所生成的。当你输入文字后,Midjourney在自动解析并帮你并选择最合适诠释这段文字的绘画风格。
此外,当你在关键词中输入不同的画家、作家、导演的名字时,输出的图片风格也会因此而改变。比如在硅星人所在的这个新手村中,就有一位朋友乐此不疲地结合大卫林奇、希区柯克、昆汀等风格玩着“Death by Chocolate”的创作。
跟其他同类AI图片生成工具相对封闭的测试方式不同,Midjourney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社区运营非常开放,目前基于Discord的Midjourney的社区成员已经超过了240万人。所有人的关键词都是在频道里公开显示的,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去不断学习其他人是怎么描绘他们想要的图像的,并可以自由查看别人生成的图片。
此外,Midjourney图片的艺术感和可用性很高。目前其他生成工具经常会出现抽象的形状和不知所云的图案,但Midjourney产出的图片几乎每一张都可以拿来即用。
用Midjourney作品摘得美术大赛桂冠,艺术界炸锅了开放测试两个月以来,Midjourney凭借着社区的开放性和强大的艺术诠释能力在网络上迅速蹿红。最近,一位Midjourney发烧友拿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了正规、大型美术比赛,更是吸引了大量关注。
上个月底,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的美术大赛公布了获奖结果,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的作品在“数字艺术”类别中摘得了桂冠。
如果光看这幅作品,无论是主题、光影、人物、色彩在专业人士眼中都应该算得上是上乘之作,能拿奖也并不奇怪。但其引发巨大的争议原因则是因为这幅作品是由一位名为Jason Allen、几乎没有美术绘画技能的桌面游戏公司的老板所创作的,这幅图并不是他一笔一画勾勒而成,而是由Midjourney所自动生成的。
该奖项公布之后瞬间在网上引起了巨大争议。有人质疑Jason Allen将AI作品署名给自己的合法性和用AI作品参赛的公平性,并表示如果这样做就能被称之为艺术家,那么世界正在目睹艺术的消亡。
有人则对人工智能技术这种对人类工作边界的侵蚀感到无比担忧,认为如果连艺术这种极具创造力的领域都无法避免被机器所吞没,那么未来还有什么不会被机器替代?
针对质疑,Jason Allen也给出了解释。他表示自己在提交作品时就已经明确标明是和Midjourney一起创作的,为了完成这幅作品调整了很多版输入文本生成了一百多幅画作,自己也花费了大量时间从中挑选出了这一幅,并在该作品基础上使用PS和其他工具进行微调。一些支持者也认为,数字类作品本来就需要借助工具来完成,用AI来创作仍然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几天,科罗拉多州博览会发言人表示,该美术类别的规则就是允许任何使用数字技术作为创作或展示过程的工具,虽然当时在评选时评委并不知道 Midjourney 是一个人工智能程序,但即使现在知道了他们也会授予艾伦先生最高奖项。
实际上,Midjourney最近除了获得了专业奖项之外,在生活中也已经开始被很多机构用于了实际的工作之中。比如经济学人近期就用Midjourney生成的图片做了杂志封面,一些作家开始使用Midjourney来为自己的文章和小说自动生成插画等。
随着Midjourney以及其他各类AI图片生成工具逐步走向大众和商业市场,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将很快颠覆整个视觉艺术行业的讨论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首先是逃不过的就是版权问题。目前,AI作品的版权在法律层面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界定,但当前大部分AI图片生成平台都是采用的CO0机制,即开放版权协议。也就是说,你创作出来并分享在社区的作品并不完全属于你,你虽然将被认为是该作品的作者,但这个作品可以被任何人使用和修改。
比如在Midjourney的官网上就强调,“Midjourney 是一个开放社区,将允许其他人在公共环境中发布您的图像,并且使用和重新组合它们。”但当然如果是购买的付费计划,可能会对作品隐私和版权会有相应保护并对权限进行分级。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样的机制下,很多初级艺术设计师的工作将变得岌岌可危,整个视觉艺术创作行业的商业模式都将可能被改写。在过去,当大家需要使用图片时,要不就要使用大价钱购买,要不就要担心版权问题。但现在需求方只需要输入自己想要的文字,便可以在几分钟里得到很多张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图片供自己选择。
而对于一些更专业的艺术创作者来说,Midjourney将大大提高设计和创作的效率,甚至成为一个灵感激发器。很多创作者可以基于AI生成的底图来做二次创作,或者从中提取创作的元素,缩短过去需要大量思考和准备的时间,从而整体提高艺术创作行业的效率。
虽然AI图片生成已经在技术上或许迎来了奇点,但在社会规范上还处于非常模糊的地带。比如更加规范的版权管理,对于色情、暴力、仇恨内容的有效规避等,现在还处于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行业的改变正在路上。
在最近接受The Verge采访的时候,Midjourney的创始人David Holz表示,“我觉得人工智能就像水。水有危险,你可能会溺水,但你也可以在里面游泳,可以用它发电。Midjourney并不试图成为水,而是试图为人们制造冲浪板,让大家能成为与水一起生活和共事的人。”
“我们的目标是让人类更有想象力,而不是去制造有想象力的机器。”
*注:除标注图片之外,其他文中所有图片片都来自于Midjourney官网以及公开社区,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不同意使用,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YouTube 今日宣布增加創作者透過內容營利的方式,包括幫助更多創作者成為合作夥伴、讓創作者運用 Shorts 賺取收益,並重新定義創作者與音樂產業的合作模式。
YouTube 從 2007 年開始推出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2012 年正式在台灣上路,過去三年,YouTube 累計支付了超過 500 億美元給創作者、藝人和媒體公司,根據 YouTube 統計,截至去年,台灣年收入超過新台幣 10 萬元的頻道,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成長了 20%。
調整創作者加入合作夥伴計畫資格隨著 YouTube 上現在不止有標準橫向影片,而是從 15 秒的 Shorts 直式短影音、15 分鐘的一般影片、到長達 15 小時的直播都有,YouTube 將擴展合作夥伴計畫內容,除了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原先的申請資格條件之外,從 2023 年初起,只要頻道吸引超過 1,000 名訂閱者,且 Shorts 在 90 天內累積超過 1,000 萬次觀看,也可申請加入 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享有計畫裡的所有營利機制。
粉絲贊助將拓及更多影音格式在台灣,粉絲贊助也逐漸為創作者帶來收益,截至 2021 年 6 月,有超過 20 萬名觀眾在 YouTube 購買了至少一個超級留言或超級貼紙,比前一年增長超過 250%;而台灣創作者啟用頻道會員所獲得的收入,也比前一年增加了 3 倍以上。
未來 YouTube 將以門檻更低的夥伴資格,開放超級感謝、超級留言和超級貼圖、頻道會員等粉絲贊助功能,扶植平台上潛力無窮的創作新人;而這些功能也將適用於長影音、Shorts、直播等,讓各種影音格式的作品都能獲得獎勵。
2021 年 Shorts 推出後,YouTube 發現短影音持續在 YouTube 上創造話題,Shorts 每日觀看次數超過 300 億次,每月吸引超過 15 億用戶登錄,題材涵蓋不同主題、跨足多種產業,在全球各地引發前所未有的創意熱潮。
為了獎勵這群全新的創作者,先前 YouTube 推出了短期 Shorts 基金,現在 Shorts 也將採用新的獨特的分潤模式,運作方式如下:
2023 年初起,YouTube 合作夥伴計畫內的既有和未來合作夥伴都將適用 Shorts 收益分潤。
廣告內容將在 Shorts 動態之間播放,這些廣告的月收入將在加總後用於獎勵 Shorts 創作者,並協助支付音樂版權費用。
在分配給創作者的總金額中,創作者將可保留 45% 的收益,而收益金額將根據他們在 Shorts 總觀看次數中的占比來計算。不論影片是否有使用音樂,收益分潤的計算方式皆相同。
除了希望能讓 Shorts 創作者在這個以永續發展為理念的全新模式下賺取更多收益,YouTube 也預計在 2023 年全面推出 Shorts 專用的 Beta 版超級感謝,讓觀眾對喜歡的短影音表示讚賞,而創作者也可透過超級感謝裡的醒目留言與粉絲互動。
YouTube 配樂授權機制全面進化音樂是 Shorts 和 YouTube 內容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繁瑣的音樂授權機制讓部分創作者無法從使用音樂的影片中獲利,因此,YouTube 希望趁這個機會,在音樂產業和創作者之間搭起橋樑,重新改寫在影片中運用音樂的方式。
接下來 YouTube 將推出一項 YouTube 工作室中的新功能「創作者音樂」(Creator Music) ,這個不斷擴增的音樂庫,不但讓創作者可以輕鬆挑選要在長影片中使用的歌曲,更能以平易近人的價格購買高音質歌曲的授權,購買授權後,使用了音樂的影片,收益分潤也仍將比照不含音樂的內容進行計算;如果不想提前購買授權,也可以在使用歌曲後,再與相關藝人和版權擁有者分享利潤。而這項功能也會在選用歌曲時即時顯示適用條款,提供簡單直覺的流程。
YouTube 相信這項新的機制能為創作者與藝人帶來相輔相成的效果,除了創作者能從影片中獲利,進而持續使用音樂產製更優質的內容,藝人們被運用在影音內容中的音樂作品,也將經由創作者的發揚光大被更多人所熟知。創作者音樂目前在美國提供 Beta 版,並將於 2023 年開放更多國家與地區使用。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自手机开始搭载指尖盖大小的镜头开始,从最早的11万像素到即将普及的2亿像素,对一般用户来讲,显然要比跑分和性能更能感知到,不信您问问身边朋友,刚开售的iPhone 14系列升级最明显的是什么,估计十有八九会异口同声的说——
它终于从1200万像素升级到了4800万像素。
对于以创新闻名的苹果而言,只能通过这种“挤牙膏”的升级来被用户感知,难道说苹果已经穷途末路了?实际上不只是苹果,手机已经很难从其它硬件再挖掘创新,倒是技术上不断有突破的影像已经成为手机发展不可忽视的部分,即便“挤牙膏”也算是一种“增量”体现。
相对而言,安卓阵营在影像方面的升级倒是显得更加欣欣向荣,至少主流产品已经不再一味追求高像素,而是在传感器尺寸、镜头种类、防抖技术等方面都齐头并进,共同为成像质量服务。
在这其中,算法算力正是关键一环,而这也正是苹果升级像素之外的隐性优势:苹果A系列芯片可以提供充足的算力,可以支撑苹果优质的影像算法高效运行。当然,安卓阵营也早已注意到了这点,影像旗舰机型成像效果赶上甚至超越苹果的一大要素,正是有大厂芯片的助力,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联发科天玑芯片,正是代表产品。
那么,联发科天玑芯片的优势到底在哪呢?
联发科以科技赋能内容创作
在前不久最新一集的Discovery探索频道节目中,我们跟随英国制作人里卡多·亚方索来到了墨西哥尤卡坦州海滨小镇奇兰,这位行走过多个国家的专业摄影师,准备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寻找玛雅文化的传承密码故事,并通过纪录片形式呈现出来。
想要通过纪录片形式展现出来这段传承故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为了保证最终成片质量,再有经验的影像工作者都会进行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即在拍摄准备时进行提前勘景,这样可以提前锁定拍摄场景,排除一些不必要的因素。
之后他来到了在玛雅文明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然井进行提前勘景,天然井位于热带雨林深处,被丛林包裹的环境并不如平地宽敞亮堂。除了实地考察场景外,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流程就是记录场景。
“拍摄前的预采访很重要。”亚方索在天然井负责人带领下深入天然井内部。“在我外出勘景时候,智能手机是个非常好的工具”亚方索表示。
面对非常昏暗复杂的场景,亚方索使用vivo X80 Pro天玑9000版从容自然地拍摄。我们可以从他拍摄的照片素材中看到,枝叶纹理清晰可辨,细节和色彩得到了很好地保留。
如此优质的成像表现,正是得益于天玑9000芯片中集成的HDR-ISP Imagiq 790和第五代独立AI处理器APU 590。凭借高算力以及对HDR拍摄的支持,vivo X80 Pro能解决身处幽深丛林的明暗问题,另外也能很好地还原明处树叶墨绿色。
在另外一张远景图片中,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云层映衬下郁郁葱葱的植被清晰分明,没有被涂抹模糊。
除景观外,纪录片中也少不了人文习俗,亚方索跟随当地人脚步拍摄了具有代表性的波塔波球赛,在这样的场景下,不仅有运动员激烈的运动场面,同时夜晚昏暗的场地也为拍摄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最终使用手机记录的视频片段,画面干净通透,运动员肤色正常。在有复杂的光源的背景下,亚方索手中vivo X80 Pro天玑9000版依旧能够保持色温正常,光线均匀。
另外亚方索也提到,即使在非常昏暗的场景下,vivo X80 Pro天玑9000版也能清晰成像,为夜景视频拍摄提供了有力保障,而这正是借助天玑9000旗舰芯以及vivo自研技术实现的。这些技术可以为弱光环境拍摄提供优质画质保证,无论暗光拍摄还是夜间摄影,都能让画面保留精致的细节和真实的色彩。
在地球另一边,Discovery探索频道制作人毛晓可,在制作一个有关于新建筑的项目,寻找灵感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大量摄录素材来加深印象。这些素材有的是建筑照片,有的是建筑视频,如何在一种自然不给别人施加压力情况下完成采访素材积累尤为重要。
借助OPPO Find X5 Pro天玑版,毛晓可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凭借天玑影像多重曝光机制,OPPO Find X5 Pro天玑版可以保留明暗所有讯息,在方寸之间的镜头下就可以完成所有拍摄。
不止高像素,手机影像还有更多“芯”赋能
不难看出,虽然专业摄影师以及影像工作者使用的手机各不相同,拍摄的素材也各不相同,但他们使用手机的处理器却都是天玑9000。
为什么专业用户人群如此青睐于天玑处理器手机?这是因为联发科精准洞察了这类用户对影像的需求,知道喜欢摄影的用户到底需求是什么,并且满足了他们各种各样的拍摄需求。
文初我们提到,像素已经不再是体现成像出色与否的唯一关键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高像素了,比如亚方索和毛晓可的素材,更高像素意味着更加宽裕的后期空间。高像素可以为摄影提供高解析的画质基础,但需要手机有足够的条件来发挥高像素的实力。
而为高像素照片拍摄提供充沛的算力其实正是天玑9000的硬实力之一,支持高达90亿像素/秒处理速度的Imagiq 790 ISP,可以为摄影师在需要急速抓拍的场景提供充足影像性能,比如车水马龙中匆匆行走的路人、运动员比赛一刹那兴奋的表情等场景。
但这也并非Imagiq 790 ISP的全部能力。打一个很凡尔赛的比方,Imagiq 790 ISP考试答题,试卷上的题目难度就代表目前手机支持的像素,应对当前几千万像素的摄像头问题它总能100分。而其真正的实力,是可以解决最高3.2亿像素摄像头的“难题”。
既然已经有足够快的拍照速度和高像素支持,就能够说为今后手机找到摄影新方向了吗?并不尽然。在保持高速高像素拍摄能力的同时,还能让画质最“真实”呈现才是吸引专业用户群体关注的核心点。
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杜比的活动,在感受杜比视界和全景声带来的享受同时,也注意到HDR其实是受到专业摄影师关注的技术,而摄录设备是阻碍杜比视界普及的因素,支持高动态范围高色域的摄影机除了价格昂贵外,体积也是一大问题。
看完Discovery探索频道的这档节目,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点是专业纪录片导演勘景时携带的是搭载天玑9000的旗舰手机,一方面是体积小便携,面对突发情况时可以灵活处理,另一方面,借助支持三镜头拍HDR视频且能够实现三重曝光的Imagiq 790 ISP,视频的动态范围更接近于人眼看到的效果,暗部细节更清晰,画面对比度更高,色彩更自然。
不夸张地说,搭载天玑9000的旗舰手机能够为专业用户群体带来更多创作可能性。
夜景拍摄是不少专业用户群体经常遇到的场景,但这对手机影像而言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具体来说,暗光噪点以及延迟是影响最终摄录素材的因素。
一般解决延迟的做法是适当降低分辨率,但这就带来了画质劣化问题。而使用高画质,很有可能因为需要大量运算,这就导致了录制画面出现时亮时暗的情况,还会有卡顿出现。
天玑9000中的第五代独立APU,通过ISP和AI的协调,APU参与进行视频实时渲染,预览时延降低33ms,让手机屏幕显示的取景画面与摄像头记录的画面更加同步。此外借助Montion Unblur精准捕捉技术则可以利用机内APU来把快速移动物体拍摄清楚。
针对暗光噪点问题,AI-NR 2.0降噪可将夜景拍摄成像速度压缩至1秒以内,用AI算法来进行夜景降噪处理,这样结合天玑9000强劲的算力,就可以实现4K多重曝光HDR视频录制。而这也正是亚方索对vivo X80 Pro天玑9000版夜景成像能力赞赏有加的原因所在。
另一个“老生常谈”问题,对于需要长时间拍摄的用户而言,高频次拍摄会增加手机的运算压力,导致手机续航时长大幅减少。天玑芯片对高画质高帧率续航问题的解决,在我看来是通过机内APU联动ISP实现的,其归根到底是天玑处理器对整体功耗的精准拿捏,相比于2021年安卓旗舰4K录制降低了30%的功耗,温度降低4℃,足以见其功耗控制能力。
联发科为大众的影像艺术的晋级铺路
随着移动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算力算法逐渐成为决定成像的关键要素,在续航可控情况下,利用处理器算力大幅提升最终的拍摄质量,并通过AI技术来增强用户体验才是关键。
MediaTek 副总经理暨无线通信事业部总经理徐敬全博士表示,“25年来,MediaTek一直致力于研发先进的影像科技,提升移动终端的拍摄体验,天玑5G移动平台凝聚了MediaTek诸多影像技术,为智能手机带来计算摄影能力的新突破,让更多用户透过MediaTek的移动影像科技,看见世界的不凡。”
作为较早利用计算摄影来提升成像画质的上游厂商,联发科影像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天玑1200中集成的5核ISP和独立AI处理器APU 3.0,在当时就已经提供足够强大的算力。
而经过处理器工艺以及突飞猛进的性能提升,定义一款处理器是否足够强大,已经不再单单从跑分游戏来体现,这只能说具有“性能基础”。
在影像能力上,这次联发科携手Discovery探索频道开启的“Chasing Incredibles极感影像合作计划-探索跃至不凡”活动,可以说为“大众摄影”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就像Discovery探索频道摄影导演布莱恩·麦克戴尔蒙所说的:“在职业生涯初期,想要真正踏入这个行业,那就必须通过非常困难的职业门槛,专业拍摄设备仅供专业人士使用,但现在人们仅仅是使用智能手机就可以制作电影,只要带着好点子走出家门,就能拍出属于自己的影片,而这些手机搭载的技术,如HDR、专业运动抓拍、AI降噪等,真的可以帮助我们用更具创造性的方式讲述故事。”
搭载联发科芯片的影像手机在专业纪录片制作领域都能获得专业摄影师的认可,面对大众摄影领域时自然也就游刃有余了。
NVIDIA今天發佈了NVIDIA DLSS 3。這是一款由AI驅動的性能倍增器,開啟NVIDIA RTX神經網路渲染遊戲和應用的新時代。官方以《電馭叛客2077》為例,展示了開啟DLSS 3.0前後的影格率對比。
DLSS 3以NVIDIA在AI加速超級解析度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為基礎,提供出色的影像品質,高於傳統算繪4倍的性能和超快的響應速度,定義了全新綜合的遊戲體驗。
NVI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長黃仁勳表示,「DLSS是NVIDIA精彩卓著的發明之一,它使即時光線追蹤成為可能。DLSS 3對於遊戲玩家和創作者而言是又一次質的飛躍。NVIDIA在RTX神經網路渲染領域的開創性工作開啟了充滿無限可能的新世界,AI在虛擬世界的建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
DLSS 3已在遊戲生態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已有超過35款遊戲和應用即將支援該技術。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前段时间,苹果发布了全新的旗舰手机产品:iPhone 14系列,这几款产品在我看来可谓是升级了却又没完全升级。除了iPhone 14 Pro系列两款产品将“小刘海”变成了“大药丸”,摄像头像素有提升外,剩下的功能点都没有大的提升。
当然,这也和手机的形态有关,目前多数安卓厂商普遍认为折叠屏是下一代手机的方向,但我与苹果的意见相同,那就是折叠屏目前还不是未来。
也正是如此,苹果直到现在还在打磨直屏,通过各种花活来赋予直板机不一样的活力。
苹果无论是在iOS、iPadOS、还是MacOS系统上,都已经做到了目前业内领先的水平,当然这个“领先”有些时候要打上引号,因为苹果在系统上的流畅度和创新性上确实领先,但在某些功能上还是不如自带本土化的国内厂商。
如果我们抛开一些本地化的更新不谈,下一代的系统,苹果该更新些什么?
这次苹果在iPadOS 16和MacOS上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操作概念:【台前调度】,这一功能的出现被苹果誉为颠覆时代的全新操作体验,并且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产品的生产力体验。
这里我们不聊具体的功能,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从苹果对于这一功能的理解出发,我们不难看出,Mac正在向着增加生产力方向前进,而iPadOS正在添加生产力,苹果陷入了“生产力怪圈”。
当生产力的“邪火”烧到iPad Pro生产力这个东西,在2022年聊起来还是有点“太虚了”。如今对于生产力的定义很复杂,也很简单,如果细分下来生产力在不同消费者身上的标准以及表现方式是不同的,职业不同,需求也就不同。
无非就是一句话:提高工作效率,增加赚钱速度。
早在iPad Pro的M1版本刚出的时候,网络上一众科技媒体都对其有着非常高的评价。在这些声音中,提到最多的就是“生产力”这三个字,一些表达比较极端的博主甚至觉得iPad Pro会在下一个十年代替电脑。
但有意思的是当我问到一些提升生产力的具体案例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有些“支支吾吾”,有人说沟通更方便,也有人说剪视频更方便,答案五花八门,但真正有意义的答案却几乎没有。
或者说,这种生产力的提升,来自于苹果对于iPad Pro生产力的大力宣传,给了他们这种错觉。
在乔布斯对外界展示iPad产品的那一刻,就已经向大众表达了iPad的定位:介于iPhone和Mac之间的一类产品,它既不是生产力工具,也不是便携工具。时代在变,产品定位也在变,苹果正逐渐将iPhone、iPad、Mac这三类产品进行一个“融合”,让各平台之间的体验更为统一。
2022年的苹果正在让消费者淡忘乔布斯,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
这种融合或许早在苹果那句Slogan:“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前几年,苹果大力推广iPad Pro生态,其中包括PS、LumaFusion、文件处理等,硬件涉及笔记本级的性能、顶级mini-LED屏幕、配套键盘、Apple Pencil等一系列配套产品。然而直到M1版本的iPad Pro发布后的一年内,整个生态仍旧没有出现大的突破,该爱奇艺还是爱奇艺,基本没有实现生产力的突破。
面对自己点起的这股生产力“邪火”,苹果可能也在挠头。
依靠键盘、鼠标的iPad,还能叫iPad吗?从操作逻辑上来看,苹果让iPad增长生产力的方式是从三维操作变为二维操作。
iPad的优势其实非常明显,那就是点触式的操作。对于用户来说,点触式的“所点即所得”要更符合用户的直觉。而传统生产力是基于电脑完成的,是基于一个窗口式的平面系统,所有的操作用键鼠要更为便捷。所以,两者之间是有着操作冲突的。
早期苹果在iPad Pro上推出了配套的键盘套件,由于键盘上没有触控板,用户只能在打字的同时进行点触屏幕的操作,割裂感拉满,这一点更是印证了两者之间的操作冲突问题。
也正是如此,iPad Pro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
苹果在最新的iPadOS 16上推出了新的功能:台前调度,与之配套的是苹果为iPad Pro增加了多窗口、多任务,以及外接显示器的能力。
iPad Pro最多可以外接一块6K显示屏,并且同一窗口下最多同时打开4个应用,加上显示屏空间最多8个应用。对于iPad Pro来说,这已经是属于“史诗级”更新了,毕竟很多用户购买iPad Pro都是奔着所谓“生产力”来的,买了一年一点生产力没见到,如今有一个和生产力有关的更新,自然是无比激动的。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需要鼠标和键盘才能工作的iPad,还能叫iPad了吗?如果以后的iPad还是以生产力为主基调进行创新,未来这款产品必定会和Mac产品线出现交叉。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Mac的适用性更广,iPad Pro的台前调度只能让人尝个新鲜,很难为这一功能的忠实用户。
除此之外,台前调度这一功能已经与iPad的基本操作逻辑出现了冲突,自然会徒增很多BUG。前段时间Federico Viticci(MacStories创始人兼主编)在推特上表达了他对这一功能的失望,认为该功能不稳定、难以使用,并且在体验中存在用户界面故障等。
除此之外,Federico Viticci也表达到,如果苹果想让台前调度成为iPadOS的未来方向,他更希望苹果经过仔细打磨后再推出给大众,而不是仓促的推出这样一个“半熟”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失望的情绪。
事实也确实如此,直到苹果春季发布会前一周,还有大量的用户在反馈台前调度功能的各种BUG,正因如此,苹果推迟了iPadOS 16和MacOS 13的发布时间,将其延期至10月份,与iPad和Mac新品同时推出。
同时搭载“台前调度”功能的,除了iPadOS,还有MacOS。
MacOS的出发点没错,但方式错了在MacOS Ventura上,苹果同样为其加入了台前调度功能。
Mac平台上的台前调度功能和iPadOS上的台前调度有着相同的操作逻辑,都是将整个窗口内容聚焦在独一个窗口,避免其他界面元素对工作出现干扰的情况。
当我们将Mac平台的台前调度功能打开之后,所有的Other页面都会被缩放进左侧排列,需要哪个应用时进行点击就可以对新页面进行操作。
在我看到这个功能的第一时间,我忽然想到了一个在Windows平台上曾经见过的一个应用,可以将除了正在使用的页面之外,将其他页面进行黑色遮罩,以此实现更高的“专注度”以及工作效率。
台前调度是苹果为折叠窗口提出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苹果在新MacOS上做出创新这一点值得肯定,但一个新的问题恰恰也是出在这一创新上,那就是苹果不该对基础交互上动刀子。
在我打开这一功能后,台前调度功能对我的整体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代化的工作流程是需要多窗口、多任务才能完成,频繁切换窗口是如今工作必备的一部分,比如在我每天的工作中,至少要同时打开五个应用窗口。
对于日常的工作中,想要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所见即所得,这也是为电脑附加屏幕的根本需求。当页面被折叠后,用户需要思考每个页面所显示的内容去进行检索,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
新功能的推出所需要的学习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对于Mac来说,MacOS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系统了,我觉得苹果这时候并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去提供另一种操作逻辑。我们以Windows为例,甭管Windows的使用体验如何,Windows10以后,微软并没有针对原有的操作逻辑进行变更,生产力工具首要的不是创新,而是稳定、好用。
如果强行让用户改变早前的操作习惯,去适应新的操作逻辑,这并不正确。苹果总想以独特的方式,改变旧的操作逻辑,但对于用户来说,惯性思维的加持很难以让消费者成为新功能的拥趸。
在早前,我买过一本关于北欧简约设计哲学的书《少即是多》,大体内容方向就是,放弃繁琐与复杂,用尽量少且习惯的设计实现物品和设计的功能性。在我看来,操作系统的设计同样如此,对于产品来说,尤其是和科技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当用户适应一定的使用逻辑之后,就尽量不要对这一逻辑进行改动,垒积木永远要优先于推倒重来,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出现问题。
写在最后:苹果在iPad上急着创造生产力,在Mac上绞尽脑汁提高生产力,已经掉进了所谓的“生产力陷阱”当中。
盲目追求生产力并不可取,从台前调度这一功能的推出和体验来看,如今的苹果有点“手忙脚乱”。苹果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软件、硬件、协同、系统等综合产品体验上最好的公司,站在顶峰的苹果俨然成为了各领域“下一步”的领路人。
所以,苹果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着未来科技产品的走向。
这两年,很多消费者都在强调生产力,手机(折叠屏)强调生产力、平板强调生产力、电脑强调生产力,苹果很可能就是这样被舆论带入“生产力陷阱”。
但产品真的都要强调生产力吗?不见得,这个世界上需要电脑的职业中,可能90%需要的都只是PC的基础功能而已,最吹捧和需要生产力的反而是在剪辑视频的博主们。
找准产品定位、延伸用户习惯,这才是关键。
近日據外媒PCGamer報導,暴雪證實,《鬥陣特攻2》首席英雄設計師Geoff Goodman已經離職。暴雪發言人表示Geoff是在今年早些時候做出了離開暴雪的決定,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6月份接受媒體採訪。
暴雪就Geoff Goodman的離職發表聲明稱:「我們感謝Geoff多年來為暴雪做出的貢獻,並希望他一切順利。他讓《鬥陣特攻》多樣化的英雄陣容變得生動起來的能力令人難以置信,他在《魔獸》和《鬥陣特攻》團隊留下的印記在未來幾年內都能感受到。」
Geoff Goodman在《鬥陣特攻》中幫助重製了毀滅拳王和歐瑞莎、並設計了《鬥陣特攻2》的一些英雄,比如新英雄Sojourn和Junker Queen。暴雪沒有透露Geoff離職的原因,但他的離職一定會對《鬥陣特攻2》造成一定影響。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
Zoom 聊天功能全新改版,重新命名為 Zoom Team Chat (過去名為 Zoom Chat),並推出多元功能,幫助企業協作能夠更加快速、安全地與內外部進行溝通。
串連工作流的樞紐Zoom Team Chat 現在不僅僅是視訊視窗底下的小對話框,而是升級為一個多功能的聯絡中心,透過聊天室(Chats)與聊天頻道(Channels)串連團隊溝通,控管各專案的進度、並與整個團隊及合作夥伴保持緊密聯繫。Team Chat 集結訊息傳遞、檔案共享、第三方應用程式串接、影片、語音、以及白板功能,助協作順暢無阻。
零斷點的內外部溝通體驗在 Zoom Team Chat 上,所有使用者皆可以在白板上協作,或將聊天轉為視訊或是電話會議,同時更可以隨時分享動態訊息,一切都可以在 Zoom 平台上完成。Zoom Team Chat 同時也可以提供顧問、廠商與客戶等外部聯絡方無阻礙、安全的溝通體驗。當外部用戶加入聊天頻道時,用戶將會在「撰寫(Compose)」框看到相關提醒,以便在發送訊息前知悉群組中是否有外部人員。
Zoom Team Chat六大全新功能將視訊會議中的對話分享至 Team Chat 聊天室:會議主持人可以選擇開啟將會議中對話分享至 Team Chat 聊天室的功能,如此一來,會議過程中所有重要的連結和重點資訊將不再因為會議結束隨即消失。
於 Team Chat 聊天室或是頻道中進行會議排程:使用者可以方便地向聊天室及頻道中的成員發出會議邀請,節省來回敲定會議的時間,有效提升效率。
開啟「訊息提醒」功能提升工作效率:釘選重要訊息並設定時間提醒,安排於有空的時段進行處理與回覆,避免於忙碌時遺漏重要消息。
透過聊天室訊息即時回覆會議出席狀態:當收到臨時的會議邀約時,用戶現在可以迅速的以訊息回覆邀請者,即時告知是否有會議衝突或是希望稍後再進行回撥。
第三方軟體整合:將外部的應用程式整合於 Zoom Teams Chat 中,有效簡化工作流程。
於任何裝置都能使用 Zoom Team Chat : 新版的 Team Chat 使用漸進式網頁應用程式 (PWA),允許用戶直接從瀏覽器使用 Team Chat ,因此即使不使用 Zoom 客戶端,用戶也可以於會議外透過聊天室進行協作。
除了宣布 Zoom Team Chat 的全新改版外,Zoom 全新視覺也於同一時間登場,其中包含企業識別色、字體樣式與產品圖示等更新,Zoom Team Chat 亦為 Zoom 全新品牌視覺和體驗的一環。透過揭開全新視覺元素,為 Zoom 品牌重塑計畫拉開序幕。
Zoom 品牌標誌將維持原本的樣式,但在全新公布的主視覺中可以看到 Zoom 用圖示取代了名稱中的O,以傳達 Zoom 是一個串連多方連結的單一平台。而全新的 Zoom Team Chat 圖示在主視覺中被放在首位,以強調其是作為連接所有工作流的重要樞紐。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iOS 16 has been available for over a week now, and the update introduces multiple new features for iPhone users, including the redesigned lock screen. But, while some users are having fun with the update, others have been complaining about battery life getting worse with iOS 16. Now we want to know how your iPhone battery life is doing after installing the update.
The post Poll: Is your iPhone battery life worse after the iOS 16 update?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
台東 18 日發生芮氏規模 6.8 的主震,地震深度達 7 公里,造成近日花東地區強震不斷,且花蓮和台東等地陸續傳出災情,導致部分居民家中的 3C、家電用品也受到損害。
為協助花東地區受災民眾修復家園,台灣 LG 電子今日宣布,即日起至 10 月 15 日止,提供受災民眾大型家電安排到府服務檢修之服務工資免費,此外還另享維修零件 9 折優惠。
而經工程師現場判定因遭受地震災害損傷,以至無法修復或不維修之家電,LG 也將提供官方線上商城專屬優惠序號,享全系列商品 85 折優惠(不適用於 LG Objet Collection 調和美學傢電系列商品)。
台灣LG電子秉持專業與完善之服務精神,善盡企業責任,以實際行動落實社會關懷,即時整合線上與線下系統,提供消費者完善且便利的服務,協助地震受災民眾減輕負擔,及早恢復日常生活。民眾可透過免付費服務專線 0800-898-899 直接與 LG 客服聯繫,更多詳情請可上 LG 官網查詢。
加入T客邦Facebook粉絲團Apple Watch Series 8 and the second generation Apple Watch SE hit stores last Friday. However, when it comes to the Apple Watch Ultra, the launch is set for September 23. Still, a lucky buyer had his new Apple Watch Ultra delivered before its official launch.
The post Apple Watch Ultra pre-order arrives ahead of schedule for lucky buyer appeared first on 9to5Mac.